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評優獲得者個人主要事跡(13篇)_第1頁
教師評優獲得者個人主要事跡(13篇)_第2頁
教師評優獲得者個人主要事跡(13篇)_第3頁
教師評優獲得者個人主要事跡(13篇)_第4頁
教師評優獲得者個人主要事跡(13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師評優獲得者個人主要事跡(13篇)老師評優獲得者個人主要事跡怎么寫?在平常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事跡材料吧,事跡材料可以起到宣揚典型人物、引導良好風氣的作用。下面我就跟大家聊聊關于老師評優獲得者個人主要事跡,盼望能關心到大家。

老師評優獲得者個人主要事跡(篇1)

王慧芳,箭嶺學校老師。

輔導范筑先中隊被授予河北省“英雄中隊”和區“紅旗中隊”的榮譽稱號。在2022年被授予“邯鄲市優秀班主任”,復興區“十佳班主任”和“優秀輔導員”的榮譽稱號。復興區2022年的語文“三杯賽”,2022年的閱讀說課競賽,2021年的道法“三杯賽”中均獲得二等獎。2021年在邯鄲市“防控疫情與法同行”專題征文,邯鄲市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環境小記者新聞作品競賽、環保主題征文活動中均被評為優秀指導老師。

老師評優獲得者個人主要事跡(篇2)

王雪坤,戶村學校老師。

作為一名青年老師,她兢兢業業、刻苦鉆研,樂觀探究課堂教學新模式,將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讓同學感受信息化教學的魅力,讓課堂變得更加生動好玩。她帶領同學先后獲得“2022年河北省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優質課大賽”三等獎;“河北省第四屆基于‘互聯網+’數字教育技能大賽”AR教學專項評比二等獎;“河北省第四屆基于‘互聯網+’數字教育技能大賽”評比中虛擬試驗教學優質課例一等獎。

老師評優獲得者個人主要事跡(篇3)

于會祥

于會祥,男,漢族,1965年4月生,中共黨員,北京育英學校校長、老師。他躬耕基礎教育39年,帶領北京育英學校10余年堅持推動特色辦學和教育教學改革,取得顯著成效。他堅持革命傳統教育,把紅色基因凝聚為學校的文化坐標,充分發揮紅色文化的浸潤作用。他創新育人模式,構建以“基礎課程、修身課程、進展力課程”為支柱的“育·英課程”體系,研制以“課程·評價系統”“管理·支撐系統”“進展·規劃系統”為內容的綜合素養評價體系,從關注“分數”到重視“人的進展”。他帶領學校形成“無體育不教育”的氛圍,把環境之美融入育人大課堂,落實勞動育人課程,致力于辦“真正適合孩子的學校”。曾獲全國模范老師、北京市優秀教育工等榮譽。

老師評優獲得者個人主要事跡(篇4)

王成山

王成山,男,漢族,1962年11月生,中共黨員,天津高校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他把當好老師、培育好同學作為至高追求,潛心立德樹人,執著科研攻關。他做好教學工作,牽頭重要課程研發,編纂優質教材,從教以來共培育近200名碩士生、博士生。針對城市電網進展面臨的重大技術問題,研發工程化城網結構優化設計系統,廣泛應用于城市電網大規模建設改造工程。他樂觀推動儲能技術領域的人才培育和科技創新,組織建設國家儲能技術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培育勇于創新的技術帶頭人和具有市場思維的復合型人才,帶領的智能電網老師團隊入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老師團隊”。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全國創新爭先獎等榮譽。

老師評優獲得者個人主要事跡(篇5)

翟津

翟津,男,漢族,1976年1月生,中共黨員,天津市濱海新區塘沽第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老師。他扎根職業教育23年,雕琢教學藝術,打造名師團隊,成長為具有完善理論學問和企業生產閱歷的雙師型老師。他長期擔當世界技能大賽機電一體化項目中國隊教練組組長,從無到有搭建系統完備的訓練體系,實現中國隊該項目金牌零的突破。他構建貼近生產一線、基于任務驅動的實訓課程,推動產教高效融合,培育智能制造應用技術領域高素養技能人才。他制定集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于一體的人才培育方案,對典型教學內容進行模塊化重組,為各地職老師生和企業職工進行技能培訓近兩千人次。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模范老師、全國技術能手等榮譽。

老師評優獲得者個人主要事跡(篇6)

張洪程

張洪程,男,漢族,1951年2月生,中共黨員,揚州高校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作為我國作物栽培科學家,他始終堅守教學一線,創建“課堂—試驗室—基地—生產田”四位一體人才培育模式,培育知農愛農興農的碩士、博士討論生140多名,他們畢業后主動下沉一線、投身農業。他捐贈150萬元設立獎學金,助學子成才。他潛心問“稻”48載,研創的水稻輕簡化、機械化、精確化等技術獲選全國農業主推技術,為保障國家糧食平安作出重要貢獻。他把技術送到農村、教給農夫,一條棉被伴其走遍蘇皖鄂贛等省份,成為農夫愛戴的“泥腿子”教授。他帶領團隊入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老師團隊”。曾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4項,獲得全國模范老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

老師評優獲得者個人主要事跡(篇7)

眭碧霞

眭碧霞,女,漢族,1964年3月生,民盟盟員,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教授。她深耕職業教育36年,創建了“職業情境、項目育人”的人才培育新模式,組建了“雙元”式跨專業的教學團隊,運用數字技術敏捷調整內容,指導同學共性化成長。她關懷關愛同學,護佑同學成長之路,提攜幫帶年輕老師,傳遞職教改革接力棒。她帶領團隊建成國家級在線精品課程6門,出版22部國家規劃教材,建設的“軟件技術國家教學資源庫資源”注冊用戶超過94萬人,訪問量突破1.8億人次。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入選國家級教學名師,團隊入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老師團隊”。曾獲全國模范老師、全國教育系統巾幗建功標兵等榮譽。

老師評優獲得者個人主要事跡(篇8)

陳杰誠

陳杰誠,男,漢族,1962年6月生,中共黨員,浙江師范高校教授。他36年耕耘在數學教學一線,堅持為本科生講授《數學分析》《實變函數》等課程,其中《實變函數》獲評國家一流課程,先后培育30多位博士,許多已成為數學領域的佼佼者。他討論學科前沿問題和核心問題,在多元調和分析、流形上分析、調和分析在方程討論中的應用等方面均有建樹,解決了多個公開學術問題。他鼓舞老師主動服務和對接國家進展戰略,在“數學+計算機+X”學科交叉領域取得成效,為地方經濟建設供應技術支持。他樂觀推動大中小教育一體化,成立教育討論中心,開展同學核心素養培育討論,推動基礎教育改革。曾獲中國青年科技獎、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等榮譽。

老師評優獲得者個人主要事跡(篇9)

盧光琇

盧光琇,女,漢族,1939年4月生,九三學社成員,中南高校教授。她八旬高齡仍堅守教學一線,堅持把課堂搬到臨床一線,將一流臨床資源轉化為一流育人資源,與其團隊共培育22名博士后、135名博士和354名碩士。她深耕生殖、遺傳、干細胞學科領域,帶領團隊建立全國第一家精子庫,指導誕生我國首例人工授精嬰兒,為20多萬個家庭帶來新生命。她捐資1000萬元設立“盧惠霖教育基金”支持同學成長,培育了一大批生殖醫學拔尖創新人才。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老師、全國優秀教育工等榮譽。

老師評優獲得者個人主要事跡(篇10)

龔盛昭

龔盛昭,男,瑤族,1970年7月生,中共黨員,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教授。他扎根職業教育27年,創辦國家級高水平精細化工技術專業,并開發“問題導向課堂教學法”和“試錯迭代綜合實訓法”,探究形成“以研促教,以研育創”教學模式。他不僅關懷在校同學,還盡心關心畢業生成長,關心大批同學勝利創業。他勇于創新,推行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擔當專業核心課程的建設和教學任務,編寫融入產業新元素的高水平專業教材,研制國家級教學資源庫及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他注意專業團隊建設,設計和實施了“四強四能”卓越老師培育模式,培育出大批教學名師、技術能手。入選國家級教學名師,團隊入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老師團隊”。

老師評優獲得者個人主要事跡(篇11)

何容妹

何容妹,女,漢族,1970年6月生,中共黨員,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白花中心學校老師。她扎根鄉村講臺34年,用愛為留守兒童撐起一片天,用“德、勤、才、學”詮釋自己的教育追求,樂觀營造“輕松樂學”的課堂教學風格,開設趣味數學、繪畫小組等社團活動課和校內課后服務活動,在豐富同學課余生活的同時促進同學特長的進展。她傾心指導青年老師提高教育教學力量,長期為鄉村學校送教,樂觀為老師搭建展現和成長的平臺。她撰寫的論文多次獲省、市、縣獎,主持多個市級課題獲成果獎,討論成果廣泛應用于農村學校教育教學實踐。曾獲全國優秀老師、廣東省特級老師等榮譽,獲評中國好人。

老師評優獲得者個人主要事跡(篇12)

邢燕,女,43歲,漯河市特別教育學校老師

邢燕從教26年來,把慈母般的愛播撒給了“無聲世界”的孩子。她用媽媽式的陪伴拉近和聽障孩子的心理距離,真正走進他們的內心。她帶領同事開展《聾生歡樂閱讀》討論,通過一對一的閱讀指導讓聽障同學學會用正常的語序和語言表達方式。她利用自錄教學視頻的手段進行網課教學,最終班里3名聽障同學如愿以償實現了自己的高校夢,學校也實現了高考路上零的突破。她堅持走“教研一體”之路,采納聽、評、練、寫的模式,帶動一批青年老師穩步成長。

她所教的同學趙紫怡獲得“河南最美孝心少年”“全國特殊關注孝心少年”“河南省新時代好少年”,同學劉金鵬在河南省第七屆殘疾人運動會上獲兩枚獎牌。她本人也榮獲河南省教學標兵、漯河市優秀老師等稱號。

老師評優獲得者個人主要事跡(篇13)

張紅麗,女,53歲,濮陽市第八中學老師

在張紅麗看來,要想引領孩子讀書,自己首先應當是個讀書人。疫情期間,為指導孩子居家讀書,她創建“姝讀書”公眾號,一至五班級語文課文36天全部讀完、錄完,推送至公眾號。她白天上網課,晚上錄音,每天只睡三四小時,嗓子不堪重負,由充血到咳血,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