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活動教案范文匯編八篇_第1頁
科學活動教案范文匯編八篇_第2頁
科學活動教案范文匯編八篇_第3頁
科學活動教案范文匯編八篇_第4頁
科學活動教案范文匯編八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科學活動教案范文匯編八篇科學活動教案篇1活動設計:陽光設計理念:《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科學活動就是要讓幼兒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貼近生活的東西才是最吸引幼兒的,玩沙就是幼兒快樂的活動之一。在玩的過程中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得到了發揮,在玩沙時幼兒能主動的去探索、去發現、去感知、去操作,在不知不覺中了解了沙的特性與用途,營造了玩中學、學中樂的氛圍。最后幼兒可以自己制作小沙錘,享受成功帶來的快樂?;顒幽繕耍?、通過玩沙活動感知沙的特性與用途。通過自主操作活動,激發探索欲望,嘗試帶來的成功。2、嘗試用沙子制作沙錘,在做做玩玩中了解沙有干濕、粗細的區別。3、簡單了解沙塵暴的成因,樹立環保意識。4、通過玩沙活動激發幼兒的愉快情緒?;顒訙蕚洌簞赢嬈渡惩痢贰⑸晨印⑼嫔彻ぞ摺⒌V泉水瓶活動過程:1、觀看動畫片《沙土》(1)沙畫(2)蓋房(3)小制作——沙錘(4)沙塵暴2、提出問題:(1)說一說你見過到沙土(細沙、粗紗、彩沙)。(2)沙土有什么用?引導幼兒說出“沙子可以用來鋪路、造房子、造橋、作畫(3)小結:近年來,沙塵暴波及的范圍之廣,危害之大,越來越引起人們對它的關注。沙塵暴主要是由于人們亂砍濫伐樹木,無計劃開荒,造成植被的破壞,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嚴重所致。只有加強環保意識,退耕還草,種植大量的樹木花草,建更多的.防護林,才能減少沙塵暴。3、出示沙錘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干濕沙和粗細沙的不同,所付出的聲音也不同。4、自主探索活動:玩沙(1)要求:“玩沙的時候不要揚沙子,不揉眼睛,要講究衛生?!?2)小腳踩一踩,小手抓一抓。(3)說一說:在玩沙過程中引導幼兒發現、感知。(沙是細細的、是一粒一粒的、是松散的、抓不成東西)4、小結5、小制作——沙錘(1)幼兒動手制作,體驗成功的快樂。2)打擊樂:我快樂6、自然結束科學活動教案篇2活動目標:1、了解襪子的外部特征,知道襪子是各種各樣的。2、知道襪子對人們的作用,掌握襪子的穿脫方法,會自己穿襪子。3、由各種襪子的美,產生對美的.興趣,提高美的欣賞力?;顒訙蕚洌阂m子若干、塑料筐若干、輕音樂一段?;顒舆^程:一、觀察襪子的外部特征。1、組織幼兒參觀襪子。導入:小朋友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請你們去看一看,襪子是什么樣子的?摸一摸有什么感覺?和好朋友的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樣?2、組織幼兒討論。討論:你剛才看到的襪子是什么樣的?有什么感覺?襪子有什么不同?(顏色、大小長短、厚薄材料等)你還見過其它特殊的襪子嗎?(五指襪、保健襪等)二、將襪子分類。1、將襪子分類。導入:剛才我們小朋友在參觀的時候把襪子給弄亂了,我們現在來給襪子分分家好嗎?住在一家的襪子都要有一個相同的地方。2、組織幼兒討論。討論:你是按照襪子的什么相同讓他們住在一個家的?三、了解襪子的作用。導入:剛才我們參觀了襪子,幫襪子分了家。那你知道襪子有什么用呢?人們為什么要穿襪子呢?(保暖;美觀:襪子可以陪襯皮鞋,并能很好地將褲子和皮鞋協調起來,讓人們更美;舒適:襪子有彈性、柔軟,可以更好地貼在腳上,減弱腳與鞋子之間的摩擦,不容易傷到腳;有的起保健作用。)四、穿襪子比賽,結束活動。1、穿襪子比賽。2、與下一個活動銜接:襪子好玩嗎?還想玩嗎?休息一下,我們接著玩好嗎?活動延伸:自主活動時相互討論自己今天穿的襪子。科學活動教案篇3活動目標:1、鼓勵幼兒大膽操作,發現無縫的蛋寶寶是捏不碎的科學道理。2、引導幼兒積極探索“蛋寶寶易碎卻捏不碎”的秘密。3、通過活動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活動準備:1、蛋若干,小碗人手一個(碗里有縫和無縫的蛋人手一個,且種類相同,如均為雞蛋或鴨蛋)2、木頭積木、不銹鋼小勺等工具活動過程:1、玩一玩,想一想1)提供各種工具(木頭積木、不銹鋼小勺等),請幼兒用自己的方法把蛋弄碎。2)自己是怎樣把雞蛋弄碎的?你覺得把雞蛋敲碎容易嗎?2、找不同找找碗里的蛋有什么不一樣?3、和蛋寶寶比力氣1)分別用力捏有縫和沒縫的蛋2)想想哪個蛋破了?為什么會破?4、經驗分享:幼兒陳述實驗結果:無縫的蛋寶寶捏不碎?;顒臃此迹航處熢谶x擇敲蛋的工具時,選擇了比較結實的木頭積木,不銹鋼的`勺子因為有一條扁平的邊,所以幼兒不需要用很多力氣就能用這些工具把蛋寶寶敲碎。這為幼兒得出“蛋寶寶很容易碎”的結論提供了前提,接下來,如果碗里放的蛋大小形狀不一,會在引導幼兒觀察時不能及時抓住觀察重點在與是否有縫,會影響下一環節的進行,并誤導幼兒的觀察小結。所以,科學活動的順利展開,環節中各項物品的準備、取用都是很有講究的??茖W活動教案篇4活動目標:1、初步了解磁鐵吸鐵的特性。2、尋找生活中的磁鐵活動準備:1、各種形式的磁鐵。2、回形針、鑰匙、紙片、雪花積木、硬幣、螺絲、塑料玩具、圖釘等物品。3、磁性釣魚竿、手偶貓兩個?;顒舆^程:1、教師創設情景:小花貓和貓媽媽到河邊釣魚,請孩子觀察誰釣的魚多?為什么貓媽媽釣的.魚多?老師拆開魚鉤發現秘密。(有磁鐵)2、出示各種形狀的磁鐵,引導幼兒觀察磁鐵的形狀、顏色。3、提問磁鐵能吸什么?不能吸什么?請幼兒自由回答。4、激發幼兒探索學習的興趣師:小朋友,你們看一看,你們的桌子上有一個盒子,里面有些什么物品?(回形針、鑰匙、紙片、雪花積木、硬幣、螺絲、塑料玩具、圖釘等)師:請小朋友幫忙找一找他的好朋友,好嗎?現在給你們每人一塊磁鐵,你們一個一個的拿起面前的物品試一試,如果有的物品被他的磁性緊緊地抱在一起,那它就是磁鐵的好朋友了。沒有抱在一起的,就不是它的好朋友了。小結:磁鐵會吸鐵制品,磁鐵會吸住鐵制的東西,吸不起來的不是鐵做的。5、幼兒游戲“釣魚”教師出示有磁鐵的釣魚竿,示范釣魚,請小朋友去釣魚,提醒幼兒在岸邊“釣魚”,可不要在“河里”釣魚。6、動腦筋、想辦法。老師有兩張漂亮的圖片擺在鐵板上給小朋友看,可它老掉下來,怎么辦呢?老奶奶縫衣服時,一不小心針掉在地上,老奶奶找來找去怎么也找不到十分著急,請小朋友想辦法?7、引導幼兒想一想、說一說日常生活中哪里還有磁鐵(文具盒、錢夾、媽媽的包、冰箱門…….)8、請小朋友用磁鐵吸一吸自己身上哪些是鐵制品?(紐扣、拉鏈、鞋帶扣)活動延伸:將材料投放到探索區,鼓勵幼兒在區域里繼續探索磁鐵的秘密??茖W活動教案篇5活動目標:1、通過操作活動,觀察生活中的各種物體是否吸水,吸水之后又會有什么變化。2、體驗小組合作的快樂,并學會將觀察結果進行記錄。3、增強對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活動準備:1、餐巾紙、瓦楞紙、報紙、木塊、海綿、棉花、錫箔紙、雨衣布每小組一份。2、記錄表、筆人手一份。活動過程:一、小實驗——會吸水的紙條今天老師要給大家變個魔術。將紙巾擰成的紙條豎著放進裝有彩色顏料的盤子里,紙條慢慢變色了。討論:1、把紙條放進顏料水里,你發現了什么?2、為什么水會“爬”上去?師:紙巾變色了,是因為它把顏料水吸進去了,那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也能吸水呢?二、認識材料,講解操作方法。1、逐一出示物品,并加以認識。2、出示大表格,知道第一行是物品的'名稱,大家集體猜測、判斷,能吸水的打√,不能吸水的打×,不能確定的打?3、幼兒分組記錄猜測結果,記錄在表格的第一行,教師巡回指導。4、集體講述,每組選一個代表講出本小組討論的結果。三、幼兒分組實驗。1、幼兒分小組操作。把各種物品放入水中,試試它們到底能不能吸水,并在表格第二行記錄實驗結果。2、驗證猜測結果。大家把猜測結果和實驗結果進行比較,看看哪個比較有爭議,可以再次實驗。3、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實驗結果,發現餐巾紙、瓦楞紙、報紙、木塊、海綿、棉花都具有吸水性,而錫箔紙、雨衣布沒有吸水性。活動延伸:老師將一些吸水慢的和一些沒實驗過的物品投放在區角里,讓孩子們利用其他時間自己去嘗試,并做好記錄??茖W活動教案篇6活動目標:1、通過對比試驗,發現同樣的紙加重或改變形狀后下落的速度不一樣。2、在探究活動過程中,學會合作,體驗探索的樂趣?;顒訙蕚洌喊准埲舾?,積木、石頭、橡皮泥、沙包等,記錄單?;顒舆^程:1、通過游戲"紙片落下來",引發興趣。幼兒兩人一組游戲,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紙片下落形態。教師:你們發現兩張紙是怎樣落下來的?2、教師提出問題,引發幼兒猜想討論。教師:你能讓其中一張紙飛快地落下來嗎?有什么辦法?幼兒進行預測并提出自己的想法。3、教師引導幼兒通過實驗驗證自己的想法。幼兒分組實驗,教師觀察幼兒使用的方法并詢問幼兒。教師引導幼兒集中交流。教師:我們用了這么多的'方法,這些方法李有沒有相似的方法呢?科學活動教案篇7目標:1.嘗試對競選結果進行目測及統計,學習用簡單的符號進行記錄。2.在自主統計活動中,感受數學活動的快樂。重點與難點:重點:對競選結果進行目測及統計,能用簡單的符號進行記錄。難點:理解故事中所蘊涵的智慧。準備:多媒體課件、統計表、筆?;顒舆^程:一、山羊公公的招聘廣告(一)導入招聘原因今天,陸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個故事,故事發生在森林里,山上的狼越來越多,而羊村的羊卻越來越少,這下可急壞了羊村的山羊公公。于是,他想了一個辦法。第二天,他和小羊們在森林里貼廣告,瞧,猜一猜廣告上會說什么呢?那什么是守衛?(二)解讀招聘過程1.廣告一貼出來,就有好多動物來應聘,看看有幾個動物,它們是誰?2.這么多動物他們都想應聘這個工作,可是只有一個動物才能成為守衛,這可怎么辦?(比賽)(三)超級擂臺賽1.山羊公公決定進行一次超級擂臺賽,什么是超級擂臺賽?2.有哪些比賽項目?(身高比賽、接飛盤比賽、舉重比賽)3.比賽標準二、我是小裁判(一)介紹記錄方法1.小裁判們,現在比賽的標準你們都知道了,山羊公公還給你們準備了記錄紙瞧,應該怎么記錄呢?2.用符號記錄。(二)幼兒操作記錄(三)交流比賽結果1.接飛盤(1)出示幼兒的記錄紙,接飛盤比賽獲勝的標準是什么?(接住飛盤)(2)你用了哪兩種符號?分別表示什么?(3)哪些動物獲勝了?(4)出示正確答案。2.身高3.舉重(四)比賽結果1.現在3場比賽都結束了,誰會成為守衛呢?我們來看3場比賽的'結果。2.出示比賽結果。這是3場比賽的結果,誰獲勝了?(獵狗、老虎、猩猩)看了這個統計表我們一下子就知道誰獲勝了,其實我們剛才的記錄表也是統計表,有了統計表就能一目了然地知道比賽的結果,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也常常會用到它。3.我們恭喜他們3位,通過了3場比賽,可是山羊公公只要請一名守衛,這可怎么辦?三、公布招聘結果(一)最后的投票1.山羊公公讓他們3位分別帶著羊群上山,看看他們的表現怎么樣?2.如果你是山羊公公,你會選誰當守衛?為什么?3.我們來看看最后大家把票投給了誰?誰的得票最多?那守衛就是誰呀?(獵狗)我們拍拍手,祝賀他吧。(二)教師小結:獵狗雖然不如老虎勇猛,也不比大猩猩靈活,也不比熊力氣大,但是它會動腦筋,所以才會通過了一關關的比賽,最終獲得勝利。那我們小朋友以后也可以來進行場超級擂臺賽,標準你們定,看看誰最會動腦筋,能得到最后的勝利??茖W活動教案篇8(一)活動目標:1、通過幼兒的觀察與動手探索,發現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一是上重下輕,二是底面大圓滑。2、簡單了解物體重心,物體底面面積的大小與穩定性之間的簡單科學道理。3、萌發幼兒對科學的探索欲望。(二)活動準備:不倒翁數個;木板、錐體等物體若干。(三)活動過程:1、謎語導入:一個老爺爺,別看年紀大,走路左右擺,就是不倒下。2、出示不倒翁,引起幼兒參與的興趣。(1)、教師讓不倒翁動起來,并提出問題,不倒翁為什么怎么推它也不倒下?(2)、幼兒分組,帶著問題去操作、探索和發現不倒翁的不倒的原因。(3)、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只是一個參與者,引導者。3、進入集體活動環節,教師提出以下問題。(1)、不倒翁的外型特征:它的底部是什么樣子?它的頂部是什么樣子?它的上端和下端在操作過程你發現了什么?(2)、不倒翁為什么不倒?(3)、教師小結:不倒翁不倒的原因一是它的身體上重下輕,底部有一塊較重的鐵塊;二是底面面積較大并且圓滑,向一邊傾斜時,重力的作用使它搖擺起來。4、探索重心、物體底面面積的大小與穩定性之間的簡單道理。(1)、幼兒分組操作木板,錐體,讓操作物體站立,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進行引領。(2)、過程中,教師和幼兒共同用不同的方法讓物體站立,尋找發現物體穩定性與物體的什么特征有關系。錐體為什么錐部在下的時,它站立不起來?(3)、操作不倒翁,讓它左右大搖大擺,發現重心與重力作用之間的簡單的關系。5、教師小結。(1)、通過木板的站立的不同方式,發現底面面積越大,物體越穩定。(2)、通過操作不倒翁,當不倒翁倒向左邊時,重心和重力作用線在接觸點的右邊,反之相同;不倒翁傾斜的程度越大,重力產生的作用就越大,擺動就越大。6、幼兒邊玩不倒翁邊念兒歌邊動作結束。7、附兒歌:不倒翁,真好玩,樣子長的也很獨特;頭兒小來,腳兒大,頭兒輕來,腳兒重;左推它不倒,右搖它不倒;傾斜的越大,擺動的越大;往左倒,重心和重力作用線(接觸點)在右邊;往右倒,重心和重力作用線(接觸點)在左邊;搖搖搖,擺擺擺,不倒翁是我的好玩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