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英國的中學化學課程改革與發展教育論文內容提要:英國素有重視科學教育的傳統。早在17世紀,英國的科學教育之父弗蘭西斯·培根(FrancisBacon)就提出:知識就是力量。1869年,英國著名的自然科學家和教育家赫胥黎(ThomasHenryHuxllwy,1825-1895),主張應把自然知識作為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之后,英國在中學開始開設化學課程。經過近一百五十年的改革與發展,英國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學化學課程體系。本文就英國化學課程改革與發展的歷史進行考察,希望能對我國正在進行的中學化學課程改革有所啟示。
一、20世紀中葉前的化學課程改革
19世紀后半葉,英國的一些文法中學里開始設置化學課程,這時的化學課程內容只是一些零散的描述性化學知識,學習化學的目的是為了應付大學的招生考試。1916年,公學理科教師協會發起了振興理科教育運動,認為理科教育是普通教育,提出了“為了一切人開設理科”[l]的口號,強調理科的實用價值,要求理科教育要與日常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在這一改革要求下,化學課程增加了與生產生活實際相結合的內容。20世紀20年代以后,與理科教育運動結合在一起,英國又開展了普通理科運動。“普通理科從理科教育是普通教育的立場出發,十分重視科學的教養價值和使用價值,使理科教育密切聯系日常生活,并主張把科學作為一個整體來進行綜合理科教學。它不是根據考試委員會的要求把理科分為物理、化學、生物等進行分科教學,而是以更多的注意力從整體上觀察自然界及人們從事的科學活動”。閉在普通理科運動中,化學學科經歷了從分科到綜合理科的第一次改革,不過,后來在具體事實過程中,普通理科又分化出了普通理科化學。
雖然在20世紀前半葉英國開展的普通理科改革運動中,化學被綜合到了普通理科中,但它只是中學化學課程改革的一個方面,此時,在大部分英國文法中學里,學生學習的依舊是學術性的分科化學課程。
二、納菲爾德化學課程方案(theNuffieldChemistryProject)
20世紀60年代,受首先從美國開始的世界范圍內的科學課程改革運動的影響,英國理科教師協會和理科女教師協會于1961年共同發表了革新文法中學理科教育的聲明一一《科學與教育》,并在納菲爾德財團的資助下,開始編制以文法中學GCE的O一Level考試為對象的物理、化學和生物課程方案。1962年,編制出了納菲爾德普通水平的物理、化學和生物課程方案。如同美國這個時期開發的CBA化學課程一樣,納菲爾德普通水平化學課程方案(theNuffieldO-LevelChemistryProject)也“具有強烈的科學主義傾向以及重視利用科學方法進行訓練和探究活動的濃厚色彩”。[3]納菲爾德普通水平化學課程方案有實踐和理論材料兩部分內容:
實驗部分:目的是培養學生在備有各種設備的實驗室中進行實際操作的技能。這一部分的內容學習兩年。實驗室中的操作技能對學生具有特殊的意義,因為在這個階段,學生必須在研究物質的屬性中積累一定的經驗和實際材料,學會觀察并作出結論和綜合。該課程十分重視培養學生在做完每一項實驗室作業后進行綜合和作出結論的技能。為此,學生需回答很多問題,解決一些簡單的課題,最后認真仔細地寫出實驗報告。
理論部分:這一部分以“化學所使用的一些概念”為標題,學習時間為2一3年,每周3學時。其內容除了一些描述性化學知識外,還有如:定量分析、化學反應動力學、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原子結構、電解、放射性等理論知識;另外還有與生產相聯系的知識,如:電化學、放射化學、高分子聚合、腐蝕過程等,以及化學與社會的知識,如:化學與營養問題等。
納菲爾德普通水平化學課程的特點是:(l)、以化學鍵理論為基礎;(2)、化學理論所占的比例大,尤其是物理化學理論較多,如:原子結構理論一一原子的電子結構、原子軌道理論、原子中電子的排布、氣體動力學理論等;(3)、以化學科學理論的最新發展充實課程,如:用現代原子結構理論替代舊的原子—分子學說;(4)、利用數學工具的要求有所增加。[5]
繼納菲爾德普通水平化學課程方案之后,1965年開始編制納菲爾德高級水平化學課程方案(theNuffieldAdvancedChemistryProject)。它是為進入英國中學第六年級學習兩年,而后參加GCE的A-Level考試的16-18歲的學生設計的化學課程方案,它的對象是那些能力很強的前10%的學生。該課程十分重視化學鍵和物質結構理論的學習,也包含大量學生要學習的化學事實內容。由于每一個事實在學科的總體發展中都有一定的作用,所以在課程中實踐工作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學生無須進行涉及實驗技術不多的重復性工作,如容量分析中天平、移液管和滴管的使用,定性分析中的分離技術等。他們要進行涉及實驗技術更廣泛的實驗,如:量熱法、PH的測量、光比色法、光譜法、漩光測定法等。它的特點是:含有專題學習和進行自我評價方法,尤其是對實際工作的自我評價。
與納菲爾德普通水平化學課程方案一樣,納菲爾德高級水平化學課程方案也被廣泛的采用。1979年,來自600多所中學的大約9000名學生參加納菲爾德高級水平考試。后來,隨著化學科學的發展以及根據參加考試的學生的意見,納菲爾德高級水平化學課程方案對化學在工業上的應用、命名法、單位、能量方面的概念等進行了修定,并出版了第二版教材。網
三、20世紀70年代的綜合理科計劃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環境、能源、以及周圍生活問題的關注越來越多,對人類生存與環境、科學技術與社會等問題需要加以綜合研究的必要性的認識迅速提高。這樣,20世紀60年代初的科技精英教育理念受到了質疑。1971年,英國理科教育協會發表了《科學與普通教育》的文章,建議“理科課程應根據學生對物理、化學和生物的興趣與能力來妥善有效地設置,而不要以將來專門化的要求為依據。……15-16歲以下的學生不宜分成文科班和理科班”。此外,由于單獨設置物理、化學和生物課程,學生從中選擇1-2門進行學習容易破壞“均衡的理科教育”,所以不宜再強調自然科學各學科的專門性。l,]這篇文章指出了理科教育應實施綜合課程的方向。促使英國實施綜合理科教育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20世紀60年代中期的中等教育綜合化改革運動以后,綜合中學的大量出現。在此期間,英國學校理事會曾撥款110,100英鎊用于開發新的理科課程。1969年,學校理事會推出了以13-16歲的學生為對象的綜合理科計劃(theschoolCouncilIntegratedscienceProject,簡稱SCISP)。它的目的是開發符合以下要求的綜合理科課程:[8]
(1)、傳授自然科學主要領域的內容;
(2)、獲得參加普通教育證書考試的資格;
(3)、課時占總課時的五分之一;
(4)、為學習高級水平的物理、化學、生物或同等水平的學習打下基礎;
(5)、與納菲爾德綜合理科的“5-13歲兒童的理科”相銜接。
SCISP課程由四部分構成:[9]
第一部分構成要素:
圖和問題,銀河、行星、地球,社會和人口,生物,細胞,分子,原子和巨大結構,電子,離子和巨大結構。
第二部分相互作用和構成要素:
生存競爭與捕食,粒子的相互作用,電的相互作用,地球、水、有機體的相互作用,運動,構成要素的分類,構成要素的分布。
第三部分能量:
能量的轉換,粒子的能量和相互作用,能與電,能源,能的有效利用。
第四部分相互作用和變化:
變化的確認,變化的種類,穩定性。
從以上SCISP課程的內容看到,SCISP課程試圖通過自然界的構成要素和能量及其相互作用來統一把握自然界的變化規律。這與過去普通理科重視科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價值不同,它把原來自然科學各領域的概念通過環境、社會和人類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在SCISP課程中,雖然化學知識也以專題的形式出現,但化學學科原有的知識體系被打破后與其它自然科學學科知識完全融合在了一起。
四、STS教育中的化學課程改革
在20世紀70年代的綜合理科課程改革中,英國就非常重視科學、社會、人類和環境的相互關系。隨著20世紀80年代世界范圍內的STS教育運動的高漲,1984年英國科學教育協會(AssociationforScienceEducation)提出SATIS(ScienceandTechnologyinSociety,社會中的科學與技術)課程改革計劃。
與傳統學校科學課程中出現的問題的答案經常是封閉的、唯一的情況不同的是:SATIS課程中有些問題的答案是不確定的,有的是不止一個答案,還有些問題是有爭議的。從建構主義的觀點看,由于每個人都是基于自己與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獨特經驗以及賦予這些經驗的意義來建構自己的知識,所以每個學生觀點、價值觀、看問題的角度等不同,對問題最終的解決結果也是不一致的,而這些正是SATIS課程所要努力做到的。
SATIS課程有10個單元,每個單元又有10個各自獨立的專題,整個課程共有100個專題,涉及到化學、物理學、生物學、醫學、心理學、天文學、地理、農業、信息科學、音樂、食品、建筑、通信、采礦、機械、計算機等社會中幾乎所有的科學和技術領域。在這100個專題中,與化學有關的專題有39個,占近40%,它們分布在每一個單元中。每個問題基本都是先給出一些背景知識或信息,然后讓學生進行討論或實地調查活動,最后學生提出自己對于問題解決的見解。涉及到的化學知識在背景材料中進行介紹,如:第三單元的化學專題“食鹽的化學產品”就是先介紹食鹽化學產品的背景知識,包括食鹽在電的作用下的解離過程、食鹽化學產品的用途等,接下來通過角色扮演討論一個模擬的SALCHEM食鹽化工公司常常需要解決的一些問題。對于這些問題的解決沒有固定的方案,學生們要在議論中提出自己的觀點,這些觀點可能大部分是不相同的,但能充分顯示他們對社會中科學和技術的關心。
五、索爾特化學課程改革
索爾特化學課程是在索爾特工業化學研究所和英國皇家化學會的支持下,由全國大學和中學教師共同設計的面向GCSE和A·Level考試的新化學課程。它分索爾特化學課程方案(SalterChemistryProject)和高級索爾特化學課程方案(SalterA-LevelChemistryProject)兩種水平。
索爾特化學課程方案是1988年開始實施的面向GCSE考試的課程,它是一種開放性的課程,根據化學科學的發展及其在社會中應用范圍的擴大隨時可增加內容。該課程的出發點是基于要引起學生對化學的興趣,而不是在課程結束時需要知道什么。它目前有16個學習單元:農業、建筑物、衣著、飲料、食物、保暖、金屬、乳濁液、礦物、塑料、食品加工、運輸、燃燒和化學鍵、今天和明天的能源、保持健康。在技能發展上,它強調三個方面:收集、解釋和交流信息;安全和有效地使用儀器;試圖解決技術問題。[10]
索爾特高級化學課程方案是1990年開發的面向A-Level考試的課程,該課程強調化學知識的生動性和興趣,展現了化學的用途、化學家是如何工作的以及當代化學發展的前沿問題,它也包含了許多活動。索爾特高級化學課程方案有13個單元,每一個單元有故事情節、活動、化學思想三部分。13個單元分別是:[11]生命中的元素、開發燃料、從礦物到元素、空氣、聚合物革命、醫藥工業、利用太陽能、蛋白質工程、鋼鐵的故事、顏色設計、藥物設計、農業方面、海洋。另外,該課程的活動有參觀化學工業、個人調查等。
六、國家科學課程中的化學課程改革
1989年英國在公立中小學開始實施統一的國家課程。在國家課程中,義務教育被分為4個階段:5-7歲為第一階段,7-11歲為第二階段,11-14歲為第三階段,14-16歲為第四階段。在當時制定的國家課程中既有綜合理科課程,在中學第四和第五年級以及第六學級同時也有化學分科課程。課程內容主要根據GCSE和兒Level考試的標準來確定。
1999年,英國教育和就業部頒布了在英格蘭實施的國家課程。其中,在科學課程中,每一階段學習計劃中的知識、技能和理解力與學生要學習的科學的四個領域(科學探究、生命過程和生物、物質及其性質、物理過程)是一致的。英國義務教育的第三和第四階段屬于中學階段,在這兩個階段中物質及其性質領域涉及的主要是化學知識,包括物質的分類(ClassifyingMaterial)、物質的變化(ChangingMaterial)、物質變化的類型(PatternsofMaterial)三個方面。[12]
在義務教育的第三階段有以下內容:
物質的分類:固體、液體和氣體、單質、化合物和混合物
物質的變化:物理變化、地質變化、化學變化
物質變化的類型:金屬、酸和堿
在義務教育的第四階段,科學課程有綜合和分科兩種形式。
在綜合課程中,物質及其性質的內容有:
物質的分類
原子結構
物質的變化
從有機物制得的有用產品
物質的變化類型
周期表
化學反應
化學反應速率
分科課程中,物質及其性質的內容有:
物質的分類
原子結構
化學鍵
物質的變化
從有機物制得的有用產品
從金屬礦物和巖石中制得的有用產品
從空氣中制得的有用產品
定量化學
地球和大氣的變化
物質的變化類型
周期表
化學反應
化學反應速率
有酶參加的化學反應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傳遞
從上面看到,在義務教育第三階段,物質及其性質領域是單一的綜合課程;第四階段,綜合課程和分科課程并存。在分科課程中化學知識在范圍和理論水平方面要比綜合課程中寬和深得多。
縱觀英國的中學化學課程改革與發展,可以看到:20世紀以后,英國的中學化學課程始終是沿著三個軌道進行的。一是綜合理科課程軌道,二是化學分科課程軌道,三是STS教育理念下的課程軌道。這樣設置化學課程的目的主要是:一方面要培養學生以整體的、統一的觀點來認識自然世界;另一方面又要考慮一些學生對化學及其相關專業特殊興趣的需要;同時又重視化學與技術、社會的關系,把化學與學生周圍發生的化學現象及未來的職業選擇聯系在一起,使學生理解化學對于生活、人類文化的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意義。英國是世界上在中學實行綜合理科最早的國家,早在20世紀20年代英國就在中學推行“普通理科”課程。20世紀70年代在對傳統的分科課程進行反思后,又大力進行實施綜合理科課程和科學—技術—社會課程的改革。在1988年后實施的國家課程中,綜合課程一直是義務教育中學階段的主要課程形式,化學知識是其主要內容之一。英國也是較早在中學進行STS教育的國家,在STS教育中,把化學與技術、社會聯系在一起,更能顯示化學是一門實用性的科學,能體現化學科學的飛速發展,使學生能夠在真實環境中學習化學知識。自19世紀末以來,化學分科課程是近代英國文法中學的傳統課程之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物流專業托管承包合同
- 普法宣講【法律學堂】第八章 訴訟保全申請書-ldfjxs004
- 肇慶市實驗中學高三上學期語文高效課堂教學設計:詩歌鑒賞3
- 沈陽化工大學《汽車文化》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2025年三下數學期末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玉溪市通海縣2025年五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檢測試題含答案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華清學院《運動控制系統》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市昌邑區2025屆數學三下期末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
- 深圳市華僑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下-期中考試生物試題試卷含解析
- 內蒙古鄂托克旗2025年初三下學期二模(4月)生物試題含解析
- 2025年廣東省中考總復習·數學 第一部分 第三章 第13課時 反比例函數
- 食品銷售提成管理制度
- 自制結婚協議書范本
- 統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自測卷(含答案)
- 湘豫名校聯考2024-2025學年高三春季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答案
- 2025年醫院員工滿意度提升計劃
- 學會自我保護課件
- 政府會計實務(第六版)課件 3.政府會計核算模式
- 借助deepseek提升科技研發效率與質量
- 精神科護理不良事件分析討論
- 2025年全職高手測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