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統編版九年級下學期語文15無言之美素養提升練習一、基礎過關全練1.下列句子中加點字詞的書寫和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A.譬(pì)如有一個荒村或任何物體,攝影家把它照一幅相,美術家把它畫一幅圖。B.假使筆之于書的和存之于心的銖兩悉稱(chēng),絲毫不爽,這是不是文學上所應希求的一件事?C.美人卷珠簾,深坐顰(pín)峨眉。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D.中天懸明月,令嚴夜寂廖。悲笳(jiā)數聲動,壯士慘不驕。2.下列句中加點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A.只見山巒起伏,珍木秀逸,好一派詩情畫意的景色,這景色使人頓感心曠神怡。B.經過挑選絨毛、染色、粘貼等工序,一團團五彩絨毛在他手中變為栩栩如生的小雀。C.紙張薄如蟬翼,她只能輕描淡寫地作畫,生怕一不小心刺穿了這來之不易的“寶貝”。D.這兄弟倆的性格,簡直是大相徑庭,一個溫順靦腆,另一個耿直剛烈。3.下列判斷有誤的一項是()A.“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未言情,但含情,言不盡意,值得玩味。B.“與其吐肚子把一切都說出來,不如留一大部分讓欣賞者自己去領會。”這是個假設復句。C.“所謂文學,就是以言達意的一種美術。”這句話的主干是“文學是美術”。D.“銖兩悉稱”“無言之美”“言不盡意”依次是主謂短語、偏正短語、主謂短語。4.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論證方法。(1)著名英國詩人濟慈在《希臘花瓶歌》也說,“聽得見的聲調固然幽美,聽不見的聲調尤其幽美”,也是說同樣道理。(2)我們再問,相片和圖畫所引起的美感哪一個濃厚,所發生的印象哪一個深刻,這也不消說,稍有美術口胃的人都覺得圖畫比相片美得多。(3)要說明雕刻上流露和含蓄的分別,希臘著名雕刻《拉奧孔》是最好的例子。二、能力提升全練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小小的印章包含著宏大的命題。它既包含篆刻、拓印等藝匠技藝,又涉及文字學、考據學、史學等金石之學,____,____,____,____,____。存印者,存印人精神之品是也!①因為印章是對中國文字之藝的詩性表達,無言卻深蘊,方寸有山河②是一個超乎一般想象的異常宏博的領域③這里有文與字的神會,有虛實方圓的天地,有操刀執印者的胸襟與志趣④均是對文字有擔當、有想象、有耕耘的人⑤執刀向印的人,不論工匠或文人A.①③⑤④② B.①③②⑤④ C.②⑤④①③ D.②⑤④③①【學科素養·審美創造】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談美感教育①世間事物有真善美三種不同的價值,人類心理有知情意三種不同的活動。這三種心理活動恰和三種事物相應。真關于知,善關于意,美關于情。人能知,就有好奇心,就要求知,辨別真偽,尋求真理。人能發意志,就要趨善避惡,造就人生幸福。人能動情感,就愛美、喜歡創造藝術,欣賞人生自然中的美妙境界。真善美具備,人生才完美。人好比一棵花草,根莖枝葉花實都得到和諧發展,才繁茂有生氣。②教育的功用就在順應人類求真、向善、愛美的天性,使人在這三方面得到調和的發展,以達到完美的生活。于是有智育、德育、美育。智育叫人研究學問,求知識,尋真理;德育叫人培養良善品格,學做人處世的方法和道理;美育叫人創造藝術,欣賞藝術與自然,在人生世相中尋出豐富的興趣。只顧求知而不顧其他的人是書蟲,只講道德而不顧其他的人是迂腐的清教徒,只顧愛美而不顧其他的人是頹廢的享受主義者。這三種人都非全人而是精神方面的跛子。③美感教育是一種情感教育。它的重要我們的古代儒家是知道的,儒家教育重詩重禮樂。詩、禮、樂可以說都屬于美感教育。詩與樂相關,目的在怡情養性,養成內心的和諧;禮重儀節,目的在使行為儀表規范,養成生活上的秩序。內具和諧而外具秩序的生活,從倫理觀點看,是最善的;從美感觀點看,也是最美的。這就高于柏拉圖和托爾斯泰諸人,因為他們誤認為美育妨礙德育,儒家則認定美育為德育的必由之徑。道德并非陳腐條文的遵守,而是至性真情的流露。善與美不但不相沖突,到最高境界其實是一回事。④我們通常把自己囿在習慣所畫成的狹小圈套里,讓它把眼界“蔽”著,使我們對它以外的世界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詩人和藝術家所以超過我們一般人者就在情感比較真摯,感覺比較銳敏,觀察比較深刻,想象比較豐富。我們“見”不著的他們“見”得著,并且他們“見”得到就說得出。像一位英國詩人所說的,他們“借他們的眼睛給我們看”。⑤這種眼界的解放給我們不少的生命力量,讓我們覺得人生有意義、有價值,值得活下去。許多人嫌生活煩悶無聊,原因就在缺乏美感修養,見不著人生世相的新鮮有趣。美感教育可以使人吸收生命的活力。朱子有首詩說:“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詩所寫的是一種修養的勝境。美感教育給我們的就是“源頭活水”。⑥從歷史看,一個民族在最興旺時,藝術成就必偉大,美育必發達。《詩經》《禮記》《左傳》諸書所記載歌樂舞的盛況,文藝復興時代的意大利、莎士比亞時代的英國、歌德和貝多芬時代的德國都可為證。現在我們要想復興民族,必須提倡和普及美感教育。(作者:朱光潛。有改動)6.請簡述本文的寫作思路。7.閱讀第③段,說說“善”與“美”的最高境界是什么。8.第④段引用英國詩人的話有何作用?9.請結合生活現象簡述本文的現實意義。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解析:
A、無誤;
B、銖兩悉稱chèn,有誤;
C、峨眉應該是蛾眉,有誤;
D、寂廖應寫成“寂寥”。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字音、字形的識記,平時應注意反復記憶,針對習慣性讀錯的字詞,比如:是鍥而不舍(qiè),不是qì鍥而不舍,還有一些不常見的多音字,如:殷紅(yān),這些易錯字詞應及時總結到錯題集上,平時反復復習,從而準確掌握。2.答案:C解析:“輕描淡寫”指著力不多地描寫或敘述,也指談問題時把重要問題輕輕帶過,句中屬于望文生義,使用不恰當。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成語使用正誤的辨析。解答此題,平時要有大量的成語積累,還要結合句意表述,從詞性、詞義輕重、感情色彩、習慣用法等多方面考慮,確定正確選項。成語運用的常見錯誤有以下幾種:望文生義、褒貶不當、搭配不當、用錯對象、語境不符等。3.答案:B解析:
A、“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表達了一種對離別或消逝的哀愁,同時也體現了對自然永恒之美的贊美。曲終人不見,表現的是人或事的消逝,而江上數峰青則象征著自然的永恒和靜穆。這兩句詩既傳達了詩人對消逝的無奈和遺憾,也彰顯出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自我期待,無誤;
B、假設復句是由兩個有似設關系的分句組成,前一個分句假設存在或出現了某種情況,后一個分句說明由這種假設的情況產生的結果。常用的關聯詞語有“如果(假如、假使、倘若、要是、若是)……就(那么、便、則)。”和“如果……就……”,有誤;
C、無誤;
D、主謂短語,主語+謂語,太陽升老師講課,偏正短語,定中/狀中關系連接(“的”“地”),外國朋友更加堅強,無誤。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語法知識,常見的短語有五類,如:漢語中,常見的短語有五類,(1)并列短語,詞和詞之間是并列關系,報紙雜志你與他(2)偏正短語,定中/狀中關系連接(“的”“地”),外國朋友更加堅強(3)主謂短語,主語+謂語,太陽升老師講課(4)動賓短語,動詞+賓語,眨眼睛噴出火焰(5)補充短語,后面的詞對于前面的詞起補充作用(“得”),干得很好嚇/跑了。此類知識比較抽象,學生可以通過記憶例子來記憶。4.答案:(1)道理論證(2)對比論證(3)舉例論證解析:本題考查論證方法及作用。常見的論證方法有四類:舉例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
(1)故答案為:道理論證。
(2)故答案為:對比論證。
(3)故答案為:舉例論證。
【點評】(1)(2)(3)本題考查論證方法及作用。常見的論證方法有四類:舉例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作用分別是:舉例論證使論證更具體跟有說服力。道理論證使論證具有權威性,更有說服力。比喻論證使說理生動,讓人容易理解,使論證淺顯易懂。對比論證使論點更鮮明突出。論證方法的答題格式分別是:舉例論證,運用舉例論證的論證方法,舉出……事例有力地論證了……的觀點或道理。道理論證,運用道理論證的論證方法,引用名言格言俗語有力的論證了觀點或道理,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比喻論證,運用比喻論證的論證方法,把…比作…,形象生動的論證了……的觀點,使論證淺顯易懂。對比論證,運用對比論證的論證方法,從將...和...加以比較,使論點更鮮明突出。最后需要注意,答題時候,一定要結合文章的具體內容,不能只寫答題的格式,提到論點的,一定要把論點寫出來。如:運用了道理論證論證方法,引用了馬克思的名言,充分有力地論證了我們要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這一觀點,增強文章的說服力。5.答案:C解析:橫線處前面寫印章包含很多技藝,后面應該接印章的意義或者對印章做個總結。②是總結強調印章的宏博的領域,可以放在第一句,排除AB。④⑤都是講“......的人”,類型一致放一起,注意⑤中的“不論”,④中的“均是”。“不論…都是”是表示條件狀語的關聯詞,即⑤在④前。①強調印章內涵深厚,③具體解釋為什么印章有深厚的內涵。①在③前。排除D。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句子的排序,側重考查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應對此類題目,可以采取以下辦法:第一,審清楚題干,提取關鍵詞,分析題目中隱藏的邏輯關系。第二,分析選項,提取線索詞語。答案:6.本文先論述人只有真善美具備,人生才完美;接著闡釋全面教育對造就全人的功用;進而論述了美育的價值和作用;目的是最終發出民族復興必須提倡和普及美育的呼吁。7.內具和諧、外具秩序的統一。8.一方面表明詩人和藝術家的眼界更開闊,可以發現更多的美;一方面是說欣賞他們的作品可以解放我們的眼界;從而論證了美育可以給我們生命的力量。9.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被人們喜愛,說明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詩詞等傳統文化不僅可以讓我們得到美的享受,還可以浸潤心靈,讓精神得到熏陶。這就是本文所說的美育的價值之一。解析:【點評】(1)本題考查論證思路,在議論文中,屬于高難度題型,應對此類題型,要注意,先劃分文章的段落,內容一樣的放一起,接著概括出每一段的觀點。答題模版是:作者先......。然后.......。接著......。再.......。進而.......。又.......然后....。.最后,總結,得出.........(結論)。有幾個部分用幾個連詞連接。本題是考查文中起聯結作用的句子,屬于論證思路題的延伸。
(2)本題考查學生發現問題和探索問題的能力,搜集信息和提取信息的能力。此類題目,應首先找到關鍵詞,其次,定位文章的段落,第三,提取相關聯的信息加以概括。此類題目切記立足文本,不能主觀臆斷。
(3)本題考查重點字詞句的含義。字詞句的含義包括表層含義(本意)和深層含義(文中的意思、情感、主旨)。應對這樣的題型,學生只需找出本義和深層含義即可,難點在于深層含義中的主旨部分。
(4)本題考查學生如何運用文章中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是議論文閱讀常見的題型,本題屬于體驗類型,它通過有這樣的問法:請你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怎樣在生活中做到堅持。應對此類題目,有以下建議:1,立足文本,找出作者觀點。2.結合生活中具體現象、事例、個人經歷,表明自己的看法或者認識,這一般是作者觀點的延伸,不要漫無邊際、隨心所欲地發揮。6.第①段,闡述了真善美具備,人生才完美的觀點。
第②段介紹了教育的作用。
第③段介紹了美感教育的重要性。
故答案為:本文先論述人只有真善美具備,人生才完美;接著闡釋全面教育對造就全人的功用;進而論述了美育的價值和作用;目的是最終發出民族復興必須提倡和普及美育的呼吁。7.第③段“詩與樂相關,目的在怡情養性,養成內心的和諧;禮重儀節,目的在使行為儀表規范,養成生活上的秩序。內具和諧而外具秩序的生活”。
故答案為:內具和諧、外具秩序的統一。8.這句話的含義是借助別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內科門診病人護理常規
- 生命愛國教育
- 手術室輸血安全的護理
- 滾針操作流程護理
- 臨床護理帶教老師
- 避孕藥知識培訓課件下載
- 物聯網行業分析24
- 移動互聯網技術產業進展與發展趨勢講義
- 湖北省孝感市漢川市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3月高三適應性考試(一)語文試題含解析
- 廣西職業師范學院《數字移動通信原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環境監測考試知識點總結
- 爵士音樂 完整版課件
- DB62∕T 3159-2019 高延性混凝土應用技術標準
- 嘉興華雯化工 - 201604
- 冀教版七年級下冊數學課件 第8章 8.2.1 冪的乘方
- XX公司“十四五”戰略發展規劃及年度評價報告(模板)
- 計算機輔助設計(Protel平臺)繪圖員級試卷1
- 除法口訣表(完整高清打印版)
- 河北省城市建設用地性質和容積率調整管理規定---精品資料
- 講課實錄-洛書時間數字分析法
- 施工質量月報(樣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