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職業防護知識培訓課件_第1頁
傳染病、職業防護知識培訓課件_第2頁
傳染病、職業防護知識培訓課件_第3頁
傳染病、職業防護知識培訓課件_第4頁
傳染病、職業防護知識培訓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傳染病防治、職業防護

知識培訓

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傳染病、職業防護知識培訓

目錄

傳染病防治術語和定義傳染病報告種類及時限傳染病報告中注意的問題建立傳染病報告登記本常見傳染病診斷標準醫護人員職業防護傳染病、職業防護知識培訓傳染病術語和定義

傳染病病人、疑似傳染病病人:指根據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管理的傳染病診斷標準》,符合傳染病病人和疑似傳染病病人診斷標準的人。空氣傳播:帶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μm)通過空氣(黃色)流動導致的疾病傳播。

飛沫傳播:帶有病原微生物的飛沫核(>5μm),在空(粉色)氣中短距離(lm內)移動到易感人群的口、鼻教膜或眼結膜等導致的傳播。

接觸傳播:病原體通過手、媒介物直接或間接接觸導致(藍色)的傳播。

傳染病、職業防護知識培訓傳染鏈

感染源:病原體自然生存、繁殖并排出的宿主或場所。傳播途徑:病原體從感染源傳播到易感者的途徑。易感人群:對某種疾病或傳染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群。傳染病傳播的三個環節,即感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

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措施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傳染病、職業防護知識培訓傳染病報告種類

乙類傳染病按甲類管理:5種1.傳染性非典型肺炎、2.脊髓灰質炎、3.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4.炭疽(肺炭疽)5.甲型H1N1流感2種26種11種水痘、尖銳濕疣傳染病、職業防護知識培訓傳染病報告實行首診醫生制報告時限:

1.甲類、乙類按甲類管理的傳染病和3人以上不明原因集中發病,臨床醫生應立即電話報告院感辦或醫院總值,院專家小組明確診斷后,2小時內網絡直報。2.乙、丙類傳染病:首診醫生首次確診的傳染病要當班填寫電子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報告卡》,以圖片簽名形式提交,傳染病管理人員在24小時內網絡直報。資料保存: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報告卡及傳染病登記本等資料保存3年。傳染病報告方式及時限傳染病、職業防護知識培訓傳染病報告注意的問題1、病例分類的選擇。2、填寫內容前后合理,如職業選擇工人、民工、幼托兒童等時,工作單位不能空項。3、現住址應具體到?棟?門?樓?中。4、主要診斷依據未寫在備注上。5、填寫科室名稱及報告科室的聯系電話。6、醫生報卡不知道用圖片簽名提交傳染病、職業防護知識培訓常見傳染病診斷及病例分類(一)傳染病病名病例分類病史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細菌性痢疾臨床診斷不潔飲食急性腹瀉、腹痛、膿血便便白細胞>15實驗室診斷同上同上便培養志賀氏菌屬陽性病毒性肝炎(乙型)臨床診斷接觸史食欲減退、厭油、乏力、鞏膜黃染

茶色尿、肝臟腫大、肝區痛、血清ALT(轉氨酶)升高實驗室診斷同上同上DNA陽性病毒攜帶者同上同上轉氨酶正常流行性腮腺炎臨床診斷密切接觸史腮腺腫痛,吃酸性食物時脹痛更為明顯,白細胞計數正常或稍低,

淋巴細胞增加。實驗室診斷同上同上唾液中分離到流行性腮腺炎病毒。

血清中特異性IgM抗體陽性。猩紅熱臨床診斷

發熱,充血紅點疹,草梅舌,巴氏線白細胞總數增加,中性粒細胞增多實驗室診斷

同上培養分離出乙型A組溶血性鏈球菌肺結核臨床診斷

低熱、痰中帶血胸片、CT、核磁實驗室診斷

同上痰結核菌檢查陽性(包括涂片或培養)傳染病、職業防護知識培訓常見傳染病診斷及病例分類(二)傳染病病名病例分類病史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風疹實驗室診斷21天內有接觸史發熱、出現紅色斑丘疹風疹IgM抗體陽性麻疹疑似病例14天內有接觸史全身皮膚出現紅斑丘疹、口腔頰粘膜處見到科氏斑電話報告實驗室診斷同上同上分泌物中分離到麻疹病毒,麻疹IgM抗體流行性出血熱實驗室診斷流行季節發熱,全身高度衰竭、無力、有頭痛、眼眶痛、腰痛、和面、頸、上胸部潮紅者,或伴有少尿低血壓。特異性IgM抗體陽性;梅毒實驗室診斷不安全性行為硬下疳、皮疹等非梅毒螺旋體血清試驗(TRUST)陽性梅毒螺旋體血清試驗(TTPA)陽性淋病實驗室診斷不安全性行為尿道膿性分泌物男性分泌物涂片查到細胞內革蘭陰性雙球菌女性淋球菌培養陽性尖銳濕疣實驗室診斷不安全性行為生殖器或肛周有肉眼可見的贅生物損害疣體取材組織病理檢查陽性備注:我院不能檢查“麻疹IgM抗體”,臨床只能下疑似診斷傳染病、職業防護知識培訓

不明原因肺炎意義:不明原因肺炎監測是應SARS和人禽流感的疫情監測及防治形勢的需要而進行的。增加聚集性病例定義:兩周內發生的有流行病學相關性的2例或2例以上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2008年修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定義:同時具備以下4條,不能明確診斷為其它疾病的肺炎病例:發熱(腋下體溫≥38℃);具有肺炎的影像學特征;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降低或正常,或淋巴細胞分類計數減少;經規范抗菌藥物治療3-5天,病情無明顯改善或呈進行性加重。傳染病、職業防護知識培訓艾滋病一、監測管理的對象艾滋病(AIDS)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其致病病原是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潛伏5-10年后衍變為艾滋病。以當代醫學水平,對病毒可稍加抑制,但無法消除。

我國艾滋病監測管理的對象為已確診的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疑似艾滋病病人、或與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密切接觸者。此外被艾滋病病毒污染或可能造成艾滋病傳播的血液和血液制品、毒株、生物組織、動物及其他物品也是監測管理的對象。傳染病、職業防護知識培訓甲類傳染病鼠疫:傳染源主要是嚙齒動物,傳播途徑主要是跳蚤。肺鼠疫病人也可成為傳染源,造成人類鼠疫流行。潛伏期:一般在1~6天之間,多為2~3天,個別病例可達8~9天。傳染病、職業防護知識培訓

鼠疫一般癥狀鼠疫患者的一般癥狀表現為危重的全身中毒癥狀。發病急劇,惡寒戰栗,體溫突然上升至39℃~40℃,呈稽留熱。頭痛劇烈,有時出現中樞神經性嘔吐、頭暈,呼吸促迫,很快陷入極度虛弱狀態。心動過速,心律不齊,心音弱,脈博每分鐘120次以上。血壓下降,多在80~90/45~50mmHg范圍。重癥病人早期出現神經癥狀,意識不清,昏睡,狂燥不安,譫語,步行蹣跚,顏面潮紅或蒼白,有時甚至發青,有重病感或恐怖不安,眼瞼結膜及球結膜充血,出現所謂的鼠疫顏貌。傳染病、職業防護知識培訓霍亂特征:是由霍亂弧菌引起的急性腸道傳染病。以發病急,傳播快,波及范圍廣為特征。傳播途徑是經口感染的腸道傳染病。常經水、食物、生物接觸和蒼蠅等而傳播,水是主要傳播途徑,其次是食物.傳染源是病人和帶菌者。傳染病、職業防護知識培訓霍亂診斷標準霍亂診斷臨床表現、流行病學史及病原學檢查三個方面判斷。首發病例必須有病原學檢查作為依據。具有下列三項之一者即可診斷為霍亂凡有腹瀉癥狀、糞便培養霍亂弧菌陽性者。霍亂流行期間的疫區內,有典型癥狀,如劇烈腹瀉水樣便(黃水樣、清水樣、米泔樣或血水樣),伴有嘔吐、迅速出現嚴重脫水、循環衰竭及肌肉痙攣(特別是腓腸肌和腹直肌)。在疫源檢索中,首次糞便培養陽性前后各5天內,有腹瀉癥狀者均可診斷為輕型患者。傳染病、職業防護知識培訓醫護人員職業防護

標準預防:針對醫院所有患者和醫務人員采取的一組預防感染措施。包括手衛生,根據預期可能的暴露選用手套、隔離衣、口罩、護目鏡或防護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適的防護用品處理患者環境中污染的物品與醫療器械。標準預防原則:對所有病人的血液、體液及被血液、體液污染的物品均視為具有傳染性的病源物質,醫務人員接觸這些物質時,必須采取防護措施。

傳染病、職業防護知識培訓職業暴露措施醫務人員進行有可能接觸病人血液、體液的診療和護理操作時必須戴手套,操作完畢,脫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時進行手消毒。在診療、護理操作過程中,有可能發生血液、體液飛濺到醫務人員的面部、身體時,醫務人員應當戴手套、具有防滲透性能的口罩、防護眼鏡、隔離衣。手部皮膚發生破損,在進行有可能接觸病人血液、體液的診療和護理操作時必須戴雙層手套。禁止將使用后的一次性針頭重新套上針頭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觸使用后的針頭、刀片等銳器。傳染病、職業防護知識培訓職業暴露主要原因原因徒手搶救急癥的病人。銳氣筒太滿時,放置使用后的針頭等銳氣。手拎使用的吊瓶回處置室。將針頭插入針套或瓶塞。職業防護物品存放、使用存放:各科職業防護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做到人人能在1分鐘內拿出來。使用:1、為甲類、乙類按甲類管理傳染病處置時。

2、有可能發生血液、體液飛濺到醫務人員的面部、身體時,醫務人員應當戴手套、具有防滲透性能的口罩、防護眼鏡、隔離衣。傳染病、職業防護知識培訓發生職業暴露處置一、個人處置方法1.用肥皂液和流動水清洗污染的皮膚,用生理鹽水沖洗粘膜。2.如有傷口,盡可能擠出損傷處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動水進行沖洗;禁止進行傷口的局部擠壓。3.用75%乙醇或者0.5%碘伏消毒,并包扎傷口。二、報告:填寫《醫護人員職業暴露表》,科負責人簽字。三、化驗檢查和用藥:24小時內采血,在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的指導下做相應的化驗檢查等,按規定時間進行復查。傳染病、職業防護知識培訓

乙型肝炎職業暴露處置乙肝表面抗體(抗-HBs)≥10mlU/ml者,不用作特殊處理乙肝表面抗體<10mlU/ml,應24小時內注射乙肝免疫高價球蛋白(200~400U),皮下注射乙肝疫苗加強針。1個月后查抗體產生。3個月和6個月復查抗-HBs、ALT。

丙肝病毒職業暴露處置檢查丙肝抗體(抗-HCV)和轉氨酶(ALT),如結果正常,無須治療和繼續觀察。1、3、6個月查抗-HCV、ALT,根據復查結果到感染科進行抗病毒治療。:傳染病、職業防護知識培訓梅毒職業暴露后的處置檢查梅毒抗體。卞星青霉素24萬U,單次肌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