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蘇省2024-2025高三下學期大聯考歷史試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題,每題3分,共計48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1.表1反映了戰國時期各國變法的部分內容。這些變法措施表1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A.旨在確立中心集權制B.利于社會階層的流淌C.體現法律至上的原則D.推動小農經濟的發展2.廣西貴縣羅泊灣一號墓出土的漢初《東陽田器志》木牘是隨墓主子陪葬的農具清單,清單上的農具都來自吳國東陽地區,有鍤、鋤、鈧等種類。這可以佐證漢初A.區域間經濟溝通加強B.經濟重心向南方轉移C.灌鋼法技術日益成熟D.牛耕推廣到珠江流域3.白鹿洞書院的禮圣殿又名大成殿,由朱熹任浙東提舉時出資30萬修建。殿正中有唐吳道子所繪孔子行教圖,左右分列四圣像即顏子、思子、曾子、孟子。大殿后壁有朱熹手書“忠、孝、廉、節”四字。由此可知,白鹿洞書院A.代表南宋官學的發展B.確立程朱理學的正統地位C.注意儒家文化的傳承D.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4.明朝監察御史組織形式上隸屬于都察院,但可不經都察院而獨立行使監察職權。對于監察御史,要求剛正不阿,各項法律熟記于心,同時規定“凡御史犯罪,加三等,有贓從重論”。這表明,明朝的監察制度A.依靠于監察官的品德B.提高了廣闊官吏的文化素養C.利于監察效能的提高D.發揮法律與教化的雙重作用5.19世紀末美國排華心情加劇,被人販賣到美國加州的丁龍辭職回國。他希望把終生積攢的血汗錢12000美元捐獻給一所出名的美國高校,建立一個漢學系。在摯友的幫助下,美國哥倫比亞高校設置了“丁龍講座”和“東亞系”。丁龍的經驗說明華工出國A.促進中華文化的溝通傳播B.推動了美國停止人口販賣C.提高了近代中國的國際地位D.助推美國對學問精英的需求6.在承認中心王朝統治的前提下,清政府頒布了《回疆則例》等法律,并用封爵、給俸、聯姻、朝覲等措施加強與民族地區上層人物的聯系。當左宗棠進軍新疆時,當地民眾夾道歡迎,幫助清軍驅除了阿古柏。這表明清政府A.因俗而治增加了國家認同B.制訂法律捍衛邊疆主權C.分而治之維系了羈縻統治D.依靠民眾擴大統治基礎7.《新青年》自1915年9月創刊至1926年7月終刊,共出9卷。《新青年》刊發了大量譯文,譯文類別及變更狀況如圖1所示。譯文類別的變更趨勢可以佐證當時圖1A.民主科學占據主導地位B.救亡圖存成為時代主流C.白話文運動不斷走向高潮D.民主共和政體成為新追求8.圖2為時政漫畫《新式五味瓶》。在一張標識為“國民政府”的餐桌上,擺放著幾個佐料瓶,瓶上分別貼有標簽。據此推斷,當時國民政府圖2A.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B.開展國共合作的國民革命C.確立了國民黨專制統治D.建立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9.1927年11月,工農革命軍其次次攻下茶陵縣城。毛澤東馬上指示召開工農兵代表大會,成立工農兵政府,保衛商店、郵局和學校,號召廣闊群眾建立工農武裝,懲治土豪劣紳。這一指示重在A.協作北伐斗爭成功進軍B.加強中共對軍隊的領導C.嘗試實行中心城市暴動D.探究建立農村革命政權10.建國初期,中共組織群眾先后開展以清潔大掃除、反對美國“細菌戰”和“除四害”為中心的三次大規模的愛國衛生運動。經過十余年的努力,鼠疫、天花、血吸蟲病等烈性和急性傳染病接連被殲滅。當時有群眾由衷地發出“共產黨和人民政府治好了我的血吸蟲病,給了我其次次生命”的感嘆。由此可知,新中國初期的疫病防治A.夯實了人民政權的社會基礎B.形成了完整的衛生醫療體系C.突出以意識形態斗爭為核心D.消退了傳染病對人民的威逼11.2005年,中華全國總工會修訂了全國勞動模范的評比標準,進一步承認了管理、服務、科技等勞動形式的價值創建功能,私營業主、進城務工人員以及體育、消遣明星等首次納入評比范圍。這一評比標準反映出A.改革開放豐富勞動內涵B.第三產業的發展主導勞模標準修訂C.人們職業觀念發生變更D.城市化進程中的社會問題得到解決12.朝鮮王朝組織編撰了《高麗史》,該書的體例分為“世家”“列傳”“志”“年表”等。《高麗史》不僅記載了高麗王朝重要人物的事跡和當時的社會狀況,而且保存了中國和朝鮮半島交涉的表箋、奏章等史料。據此可知,《高麗史》A.首創紀傳體通史體裁B.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C.記載了西漢時中朝間的往來D.是朝鮮半島現存最早的史書13.圖3是16世紀亞洲出口到葡萄牙里斯本和中東黎凡特的胡椒數量(單位:擔)。對圖中數據變更解讀正確的是A.歐洲香料價格持續上漲B.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C.“三角貿易”漸漸興盛D.歐洲貿易中心漸漸發生轉移14.英國神學家威克里夫指出,英格蘭王國是一個整體,而教士,領主與平民均屬于該組織的一員。1382年后,他還把《圣經》翻譯成英語來講經布道,做宗教儀式,。他認為,《圣經》是信仰的唯一依據,應排斥外來勢力對信仰自由的干預。這些言行A.動搖了民眾的宗教信仰B.使英國擺脫了羅馬教廷限制C.受到路德派思想的影響D.有利于民族國家意識的形成15.《凡爾賽和約》正式承認埃及為英國的“愛護國”,1921年12月,英國殖民當局逮捕捕了柴魯爾等5位華夫脫領導人,埃及爆發反英高潮,罷工、罷市、罷課。1922年,英國承認埃及是獨立的主權國家。這表明A.德國的海外殖民地被戰勝國瓜分B.一戰促使非洲民族解放運動高漲C.列強瓜分世界的狂潮遭到埃及人民抗拒D.民族解放運動清除了英國在埃及的特權16.蘇聯經濟處于危機的前夜:經濟增長停滯,傳統經濟體制已經到了功能衰竭,非改不行的地步,當政的蘇聯領導人在經濟戰線的最大失誤是丟失了改革的良機,為后來的領導人篡改改革的方向創建了條件。這一評論指向的歷史時期應是A.1945—1951年B.1959—1964年C.1976—1981年D.1986—1991年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題,滿分52分。17.(16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由唐入宋,“自田制壞而兼并之法行,貧民下戶極多。”宋朝廷從仁政理念動身,突破了舊有“輕濟貧重恤窮”的觀念,形成了以貧困救濟為主、醫療救濟為輔的濟貧制度。神宗時實行保甲法,對占田20畝以下的貧民免除服役。后又出臺惠養乞丐法,“差官檢視內外老病貧乏不能自存者注籍,人日給米豆共一升,小兒半之,三日一給。”兩宋時期民間濟貧恤窮活動也趨于活躍。以義莊為例,其始于北宋中期范仲淹,用以救濟貧困族人。醫療機構方面,當以勝善寺藥寮出現為最早。“凡郊野之民無有遠邇,與道路之往來有疾病者”皆可得到免費治療。——摘編自孫競《宋代的社會貧困線及其社會意義》等材料二中世紀英國鄉村底層民眾普遍經驗了物質生活貧困。很多上了年紀的貧困佃農通過將持有地讓與年輕家庭成員來保證晚年生活。集體耕作的公地制度也為貧困群體供應了重要的生計補充來源。很多莊園都將在公地上拾穗作為窮人的權利,對拾取落穗之人的資格作出明確限制。13世紀起先,立遺囑在鄉村普及開來,留下一些虔心的遺贈是不行或缺的。最常見的形式是贈與一小筆現金,分發給出席葬禮的窮人。也有立遺囑人規定利用遺贈資金產生的利潤定期開展救濟活動,這種救濟行為往往持續較長時間。修道院作為社會財寶的主要占有者之一,利用穩定的資金來源,為窮人建立了收容所和慈善院,1216—1350年間總計修建達700余所。——摘編自王學增《中世紀英國鄉村貧困與社會濟助探討》(1)依據材料一,概括宋代濟貧制度形成的歷史背景。(6分)(2)依據材料二,歸納中世紀英國解決貧困問題實行的救助方式。(6分)(3)依據材料,分析中英兩國貧民救助體系的共同之處。(4分)18.(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圖41500—1775年大西洋沿岸地區人口遷移狀況示意圖材料二歐洲人向西半球輸入人口,早在1800年就形成了新的文明中心,配有歐式政府、宗教和教化制度。一個新的國家從原先由英國人統治的北美地區興起。美洲有兩個業已成熟的文明被西班牙毀滅,也被西班牙自身的文明所取代。拉美很快出現了一批混血人口,混血現象特別普遍,歐洲人和土著及黑奴都會繁衍后代,這些黑奴最早在16世紀作為甘蔗園的勞力引入,后來人數不斷增加。雖然印第安語言得到留存,折服者的語言當然還是成了這片大陸的主流通行語。——J·M·羅伯茨、Q·A.維絲塔德《企鵝全球史》(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學問,指出1500-1775年大西洋人口遷移方向及主要緣由。(5分)(2)依據材料二,分析1800年以前歐洲人向西半球輸入人口的影響。(7分)19.(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般而言,在社會轉型過程中,改良總是比革命付出的代價要小得多。因此改良為首要選擇、避開公開的暴力對抗應為常情。然而,古今中外的歷史表明,革命與改良的發生皆有其深刻的社會緣由,當社會沖突尖銳到改良不足以應對時,革命便不行避開地發生了。在近代中國,革命與改良,既有路徑分歧的一面,又有互為促進和聲援的另一面。改良與革命各有功用,共同推動者社會的變革和發展。在經驗了19世紀的苦難與動亂之后,20世紀的中國進入到一個波瀾迭起的革命時代。假如說革命是昂揚的主旋律,改良則是和聲,是副歌,兩者的協作使歷史前進的交響曲更加雄渾豐滿。——摘自王建朗《再議近代中國的革命與改良》依據材料,圍繞改良與革命的關系提煉一個觀點,結合近代中國歷史的相關學問加以闡釋。(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表述成文)20.(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國式現代化”主要是指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其本質是以人為本,而不是以資本為中心。新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大致可劃分為兩大時期。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全國5億多人口,絕大多數生活在農村,86%以上是文盲。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直面時艱,通過制度變革和道路探究,營造了全國上下團結一心、共商國是、共謀發展的良好政治氛圍,逐步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工業體系,為現代化打下堅實基礎。1978年黨的其次代領導集體審時度勢,作出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確定。一切有利于發展社會生產力、有利于增加國家綜合實力的要素,都得到空前釋放與擴大,安排與市場相結合,創建了舉世矚目的“中國經濟奇跡”。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WTO,于2013年成為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和“世界工廠”。中國用短短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的工業化歷程。通過“引進來”和“走出去”戰略,中國走出了一條既發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現代化之路。中國式現代化,不僅注意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從5000多年深厚文明傳統中吸取養分,為實現民族復興熔鑄精神之魂。“兩個文明”協調發展,構成中國式現代化的顯明特征。——摘編自馬敏《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歷史演進及前瞻》(1)依據材料,概括新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各時期取得的主要成就。(6分)(2)依據材料和所學學問,歸納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的特點。(6分)
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細則一、選擇題:共16題,每題3分,共48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題號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BACCAABBDAABDDBC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題,滿分52分。17.(16分)(1)歷史背景:土地兼并嚴峻,貧富差距擴大;(2分)仁政思想得到推行;(2分)王安石變法的實施;(1分)傳統救濟觀念的變更。(1分)(2)救助方式:家庭成員內部的互助;(2分)公地制度為貧困群體供應重要的生計來源;(2分)基督教會擔當了救濟窮人的重要功能;(1分)鄉村居民的捐贈。(1分)(3)共同之處:救助體系多元化;(2分)都有宗教組織參與救助;(1分)重視長期救助。(1分)18.(12分)(1)方向:從歐洲向美洲、非洲和大洋洲遷移。(2分)緣由:新航路開拓;(1分)早期殖民擴張;(1分)三角貿易。(1分)(2)影響:形成新的文明中心美國;(1分)瑪雅文明和印加文明被毀滅;(1分)出現混血人種,形成多族群混雜的社會結構;(1分)加強了美洲與世界的聯系;(2分)促進美洲開發;(1分)形成兼容并包的美洲文化。(1分)19.(12分)示例一:當改良堵塞時,客觀上就為革命創建了條件。(2分)兩次鴉片斗爭后,國家和民族面臨嚴峻的生存危機。(1分)清政府開展了持續30多年的改革自救運動——洋務運動,邁開了中國近代化的第一步。但是,甲午一戰,洋務運動破產。(2分)人們意識到,僅僅限于器物層面的學習洋務是遠遠不夠的。戊戌之年,維新派借鑒西方政治制度,對中國的封建政治進行局部改革,然而變法僅僅維持了103天。(2分)直到辛丑議約,清政府才痛切地感受到中國與世界強國的差距,清末新政拉開帷幕。然而皇族內閣的出臺,使人們對預備立憲的前途失去信念,社會充滿著革命心情。(2分)晚清的政治腐敗、民生凋敝,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醫療安全文化引領下的醫療事故防范新思路
- 醫療保險費用的智能分析與決策支持
- 醫學影像診斷與信息管理系統的融合應用探討
- vhdl考試總結模版
- 2025年趣味親子運動會活動總結模版
- 入職合同和正式合同范例
- 借款房屋抵押合同范例
- 個人公司轉讓合同范例
- 醫學教育中的實踐教學方法與策略
- 2025年上半年初中生物教學個人工作總結模版
- 2025年河南三門峽黃河明珠(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苯甲酸福格列汀片-藥品臨床應用解讀
- 運輸機場機坪運行管理規定
- DB62-T 4134-2024 高速公路服務區設計規范
- 四年級下冊課外閱讀(含答案)
- 美術創作行業藝術品損壞免責協議
- 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數學開學第一課教學設計
- 供水管網漏損更新改造工程(一期)可行性研究報告
- 課題申報參考:產教融合背景下護理專業技能人才“崗課賽證”融通路徑研究
- 2025年度合伙人利益共享及風險分擔協議范本
-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