《開講啦2023》觀后感(9篇素材參考)_第1頁
《開講啦2023》觀后感(9篇素材參考)_第2頁
《開講啦2023》觀后感(9篇素材參考)_第3頁
《開講啦2023》觀后感(9篇素材參考)_第4頁
《開講啦2023》觀后感(9篇素材參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開講啦2023》觀后感(9篇素材參考)觀后感可以作為一種溝通的媒介,讓觀眾與伴侶、家人、老師等共享自己的觀影體驗和感悟。《開講啦2023》觀后感怎么寫,這里給大家共享《開講啦2023》觀后感,供大家參考。

《開講啦2023》觀后感篇1

今日,我做完了作業,無所事事,便在電腦上查找好玩的電視或電影。突然,一個新穎的題目消失在我的眼前——開講啦,我情不自禁地念出了聲。我奇怪???地打開其中的一集,沒想到竟看得入迷了。

這集的演講者可以說是全香港最勤奮的藝人之一,也是曾經的四大天王之一,他就是劉德華。他這次演講的題目是《給世界一個微笑》,其中有兩句話給我留下的印象尤為深刻。第一句是他說的勝利的方法有許多種。他原本很窮,可后來他和香港的無線電視臺簽約后,生活境況開頭好了起來,他本人也紅了起來。1985年時,他拍完了《神雕俠侶》。

那時,他看到成龍、周潤發在電影上進展得很好,他很盼望有機會去拍電影,他就和公司說:我可不行每年拍一部電視劇,其它時間給我拍電影。公司說不行以,于是他在兩者之間選擇,他選擇了拍電影。那時有人對他說:他的選擇太失敗了。他跟著他的感覺始終走,結果遇到了《法外情》,遇到了《旺角卡門》,遇到了《天若有情》。同一群人又對他說他當時的選擇很勝利。所以,他明白:其實,勝利很簡潔,但是要選擇合適自己的道路,不要拷貝別人的例子,要做最真實的自己

其次句是給別人一個微笑,讓世界布滿愛。劉德華說:每天早晨給你的家人一個微笑,給你的鄰居一個微笑,跑到街上給那些生疏人一個微笑,給那些失敗者一個微笑。這時你會發覺這個世界布滿愛。假如這個世界布滿愛,我們全部人離勝利還會遠嗎?不會!有了愛,就算你失敗,你跑到街上也會有人給你一個微笑!所以,只要我有愛,我們將會讓世界變得更美妙,勝利的人也會越來越多,我這樣想。

《開講啦2023》觀后感篇2

李連杰,多次全國武術冠軍,一次意外導致他的腿骨骨折,從今退出了武術團,而16歲那一年,他參與了第一部電影《少林寺》,一夜之間,他走紅了大江南北,從今李連杰開拓了他的影視道路,從一個小明星到風靡全球的功夫明星,而這期間他受了大大小小許多處傷在這基礎上,也成就了他的事業勝利,而現在身為中老年的他從事了公益事業,創辦了公益組織――壹基金,他對外界說他是慈善家這個說法提出了否認,他認為自己只是一個壹基金里的一名義工,只是一個細胞,他就是一個簡簡潔單的老百姓。

他認為慈善是更多的感性而慈善是更多的理性,在此,他將壹基金做的非常勝利,而現在,他與一些企業家們推廣起太極禪,他認為全部人都在追求快的時候,又可能面對著一個失衡,而太極禪是人們去找到有用的信息,有用的生活方式,是找到那個平衡的途徑,太極禪推廣的是健康,歡樂,而堅持的有三樣東西,感恩,擔當,共享,當我們生命開頭和結束都需要他人來幫忙的,所以我們應當學會感恩,而生命中間你要擔當,擔當做兒女的責任,擔當你做一個高校生的責任,將來你做老板,你也可以擔當一些東西,擔當是我們堅信特別有必要的事,當你歡樂或哀痛的時候,會向他人說出你的喜悅或向他人傾訴你的哀痛,所以共享也是非常重要的。

觀看過后對我們有著很大的觸動和啟發,身為高校生更應當明白這樣道理,作一個樂觀向上,健康的高校生。

《開講啦2023》觀后感篇3

那天看了中央電視臺的《開講啦》,心靈受到了劇烈的震撼。2022年3月15日無腿流浪歌手陳州登上中央電視臺《開講啦》舞臺,成為這個欄目首個草根演講嘉賓,他以我找到了幸福為題敘述了自己對幸福的理解。

在當天的節目中,沒有坐輪椅,不用別人攙扶,失去雙腿只有七十八公分高的陳州借助兩個木盒,一步一步走向舞臺中央。主持人撒貝寧評價:盡管他失去了雙腿,但是他的步伐卻比我們許多年輕人都要堅決。

陳州說:13歲時,幸福就是像人一樣活著;18歲時,幸福就是吃飽飯;19歲時,幸福就是收獲了愛情;現在,幸福就是被需要。在舞臺上,陳州以我找到了幸福為題,與現場的青年人共享了自己對幸福的不同理解。

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有這樣一句話:幸福的人大體相像,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陳州是不幸的,陳州亦是幸福的,正如他自己所說的:假如沒有那次爬火車,假如……,或許我的人生會是另外一種,但我不懊悔。一個人只有心站起來了,腳才能踏實地存活下來。即使如陳州,以手為腳,四處奔波,也只是為了那心中的幻想。人生是一張單程的旅行,我們每個人都沒有拿到來回的那張票。人擁有幻想,什么時候都不算晚。追求最美的價值,不給人生留有圓滿。活著就是幸福。

所謂不幸是人貪欲了,得不到想要的,便鑄就了不公平的心情。其實假如需求放低一點,生活亦會簡潔美妙一些。正如歌手陳奕迅所唱的:從平淡日子感受歡樂,我要穩穩的幸福,能抵抗失落的痛楚,一個人的路途,也不會孤獨;我要穩穩的幸福,能用生命做長度,無論我身在何處,都不會迷途,我要穩穩的幸福。

《開講啦2023》觀后感篇4

睡前泡腳,無意中打開了主講嘉賓李彥宏的視頻,從今一發不行整理,間續看了鄭淵潔、陳奕迅、李昌鈺、譚盾、馬未都這些我感愛好的人物的演講。勵志是這個節目的一大主題,演講嘉賓好像有著類似的成長曲線--從苦到甜。其實我們大多數人誰不是呢?只不過他們比我們平常的大多數幻想更清楚一點、多堅持了一點、想得多了一點、做得早了一點、或許也憑借一點運氣,所以今日是我們看著臺上的他們。這是他們應得的,在如今勵志好像泛濫的時代,從他們身上依舊可以吸取到我們所需要的養分,這個節目就沒有白看,就沒有白被勵志。

所以,我打算寫點什么。否則一點點的養分輸著,而沒有記錄下什么影響,不應當。

李彥宏那期,我登記了他說的一句話:“大丈夫何患無妻!”結合自己的狀況,我接了下句:“小女子何患無夫!”告知自己,做好自己的事,該來的總會來的。

陳亦迅那期,見識了這位男神的幽默、真實、無厘頭,用幽默和真實面對生活,或許許多難題就會迎刃而解,最起碼會讓自己輕松許多。

鄭淵潔那期,鄭淵潔是我兒時的男神,小時候最大的幻想就是收齊他全部的童話,不過對于那時候的我,是個天文數字。所以《蛇王淘金》、《魯西西傳》、《罐頭小人》、《309暗室》等等精典童話我讀了一遍又一遍。至今一些情節已經被我當成珍寶做為記憶保藏:魯西西桌子上的木紋像個小女孩,魯西西就跟著她來到了另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里有一個奶油王國,梳子、桌子、人都是奶油做的。還有一個艦長能捕獲到人內心的嫉妒,他們就像暗礁一樣長在人的心里,艦長的任務就是把它們炸掉。那時我多想艦長也幫我炸一炸呀!長大了,錯過了讀他的童話的最好年齡,真得很圓滿。這期里,鄭淵潔說他至今每天堅持早起寫6000字,肯定是我的榜樣。他還說好的老師是教1個孩子用50種方法,不好的老師是用1種方法教50個同學。假如老師力量有限,最起碼要做到專心。他的話讓教了9年書的我相當汗顏啊!好在我始終努力中。

李昌鈺那期,第一次目睹了這位華人神探的風采。青年月表中有一對夫妻,分別是警員和警嫂。警員的身不由己,警嫂的悄悄付出令人感動。許多次問自己,假如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我會怎么辦呢?面對長時間飛入菜花無處尋的不理,我真得很難做到淡定。但是假如我能感覺到你的心,你讓我覺得你是那個可以終身倚靠的人,我情愿悄悄付出。不過,首先,請先有誠意地讓我感覺到,好嗎?

譚盾那期,面對音樂這門藝術,我只有抬頭仰視。我沒有多少音樂細胞,但是我有豐富的內心和情感。音樂是種形式或載體,來表達我們內心的東西。我不想由于自己的不懂而自卑,信任譚盾先生這樣的大家也不會卑視一顆雖然不懂但及其憧憬的心。藝術都是相通的,我信任隨著自己漸漸的打開,我會更好地擁抱音樂。就像現在我無意間打開一個歌劇去聽,聽不懂歌詞,不清晰曲調,但是我覺得能聽懂演唱者的情感,他是高興還是愁悶,她是憤懣還是平和,我還是能感受到一點的。

今早跑步機上40分鐘8.0速跑,正好看完了馬未都先生那期,從中我了解了讀書三階段和人生三階段。又查查了他的相關介紹,又一次覺得每一個能站在《開講啦》的人,都有一段不同尋常的經受。

《開講啦》還會連續看下去。接下來要連續過好自己的尋常日子,在尋常中追隨自己的心。這就是我的一點不尋常之處了吧!好好呵護它,培育它,但愿它會慢慢長大。

《開講啦2023》觀后感篇5

九月伊始,又是開學季。而陪伴激勵我多年的《開學第一課》也開講啦!作為一名“新初三”,節目中對我觸動最大的就是關于“幻想”與“奮斗”的課堂。

走到初三年的起跑線,我們懷揣幻想,燃起奮斗之火。然而規劃終究只是規劃,關于如何實踐,我們還非常懵懂。

對此,成龍先生共享了他的經受:從6歲時渴望上臺,到接下來走上演藝之路,他對于實現幻想所做的奮斗都是一刻不停、點點積累的。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盡管手指骨折卻依舊根據劇本出拳、仔細對待每一個鏡頭的態度——我想,這就是追夢的態度!主持人在這期間向他詢問身上所受過的傷,并一一標記在人形板上,最終我們看到,在成龍先生身上,從頭到腳,到處有過傷。

這告知我,只要確定了幻想,就不要畏縮,全力以赴,把全部力氣都傾注在幻想上。幻想的生命力源于不懈的追求,追夢,沒有休止符。記得幾年前鋼琴考級時,我的手指始終無法敏捷地移動,也因此總有兩個小節布滿瑕疵。我狠下心來,一遍又一遍地練習那兩個小節,連續3個小時,咬著牙對自己說:不把那段旋律勝利地彈100遍就別停下來!從手酸到手抖再到關節痛苦,我硬是逼自己連續。最終,我勝利了!當手從鋼琴上放下時,四個指尖是通紅的,兩個指尖起了水泡;但我一點也不懊悔,而是驕傲、欣慰——我在不懈地努力后勝利了!

然而,懷著一股拼勁向幻想進發時,總有很多障礙與挫折使我們氣餒、放棄,我們又該如何面對呢?

節目中使我印象深刻的是清華高校副校長薛其坤的一段話:“我第一次考研數學只得了39分,其次次物理只考了39分;但是我對自己說,我不是也有考九十多分的科目嗎?…考研三次失敗,還考嗎?當然考!”這一段話使我久久不能安靜。

我在數學和物理上亦是有所欠缺,盡管我有心提高,也狠得下心給自己增加作業,可是“一挫就敗”,時常灰心喪氣;又缺乏恒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所謂“鞏固練習”最終都不了了之。但從今往后,我會向薛副校長學習,越挫越勇,“笨鳥先飛”——多次失敗,不怕,從頭再來;天賦不夠,不慌,加倍刻苦!信任只要有一顆堅持、樂觀的心,我必能勝利!

“中國少年要做海闊天空的追夢者,也要做腳踏實地的圓夢人。”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在金秋九月迎來新的起點。追夢,沒有休止符,我們必將整段青春付之以奮斗的烈火,燃燒出熱鬧的少年夢,中國夢!

《開講啦2023》觀后感篇6

《開講啦》是由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的,屬于中國首檔青年電視公開課。它是請教一些具有好榜樣的名人作為演講嘉賓來敘述自己以往的人生經受、對將來的見解、以及對社會的評價,更重要的是對青年想要獲得勝利路的忠告。

《開講啦》所請的嘉賓們不僅僅的局限于歌星、動作明星有可能還是在不同領域上顯有成就的人,只要是你所崇拜的對象就有可能消失在《開講啦》!其中令我記憶猶深的幾位是建筑師王澍、鋼琴家郎朗、全能明星羅志祥、五月天的主唱阿信、演員陳坤、功夫巨星成龍、籃球巨星科比。

作為建筑師的王澍認為做人內心要能夠獨立,做事要堅持自己的內心,并要努力地去實現。最終的結果與成敗取決于自己的衡量標準。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有虛榮心也是必定的,但不要忘了人的一生并不僅僅是為了某一樣而活。

鋼琴家郎朗他是一位享譽世界的一名音樂家,聽他彈鋼琴是一種超值的享受,琴聲回蕩在耳邊,旋律令人在頭腦中出現。他現在的這種勝利是由于他不斷的在追求他的幻想,從不放棄。他信任假如把全身心的感情都投入你的幻想中去,肯定會獲得回報。機會是留給預備好的人的!

“機會是留給有預備的人。”小豬羅志祥并不這樣認為。他認為的是:機會是留給紅的人!他說:“曾經我會許多的才藝,可是機會都會從我身邊溜走,找紅的人,由于紅的人才有收視率。”或許從小豬的角度來講“機會”是這樣的。我認為他們講的都沒有錯。不管是有預備的人還是紅的人,他們在勝利的路上必將都會付出辛勤的努力。這是他們勝利的一個秘訣。

同時作為全能明星五月天主唱的阿信,他認為:在勝利的背后,總是會有很多的失敗來墊腳。只要我們能夠堅持不懈,不畏懼失敗。那么,有一天,我們也會走向勝利的道路的!雖然與小豬的想法不同,卻又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行走的力氣”發起人陳坤。他提出,“我盼望,在我們如此快節奏的生活和城市里,在我們很多的誘惑和欲望面前,學會笨一點,慢一點,二一點,傻一點。當你寧靜下來,你會發覺行走是一個很本能、很笨,可以讓你毫無作為的,但是可以找到你內心的方法之一。”他的這種做法,在我看來就很適用。經過這一公益許多人都會認為陳坤這個人會是一個冷靜、慢熱型的人但在主持人與陳坤的交談中發覺,陳坤的演講方式轉變以往的上課方式,談吐不僅坦率真誠而且風趣幽默。

作為功夫巨星的成龍人們一提到他,就會想到他參加的影片,就會想到他是中華區影壇巨星和國際功夫影星,就會覺得他超贊的!,還會想到他做的每一個絕技都是通過自己完成的,無一虛假!正是由于這樣所以成龍每次在做絕技時,他就會想:沒有人能替你奮斗,所以每一個動作的細節都要在乎。反剛要記住,最重要的細節定義成敗,用細節贏得敬重,每個人的細節很重要。

在開講啦的嘉賓不僅僅只有中國名人,外國名人勝利的事例也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球星科比。

作為一個球員,要到球場上去迎接挑戰對他來講可以說是一種對他贊同、認可。科比他的打球方法是把隊員當成是他一個人,在球賽中不斷地釋放著自己的激情。然而體育運動確定是會有傷痛,也會帶來壓力、挑戰,這一切消極的東西都是他科比能夠取得勝利的催化劑。對他個人來說,最重要的事是不斷地迎接挑戰,而且要永不畏懼地挑戰。堅持地去完成挑戰。

這么多勝利人士的忠告,最終總結出要注意細節,要堅持、努力不斷的拼搏、挑戰自己的人生、幻想。

《開講啦2023》觀后感篇7

最近看了中央電視臺聞名節目主持人撒貝寧主持的央視青年公開課《開講啦》兩期節目,感覺真的是青年培訓難得的精品。特殊適合當下的我們。建議讀者有時間好好看看,信任肯定會收獲“正能量”。

開講的嘉賓有鄧亞萍、郎郎、陳坤、王朝歌、李少紅等文體界名人,也有聞名企業家王石、馮侖,還有教授葛劍雄,新聞發言人趙啟正,航天員楊利偉。《開講啦》第一季主要講了人生閱歷、抱負、價值觀、主流、勵志,或者用最近流行的比較泛濫的說法叫“正能量”。在主流價值取向上,《開講啦》與傳統的演講一脈相乘,向上、勵志,講真善美。制片人吳曉斌說:“勵志永久是人們情愿接受的,只不過以前可能‘勵’的方式不那么好,所以大多數人不接受,反過來給了非主流的東西一些存在的空間。本次,節目在在表達主流價值方面有所創新,特殊在語態方面的創新,會讓大家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節目的最大的亮點就是直接互動,不再像以前的大規模集體接受感動和灌輸。吳曉斌說:“觀眾傾聽是傾聽了,我盼望他們不是一邊倒的角色,聽完演講后講太棒了,你說的太好了,我們太贊同了。完全是請教式的那種。盼望年輕人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說這就是我的問題,而不是代表青年群體。

的時代,你能聽到太多的聲音,太多的觀點,怎么讓年輕人真正能夠熟悉到用自己的心智去推斷人生和將來,而不是在一種慢慢習慣的狀態當中,把自己的人生交給四周的人,這特別重要。”

企業家馮侖的演講題目是“抱負豐滿”,他講二三十年前中國人能談的抱負只是領袖的抱負,國家的抱負、而現在,抱負是個人的,比如高校同學畢業,會有這樣的場景,男生從宿舍掛下標語:三年變成“高、富、帥”,也會有女生不甘示弱:肯定要做“白、富、美”。這也是抱負,你不能說這不是個抱負。”馮侖說,有抱負,人會歡樂,生命會簡潔而不糾結。

聞名的女導演,曾經和張藝謀共同執導零八年奧運會開幕式的王潮歌說,“大家的幸福感特殊特殊差,每個人都奔著勝利的目的去了,怎么可能每個人都是億萬富翁,怎么可能都是名人呢?我是誰,就是要告知年輕人,要設定自己的人生目的,為什么非要把別人的日子和別人的生活當成自己的呢?勝利是什么,勝利是自己感到幸福,感到生而有意義,感到我沒有那么多的挫敗,感到我這個人不錯。這叫勝利。”大導演又對勝利做了新定義。

《開講啦》節目看后感覺很新奇,勝利人士的演講不教條,語言時代感很強,引人入勝。盼望讀者有時間看看,我想對我們的培訓課堂會有關心。

《開講啦2023》觀后感篇8

那天看了中央電視臺的《開講啦》,心靈受到了劇烈的震撼。2022年3月15日無腿流浪歌手陳州登上中央電視臺《開講啦》舞臺,成為這個欄目首個草根演講嘉賓,他以我找到了幸福為題敘述了自己對幸福的理解。

在當天的節目中,沒有坐輪椅,不用別人攙扶,失去雙腿只有七十八公分高的陳州借助兩個木盒,一步一步走向舞臺中央。主持人撒貝寧評價:盡管他失去了雙腿,但是他的步伐卻比我們許多年輕人都要堅決。

陳州說:13歲時,幸福就是像人一樣活著;18歲時,幸福就是吃飽飯;19歲時,幸福就是收獲了愛情;現在,幸福就是被需要。在舞臺上,陳州以我找到了幸福為題,與現場的青年人共享了自己對幸福的不同理解。

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有這樣一句話:幸福的人大體相像,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陳州是不幸的,陳州亦是幸福的,正如他自己所說的:假如沒有那次爬火車,假如……,或許我的人生會是另外一種,但我不懊悔。一個人只有心站起來了,腳才能踏實地存活下來。即使如陳州,以手為腳,四處奔波,也只是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