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初中歷史八年級期末上冊自測試卷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1頁
江西省宜春市初中歷史八年級期末上冊自測試卷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2頁
江西省宜春市初中歷史八年級期末上冊自測試卷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3頁
江西省宜春市初中歷史八年級期末上冊自測試卷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4頁
江西省宜春市初中歷史八年級期末上冊自測試卷詳細答案和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學號:______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______學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線 密封線 初中歷史八年級期末上冊試卷題號一二三四五六閱卷人總分得分注意事項:1.全卷采用機器閱卷,請考生注意書寫規范;考試時間為120分鐘。2.在作答前,考生請將自己的學校、姓名、班級、準考證號涂寫在試卷和答題卡規定位置。

3.部分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部分必須使用黑色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4.請按照題號在答題卡上與題目對應的答題區域內規范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A卷(第I卷)(滿分:100分時間:120分鐘)一、選擇題

1、中國近代史以鴉片戰爭為開端,主要是因為(

)A.中國開始遭到西方列強的侵略B.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C.中國開始反擊西方國家的入侵D.民族矛盾取代了階級矛盾

2、下圖是某時間段列強侵華的罪證,這可用于研究(

A.鴉片戰爭中英國對中國的侵略B.太平天國對建筑破壞C.英法聯軍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的暴行D.沙俄掠奪中國領土

3、范文瀾在評價某歷史事件時說道:“宗派、等級、安樂三種思想,總根源在農民階級消極方面的狹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這些特性的反映,也決定了……的必然崩潰。”據此可知,該歷史事件失敗的根本原因是(

)A.中外勢力聯合絞殺B.農民階級的局限性C.軍事武器極其落后D.財政枯竭日益嚴重

4、梁啟超在回憶19世紀80年代的情形時說:“朝士皆恥言西學,有談者,詆為漢奸.不齒士類”,而到了19世紀末,卻出現了“舉國若狂,人人竟言西學”的現象。這一變化主要是由于當時中國(

)A.社會性質開始發生改變B.民族危機加深,救亡意識凸顯C.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D.“自強”“求富”理念的推廣

5、下表是“義和團基本信息歸納表”。據此可知,義和團運動(

)宣傳文告“保護中原,驅逐洋寇”“上能保國,下能安民”斗爭目標“扶清滅洋”斗爭方法焚毀教堂,仇殺教民A.反帝色彩濃厚B.斗爭方式多樣C.地域分布廣泛D.群眾基礎深厚

6、徐中約在《中國近代史》中寫道:他(孫中山)的多數追隨者僅致力于推翻滿人,建立共和國,而很少有人關注民主重建與解決民生這些更重要的任務,當帝國被推翻、民國成立之時,他們認為自己的主要目標已經實現。作者認為辛亥革命失敗的主要原因是(

)A.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B.沒有解決好民生問題C.沒有改變中國的社會性質D.袁世凱竊取革命的勝利果實

7、小史研究中國法律史,其筆記的關鍵內容有“1912年”“主權在民”“國民平等”“司法獨立”等。此法律文獻是(

)A.《中華民國臨時約法》B.《定國是詔》C.《資政新篇》D.《天朝田畝制度》

8、下表梳理了某位歷史人物的部分貢獻。據此判斷他是(

)1894年1907年1915年1917年成立興中會領導廣西起義發表《討袁檄文》護法運動

A.孫中山B.康有為C.李大釗D.陳獨秀

9、1918年《新青年》雜志的一篇文章提到,“我們為什么愛讀《木蘭辭》和《孔雀東南飛》呢?因為這兩首詩是用白話作的。”此文章意在提倡(

)A.尊孔復古B.實業救國C.古典文學D.文學革命

10、1919年5月4日下午,北京高校的3000多名學生代表高喊著口號,沖破軍警阻撓,云集天安門,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爆發了。下列最能反映這次運動性質的口號是(

)A.“外爭主權,內除國賊”B.“誓死力爭,還我青島”C.“拒絕在和約上簽字”D.“取消二十一條”

11、在“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的戰歌中,中華大地上開始了(

)A.五四運動B.北伐戰爭C.長征D.抗日戰爭

12、回顧中國共產黨走過的90多年的足跡,有些城市永載史冊。我們依次選擇上海、南昌、延安、長春的理由是

①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地

②中國第一輛國產汽車誕生之地

③人民軍隊的創建之地

④中共七大召開地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③④①②D.①④③②

13、“鐵壁合圍難突破,暮色蒼茫別紅都。強渡湘江血如注,三軍今日奔何處?婁山關前鏖戰急,遵義城頭赤幟豎。舵手一易齊漿櫓,革命從此上新途。”與該詩有關的歷史事件(

)A.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B.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右派第一槍C.促進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建立D.是中共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14、“東北淪亡,時逾五載,國權凌夷、疆土日蹙……等,涕泣進諫,屢遭重斥。……有濟于國家,為功為罪,一聽國人之處置。”材料反映了(

)A.北伐戰爭的影響B.西安事變發生的原因C.百團大戰發起的背景D.蔣介石挑起內戰的目的

15、1937年12月,日本侵略者在我國的一座城市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屠殺手無寸鐵的中國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超過三十萬人。這座城市是(

)A.武漢B.廣州C.南京D.上海

16、1978年美國人伊羅生出版的《浮光影美國關于中國與印度的形象》一書指出,1937-1944年美國對中國處于贊賞階段。贊賞的主要原因是這一階段的中國(

)A.為人類正義而斗爭B.獨立反抗法西斯C.抗日戰爭勝利結束D.綜合國力大大增強

17、增強全國人民抗戰勝利的決心和信心的文章是(

)A.《亡國論》B.《速勝論》C.《論持久戰》D.《變法通議》

18、有人說,“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早已經超出了一場戰役一場勝負,成為中華民族的新的起點”,這個起點是(

)A.中國開始走向近代化道路B.中國第一次成為國際戰爭中的戰勝國C.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徹底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D.中國成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之一,加入了世界強國的行列

19、1945年9月,毛澤東幽默地說:“國共和談,宛似兩個人談戀愛,總要論及婚娶.現在吾黨有誠意,事情先成功一半。”毛澤東所說的“國共和談”指的是(

)A.國民黨一大B.遵義會議C.西安事變D.重慶談判

20、《翻身——中國一個村莊的革命紀實》中寫道:通過解放戰爭時期的土地改革,農民獲得了土地等生產資料,破除了迷信,激發了農民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這描述了土地改革的(

)A.背景B.目的C.影響D.性質

21、下圖是毛澤東對近代史上兩位人物的評價,關于兩人共同點的表述正確的是(

)講到重工業不能忘記張之洞,

講到輕工業不能忘記張謇。

——毛澤東A.都是洋務派的地方代表B.都提出“求富”的口號C.都提出了“實業教國”的口號D.都為中國近代工業的發展作出了頁獻

22、如圖是一張老照片,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移風易俗中轟轟烈烈的場面。請你判斷,這張老照片最早可能出現在

A.洋務運動時期B.維新變法時期C.新文化運動時期D.辛亥革命時期二、綜合題

23、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即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是近代以來中國人的夙愿,是偉大的“中國夢”。張老師以“夢想之旅”為主題設計了下面的學習任務單,請你一起參與完成相關學習任務。任務一【欣賞藝術——體會中國精神】

(1)請你分別寫出上面兩部作品的作者,并歸納這兩部作品共同反映了怎樣的民族精神?任務二【解讀史事——感受中國覺醒】

(2)上面的史事反映出五四運動的怎樣的性質?簡述該運動的偉大意義。任務三【表格整理——見證中國力量】時期統一戰線方式結果啟示①革命統一戰線黨內合作③抗日戰爭時期②黨外合作抗日戰爭取得勝利,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到振興的轉折點

(3)對比兩次國共合作,請你完成上表①②③處內容的填寫,并談談從兩次國共合作能得到什么啟示?任務四【繪制簡圖——堅定中國道路】

(4)根據上面的年代尺,結合相關史實,闡述近代中國在民族危機面前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曲折歷程。

24、救亡圖存成為近代仁人志士不懈的奮斗目標。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至恭親王奕?等奏請購買外洋船炮,則為今日救時之第一要務。……購成之后,訪募覃思(深入鉆研)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習,繼而試造,不過一二年,火輪船必為中外官通行之物,可以剿發捻(指鎮壓太平天國、捻軍等農民起義軍),可以勤遠略(指抵御外國侵略)。——曾國藩《復陳購買外洋船炮折》材料二

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使先進的中國人認識到,單憑引進外國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于是,謀求制度的變革被提上了議事日程,而康有為、梁啟超是這一時期先進中國人中的代表人物(下圖)。——摘編自八年級教師用書

材料三

“我們革命的目的,是為眾生謀幸福,因不愿少數滿洲人專利,故要民族革命;不要君主一人專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數富人專利,故要社會革命。”……辛亥革命一度成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建立后,孫中山認為民族、民權兩大主義已經實現,唯有民生主義尚未著手。——臧運祜《20世紀的中國與世界》

(1)材料一曾國藩奏折的主張是什么?目的何在?

(2)康有為、梁啟超等人掀起了哪一變法維新運動?拉開了此次變法維新運動序幕的是那一歷史事件?

(3)根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辛亥革命首先爆發的地點。試述“孫中山認為民族、民權兩大主義已經實現”的理由。

25、近代中國歷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爭史。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擄掠與屠殺】材料一:

(1)近代中國面臨帝國主義的侵略與欺凌。寫出下面兩個圖片反映的重大歷史事件。

【破壞與危難】材料二:不平等條約對應條款危害《南京條約》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稅款,必須經過雙方協議。①_________《馬關條約》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②_________《辛丑條約》③_________清政府完全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2)不平等條約的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