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第二中學新高考考前模擬歷史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1頁
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第二中學新高考考前模擬歷史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2頁
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第二中學新高考考前模擬歷史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3頁
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第二中學新高考考前模擬歷史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4頁
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第二中學新高考考前模擬歷史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第二中學新高考考前模擬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定位置.3.請認真核對監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5.如需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英國政治制度史》中說:“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歷史變化聯系起來看,誰也無法否認它是英國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變為形式的革命,而且視野拉的越長,其革命性就越明顯。”這種革命性主要表現為A.確立了議會至上原則 B.實現向近代民主社會的轉變C.結束了君主專制政體 D.工業資產階級開始掌握政權2.下圖是一張攝于上個世紀20年代末30年代初美國人生活的照片。作者拍攝此照片的寓意是A.美國當時仍然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B.危機降臨美國,“繁榮”不再的真實寫照C.資本家開著滿載物資的汽車救助失業工人 D.排隊領取救助物資的失業隊伍給繁榮抹黑3.1979年,在四川省委召開的一次會議上,一些縣委書記認為,農村經濟工作還可以搞得更靈活一些,給勞動群眾的“小自由”可以放得更寬一些。許多經營項目可以包產到組,也可以包產到戶、包產到人。只要思想解放了,認識端正了,辦法會越來越多,路子會越走越寬。這表明①四川已率先“改社建鄉、政社分開”②農村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已有所松動③改革開放步入一個發展新階段④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人們思想得到解放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4.嚴格地說,是威尼斯和佛羅倫薩的紡紗作坊而不是達·芬奇的繪畫作坊養育了文藝復興人文主義。這說明文藝復興運動最早在意大利興起的根源是A.意大利最早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B.意大利保留了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C.意大利的中世紀神學思想淡薄D.意大利具有豐富的人才資源5.玉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商周時期,玉器主要服務于禮儀活動。孔子提出“君子比德于玉”,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學說應運而生,佩玉替代禮玉成為“風潮”。這體現出A.儒家正統地位確立 B.禮樂制度逐漸完善C.崇德重教漸人人心 D.玉器制造技術進步6.土地革命時期,各地蘇維埃政權推行工農兵代表會議制度;建立廣大的消費合作社生產合作社、借貸合作社:實行了消滅文盲的運動,并開始普及免費教育;工會、貧民團、婦女代表會、少先隊等組織紛紛建立。這表明A.新型社會體制萌芽 B.農村包圍城市道路形成C.蘇區政權日益鞏固. D.革命統一戰線發展壯大7.有學者指出,人們開始把牛頓的方法十分不恰當地應用于整個自然科學中去,甚至應用到神學和倫理學中,虔誠而保守的牛頓成為法國大革命的先驅。該學者意在強調A.錯誤觀念意外引發法國大革命B.改造后的新宗教具有進步作用C.牛頓力學體系使信仰更加虔誠D.近代科學推動啟蒙運動的發展8.下圖是宋代的一家針鋪,其上部文字為“濟南劉家功夫針鋪”,下部文字為“收買上等鋼條,造功夫細針,不誤宅院使用,轉賣興販,別有加饒”。該材料的準確歷史信息是A.宋代開始生產鋼針B.宋代出現中國最早的商標、廣告C.宋代已經有集原料收購、生產加工和批發販賣一體的經營方式D.宋代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9.1940年6月,英國同日本簽訂《英日天津協定》等條約,規定中國銀行存放在英租界的白銀由英、日共管;關閉滇緬公路三個月,“禁止武器、彈藥并鐵道材料之通過緬甸輸送,禁止緬甸輸出之貨物,在香港也禁止輸出。”這體現了A.英國支持日本南進戰略 B.英日結盟封鎖中國C.中英盟國關系岀現裂痕 D.英國對日綏靖政策10.新中國成立前,由于為數眾多的1日產婆采用落后的接生辦法,造成了嚴重的產婦和嬰兒死亡問題。1955年,中國農村通過訓練和改造舊產婆,實行新的接生法,兒童的成活率明顯提高。這說明當時A.科學掃盲推動社會改造深入 B.黨和政府工作重心仍在農村C.農村婦女樂于接受新生事物 D.優生節育已經成為國家戰略11.嚴復曾在《救亡決論》中最早大聲疾呼:擺在中國面前的問題已不是一般的“自強”、“求富”,而是要直截了當地起來“救亡”。促成嚴復發出“救亡”呼聲的慘痛事實是()A.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失敗 B.日本在甲午戰爭中打敗中國C.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 D.巴黎和會拒絕中國正義要求12.1844年,美國特使顧盛抵達澳門。當清廷得知其有進京呈遞國書的要求時,給欽差大臣耆英的唯一指示就是阻止這一行動。為此,耆英不惜與之簽訂了中美《望廈條約》。這反映出清政府A.對外奉行投降政策B.繼續推行閉關政策C.竭力維護天朝體面D.有效抵抗外來侵略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32分)材料19世紀末20世紀初,伴隨著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英、俄覬覦西藏地區。面對列強侵略,十三世達賴喇嘛及西藏地方政府動員號召全藏僧俗官民堅決予以反擊。而清廷以避免釁端為由,令駐藏大臣進行壓制,從而激化了西藏地方政府與清廷間的裂痕。為挽救處于風雨飄搖中的西藏政局,1906年1907年清政府先后任命大臣張蔭棠、聯豫整頓藏務,清末西藏新政由此拉開了序幕。新政首先從整肅吏治和調整行政體制入手,查辦腐敗官員,強化駐藏大臣權力,總制全藏。達賴、班禪優加封號,不再參與行政事務管理。經濟上廢除繁重的徭役和殘酷刑罰,發展實業,開埠通商鼓勵出口,派人出國學習先進科技。軍事上調北洋新軍六千人入藏,訓練新軍加強兵備,建立邊疆防御體系。文化上興辦漢文學堂,創辦藏、漢文白話報紙,宣傳漢族的儒家文化傳統和西方的進化論等。新政最終因為帝國主義國家的干涉和破壞,清政府的腐敗,統治者的文化沙文主義.大民族主義,以及一些措施脫離藏族地區的實際而歸于失敗。——摘編自楊婭《清末西藏新政改革述評》等(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清末西藏新政的歷史背景。(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評清末西藏新政.14.(20分)材料崔寔(shí)(?——約170)涿郡安平人。少時沉靜,喜好典籍。出身官宦世家,有學術傳統修養。桓帝初年,拜為議郎,后出任五原太守。五原郡地處西北,天氣寒冷,土地宜植麻枲,“而俗不知織績,民冬月無衣,積細草而臥其中,見吏則衣草而出”。崔寔到任后,支持和教導百姓種麻、紡績,使民“得以免寒苦”。面對西北民族矛盾,崔寔練兵馬,嚴烽候,積極防御,遂得以安定。后崔寔因病征召還京,與諸儒博士共雜定《五經》,后撰《政論》。在《政論》中,他針對當時奢侈成風、上下匱乏、犯法者眾多的情況,提出尚嚴用刑、網羅賢士、治貪養廉等辦法解決問題。另著有反映東漢莊園經濟的中國第一部月令體農書《四民月令》。崔寔于建寧年間病卒。——摘編自白壽彝總主編《中國通史》(1)根據材料,概括崔寔的主要歷史活動。(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崔寔的歷史活動體現的統治思想。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C【解析】

根據所學,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推翻了英國的君主專制政體,使英國逐步確立了資產階級的民主政體,故C項符合題意;ABD項都是其表現之一,但不屬于最主要的,排除。2、B【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看似美好的宣傳標語之下,卻是美國失業的人們正在排除領取物資,結合材料的時間,可知此時正發生經濟危機,反映出危機降臨美國,“繁榮”不再的真實寫照,B正確;ACD項都不能從材料中反映出來,排除。3、C【解析】

“農村經濟工作還可以搞得更靈活一些,給勞動群眾的‘小自由’可以放得更寬一些。許多經營項目可以包產到組,也可以包產到戶、包產到人。只要思想解放了,認識端正了,辦法會越來越多,路子會越走越寬”表明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人們思想得到解放,農村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已有所松動,故②④正確,故選C;①材料未體現,排除AD;③是20世紀90年代,故排除B。4、A【解析】

材料認為“是威尼斯和佛羅倫薩的紡紗作坊”而不是“達芬奇的繪畫作坊”培育了文藝復興人文主義,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政治經濟的反映,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文藝復興運動最早在意大利興起的根源應從經濟角度上去分析,“威尼斯和佛羅倫薩的紡紗作坊”反映了當時意大利出現資本主義萌芽。結合所學可知,十四五世紀,意大利出現了佛羅倫薩和威尼斯等著名的工商業城市,這些城市紛紛采取鼓勵發展工商業的政策,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故A項正確;BD兩項是文藝復興運動最早在意大利興起的原因之一,但不是經濟上的根源,故排除;意大利的中世紀神學思想并不淡薄,故C項錯誤。5、C【解析】

材料表明隨著玉代表德的思想產生之后,玉器逐漸受到了人民的歡迎,表明當時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德教。C正確;儒家正統思想在漢朝確立正統地位,A排除;依據所學可知,春秋戰國時期,禮樂制度逐漸被破壞,B排除;材料表明因為德的關系,玉才受到人民的歡迎,而不是玉器的制造技術進步,D排除。故選C。6、A【解析】

“推行工農兵代表會議制度”“消費合作社生產合作社、借貸合作社”以及各種團體的建立都反映出了在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對新型社會體制的實踐,以及新體制的萌芽,故A項正確;根據“蘇維埃政權”可知,此時至少是在1931年之后,而農村包圍城市道路形成是在這之前,故B項錯誤;材料無法反映政權的進一步鞏固,排除C項;材料的主旨與革命統一戰線無關,排除D項。7、D【解析】

據材料“牛頓的方法”即近代科學的方法與精神,對“自然科學”“神學”“倫理學”產生影響,進而影響了法國大革命,可知近代科學的興起與發展增強了人類對理性的信心,遂將理性精神運用到各個方面,推動了啟蒙運動的發展,最終啟蒙運動又影響了法國大革命,故D項正確;AB兩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材料強調近代科學對啟蒙運動的影響,C項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8、C【解析】材料“買上等鋼條,造功夫細針,不誤宅院使用,轉賣興販”反映了該鋼針鋪的全部活動,包括進貨采購、生產加工、批發販賣等,這是對該功夫針鋪集原料收購、生產加工和批發販賣為一體的經營方式的反映,故C項正確;印記的上部文字僅表明這是一個鋼針鋪,是生產鋼針的場所,但卻沒有表明這是“最早”生產鋼針的企業,故A項錯誤;這一印記本身就是一張廣告,,其商標是“白兔搗藥”,體現其商標意識,但無法表明這是“最早”的廣告,故B項錯誤;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在明朝中后期,故D項錯誤。點睛:做好此題首先是對“印記”中的信息進行有效的釋讀和分析。從題目來看,通過釋讀可獲得以下三個層面的信息:該“印記”的上部文字是該企業(針鋪)的名稱;中部文字是該企業的位置標志;下部文字是對該企業生產經營方式的簡要介紹,包括收購的原料(上等鋼條)、生產加工方式(造功夫細針)、銷售方式(轉賣興販,別有加饒)等,通過分析,下部信息應該是全部信息的核心和關鍵。其次是要嚴謹審題,掌握問題的落腳點或作答的角度。從材料中甄別、獲取正確(而非錯誤或沒有存在依據)的信息,這是思考問題的關鍵。再次要對選擇項進行認真的辨析。9、D【解析】

根據題干時間“1940年6月”,此時處于二戰初期,英法美等國此時推行的是縱容德意日法西斯的綏靖政策,材料中英、日共管中國銀行存放在英租界的白銀,關閉滇緬公路三個月,同時禁止武器、彈藥和貨物等物資的運輸,這些措施都有利于維護日本在緬甸的利益,體現了英國對日綏靖政策,D項符合題意;材料沒有關于英國對對日本南進的態度,A項錯誤;材料未體現英日結盟,B項錯誤;材料是英國對日本的縱容,不是中英間的裂痕,C項錯誤。故選D。10、A【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新中國成立后,中國農村通過訓練和改造舊產婆,實行新的接生方法取代“落后的接生辦法”,兒童的成活率明顯提高,故A符合題意;B、C、D與材料無關。11、B【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甲午中日戰爭后,民族危機加深,中國資產階級維新派掀起救亡圖存運動,B選項符合題意。ACD選項與材料時間不符合,排除。12、C【解析】

根據題干結合所學可知,清政府拒絕美國進京呈遞國書的要求實質上體現了傳統華夷觀下的天朝上國姿態,故C項正確。A項,題干并未體現清政府對外妥協投降政策,排除。B項,題干信息與閉關鎖國政策無關,排除。D項,耆英簽訂不平等條約反映了清政府此舉并未有效抵抗外侵略,排除。二、非選擇題(2小題,共52分)13、(1)背景:19世紀末20世紀初民族危機加深,西藏出現邊疆危機;西藏人民掀起反侵略斗爭;清廷政策不當導致西藏地區政局不穩;清末新政的推行。(2)評價:有利于中央政府對西藏地區的管轄;有利于抵御外來侵略,維護國家主權和邊疆安全;有利于加強西藏與內地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聯系,促進了西南地區的開發;有利于推動西藏的近代化。但因為社會環境和措施失當,新政以失敗告終,效果有限。【解析】

本題考查清末西藏新政。(1)該題的歷史背景可以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得出,例如:民族危機背景下西藏出現邊疆危機、西藏人民抗爭,清政府處置不當帶來政局動蕩,以及清末新政的展開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