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設計產品評價技術規范汽車用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編制說明_第1頁
《綠色設計產品評價技術規范汽車用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編制說明_第2頁
《綠色設計產品評價技術規范汽車用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編制說明_第3頁
《綠色設計產品評價技術規范汽車用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編制說明_第4頁
《綠色設計產品評價技術規范汽車用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編制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工作簡況

1.1任務來源

根據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輕聯綜合[2021]406號文件《關于下達<綠色設計產品評價技術規范汽

車用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等17項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團體標準計劃的通知》,計劃編號:2021029,

項目名稱“綠色設計產品評價技術規范汽車用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進行制定,主要起草單位:昆山

阿基里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1.2主要工作過程

(1)起草(草案、論證)階段

計劃下達后,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發文“關于召開《綠色設計產品評價技術規范汽車用聚氨酯人造

革合成革》等5項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團體標準項目啟動會的通知(中輕聯綜合發[2022]67號)”于

2022年5月19日以視屏方式召開團體標準“綠色設計產品評價技術規范汽車用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

起草工作組成立暨團體標準初稿討論會。會上成立了以昆山阿基里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為組長,昆山

阿喀斯檢測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昆山市高分子材料質量與標準化協會、昆山協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為

組員的標準起草工作組。標準起草小組根據進度安排,首先查閱了國內外相關資料,經過細致的文獻調

研,未查到關于“綠色設計產品評價技術規范汽車用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的相關標準。在國內有GB/T

18885-2020《生態紡織品技術要求》、GB/TXXXX-XXXX《綠色產品評價紡織產品》(報批稿)、GB/T

XXXX-XXXX《綠色產品評價塑料產品》(報批稿)、合成革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國家發展改革委、

環境保護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告2016年第21號)、GB/T32161-2015《生態設計產品評價通則》、

GB/T33761-2017《綠色產品評價通則》、TCNLIC0029-2021《綠色設計產品評價技術規范汽車用熱

塑性聚烯烴彈性體(TPO)復合片材》等文件可供參考。在本標準編制過程中,參考了GB/TXXXX-XXXX

《綠色產品評價紡織產品》(報批稿)、GB/TXXXX-XXXX《綠色產品評價塑料產品》(報批稿)兩份文

件主要框架內容,分別為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評價要求和評價方法;國際上有害化學

物質零排放組織(ZDHC基金會)制定的生產限用物質清單(MRSL)和服裝及鞋襪國際RSL管理工作組

(AFIRM)制定的限用物質清單(即AFIRMRSL)可供參考,本標準部分采用了這兩份國際標準中有關

限用物質清單及要求。起草小組結合國內外汽車用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的市場發展和現狀,確立了本標

準的主題框架及主要指標要求。

起草工作組在工作過程中收集、分析了汽車用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產業綠色政策,對汽車用聚氨酯

人造革合成革的制造現狀及市場發展趨勢等情況作了深入的研討,明確了本標準的適用范圍、評價指標

和起草進度安排等。

2016年6月30日,工信部制定《工業綠色發展規劃(2016-2020年)》,明確指出:實施綠色制造

工程,加快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大力發展綠色制造產業,推動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和綠色供

應鏈全面發展,建立健全工業綠色發展長效機制。目標:建立政府引導和市場推動相結合的工業產品綠

色設計推進機制,建立了工業綠色設計產品標準體系,開展綠色設計試點示范,制定綠色產品評價標準,

到2020年力爭創建百家綠色示范園區和千家綠色示范工廠,推廣普及萬種綠色產品,主要產業初步形

1

成綠色供應鏈。

汽車用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是汽車內外飾包覆材料應用最為廣泛的原材料。經過多年的技術發展,

在生產原材料技術領域取得了革命性的發展,制造加工技術也在高效節能方面取得豐碩成果,產品性能

在耐紫外老化、耐水解、耐磨耗、耐低溫、阻燃等領域表現優異,幾乎可以覆蓋包括汽車座椅、頭枕、

扶手、門板、儀表板、立柱、遮陽板、遮物簾、手檔罩、地墊等領域的所有汽車內飾零部件,是目前國

內在汽車內飾包覆零件用面料中首屈一指的原材料。隨著新技術的快速發展,汽車用聚氨酯人造革合成

革在成霧性、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管控、氣味等方面以及生物基等新材料領域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各項

綜合性能在業界的共同努力下也將獲得更大程度的提高。

(2)征求意見階段

(3)審查階段

(4)報批階段

1.3主要參加單位和工作組成員及其所做的工作等

本文件由昆山阿基里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起草,昆山阿喀斯檢測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昆山市高

分子材料質量與標準化協會、昆山協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起草。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趙建明、張鳳、丁菊芳、鄒建峰、袁翔。

所做的工作:趙建明任起草工作組組長全面協調標準起草工作,并負責對各階段標準的審核。丁

菊芳負責本標準的具體起草與編寫工作。張鳳負責收集、分析國內外相關技術文件和資料,對汽車用

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生產企業進行現場考察、數據調研。鄒建峰負責對收集的樣品進行驗證試驗。袁翔

負責對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進行歸納、分析。負責本標準其它材料的編制。

二標準編制原則和主要內容

2.1標準編制原則

“綠色化”體現環保、節能、節水、循環、低碳、再生等社會公益屬性類要求,是經濟社會發展到

一定階段的必然選擇。本標準的制定符合產業發展的原則,本著先進性、科學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

原則,注意與相關領域法律、法規和規章、國家與行業標準等的兼容性和協調一致,以及標準的目標統

一性、協調性、適用性、一致性和規范性原則來進行本標準的制定工作;對難以量化的指標或內容,盡

量用文字進行說明;力求簡單、清晰、實用性強、適用面廣,便于使用人員理解和操作,盡量滿足市場

需要。

本標準起草過程:

(1)按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要求和

規定進行編寫。

(2)依據相關的政策法規,如《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清潔生產促進法》等政策法規。

(3)根據國內外汽車用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產品的技術水平和實際需要,參考國內外相關先進標

準和有代表性革生產企業和使用單位的企業標準和技術規范,以驗證試驗為依據,制定出反映目前汽車

用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產品主流產品的技術要求、質量狀況、以及便于實際操作的評價標準。

2

(4)本標準盡量采用國內或國外普遍采用的試驗方法,有選擇性參考其他行業的試驗方法。

2.2主要內容

2.2.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汽車用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以下簡稱“人造革合成革”)綠色設計產品的術語和定

義、評價要求、產品生命周期和評價方法。

本文件適用于汽車用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的綠色設計產品評價。

2.2.3指標評價要求

本文件評價指標的設置(1)選取消費者關注度高、消費升級急需、生態環境影響大的產品作為綠

色產品評價對象;(2)指標選取的生命周期原則,即從原材料獲取、產品生產、運輸、廢棄后處理處置

等生命周期階段出發,系統分析各階段的資源能源消耗、生態環境影響及人體健康安全影響因素,選取

能夠表征產品綠色特性的指標構成綠色產品評價指標體系;(3)綠色與質量的融合性原則,即產品綠色

性能的提升不應犧牲產品的質量性能,高質量是綠色產品的前提,綠色性能和質量性能共同作為綠色產

品的評價;(4)產品和企業的雙綠色原則,即綠色企業是綠色產品的基礎和保障,綠色產品的評價不應

僅關注產品本身的綠色化,也應兼顧產品生產企業的綠色化,產品和企業的雙綠色共同構成綠色產品的

評價邊界。

本文件評價指標包括能源屬性指標、資源屬性指標、環境屬性指標和品質屬性指標。

本文件明確了采用指標符合性評價的方法,并要求同時符合產品綠色指標要求和企業基本要求。

2.2.3.1生產企業基本要求

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應進行清潔生產,并保留記錄。

企業宜采用國家鼓勵的、符合國家產業和技術政策發展方向的先進技術和工藝,不應使用國家或有

關部門發布的淘汰或禁止的技術、工藝、裝備及相關物質。

待評價企業截至評價日三年內無重大安全事故和環境污染事故。

企業應按照GB/T24001、GB/T23331、GB/T19001和GB/T45001分別建立并有效運行環境管理體

系、能源管理體系、質量管理體系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并同時滿足GB/T33761-2017中對企業的

基本要求

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水平應符合GB/T33000的要求,待評價企業必須為二級安全標準化企業。污

染物排放應達到國家或地方排放標準,并滿足環境影響評價、環保“三同時”制度、總量控制和排污許

可證管理要求。一般固體廢棄物的收集、貯存、處置應符合GB18599的相關規定,危險廢物的貯存嚴

格按照GB18597的相關規定執行,應由持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單位處置。企業應按照《危險化學

品安全管理條例》建立并執行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制度,應提供符合GB/T16483要求的產品安全技術

說明書。

生產企業應按照GB17167配備能源計量器具,并根據環保法律法規和標準要求配備污染物檢測和

在線監控設備。

企業宜開展綠色供應鏈管理,建立績效評價機制、程序,確定評價指標和評價方法,對產品主要原

材料供應方、生產協作方、相關服務方等提出質量、環境、能源和安全等方面的管理要求。

3

企業應按照《企業事業單位環境信息公開辦法》公開環境信息。

企業應對剩余產品及包裝物進行處置或回收。

2.2.3.2評價指標要求

評價汽車用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為綠色設計產品的特性指標體系由一級指標和二級指標組成。一級

指標包括能源屬性、資源屬性、環境屬性和品質屬性四類指標。二級指標是四類一級指標中具體評價項

目,包括了指標名稱、基準值和判定依據等信息。

2.2.3.2.1能源屬性指標

單位產品綜合能耗是汽車用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產品生產制造能耗水平的重要指標。單位產品綜合

能耗指汽車用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生產企業在統計期內,對實際消耗的各種能源實物量按規定的計算方

法和單位分別折算為一次能源后的總和。綜合能耗主要包括一次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氣等)、二次

能源(如蒸汽、電力等)和直接用于生產的能耗(如冷卻水、壓縮空氣等)。綜合能耗中如涉及外購能

源,則外購燃料能源一般以其實物發熱量為計算基礎折算為標準煤量,外購電按當量值進行計算,

104kWh=1.229tce折算成標煤。企業消耗的各種能源包括主要生產系統、輔助生產系統和附屬生產系統

用能,不包括冬季采暖用能、生活用能和基建項目用能。具體綜合能耗按照GB/T2589計算。該指標

是為了評估汽車用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產品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的單位產品的綜合能耗水平,從而為節能

降耗提供基礎數據。標準起草小組調研了國內五家主要汽車用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生產企業符合《合成

革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中1級基準值要求。

國內主要汽車用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產品企業的能耗情況,本文件規定單位產品綜合能耗≤1.5噸

標煤/萬米,檢測及試驗結果如表1所示

2.2.3.2.2資源屬性指標

本文件明確汽車用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產品在生產過程中所用到的化學制劑中有害物質限量的要

求。

2.2.3.2.2.1單位產品取水量

本文件調研了國內五家主要人造革合成革生產企業的取水量情況,檢測及試驗結果如表2所示。因

此,本文件規定單位產品取水量應≤5m3/104m。

2.2.3.2.2.2水重復利用率

本文件調研了國內五家人造革合成革生產企業的水重復利用率情況,檢測及試驗結果如表3所示。

因此,本文件規定水重復利用率應≥80%。

2.2.3.2.2.3資源屬性指標

本文件調研了國內五家人造革合成革生產企業烷基酚(AP)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類、

氯化苯和氯化甲苯、氯化苯酚、染料等,檢測及試驗結果如表4所示,因此本文件規定了指標要求應符

合標準正文表2要求

2.2.3.2.3環境屬性指標

4

除了資源屬性指標外,另一類能夠反映生產過程狀況和對環境影響的指標便是環境屬性指標,該指

標包括單位產品廢水排放量和單位產品揮發性有機物產生量。若這些指標較高,說明工藝相應地比較落

后或管理水平較低。因此,對這些項目指標的限制,有利于推動企業進行工藝改進和提高企業的管理水

平。檢測及試驗結果如表5所示

2.2.3.2.4品質屬性指標

標準起草小組收集了樣品共計10件,昆山阿喀斯檢測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對抽檢的樣品按品質屬性

指標要求進行了試驗驗證,并匯總編制了試驗驗證數據報告。通過驗證試驗及對數據的分析整理,技術

內容合理、可行,具有較強的適用性。檢測及試驗結果如表6所示。

2.3生命周期評價說明

2.3.1研究意義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社會對生態、環保的要求不斷提高,“生態優先、綠色

發展”逐漸成為提升我國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要素。工業化領域的綠色化升級,是解決資源、原材

料缺乏的有效途徑。綠色發展的基本載體就是綠色化的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設計是實現綠色生產、生

活的重要途徑。近年來中國消費者對質優、安全、環保的高品質產品需求正不斷增長,然而國內中高端

綠色環保產品的有效供給目前并不充足。《中國制造2025》、《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關于

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強調綠色發展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建立統一的

綠色設計產品、認證、標識等體系的相關要求。

本文件通過生命周期研究,得出汽車用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的環境影響量化數據,直觀地評估革生

產過程的變化對環境影響帶來的變化,督促企業在產品設計與開發、生產、運輸、過期產品的收集處理

過程推進綠色設計或綠色化改進方案,采用高性能、綠色環保的新材料,開發具有無害化、綠色環保、

高品質等特性的綠色產品,推動綠色革用產品領跑,支撐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加快人造革合成革行業綠

色轉型,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綠色生態產業添磚加瓦。同時,對人造革合成革行業節

能降耗、保護環境、消除國外技術貿易壁壘、擴大應用、實現有毒有害化學物質零排放具有重要意義。

2.3.2評價說明

2.3.2.1功能單位說明

功能單位必須是明確規定并且可測量的。本文件以生產“噸革用聚氨酯樹脂”為功能單位表示。

2.3.2.2系統邊界說明

界定的革用聚氨酯樹脂生命周期系統邊界,分4個階段:原輔料與能源采購階段、生產階段、運輸

階段、回收處理階段。如圖1所示,具體包括:

原輔料采購原輔料入庫產品生產產品運輸

5包裝物循環

利用

產品包裝物

回收處理

廢棄包裝物

處置

圖1產品生命周期系統邊界圖

生命周期評價的覆蓋時間應在規定的期限內,數據應反映具有代表性的時期(取最近3年內有效值),

如果未能取到3年內有效值,應做具體說明。

2.3.2.3數據舍取原則

(1)能源的所有輸入均列出;

(2)原料的所有輸入均列出;

(3)輔助材料質量小于原料總消耗0.3%的項目輸入可忽略;

(4)大氣、水體的各種排放均列出;

(5)小于固體廢棄物排放總量1%的一般性固體廢棄物可忽略;

(6)道路與廠房等基礎設施、各工序的設備、廠區內人員及生活設施的消耗和排放,均忽略;

(7)任何有毒有害材料和物質均應包含于清單中。

2.3.2.4生命周期清單分析

(1)原材料成分、用量及運輸清單;

(2)生產過程清單;

(3)包裝過程清單;

(4)運輸過程清單;

(5)廢棄物循環利用或廢棄處置清單。

2.3.2.5影響評價說明

通過建立各個過程單元模塊,輸入各過程單元的數據,將各個清單因子的量輸入,得到汽車用聚氨

酯人造革合成革的環境影響變化值。

三主要試驗(或驗證情況分析)

3.1驗證試驗結果

準起草小組隨機調查了5家國內汽車用聚氨酯人造革合成革生產企業的相關情況,同時抽取和收集

了這5家公司的人造革合成革產品樣品共計10件,抽樣單位和產品基本涵蓋行業具有代表性的企業,

由昆山阿喀斯檢測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對抽檢的樣品按品質屬性指標要求進行了試驗驗證,并匯總編制了

試驗驗證數據報告。

檢測及試驗結果見表1至表6

6

表1單位產品綜合能耗

指標基準值企業A企業B企業C企業D企業E

單位產品綜合能耗

≤1.50.351.01.151.491.46

(tce/104m)

表2單位產品取水量

指標基準值企業A企業B企業C企業D企業E

單位產品取水量(m3

≤57.58141.10.0001

/104m)

表3水重復利用率

指標基準值企業A企業B企業C企業D企業E

水重復利用率(%)≥809086.892.389100

7

表4資源屬性指標要求

序一級指

二級指標單位基準值企業A企業B企業C企業D企業E

號標

辛基苯酚(OP)及其同分異構體(總量)≤250NDNDNDNDND

烷基酚(AP)和烷

壬基苯酚()及其同分異構體(總量)≤

基酚聚氧乙烯醚NP250NDNDNDNDND

3mg/kg

(APEO)類(見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EO)≤500NDNDNDNDND

附錄B)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500NDNDNDNDND

1,2-二氯苯≤1000NDNDNDNDND

氯化苯和氯化甲其他一氯苯、二氯苯、三氯苯、四氯苯、五氯苯

4苯和六氯苯同分異構體以及一氯甲苯、二氯甲苯、mg/kg

三氯甲苯、四氯甲苯和五氯甲苯同分異構體(總200NDNDNDNDND

量)

四氯苯酚(TeCP)、五氯苯酚(PCP)(總量)≤20NDNDNDNDND

氯化苯酚

5mg/kg

資源屬(見附錄C)一氯苯酚(MCP)、二氯苯酚(DCP)、三氯苯

≤50NDNDNDNDND

性酚(TrCP)、四氯苯酚(TeCP)(總量)

資源屬

性可分解出致癌芳香胺的偶氮著色劑≤150NDNDNDNDND

致癌染料≤

染料250NDNDNDNDND

6mg/kg

(見附錄D)

致敏性分散染料≤250NDNDNDNDND

海軍藍染色劑(總量)≤250NDNDNDNDND

短鏈氯化石蠟(SCCP)(C10-C13)≤50NDNDNDNDND

阻燃劑

7TCEP,DecaBDE,TRIS,PentaBDE,OctaBDE,mg/kg

(見附錄E)

BDBPP,TEPA,PBB,TBBPA,HBCDD,BBMP,≤250NDNDNDNDND

TDCPP

二甘醇二甲醚、乙二醇單乙醚、乙二醇乙醚乙酸

乙二醇類物質(見

8酯、乙二醇二甲醚、乙二醇甲醚、乙二醇甲醚乙mg/kg≤50NDNDNDNDND

附錄F)

酸酯、2-甲氧基-1-丙醇乙酸酯、三甘醇二甲醚

9鹵化溶劑三氯乙烯mg/kg≤40NDNDNDNDND

8

1,2-二氯乙烷,二氯甲烷,四氯乙烯≤5NDNDNDNDND

二丁基錫(DBT)≤20NDNDNDNDND

單、雙和三甲基錫衍生物≤5NDNDNDNDND

10有機錫化合物單、雙和三丁基錫衍生物mg/kg≤5NDNDNDNDND

單、雙和三苯基錫衍生物≤5NDNDNDNDND

單、雙和三辛基錫衍生物≤5NDNDNDNDND

苯并芘()≤

多環芳烴(PAHs)(a)BaP20NDNDNDNDND

11(見附錄)mg/kg

G其他多環芳烴(PAHs)(總量)≤200NDNDNDNDND

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相關物質(總量)≤2NDNDNDNDND

12全氟化合物(PFC)mg/kg

全氟辛酸(PFOA)和相關物質(總量)≤2NDNDNDNDND

,,,,,,

鄰苯二甲酸酯(見DEHPDMEPDNOPDIDPDINPDnHP

13DBP,BBP,DNP,DEP,DPRP,DIBP,DCHP,mg/kg≤250NDNDNDNDND

附錄H)

DIOP,DHNUP,DIHP(總量)

砷(As)≤50NDNDNDNDND

≤20(顏料中

鎘(Cd)NDNDNDNDND

≤50)

≤4(顏料中

14重金屬總量汞(Hg)mg/kgNDNDNDNDND

≤25)

鉛(Pb)≤100NDNDNDNDND

六價鉻(Cr6+)≤10NDNDNDNDND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苯≤50NDNDNDNDND

15()mg/kg

VOC二甲苯,鄰甲苯酚,對甲苯酚,間甲苯酚≤500NDNDNDNDND

9

表5環境屬性指標要求

指標基準值企業A企業B企業C企業D企業E

單位產品廢水產生量(m3/104m)≤43.54.43.34.10

單位產品化學需氧量產生量(kg/104m)≤1.20.0050.020.040.950

單位產品揮發性有機物產生量(kg/104m)≤400142028.535166

表6品質屬性指標要求

序級

二級指標單位基準值判定依據

號指1#2#3#4#5#6#7#8#9#10#

按檢測并提供

阻燃性≤100GB8410-2006

1mm/min檢測報告A-052.4A-0A-0A-0A-0A-0A-0A-0115.8

按QB/T5068-2017檢測并提

2成霧性mg≤4.50.832.354.255.023.121.050.921.121.349.54

供檢測報告

按試驗條件

氣味級≤3QB/T5447-20194

3檢測并提供檢測報告3334333334

耐光性試驗方法

級≥4QB/T4873-2015A

4(488KJ/㎡)檢測并提供檢測報告444-5343444-54

品表面表面表面表面表面表面表面

耐水解表面無法檢測并表面無表面無表面無

質―QB/T4671-2014A無異無異無異無異無異無異無異

5(1680h)異常提供檢測報告異常異常異常

屬常常常常常常常

性N,N-二甲基甲按檢測并提

≤1000QB/T5158-2017

6酰胺mg/kg供檢測報告NDNDNDNDNDNDNDNDNDND

7總碳散發量μgC/g≤50按附錄I檢測并提供檢測報告NDNDNDNDND55.5NDNDNDND

甲醛≤200NDNDNDNDND352.6NDNDNDND

揮發性有機化按按檢測并

乙醛μg/m3≤100QB/T5354-2018

8合物提供檢測報告55NDNDNDNDNDNDNDNDND

丙烯醛≤50NDNDND325.2NDNDNDNDNDND

10

苯≤50NDNDNDNDNDNDNDNDNDND

甲苯≤300NDNDNDNDNDNDNDNDNDND

二甲苯≤300NDNDNDNDNDNDNDNDNDND

乙苯≤200NDNDNDNDNDNDNDNDNDND

苯乙烯≤270NDNDNDNDNDNDNDNDNDND

按檢測并提供

汞≤900QC/T941-2013

檢測報告NDNDNDNDNDNDNDNDNDND

按QC/T942-2013檢測并提供

六價鉻≤900NDNDNDNDNDNDNDNDNDND

檢測報告

禁用物質

鉛≤900

(指標滿足按檢測并提供NDNDNDNDNDNDNDNDNDND

9mg/kgQC/T943-2013

GB/T檢測報告

鎘≤90NDNDNDNDNDNDNDNDNDND

30512-2014)

多溴聯苯≤900按QC/T944—2013NDNDNDNDNDNDNDNDNDND

多溴二苯

≤900檢測并提供檢測報告

醚NDNDNDNDNDNDNDNDNDND

不得檢按GB/T23263—2009檢測并

10石棉(見附錄J)-%NDNDNDNDNDNDNDNDNDND

出提供檢測報告

每個單項

≤1NDNDNDNDNDNDNDNDNDND

多環芳烴按QC/T1131—2020檢測并提

11mg/kg

(見附錄G)總量供檢測報告

≤10NDNDNDNDNDNDNDNDNDND

可分解芳按GB/T17592-2011和GB/T

香胺染料23344-2009檢測并提供檢測NDNDNDNDNDNDNDNDNDND

≤20報告

致癌染料按GB/T20382-2006檢測并提

有害染料NDNDNDNDNDNDNDNDNDND

12mg/kg供檢測報告

(見附錄D)

致敏染料按檢測并提

≤50GB/T20383-2006

供檢測報告NDNDNDNDNDNDNDNDNDND

其他染料按檢測并提

≤50GB/T23345-2009

供檢測報告NDN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