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C84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GB7956.7—2019前言 2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4技術要求 5試驗方法 6檢驗規則 7包裝、運輸和貯存 附錄A(資料性附錄)配備供水系統泵浦消防車的分類及型號 附錄B(資料性附錄)供水系統的組成 附錄C(規范性附錄)供水系統附件要求 ⅠGB7956.7—2019本部分的第4章、第6章為強制性的,其余為推薦性的。GB7956《消防車》已經或計劃發布以下部分:—第1部分:通用技術條件;—第2部分:水罐消防車;—第4部分:干粉消防車;—第6部分:壓縮空氣泡沫消防車;—第7部分:泵浦消防車;—第12部分:舉高消防車;—第14部分:搶險救援消防車;—第16部分:照明消防車;本部分為GB7956的第7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部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提出并歸口。本部分起草單位:應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新興重工湖北三六一一機械有限公司、捷達消防科技(蘇州)股份有限公司。1GB7956.7—2019消防車第7部分:泵浦消防車GB7956的本部分規定了泵浦消防車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及包裝、運輸和貯存。本部分適用于泵浦消防車。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3181漆膜顏色標準GB4351.1手提式滅火器第1部分:性能和結構要求GB6245消防泵GB7956.1—2014消防車第1部分:通用技術條件GB7956.2—2014消防車第2部分:水罐消防車GB12514.2消防接口第2部分:內扣式消防接口型式和基本參數GB19156消防炮通用技術條件3術語和定義GB6245和GB7956.1—2014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復列出了GB7956.1—2014中的某些術語和定義。3.1泵浦消防車主要裝備消防泵,不配備滅火劑罐,直接利用水源滅火或供水的消防車。[GB7956.1—2014,定義3.1.9]3.2大流量供水系統流量不小于200L/s,由吸水模塊、增壓模塊、水帶敷設裝置及供水附件組成的系統。3.3遠程供水系統供水距離不小于3件組成的系統。3.4遠程大流量供水系統同時滿足遠程供水系統和大流量供水系統要求的系統。3.5吸水模塊由動力單元、浮艇泵等組成的裝置。2GB7956.7—20193.6增壓模塊由動力單元、增壓泵等組成的裝置。3.7水帶敷設裝置用于敷設和回收消防水帶的裝置。3.8浮艇泵自行浮于水面的吸水消防泵。3.9增壓泵用于將消防用水增加壓力進行輸送的消防泵。自行走機構利用自身動力和傳動系統自行變化停放位置的機構。4技術要求4.1.1泵浦消防車(以下簡稱泵浦車)除應符合GB7956.1—2014中第5章的要求外,還應符合本部分的要求。4.1.2配備供水系統泵浦車的分類及型號編制方法參見附錄A。4.1.3配備供水系統泵浦車的供水系統組成參見附錄B。4.1.4配備供水系統泵浦車的供水系統附件應符合附錄C的要求。4.2.1未配備供水系統泵浦車底盤燃油箱容量應滿足行駛100km后在額定流量和出口壓力下連續工h;配備供水系統泵浦車底盤燃油箱和附加燃油箱容積均應滿足行駛100km后在額定流量和出口4.2.2泵浦車應有發動機轉速控制器,并能保持穩定的發動機轉速,操作人員在消防泵操作處應能看清所有壓力顯示裝置、消防泵轉速顯示以及其他指示器。泵浦車各自動控制機構應有應急控制裝置。的外螺紋,螺紋長度不小mm,接口位置應便于外接壓力表的安裝,并標注標識。的出水口。4.2.6配備供水系統泵浦車的吸水模塊和增壓模塊如采用電啟動模式,應設置外部蓄電池充電接口。4.3操作說明和標識要求4.3.1操作面板應包括以下內容:a)消防泵額定流量和出口壓力數值及操作說明;b)消防泵出口壓力顯示,精度不低于2.5級,不適用于吸水模塊;c)消防泵進口壓力顯示,精度不低于2.5級,不適用于吸水模塊;d)消防泵流量顯示,僅對配備供水系統泵浦車;3GB7956.7—2019e)消防泵轉速顯示及累計工作時間顯示,僅對配備供水系統泵浦車;f)液壓系統壓力顯示,精度不低于2.5級,僅對配備供水系統泵浦車;g)吸水模塊的驅動方式;h)面板上儀表及開關的用途說明牌;i)緊急停止按鈕。4.3.2泵浦車操作面板上應有水管路系統簡圖及基本操作說明。4.4底盤改制要求4.4.2液壓系統及其管路在靠近排氣管的位置應設隔熱防護措施。4.5消防水力系統要求4.5.1.1.2消防泵的放余水裝置應操作方便,并應直接將余水排至車外。4.5.1.1.3消防泵與底盤發動機功率匹配應滿足消防泵額定工況的軸功率與底盤發動機額定功率之比:汽油機不應大于55%;柴油機不應大于60%。4.5.1.2.1浮艇泵應進行12h連續運轉試驗,并滿足以下要求:a)浮艇泵在額定壓力下的流量應不小于供水系統的額定流量;b)如驅動系統為液壓系統,液壓油溫度不應超過75℃;c)如驅動系統為電機驅動,絕緣防護等級應不低于IP67;d)如驅動系統為發動機直接驅動,參數應滿足GB7956.2—2014的要求。4.5.1.2.2浮艇泵應進行靜壓密封試驗,試驗壓力為最大工作壓力值的1.1倍,試驗過程中泵殼不應有滲漏、冒汗等缺陷。4.5.1.2.3浮艇泵應進行靜水壓強試驗,試驗壓力為最大工作壓力值的1.5倍,試驗過程中泵殼不應出現明顯變形和結構破壞。4.5.1.3.2增壓泵應與浮艇泵協同進行12h連續運轉試驗。4.5.2.1.1所有管路應采用耐腐蝕材料或采取防腐蝕措施。4.5.2.1.2管路布置應便于消防泵及傳動機構的維護和保養。4.5.2.1.3車載固定消防管路應采用不同顏色區分,進水管路應為GB/T3181規定的G05深綠色,出水管路應為GB/T3181規定的R03大紅色。4GB7956.7—20194.5.2.2.1當車載消防泵進水口設在側面時,應在車輛兩側均設進水口,配備供水系統泵浦車除外。s的泵浦車進水管路應設置閥門,配備供水系統泵浦車除外。s內能夠放盡進水管路內的余水。4.5.2.2.4進水管路應符合下列要求:壓力下不應出現管路漏水、冒汗、密封件滲漏等現象;壓力下不應破裂,不應產生影響正常使用的永久變形,配備供水系統泵浦車除外。4.5.2.3.1出水管路的通徑和數量應保證泵浦車在額定工況下的出水流量。s內能夠放盡出水管路內的余水,放余水應方便操作。m時,出水口應向下傾斜,且出水口中心離操作踏板上平面的4.5.2.3.4出水管路與消防泵連接處應安裝止回閥,配備供水系統泵浦車除外。4.5.2.3.5出水管路應經靜水壓密封試驗,試驗壓力為出水管路承受的最大工作壓力值的1.1倍,管路及各連接處不應出現滲漏。4.5.2.3.6出水管路應經靜水壓強度試驗,試驗壓力為出水管路承受的最大工作壓力值的1.5倍,不應出現明顯變形和結構破壞。4.5.2.3.7出水管路壓力應符合下列要求:a)在出水管路最大工作壓力下,手動啟閉的出水閥開啟和關閉力在不使用輔助裝置的前提下不應大于200N;b)非手動啟閉的出水閥按正常操作方法可開啟和關閉;c)當出水管路中沒有壓力時,手動啟閉的出水閥開啟和關閉力不應大于50N;d)配備供水系統泵浦車如設置出水閥,應滿足無壓力時,手動啟閉的出水閥開啟和關閉力不大于100N;最大工作壓力下,不大于300N。4.5.2.3.8出水閥應有指示啟閉方向的指示標牌,在出水閥操作位置可見處應有“緩慢打開出水閥”的警示標牌,出水閥結構上應保證從開啟至最大開度所用的時間應大于5s。4.5.3.1泵浦車配備的消防炮噴射性能應符合GB19156的要求。4.5.3.2車頂消防炮裝車后的俯角不應小于7°。4.5.3.3車頂消防炮和車前消防炮的進水管路均應設置控制啟閉的閥門。4.5.3.4車頂消防炮和車前消防炮應有鎖緊機構,鎖緊機構能夠在消防炮噴射時可靠鎖止在任意俯仰和回轉角度。4.5.3.5車頂消防炮和車前消防炮采用無線遙控時,無線遙控信號不應對消防車其他控制系統和通信系統的工作造成干擾。4.5.4泵浦車最大真空度及密封性4.5.4.2未配備供水系統泵浦車引水系統的密封性在最大真空度條件下,1min內真空度的降低數值5GB7956.7—20194.5.5泵浦車最大吸深時消防泵的性能、引水時間4.5.5.1未配備供水系統泵浦車在大氣壓力101kPa、水溫20℃下時,最大吸深不應小于7m。間應符合表1的要求。吸深引水時間額定流量L/s引水時間s≤80≤60>80≤1004.5.5.2未配備供水系統泵浦車,在最大吸深時,消防泵的流量和出口壓力應滿足表2的要求。消防泵形式流量出口壓力低壓、中低壓、高低壓消防泵低壓額定值的50%不小于低壓額定值中壓消防泵額定值的50%不小于額定值高壓消防泵不小于額定值4.5.6泵浦車連續運轉要求4.5.6.1未配備供水系統泵浦車6h連續運轉試驗應滿足以下要求:a)在連續運轉試驗過程中,發動機轉速不應超過發動機的額定轉速;b)發動機無漏水、漏油、漏氣等異常現象;c)發動機冷卻水溫度應小于90℃;d)發動機機油溫度應小于95℃;e)變速器及取力器的潤滑油溫度應小于100℃;f)取力器的輸出軸軸承座溫度應小于100℃。4.5.6.2配備供水系統泵浦車12h連續運轉試驗應滿足以下要求:a)在連續運轉試驗過程中,底盤發動機和附加發動機轉速均不應超過額定轉速;b)發動機無漏水、漏油、漏氣等異常現象;c)發動機冷卻水溫度應小于90℃;d)發動機機油溫度應小于95℃;e)液壓油溫度不應大于75℃。f)消防泵壓力、流量滿足企業公布值,且最低流量應滿足4.5.1.1~4.5.1.3的要求。4.5.7泵浦車超負荷運轉性能未配備供水系統泵浦車應進行超負荷運轉試驗,發動機和消防泵應工作正常,無過度振動、漏油等現象。4.6配備供水系統泵浦車的特殊要求4.6.1.1遠程大流量供水系統的出口壓力不應小于0.2MPa、流量不應小于200L/s、供水距離不應小6GB7956.7—20194.6.1.2大流量供水系統的出口壓力不應小于0.2供水距離不應小于3,且滿足額定工況下性能要求。4.6.2.5吸水模塊在工作時不應傾翻。4.6.3.1增壓模塊選用的泵組應符合相關標準規定。4.6.4.2自裝卸模塊應設置防滑移裝置。4.6.4.4拉臂鉤與廂體連接部位應采用耐磨損和防撞措施。4.6.4.5在滿載狀態下,廂體在最大自裝卸角度下放置2h后,廂體的變形不應影響廂門的正常啟閉。4.6.4.6自裝卸機構連續裝卸50次后,廂體內所有設備正常運行,固定連接不應松脫,冷卻液、液壓油、潤滑油、燃油、電解液等不應泄漏。4.6.5.1自行走機構最高行駛速度不應小于24.6.5.2自行走機構最大爬坡不應小于4.6.5.3自行走機構最大轉彎直徑應不大于該機構長度寬度之和的2倍。4.6.5.4自行走機構越障高度不應小4.6.5.6采用無線操控的應設置緊急停止按鈕。4.6.6.1在車輛行駛狀態時,隨車吊回轉部分不應發生相對轉動,吊臂應能固定、鎖緊牢靠。4.6.6.2隨車吊的最大額定起升載荷不應小于所需起吊質量。4.6.6.3隨車吊的最大工作幅度不應小于所需幅度,在該幅度下額定起升載荷不應小于所需起吊質量。4.6.6.4隨車吊臂頭部、吊鉤等突出部位,應涂刷警示標志。4.6.6.5配有卷揚機構的隨車吊,在卷揚機構上應設置排線或導線裝置,保證鋼絲繩排列整齊。4.6.6.6應在操作人員可見處設有隨車吊產品標牌,產品標牌應包括制造商名稱、產品名稱和型號、額定起升載荷及所對應幅度等內容。額定工況時,遠程供水系統和遠程大流量供水系統每1000m供水線路壓力損失不應大于0.27GB7956.7—20194.7.2顯示負壓的真空表應選用壓力真空聯用表。4.8器材擺放、固定和配備4.8.2隨車器材宜參照表3的要求配備。表3器材配備表序號名稱單位數量類型備注未配備供水系統泵浦車配置供水系統泵浦車1消防水帶m√—根據壓力等級合理配置√—需配水帶√——√水帶型號根據系統標準配置2消防槍直流水槍支2√ 或導流式直流噴霧水槍支2√ 3干粉滅火器具1√√干粉4集水器件1√ 按照相應壓力等級合理配置25分水器件2√—按照相應壓力等級合理配置(帶壓力表)3套1—√6吸水管扳手個2√ 7扳手個2 √用于大口徑水帶連接8橡皮錘個1√ 用于吸水管連接9地上消火栓扳手件1√ 根據地域要求進行合理配置地下消火栓扳手件1√ 異徑接口個出水口數量√√每個出水口配備1個異徑接口護帶橋副2√√系統選配專用護帶橋水帶包布件8√√水帶掛鉤件8√—消防斧件1√√8GB7956.7—2019序號名稱單位數量類型備注未配備供水系統泵浦車配置供水系統泵浦車可充電式手提照明燈只2√√消防吸水膠管m≥8√ 吸水管濾水器只√—防噪聲耳塞/耳罩個4—√保護操作人員表示“消防泵額定流量”。表示必配,“”表示可不配。警報燈具性能應符合的要求。4.9.2供水系統所有模塊應設置警示裝置、示廓裝置。4.10隨車文件、工具及易損件4.10.1泵浦車交付用戶時除應交付車輛注冊所需資料外,還應隨車交付用戶以下中文文件資料:b)底盤維修手冊及零部件目錄;c)底盤質量保證書和售后服務說明書;f)泵浦車電氣原理圖;h)泵浦車維修、保養手冊及零部件目錄;i)泵浦車合格證;j)質量保證和售后服務承諾;k)泵浦車隨車工具及易損件清單;l)所配總成及附件的合格證和使用說明書。4.10.2泵浦車除隨車配置底盤工具外還應隨車配置消防裝置的專用工具。4.10.3泵浦車應隨車配置全套消防裝備電路保險絲。泵浦車的標志應符合GB7956.1—2014中5.2的要求。5試驗方法5.1基本要求試驗5.1.1按GB7956.1—2014第6章規定的試驗方法進行相關內容,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GB7956.1—9GB7956.7—20192014第5章的相關要求。5.1.2參照附錄A核查配備供水系統泵浦車的分類情況及型號編制情況,判斷結果是否符合4.1.2的相關要求。5.1.3參照附錄B核查配備供水系統泵浦車供水系統的組成情況,判斷結果是否符合4.1.3的相關要求。5.1.4按附錄C檢查配備供水系統泵浦車的供水附件,判斷結果是否符合4.1.4的相關要求。5.2整車要求試驗5.2.1檢查泵浦車的性能應按以下步驟進行:b)配備供水系統泵浦車應在額定工況下連續工作4h;c)當試驗條件不是標準環境條件時,應按GB6245中的要求進行修正;5.2.2檢查泵浦車的轉速控制器,并查看操作處各指示裝置,判斷檢查結果是否符合4.2.2的要求。5.2.3檢查泵浦車的各自動控制機構,判斷檢查結果是否符合4.2.3的要求。5.2.4檢查操作面板上消防泵出口和進口壓力表的連接方式及連接管處的標識,用游標卡尺測量連接螺紋直徑和長度,用螺紋規測量螺距,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4.2.4的要求。5.2.5檢查泵浦車操作面板側的出水口,分別用卡尺和卷尺測量其直徑和離地高度,判斷試驗結果是5.2.6檢查供水系統泵浦車的外部蓄電池充電接口,判斷檢查結果是否符合4.2.6的要求。5.3操作說明和標識試驗5.3.1檢查操作面板上的指示或顯示裝置,判斷檢查結果是否符合4.3.1的要求。5.3.2檢查操作面板上的水管路系統簡圖,判斷檢查結果是否符合4.3.2的要求。5.4底盤改制試驗5.4.2檢查液壓系統及管路的隔熱防護措施,判斷檢查結果是否符合4.4.2的要求。5.5消防水力系統試驗5.5.1.1.3查閱并核算消防泵與底盤發的試驗方法與供水系統協同進行連續運轉試驗,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5.5.1.2.2將浮艇泵吸水口封閉并將泵體注滿水,排除殘余空氣,封閉出水端,用試壓泵向浮艇泵內緩慢加壓至規定試驗壓力,保持35.5.1.2.3將浮艇泵吸水口封閉并將泵體注滿水,排除殘余空氣,封閉出水端,用試壓泵向浮艇泵內緩GB7956.7—2019慢加壓至規定試驗壓力,保持3的試驗方法與供水系統協同進行系統連續運轉試驗,核查增壓泵工作壓的試驗方法與供水系統協同進行系統連續運轉試驗,檢查各性能參數,5.5.2.1.1檢查所有消防管路的材質報告及防腐工藝措施,判斷檢查結果是否符合4.5.2.1.1的要求。5.5.2.1.3利用標準色卡對比檢查消防管路的顏色,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4.5.2.1.3的要求。5.5.2.2消防泵進水管路試驗s泵浦車進水管路的閥門,判斷檢查結果是否符合4.5.2.2.2的要求。5.5.2.2.3用秒表測定放盡余水的時間,判斷試驗5.5.2.3消防泵出水管路試驗5.5.2.3.1消防泵出水管路壓力和流量試驗應按下列步驟進行:a)泵浦車停在平整、堅硬的地面上,將吸水管接在消防泵進口并放入水中,將泵浦車各出口和流量計相連,啟動發動機并接合消防泵,在額定轉速下運行,測量消防泵的壓力和流量;b)配備供水系統泵浦車應按圖1所示連接方式進行操作;5.5.2.3.2消防泵運轉結束后放出水管路余水,用秒表測定放盡余水的時間,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5.5.2.3.3用卷尺測量出水口中心離地高度,并目測檢查出水口傾斜情況;用卷尺測量出水口中心離操作踏板上平面的高度,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4.5.2.3.3的要求。5.5.2.3.4檢查出水管路止回閥的安裝情況,判斷檢查結果是否符合4.5.2.3.4的要求。5.5.2.3.5將消防泵出口止回閥后的出水管路注滿水,排除殘余空氣,關閉出水閥,用試壓泵向出水管5.5.2.3.6將消防泵出口止回閥后的出水管路注滿水,排除殘余空氣,關閉出水閥,用試壓泵向出水管5.5.2.3.7手動啟閉的出水閥,在出水管路最大工作壓力下,在出水閥操作手柄頂端施加操作力,用拉力計測量開啟和關閉力大小。當出水管路中沒有壓力時,在出水閥操作手柄頂端施加操作力,用拉力計測量開啟和關閉力大小,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4.5.2.3.7的要求。5.5.2.3.8檢查消防泵出水管路的出水閥及指示標牌、警示標牌,并用秒表測量閥門完全打開所用時GB7956.7—20195.5.3.1按照GB19156中規定的試驗方法對消防炮進行試驗,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4.5.3.1的要求。5.5.3.2用角度儀測量消防炮的俯仰角和回轉角,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4.5.3.2的要求。5.5.3.3目測檢查消防炮進水管路,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4.5.3.3的要求。5.5.3.4檢查消防炮的鎖緊機構,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4.5.3.4的要求。5.5.3.5采用無線遙控時,檢查消防車其他控制系統和通信系統的抗干擾資料,判斷結果是否符合5.5.4最大真空度及密封性試驗試驗應按下列步驟進行:a)將配備的規定長度的吸水管,一端封閉,另一端接在消防泵的一個進水口上,封閉其余進水口,泵和吸水管路中不應有水存留;b)啟動引水裝置至最大真空度,待穩定后記下該值,然后關閉引水裝置,測量1min內真空度的下降值;c)當試驗條件不是標準環境條件時,應按GB6245的要求進行修正;d)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4.5.4的要求。5.5.5最大吸深時消防泵的性能、引水時間試驗5.5.5.1單個吸水口引水時間試驗應按下列步驟進行:a)泵浦車停在平整、堅硬的地面上,將泵浦車配備的吸水管,一端接消防泵的進水口,另一端接濾水器,投入水池或其他水源中,當大氣壓力為101kPa、水溫20℃時消防泵葉輪回轉中心距水面7m高(濾水器離水面200mm,并離開水源底部200mm);b)啟動引水裝置,測定自引水裝置開始工作,到消防泵出口壓力表顯示壓力的時間,其結果應符c)試驗后,立即將引上的水放凈,再重復進行兩次引水時間試驗;d)當試驗條件不是標準環境條件時,應按GB6245的要求進行修正;e)判斷三次試驗結果是否均符合4.5.5.1的要求。5.5.5.2按照5.5.5.1的試驗方法測定單個吸水口最大吸深時泵的性能,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4.5.5.2的要求。5.5.6泵浦車連續運轉試驗5.5.6.1未配備供水系統泵浦車連續運轉試驗試驗應按照下列步驟進行:a)消防車停在平整、堅硬的地面上,在3m吸深下,將連接好濾水器的吸水管接在消防泵進口并放入水中,啟動發動機并接合消防泵,泵浦車應在額定工況下連續工作3h,繼續在流量為額定值的70%、出口壓力不小于額定值130%的條件下連續工作3h。b)當試驗條件不是標準環境條件時,應按GB6245的要求進行修正。c)待運轉穩定后開始計時,每隔15min測量一次下述規定的各參數:—消防泵進口壓力;—消防泵出口壓力;—消防泵轉速;GB7956.7—2019—發動機冷卻液;—取力器軸承座溫度。d)檢查發動機、取力器有無漏水、漏油、漏氣等異常現象,做好記錄。試驗過程不應間斷,并保持泵的出口壓力和流量不低于規定值。5.5.6.2配備供水系統泵浦車連續運轉試驗試驗應按下列步驟進行:a)將供水系統按圖1所示連接,然后運行供水系統,調節出口調節閥,使浮艇泵和增壓泵的流量及壓力達到企業額定值,供水系統在此額定工況下連續運轉12h。說明:1—浮艇泵;2—水帶;3—流量計;4—壓力表;5—增壓泵;水帶;7—調節閥。圖1供水系統連續運轉試驗示意圖—消防泵出口壓力;—消防泵流量;—液壓系統壓力;—液壓系統液壓油溫度;—浮艇泵轉速。c)檢查發動機、取力器有無漏水、漏油、漏氣等異常現象,做好記錄。試驗過程不應間斷,并保持泵的出口壓力和流量不低于規定值。5.5.7泵浦車超負荷運轉試驗啟動泵浦車并接合消防泵,調節消防泵出口壓力為規定值的1.1倍,流量為額定值,待運轉穩定后后停止運轉,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4.5.7的要求。GB7956.7—20195.6配備供水系統泵浦車特殊要求試驗5.6.1.1查看遠程大流量供水系統連續運轉試驗結果,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4.6.1.1的要求。5.6.1.2查看大流量供水系統連續運轉試驗結果,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4.6.1.2的要求。5.6.1.3查看遠程供水系統連續運轉試驗結果,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4.6.1.3的要求。5.6.2吸水模塊要求試驗5.6.2.1按照GB4351.1中規定的方法,對浮艇泵的各種材料選取樣品,進行鹽霧試驗,判斷試驗結果5.6.2.2在設定環境下將吸水模塊施放到水體中并測量時間,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4.6.2.2的要求。5.6.2.4用卡尺測量濾水裝置孔的尺寸,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4.6.2.4的要求。5.6.2.5在連續運轉過程中,檢查吸水模塊的工作狀態,判斷檢查結果是否符合4.6.2.5的要求。5.6.3.1核查增壓泵的相關技術資料,判斷檢查結果是否符合4.6.5.6.3.2在系統連續運轉試驗中,核查增壓泵工作壓力,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4.6.3.2的要求。5.6.4自裝卸機構試驗5.6.4.1查驗自裝卸模塊的裝卸過程,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4.6.4.1的要求。5.6.4.2檢查自裝卸模塊的防滑移裝置,判斷檢查結果是否符合4.6.4.2的要求。5.6.4.3測量自裝卸模塊施放和回收時間,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4.6.4.3的要求。5.6.4.4檢查拉臂鉤與廂體連接部位的耐磨損和防撞措施,判斷檢查結果是否符合4.6.4.4的要求。5.6.4.5廂體在滿載狀態下以最大自裝卸角度放置2h后,進行廂體的施放和回收,判斷試驗結果是否5.6.4.6自裝卸機構連續裝卸50次后,檢查廂體內所有設備,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4.6.4.6的要求。5.6.5自行走機構試驗5.6.5.1測量自行走機構最高行駛速度,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4.6.5.1的要求。5.6.5.2測試自行走機構爬坡性能,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4.6.5.2的要求。5.6.5.3測量自行走機構最大轉彎直徑,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4.6.5.3的要求。5.6.5.4測量自行走機構越障高度,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4.6.5.4的要求。5.6.5.5測量自行走機構的遙控距離,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4.6.5.5的要求。5.6.6.1在車輛行駛狀態時,檢測隨車吊回轉部分和吊臂,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4.6.6.1的要求。5.6.6.2利用標準砝碼檢測隨車吊的所需起吊質量,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4.6.6.2的要求。5.6.6.3測量隨車吊最大工作幅度及在該幅度下所需起吊質量,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4.6.6.3的要求。5.6.6.4檢查隨車吊警示標識,判斷檢查結果是否符合4.6.6.4的要求。GB7956.7—20195.6.6.5檢查排線或導線裝置,判斷檢查結果是否符合4.6.6.5的要求。5.6.6.6檢查隨車吊產品標牌,判斷檢查結果是否符合4.6.6.6的要求。5.6.6.7隨車吊連續進行50次工作循環,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4.6.6.7的要求。供水系統接上1000m規定規格的消防水帶,當柴油機增壓泵組出水口壓力和流量達到額定值時,分別測量增壓泵出水口壓力和水帶末端出水口壓力,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4.6.7的要求。5.7儀器、儀表的要求檢查5.7.2檢查真空表,判斷檢查結果是否符合4.7.2的要求。5.8器材擺放、固定和配備檢查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4.8.1的要求。5.8.2檢查隨車器材的種類、數量,判斷檢查結果是否符合4.8.2的要求。5.9警報燈具試驗按照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的要求。5.9.2檢查供水系統所有模塊的警示裝置和示廓裝置,判斷檢查結果是否符合4.9.2的要求。5.10隨車文件、工具及易損件檢查5.10.1查閱隨車交付的相關文件,文件內容是否清晰完整,判斷檢查結果是否符合4.10.1的要求。5.10.2目測隨車配置的專用工具、密封件是否齊全,判斷檢查結果是否符合4.10.2的要求。5.10.3目測隨車配置的保險絲是否齊全,判斷檢查結果是否符合4.10.3的要求。依據GB7956.1—2014中6.2規定的方法進行試驗,判斷試驗結果是否符合4.11的要求。6檢驗規則6.1.1.2檢驗項目至少應包括表4中出廠檢驗的內容,結果應符合GB7956.1—2014和本部分的要求。a)新產品試制定型;b)消防產品市場準入規則有要求時;c)正式生產后,如結構、材料、工藝有較大改變,可能影響產品性能時;GB7956.7—2019e)發生重大質量事故整改后;f)出廠檢驗結果與上次型式檢驗(型式試驗)有較大差異時;g)國家質量監督管理部門提出進行型式檢驗(型式試驗)要求時;h)用戶提出進行型式檢驗(型式試驗)的要求時。6.1.2.2檢驗項目至少應包括表4中型式檢驗的內容。判定應符合下列規則:表第項中第項第項中第項第項第項第項b)其余項目有一項未達到要求時,允許對不合格項進行返工,經復檢,如仍不合格則判該產品為不合格。表4泵浦車檢驗項目序號檢驗項目檢驗方法判定依據型式檢驗出廠檢驗未配備供水系統泵浦車配置供水系統泵浦車未配備供水系統泵浦車配置供水系統泵浦車1整車性能可靠性行駛性能6.1.15.1.1√ 動力性能6.1.25.1.2√ 通過性能6.1.35.1.3√ 制動性能6.1.45.1.4√√軸荷和質量參數6.1.55.1.5√√安全性6.1.65.1.6√√可維修性6.1.75.1.7√—防雨密封性6.1.85.1.8√√低溫使用要求6.1.95.1.9√√2整車標志和標識6.25.2√ 3底盤的一般要求6.35.3√僅做4底盤的改制要求6.45.4√ 5駕駛室和乘員室改制技術要求6.55.5√僅做6儀表與操作系統6.65.6√僅做7電氣系統和警報裝置6.75.7√僅做,5.7.34)GB7956.7—2019序號檢驗項目檢驗方法判定依據型式檢驗出廠檢驗未配備供水系統泵浦車配置供水系統泵浦車未配備供水系統泵浦車配置供水系統泵浦車8使用市電的裝置和系統6.85.8√ 9非通信指揮消防車的通信區域及設施要求位置6.9.15.9.1√ 通信區域的噪聲6.9.25.9.2√ 通信區域照明6.9.35.9.3√√工作臺6.9.45.9.4√ 通信區域座椅6.9.55.9.5√—設施的儲存6.9.65.9.6√—通信設備6.9.75.9.7√—計算機和設備的安裝6.9.85.9.8√√顯示設備及安裝6.9.95.9.9√ 車身、器材箱基本要求√僅做器材箱√僅做器材箱門√ 設備、器材的固定√僅做爬梯√—制動墊塊√—附加儲氣瓶√√隨車文件√√外觀質量√√整車要求5.24.2√√操作說明和標識5.34.3√√底盤改制要求5.44.4√僅做消防水力系統消防泵5.5.14.5.1√√僅作僅作消防管路5.5.24.5.2√√僅做僅做GB7956.7—2019序號檢驗項目檢驗方法判定依據型式檢驗出廠檢驗未配備供水系統泵浦車配置供水系統泵浦車未配備供水系統泵浦車配置供水系統泵浦車消防水力系統消防炮5.5.34.5.3√ √ 最大真空度及密封性5.5.44.5.4√ √ 最大吸深時消防泵的性能、引水時間5.5.54.5.5√ √ 連續運轉5.5.64.5.6√√——超負荷運轉性能5.5.74.5.7√—√—供水系統泵浦車特殊要求吸水模塊5.6.24.6.2—√—除增壓模塊5.6.34.6.3 √ √自裝卸機構5.6.44.6.4 √ 僅做自行走機構5.6.54.6.5 √ 僅做隨車吊5.6.64.6.6—√—除供水線路5.6.74.6.7 √ 5.74.7√√器材擺放、固定和配備器材的擺放和固定的一般要求5.8.14.8.1√√器材配備5.8.24.8.2√√警報燈具5.94.9√√隨車文件、工具及易損件√√標志√√注1:表中第1項~第16項對應GB7956.1—2014的標準條款,第17項~第26項對應本部分的標準條款。GB7956.7—20197包裝、運輸和貯存7.1.1泵浦車出廠采用裸裝,隨車文件用防潮材料包裝。7.1.3外露鍍鉻件應涂防銹油,車外照明燈、警燈應用塑料薄膜包扎。7.1.4采用鐵(水)路運輸時,發動機不得有余水,燃料箱不得有余油,蓄電池應斷開正負極接頭。7.2.1采用行駛運輸時,應遵守使用說明書相關新車行駛的規定。泵浦車需長期貯存時,應將燃油和水放盡,切斷電路,停放在防雨、防潮、防曬、無腐蝕氣體侵害及通風良好的場所,并按產品使用說明書的規定進行維護和保養。GB7956.7—2019附錄A(資料性附錄)配備供水系統泵浦消防車的分類及型號采用供水系統的泵浦車按照功能分為:遠程供水系統泵浦車、大流量供水系統泵浦車、遠程大流量供水系統泵浦車。A.2型號消防車的產品型號由消防車企業名稱代號、消防車類別代號、消防車主參數代號、消防車產品序號、消防車結構特征代號、消防車用途特征代號、消防車分類代號、消防裝備主參數代號組成。裝備車載供水系統的泵浦車應附加企業自定代號。型號編制方法如下:||||||||||||||||||—消防車企業自定代號 ||||||||||||||||||—消防車企業自定代號||||||||消防裝備主參數代號||||||||消防車分類代號||消防車主參數代號|||||消防車主參數代號|————————————|消防車企業名稱代號A.2.2型號基本要求除“消防車企業自定代號”外,其余代號均應符合GB7956.1—20A.2.3消防車企業自定代號對于供水系統泵浦車,企業自定代號依次:滿足遠程供水要求,采用Y表示,滿足大流量供水要求,采用D表示,滿足遠程供水和大流量供水要求,采用YD表示;僅配置吸水模塊,采用X表示,僅配置增Z表示,配置吸水模塊和增壓模塊,采用表示。示例1:某企業(企業代號:XXX)生產的泵浦消防車,總質量30t,額定流量400L/s,沒有進行過改動,滿足遠程供水和大流量供水要求,僅配置吸水模塊,其型號為XXX5300TXFBP400/YDX。示例2:某企業(企業代號:YYY)生產的泵浦消防車,總質量25t,額定流量200L/s,進行過1次改動,滿足大流量供水要求,僅配置增壓模塊,其型號為YYY5251TXFBP200/DZ。示例3:某企業(企業代號:ZZZ)生產的泵浦消防車,總質量27t,額定流量400L/s,沒有進行過改動,滿足遠程和大流量供水要求,僅配置吸水模塊,其型號為ZZZ5270TXFBP400/YDX。示例4:某企業(企業代號:ZZZ)生產的泵浦消防車,總質量20t,額定流量120L/s,沒有進行過改動,不滿足遠程和大流量供水要求,配置吸水模塊和增壓模塊,其型號為ZZZ5200TXFBP120/XZ。GB7956.7—2019附錄B(資料性附錄)供水系統的組成供水系統基本組成如圖B.1所示,系統各組成部件見表B.1(含水帶敷設消防車)。說明:1—水源;2—浮艇泵;3—浮艇泵驅動管線;4—吸水消防水帶;5—吸水模塊動力源;6—增壓泵進口;7—增壓模塊;8—增壓泵出口;9—供水消防水帶;10—分水器;11—分水消防水帶。圖B.1供水系統連續運轉試驗示意圖表B.1供水系統組成表序號名稱單位數量備注遠程大流量遠程大流量1吸水模塊套1112增壓模塊套≥1—≥1根據壓力等級合理配置其數量3水帶敷設裝置套—1—4消防水帶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第一中學2025屆高三第三次適物理試題含解析
- 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分子生物學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菏澤市第一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零診”考試物理試題含解析
- 山西水利職業技術學院《鋼琴即興伴奏(2)》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石室教育集團2025年初三期末物理試題含解析
- 四川師范大學《智能信息處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井陘礦區2025屆數學三下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四川鐵道職業學院《大學體育(4)》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西信息應用職業技術學院《電機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警官職業學院《小學數學課程標準與教材研究》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電子商務數據分析教學課件匯總完整版電子教案
- 浙江省公安民警心理測驗考試題目(含答案)
- (精品)3D打印機畢業論文
- 暖氣管道安裝施工方案(實用資料)
- 森林防火安全責任書(施工隊用)
- 自卸車液壓系統安裝手冊
- 裝載機 維護保養檢查記錄表
- CIE1964_CIE1931_標準照明體_1nm間隔
- (完整word版)建筑工程公司員工證書管理辦法
- Oring美國國家標準(AS568)
- 教育因愛幸福井曉輝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