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吉林省長春市重點中學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長春市重點中學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三次模擬考試
語文試卷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須將自己的姓名、班級、考場/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指定位置上,并粘貼條形碼。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
3.回答非選擇題時,請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簽字筆將答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的答題區域內,超出答題區域或在草稿紙、本試題卷上書寫的答案無效。
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皺、弄破,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
一、現代文閱讀(37分)
(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早在距今3500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就有表示書籍的“冊"和“典”字。《尚書·多士》記載:“惟殷先人,有冊有典。"殷商時期,用于典冊書寫刻鑄的甲骨文、金文有4500個之多。
孔子整理“六經”,其中《易》《書》《詩》《禮》《春秋》等傳承至今,成為中國最早的“元典"。中國古代軍事、醫學、農業、百科等實用著述蔚為大觀,按類匯集,依叢編排,形成百科全書體系。歷代史官記錄君臣言行、重大事件,形成史籍檔案。古代文、賦、詩、詞、曲、小說等,在“崇文”傳統中開出璀璨花朵,歷代總集、別集等浩如煙海。學者們在群籍中搜存考佚,考鏡源流,整理成繕寫工整、校勘無誤的書本“善本",按照經、史、子、集四大部類,構建起博大精深、自成一體的中華傳統典籍文化體系。
中國古代的書籍,簡稱古籍,一般指寫印于1912年前的書籍。廣義的古籍概念也包括后來影印、整理、縮微、數字化古籍而產生的產品。古籍一般有不同于今天的裝幀式樣,如簡冊裝、卷軸裝、梵央裝、縫績裝、粘葉裝、經折裝、蝴蝶裝、包背裝、線裝等。
材料二
文字載體多種多樣。在紙發明前,文字曾經鑄造、刻寫在青銅、石頭、甲骨上,也“書于竹帛”——使用竹木簡和絲織品作為書寫材質,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考古發現,我國在西漢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紙。公元105年,蔡倫改進造紙術,采用破布、麻繩、漁網造紙,擴展了造紙原料,降低了造紙成本。公元三世紀后,紙書日益普及,最終替代了簡帛,成為書籍的主要載體。公元七八世紀隋唐之際,中國發明了雕版印刷術。北宋時期,畢昇發明了泥活字印刷術。印刷術被稱為世界“文明之母",極大地促進了書籍制作和文化傳播。造紙術和印刷術被納入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當時遙遙領先于世界,是中國對世界的偉大貢獻。1840年,儒蓮將《天工開物·殺青》譯成法文,提到中國用野生樹皮、竹草和各種混合原料制漿造紙,引起法、英、德等國實業家高度重視,紛紛仿效,很快緩解了歐洲造紙原料的危機。
古籍的主要載體——紙,是最輕薄的物質,也是最厚重的物質,正如宋應星《天工開物》所言:“物象精華,乾坤微妙,古傳今而華達夷,使后起含生,目授而心識之,承載者以何物哉?"
紙是最脆弱的物質,也是最堅韌的物質。水火兵燹蟲霉酸都可以對紙張造成傷害。影響紙張壽命的病害可分為11種:酸化、老化、霉蝕、粘連、蟲蛀、鼠嚙、絮化、撕裂、缺損、燼毀、線斷等。至今存世的最古老紙張“灞橋紙”距今已超過2000年。國家圖書館藏最早的紙本文獻是公元417年寫《律藏初分》,距今已有1600多年,依然完好無損,堅韌美觀。
中華民族歷史上創作積累了體量龐大的古籍,但經歷水火兵燹,已是百不存一。南宋周密《齊東野語·書籍之厄》記載“世間凡物未有聚而不散者,而書為甚"。隋朝時,牛弘論廢興,述“五厄”之說,把秦皇焚書、西漢王莽燔宮、東漢董卓禍亂、東晉劉石陷洛、南朝梁蕭繹毀書列為自古以來五大書厄。明代胡應麟把隋江都大亂、唐安史之亂、唐末黃巢入襲、北宋靖康之亂、元陷南宋臨安列為“續五厄";近人祝文白把明末李自成起義、絳云樓失火、清高宗焚書、咸豐朝內憂外患、日寇侵華列為“再續五厄”。上述每次書厄,都有大量古籍毀于戰火。
雖然歷代水火兵燹造成大量典籍損毀滅失,但歷代都有仁人志士青燈黃卷,整理文獻;苦心孤詣,傳承典籍;保護修復,延續文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黨和國家為古籍保護傳承利用做了大量工作,從海外尋回、民間征集了大量珍貴典籍,重新建立起公藏古籍的龐大體系。
材料三
中華民族是善用文字和書籍記載歷史文化的民族。古籍承載了先賢思想智慧、歷史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民族文化的“根"與“魂”。保護古籍,就是在保護中華文化的“根"與“魂”。
古籍具有書籍、文物.檔案三重屬性。古籍保護是以古籍為對象,研究造成其損壞的生物、材料機理,或造成其損毀的自然和社會因素,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延長其壽命,再選其生命,活化其內容,傳承其思想。按照保護類型,古籍保護主要分為原生性保護和再生性保護兩部分。
1958年,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今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前身)建立,60多年來整理出版古籍3.6萬種。1983年,教育部成立全國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近40年來,建立古典文獻專業5個,高校古籍研究所90多家。1985年,文化部成立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復制中心,30多年來,在全國公共圖書館建立了23個縮微拍攝點,采取多種形式培訓專業技術人員2500余人次。截至2022年底,共搶救各類文獻19.3萬種,總拍攝量8250余萬拍,其中善本古籍3.3萬種、1961萬拍,普通古籍8500余種、568萬拍。
(三則材料均摘自《光明日報》,張志清《典冊存根脈傳承譜新篇》,有刪改)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尚書》“惟殷先人,有冊有典"的記載,意在指出中華文化早期就十分昌盛的事實。
B.“善本”具有繕寫工整、校勘無誤的特點,是學者們對群籍搜存考佚,考鏡源流的結晶。
C.《天工開物·殺青》提到的原料引起歐洲實業家高度重視,使歐洲渡過了造紙原料危機。
D.經過多次“書厄"后損毀滅失的古代典籍,在歷代仁人志士的努力下基本恢復了原貌。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材料一第三段重點介紹了古籍的內涵,又用作比較的方式提及了古籍的多種裝幀形式。
B.紙既“厚重”又“輕薄",既“脆弱”又“堅韌"。文中的“灞橋紙”印證了紙的堅韌。
C.材料三第一段使用了比喻論證,巧妙點出了中華民族的“根"與“魂”就是中國文化
D.材料三用詳實的數據使讀者了解到了國家各級各類部門對古籍整理、保護做出的努力。
3.下列不具備古籍“三重屬性"的是()(3分)
A.《魯迅全集》B.《漢書·藝文志》
C.云夢睡虎地秦簡D.《金石錄》
4.分析材料二的第二、四段中引用論證的作用,請結合文本簡要作答。(4分)
5.東北師范大學特藏部的古籍善本并不外借,校方鼓勵有查閱需要的學生進入學校建立的電子數據庫觀看電子掃描版本。特藏部的工作人員在轉移和修繕善本時也必須戴好特制的手套,并且始終秉持輕拿輕放的原則,請結合文本從古籍保護的角度談談這樣做的原因。(6分)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她是誰?
宗璞
S域是一座山城,這幾年高樓大廈越來越多。像任何人類居住的地方一樣,城里總不斷有各種各樣的新聞。新聞的壽命長短不一,有的剛出現猶被山風吹散,有的則飄飄搖搖,在大街小巷穿行。好幾個月不離開。
城中數一數二的富戶,費林先生家里的老照片案就屬于后一類。
臨近上世紀末,人們不免大生懷舊之思,紛紛翻弄起老照片來,便有幕僚類人物,名喚林費的,向費林進言:“現在暴發戶滿街揀,可大都沒有根底。只有先生您不一樣,令尊翁是數一數二的實業家,何不出個影集?”費林點頭答應了。
林費領了任務,興致勃勃地理好手頭的照片,又從舊箱子里取出一摞摞老照片,一張張翻閱。一張照片里留有幾位漂亮人物的身影,他們是在游城郊的半壁崖。從山名可以想見,那山頗險峻。大家錯落地站著,中心人物是費林的父親老費先生。他旁邊站了一位女子,披著件閃緞拔風。老費先生的交往必定是很多的,相片中有認識的,也有不認識的。認識得多已去世,還剩一位已有一百多歲,無人敢去打攪,不認識的也無從考究。
林費翻過舊箱子里的最后一張照片。上面是實業家老費先生和一個女子坐在柳蔭下的石桌旁,背后是一片水面。老費先生側身望著水面,那女子以手支頤,凝神望著遠處。大家毫不費力便認出她就是在山上披著閃緞披風的那一位。
她是誰?
她不是母親,不是姑母,也不是族人、表親或熟識的朋友。她穿著鑲邊旗袍雙肩盤花扣,袖略寬,想來是那時流行的樣子,嘴唇半開,略帶笑意,像要說什么。
“這位是誰?"林費問。費林說:“沒見過。拿出來問問老人。”
于是這張照片傳遍了費家相識的家庭。沒有人知道她是誰。有些小報記者也來打聽。“認出來了嗎?"“沒有認出。”林費回答。
關于這張照片的新聞不脛而走,版本不一。一說那女子是當時一位女詩人,實業家曾和這位女詩人過從甚密。又說是當時一位名媛,和費家交情不錯。又說是一位極紅的女伶,后來失蹤了,始終沒有查出下落。
關于和女詩人的交往,小報上登了一篇叫做紀實小說一類的東西,顧名思義是既紀實又虛構的一鍋粥。說老費先生欣逢紅顏知己,寫得頗詩情畫意。費林夫人冷笑道:“瞧瞧,這就是你們老費家的根底兒。"費林有些惱怒,拿著照片指點說:“兩人的目光不在一個方向,也許是有人用兩張照片重新擺弄的。”夫人端詳了片刻也點點頭。費林命子侄輩把那作者告上法庭,果然道歉賠款,暫時警戒了一干輕薄文人。女詩人其實在時間隧道的更遠處,比老費先生還要年長許多,現在有無后裔不得而知,也只好“身后是非誰管得"了。
名媛家里卻不同,一再申辯相片中的人物絕非他們的祖輩。越申辯越張揚,倒讓那些不知來由的廢話煞有介事地飄搖了一陣子,因為沒有落到文字,傳一陣也就罷了。至于說紅伶失蹤可就讓推理小說的讀者心頭癢癢的,這不是快牽涉到命案了么!是否應該去費府搜查一下?
吵了好幾個月,大家都有些煩了。一次晚餐上費林說:“林費的主意,用電腦把這照片給世界親友們都發過去了,還沒有人認出來。”費林夫人捏著筷子,說:“就等著編假話的好了。"此話果有先見之明。不久,有兩家拐著七八十來個彎兒的親戚來了。兩家人一戶住在阿拉斯加,另一戶住在南太平洋的某個小島上。一家人說,那位女士是他們的祖姑;另一家人說,女士是他們的祖姨。一致的說法是:他們聽老人說過,祖姑或祖姨和老費先生是好朋友,多的就不便說了。他們希望得到些紀念物。費林吩咐置之不理。
她是誰?不問了嗎?費林不甘心,那女子看來也不是等閑人物,若是重新拼做又為什么?他的心像被什么牽住了似的放不下。他要去問那位一百多歲的老人,照片中他是最年輕的。
費林帶著林費親自登門。老人坐在輪椅上,膝上蓋著毯子,這是一切耄耋老人的形象。費林得體地問過安,說明來意。經過身邊工作人員的大聲轉達,老人接過那張水邊照片,居然把它湊到眼前辨認,渾濁的眼睛里忽然閃出一道亮光。費林相信他認出了。
“不認識。”老人喃喃自語。相片落了下來,他拿不住。
“您不認識?"費林很失望,拿起照片指點著說:“那站著的是先父,想請您認認坐著的那位——”
老人睜大眼睛仍然說:“不認識。"
費林認為游山的一張有些希望。因為老人身在其間,總該知道有什么人同游。不料老人仔細辨認后,竟說:“一個也不認識。”接著沉默片刻,忽然大聲說:“讓他們安息吧!讓死去的人安息吧!"老人眼中又閃出一道亮光,很快就熄滅了。
工作人員低聲說,有人拿了舊照片來,其中也有老人自己,他也不認得。費林不由得輕聲嘆息,沒有想到從老人那里也得不到回答。林費也嘆了一口氣.說:“過去的事只有當事人明白,要是仙佛能托夢就好了。”
當晚,費林真的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站在半壁崖前,山坡上一人冉冉行來,是個女子。費林定睛細看,不禁大吃一驚,見她披著寶藍色閃緞披風,眉目如畫,正是照片中的那個謎。
那女子轉了一個身,披風飄起來,整個人煙霧一般消散了。冷清清的月光,照得險峻、陡峭的山崖猙獰如鬼怪。
費林忽然醒了,冷清清的月光照在房前。他下了床,下樓到起居室拿出那兩張照片,不禁又大吃一驚。照片上的那位女子免不見了,刺下一片空白無法填補。
費林趺坐在沙發上。月光冷冷地照進窗來,它見得多了。
那兩張照片索性不見了。林費不敢多問,做這件事也不那么熱心了。過了許久,相冊終于出版。又過了幾年,費林和費林夫人都去世了。月光還在冷冷地照著,再過些時,高樓蓋得太多,入夜燈光閃爍,真是城開不夜,不但看不見月光,連月亮也看不見了。
(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有關照片中不知名女子身份的猜測,演繹出了不同版本的新聞,有“女詩人"“名媛”“女伶"之說,作者用這些新聞主要來表現老費先生與她的關系撲朔迷離。
B.費林家的老照片案“經久不衰”,此后更是有諸如“阿拉斯加"和“南太平洋的某個小島”上的兩家人過來“認親",可見老費家的確與沒有根底的暴發戶不同。
C.費林夢醒后,發現照片上的那位女子不見了,這一離奇詭異的情節具有鮮明的魔幻色彩,據此我們可以斷定本小說是一篇《百年孤獨》式的魔幻現實主義作品。
D.圍繞費林先生家里老照片的新聞雖然持續時間比較長,但最終沒有避免消散、被遺忘的結局,“讓死去的人安息吧”,作者以此表達不能過多“消費"過去之意。
7.這篇小說中有些細節反復出現,下列選項中對其作用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開頭與結尾都出現了“高樓多”這一細節,作者想借此表明現代物質文明日益發達,人們對過去的認知卻走向了淺薄化。
B.小說后半部分反復出現“冷清清的月光"“月光冷冷地照”這樣的細節,作者以月光的冷意來否定人們對照片上女子的過度探究。
C.百歲老人反復強調自己“不認識"她,眼里又反復出現“一道亮光”,旨在制造模糊和矛盾的效果,以此表明老人無法確認過去。
D.小說反復強調女子“閃緞披風"的衣著特征,強化了人物視覺形象,最后在夢境中披風有了顏色和動態,凸顯夢境的真實可感。
8.在小說中,實際引出新聞的是“舊箱子里的最后一張照片”,作者為什么還要加入對游半壁崖照片的描繪?請結合文本分析。(6分)
9.宗璞曾說:“歷史是啞巴,要靠別人說話。我很同情它。"結合這句話和文本談談應該如何對待歷史中的人物。(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材料一貞觀初,太宗從容謂侍臣曰:“周武平紂之亂,以有天下:秦皇因周之衰,遂吞六國。其得天下不殊,祚運長短若此之相懸也?”尚書右仆射蕭瑀進曰:“紂為無道,天下苦之,故八百諸侯不期而會。周室微,六國無罪,秦氏專任智力;蠶食諸侯。平定雖同,人情則異。"太宗曰:“不然,周既克殷,務弘仁義;秦既得志,專行詐力。非但取之有異,抑亦守之不同。祚之修短,意在茲乎!”
貞觀二年,太宗謂黃門侍郎王珪曰:“隋開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饑乏。是時倉庫盈溢,竟不許賑給,乃令百姓逐糧。隋文不憐百姓而惜倉庫,比至末年,計天下儲積,得供五六十年。煬帝恃此富饒,所以奢華無道,遂致滅亡。煬帝失國,亦此之由。凡理國者,務積于人,不在盈其倉庫。古人云:‘百姓不足,君孰與足?’但使倉庫可備兇年,此外何煩儲蓄!后嗣若賢,自能保其天下;如其不肖,多積倉庫,徒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
貞觀九年,太宗謂魏徵曰:“頃讀周齊史末代亡國之主為惡多相類也齊主深好奢侈,所有府庫用之略盡,乃至關市無不稅斂。朕常謂此猶如饞人自食其肉,肉盡必死。人君賦斂不已,百姓既弊,其君亦亡,齊主即是也。然天元、齊主若為優劣?”徵對曰:“二主亡國雖同,其行則別。齊主暗弱,政出多門,國無綱紀,遂至亡滅。天元性兇而強,威福在己,亡國之事,皆在其身。以此論之,齊主為劣。"
(選自《貞觀政要》)
材料二晉平公問于師曠曰:“人君之道如何?”對曰:“人君之道,清凈無為,務在博愛,趨在任賢:廣開耳目,以察萬方:不固溺于流俗,不拘系于左右;廓然遠見,踔然獨立;屢省考績,以臨臣下。此人君之操也。"平公曰:“善!”
(節選自西漢劉向《說苑》)
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在答題卡上將相應字母涂黑。(3分)
頃讀周A齊史B末代C亡國之主D為惡E多相類也F齊主G深好H奢侈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弘,指擴大、光大,與《諫太宗十思疏》中“弘茲九德"的“弘”字意思相同。
B.孰與,文中是“怎么"的意思,與《鴻門宴》中“孰與君少長”的“孰與"意思相同。
C.關市,關隘與市場。古代指設在交通要道的集市,后來專指設在邊境同外族或外國通商的市場。
D.天元、齊主都是對國君的稱法,“天元”是用年號稱國君,“齊主"則是直接稱齊的君主。
12.下列對兩則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與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材料一選取唐太宗與臣子們對話的一些片斷,可以看出太宗英盟睿智,很有自己的思想見地。
B.唐太宗認為隋兩代君主治理國家只專心于充盈自己的府庫,驕奢淫逸,隋朝滅亡就是這個原因。
C.魏徵在評判大元、齊主兩個君王的優劣時,認為從他們各自的做法上來看,齊主更差一些。
D.材料二師曠通過理論闡釋,列出了“人君之道”的具體內容,言簡意賅,晉平公很是信服。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是時倉庫盈溢,竟不許賑給,乃令百姓逐糧。
(2)齊主暗弱,政出多門,國無綱紀,遂至亡滅。
14.材料一和材料二談及了一些相同的“人君之道",請簡要概括。(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5-16題。
賀新郎·端午
劉克莊①
深院榴花吐。畫簾開、束衣紈扇,午風清暑。兒女紛紛夸結束②,新樣釵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觀渡。老大逢場慵作戲,任陌頭、年少爭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靈均標致高如許。憶生平、既紉蘭佩,更懷椒醑③。誰信騷魂千載后,波底垂涎角黍④。又說是、蛟饞龍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當年、醉死差無苦。聊一笑,吊千古。
【注】①劉克莊:南宋詞人。一生關心國事,志在收復失地,卻仕途坎坷,屢遭挫折。②結束:裝束、打扮。③醑:美酒,用以祭神。④角黍:粽子。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上片用釵符艾虎點明節令,“老大”與“少年"、“惋”與“爭"對比,突顯詞人旁觀者姿態。
B.上片“溪雨急,浪花舞”兩句,想象年少兒郎們端午節賽龍舟的爭渡場面,極富動態美。
C.“誰信"是反詰語氣,意為無人相信。作者認為百姓投粽入江的這一做法屬于無稽之談。
D.下片用“紉蘭佩”“懷椒醑"稱贊屈原高尚品格,與《離騷》芰荷為衣、芙蓉為裳用意相同。
16.后人曾評價此詞“以歷史為鏡,抒寫悲憤之心”,請結合下片,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唐太宗李世民曾說“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論語·里仁》中的“______,______”。
(2)《將進酒》中,表現詩人雖然在政治上很不得志,但內心仍充滿自信,昂揚自勉,渴望用世的兩句話是“______,______"。
(3)岱頂觀日歷來為游人所向往,清代姚鼐在《登泰山記》中用“______,______”兩句描繪了冬日泰山日出之前晨曦初現、光芒四射的壯美景象。
三、語言文字運用(18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2小題,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題。
“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在10月16日黨的二十大開幕會上,習近平總書記①的話語,激蕩在14億多中華兒女心間。
10年,120個月,3600多天。歲月年輪,刻下一個民族勇毅篤行的足跡;10年光陰,化作新時代中國恢宏壯美的畫卷。大美中國,政通人和,天地間奔涌萬千氣象,放眼是波瀾壯闊的光明前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9600多萬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使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歷史性變革。
新時代,中國夢,寄托在每一個辛勤有力的肩膀上。脫貧群眾的質樸笑臉、奧運健兒的矯健身姿、人民子弟兵的颯爽果敢、青年一代的朝氣蓬勃……勤勞的億萬中華兒女,向著中國式現代化的關好前景。在②的國土上團結奮進,在新時代征途上辛勤耕耘,收獲物質富足、精神富有的累累碩果,成為創造歷史的主角。
萬物迸發、信念茁壯。泱泱華夏、生生不息。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下,擼起袖子加油干、風雨無阻向前行,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2分)
19.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4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題。
世界上許多民族都酷愛動物,人與動物的感情可以追溯到遠古時代。因此,在文學殿堂中,以“人與動物”和“動物與動物"為主要題材的小說創作屢見不鮮。
這首先因為人本身就是一種動物。因此在一些生理屬性上,和動物本就有著相通的一面,只不過在進化的鏈條上先行了一步、社會化程度更高而已。
①,動物的“單純”更能滿足人類的某種情感需要。大多數情況下,人與動物的感情主要是單向的,從人到動物的。在某種程度上,這種感情流向中動物是被動的,它們只能接受人的愛撫和照顧。因為語言等交流方式的限制,動物無法表達自己更豐富的感受,所以,動物對人類情感上簡單的回報,就足以令人驚喜。更重要的是,因為不像人類那樣生活在一個龐大的社會體系中,所以動物和人的關系比較單純,②,如爾虞我詐、利益沖突之類的。就像我們在《山羊茲拉特》里讀到的那樣,人可以為了緩解一時的貧困而犧牲山羊的性命,而山羊卻不會把人類賣掉換取自己的生存。所以,人類可以盡情投入地對動物表達自己的苦悶與憂傷、歡樂與悲哀,③,這是作家喜歡寫、讀者喜歡讀這類作品的重要原因之一。
20.下列句子中的雙引號與文中加點詞的雙引號,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早起的鳥兒有食吃"這句俗語中包含著簡單卻又深刻的道理。
B.經過反復練習,年幼的聾兒終于發出了“種子”這個詞的讀音。
C.號稱“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擁有兩個世界之最,令人神往。
D.同學們,腳下有路,懷光而行,請相信下一匹“黑馬”就是你!
21.下列句子中的“等"和文中加點的“等”,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我記得小河岸邊有五顏六色、大小不等的鵝卵石,它們在陽光的照耀下璀璨奪目。
B.在這一屆奧運會的田徑、體操、游泳等比賽項目中,我國體育健兒有出色的表現。
C.身在這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時代,我等青年應當不斷增強自身的骨氣,不負韶華。
D.聯合國有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等六種工作語言。
2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感性主義者說,擺脫思想去感受愛吧,人的幸福只來源于情感。
奧地利哲學家哈耶克說:“理性是一種力量,它超越了每一種感情,使我們能夠把握自己,把握每一刻的價值。"
請結合以上材料寫一篇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語文(答案)
1.,BA項,“惟設先人,有冊有典”論證的是“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這一觀點,選項
曲解文意。C項,原文說“提到中國用野生樹皮、竹草和各種混合原料刷漿造紙,引起法、英、
德簽國實業家高度重視”,說明是“造紙技法"級解了危機,而非“原料”;層偷換概念。只是
歐洲部分實業家重視,并非全部,屬于以偏概全,且原文說的是“緩解"而不是“液過”。D
項,原文只是提到“歷代都有仁人志士背燈黃卷,整理文獻:苦心孤詣,傳承典籍",未提及
“古代典籍恢復原貌”,屬于無中生有。
2.C原文“古籍承載了先賢思想智慧、歷史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民族文化的‘根'與
·‘魂'",主語是古籍,而非中華文化,選項屬于偷換概念。
3.A《魯迅全集》為1912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物流專業托管承包合同
- 普法宣講【法律學堂】第八章 訴訟保全申請書-ldfjxs004
- 肇慶市實驗中學高三上學期語文高效課堂教學設計:詩歌鑒賞3
- 沈陽化工大學《汽車文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2025年三下數學期末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玉溪市通海縣2025年五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檢測試題含答案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華清學院《運動控制系統》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市昌邑區2025屆數學三下期末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
- 深圳市華僑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下-期中考試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
- 內蒙古鄂托克旗2025年初三下學期二模(4月)生物試題含解析
- 自身免疫性腦炎診治護理查房
- 小學生必背古詩詞75+80首電子版
- 藥學專業副主任藥師試題
- 制冷與空調設備安裝修理作業安全課件
- GB/T 7025.1-2023電梯主參數及轎廂、井道、機房的型式與尺寸第1部分:Ⅰ、Ⅱ、Ⅲ、Ⅵ類電梯
- 2019人教版 必修一 第4章 第1節牛頓第一定律
- 餐飲培訓酒水知識與服務
- 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2022-2023八年級初二下學期道德與法治期中試卷+答案
- -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申報資料模板
- 北京清華大附屬中學2022-2023學年八年級物理第二學期期中教學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地操式行車安全操作規程【實用文檔】doc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