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紹興市初中歷史八年級期末上冊自測模擬考試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1頁
浙江省紹興市初中歷史八年級期末上冊自測模擬考試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2頁
浙江省紹興市初中歷史八年級期末上冊自測模擬考試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3頁
浙江省紹興市初中歷史八年級期末上冊自測模擬考試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4頁
浙江省紹興市初中歷史八年級期末上冊自測模擬考試題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密封線 初中歷史八年級期末上冊試卷題號一二三四五六閱卷人總分得分注意事項:1.全卷采用機器閱卷,請考生注意書寫規范;考試時間為120分鐘。2.在作答前,考生請將自己的學校、姓名、班級、準考證號涂寫在試卷和答題卡規定位置。

3.部分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部分必須使用黑色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4.請按照題號在答題卡上與題目對應的答題區域內規范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A卷(第I卷)(滿分:100分時間:120分鐘)一、選擇題

1、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潰》一書中寫道:“這場戰爭把中國拖入世界。從此開始,中國遭受了列強的百般蹂躪;從此開始,中國人經受了尋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難。”根據材料可以看出作者突出(

)A.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B.第二次鴉片戰爭的重要影響C.第一次鴉片戰爭的重要影響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重要影響

2、“英國公使額爾金和英軍司令格蘭特深知圓明園在咸豐帝心中的地位,它不僅是清朝皇帝經常居住的行官,也是皇帝向全國發號施令的政治中樞,將其可以對清廷產生強烈的作用。”作者認為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目的是(

)A.顯示其軍事力量的強大B.對清王朝施加壓力C.掩蓋搶奪文物后的罪D.對民眾抵抗的報復

3、太平天國領導人以“國”代替“國”字,取“王居其中”之意。這一細節最能說明太平天國運動領導人(

)A.擺脫不了封建專制思想的束縛B.取清朝而代之的宏大思想C.豐富了漢語言文字D.本身文化程度不高

4、下表是1846-1915年廣州出口總值占全國比重變化情況,表中數據的變化反映了(

)1846年1848年1882年1893年1915年91.7%

75%11.7%10.7%7.6%

A.民族工業陷入困境B.禁煙運動最終失敗C.清朝統治危機深重D.對外貿易格局改變

5、瓦德西曾發出這樣的感嘆:“中國群眾……尚含有無限蓬勃生氣”,“無論歐美、日本各國,皆無此腦力與兵力,可以統治此天下生靈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實為下策。”他這樣說是因為他經歷了:A.三元里抗英B.太平天國運動C.義和團運動D.五四運動

6、狀元實業家張謇認為“孫中山之革命,則為國體之改革,與一朝一姓之變革迥然不同。”對其中“國體之改革”,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①拉開了中國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②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

③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④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它首次在中國大地宣告中華民國主權屬于全體國民,……參議院行使立法權,國務員輔佐臨時大總統行使行政權,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重要文件。”文中的“它”是(

)A.《資政新篇》B.《欽定憲法大綱》C.《中華民國臨時約法》D.《中華民國約法》

8、1915年12月13日,袁世凱下令以1916年為“中華帝國洪憲元年”,并在元旦登基。1916年2月25日下令緩辦帝制,3月22日又宣布取消帝制,廢除“洪憲”年號。袁世凱從稱帝到取消帝制(

)A.辛亥革命徹底鏟除了封建制度B.孫中山和黃興等發動了“二次革命”C.袁世凱的復辟行徑不得人心D.北洋軍隊人心渙散,節節敗退

9、以下不屬于宣傳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的著作是(

)A.章炳麟的《駁康有為論革命書》B.鄒容的《革命軍》C.陳天華的《猛回頭》D.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

10、在中國有這樣一個城市:它是最早被迫開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工人階級在這里最早登上歷史舞臺,中國共產黨在這里踏上革命征程。這個城市是(

)A.北京B.天津C.上海D.武昌

11、“如果最近一周內廣州軍和唐生智聯合起來確實占領了長沙和長沙以北湖南全省,那么在這里、在北方將產生異常巨大的后果,這將是對吳佩孚新的沉重打擊,可能使吳佩孚全軍覆沒。”材料中所反映的這場戰爭的最重要意義在于(

)A.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B.基本推翻北洋軍閥統治C.使中國國際地位提高D.徹底推翻三座大山的壓迫

12、毛澤東曾對外國記者說:“1927年,老蔣夠厲害啦!他把我們像雞蛋一樣摔在地上,可他沒想到,當時國外的許多智者也沒想到,當年在南昌,我們還會孵出小雞來”是指(

)A.建立了人民軍隊B.成立了中國共產黨C.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D.進行了北伐戰爭

13、請你為下列年代尺選擇一個準確的主題是(

A.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B.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C.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D.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

14、1936年12月,當了很多年流亡者的張學良再也不想打內戰了,于是他和楊虎城將軍一道,對蔣介石發起了“兵諫”,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是為了(

)A.逼蔣抗日B.個人恩怨C.擁蔣反共D.割據一方

15、“南京大屠殺”是日軍侵華最為典型的罪惡之一,我們在研究“南京大屠殺”時,以下不可以作為參閱的第一手史料是(

)A.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的控訴材料B.侵華日軍老兵的回憶錄C.外國記者拍下的當時的新聞照片D.電影《南京南京》

16、在棗宜會戰中,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上將壯烈殉國。在反“掃蕩”作戰中,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將軍血灑疆場。同時,各地青年學生紛紛投筆從戎;廣大婦女積極參加抗日宣傳、救護和戰地服務;隨工廠內遷的工人不分晝夜,加班生產,支援前線;海外華僑和港澳同胞,積極捐款捐物,支援抗戰,數萬華僑青年回國參戰;文藝界成立各種抗戰協會,通過文藝作品宣傳抗戰,振奮士氣。上述材料說明了(

)A.中國各民族、各政黨、各政治派別求同存異,共同抗敵B.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C.敵后戰場是中國抗日戰爭的主戰場D.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17、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初三(2)班舉辦“致敬英雄”為主題的板報,下列可入選“抗日戰爭”版塊的是A.京漢鐵路工人領袖林祥謙B.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C.秋收起義的總指揮盧德銘D.戰斗英雄黃繼光

18、“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某校學生參觀抗戰紀念館,看到一座“血"字形的牌坊,正南北向,四柱三拱門,青磚砌就,水泥粉刷,嵌沅州石。紀念館里面文字評論道:“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標志,是中華民族偉大不朽的歷史豐碑,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重要歷史見證,是全球六座凱旋門之一”。學生參觀的地點是A.芷江受降紀念館B.常德會戰紀念碑C.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D.衡寶戰役紀念館

19、西安事變與重慶談判都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重大歷史事件,二者的相同點有

①中國共產黨都做出了積極的努力

②周恩來都直接參與其中

③都初步出現了有利于中華民族的結果

④都為國共進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為了改變占鄉村人口90%以上的雇農、貧農、中農及其他人民,卻總共只有約20%-30%的土地,終年勞動,不得溫飽的狀況,1947年中國共產黨A.頒布《天朝田畝制度》B.提出“平均地權”口號C.實行減租減息土地政策D.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

21、某歷史學習小組搜集的相關史料:大生紗廠、紡織業、面粉業,及榮氏兄弟、侯德榜等著名企業家。據此判斷,他們探究中國近代史的學習主題是(

)A.民主政治的進程B.新式教育的出現C.民族工業的發展D.社會生活的變化

22、民國初年,政府頒布了剪辮、易服、勸禁纏足等法令,廢除有損人格的跪拜禮,這些變化反映的領域是(

)A.教育文化B.交通運輸C.社會習俗D.經濟貿易二、綜合題

23、閱讀電影《建國大業》臺詞,回答問題。臺詞一

(蔣)委員長和我都是中山先生的弟子,國共兩黨繼承的是中山先生民主革命的衣缽,同宗同源,存續相依。——1945年8月,重慶,毛澤東答記者問臺詞二

想和的時候可以和,想打的時候可以打,只有這樣,我們說了才算。——1945年12月,蔣介石和宋美齡對話

(1)臺詞一中,毛澤東此番話的意圖是什么?歷史上體現國共兩黨“存續相依”的事件有哪些?

(2)臺詞二反映了蔣介石的什么意圖?“和”與“打”的想法分別是蔣介石通過什么事件實現的?

(3)國共兩黨“和”與“打”造成的不同后果,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2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探索史、救亡史。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查治國之道,在乎自強:而審時度勢,則自強以練兵為要,練兵又以制器為先。自洋人構釁以來,至今數十年矣。迨咸豐年間,內患外侮,一時并至,豈盡武臣之不善治兵哉?抑有制勝之兵,而無制勝器,故不能所向無敵耳。”材料二從1895年至1898年,中國對日本態度轉變的戲劇性程度,與日本對西方的態度頗類似,失敗激起的學習欲望壓倒了簡單的民族情緒。材料三孫中山先生代表著一個時代··孫中山先生的名字是一個偉大的界碑。它標志著一個舊時代的結束,一個新時代的開始。——江澤民材料四我們革命的目的,是為了中國謀幸福,因不愿少數滿洲人專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專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數富人專政,故要社會革命。——孫中山材料五民國早期的特征是道德淪落、軍閥割據…明顯地,采取共和體制而帶來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國家,還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東西來喚醒國家及人民。受過西方教育或影響的新知識分了,進行一場激烈的社會變革。這場思想革命有時被拉述為“中國的文藝復興”。——徐中約《中國近代史》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政治派別的觀點?他們發起了哪一運動?用一句話概括該運動的作用。該運動有局限性嗎?如果有,請你寫出來。

(2)材料二中,“失敗激起的學習欲望”在中國后來轉化成了怎樣的實際行動?這一行動在社會上產生什么影響?

(3)材料三中,孫中山先生是怎樣開啟“新時代"的?根據材料四,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孫中山為開啟“新時代”而提出的主張。請指出材料四中“不愿君土人專制,故要政治革命”的含義。

(4)材料五中“中國的文藝復興”是指什么運動?請你舉出這次運動的內位代表人物?該運動有怎樣的歷史地位?

25、近代史上列強的入侵是中國歷史上一段屈辱而慘痛的教訓,使國家的領土和主權,民族的尊嚴逐步淪喪。閱讀材料,結合所學,回答問題。【屈辱之端】材料一英國的大炮破壞了中國皇帝的權威……與外界完全隔絕曾是保存舊中國的首要條件,而當這種隔絕狀態通過英國而為暴力所打破的時候,接踵而來的必然是解體的過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觸新鮮空氣便必然要解體一樣。——馬克思《中國革命和歐洲革命》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與外界完全隔絕”的狀態是被什么事件所打破?“隔絕狀態”被打破后,中國的社會性質發生了什么變化?【欺辱延續】材料二有一天,兩個來自歐洲的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強盜洗劫財物,另一個強盜放火。——雨果《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的信》

(2)“兩個來自歐洲的強盜”指的是哪兩個國家?它們逼迫清政府簽訂了哪一條約?【危機加劇】材料三

圖1《南京條約》被迫開放的通商口岸

圖2《馬關條約》被迫開放的通商口岸

(3)圖1、圖2中通商口岸的位置發生了什么變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