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鄰水實驗學校2025屆高考全國統考預測密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1頁
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鄰水實驗學校2025屆高考全國統考預測密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2頁
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鄰水實驗學校2025屆高考全國統考預測密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3頁
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鄰水實驗學校2025屆高考全國統考預測密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4頁
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鄰水實驗學校2025屆高考全國統考預測密卷歷史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鄰水實驗學校2025屆高考全國統考預測密卷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定位置.3.請認真核對監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5.如需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明代以每納糧一萬石的地區為一糧區,選派當地大戶擔任“糧長”,負責催征稅糧,參與編制賦役黃冊和魚鱗圖冊,有的還包攬地方事物。政府還以“稅戶人才”的名義,選撥優秀糧長為基層官吏。由此可知“糧長制”的推行A.違背了商品經濟發展的要求 B.擴大了封建統治的基礎C.推動了明代賦役制度的完善 D.適應了強化君權的需要2.下表是我國古代某地的居民職業結構表。該表格說明了職業自耕農和地主佃農手工工場主和雇工商人占總人口比重24%36%30%10%A.小農經濟開始瓦解 B.官營手工業退居次要地位C.手工業生產領域出現了新的經濟形態 D.商品經濟發展緩慢3.以歐陽修、蘇洵等為代表的學者,開始懷疑經典現有版本的準確性甚至真實性;并開始對古物,尤其是青銅器產生了強烈的興趣。這些學者意在A.還原先秦歷史 B.推動佛道傳播 C.否定漢唐儒學 D.批判君主專制4.1950年,美國制造業的產量占10個主要工業國家總產量的62%,1965年這個比例降到50%。在世界制成品出口總額中,美國的份額也從1953年的30%下降到1965年的16%。導致以上變化的因素包括①布雷頓森林體系已經解體②歐洲走向聯合推動經濟復興③“滯脹”沖擊了美國經濟④二戰之后日本經濟迅猛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5.亨利四世于1604年發布敕令,規定官員只要繳納收入的1/60作為年稅,官職就可以世繼承。這會A.沖擊貴族政治 B.促進階層流動 C.削弱專制王權 D.降低行政效率6.圖中的動物是鄭和下西洋時外國使臣隨船向明政府貢獻的奇珍異獸。明朝君臣認為,這就是中國傳說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賜外國使臣。這表明當時A.對外交流促使中國傳統繪畫出現新的類型 B.朝廷用中國文化對朝貢貿易貢品加以解讀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進了對外文化交流 D.外來物品的傳入推動了傳統觀念更新7.有學者認為,西漢建國時,對在滅秦斗爭和楚漢相爭中崛起的軍事首領及六國后裔,不封王難以安撫,因而實行郡國疊加的地方行政制度。該學者意在強調西漢建國時A.分封是維護統治的最佳選擇 B.郡國并行制符合歷史潮流C.郡國并行制有利于政權穩定 D.郡縣制不符合當時的國情8.讀“1950—1980年部分國家鋼產量變化表”(單位:萬噸),對該表解讀合理的有年份美國蘇聯日本19508785273348419551061745279411965119269102411619751058214134102311980100801480011141A.二戰結束后初期美國生產能力居領先地位B.七十年代蘇聯的經濟實力全面超越了美國C.戈爾巴喬夫改革使蘇聯的鋼產量遠超美國D.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9.“實行公有化的生產資料是:全部役畜、農具(犁、播種機、耙、打谷機、割草機)種子、飼養公有牲畜所必需的飼料……不實行公有化而留歸集體農戶自用的生產資料是:住宅、農戶自有的家畜、家禽和飼養此項禽畜所必需的建筑物。”符合以上材料說法的是A.列寧時代實行固定糧食稅制 B.羅斯福“新政”中調整農業C.斯大林時代建立的集體農莊 D.戰后西方國家加強經濟干預10.夏商周時代青銅器制作精美,代表著中國5000年的聲譽和藝術價值。如圖兩件著名青銅器物A.是擁有者權力和地位的象征 B.分別是商、周兩朝青銅器代表C.是當時手工業者的審美反映 D.青銅器己是當時日常生活用具11.下表為在甲骨文中所見的商代武器和刑罰統計情況(部分)。這反映出商朝A.強制性權力已出現 B.對外征戰十分頻繁C.實行嚴刑峻法統治 D.社會階級矛盾激化12.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通過對人類古往今來諸多文明的研究比較,提出了“挑戰——應戰”模式。他把自然界對人的刺激和人對人的刺激統稱為挑戰,把人對自然挑戰的反應和人對人挑戰的反應統稱為應戰。下列內容符合該模式的是A.地中海氣候——古代希臘城邦林立B.維護君權獨尊——漢代實行郡國并行制C.征服擴張加劇——羅馬公民法發展為萬民法D.鴉片戰爭爆發——林則徐主持編譯《四洲志》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蘇德戰爭爆發后,德國對蘇聯的野蠻入侵在世界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各國共產黨和進步力量紛紛起來聲援蘇聯衛國戰爭,比如中國共產黨發表了毛澤東起草的《關于反法西斯國際統一戰線》的黨內指示。在蘇德戰爭爆發當晚,丘吉爾發表廣播演說,支持蘇聯反對德國的侵略.提出英國的政策和宣言就是“任何對納粹帝國作戰的個人或國家,都將得到我們的援助”,因為“蘇聯的危難就是我們的危難,也是美國的危難”。6月24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宣布,考慮到希特勒是美洲的主要威脅,美國準備向蘇聯提供援助。7月3日,斯大林發表廣播演說時指出蘇聯將同歐洲和美洲各國人民建立爭取自由、反對希特勒的統一戰線。——摘編自唐賢興(近現代國際關系史》(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蘇德戰爭初期國際社會聲援蘇聯的原因。(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蘇德戰爭初期國際社會聲援蘇聯的意義。14.(2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337年,英國議會執行了愛德華三世發布的公告,其主要內容為:“任何國家的服裝工匠來到,在國王權力范圍.都受到國王給予的保護和安全通行權,并且住在我們的土地.我們的國王會賦予其所能給予的一切壟斷特權。”1624年5月,英國議會通過《壟斷法令》,它被視為世界上第一部具有現代意義的專利法。據統計,1750至1850年之間,英國通過了47部有關專利的私人法案。根據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的專利史料記載,當時的發明人經常得到英雄般的待遇,被以“國家真正的貴族”這樣的詞匯來描述。——摘編自張南《英國工業革命中專利法的演進及其對我國的啟示》材料二2017年部分先進制造業新產品開發和發明專利情況——摘編自《中國科技統計年鑒2018)中國統計出版社(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英國保護專利的手段并分析其在英國實現工業化過程中的作用。(2)據材料二,從整體上分析中國2017年先進制造業新產品開發和發明專利情況的特點。(3)據材料一、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新產品的研發對企業發展的作用。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B【解析】

通過材料可以看出,明朝時期選派糧長,并可以擔任基層官吏,這擴大了封建統治的基礎,故B正確;糧長主要負責賦稅征收和戶口統計,這一制度出現并不能說明違背商品經濟發展,排除A;題干與明代賦役制度無關,排除C;糧長制的推行是為了強化稅收,與加強君主專制無關,排除D。2、C【解析】

從表格中的“手工工場主和雇工”占總人口的比重30%可以看出,當時出現雇傭與被雇傭關系,資本主義萌芽已經產生,故答案為C項;我國歷史上小農經濟開始瓦解是在鴉片戰爭后,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手工業的類型,排除B項;材料沒有反映商品經濟的發展狀況,排除D項。3、C【解析】

青銅器時期代表了先秦的文化成就,否定經典的現有版本而對先秦時期的文化產生強烈興趣,說明這些學者意在通過復古否定現有的漢唐儒學,故選C;這些學者不是為了還原先秦歷史,排除A;歐陽修、蘇洵等都是儒家學者,他們的目的并非是為了推動佛道傳播,排除B;D項不符合題意主旨,排除。故選C。4、C【解析】

根據材料信息可知,美國制造業份額的下降主要是受到西歐的沖擊,同時日本戰后崛起也對美國的制造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故C項正確;①③所處的時間是70年代,故排除ABD項。5、D【解析】

以交納年稅作為官員任職甚至是世襲的基本條件,不能保證行政效率,D項正確;官員保證繳納年稅即可職務世襲,不能沖擊貴族政治,不利于階層流動,也不能削弱專制王權,ABC三項錯誤。6、B【解析】

圖中的動物是長頸鹿,而明朝君臣則認為這是傳說中的麒麟,麒麟在傳統中國被視為祥瑞之物,這說明明朝君臣在用傳統文化解讀朝貢貿易的貢品,故B項正確;圖中屬于古代繪畫中的動物畫,屬于傳統的繪畫類型,故A項錯誤;明朝初年,東南沿海倭患嚴重,下令實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故C項錯誤;材料體現的觀念仍然是“天朝上國”的觀念,故D項錯誤。【點睛】本題考查歷史解釋的核心素養,落實對教材主干知識的考查,體現出高考考查“雙基”的基本特點。“表明類”選擇題的解題可轉化為問題意識,如本題材料可轉化為“為什么明朝君臣要把外國進獻的長頸鹿當做‘麒麟’”?這一方面說明明朝君臣孤陋寡聞,另一方面說明“天朝上國”的心態,用中國文化解讀外國貢品。7、C【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西漢初年推行的郡國并行制主要是為了安撫在立國初期崛起的軍事首領及六國后裔,是出于政權穩定的考慮,C正確;事實證明分封制不利于地方統治,A排除;郡國并行制最終威脅了中央政府的穩定,不符合歷史潮流,B排除;郡縣制是生產力進步和中央集權發展的產物,是符合國情的,D排除。故選C。8、A【解析】

1950—1980年部分國家鋼產量變化表數據看出,二戰結束后初期美國的鋼產量遠遠超過蘇聯和日本,說明二戰結束后初期美國生產能力居領先地位,故選A;七十年代蘇聯的鋼產量超過美國,但整體經濟實力并沒有超越美國,排除B;1985年戈爾巴喬夫開始改革,排除C;D從表格數據不能得出,排除。9、C【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材料中將農業的主要生產資料收歸集體經營的舉措反映了蘇聯農業集體化運動的內容特征,故C項正確;新經濟政策中農業實行固定糧食稅,并未沒收農民的生產資料,排除A項;羅斯福“新政”中農業改革措施主要是調節農業生產及整理農村信貸和債務,排除B項;戰后西方國家加強經濟干預在農業方面主要是加大政府對農業的補貼,排除D項。故選C。10、A【解析】

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四羊方尊和司母戊鼎均為禮器,代表權力和地位的象征,故A選項正確;二者均是商代青銅器代表,故B選項錯誤;二者體現的是貴族統治者的權力和地位,而不是手工業者的審美,故C選項錯誤;二者均是禮器,與祭祀有關,而不是日常生活用具,故D選項錯誤。11、A【解析】

從材料中把人的手腳銬起來、把人關進監獄、把人活埋等刑罰可以看出商朝已經是國家,出現強制性權力,故選A;材料出現人拿著武器不能說明征戰十分頻繁,B錯誤;實行嚴刑峻法從法家出現才開始,C錯誤;階級社會固有的階級矛盾,但是材料不能顯示階級矛盾激化,D錯誤。12、C【解析】

隨著羅馬帝國擴展,帝國境內公民與非公民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而且出現了很多商業糾紛,在這種挑戰下,萬民法應用而生,符湯因比的模式,C正確;古希臘城邦林立和希臘半島的地理環境有關,而非氣候環境,因此氣候和城邦不能形成挑戰應戰關系,排除A;郡國并行制涉及的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而非皇權的強化,兩者不構成挑戰應戰關系,B排除;林則徐主持編譯《四洲志》在鴉片戰爭之前,兩者不構成挑戰應戰關系,排除D。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原因:德國侵略蘇聯,屬于非正義之舉;蘇聯與各國無產階級和進步力量聯系緊密;蘇聯抵抗德軍,緩解西線壓力;蘇軍對德作戰,有利于牽制德國向其他地區的擴張;蘇聯積極尋求與國際社會的合作。(2)意義:鼓舞了蘇聯人民反法西斯的勇氣;抑制了法西斯的侵略氣焰;促進了反法西斯國家的聯合;增強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解析】

(1)原因:根據“德國對蘇聯的野蠻入侵”得出德國侵略蘇聯,屬于非正義之舉;根據“各國共產黨和進步力量紛紛起來聲援蘇聯衛國戰爭”得出蘇聯與各國無產階級和進步力量聯系緊密;根據“丘吉爾”“蘇聯的危難’就是我們的危難,也是美國的危難”“希特勒是美洲的主要威脅”得出蘇聯抵抗德軍,緩解西線壓力,蘇軍對德作戰,有利于牽制德國向其他地區的擴張;根據“蘇聯將同歐洲和美洲各國人民建立爭取自由、反對希特勒的統一戰線”得出蘇聯積極尋求與國際社會的合作。(2)意義:可基于“原因”,并聯系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從鼓舞蘇聯人民反法西斯的勇氣、抑制法西斯的侵略氣焰、促進反法西斯國家的聯合、增強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等角度進行簡析。14、(1)手段:由王室提供國家層面的保護和壟斷;議會立法保障專利人的利益;給予發明人極高的尊敬與推崇。作用:促進了英國工業制造業發展和科技水平提高;推動了歐洲的發明創新并引發工業革命;促進英國資本主義所有權與工業化相結合。(2)特點:新產品的銷售收入遠遠大于研發支出,產品開發的效益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