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11-T 7-2021 地理標志產品 峨眉山茶_第1頁
DB5111-T 7-2021 地理標志產品 峨眉山茶_第2頁
DB5111-T 7-2021 地理標志產品 峨眉山茶_第3頁
DB5111-T 7-2021 地理標志產品 峨眉山茶_第4頁
DB5111-T 7-2021 地理標志產品 峨眉山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7.140.10CCSX555111Productofgeographicalindication-EmeimountainteaIDB5111/T7—2021前言 2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24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 25峨眉山茶要求 26試驗方法 37檢驗規則 48標簽、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 5附錄A(規范性)峨眉山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圖 6DB5111/T7—2021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本文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5〕第78號令《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和GB/T17924《地理標志產品標準通用要求》制定。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樂山市峨眉山茶茶業協會提出。本文件由樂山市農業農村局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樂山市茶產業發展中心、四川省峨眉山竹葉青茶業有限公司、四川省清溪茶業有限公司、夾江縣農業農村局、峨眉山市農業農村局、馬邊彝族自治縣農業農村局、沐川縣農業農村局、犍為縣農業農村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婧斐、梁琪惠、楊昌海、顏飛、張麗群、彭詩、陳偉、秦瀝、陳含韜、甘勇、晏文平、吳雪飛、楊爽、譚禮強、馬偉偉、鄭連金。1DB5111/T7—2021地理標志產品峨眉山茶本文件規定了地理標志產品峨眉山茶的術語和定義、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峨眉山茶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以及標簽、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本文件適用于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批準保護的峨眉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91包裝儲運圖示標志GB276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7718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GB/T8302茶取樣GB/T8303茶磨碎試樣的制備及其干物質含量測定GB/T8304茶水分測定GB/T8305茶水浸出物測定GB/T8306茶總灰分測定GB/T8311茶粉末和碎茶含量測定GB/T8312茶咖啡堿測定GB/T8313茶葉中茶多酚和兒茶素類含量的檢測方法GB/T8314茶游離氨基酸總量的測定GB/T14456.1綠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GB1488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范GB/T17924地理標志產品標準通用要求GB/T23776茶葉感官審評方法GB/T30375茶葉貯存GH/T1070茶葉包裝通則JJF1070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檢驗規則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2005〕第75號《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2009〕第123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關于修改<食品標識管理規定>的決定》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告2009第141號《關于批準對柳河山葡萄、西豐鹿茸、西豐鹿鞭、東坡泡菜、峨眉山茶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公告》國家知識產權局〔2020〕第354號公告《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管理辦法(試行)》2DB5111/T7—20213術語和定義GB/T17924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峨眉山茶Emeimountaintea用本文件第4章規定范圍內種植的中、小葉種茶樹鮮葉,經殺青、做形、干燥等工藝加工而成的,具有“扁平直滑、綠潤、清(栗)香高長、鮮醇甘爽”為主要品質特征的扁形綠茶。4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地理標志產品峨眉山茶保護范圍限于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根據《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規定》批準的范圍,即樂山市市中區、峨眉山市、夾江縣、犍為縣、沐川縣、五通橋區、沙灣區、井研縣、金口河區、馬邊彝族自治縣、峨邊彝族自治縣。峨眉山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見附錄A。5峨眉山茶要求5.1自然環境、栽培管理、鮮葉采摘、加工工藝要求峨眉山茶其自然環境、栽培管理、鮮葉采摘、加工工藝要求應符合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告2009第141號的規定。5.2分級峨眉山茶按產品質量分為特級、一級。茶鮮葉原料要求芽、葉完整,色澤鮮綠、勻凈。用于同批次加工的鮮葉,其嫩度、勻度、凈度、新鮮度應基本一致。茶鮮葉質量分特級、一級,應符合表1的要求。表1茶鮮葉質量分級要求5.3基本要求品質正常,無劣變、無異味、無異嗅,不得含有非茶類夾雜物,不著色、無任何添加劑。5.4感官品質感官品質要求見表2。3DB5111/T7—2021表2感官品質要求5.5理化指標理化指標見表3。表3理化指標水分、總灰分、粉末指標應符合GB/T14456.1的規定。5.6衛生指標5.6.1污染物限量指標應符合GB2762的規定。5.6.2農藥殘留限量指標應符合GB2763的規定。5.7凈含量應符合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令〔2005〕第75號《定量包裝商品計量監督管理辦法》的規定。5.8生產加工場所應符合GB14881的規定。6試驗方法6.1取樣按GB/T8302的規定執行。6.2感官品質按GB/T23776的規定執行。6.3試樣制備按GB/T8303的規定執行。4DB5111/T7—20216.4理化指標6.4.1氨基酸檢驗按GB/T8314的規定執行。6.4.2茶多酚檢驗按GB/T8313的規定執行。6.4.3咖啡堿檢驗按GB/T8312的規定執行。6.4.4水浸出物檢驗按GB/T8305的規定執行。6.4.5水分檢驗按GB/T8304的規定執行。6.4.6總灰分檢驗按GB/T8306的規定執行。6.4.7粉末檢驗按GB/T8311的規定執行。6.5衛生指標6.5.1污染物限量檢驗應按GB2762中規定的方法執行。6.5.2農藥殘留量限量檢驗應按GB2763中規定的方法執行。6.6凈含量按JJF1070的規定執行。7檢驗規則7.1組批同一生產日期、同一批原料、同一條生產線、同一班次的生產的產品為一“批”,同批產品的品質和規格應一致。7.2抽樣按GB/T8302的規定執行。7.3檢驗分類7.3.1出廠檢驗出廠檢驗項目為感官品質、水分、粉末和凈含量。每批產品均應做出廠檢驗,經檢驗合格后方可出7.3.2型式檢驗型式檢驗項目為5.2、5.3、5.4、5.5、5.6、5.7條規定的項目,正常生產時每年應進行一次。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進行型式檢驗:——如原料、設備、工藝或環境條件等有較大改變,可能影響產品質量時;——出廠檢驗結果與上一次型式檢驗結果有較大出入時;——停產半年以上,恢復生產時;——國家質量監督機構提出型式檢驗要求時。7.4判定規則按第5章要求的項目檢驗,檢驗結果全部符合要求時,則判產品為合格產品;檢驗結果中若有一項或一項以上不符合要求時均判為不合格產品。5DB5111/T7—20217.5復驗對檢驗結果有爭議時,應對留存樣進行不合格項目的復驗,無留存樣時應在同批產品中重新按GB/T8302規定加倍取樣進行不合格項目的復驗,以復驗結果為準。8標簽、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8.1標簽、標志預包裝標簽應符合GB7718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關于修改<食品標識管理規定>的決定》的規定,產品的包裝貯運圖示標志應符合GB/T191的規定,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專用標志按國家知識產權局〔2020〕第354號公告《地理標志專用標志使用管理辦法(試行)》。8.2包裝應符合G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