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節區域發展對交通運輸布局的影響一、選擇題(2022年河北唐山模擬)無人機物流快遞業務是無人機應用向行業領域拓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近年來,某電商企業提出了由干線、支線和末端三級無人機構成的物流體系設想(下圖),并在我國陜南、川西等地區試點了末端無人機送貨服務。據此完成第1~2題。1.選擇在陜南、川西等地試點末端級物流無人機送貨服務,主要是由于該地區()A.大氣降水少,飛行限制少B.地形起伏大,地面交通差C.土地面積大,運送距離遠D.人口密度大,送貨數量多2.如果支線級物流無人機在該地區投入運營,受沖擊最大的運輸行業將是()A.公路運輸 B.鐵路運輸C.內河運輸 D.信息通訊【答案】1.B2.A解析:第1題,陜南地處秦嶺和大巴山脈,川西地處青藏高原、橫斷山區邊緣,兩地都地勢起伏大,交通不便,選擇在陜南、川西等地試點末端級物流無人機送貨服務的可能原因是當地地勢起伏大,地面交通差,B項正確。第2題,從圖中可以看出,支線級物流無人機載重為200千克~2噸,服務半徑在500千米以內,與之載重以及服務范圍相當的是公路運輸,且地面運輸受制于地形,支線級物流無人機具有明顯優勢,故受沖擊最大的運輸行業將是公路運輸,A項正確。(2022年青海海東模擬)白陘古道是位于太行山區的一段“之”字形原始古道,春秋戰國時期便已存在,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白陘古道一直是貫通晉、豫及江南諸省的咽喉要道,20世紀70年代才逐漸被廢棄,成了戶外愛好者的天堂。“七十二拐”是白陘古道風景的精華所在,它的路面不是階梯石階,而是緩坡形式。下圖示意白陘古道“七十二拐”中的一拐。據此完成第3~5題。3.“七十二拐”的路面采用緩坡形式的主要原因是()A.降低建造成本 B.地形坡度偏小C.方便車輛通行 D.便于積雪滑行4.白陘古道沿線()A.山峰四季常青 B.河流、湖泊密集C.土層深厚肥沃 D.村鎮散亂且小5.白陘古道逐漸被廢棄的主要原因是()A.沿線地區運輸需求減少B.公路和鐵路的修建C.地質災害損毀道路D.古道年久失修【答案】3.C4.D5.B解析:第3題,白陘古道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曾經是貫通晉、豫及江南諸省的一條咽喉要道,除滿足行人通行外,還要滿足車輛和馬匹通行,緩坡有利于車輛通行,而階梯石階無法通行車輛,C項正確。第4題,太行山區受地形制約,交通不便,村鎮布局分散,規模小,形態不規則,D項正確。第5題,由圖文信息可知,白陘古道的通行能力有限,且不適合現代化的交通運輸工具通行,隨著公路、鐵路等現代化交通運輸方式的發展,白陘古道逐漸被廢棄,B項正確。(2022年河北秦皇島模擬)臨港長江大橋位于成渝城市群南部城市——宜賓市,是國家八縱八橫鐵路網中渝昆高鐵、蓉昆高鐵的共同過江通道,預計2023年年底建成通車。大橋全長1742.1米,主橋長1073米,橋面寬63.9米,主跨522米,采用全國首創的公鐵平層設計——四線鐵路和六車道公路設計在同一層(效果圖如圖所示)。據此完成第6~7題。6.宜賓臨港長江大橋公路橋面設計成雙向六車道,主要是為了()A.刷新世界紀錄 B.縮短交通高峰時間C.擴大經濟腹地 D.增強市區通行能力7.與上下分層的公鐵兩用橋相比,臨港長江大橋公鐵平層并行首先要解決的是()A.公鐵車輛相互影響問題B.公鐵道路養護問題C.公鐵車輛速度差異問題D.公鐵道路美觀問題【答案】6.D7.A解析:第6題,宜賓市區經濟較為發達,但由于被長江分割,長江兩岸交通通行壓力一直較大,且公路車道數與通行能力呈正相關,因此宜賓臨港長江大橋公路橋面設計成雙向六車道,主要是為了增強市區兩岸通行能力,緩解交通壓力,故D項正確。第7題,公鐵平層并行時,高速列車運營時產生的眩光、噪音、相互運動沖擊等會對公路駕駛員產生影響,因此臨港長江大橋公鐵平層并行首先要解決公鐵車輛相互影響問題,故A項正確。(2022年福建泉州模擬)隨著中國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布局的不斷變化,對鐵路運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下表示意2000—2018年中國鐵路運輸指標與產業結構。據此完成第8~10題。年份產業結構鐵路線路鐵路貨物運輸第二產業占全國三次產業比重/%鐵路運營里程/萬千米鐵路貨運量/百萬噸鐵路貨運占全國貨運比重/%200045.56.87178613.14200647.67.71288214.15201245.49.7639049.52201839.713.1740267.818.2000年以來,與中國鐵路貨運占全國貨運比重呈正相關的是()A.鐵路運營里程 B.鐵路的貨運量C.第二產業比重 D.第三產業比重9.中國鋼鐵企業沿海布局的趨勢減少了對鐵路運輸的需求,主要原因是()A.沿海地區鐵路網密度更大B.原料運輸高度依賴海運C.鋼鐵生產原料利用率提高D.企業與市場的距離縮短10.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建設國際貿易與物流體系為鐵路運輸帶來新的發展契機。為充分利用這一契機,應首先()A.大量建設新的出境鐵路通道B.在國際上推廣中國鐵路技術C.加快建設完善高速鐵路網絡D.加強鐵路與海運的協同合作【答案】8.C9.B10.D解析:第8題,讀表可知,中國鐵路貨運占全國貨運比重先增加后減少,第二產業比重也先增加后減少,與中國鐵路貨運占全國貨運比重呈正相關,C項正確;鐵路運營里程、鐵路貨運量都一直增加,A、B項錯誤;表中沒有顯示第三產業比重的相關情況,D項錯誤。第9題,中國鋼鐵企業沿海布局的趨勢減少了對鐵路運輸的需求,主要原因是國內鐵礦石枯竭,主要靠從國外進口,以海運為主,所以鋼鐵企業大量布局在沿海地區,以減少運費,降低產品成本,B項正確。第10題,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建設國際貿易與物流體系為鐵路運輸帶來新的發展契機,為充分利用這一契機,應首先加強鐵路與海運的協同合作,D項正確。二、非選擇題11.(2021年浙江1月選考)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航線、機場、運力是構成航空運輸布局的三大因素。為保證飛機起降安全,機場附近沿起降航線劃定一定的空間區域,限制地物高度。成都雙流國際機場位于該市主城區西南方向約16千米處,毗鄰成都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該機場吞吐量居我國中西部第一,是我國西南地區重要的航空樞紐港和客貨集散地。圖甲為我國局部地區圖。圖乙為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與主城區位置關系圖。甲乙(1)受雙流國際機場的影響,主城區用地發展受限的方向是__________。從與城市空間關系的角度,簡述該機場布局的優勢。
(2)在運輸方式選擇中,圖甲所示區域航空運輸需求較大。從地形角度分析其原因。(3)分析該機場吞吐量大的原因。【答案】(1)西南與城市距離適中,減少對城市干擾;與城市之間有便捷的交通聯系;與城市發展相協調。(2)地形對航空運輸影響較小;地形復雜,陸路交通造價高;長江中上游灘多水急,較難發展水運。(3)人口稠密,產業集聚;西南地區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人流、物流密集。12.(2022年河南洛陽模擬)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歐洲的石油和天然氣大約有一半是從俄羅斯進口的。俄羅斯到歐洲一共有7條天然氣管道,其中有三條經過烏克蘭。下圖為俄羅斯途經烏克蘭向歐洲供應天然氣的主要管道分布圖。(1)簡述俄羅斯輸往歐洲的天然氣選用管道運輸的主要原因。(2)分析俄歐天然氣輸送管道建設的地理背景。(3)分析俄羅斯通往歐洲的天然氣管道大多經過烏克蘭的原因。【答案】(1)管道運輸天然氣技術相對成熟;管道運輸運量大,受自然條件影響小,連續性強,運輸效率高;轉運環節少,成本低。(2)俄羅斯天然氣產量高,但國內市場需求有限,有龐大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山東日照城投集團有限公司招聘人員及崗位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合伙開店合同
- 房地產交易居間合同樣書二零二五年
- 女方申請離婚的協議書二零二五年
- 公司整體轉讓協議范文書二零二五年
- 電工安全知識培訓
- 期末考試試卷及答案七上
- 七下第一單元試卷及答案
- 2024中國三峽建工(集團)第二批社會招聘4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消防員訓練培訓
- 高齡孕產婦的孕期管理課件
- 學習課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PPT
- 湖南省對口招生考試醫衛專業十年真題(2010-2019年)
- 用Excel求解運籌學中最大流問題詳細操作示例
- 民航客艙服務藝術案例分析全套PPT完整教學課件
- 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優秀報告一等獎
- CET46大學英語四六級單詞EXCEL版
- 2022年南通市特殊教育崗位教師招聘考試筆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 GB/T 4857.7-2005包裝運輸包裝件基本試驗第7部分:正弦定頻振動試驗方法
- GB/T 3051-2000無機化工產品中氯化物含量測定的通用方法汞量法
- GB/T 13936-1992硫化橡膠與金屬粘接拉伸剪切強度測定方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