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常州中學2025屆高三下第一次測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江蘇省常州市常州中學2025屆高三下第一次測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江蘇省常州市常州中學2025屆高三下第一次測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江蘇省常州市常州中學2025屆高三下第一次測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江蘇省常州市常州中學2025屆高三下第一次測試歷史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常州市常州中學2025屆高三下第一次測試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上海師范大學蕭功秦教授指出:“中國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覺醒,并不是人權自由的啟蒙意識,而是這種為民族生存而激發的以務實地擺脫危機為目標的避害趨利的意識?!逼渲小笆浪桌硇缘淖畛跤X醒”指的是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識 B.“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C.洋務運動的“中體西用”主張 D.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思想2.古希臘時期,智者學派中的人物大都擅長演說和詭辯的技藝,從而助長了無視客觀事實、一味追求“使弱道理變強”的詭辯風氣,晚期智者的末流墮于詭辯,在古希臘城邦的社會生活中起到了很惡劣的影響。于是有了蘇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識;有了柏拉圖的“理想國”;有了亞里土多德,提出教育為國家政體服務。材料主要反映了他們A.對自然的研究轉到對人的研究B.具有社會擔當意識和責任意識C.感覺和理性間對立起來的思想D.試圖挽救日漸衰敗的民主制度3.“今有仁心仁聞,而民不被其澤,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日: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詩》云:‘不愆(qiān,罪過之意)不忘,率由舊章。’遵先王之法而過者,未之有也?!边@主要表明作者A.反對施行仁政 B.主張禮法并用 C.強調人性本善 D.重視繼承傳統4.荀子認為:“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惡,以為偏險而不正,悖亂而不治,故為之立君上之勢以臨之,明禮儀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罰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睋伺袛嘬髯覣.主張性惡反對性善 B.主張禮法并用C.強調實施嚴刑峻法 D.提倡為政以德5.下列條款,出現在1982年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的是A.“合作社經濟為半社會主義性質的經濟……應扶助其發展”B.“國家的根本任務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C.“新民主主義制度,保證我國能夠通過和平的道路消滅剝削和貧困”D.“中華人民共和國依靠國家機關和社會力量……建立社會主義社會”6.如圖為西安大雁塔唐代進士題名帖。大雁塔位于陜西西安的慈恩寺中,為唐玄奘所建。唐朝新中進士,均在大雁塔內題名,故以“雁塔題名”代稱進士及第。雁塔下題名成為時人光宗耀祖的目標追求。對此解釋合理的是,唐代A.科舉取士的形式趨向于僵化 B.書法藝術受到士人推崇C.科舉考試的社會影響力凸顯 D.文學素養影響科舉功名7.“對雅典城邦傳統諸神的信仰,此時正逐漸受到損害,而一種更具批判性的、更為世俗的精神正在強有力地上升……這一演變于公元前5世紀后半葉達到最為深刻的階段”。下列對這一演變時期產生的思想理解正確的是A.宣揚相對主義和懷疑論B.主張提倡要有勇氣運用你自己的理智C.反對雅典的民主政治D.肯定人的價值,反對教會神學的束縛8.黃河中下游地區是中國農業的起源地,到戰國末期,黃河已有“濁河”之稱,西漢時,黃河更是“河水高于地上”,下游地區水患頻繁,引發土壤沙化和鹽堿化。導致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惡化的根源在于()A.生產工具的改進 B.精耕細作的農業C.人多地少的矛盾 D.重農思想的影響9.在二戰前的1100多年中,法國和德國一共打了200多場戰爭,平均5年就開戰一次。歷史給這兩個持續對抗了幾個世紀的國家兩敗俱傷的慘痛教訓,也啟迪了它們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這種“政治智慧”始于A.《羅馬條約》 B.《歐洲煤鋼聯營條約》C.《歐洲聯盟條約》 D.歐元的啟用10.明神宗年幼即位,內閣首輔高拱為使“政歸內閣而不旁落”,欲彈劾司禮秉筆太監馮保。馮保接到高拱的奏疏后并不轉送內閣,而是留中不發。高拱再上第二疏,馮保只得發下內閣擬票,高拱草擬皇上批語“俱依議行”后,指使門生彈劾馮保。這體現了當時A.中樞政務運作的制度化 B.黨爭導致政局動蕩C.內閣成為議行合一機構 D.專制皇權受到侵奪11.美國1787年憲法規定:“最高法院和低級法院的法官如忠于職守,得終身任職。”這一規定的主要目的是A.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B.實現“三權分立”C.防止高級司法人員流失 D.鼓勵法官忠于職守12.春秋時期,孔子曾言:“(如果)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戰國時期,各家的共同宗旨都是以“其學易天下”。這說明春秋戰國時期A.諸子百家皆源于儒 B.百家爭鳴同大于異C.儒家思想偏于保守 D.社會時弊有待革新13.佛蘭德伯爵在布魯日城發現了一個逃亡農奴,要把他抓回去,卻被市民趕出了城。該故事可能在公元:A.5世紀末 B.8世紀中葉 C.11世紀前 D.12世紀后14.下表據許滌新、吳承明編寫的《中國資本主義發展史》相關內容編制,它反映了近代中國產業資本的發展變化情況。對其中信息解讀正確的是A.政府的政策推動了1894、1914、1936三年資本總額快速上漲B.中國資本總額最高峰出現在1936年與外資相比優勢不明顯C.“實業救國”思潮有力促進了民間資本在本國資本中占據優勢D.外國輸華資本的下降、時局的動蕩導致1948年資本總額下跌15.觀察下列圖片,它們是能反映A.數字化模擬技術和通訊手段飛躍發展 B.國際互聯網的擴展速度令人不可思議C.科技改變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 D.經濟全球化已經影響到每個人的生活16.“北京天安門已經成為中國的一個象征。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它是一個特殊的見證者。”它沒有見證的是A.在1900年見證了西方列強的野蠻B.在1912年見證了中華民國的成立C.在1919年見證了中國人民的覺醒D.在1949年的秋天迎來了一個嶄新的共和國17.1991年12月25日,克林姆林宮上空白紅藍三色國旗代替了印有鐮刀錘子的旗幟。這不僅標志著一個國家歷史新的開始,同時意味著:A.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失敗 B.冷戰結束和兩極格局的終結C.多極世界格局的正式開始 D.美好的世界和平的到來18.《重工業建設五年計劃》:“五年內在湘、鄂、贛區域由政府投資2.7億余元,建設包括鋼鐵、煤礦、電冶等12項、30余個大型廠礦……五年后(民國三十年)鋼、鐵、銅等類產品應滿足全國一半以上的需求,特別加大對該地區煤礦的勘探工作……對我國特產而世界急需的鎢、銻、錫等,由中央統制對外貿易?!睆牟牧峡梢夾.政府正在為抗日展開經濟備戰 B.政府工作重心已轉向經濟建設C.一五計劃以側重發展重工業為主 D.中共已完全丟失了南方根據地19.《朱子語類》說:“一事不窮,則闕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則闕了一物道理?!边@反映了當時儒學的主張是A.通過接觸世間萬物去體會理B.強調要用心去體會理的存在C.重視實踐對真理的檢驗作用D.學術流弊是道德淪喪的根源20.《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捌)》中一篇簡文以虞、夏、商、周為例,論述其禮樂等各方面由樸素走向奢華,導致夏代“海外有不至(朝見、歸附)者”,商代“海內有不至者”,周代“海外之諸侯歸而不來”。這一論述反映A.奢靡導致三代滅亡的客觀事實B.時人倡導以儉治國的歷史認識C.戰國理性的政治倫理秩序確立D.先秦地方出現離心離德的傾向21.下圖是1787年倫敦廢奴協會設計的黑人像,后被加上了一句告白:“難道我不是一個人、一個兄弟嗎?”這句告白表達了①對歐洲人從事奴隸貿易的譴責②對少數非洲人出賣同胞的控訴③對新航路開辟積極意義的否定④對自由平等博愛虛偽性的批判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22.20世紀50年代英國對歐洲一體化的態度從拒絕逐步走向接近,并于1961年和1967年兩度申請加入,但均遭到法國總統戴高樂的否決。戴高樂首先考慮的是:“英國一旦成為歐洲的第七個成員國。要它永遠扮演二流角色,是不可想象的。”而且戴高樂還認為,聯系如此緊密的英美關系將會使英國成為美國投放在歐洲的“特洛伊木馬”。材料反映了A.美國企圖通過英國控制歐洲B.英國霸權主義思想使其難以融入歐洲一體化C.英法矛盾是英國加入歐洲一體化的主要障礙D.國際形勢和國家利益影響法國對英國入歐態度23.美國學者贊恩指出,如果沒有羅馬法學家若干世紀致力于羅馬法精致體系一般原則的開創和具體規則的研究,我們的法律制度會是什么樣子,真是難以想象。對此理解正確的應是,羅馬法A.發展的根本動力來自于法學家B.是近現代資產階級法學的淵源C.形成歐美國家法律的具體規則D.其歷史價值在于其自然法精神24.法國1793年憲法規定國民議會的會議應當是公開的,允許民眾旁聽,導致實踐中旁聽者通過鼓掌或吶喊方式表達自己的意見,甚至允許群眾舉著武器在議會大廳內列隊游行示威,直接左右了議員們的意志。這反映出當時法國A.主權在民的原則得到有效執行 B.溫和保守的政治主張備受推崇C.代議制民主保障廣大民眾利益 D.君主立憲制政體在漸進中完善25.考古發現,西周大多諸侯國的青銅器皿上出現了與周王銘文書寫極為相似的文字形式,這不僅在黃河中下游諸侯國出土,而且在南方的吳、越等諸侯國也多有發現。這表明當時A.民族融合趨勢日益加強 B.周天子加強了對地方的直接控制C.形成了一定的文化認同 D.工官制下對產品實行標準化生產26.荀子明確提出了“天下無二道,圣人無二心”的觀點,認為正是“諸侯異政,百家異說”才造成了社會的動亂。除儒學外,其他各派都“蔽于一曲,暗暗于大理”,統統是“無用之辯”,“無用之辯”是“治之大殃”,必須予以根絕。據此可知A.荀子最早提出儒家學說獨尊的設想B.荀子的主張適應了政治統一的需要C.其他學派思想有缺陷,無存在價值D.戰國時期已經出現思想統一的論述27.(加試題)走進歷史博物館,人們經常能看到說明書上畫著一個“馬”字,但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的寫法卻很是不同,使人感到,如果不是秦始皇統一文字,方塊字還不知道會裂變成幾種古怪的文字呢!印象一旦形成,往往根深蒂固。然而有學者翻檢史書注意到,戰國時的外交活動非常頻繁,縱橫家們到處上書,謀求列國君主信用,卻沒有出現任何文字障礙的例子。研究戰國七雄的文字,發現90%以上是一樣的,秦統一文字的工作只是“罷其不與秦文合者”。這說明A.治史之難,難在問題的發現與提出,難在觀點的梳理與解讀B.認識事物有一個摸索的過程,但材料無疑是歷史研究的出發點C.對人們視為定論的說法,不可盲從,應當搜集原始材料去檢驗D.處理問題與史料的關系時,須杜絕先樹觀點,再找材料的做法28.有學者在研究蘇聯共產黨1991年潰散之時發現,“無論是在中央還是地方的歷史檔案中,人們都沒有發現在敵對勢力取締共產黨時遇到來自黨的各級組織進行抵抗的記載”。該學者認為蘇聯共產黨執政失敗源于A.蘇聯共產黨逐漸脫離群眾 B.西方國家對蘇聯的滲透C.戈爾巴喬夫改革背離方向 D.共產黨員理想信念喪失29.文學藝術的創作往往離不開一定的社會歷史背景。下列各項中,以波旁王朝復辟作為創作題材的有①《悲慘世界》②《自由引導人民》③《人間喜劇》④《紅與黑》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30.“齊魯”二字一直作為山東的象征,2009年10月在山東省召開了第十一屆全運會。其宣傳口號有“和諧齊魯風,精彩全運情”;2010年上海世博會山東館以“齊魯青未了”作為展示主題?!褒R魯”能代表山東,起源于中國古代哪一制度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縣制 D.行省制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材料郭守敬(1231—1316年),順德邢臺(今河北省邢臺市)人。郭守敬幼承祖父郭榮家學,精通五經,熟知天文、算學,“習水利,巧思絕人?!敝猎辏?264年),西夏境內的唐來、漢延等古渠,廢壞淤淺,“守敬更立閘堰,皆復其舊”。至元十三年,元世祖忽必烈命張文謙等主持修訂新歷,郭守敬提出:“歷之本在于測驗,而測驗之器莫先儀表?!敝猎?,郭守敬領導開展全國范圍的天文測量,“東至高麗,西極滇池,南逾朱崖,北盡鐵勒.四海測驗”。至元十七年,《授時歷》告成。有人建議利用灤河和渾河溯流而上,作為向上都運糧的渠道,郭守敬經探測發現這些建議不切實際。帝命郭守敬主持修建大都運河。至元三十年,“帝還自上都,過積水潭,見舳艫敝水,大悅,名曰通惠河”。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郭守敬去世,享年八十六歲。后代史家稱贊“守敬開物成務,功施于千載”?!獡对贰返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郭守敬的歷史功績。(2)根據材料,簡析郭守敬取得功績的原因。32.近代西方文化對亞非地區的影響。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歐洲人在技術(包括軍事技術在內)、經濟和行政上的成就遠優于亞非地區的人民。藉著這些成就,歐洲人能夠讓亞非地區的人民在世界市場上享有他們的成品,大量工業生產的利益,改進了生產力,較佳的保健及教育,內政上的安全,以及改善了的行政。歐洲商人、工業家、拓殖者、工程師、教育家、行政者往往包含傳教士的精力、技巧和耐心克服著亞非靜態社會對進步缺乏興趣,并且把亞非地區導向一個技術與理智為基礎的世界社群。材料二:歐洲人藉著濫用他們軍事上的優勢,并且受他們工業家渴求廉價原料所推動,以及為他們的大量生產找市場,歐洲國邦的政府把亞非地區獨立的人民拉到他們的軸心里去,在經濟上剝削他們,挫折其本土經濟的增長和民族生活,否認他們自決的天然權利,攻擊他們的文化,并且把他們暴露在所謂的西方文明的罪惡之下?!陨喜牧暇浴兑蠛9馕募罚?)概括材料一、二的主要觀點并指出其各自的立場。(2)根據兩段材料,請選擇其中一個觀點,依據中國近代前期的有關史實進行論證。(3)兩段材料的主要評價標準有何不同?對此你有何看法?33.材料1913年4月,北洋政府為籌措財政經費,與法國、英國、俄國、德國、日本等五國銀行團簽署《中國政府善后借款合同》。合同規定,中國政府向五國銀行團借款2500萬英錫,以鹽稅收入作為擔保。為控制中國的鹽稅主權,五國銀行團也強烈要求北洋政府改革鹽稅管理體制,增加鹽稅收入。在五國銀行團的干預和操縱下,北洋政府建立了一套獨立的鹽務稽核系,負責鹽稅的救支管理和審核。為了規范統鹽稅的稅率稅目,北洋政府先后頒布了《鹽稅條例》、《修正鹽稅條例》,將稅率上調為每百斤3元,同時北洋政府根據之前頻布的《度量法》,將鹽稱重的工具改為司馬科,規定16兩為1斤,并明確禁止以其他名目征收苛捐雜稅。政府還從食鹽生產、運輸、銷售等方面著力完善鹽務管理制度,又先后須布了多項食鹽緝私法律,以此建立健全食鹽私制度。1916年袁世凱病逝后,北洋軍陷入分裂,軍間混戰不斷興起,鹽稅體制改革逐漸陷入停頓?!幾栽黎鳌睹駠跗诒毖笳}稅體制改革淺析》(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袁世凱時期鹽稅改革的特點。(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袁世凱時期鹽稅改革的意義。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

依據材料中“為民族生存而激發的以務實地擺脫危機為目標的避害趨利的意識?!钡刃畔⒔Y合所學可知,這指的是鴉片戰爭后,面對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機,中國人中的世俗理性的覺醒,而“最初覺醒”指的是鴉片戰爭后,魏源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因此B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明末清初尚未出現近代民族危機;C、D選項錯誤,“中體西用”思想和民主共和思想的出現在時間上都晚于“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不符合“最初覺醒”的條件。故正確答案為B選項。2、B【解析】

材料中A、C兩項分別講的只是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各自思想研究,A、C兩項錯誤;材料考查三人思想共同主張,不涉及政治制度,D項錯誤;材料中三位哲人在當時看到希臘盛行的詭辯風氣和極端個人主義的流弊,他們提出教育理論及主張,想方設法補救,體現他們的擔當意識和責任意識,故B項正確。3、D【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材料認為要讓百姓受到恩惠,就要行先王之道,遵循昔日典章,故D項符合題意;A項,作者并未反對國君的仁愛之心與仁愛之譽,排除A項;題干未體現禮法并用主張,排除B;材料未涉及對人性的探討,排除C項。故選D。4、B【解析】

材料強調了通過“明禮儀,起法正,重刑法”,既崇尚禮制,又注重法治,即“隆禮重法”,才能達到天下皆治而善。由此可知看出荀子主張禮法并用,故B正確;材料不是說明荀子用性惡論反對性善論,排除A;嚴刑峻法是法家的思想主張,排除C;為政以德是孔子的思想主張,排除D。故選B。5、B【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回憶、再現所學知識,比較、分析,并作出準確判斷的能力。根據題干關鍵信息,本題實際上考查新中國1982年憲法的相關內容?;貞?、再現所學知識,可知,1982年憲法是新中國成立后的第四部憲法,是不斷的修訂的結果。1982年,鑒于文革時期“左”的錯誤,對憲法進行了全面修訂,修訂加強了對公民人身權利的保護,同時規定國家的根本任務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非以“階級斗爭為綱”,B項表述正確;A是1949年《共同綱領》的內容;C、D兩項屬于1954年憲法的內容。綜上,故,本題正確答案選B??键c:現代中國的政治建設與祖國統一·改革開放以來民主與法制的建設·新時期的法制建設·1982年憲法6、C【解析】

由材料可知,“雁塔題名”成為進士及第的代稱,雁塔下題名成為時人光宗耀祖所追求的目標,說明科舉考試的社會影響力凸顯,故選C項;材料沒有涉及科舉取士的形式,故排除A項;材料主題與書法藝術無關,故排除B項;材料沒有體現文學素養與科舉功名的關系,故排除D項。7、A【解析】“對雅典城邦傳統諸神的信仰,此時正逐漸受到損害,而一種更具批判性的、更為世俗的精神正在強有力地上升”“公元前5世紀后半葉”可知是智者學派,智者學派的“人是萬物的尺度”,對神的懷疑和否定,把個人的感覺作為真理的標準,是相對主義和懷疑論的典型表現,故A正確;B是啟蒙運動時期康德的思想,排除;C與材料無關;D是文藝復興的思想,排除。8、A【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是農業發展的根本動力和原因,主要表現在生產工具的改進和生產技術的提高上。戰國時期,鐵犁牛耕進一步推廣,在推動農業發展的同時,也破壞了生態環境,因此A選項正確。B、C選項并未指出此時農業發展、生態環境惡化的根源;D選項錯誤,重農思想有利于農業的發展,但不是農業發展的根本動力和原因,也不是導致黃河流域生態環境惡化的根源。故正確答案為A選項。9、B【解析】法德是歷史的宿敵,西歐國家要想走向一體化,關鍵是法德的和解,1958年,法國和德國等六個國家建立《歐洲煤鋼聯營條約》,實現了“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夙愿,故B項正確;A是1958年簽訂原子能和經濟共同體總稱;C是1991年簽署;D是1999年啟用。10、A【解析】

明代在內閣首輔與司禮秉筆太監存在矛盾的情況下,馮保不敢一再壓下首輔高拱的奏疏,只能發下內閣擬票等,體現了當時中樞政務運作的制度化,A項正確;材料并未反映當時的政局動蕩,B項錯誤;材料不能說明內閣掌握執行權,內閣為議行合一機構的結論不成立,C項錯誤;內閣與司禮監的制衡,不能說明皇權受到侵奪,D項錯誤。11、B【解析】

法官終身任職主要目的是為了維護司法獨立,實現“三權分立”,B正確;法官終身任職并不能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排除A;低級法院的法官也是終身任職,因此C中防止高級司法人員流失表述錯誤,排除;終身任職是制度規定,和法官忠于職守無關,排除D。12、D【解析】

依據材料中信息可知,代表不同社會階層的諸子百家都在試圖運用自己的學術主張來服務于現實政治,解決現實問題,這說明社會時弊有待革新,因此D選項正確。A選項表述不符合史實,排除;B選項材料并未比較,排除;C選項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故選D。13、D【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2世紀,隨著城市生活再度旺盛,在弗蘭德伯爵們的保護下,羊毛紡織業和布料貿易在此快速而安全地為布魯日累積了財富。布魯日于1128年7月27日得到了設立城市的許可證,也建了新的城墻及運河,由題干“佛蘭德伯爵在布魯日城”發生的故事,所以該故事發生在12世紀,D選項符合題意;公元5世紀末、8世紀中葉和11世紀前布魯日尚未取得設立城市的許可證,因此ABC選項排除。14、D【解析】

依據表格信息分析選項內容可知,二戰后資本主義各國普遍衰落、中國國內時局的混亂導致1948年資本總額下跌,D選項正確;1894年前清政府尚未放寬民間設廠的限制,政府的政策不是推動1894年資本總額快速上漲的原因,A選項錯誤;中國資本總額最高峰出現在1936年,但仍不占優勢,B選項錯誤;依據表格信息可知,官辦、官僚資本在本國資本中占據優勢,C選項錯誤。15、C【解析】

依據近現代生活的變化來看,圖片反映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網絡、電視等科學技術產品的出現,對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產生了沖擊。C正確;采用節能的交通工具與數字化模擬技術和通訊手段飛躍發展無關,A錯誤;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國際互聯網的擴展速度,B錯誤;材料信息未反映經濟的全球化,D錯誤。故選C。16、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華民國成立是在南京,選項B符合題意,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主要攻打的是北京、1919年五四運動在北京爆發、1949年新中國在北平成立,選項A、C、D不符合題意,排除。17、B【解析】

“1991年12月25日,克林姆林宮上空白紅藍三色國旗代替了印有鐮刀錘子的旗幟”表明蘇聯解體,標志著冷戰結束和兩極格局的終結,故B正確;蘇聯的解體只是蘇聯模式的失敗,不是整個社會主義的失敗,A錯誤;世界多極化趨勢出現于20世紀70年代,C錯誤;D在材料未體現,排除。18、A【解析】

由材料信息“五年后(民國三十年)”可知《重工業建設五年計劃》中制定計劃時間應當為民國二十五年,即1936年。結合材料內容可知此時政府正在為抗日展開經濟備戰,A正確;抗戰時期政府的工作重心是抵抗日本的侵略,不可能轉而進行經濟建設,B錯誤;一五計劃的時間是1953年到1957年,與題干時間不符,C排除;材料中沒有涉及中共根據地,D排除。故選A。19、A【解析】試題分析:“一事不窮,則闕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則闕了一物道理。”說的是程朱理學的格物致知,B.強調要用心去體會理的存在,是心學家的主張;C.重視實踐對真理的檢驗作用,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主張;D.學術流弊是道德淪喪的根源,是明清之際進步思想家的主張,故此題應選A項。考點:宋明理學點評:理學的特征:融合了佛道思想來解釋儒家的義理,建立了以“理”為核心的新儒學體系,稱之為“理學”。20、B【解析】

簡文認為當時社會存在奢侈之風,而且認為夏商周都存在因奢華導致歸附者減少,這是一種勸誡的口吻,說明當時人倡導以儉治國的歷史認識,B正確;奢靡并未導致三代滅亡,A與題干信息不符,排除;C與題無關,脫離了題干提倡節儉主旨,排除;歸附者不至不等同于地方離心離德,排除D。21、A【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的是學生對圖片信息的有效獲取能力。從圖片和“難道我不是一個人、一個兄弟嗎”可以看出①②④,而③在材料中卻沒有體現出來。所以答案選A。考點:新航路的開辟、殖民擴張與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荷蘭、英國等國的殖民擴張·黑奴貿易22、D【解析】

由材料“‘英國一旦成為歐洲的第七個成員國。要它永遠扮演二流角色,是不可想象的。’而且戴高樂還認為,聯系如此緊密的英美關系將會使英國成為美國投放在歐洲的‘特洛伊木馬’”可以得出,法國拒絕英國加入歐洲一體化更多考慮的是本國利益,故D正確;材料“聯系如此緊密的英美關系將會使英國成為美國投放在歐洲的‘特洛伊木馬’”表明法國只是擔心美國會介入歐洲事務,并沒有成為事實,故A不正確;材料沒有涉及英國霸權主義問題,故B不正確;材料沒有涉及英法矛盾,故C不正確。23、D【解析】

根據“一般原則的開創和具體規則的研究”可得出材料強調羅馬法中的自然法對西方法制所產生的深遠影響,故D項表述符合題意;根本動力這一表述有誤,排除A項;B項本身正確,但并不符合材料中對“一般原則的開創和具體規則的研究”的表述,故排除B項;C項是對材料的誤讀,C項錯誤。24、A【解析】

該題主要考查近代法國民主政治的相關史實。依據材料中的“表達自己的意見……舉著武器……游行示威,直接左右了議員們的意志”等處可以看出在實踐中公民的權力得到執行,故A項說法正確;材料中體現了較為充分的民主權力,而不是保守的主張,故B項說法不合題意,排除;近代法國屬于資產階級民主,所以代議制保障資產階級利益,故C項說法錯誤;當時的法國屬于民主共和政體,不是君主立憲制,故D項說法錯誤,排除。25、C【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可知,當時周文化在黃河中下游和南方得到傳播,形成了一定的文化認同,因此C選項正確;A選項材料并未涉及,排除;周天子對地方實行的是間接統治,B選項排除;文字形式相似不能說明實行標準化生產,D選項錯誤。故選C。26、D【解析】

荀子提出“天下無二道,圣人無二心”的觀點,主張以儒家思想統一思想,說明戰國時期已經出現思想統一的論述,故選D;材料信息無法體現“最早提出”,排除A;荀子是戰國時期人,是國家分裂時期,排除B;材料說明思想統一的重要性,無法體現其他學派思想有缺陷,排除C。【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天下無二道,圣人無二心”“除儒學外,其他各派都……必須予以根絕”,緊扣關鍵信息分析解答。27、C【解析】

根據材料“如果不是秦始皇統一文字,方塊字還不知道會裂變成幾種古怪的文字呢”、“研究戰國七雄的文字,發現90%以上是一樣的,秦統一文字的工作只是“罷其不與秦文合者””可知體現的是對人們視為定論的說法,不可盲從,應當搜集原始材料去檢驗,C選項符合題意。治史之難,難在問題的發現與提出,難在觀點的梳理與解讀的說法與材料無關,A選項排除。認識事物有一個摸索的過程,但材料無疑是歷史研究的出發點的說法與材料無關,B選項排除。處理問題與史料的關系時,應該注意用史料論證觀點的合理性,D選項排除。28、D【解析】

蘇聯共產黨在遭到取締時沒有遭到抵抗,說明共產黨內部已經渙散,信念喪失,故選D;該學者認為蘇聯共產黨的失敗是由于理想信念的喪失,不是由于脫離群眾、西方國家的滲透和戈爾巴喬夫的改革背離方向,排除ABC。故選D。29、C【解析】

結合所學可知,《悲慘世界》是由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在1862年發表的一部長篇小說,其內容涵蓋了拿破侖戰爭和之后波旁王朝復辟的十幾年時間,《紅與黑》猛烈抨擊了法國貴族的反動、教會的黑暗和資產階級新貴族的貪婪與卑劣,真實地再現了波旁王朝復辟時的社會狀況,故①④正確,C項符合題意;《自由引導人民》反映了1930年革命時巴黎人民反對波旁王朝而奮起戰斗的場面,并未以波旁王朝復辟為背景;《人間喜劇》再現了1816-1848年"王政復辟"到七月王朝期間廣闊的社會圖景,故②③錯誤,ABD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30、A【解析】

齊、魯是西周時期分封制下的封國,故A正確;宗法制是維系分封制的制度,排除B;郡縣制是按照地域劃分的制度,排除C;行省制是元朝時期實行的地方管理制度,排除D。故選A。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歷史功績:西夏治水;修訂新歷;天文測量;發明天文儀器;修建通惠河等。(2)原因:良好的家庭教育;本人潛心科研、躬行實踐、大膽探索富有創新精神;關注國計民生事業;元代中央政府大力支持?!窘馕觥?/p>

(1)歷史功績:根據“守敬更立閘堰,皆復其舊”得出西夏治水;根據“主持修訂新歷”修訂新歷;根據“領導開展全國范圍的天文測量”天文測量;根據“測驗之器莫先儀表”得出發明天文儀器;根據“郭守敬主持修建大都運河”得出修建通惠河等。(2)原因:根據“郭守敬幼承祖父郭榮家學”得出良好的家庭教育;根據“精通五經,熟知天文、算學”“習水利,巧思絕人”得出本人潛心科研、躬行實踐、大膽探索富有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