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全球航路的開辟一、選擇題1.明朝中后期,世界新航路開辟,帶動了物種的交流。先后傳入中國的美洲獨有物種除土豆、辣椒等之外,還有玉米、馬鈴薯等高產農作物。這刺激了當時中國()A.生產工具迅速革新 B.農業商品化發展 C.白銀成為主要貨幣 D.朝貢體制的終結2.1418年,葡萄牙亨利王子創設地理研究院,網羅各地學者,包括地理學者、制圖學者、數學家、天文學家以及會各種語言的專家。這些人里,有基督教、猶太人和穆斯林。他的這種做法()A.推動了近代科學的興起 B.深受地理大發現的影響 C.直接促成環球航行開展 D.增加葡萄牙的貿易機會3.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的官吏“把自己居留殖民地的時期看做他們一生永遠不會再有的幸福時代。如果這些年代里不置下財產,就會成為笑柄”。這句話反映的實質問題是()A.拉美地區物產豐富 B.西、葡兩國在拉美的殖民機構非常腐朽 C.殖民者的貪婪 D.拉美地區遭受西、葡殖民者的瘋狂掠奪4.如圖為在世界物種交流過程中,某種農作物傳入中國并不斷傳播的路線示意圖。該作物的傳入與傳播()A.推動絲綢之路的發展 B.有利于緩和人地矛盾 C.促進了中外貿易的繁榮 D.加速了經濟重心的南移5.2017年“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一度引發觀展熱潮。請你為如表中三件文物選擇一個展廳名()序號文物名稱文物簡介1環球航行紀念章1589年,英國為了慶祝英國航海家德雷克完成環球航行的紀念章。2尼日利亞的“馬尼拉錢幣”16世紀早期主要在歐洲制作,50個馬尼拉錢幣可以買一個非洲奴隸。3復式顯微鏡1650﹣1700年,出現在荷蘭,英國人胡克借助該發明發現了植物細胞結構。A.文明的碰撞和融合 B.地理大發現的時代 C.血與火的年代 D.現實與浪漫的碰撞6.15世紀的歐洲,是一個“充滿饑渴”的歐洲。這使他們走上發現新世界之路。這種“饑渴”產生的根源是()A.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 B.奧斯曼土耳其控制了東西方之間的商道 C.統治者積極支持海外探險活動 D.教會鼓勵人們去東方傳播天主教7.斯塔夫里阿諾斯認為:“中世紀后期,十分重要的香料貿易并沒有受到什么影響,關鍵問題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壟斷香料貿易引起了其他歐洲人極大的不滿,他們熱切地尋找能直接抵達東方的途徑,以分享這筆厚利。”由此可見,地理大發現的現實原因是()A.西歐封建社會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B.歐洲對東方商品的渴求 C.壟斷貿易引發激烈的商業競爭 D.奧斯曼帝國隔斷東西方主要商路8.歐洲人認為哥倫布發現美洲使美洲“走出原始的野蠻狀態,進入文明時代”;一些拉美國家認為哥倫布到達美洲是“苦難的開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則認為是“兩個大陸相遇”的說法。據此可知,對哥倫布“發現”美洲的認識()A.隨著時代發展而逐漸趨于全面 B.促進不同文明的交融成為主流 C.各種觀點都需要新的史料佐證 D.受主觀立場影響不夠全面理性9.成立于1600年的不列顛東印度公司,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成立時,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特許了如下條件如果公司破產、欠債,不管出多大事兒,股東的損失僅限于在公司的投資,不牽連其他責任。由此奠定了有限公司制度,影響至今。這一制度()A.奠定了大工廠制的基礎 B.保證了王室的尊貴地位 C.確立了財產私有的原則 D.激發了人們的投資熱情10.哥倫布第二次航行美洲的目的是建立商業殖民區,建立礦業、農業和商業基地。為此,他把舊大陸的大量工具和種子源源不斷運進新大陸。同時將新大陸的玉米、花生等運回舊大陸。材料旨在說明新航路的開辟()A.引發了“價格革命” B.促進了物種的交流 C.有利于殖民地發展 D.目的在于掠奪財富11.[2023·黑龍江牡丹江高一階段考]有觀點認為:大航海探索之時,有國王的支持,長期的航行經驗的積累,豐富的地理知識,航海技術、造船技術的提高,加上充分的準備等,用“激進”評價當時大航海壯舉實難讓人信服。據此理解,大航海探索()A.是冒險的結果B.具有偶然性C.是理性的選擇D.過程較平順12.1521年,麥哲倫發現菲律賓后將其命名為圣拉薩魯斯群島(發現該群島是12月17日,是該圣徒的節日)。20年后,西班牙人以其王儲、后來的國王菲利浦二世的名字改稱該群島為菲律賓。菲律賓國家名字的由來()A.帶有宗教色彩B.尊重了當地文化C.體現了東西方文化交融D.帶有濃厚的殖民色彩二、綜合題13.[2023·貴州畢節高一期中]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雖然哥倫布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思想上保留了對中世紀神權的信仰,但他又執著地追求科學知識,后來居然不自覺地成為一個實際上批判神權的理性主義者;他所從事的航海事業,雖然是在封建生產方式支配下完成的,但是他的行動卻得到大商人的資助,客觀效果上更多地體現了商業資產階級的利益。哥倫布少年時就迷戀著各種有關航海知識的書籍。他研讀過古希臘哲學家和當時流行的一些天文學、地理學名著,也批注過一些有關描述東方大國盛況的游記和故事,熟悉并相信被當時學者們普遍接受的“地圓說”。哥倫布之所以能實現自己的宏偉理想,是因為他在長期的航海生涯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哥倫布發現了具有決定意義的“磁力現象”,并把這種技術應用到航海上。1485~1492年,他制訂了遠航探險的具體計劃,并收集了遠航所必備的技術資料和物質生活資料。西班牙國王之所以支持哥倫布的冒險行動,這是同西班牙所處的國際環境、西班牙統一民族國家的形成、專制主義王權政治的建立以及具備遠洋航行所必備的技術和物質條件分不開的。——摘編自洪國起《哥倫布開辟新航路的歷史考察與思考》有觀點認為,哥倫布開辟新航路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圍繞上述觀點,說明你的判斷和理由。(要求:判斷明確,理由充分,表述清晰。)全球航路的開辟一、選擇題1.明朝中后期,世界新航路開辟,帶動了物種的交流。先后傳入中國的美洲獨有物種除土豆、辣椒等之外,還有玉米、馬鈴薯等高產農作物。這刺激了當時中國()A.生產工具迅速革新 B.農業商品化發展 C.白銀成為主要貨幣 D.朝貢體制的終結【答案】B2.1418年,葡萄牙亨利王子創設地理研究院,網羅各地學者,包括地理學者、制圖學者、數學家、天文學家以及會各種語言的專家。這些人里,有基督教、猶太人和穆斯林。他的這種做法()A.推動了近代科學的興起 B.深受地理大發現的影響 C.直接促成環球航行開展 D.增加葡萄牙的貿易機會【答案】D3.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的官吏“把自己居留殖民地的時期看做他們一生永遠不會再有的幸福時代。如果這些年代里不置下財產,就會成為笑柄”。這句話反映的實質問題是()A.拉美地區物產豐富 B.西、葡兩國在拉美的殖民機構非常腐朽 C.殖民者的貪婪 D.拉美地區遭受西、葡殖民者的瘋狂掠奪【答案】D4.如圖為在世界物種交流過程中,某種農作物傳入中國并不斷傳播的路線示意圖。該作物的傳入與傳播()A.推動絲綢之路的發展 B.有利于緩和人地矛盾 C.促進了中外貿易的繁榮 D.加速了經濟重心的南移【答案】B5.2017年“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一度引發觀展熱潮。請你為如表中三件文物選擇一個展廳名()序號文物名稱文物簡介1環球航行紀念章1589年,英國為了慶祝英國航海家德雷克完成環球航行的紀念章。2尼日利亞的“馬尼拉錢幣”16世紀早期主要在歐洲制作,50個馬尼拉錢幣可以買一個非洲奴隸。3復式顯微鏡1650﹣1700年,出現在荷蘭,英國人胡克借助該發明發現了植物細胞結構。A.文明的碰撞和融合 B.地理大發現的時代 C.血與火的年代 D.現實與浪漫的碰撞【答案】A6.15世紀的歐洲,是一個“充滿饑渴”的歐洲。這使他們走上發現新世界之路。這種“饑渴”產生的根源是()A.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 B.奧斯曼土耳其控制了東西方之間的商道 C.統治者積極支持海外探險活動 D.教會鼓勵人們去東方傳播天主教【答案】A7.斯塔夫里阿諾斯認為:“中世紀后期,十分重要的香料貿易并沒有受到什么影響,關鍵問題是,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壟斷香料貿易引起了其他歐洲人極大的不滿,他們熱切地尋找能直接抵達東方的途徑,以分享這筆厚利。”由此可見,地理大發現的現實原因是()A.西歐封建社會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B.歐洲對東方商品的渴求 C.壟斷貿易引發激烈的商業競爭 D.奧斯曼帝國隔斷東西方主要商路【答案】C8.歐洲人認為哥倫布發現美洲使美洲“走出原始的野蠻狀態,進入文明時代”;一些拉美國家認為哥倫布到達美洲是“苦難的開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則認為是“兩個大陸相遇”的說法。據此可知,對哥倫布“發現”美洲的認識()A.隨著時代發展而逐漸趨于全面 B.促進不同文明的交融成為主流 C.各種觀點都需要新的史料佐證 D.受主觀立場影響不夠全面理性【答案】D9.成立于1600年的不列顛東印度公司,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成立時,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特許了如下條件如果公司破產、欠債,不管出多大事兒,股東的損失僅限于在公司的投資,不牽連其他責任。由此奠定了有限公司制度,影響至今。這一制度()A.奠定了大工廠制的基礎 B.保證了王室的尊貴地位 C.確立了財產私有的原則 D.激發了人們的投資熱情【答案】D10.哥倫布第二次航行美洲的目的是建立商業殖民區,建立礦業、農業和商業基地。為此,他把舊大陸的大量工具和種子源源不斷運進新大陸。同時將新大陸的玉米、花生等運回舊大陸。材料旨在說明新航路的開辟()A.引發了“價格革命” B.促進了物種的交流 C.有利于殖民地發展 D.目的在于掠奪財富【答案】B11.[2023·黑龍江牡丹江高一階段考]有觀點認為:大航海探索之時,有國王的支持,長期的航行經驗的積累,豐富的地理知識,航海技術、造船技術的提高,加上充分的準備等,用“激進”評價當時大航海壯舉實難讓人信服。據此理解,大航海探索()A.是冒險的結果B.具有偶然性C.是理性的選擇D.過程較平順答案:C12.1521年,麥哲倫發現菲律賓后將其命名為圣拉薩魯斯群島(發現該群島是12月17日,是該圣徒的節日)。20年后,西班牙人以其王儲、后來的國王菲利浦二世的名字改稱該群島為菲律賓。菲律賓國家名字的由來()A.帶有宗教色彩B.尊重了當地文化C.體現了東西方文化交融D.帶有濃厚的殖民色彩答案:D二、綜合題13.[2023·貴州畢節高一期中]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雖然哥倫布是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徒,思想上保留了對中世紀神權的信仰,但他又執著地追求科學知識,后來居然不自覺地成為一個實際上批判神權的理性主義者;他所從事的航海事業,雖然是在封建生產方式支配下完成的,但是他的行動卻得到大商人的資助,客觀效果上更多地體現了商業資產階級的利益。哥倫布少年時就迷戀著各種有關航海知識的書籍。他研讀過古希臘哲學家和當時流行的一些天文學、地理學名著,也批注過一些有關描述東方大國盛況的游記和故事,熟悉并相信被當時學者們普遍接受的“地圓說”。哥倫布之所以能實現自己的宏偉理想,是因為他在長期的航海生涯中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哥倫布發現了具有決定意義的“磁力現象”,并把這種技術應用到航海上。1485~1492年,他制訂了遠航探險的具體計劃,并收集了遠航所必備的技術資料和物質生活資料。西班牙國王之所以支持哥倫布的冒險行動,這是同西班牙所處的國際環境、西班牙統一民族國家的形成、專制主義王權政治的建立以及具備遠洋航行所必備的技術和物質條件分不開的。——摘編自洪國起《哥倫布開辟新航路的歷史考察與思考》有觀點認為,哥倫布開辟新航路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圍繞上述觀點,說明你的判斷和理由。(要求:判斷明確,理由充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判斷:這一觀點有其合理性,肯定了時勢對哥倫布遠航成功的重大意義。理由:15世紀以后,西歐各國的商品經濟發展起來,商人和新興資產階級需要黃金來擴充資本,很多人沉溺于“尋金熱”中,渴望去東方實現黃金夢。葡萄牙和西班牙瀕臨海洋,統治者積極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社區文化活動的組織與推廣考核試卷
- 紙張加工中的表面涂層結構設計考核試卷
- 玩具設計的創新材料應用考核試卷
- 電視機銷售渠道拓展與電商平臺合作考核試卷
- 竹材采運市場營銷渠道拓展與客戶關系考核試卷
- 紡織企業全面質量管理考核試卷
- 碳酸飲料企業社會責任實踐考核試卷
- 毛條與毛紗線加工過程中的環境保護與節能減排考核試卷
- 宜春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數學學科與教學指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城市職業學院《安全與倫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十萬頭生態養豬場項目可行性報告
- 2025年安全評價師職業資格考試真題回顧與模擬試題
- 大學高數函數試題及答案
- 湖北省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生四月調研考試語文試卷及答案(武漢四調)
- 道路普通貨物運輸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標準
- 街道綜治中心管理制度
- 2024年法考真題答案解析
- 2025新版上海市房屋租賃合同樣本
- 分娩鎮痛后護理
- 血濾機操作培訓講義(上)
- 運動與身體教育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溫州大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