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巧聯讀共釋疑悟情感:語文五上冊《古詩三首》教學實錄與評析【教材解析】《古詩三首》是統編語文教材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由宋代陸游的《示兒》、宋代林升的《題臨安邸》和清代龔自珍的《己亥雜詩》三首古詩組成,這些古詩都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愛國情感。其中,《示兒》和《題臨安邸》都以南宋為歷史背景,可把這兩首古詩放在第一課時進行教學。《示兒》是詩人陸游臨終前寫給兒子的絕筆詩。前兩句突出“悲”,詩人悲的不是個人生死,而是沒有看到祖國統一;后兩句表達出詩人至死不忘收復中原、期盼祖國統一的深情。《題臨安邸》是詩人林升題寫在臨安一家旅店墻壁上的詩。這首詩先是描寫杭州西湖的美景,接著反問“西湖歌舞幾時休”,后借“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諷刺南宋權貴們忘記國恥、茍且偷安。學習這兩首古詩,有助于學生感受古代愛國詩人的家國情懷,理解單元篇章頁上艾青的詩句,深切感悟亙古不變的愛國情。“結合資料,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是本單元語文要素之一。《古詩三首》課后第二題和第三題指出本課的學習重點:能借助詩歌題目、結合注釋和相關資料,讀懂詩句意思,理解詩歌表達的情感。教師可組織學生整理預習時收集的資料,尤其是南宋歷史、陸游生平以及詩歌中的關鍵地點“中原”“汴州”等資料,以便酌情運用到古詩學習中,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落實語文要素。【學情分析】五年級的學生已初步習得一些學習古詩的方法,如借助注釋理解詩句意思。本課學習的重難點是結合資料,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第三學段要“初步了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基本方法……解決與學習和生活相關的問題”;教師要“根據學生需求提供學習支持,引導學生在完成任務、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積累語文學習經驗,發展未來學習和生活所需的基本素養”。因此,可鼓勵學生預習時敢于質疑,根據提出的問題收集相關資料。教師須組織學生對資料進行刪選、整合,在課堂學習中,實現資料共享,結合資料解決疑難問題,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教學目標】1.能根據詩題,初步了解《示兒》《題臨安邸》兩首古詩的大致意思。2.能結合注釋和相關資料,理解古詩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說出“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等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表達的愛國情感。3.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示兒》《題臨安邸》兩首古詩。4.會寫“祭”“熏”等生字,能按照書寫提示謄抄或默寫《示兒》。【教學過程】一、引讀:回味宋韻,聚焦兩首宋詩師:第19屆亞運會在杭州市成功舉辦,富有中國氣派、浙江特色的宋韻文化,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課件呈現杭州亞運會彰顯宋韻文化的圖文資料)宋代是我國詩詞文化的鼎盛時期之一,其間涌現的詩人詩作燦若星辰,熠熠生輝。三、四年級時我們讀過不少宋代的詩詞。(課件呈現相關古詩詞)生(讀):蘇軾《贈劉景文》、葉紹翁《夜書所見》。生(讀):曾幾《三衢道中》、盧鉞《雪梅》。生(讀):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辛棄疾《清平樂·村居》。師:山水田園風光,盡顯詩情畫意。這節課我們繼續欣賞宋代的詩作,將領略到詩人怎樣的視角與情感呢?請翻到課本第12課《古詩三首》,看一看哪兩首詩是宋詩?生:《示兒》和《題臨安邸》。師:請大家和老師一起板書詩題。(教師板書,學生書空)讀到這個詩題,(手指板書“題臨安邸”)大家有沒有想起學過的哪首古詩有相似的題目?生:《題西林壁》。師:你能讀好這個詩題嗎?生(讀出“題”字后的停頓):題臨安邸。師:對!像這樣的詩題,停頓都在“題”字之后。一起讀。生(齊讀):題臨安邸。【設計意圖】生活即語文。聯系時事,從杭州亞運會導入,結合圖文資料,回味宋韻文化;通過復習課文,回顧已學的宋詩和宋詞,自然聚焦本課的兩首宋詩,點明學習重點,以品讀宋詩的任務驅動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結合板書與舊知,引導學生讀好新詩題,實現已有知識、能力的遷移。
二、細讀:結合資料,漸悟陸游的深情1.以資料論世,解讀題意師:我們先來學習《示兒》這首詩。請大家自由朗讀,注意讀準字音,讀好詩句的節奏和停頓。(學生自由朗讀,教師再指名朗讀)
師:這位同學不僅把詩讀正確了,還讀出了詩的節奏。這是一首七言絕句,每行七個字,應該讀怎樣的節奏?生:二二三。師:我們一起試著把這個節奏讀出來。(學生按照節奏一起朗讀)師:有些古詩的大致意思,可以從詩題中發現。讀一讀“示兒”這個題目,再結合課文中的注釋①,你了解到古詩的哪些信息?
生:我知道了“示兒”的意思是“給兒子看”,這首詩是陸游臨終前寫給兒子的。生:我知道了這首詩寫了陸游臨終時囑咐兒子要做的事。師:關注詩題能了解古詩的一些信息,這是讀懂古詩的一種好方法。大家有沒有發現,詩人“陸游”前面標著“宋”,注釋里出現了“南宋”。“宋”和“南宋”有什么關系?生:我知道!宋包括北宋和南宋,先有北宋,后有南宋。四年級學習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時老師提到過。生:北宋都城在汴京,三年級時有一篇課文寫到過。南宋都城在臨安,課文注釋里有。師:能結合已學的知識與資料,真好!課前我也整理了一份歷史資料,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說一說你對那段歷史又有哪些新的了解。(播放音頻及文字資料)生:我知道“靖康之難”的“靖康”是北宋宋欽宗的年號。當時北宋被金攻破,徽欽二帝被俘虜,隨后康王趙構稱帝,建立南宋。《滿江紅》中提到的“靖康恥,猶未雪”,原來就是指“靖康之難”啊!
生:我知道了南宋當政者不思收復失地,屈膝投降,還要迫害岳飛,老百姓很不滿。師:同學們能結合歷史資料讀懂詩歌,有的同學還能結合影視資料學習。2.以資料釋疑,品讀詩意師:關于詩歌創作背景,課前預習時有位同學收集了這樣一份資料。(出示資料)請他為大家讀一讀。生(讀):《示兒》作于宋寧宗嘉定二年十二月,也就是公元1210年元月。此時陸游八十五歲,一病不起,在臨終前給兒子寫下這首詩。這是他的絕筆。師:謝謝你的分享。從這份資料中,你了解到了什么?生:陸游以絕筆詩的方式留下了遺囑。師:作為詩人,這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首詩;作為父親,這是給兒子留下的一份遺囑。一般的遺囑會交代什么?生:有的會安排家里的財產分配。生:有的會讓子女辦一些自己還沒有辦完的事,完成一些心愿。
生:有的會留下他一生的生活經驗,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能做,等等。師:遺囑中交代的往往是最重要的事。陸游心中記掛、囑咐兒輩的是什么重要的事?(課件出示學習建議,請學生朗讀)(學生展開學習,教師巡視、酌情指導)師:說一說你向同桌請教的字或詞。生:我請教的是“家祭”。意思是“家里祭祀的時候”。現在清明節或冬至,我們也有祭祀的習俗。師:詩中有個“元”字,三年級時你們學過《元日》,這兩個“元”字的意思一樣嗎?生:不一樣。《示兒》中的“元”是“本來”的意思,《元日》中的“元”是“開始,第一”的意思。師:同學們在預習《示兒》時還提出了疑難問題。(課件出示:詩中的“中原”在哪里?“中原”是什么時候失去的?)很多同學都想了解“中原”在哪里,小雨同學整理了資料,我們請她來分享。生(讀資料):中原,又稱華夏、中土、中州。狹義上,指河南地區;廣義上,指以河洛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地區。師(課件出示北宋、南宋的地圖):這兩張分別是北宋、南宋的地圖。對比一下,南宋的疆域和北宋的疆域最大的不同是什么?生:南宋的疆域缺了很大一塊,就是包括汴州在內的中原。師:結合圖文資料,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讀懂詩歌。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陸游臨終之際心中記掛、囑咐兒輩的重要的事是什么?生:他記掛的是南宋朝廷北定失地中原后,兒子在家祭時能告訴他。生:他囑咐兒子在家祭時不要忘記把祖國統一的事情告訴他。師:你是根據哪幾句詩讀出來的?生: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師:陸游心中記掛的是南宋軍隊能平定中原、統一祖國的事,(板書:中原定)從中你體會到詩人怎樣的情感?生:我體會到詩人熱愛祖國的情感。生:我覺得詩人陸游很不一般,臨終之時沒有想著家里的小事,念念不忘的是國家統一的大事,胸懷國家,詩人是多么愛國!師:你能把體會讀出來嗎?生(“北定”“中原”讀重音):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師:你讀出了自己的體會。誰還想說一說?生:我覺得作者當時很悲憤,從“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中可以感受到。師:他悲憤的是?生:不見九州同。師:為國家未同而悲憤,可見詩人的愛國情!請你讀一讀這兩句詩,把體會讀出來。生(“悲”“不見九州同”讀重音):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師:非常好!我們一起把體會到的情感朗讀出來。生(有感情地齊讀):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3.以資料知人,悟讀詩情師(指板書):中原定、九州同,對陸游來說為什么如此重要?課前老師和幾位同學一起整理了陸游的生平資料。(課件播放文字資料)師:看了陸游的生平資料,你知道了什么?生:陸游2歲時,家被金兵占領,但到他臨終時,被金兵占領的地方依舊沒有奪回來。陸游遺憾又悲憤,寫下了《示兒》這首詩。生:陸游一生都在抗金,但是臨終前也沒有成功,所以“中原定、九州同”對他來說非常重要。生:陸游說“一寸赤心惟報國”,我體會到陸游是多么愛國,想要為收復失地、國家統一奉獻力量。生:陸游疾病纏身時寫詩“南望王師又一年”,他是多么希望王師把自己的家奪回來啊!雖然他疾病纏身,可他的愛國精神依然在!師:中原定、九州同,陸游盼了一生!他一生立志報國,但臨終也未能如愿!請你讀一讀最后兩行詩。生(“王師北定”讀重音):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師:我們像這位同學一樣讀一讀。生(齊讀):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師:讓我們用深情的朗讀,向800年前這位一生憂國、一心報國的愛國詩人致敬!生(滿懷深情地齊讀):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設計意圖】學貴有法。結合資料,知人論世,三次推進,層層深入:借助歷史背景資料,結合詩題把握信息;借助地理圖文資料,靶向解決學習疑難;借助詩人生平資料,深度感悟詩歌情感,體會愛國真諦。結合資料的學習方法,順勢而為,推動學習活動的展開與深入,學生既了解了詩歌創作的歷史背景,理解了詩句意思,又觀照了詩人一生,悟得愛國情感,實現了語文課程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三、略讀:再用資料,感悟以諷寄情師:陸游盼著王師北定中原,(板書:王師)但是臨終也未能如愿。關于這個“王師”,大家想提什么問題嗎?生:我想知道:“王師”去了哪里?他們在干什么?師:下面我們來學習《題臨安邸》,或許能從中獲得答案。(課件出示學習建議,請學生朗讀)(學生展開學習,教師巡視、酌情指導)師:我們來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生:“王師”在西湖邊飲酒作樂,聽歌賞舞,茍且偷安。師:你是從哪幾句詩讀出來的?生: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生:“王師”在游玩。我從“暖風熏得游人醉”這句詩知道,他們在徐徐暖風之中游山玩水。師:大家很會學習!你們認為這首詩中哪個詞指的就是“王師”?生:我認為詩中的“游人”指的就是“王師”。師:請把“游人”一詞寫到黑板上。(學生板書“游人”)師:這些“游人”“王師”,為何流連“杭州”不思“汴州”呢?我們可以先結合課文插圖,說一說你看到的杭州是怎樣的。生:插圖中的杭州,依山傍水,青山連綿,非常美麗。生:插圖中的杭州有層層疊疊的樓閣,十分豪華。師:“山外青山樓外樓”,杭州的確是個好地方。說一說你對汴州的了解。生:我知道汴州曾是北宋都城,特別繁華。生:三年級時學過課文《一幅名揚中外的畫》,與汴州有關。師(課件出示《一幅名揚中外的畫》):大家記得課文的主要內容嗎?生:《一幅名揚中外的畫》主要介紹了《清明上河圖》,這幅名畫畫的正是北宋都城的繁華景象。師:林升所處的時代,汴州已經被金兵占領了!這片土地已經不屬于……生:不屬于林升他們了。師:林升氣憤的是,在杭州流連的王師忘記了……只知道在杭州……生:忘記了汴州被金兵占領,只知道在杭州歌舞升平!生:忘記了“靖康之難”,只知道在杭州紙醉金迷!生:忘記了“北定中原”,只知道在杭州茍且偷安!師:你讀懂林升詩句里的“游人”了嗎?生:“暖風熏得游人醉”,貌似一派祥和,實則深刻諷刺!生:“游人”迷醉,中原怎能收復!“王師”如此,國家豈不滅亡!師:如果你是林升,此時在臨安一邸,會怎樣念出這四行詩?(學生自由練讀,教師指名讀)生(“幾時休”“游人醉”讀重音):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師:我們聽出了林升的憤懣、無奈與諷刺!我們像這位同學一樣讀一讀。(學生有感情地齊讀)【設計意圖】問題驅動學習,資料助力學習。以《示兒》引發對“王師”的質疑,展開《題臨安邸》的學習,順疑而學,自然而然。引導學生在略讀中遷移學習方法,結合詩題、注釋、課文的插圖以及學過的課文等資料,研讀“王師何在”,讀與悟緊密結合,真切感受詩人以諷喻寄托的愛國情懷。四、聯讀:誦詩習書,觀照單元整體1.聯讀兩首詩,深悟愛國情師:我們把兩首詩放在一起讀。陸游在臨終之際訴說自己的心事……生(齊讀):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師:林升深深知道,九州未同是因為……生(齊讀):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師:林升只能無奈地感嘆……生(齊讀):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師:林升希望西湖歌舞能立時休,陸游的夙愿才有可能實現……生(齊讀):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師:這兩首詩看似很不相同,但有一個相同之處,讀出來了嗎?生:兩首詩都表達出詩人深深的愛國情。師:我們把“愛國情”三個字端端正正地記下來。(學生做筆記,教師板書“愛國情”)師:同學們,詩人的心是相通的,他們身在臨安,心向中原!詩人的情是相同的,正如單元篇章頁上艾青的詩句那樣……生(有感情地齊讀):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2.背誦習書,謄寫愛國詩師:我國書法家以一腔深情,揮毫潑墨,書寫這兩首愛國名作。(課件出示書法作品)誰來讀一讀或背一背?生(有感情地背誦):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生(有感情地齊背):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師:我們也來學習書寫自己的書法作品。這兩首詩,各有一個難寫的字。(課件出示:祭、熏。學生認讀。教師根據學生意愿范寫生字。學生練寫兩個生字)師:我們重點書寫《示兒》,橫向書寫古詩,要注意什么呢?(課件出示本單元語文園地“書寫提示”)誰來讀一讀?生(讀):每一行詩句都居中寫,注意上下、左右文字要對齊。生(讀):注意筆畫、結構等方面的細節。師:除了這兩點,還要注意落款寫在右下方。同學們按照格式可以抄寫,也可以默寫。寫好之后,同桌相互評議。這是評價建議:書寫共五星。書寫正確,得☆;做到居中,得☆☆;做到上下、左右對齊,得☆☆。(學生在作業本上練習,然后同桌評議)3.觀照單元,聯結愛國情師:在教材編排的宋代詩篇中,我們從山水田園的詩情畫意,走近深沉厚重的愛國情懷。愛國,是中華民族亙古不變的情感。像陸游、林升這樣的愛國詩人還有很多,比如,我們學過李清照的《夏日絕句》。(課件呈現《夏日絕句》)生(有感情地齊讀):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師:赤誠丹心,躍然紙上!這個單元,我們還將學習清代愛國詩人龔自珍、著名學者梁啟超等名家的作品。(課件呈現《己亥雜詩》《少年中國說(節選)》)讓我們一起感受不同的文字表達,感悟不變的愛國情懷!【設計意圖】結合資料學古詩的方法,加以滲透與延續:一是聯系已學愛國詩篇,建立情感關聯,豐厚讀悟體驗;二是引入書法家相關作品,營造藝術氛圍,增強文化自信,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三是鏈接單元語文園地“書寫提示”資料,提供書寫指導,引領學生學會橫向書寫古詩;四是提前呈現后續課文,聚焦愛國主題,觀照單元整體,引發學生閱讀期待。
板書:
【評析】《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義教新課標”)在“課程內容”的“主題與載體形式”部分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課程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古詩文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內容。統編語文教材非常重視古詩文教學,全套教材選編了112首古詩詞和14篇文言文,分別編排在各學段的課文、語文園地“日積月累”板塊中,教學時應有不同的要求。義教新課標在各學段目標中對古詩文教學提出了具體要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比較容易出現以下問題:疏通詩意時逐字翻譯,過于強調詩作的時代背景、作者生平等,隨意拔高學習要求,一味講解,忽視學生的朗讀體悟,等等。倪曉琴老師的這堂課對古詩教學中內容與方法的選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進行了積極的實踐,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可借鑒之處。1.聯讀古詩,同頻共振感受愛國情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古詩三首》由《示兒》《題臨安邸》《己亥雜詩》組成。三首古詩中,《示兒》《題臨安邸》屬于宋詩,都以南宋歷史為創作背景,抒發的是詩人的愛國情懷。教師根據這兩首詩的共性,將它們作為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組織了有深度的兩詩聯讀,收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結合南宋歷史的有關資料,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兩首詩的意思,實現資料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學習《示兒》,引發對“王師何在”的質疑,繼而學生在《題臨安邸》中覓得蹤影,學習的內容之間產生關聯;陸游的臨終囑托、林升“游人醉”的諷喻,均為愛國情的抒發,學生發現了詩歌情感的關聯。倪老師還將這兩首古詩置于宋代詩篇中,導入時復習了學生已學的七首宋代詩詞,感受詩人筆下的山水田園風光,課中通過學習這兩首詩,感受詩人深沉厚重的愛國情懷,結課時復習李清照的《夏日絕句》,帶學生了解宋代更多的愛國詩人,隨后呈現本單元后續的學習內容《己亥雜詩》《少年中國說(節選)》。教師并未局限于兩首古詩的聯讀,而是聯系了單元整組的內容,更有宋代詩詞的聯讀,從而讓學生感受到,愛國是中華民族亙古不變的情感。2.梳理方法,在運用中提高學習能力五年級學生已經學過不少古詩,初步掌握了一些學習古詩的方法。倪老師準確把握學生學習古詩的起點,巧妙地引導學生不斷梳理已學的方法,并在運用中促進學生形成知識組塊,進而提高學習能力。如“這是一首七言絕句,每行七個字,應該讀怎樣的節奏”,運用朗讀七言絕句的經驗,讀好新學的兩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注冊會計師財務審計科技應用試題及答案
- 房屋交易合同額外條款協議書
- 試題及答案:培養條件的設置
- 微生物檢驗過程中的常見誤區試題及答案
- 注冊會計師考試2025年戰略財務管理的實施方法與挑戰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法規遵循試題及答案
- 逐層深入備戰2025年注冊會計師考試內容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心理準備技巧試題及答案
- 教學環境與氛圍營造計劃
- 注冊會計師時間分配技巧試題及答案
- 慢性病管理與護理方法試題及答案
- 定向培養協議書模板
- 基于CRISPR-Cas9技術探索敲除RAB7A增強肺癌對吉西他濱敏感性的機制研究
- 社區文化活動服務行業跨境出海戰略研究報告
- 汽車背戶協議合同
- 碳中和目標下的公路建設策略-全面剖析
- 2025年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一中中考一模英語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中華傳統美德在幼兒園語言領域的滲透路徑探索
- T-ZZB 3624-2024 1000kV交流架空輸電線路金具
- 2025年河南應用技術職業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匯編
- 形勢與政策(貴州財經大學)知到智慧樹章節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