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黃河科技學院附屬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歷史上學期期中試題_第1頁
河南省黃河科技學院附屬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歷史上學期期中試題_第2頁
河南省黃河科技學院附屬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歷史上學期期中試題_第3頁
河南省黃河科技學院附屬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歷史上學期期中試題_第4頁
河南省黃河科技學院附屬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歷史上學期期中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5河南省黃河科技學院附屬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歷史上學期期中試題(考試范圍:1--14課;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命留意事項:1.本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答題前,請將姓名、考試號等信息填寫在答題紙的規定位置。3.請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按題號在答題紙指定區域答題,在其他位置答題一律無效。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紙交回。試卷Ⅰ:選擇題部分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題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1、從圖一到圖二的改變所反映的實質問題是()A.大禹治水有功,被推舉為部落聯盟首領B.禹建立夏朝,成為中國歷史上的首位帝王C.大禹功績卓著,在歷史上享有崇高威望D.原始社會被奴隸制王朝所取代2、據《周禮》記載,諸侯見到周天子要行“稽首禮”,稽首就是先拜后跪,然后雙手合抱按地,頭伏于手前觸地,停留片刻再起身,動作很大,相對緩慢。這種禮節只用于見天子。由此可見“稽首”禮()A、開創了周朝的禮樂制度B、強化了周天子的權威C、減弱了諸侯的自主權D、加強了周對地方的限制3、郡縣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滅者六國耳,非盡滅三代之所封也。則分之為郡,分之為縣,俾才可長民者皆居民上……為天下計,則(郡縣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材料意在說明()A、郡縣制有效地加強了中心集權制度B、秦統一后在全國推行郡縣制C、郡縣制優于分封制,其危害小于分封制D、郡縣制與分封制互有利弊,應相互借鑒4、有學者認為中國古代歷史的發展是以一個否定另一個,螺旋式的發展模式。如夏商西周確立了封建大一統,那么春秋戰國諸侯爭霸吞并就是對夏商西周體制的否定。形成了中國古代歷史的第一個正—反—合階段。而隋唐、宋、元又構成了第三個正—反—合階段。元代的行省制相當于其中的“合”。據此理論可以得出行省制()A.實現了中心集權和地方分權的有機結合B.主要著眼于加強中心集權C.鞏固了元朝的統治、擴大了疆域D.是對秦以來郡縣制的否定5、《宋史》中記載:“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樞密院,與中書對持文武二柄,號為“二府”……中書、密院既稱“二府”,每朝奏事,與中書先后上殿。”從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A、樞密院與中書門下分掌軍權與財權B、樞密院的設立分割了宰相的權利C、加大各部權限,發揮官員的主動性D、分割軍隊的指揮權,防止將領反叛6、“昔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詩詞中提到的四位皇帝都()A.開創了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B.不同程度地加強了專制主義中心集權C.都實行科舉考試,從民間選拔人才D.都把相權一分為三,加強君主專制7、下圖“獬豸”是我國古代神話傳聞中的神獸,它能辨是非曲直,能識善惡忠奸。下列古代官僚機構及官員中帶有“獬豸”功能的有()①御史大夫②刺史③樞密使④按察使司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8、明朝廢丞相設立內閣,清朝設置軍機處。這兩項史實體現出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發展的基本特征是()A.皇權受到制約B.君主專制強化C.世襲制度消亡D.地方權力減弱9、.利瑪竇在《中國札記》中說:“雖然我們已經說過中國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肯定程度上是貴族政體……假如沒有與大臣磋商或考慮他們的看法,皇帝本人對國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終的確定……全部這類文件都必需先由大臣批閱然后呈交給皇帝。”利瑪竇認為中國明朝時()A.君主制不是中國政府的主要形式B.內閣肯定程度上制約著君權C.君主與內閣大臣擁有同等的決策權D.內閣駕馭著明朝的行政大權10、清代某機構,其職能原為乘命擬旨,參加軍務,后漸漸演化為全國行政運行中心。此機構的設置()A、標記著中國古代君主專制達到頂峰B、出現于康熙年間,以票擬形式參加機務C、取代前朝內閣,成為最高行政機關D、與議政王大臣會議、內閣形成三足鼎立11、伯利克里說:“我們的制度被稱做民主制度,那是千真萬確的,因為政權不是駕馭在少數人手里,而是在多數人手里。”“雅典的一切公職對全部公民開放,通過抽簽選舉產生(除將軍外),實現了古希臘人輪番而治,既是統治者又是被統治者思想。”由此總結雅典民主制的特點A.人民主權和代議制B.輪番而治和人人同等C.人民主權和輪番而治D.代議制和人人同等12、狄摩西尼指出:“植根于每個人(雅典公民)心底的原則是:人生來不僅屬于父母,而且屬于國家……倘如他視自己為國家的兒女,便會自愿赴死,而不愿看到國家淪為附庸。假如國家處于被奴役的地位,他會感到蒙受的恥辱比死亡更可怕。”下列各項中,最能說明上述現象出現的緣由的是()A.雅典盛行人文主義B.民主政治激發了公民的愛國熱忱C.雅典文化中的尚武精神D.雅典的愛國主義教化成效顯著13、《十二銅表法》第八表第4條:對人施行其他侵辱的,處25阿斯的罰金。這筆錢在當時價值不菲,足以威懾膽敢以身試法者。到羅馬帝國時期,隨著時間的推移,貨幣貶值,25阿斯就輕于鴻毛了。所以有人以戲弄此條為樂,他遇人就打一個耳光,然后賠償25阿斯。于是,裁判官確定廢除此條款,改由主審法官估計造成的侵辱確定賠償額。出現這種狀況說明A.羅馬法的執行缺乏強制性B.羅馬法保留了野蠻的習慣法C.羅馬帝國擴張導致各種沖突的尖銳D.羅馬法具有敏捷性和好用性14、美國學者杜蘭指出:“希臘留下的民主與哲學,成為個人自由的依據;而羅馬留下了法律與政績,則成為社會秩序的基礎。”該學者旨在強調A.追求個人自由是希臘民主與哲學的核心B.希臘和羅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源泉C.希臘和羅馬文明具有各自的特色和意義D.重視法治和社會秩序是羅馬文明的特征15、一學者這樣評價某國政治制度演進:“較少的凄風苦雨,較少的聲色俱厲,較少的深思高論,只有一路隨和,一路感覺,隨著閱歷走,圍著障礙走,怎么消耗少,怎么發展快就怎么走,……溫柔中包含著剛健,漸進中累積著大步。”他評價是()A.英國君主立憲制B.德國君主立憲制C.美國總統共和制D.法國民主共和制16、83歲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訪問谷歌英國總部,谷歌為了迎接女王的到來,特意在其英國首頁為女王設計了一個特殊的“Google”涂鴉:字母“g”變成了女王的頭像側面,而且字母“e”的頂部還有女王的皇冠。以上材料信息說明白英國女王()A.由議會選舉產生B.是象征性的國家元首,“臨朝理政”C.在禮儀上、形式上至高無上,在國事活動中享有榮譽和尊嚴D.不駕馭行政權力,但要對議會負責17、美國1787年憲法規定,國會有權宣戰,招募陸軍,建立和維持一支海軍,征召民兵,以執行聯邦法律、鎮壓叛亂和擊退入侵;總統是合眾國陸軍、海軍和征調為合眾國服役的各州民兵的總司令。上述規定反映了美國的A.軍權高于行政權原則B.分權與制衡原則C.總統權力至上原則D.國會駕馭司法權18、下圖是某學習小組搜集到的材料,最能概括其內容的探討主題是()A.多樣的政治文明類型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C.中心集權制度的演化D.西方政治文明的演進19、馬克思說:“(德意志帝國實質上是一個)以議會形式粉飾門面,混雜著封建殘余、己經受到資產階級影響、按官僚體制組織起來,并以警察保衛的、軍事專制制度的國家。”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德意志帝國議會是國家權力中心B.德意志帝國專制主義與軍國主義C.德意志帝國的政體仍是君主專制D.德意志帝國的統治阻礙社會發展20、馬克思稱其次次鴉片斗爭是“海盜式”的擴張,以下各項最能說明這一點的是:A.洗劫并焚毀圓明園B.以斗爭作為主要侵略手段C.強迫清政府簽訂不同等條約D.增開商埠,擴大商品輸出21、下面所示是1842年至1901年間中國近代史上的三項條約,以此為線索歸納出的歷史主題應當是A.起先卷入資本主義市場體系的過程B.民族工業艱難曲折的發展過程C.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D.新民主主義革命興起發展歷程22、影片《建黨偉業》中,有不少學生因巴黎和會上山東問題對外交涉失敗而在街頭高舉標語、發表慷慨激揚演講以向政府施壓的鏡頭。從敬重歷史的角度動身,下列在這一鏡頭設計的標語中,不行能采納的是A.“堅決回擊日本侵略行徑”B.“拒絕在和約上簽字”C.“廢除二十一條” D.“打到國民黨賣國政府”23、1919年7月,進步報刊《每周評論》提出:“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網開一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從黑暗的牢獄中,打出一道光明來。”同時期的《南開日刊》宣稱:“只要有干涉政治的決心,不怕政府不聽從民意。”這表明當時A.學問階層具有參加政府管理的意識B.廣闊民眾起先擁有確定國家政策的權力C.進步學問分子對社會變革方式有了新相識D.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廣泛深化的傳播24、陳獨秀說,中共“一大”對“黨的要求——無產階級專政——懸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時“就腳踏實地了,……找到了中國革命與實際的聯系并確定了黨要走的道路。”這是指中共“二大A.把開展工人運動作為黨的中心任務之一B.制定了黨的民主革命綱領C.確立了同國民黨進行合作的方針D.確立了開展土地革命的方針第II卷(非選擇題)二、材料分析題(共52分)2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7分)材料一《荀子·儒效篇》記載:“(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下面是依據這一資料設計的示意圖材料二下圖是大宗、小宗示意圖(1)依據材料一,你認為西周在分封對象上有什么突出特點?列舉出幾個這樣的封國。(8分)(2)材料二反映出西周的宗法制有哪些特點?(5分)(3)你認為后世統治者能否仿效西周的宗法分封制治國?說明理由。(4分)26、.讀圖回答問題:(10分)(1)圖一和圖二分別顯示了英德二國何種政體以及各自的法律文獻是什么?(4分)(2)依據以上圖示,從君主和議會的關系方面分析英德二國的政體有何異同?(6分)27.鴉片斗爭是中國近代史開端,人們從不同角度相識這場斗爭,對其戰敗的緣由和影響始終是學界關注的焦點。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25分)材料一沿海水師,率皆老弱無用,軍器率多殘缺,并不修整。又戰船率用薄板舊釘,遇擊即破,并不及夷器之兇利堅實,作何抵擋?似此廢弛,何以肅邊威遠?﹣﹣《鴻臚寺卿黃爵滋敬陳六事疏》(1835年)材料二至于鴉片一案,則為清運告終之萌芽。蓋是役也,為中國科學落后之試驗,為中國無世界學問之試驗,為滿洲勛貴無一成才之試驗。﹣﹣孟森《清代史》材料三馬克思曾對英國在印度殖民統治進行了這樣的評價,他說:“英國在印度要完成雙重的使命。一是破壞性使命,即殲滅舊的亞洲式社會;另一個是建設性使命,即在亞洲為西方式的社會奠定物質基礎。”﹣﹣(《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第70頁)(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歷史現象。結合所學分析導致這一現象的緣由。(8分)(2)材料二認為鴉片斗爭失敗的緣由是什么?(8分)(3)材料三中,馬克思對英國在印度殖民擴張的影響得出了“雙重使命”的結論。請結合馬克思的言論,談談你對鴉片斗爭對中國影響的相識并說明理由。(9分)歷史答案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要求的(本大題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題號12345678答案DBCABBCB題號910111213141516答案BACBDCAC題號1718192021222324答案BABACDCB第II卷(非選擇題)二、材料分析題(共52分)25題:【答案】(1)同姓親族是分封的主體。晉、魯、衛、燕等。(2)以嫡長子繼承制為核心,大宗和小宗有相對性;血緣紐帶與政治關系相結合,形成森嚴的社會等級;大宗和小宗既是家庭等級關系,也是政治隸屬關系,“國”和“家”親密結合。(3)不能以西周的宗法分封制治國。分封制度下,諸侯國有相對大的獨立性,便于其實力發展,不利于中心集權的鞏固;以血緣關系為基礎也不能保持許久的政治關系。26題:【答案】(1)英國:君主立憲制,《權利法案》。德意志:聯邦制君主立憲制,《德意志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