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式卸料平臺施工方法及工藝要求_第1頁
落地式卸料平臺施工方法及工藝要求_第2頁
落地式卸料平臺施工方法及工藝要求_第3頁
落地式卸料平臺施工方法及工藝要求_第4頁
落地式卸料平臺施工方法及工藝要求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6.1方案及技術參數 16.1.1架體材料參數 16.1.2架體搭設參數 26.2施工工藝流程 36.3施工要點 36.3.1搭設要求 36.3.2搭設概況 46.3.3卸料平臺基礎 196.3.4斜拉桿 196.3.5連墻件 226.3.6剪刀撐 246.3.7鋪設腳手板 256.3.8搭設防護欄桿、擋腳板、懸掛密目網 266.3.9限載要求 296.3.10外架在卸料平臺處的處理 296.3.11檢查驗收 306.3.12落地式卸料平臺的拆除 316.4驗收標準 326.5驗收程序 336.6驗收內容 346.7驗收人員 356.1方案及技術參數6.1.1架體材料參數本項目采用承插型盤扣式鋼管標準型(B型)支撐架,立桿A48.3×3.2mmQ355鋼管,水平桿、水平斜桿選用A48.3×2.5mmQ235鋼管,豎向斜桿選用A42.4×2.5mmQ195鋼管。表6.1-1標準型承插型盤扣式支架(B型)支架體系材料材料名稱規格(mm)材質尺寸(mm)備注立桿(LG)A48.3×3.2Q355L=500、1000、1500、2000、2500/水平桿(SG)A48.3×2.5Q235a=300mm、600mm、900mm、1200mm、1500mm/水平斜桿(SXG)A48.3×2.5Q235a(b)=300、600、900、1200、1500、1800/豎向斜桿(XG)A42.4×2.5Q195a(b)=300、600、900、1200、1500、1800h=500、1000、1500、2000/立桿連接盤9mm厚Q235/鋼板沖壓插銷8mm厚Q235/鋼板沖壓連接外套管壁厚3.5mmQ345/無縫鋼管扣接頭/ZG230-450/碳素鑄鋼制造可調托撐(KTC)A38Q235500/600實心絲桿可調底座(KDZ)A38Q235500/600實心絲桿6.1.2架體搭設參數本工程為盤扣式落地卸料平臺,必須以《建筑施工承插型盤扣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標準》JGJ/T231-2021為最基本的依據,并結合本方案來進行搭設。表6.1-2卸料平臺方案及技術參數序號類型尺寸平臺高度基礎形式搭設參數拉結措施剪刀撐形式1#落地式4.112m×8.4m11.174m地下室頂板橫距:0.9m縱距:0.9m步距:1.5m采用抱柱的形式拉結,每隔4m跨拉結一道;其中在二層梁位置預埋短鋼管與架體拉結;三層采用抱梁的方式與架體拉結四周立面設置連續的豎向斜撐,縱向及橫向在卸料平臺架體中間隔跨設置連續的豎向斜撐。7.5m×8.4m7.05m2#落地式5.86m×8.4m11.55m地下室頂板橫距:0.9m縱距:0.9m步距:1.5m采用抱柱的形式拉結,每隔4m跨拉結一道;其中在二層梁位置預埋短鋼管與架體拉結;三層采用抱梁的方式與架體拉結四周立面設置連續的豎向斜撐,縱向及橫向在卸料平臺架體中間隔跨設置連續的豎向斜撐。7.5m×8.4m7.05m3#落地式4.112m×8.4m11.55m地下室頂板橫距:0.9m縱距:0.9m步距:1.5m采用抱柱的形式拉結,每隔4m跨拉結一道;其中在二層梁位置預埋短鋼管與架體拉結;三層采用抱梁的方式與架體拉結四周立面設置連續的豎向斜撐,縱向及橫向在卸料平臺架體中間隔跨設置連續的豎向斜撐。7.5m×8.4m7.05m4#落地式6.0m×8.4m11.55m地下室頂板橫距:0.9m縱距:0.9m步距:1.5m采用抱柱的形式拉結,每隔4m跨拉結一道;其中在二層、三層均采用抱梁的方式與架體拉結四周立面設置連續的豎向斜撐,縱向及橫向在卸料平臺架體中間隔跨設置連續的豎向斜撐。6.0m×8.4m7.05m6.2施工工藝流程定位放線→放置可調底座→安裝起始桿→掃地橫縱向水平桿→水平尺校正水平和垂直→鋼卷尺校正架體方正→安裝標準步距橫縱向水平桿→四周剪刀撐→內部橫縱向剪刀撐→按要求設置抱柱拉結→頂層水平剪刀撐→設置連墻件(2層與預埋短鋼管拉結、3層抱梁拉結)→安裝U型頂托→放置主龍骨鋼管→次龍骨方通→安裝平臺模板→安裝防護欄桿和安全立網→放置堆放限重牌→檢查驗收→倒序拆除。6.3施工要點6.3.1搭設要求1、搭設的落地式卸料平臺應考慮二層樓板內縮和上部懸挑架位置影響;2、卸料平臺搭設位置完成需保證本層材料的清退且不影響下一層材料周轉、清理;3、卸料平臺搭設位置地下室頂板混凝土已達到設計強度;4、卸料平臺搭設位置不得影響周圍的鋼筋車間、材料堆場及安全通道的正常使用;5、外架預留位置已按照規范要求由架體底板至頂板設置斜拉桿。6.3.2搭設概況由于本工程建筑緊挨市政道路,為提高首層使用空間,結構采用下部內收的方式,通過設置3F~6F連續斜柱、分叉柱完成結構轉換,實現建筑設計要求。圖6.3-1局部斜柱、分叉柱結構效果圖圖6.3-2二樓內收效果圖圖6.3-3建筑立面圖根據現場主體結構施工實際情況,為方便樓層材料清理轉運及時,沿結構外邊緣線搭設卸料平臺。落地式卸料平臺搭設尺寸表6.1-1所示。卸料平臺的立桿間距為0.9×0.9m,步距1.5m,搭設高度7.05m、11.174m、11.55m。本項目采用的標準型盤扣架支撐系統,主要承重桿件立桿,采用直徑為48.3mm的鋼管制成,材質為Q355高強度低合金鋼。水平剪刀撐及防護體系,采用普通鋼管扣件連接方式。立桿頂部設頂托,頂托內設雙鋼管(φ48.3×3.6,軟件計算時采用φ48.0×3.0)為主梁,鋼管上間距200mm鋪設方通,方通上滿鋪14mm厚膠合板。搭設三層卸料平臺時,高低部分采用斜拉桿(900×1500mm)間距900mm和鋼管(φ48.3×3.6)成45度,間距1800mm與較高部分加強連接。圖6.3-41#落地式卸料平臺平面布置圖6.3-51#落地式卸料平臺2層剖面圖圖6.3-61#落地式卸料平臺3層剖面圖圖6.3-72#落地式卸料平臺平面布置圖6.3-82#落地式卸料平臺2層剖面圖圖6.3-92#落地式卸料平臺3層剖面圖圖6.3-103#落地式卸料平臺平面布置圖6.3-113#落地式卸料平臺2層剖面圖圖6.3-123#落地式卸料平臺3層剖面圖圖6.3-134#落地式卸料平臺平面布置圖6.3-144#落地式卸料平臺2層剖面圖圖6.3-154#落地式卸料平臺3層剖面圖6.3.3卸料平臺基礎卸料平臺設置在地下室頂上,地下室底板厚度200mm,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5。卸料平臺立桿全部搭設于頂板之上。立桿底部設置可調底托,當地基高差較大時,可利用立桿節點位差配合可調底座及基座進行調整,如下圖:圖6.3-16可調底座調整立桿連接盤示意6.3.4斜拉桿對標準步距為1.5m的支撐架,應根據支撐架搭設高度、支撐架型號及立桿軸向力設計值進行豎向斜桿布置,豎向斜桿布置型式根據規范選用應符合下表要求:表6.3-1標準型(B型)支撐架豎向斜桿布置型式立桿軸力設計值N(kN)搭設高度H(m)H≤88<N≤1616<N≤24N>24N≤25間隔3跨間隔3跨間隔2跨間隔1跨25<N≤40間隔2跨間隔1跨間隔1跨間隔1跨N>40間隔1跨間隔1跨間隔1跨每跨注:1、立桿軸力設計值和腳手架搭設高度為同一獨立架體內的最大值;2、每跨表示豎向斜杄沿縱橫向每跨搭設;間隔1跨表示豎向斜杄沿縱橫向每間隔1跨搭設;間隔2跨表示豎向斜杄沿縱橫向每間隔2跨搭設;間隔3跨表示豎向斜桿沿縱橫向每間隔3跨搭設。具體搭設形式見下圖。本工程卸料平臺支架采用標準步距搭設,根據軟件計算結構立桿軸力設計值小于25KN,搭設高度按照三層的搭設高度大于8m但小于16m,架體斜拉桿應為間隔三跨布置,但為確保卸料平臺的穩定性,架體四周滿布豎向斜撐桿,中間隔兩跨設置一道斜撐桿。桁架式支撐結構的單元桁架組合方式采用矩陣形,單元桁架之間的每個節點應通過水平桿連接。斜拉桿設置示意如下圖所示。圖6.3-17間隔2跨形式支撐架斜桿設置圖6.3-18斜拉桿平面布置圖圖6.3-19斜拉桿外立面布置示意圖6.3.5連墻件二層連墻件采用在結構梁中預埋短鋼管,通過扣件與拉結鋼管連接,其中拉結鋼管應與兩根立桿相連。三層連墻件采用抱梁的方式將架體與結構連接,其中4#卸料平臺在二層和三層均采用抱梁的方式與結構連接。沿架體高度方向每隔4m設置抱柱作為架體連墻件。連墻桿呈水平設置,當不能水平設置時,與腳手架連接的一端應下斜連接,不應采用上斜連接。連墻件(包含抱梁和預埋鋼管)均按照每三跨布置一根,其中兩端均設置一個連墻件與立桿相連。圖6.3-20三層抱梁連墻件示意圖圖6.3-21二層預留鋼管連墻件示意圖圖6.3-22卸料平臺架體抱柱效果圖在設置第一層連墻件之前,可設拋撐,直至裝設二道連墻件且穩定后,方可根據情況拆除。拋撐應采用通長桿,上端與腳手架中笫二部縱向水平桿連接,連接點與主節點的距離不大于300mm。拋撐與地面的傾角宜為45~60度。6.3.6剪刀撐1、剪刀撐跟隨縱橫向水平桿等同步搭設。2、剪刀撐應符合下列規定:卸料平臺頂部、掃地桿處設置水平剪刀撐,水平剪刀撐沿高度每間隔4個標準步距應設一道,剪刀撐的寬度覆蓋整個卸料平臺平面,具體拉結方式見下圖所示。剪刀撐采用搭接,搭接接頭不得小于1000mm,并用3個旋轉扣件分別在離桿端不小于100mm處固定,剪刀撐與立桿采用旋轉扣件連接。圖6.3-23水平剪刀撐設置示意圖6.3.7鋪設腳手板立桿頂部設頂托,頂托內設雙鋼管(φ48.3×3.6)作為主梁,鋼管上間距300mm鋪設方鋼管(50×50×1.8),方鋼管與頂托內鋼管通過點焊焊接。方鋼管上滿鋪14mm膠合板,并在拼縫位置采用木方(50×100)代替方鋼管固定模板。圖6.3-24鋪設腳手板6.3.8搭設防護欄桿、擋腳板、懸掛密目網采用鋼管搭設防護體系護身欄高度為1500mm,設三道欄桿,第一道距平臺面500mm,第二道距平臺面1000mm,欄桿采用φ48.3×3.6鋼管搭設,采用扣件與盤扣架體連接。密目網防護高度為1.5m。防護欄桿和擋腳板應搭設在外立桿的內側。擋腳板高度不小于180mm。落地式卸料平臺樓層入口處應當設置可活動式圍欄,當卸料平臺未使用期間入口應當采用圍欄進行封閉。圖6.3-25二層卸料平臺防護示意圖圖6.3-26三層卸料平臺防護示意圖6.3.9限載要求卸料平臺架上材料隨吊隨清運,最大堆放荷載為10kN/㎡。各類材料限重如下:實際使用中卸料平臺轉運材料品種不一、荷載不固定,有時還有沖擊荷載的不利影響,因此卸料平臺按使用荷載不超過8kN/㎡考慮,卸料平臺堆載按照最小面積2.8mx8.1m計算。允許的最大材料數量見下表:表6.3-2卸料平臺最大碼放材料數量序號材料名稱規格、密度單位限重數量1鋼管φ48.3×3.66000mm,20.11kg/根根300<6000mm根200(根據實際情況折算)2木方50×100mm3000mm,600kg/m3根5123盤扣式鋼管φ48.3×3.23000mm,20kg/根根2701500mm,10kg/根根5401000mm,6.83kg/根根800≤500mm根800φ48.3×2.51500mm,5kg/根根5404模板915×1830×1410kg/片片4005對拉螺桿φ14,2kg/套套5006U型托6kg個2007扣件1.8kg個5006.3.10外架在卸料平臺處的處理本項目采用扣件式懸挑腳手架,步距為1.8m,縱距1.5m。根據《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當步距(h)大于縱距(la)時,應采用B型且安裝卸料平臺需挑空一根立桿。因此,“門洞處上升斜桿、平行弦桿桁架形式”應為“挑空一根立桿B型”。門洞兩旁立桿采用雙鋼管加強,并設置上升斜桿,在開口處設置橫向斜撐。除開口處增設斜撐外,還應按照下圖增設斜腹桿,斜腹桿采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點不宜大于150mm。斜腹桿宜采用通長桿件,當必須接長時,宜采用對接扣件連接,也可采用搭接,當采用搭接時,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并應采用不少于2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于100mm。圖6.3-27卸料平臺洞口加固6.3.11檢查驗收卸料平臺安裝完成后、使用前,由項目總工組織,生產經理、安全總監、責任工程師、專業工程師、安全工程師、技術工程師、勞務技術負責人、勞務班組等相關人員參加對卸料平臺進行自檢驗收,并提出整改意見,量化整改內容并經責任人簽字確認。待整改驗收完成后,由項目經理組織監理、業主單位進行聯合驗收。驗收合格后簽署驗收合格牌,并在卸料平臺防護欄桿的里外側三面懸掛驗收牌及限載標志牌,居中掛在防護欄桿的第一道水平桿上。標志牌注明限載重量。限重牌示意圖如下所示。圖6.3-28卸料平臺驗收牌圖6.3-29卸料平臺限載標識牌架體分段搭設、分段使用時,應進行分段驗收;搭設完畢應辦理驗收手續,驗收應有量化內容并經責任人簽字確認。6.3.12落地式卸料平臺的拆除1、拆除前應做好以下準備工作:1)應全面檢查架體的連墻件、支撐體系等是否符合構造要求。2)應清除平臺上雜物及地面障礙物。2、拆除時應符合下列規定:1)拆除順序與搭設順序相反,須遵循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則,從腳手架頂端拆除其順序為:安全網→防護欄桿→擋腳板→腳手板→方通→雙鋼管→小橫桿→斜拉桿→立桿→連墻件→縱向支撐。2)抱柱構件應在位于其上的全部可拆桿件都拆除后方可拆除。當腳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長立桿的高度時,應先在適當位置搭設臨時拋撐加固后,再拆除抱柱構件。3)在拆除過程中凡已松開連接的桿件應及時拆除,避免誤扶和倚靠已松脫連接的桿件。4)拆除的桿配件應以安全的方式運出和卸下,必須綁扎牢固或裝入容器內才可吊下,嚴禁向下拋擲,拆除過程中應作好配合,協調工作,禁止單人進行拆除較重桿件等危險性作業。5)拆除腳手架時必須劃分安全區,設警戒標志,并設專人警戒。6)拆除前須指派專人檢查架子上的材料、雜物等是否清理干凈,否則不許拆除。7)拆除作業必須由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上下同時作業。6.4驗收標準驗收標準執行《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建筑施工承插型盤扣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標準》JGJ/T231-2021等規范中相關要求。1、卸料平臺的鋼管應有產品合格證。2、搭設前應對基礎進行檢查驗收,搭設中應隨施工進度對卸料平臺進行檢查驗收。3、遇6級以上大風、雷雨、大雪等天氣及停用超過1個月,恢復使用前,應進行檢查。4、超過8m的高支模每搭設完成6m的高度后進行檢查與驗收。5、卸料平臺應與建筑物進行剛性連接或加設防傾措施,不得與腳手架連接。6、用腳手架搭設卸料平臺時,其立桿間距和步距等結構要求應符合國家現行相關腳手架的規定;應在立桿下部設置可調底座、縱向與橫向掃地桿,并應在外立面設置剪刀撐或斜撐。7、卸料平臺應從底層第一步水平桿起逐層設置連墻件,且連墻件間隔不應大于4m,支撐架應沿高度每間隔4個~6個標準步距應設置水平剪刀撐。連墻件應為可承受拉力和壓力的構建,并應與建筑結構可靠連接。8、落地式卸料平臺搭設材料及搭設技術要求、允許偏差應符合國家現行腳手架標準的規定:剪刀撐夾角在45~60度;搭接長度不小于1m,設置上下兩道橫桿和欄桿,上桿離地1~1.2m,下桿離地0.5~0.6m,周圍設置180mm擋腳板;卸料平臺腳手板滿鋪并且安裝牢固。9、落地式卸料平臺一次搭設高度不應超過相鄰連墻件以上兩步。10、落地式卸料平臺拆除由上至下逐層進行,嚴禁上下同時作業,連墻件應隨施工進度逐層拆除。11、在卸料平臺明顯處設置限載標志牌。表6.4-1技術要求及允許偏差表項次項目技術要求允許偏差(mm)檢查方法與工具1立桿垂直度搭設中檢查的垂直度H=2±7經緯儀或吊線和卷尺H=10±30中間檔次采用插值法2間距步距—±20鋼板尺立桿±303縱向水平桿高差一根桿的兩端—±20水平儀同跨內兩根縱向水平桿高差—±104剪刀撐斜桿與地面的傾角45o~60o—角尺6.5驗收程序卸料平臺架體系統應在搭設完成后,由項目負責人組織驗收,驗收人員包總承包單位和分包單位技術負責人或授權委派的專業技術人員、項目負責人、項目技術負責人、專項施工方案編制人員、項目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及相關人員;監理單位項目總監理工程師及專業監理工程師;有關勘察、設計和監測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驗收合格,經施工單位項目技術負責人及項目總監理工程師簽字后,方可進入后續工序的施工。若檢查不合格則須按照各方整改意見進行整改并重新報驗檢查直至合格為止。報驗的流程為:架體班組長→專業工程師(施工員)→質量工程師、安全工程師、項目總工→土建監理工程師、安全監理工程師6.6驗收內容表6.6-1落地式卸料平臺驗收表工程名稱施工單位(總包)驗收部位安裝日期年月日平臺類型懸挑式□落地式□搭設高度平臺面積限定荷載編號驗收內容驗收結果1按規范進行設計計算,編制專項施工方案,經審批2材質(鋼管及扣件)有出廠質量合格證3底部堅實平整,符合施工方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