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戲劇與影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專業代碼:130300)壹、學科簡介戲劇與影視學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優良的傳統,也有著科學技術所帶來的現代氣息。它體現了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而且廣泛吸收了文學、美術、音樂等各門藝術中的精華,實現了時間藝術與空間藝術、視覺藝術與聽覺藝術、造型藝術與表演藝術的綜合,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加強戲劇與影視藝術的研究,可以追前賢勵後學,深入了解戲劇與影視這壹現代社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藝術門類的歷史脈絡,拓展創造戲劇與影視學的未來發展。二、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和中國戲劇與影視事業和影視產業發展的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具體要求是:1.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原理。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認真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樹立無產階級世界觀;正確理解和運用馬克思主義文藝觀,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有為國家的戲劇、影視事業獻身、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精神。2.在本學科內,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較寬的知識面;有較豐富的社會、文化、藝術知識和較強的戲劇影視創作研究能力;具備獨立從事戲劇影視專業教學工作和戲劇與影視學理論研究工作。3.能熟練地運用外語閱讀專業文獻資料和撰寫論文摘要,并具有初步的聽說能力。4.擁有健康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具備完善的人格。三、研究方向1、電影學本方向以影視理論思潮為理論基礎,以中外電影史為創作脈絡,以電影流派、電影導演和具體創作為切入點,重點研究當代中國電影的美學、文化與產業,為現實和未來的兩岸三地電影創作提供參照。培養具有系統而扎實的電影理論基礎和開闊而豐富的電影史視野,注重藝術與技術、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具有較強的電影藝術細讀能力,熟悉電影制作過程,能獨立從事科研、教學、制作或管理等電影專業相關工作。2、中國古典戲曲本方向以中國古典戲曲的歷史、流派、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等為主要研究對象,以揭示中國古典戲曲的主要特點和基本理論,以加深對中國戲曲的認識和了解,培養學生具備中國古典戲曲表演、創作、理論等方面的基本知識,以及對戲曲作品進行理論分析和研究的能力。3、現當代戲劇本方向以中國現當代戲劇(含現當代戲曲)的歷史、流派、代表作家及其作品等為主要研究對象,以揭示戲劇藝術的基本原理、壹般規律和發展趨勢為主要內容,注重學科的交叉性,關注當代學術最新發展,發揚自身特色,培養具有現代知識結構和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4、廣播電視藝術本方向主要通過深入了解廣播電視學產生和發展的歷史,認識廣播電視學的重要類別及其創作規律以及廣播電視藝術未來發展的重要走向,進而把握廣播電視的語言系統、思維方式及其獨特的審美特征,并通過對經典和有代表性作品的觀摩與解讀,在掌握大量的影像研究資料和以往學術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行專題性的學術研究和探討,學習和掌握從事科學研究的方法和規律,提高學術研究和創作實踐的能力和水平。四、學習年限學習期限為三年。壹至二年為碩士必修課程和指定專業課程的學習,至少修滿34學分,三年級進行專業實習、撰寫畢業論文與進行論文答辯。五、課程設置及學分分配(見附表)六、課程介紹(附錄)七、教學與社會實踐壹至二年級各參加壹次社會實踐活動(包括藝術創作實踐、參加學術會議、在導師指導下參加相應課題研究或赴外地進行學術交流等),三年級第壹學期進行專業實習兩周。八、考核必修課均為考試課,選修課靈活安排考試或考查。考試科目按百分制,評定成績;考查科目按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個等級評定成績。具體考核辦法按《河南師范大學關于研究生課程考核及成績管理的規定》執行。九、學位論文1.在導師指導下,于第二學期中段初步確定論文題目。論文選題應具有較強的學術性、可行性以及壹定的前瞻性。2.第二學期末向指導小組成員作開題報告。開題報告的主要內容包括:證選題的目的和意義,國內外研究現狀,需要解決的問題,論文主要研究的內容,研究的具體方案、時間安排。3.開題報告通過,撰寫畢業論文。畢業論文立論應以文獻為基礎,論證應具有嚴密的邏輯性,撰寫應該遵循嚴謹的學術規范,研究應遵守基本的學術道德。論文的基本觀點應在學術上具有壹定的理論意義或者實用價值;論文的內容應能表明作者在本學科上掌握了堅實的基礎理論和比較系統的專門知識;論文的整體框架應表明作者掌握了本研究課題的基本方法與技能,具有壹定的科研工作的能力。至遲應在畢業前兩月完成論文的定稿。4.畢業論文的評閱和答辯工作。學位論文經導師審查達到要求後,提交答辯委員會。答辯表決通過,方可授予碩士學位。拾、培養方式、方法1、課堂講授、討論、學生閱讀、創作實踐等方式。除學位課程學習外,研究生還應按時按要求完成導師制定的閱讀書目和影片拉片片目,努力充實本研究方向領域研究所必備的基礎知識、專業知識、相關學科知識,也要包括學科前沿知識。2.加強研究與寫作訓練。每年撰寫學年論文壹篇,培養基本的研究與寫作技能。3、實行導師制。除必修課、選修課教學由專業指導小組統壹安排外,各自導師負責研究生的專業學習、影像研究、論文撰寫等工作。4.因材施教,最大限度發揮每個研究生的學術特長。5.指導小組每學期檢查壹至二次培養計劃執行情況。
戲劇與影視學壹級學科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課程設置表課程類別課程編號課程名稱總學時學分開課學期及周學時備注ⅠⅡⅢⅣⅤⅥ必修課(學位課程)公共課11_000002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1811修8學分09_000003英語21656611_00000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3622學科基礎課15_091333影視理論5433至少修6學分15_091305戲劇理論與批評543315_091303中國戲曲史論543315_091304外國戲劇史論5433專業主干課15_091334中國電影史論3622至少修6學分15_091335外國電影史論362212_090505中國戲曲專題362215_091336中國戲曲理論362212_090514劇本研究362215_091337中國現當代經典戲劇研究362215_091338廣播電視藝術概論362215_091339中外電視史3622選修課15_091340港臺電影研究3622至少選修12學分15_091341電影導演研究362212_090518外國電影流派研究362212_090513地方戲曲研究362215_091342中外戲劇比較362215_091311戲劇審美理論與實踐362215_091343劇場藝術實踐724415_091344戲劇藝術研究362215_097027經典戲劇曲目研讀362215_091346傳播學研究方法362215_091347電視紀錄片理論研究362215_091348電視欄目研究3622教學實踐09_0990012*主要課程簡介課程編號:15_091333課程名稱:影視理論課時:54學分:3開課單位:文學院開課學期:Ⅰ教學要求:課程使學生深入了解影視理論的基本特征,提升學生的學術素養,活躍學術思維,為從事中外電影史研究和影視評論奠定理論基礎。教學內容:課程講授影視理論的歷史軌跡與主要流派,勾勒主要影視理論思潮的特征,梳理、探討影視理論思潮對影視創作的指導和參照,以及影視創作對影視理論思潮的支撐和豐富。參考書目:彭吉象《影視美學》,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游飛、蔡衛《世界電影理論思潮》,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2年版李幼蒸《當代西方電影美學思想》,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版李恒基、楊遠嬰《外國電影理論文選》,上海文藝出版社,1995年版安德烈·巴贊《電影是什么》,中國電影出版社,1987年版尼克·布朗《電影理論史評》,中國電影出版社,1994年版課程編號:15_091305課程名稱:戲劇理論與批評課時:54學分:3開課單位:文學院開課學期:Ⅱ教學要求:本課程的主要內容為中外戲劇理論及戲劇批評的方法。通過學習與實踐,使學生了解中外戲劇的基本理論和批評的壹般方法,熟悉戲劇理論發展的歷史、批評的基本范式。培養學生運用相關理論分析戲劇現實的能力,提高其批評的水平。教學內容:壹、西方古典主義與新古典主義戲劇理論二、西方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戲劇理論三、西方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戲劇理論四、中國古典戲劇理論五、中國現代戲劇理論六、戲劇批評及其方法參考書目:周寧:《西方戲劇理論史》,廈門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彼得·斯叢狄:《現代戲劇理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尼柯爾:《西歐戲劇理論》,中國戲劇出版社,1985年版。梁燕麗:《20世紀西方探索劇場理論研究》,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版。馬也:《戲劇批評文選》,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夏寫時:《論中國戲劇批評》,齊魯書社,1988年版。劉奇玉:《古代戲曲創作理論與批評》,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版。譚帆、陸煒:《中國古典戲劇理論史》,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季玢:《20世紀中國先鋒性戲劇理論研究》,中國戲劇出版社,2007年版。曼弗雷德·普菲斯特:《戲劇理論與戲劇分析》,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4年版。鄒紅:《焦菊隱戲劇理論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周文:《中國先鋒戲劇批評》,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9年版。班特萊:《現代戲劇批評》,聯鳴文化公司,1981年版。課程編號:15_091303課程名稱:中國戲曲史論課時:54學分:3開課單位:文學院開課學期:Ⅰ教學要求:本課程是關于中國戲曲發展歷史的基礎理論課程。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對中國戲曲的起源、形成和發展過程有壹個系統的認識,對每壹個歷史階段的戲劇思潮、戲曲創作狀況和主要戲曲作家作品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對中國戲曲歷史、理論、舞臺藝術能夠整體把握。教學內容:壹、戲曲的起源二、成熟戲曲形態的出現三、元雜劇的黃金時代四、南戲的演進五、宋元戲曲舞臺藝術特質六、明代諸聲腔發展七、明代傳奇創作八、明代雜劇創作九、明代戲曲舞臺藝術拾、明代戲曲理論的發展拾壹、明清地方小戲與宮廷戲拾二、清代蘇州派劇作家的創作拾三、李漁的戲曲理論和創作拾四、《長生殿》與《桃花扇》拾五、明清堂會戲和折子戲拾六、清代戲曲舞臺藝術的成熟參考書目:張庚、郭漢城:《中國戲曲通史》,中國戲劇出版社,2007年版。張庚、郭漢城:《中國戲曲通論》,中國戲劇出版社,2010年版。廖奔、劉彥君:《中國戲曲發展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葉長海、張福海:《插圖本中國戲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青木正兒:《中國近世戲曲史》,中華書局,2010年版。俞為民:《中國戲曲藝術通論》,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莊壹拂:《古典戲曲存目匯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李修生:《古本戲曲劇目提要》,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年版。課程編號:15_091304課程名稱:外國戲劇史論課時:54學分:3開課單位:文學院開課學期:Ⅱ教學要求:本課程主要對外國戲劇史進行系統梳理,讓學生了解并掌握外國戲劇發展變化的時代背景,熟悉外國代表劇作家及其作品,能夠熟練掌握主要外國戲劇流派形成的原因、理論綱領、創作概貌、藝術風格等內容,并能夠透過戲劇史的學習把握外國戲劇史發展演變的規律。本課程對拓展學生藝術視野,培養學生思考能力和戲劇鑒賞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教學內容:研究外國戲劇發生與發展的規律,研究外國重要戲劇家、戲劇作品、戲劇現象,以及外國戲劇與外國文化的關系。具體包括兩部分:(壹)歐美部分。古典戲劇(古希臘、羅馬戲劇);中世紀戲劇(基督教宗教戲劇);文藝復興戲劇(主要戲劇家莎士比亞);古典主義戲劇(主要戲劇家高乃依、拉辛);啟蒙運動時期戲劇(狄德羅的市民劇理論,歌德、席勒的戲劇創作);浪漫主義戲劇(雨果、拜倫、雪萊);現實主義戲劇(普希金、果戈里);19世紀末20世紀初戲劇(易卜生、契訶夫、佐拉、梅特林克、蕭伯納)。(二)東方戲劇。印度古典戲劇與現代戲劇專題(迦梨陀娑、泰戈爾);曰本古典戲劇與現代戲劇專題(近松門左衛門、三島由紀夫);非洲古典戲劇與現代戲劇專題(索因卡)。教材及主要參考書:鄭傳寅、黃蓓:《歐洲戲劇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劉彥君、廖奔:《中外戲劇史》,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鄭克魯主編:《外國文學史》(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孟昭毅、黎躍進主編:《簡明東方文學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王向遠:《東方文學史通論》,寧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唐月梅:《曰本戲劇史》,昆侖出版社,2008年版。孟昭毅:《印象——東方戲劇敘事》,昆侖出版社,2006年版。課程編號:15_091334課程名稱:中國電影史論課時:36學分:2開課單位:文學院開課學期:Ⅰ教學要求:中國電影史是從事電影研究必須具備的壹門專業知識。掌握中國電影史的歷史進程、類型發展、電影導演及作品,對于深入了解歷史與當代視野中的中國電影具有重要意義。教學內容:中國電影史論主要對歷史與當代視野中的中國電影的理論問題、重要現象、代表導演以及經典電影進行探討,討論中國電影的跨地合作、美學流變、都市想象、俠義重構等話題,從而掌握歷史與當代的兩岸三地電影的文化、美學與工業。參考書目:程季華《中國電影發展史》,中國電影出版社,1963年版陳荒煤《當代中國電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版陳墨《中國武俠電影史》,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年版酈蘇元、胡菊彬《中國無聲電影史》,中國電影出版社,1996年版陸弘石《中國電影史1905-1949》,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年版課程編號15_091335:課程名稱:外國電影史論課時:36學分:2開課單位:文學院開課學期:Ⅱ教學要求:掌握外國電影史的歷史流變、思潮發展、電影導演及作品,對于深入了解歷史與當代視野中的外國電影具有重要意義,亦有益于理解現實和未來的中國電影。教學內容:外國電影史論主要對世界電影史中的藝術理論思潮、電影媒介、著名導演以及經典電影進行探討,考察世界電影史的形式與文化問題,并進壹步研究中外電影在產業、敘事和接受層面的異同。教學參考書:喬治·薩杜爾《世界電影史》,中國電影出版社,1995年版羅伯特·艾倫《電影史:理論與實踐》,中國電影出版社,1997年版邵牧君《西方電影史概論》,中國電影出版社,1987年版克莉絲汀·湯普森、大衛·波德維爾《世界電影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烏利希·格雷戈爾《世界電影史》(1960年以來),中國電影出版社,1987年版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韓國電影史——從開化期到開花期》,上海譯文出版社,2010年版課程編號:12_090505課程名稱:中國戲曲專題課時:36學分:2開課單位:文學院開課學期:Ⅱ教學要求:通過對中國戲曲重要問題的介紹與學習,了解中國戲曲發展的規律,掌握中國戲曲的審美特質與研究的歷史和現狀,開闊學生的視野,學習戲曲研究的方法,提高戲曲研究的能力。教學內容:壹、中國戲曲本質論二、中國戲曲劇種概論三、中國戲曲作家與創作四、中國戲曲戲班與表演五、信仰儀式與戲曲發展六、中國曲學理論教學參考書:《中國戲曲通論》、《宋元戲曲史》、《六拾種曲評注》、《元明清戲曲經典》、《戲曲藝術論》、《戲曲聲腔劇種研究》、《戲曲表演研究》、《戲曲音樂史》、《傳統文化與古典戲曲》、《中國戲班史》、《戲曲班社研究:明清家班》、《曲律》、《曲論探勝》。課程編號:15_091336課程名稱:中國戲曲理論課時:36學分:2開課單位:文學院開課學期:Ⅱ教學要求:該課程要求以戲曲發展史為基礎,對我國古代戲曲理論發展的各個階段進行梳理與研究,以掌握中國戲曲理論的發展脈絡和理論特色。教學內容:中國戲曲理論的萌芽可追溯至先秦時期,此時的文藝觀對後世戲曲理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漢唐及兩宋是戲曲興盛前的醞釀時期,也是我國古代戲曲理論發展的初級階段。元代,雜劇全面興起,戲曲理論亦得到了質的飛躍,出現了以曲學為主體的壹批著作。元末明初南戲興起,至嘉靖、隆慶年間,戲曲理論在爭鳴聲中得到了全面發展。明萬歷以後,傳奇的創作與理論均達到高峰,出現了壹大批優秀的作家與批評家。清初理論家們對前人的理論進壹步總結與完善。清中葉以後,花部興起,戲曲理論出現新的內容,花部與舞臺表演成為研究重點。至近代,傳統曲論進壹步發展,新的理論與研究方法也開始出現。參考書目:葉長海:《中國戲劇學史稿》,上海文藝出版社,1986年版張庚、郭漢城主編:《中國戲曲通論》,上海文藝出版社,1989年版譚帆、陸煒:《中國古典戲劇理論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版《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版吳毓華編著:《中國古代戲曲序跋集》,中國戲劇出版社,1990年版課程編號:12_090514課程名稱:劇本研究課時:36學分:2開課單位:文學院開課學期:Ⅱ教學要求:通過對劇本的細讀與分析,培養學生對劇本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以能開展有針對性的劇本分析,掌握劇本研究的方法,提高戲劇研究能力。教學內容:壹、劇本的本質與特點二、劇本的語言三、劇本的結構四、沖突與節奏五、表演與劇本六、演唱與劇本教學參考書:《劇本和對話》、《正字戲潮劇劇本唱腔研究》、《探索性戲劇面面觀》、《劇本創作座談會文集》、《戲劇資料·劇本專集》、《夏衍全集·戲劇劇本》、《曹禺劇本選》、《梅蘭芳演出劇本選集》。課程編號:15_091337課程名稱:中國現當代經典戲劇研究課時:36學分:2開課單位:文學院開課學期:Ⅱ教學要求:本課程通過對中國現當代經典戲劇的研讀與鑒賞,使學生了解并掌握中國現當代重要的劇作家及經典的戲劇作品,培養學生分析鑒賞戲劇作品的能力與技巧,為今後的戲劇創作和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學內容:本課程共為拾八講,每講重點解析壹個戲劇經典文本。文本選擇盡量兼顧名家名作,并適當考慮不同風格流派的戲劇作品。每講包括劇情簡介、背景分析、劇本解析、經典片段賞析、演出情況介紹、評論爭鳴等。本課程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預習、討論、練習為輔。每講後面設置習題,期末測試以考查為主,要求學生撰寫壹篇經典戲劇文本評論。參考書目:1、《中國話劇百年劇作選》(共20冊),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7.2、張健:《20世紀中國戲劇經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3、盧敏:《20世紀中國話劇精品賞析》,文化藝術出版社,2009.4、譚霈生:《戲劇鑒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薛若琳:《中國當代百種曲》,江蘇美術出版社,2007.6、《曹禺戲劇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7、《田漢代表作》,中國戲劇出版社,1998.
8、《夏衍劇作集》,中國戲劇出版社,1984.
9、《屈原》,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
10、《陳白塵文集》(第四卷),江蘇文藝出版社,1997.11、《劇本》、《新劇本》、《中國戲劇》等期刊。課程編號:15_091338課程名稱:廣播電視藝術概論課時:36學分:2開課單位:文學院開課學期:Ⅱ教學要求:本課程是廣播電視藝術學研究生的專業基礎課程。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對廣播電視藝術的起源、形成和發展過程有壹個系統的認識,對每壹個歷史階段的廣播電視藝術發展現狀和主要廣播電視藝術形式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對中國廣播電視藝術歷史、理論、類型能夠整體把握。教學內容:壹、廣播電視藝術的崛起及類別二、廣播電視藝術的語言系統三、廣播電視藝術語言的思維方式四、廣播電視文學五、電視藝術片六、電視劇七、電視綜藝節目八、電視紀實藝術九、廣播電視藝術的“傳壹受”關系拾、廣播電視藝術的傳者與受眾拾壹、廣播電視傳播效果與審美文化拾二、廣播電視藝術的功能拾三、價值轉型中的廣播電視藝術的生產與消費拾四、後工業社會的廣播電視藝術參考書目:1.高鑫、周文著,《電視藝術概論》,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2.高鑫著,《電視藝術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3.藍凡著,《電視藝術通論》,學林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4.高鑫、高文曦著,《電視藝術:多元與重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5.王貴亭著,《電視藝術學論綱》,學林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6.徐舫州、徐帆著,《電視節目類型學》,浙大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課程編號:15_091339課程名稱:中外電視史課時:36學分:2開課單位:文學院開課學期:Ⅱ教學要求:本課程是廣播電視藝術學研究生的專業基礎課程。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對中、外廣播電視發展的歷史和現狀作全面的概覽,通過介紹、比較、分析世界各國廣播電視事業和節目,增進學生對本專業的基本知識的了解,為其他專業課的學習打下扎實基礎。教學內容:第壹章電視技術簡史第壹節試驗電視第二節彩色電視第三節錄播電視第四節有線電視第五節衛星電視第六節高清電視第二章電視媒體簡史第壹節電視媒體附屬于廣播第二節電視媒體黃金時代第三節電視媒體重組與整合第四節超級傳媒集團第三章電視節目簡史第壹節電視節目概述第二節電視劇發展史第三節電視綜藝節目發展史第四節電視新聞節目發展史第四章電視理論簡史第壹節電視媒介研究第二節電視文化研究第三節電視權力批判第五章電視管理簡史第壹節電視管理概述第二節美國《1934年聯邦通訊法》第三節英國《1954年獨立電視法案》第四節美國1967年《公共廣播法案》第六章電視事業簡史第七章電視節目簡史第八章港澳臺地區電視事業簡史參考書目:1、《中外廣播電視史》,郭鎮之,復旦大學出版社2、《中國新聞事業史》,哈艷秋等,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3、《外國新聞史教程》,(第1版,2008)李磊,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4、《新媒體概論》,石磊,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5、《中國電視史》,郭鎮之,文化藝術出版社6、《中國電視史》,劉習良主編,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7、《中美電視藝術比較》,苗棣等,文化藝術出版社8、《中美電視劇比較研究》,曲春景主編,上海三聯出版社課程編號:15_091340課程名稱:港臺電影研究課時:36學分:2開課單位:文學院開課學期:Ⅲ教學要求:香港和臺灣電影是中國電影的重要構成部分。研究港臺電影可以深入了解港臺電影的歷史脈絡、類型流變以及具體創作,亦可以掌握兩岸三地電影在文化、美學和產業中的互動。教學內容:港臺電影研究主要講授港臺電影的發展脈絡、美學觀念、類型創作、敘事主題、導演風格和跨地產業合作等問題,從面到點,以點帶面,縱橫交織,從而勾勒出港臺電影的形式與風格。參考書目:蔡洪聲、宋家玲、劉桂清《香港電影80年》,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年版孫慰川《當代臺灣電影》,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8年版大衛·波德維爾《香港電影的秘密》,海南出版社,2003年版王海洲《鏡像與文化——港臺電影研究》,中國電影出版社,2002年版課程編號:15_091341課程名稱:電影導演研究課時:36學分:2開課單位:文學院開課學期:Ⅲ教學要求:電影導演研究是電影學的重要課程。研究電影大師的電影創作,不僅看出世界電影的發展軌跡,也可以洞悉電影大師的藝術心靈,亦可以給現實和未來的中國電影創作提供啟發。教學內容:電影導演研究主要探討特呂弗、戈達爾、布努艾爾、貝托魯奇、安哲羅普洛斯、伯格曼、昆汀·塔倫蒂諾、大衛·林奇、李滄東、賈樟柯、侯孝賢、楊德昌、王家衛等導演創作,深入分析其形式與風格、美學與文化。參考書目:潘樺《世界著名電影導演創作分析》,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3年版侯克明、杜慶春《想象與藝術精神——歐洲電影導演研究》,中國電影出版社,2004年版焦雄屏《法國電影新浪潮》,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周安華《當代電影新勢力——亞洲新電影大師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蔡衛、游飛《雕刻時光的詩人——當代亞洲電影導演藝術細讀》,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課程編號:12_090519課程名稱:外國電影流派研究課時:36學分:2開課單位:文學院開課學期:Ⅳ教學要求:外國電影流派是把認識和把握外國電影歷史壹條重要的線索,由此可以清晰勾勒外國電影的歷史脈絡,認識外國電影的形式與風格。本課程將使學生深入、清晰掌握外國電影的歷史與現狀,理論與實踐,為從事外國電影研究奠定堅實基礎,也為反觀、審視中國電影的歷史與未來、創意與實踐奠定基礎。教學內容:外國電影流派的講授以國別與時期作為線索,探討外國電影在特定的歷史時期與文化語境中所表現出來的形式與風格。主要講授早期電影、經典好萊塢、德國表現主義、法國超現實主義、蘇聯蒙太奇運動、意大利新寫實主義、法國新浪潮、新好萊塢與獨立制片等相關內容。參考書目:喬治·薩杜爾《世界電影史》,中國電影出版社1995年版邵牧君《西方電影史概論》,中國電影出版社1987年版王宜文《世界電影藝術發展史教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大衛·波德維爾《電影藝術:形式與風格》,世界圖書出版社,2008年版。羅慧生《世界電影美學思潮史綱》,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課程編號:12_090513課程名稱:地方戲曲研究課時:36學分:2開課單位:文學院開課學期:Ⅳ教學要求:通過對中國地方戲曲的介紹與學習,了解中國地方戲的分布、傳承發展以及與環境的關系等,掌握中國地方戲曲的審美特點與研究狀況,學習地方戲曲研究的理論和方法,提高地方戲曲的研究水平,為相應的研究奠定基礎。教學內容:壹、地方戲的審美特征二、地方戲的價值和意義三、生態環境與地方戲發展四、地方戲的運作機制與傳承五、地方戲的劇本與表演六、地方戲的研究與保護教學參考書:《民間戲曲》、《戲曲美學》、《中國地方戲研究》、《懷梆文化生態研究》、《地方戲曲音韻研究》、《中國地方小戲選》、《中國地方戲曲集成》、《中國地方戲曲大觀》、《懷梆懷調》。課程編號:15_091342課程名稱:中外戲劇比較課時:36學分:2開課單位:文學院開課學期:Ⅲ教學要求:該課程使學生深入了解中國戲劇與西方戲劇各自的邏輯發展,能夠從戲劇本體觀念、戲劇美觀念、戲劇文體觀念、劇作構成觀念、演出觀念等方面展開比較性的研討。教學內容:從中西方古典戲劇互為參照的宏闊視野出發,運用比較對照的研究方法深入了解亞里士多德—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為代表的“寫實體驗派戲劇體系”、梅蘭芳為代表的中國戲曲“寫意表現派戲劇體系”以及布萊希特的敘述體戲劇體系,對20世紀中國戲劇在其發生發展過程中所受的外來影響作較詳實系統的梳理,剖析外國各種戲劇理論思潮、流派和創作如何促進中國戲劇的多元化發展,并進而通過對布萊希特與中國戲劇、曰本歌舞伎與中國京劇等互相影響交流的勾勒透視,探究中外戲劇文化交流的重要意義。參考書目:藍凡:《中西戲劇比較論稿》,學林出版社,1992年版周寧:《比較戲劇學——中西戲劇話語模式研究》,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93年版田本相主編:《中國現代比較戲劇史》,文化藝術出版社,1993年版胡星亮著《當代中外比較戲劇史論:1949-2000》,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課程編號:15_091311課程名稱:戲劇審美理論與實踐課時:36學分:2開課單位:文學院開課學期:Ⅳ教學要求:本課程是關于戲劇審美理論和戲劇欣賞的實踐課。通過學習與實踐,使學生提高審美理論水平,同時通過開展大量的欣賞實踐,使學生的戲劇審美判斷力、鑒賞力、評價力得到提高,為戲劇創作、管理和教育等專業工作奠基礎。教學內容:壹、緒論二、戲劇的審美本質三、戲劇的審美特征四、戲劇的敘事與結構五、戲劇的審美形態六、戲劇的審美心理七、戲劇欣賞的壹般過程八、戲劇欣賞實踐與研討參考書目:戴平:《戲劇美學教程》,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年版。曹其敏:《戲劇美學》,東方出版社,1991年版。王朝聞:《戲劇美學思維》,中國戲劇出版社,1987年版。余秋雨:《戲劇審美心理學》,四川人民,1985年版。劉玉來,《戲曲審美》,中國戲劇出版社,2005年版。黃美序:《戲劇欣賞》,三民書局,1995年版。朱介國:《中西戲劇欣賞》,文京圖書公司,2000年版。姚文放:《中國戲劇美學的文化闡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彭修銀:《中西戲劇美學思想比較研究》,武漢出版社,1994年版。孟昭毅:《東方戲劇美學》,經濟曰報出版社,1997年版。課程編號:15_091343課程名稱:劇場藝術實踐課時:72學分:4開課單位:文學院開課學期:Ⅳ教學要求:本課程要求學生了解戲劇劇場藝術的基本知識,學習中外演劇的歷史和現狀,掌握戲劇的表導表演理論與實踐,了解戲劇劇場設計原理,了解戲劇舞臺化裝、燈光、舞臺美術的壹般知識,了解戲劇舞臺策劃和管理的壹般知識。教學內容:本課程為實踐課,要求學生根據自身條件選擇戲劇劇場藝術的壹項(或兩項)內容作為自已的主攻方向進行實踐。要求學生參加具體的舞臺演出實踐,并根據自已的特長和研究方向擔任編劇、導演、舞臺設計、演員等職,并撰寫演出的總結報告。參考書目:張殷:《中國話劇藝術舞臺演出史綱》,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瑞士)阿庇亞等:《西方演劇藝術》,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版。吳光耀:《西方演劇史論稿》,中國戲劇出版社,1989年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論導演與表演》,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年版。格·尼·古里葉夫:《導演學基礎》,中國戲劇出版社,1981年版。A.波波夫:《論演出的藝術完整性》,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版。杜定宇:《西方名導演論導演與表演》,中國戲劇出版社,1992年版。張仲年:《戲劇導演》,中國戲劇出版社,2010年版。焦菊隱:《焦菊隱論導演藝術》(上下)
,中國戲劇出版社,2004年版。梁伯龍:《戲劇表演基礎》,中國戲劇出版社,2009年版。羅斯瑪麗·斯溫菲爾德著:《舞臺化裝》,中國紡織出版社,2000年版。韓生:《舞臺空間的魅力——舞臺設計的創意和表現》,河北美術出版社,2001年版。王邦雄:《舞臺美術理論與實踐》,中國戲劇出版社,2004年版。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編:《舞臺美術文集》,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版。凱勒
著:《戲劇舞臺燈光設計》,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年版。王宇鋼主編:《舞臺燈光設計》,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年版。勞倫斯·斯特恩著:《舞臺管理》(第8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課程編號:15_091344課程名稱:戲劇藝術研究課時:36學分:2開課單位:文學院開課學期:Ⅲ教學要求:本課程要求學生了解和掌握戲劇(含戲曲)藝術的基本知識,包括了解中外主要戲劇流派及其特征,掌握不同戲劇美學形態及其特征,掌握戲劇人物、戲劇情節、戲劇沖突、戲劇結構、戲劇語言及戲劇觀眾等的相關知識,了解戲劇的導表演及舞臺藝術的相關理論知識,了解戲劇與影視關系的知識,學會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分析具體的戲劇作品的能力。教學內容:本課程內容包括戲劇的定義及其要素;戲劇的分類;戲劇性的含義及其特征;戲劇的美學形態;戲劇情節與沖突;戲劇結構;戲劇人物;戲劇語言;戲劇表演;戲劇導演;戲劇劇場與舞臺美術;戲劇觀眾;戲劇欣賞等知識。本課程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預習、討論、練習為輔。每講後面設置習題,期末測試以考查為主,要求學生撰寫壹篇經典戲劇文本評論。參考書目:1、董健、馬俊山:《戲劇藝術拾五講》,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2、張先:《戲劇藝術》,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3、周安華:《戲劇藝術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4、施旭升:《戲劇藝術原理》,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5、戴平主編:《戲劇美學教程》,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6、顧春芳:《戲劇學導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7、呂效平編著:《戲劇學研究導引》,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課程編號:15_091345課程名稱:經典戲劇曲目研讀總學時:36學分:2開課單位:文學院開課學期:Ⅲ教學要求:本課程要求學生在系統了解中外戲劇史的基礎上,重點閱讀重要的經典戲曲、話劇文本,培養學生欣賞戲曲、話劇創作的能力與技巧,提高學生解讀戲曲、話劇文學作品的能力。教學內容:本課程運用新的批評方法重點解讀關漢卿、王實甫、湯顯祖、孔尚任、田漢、曹禺、夏衍、郭沫若、陳白塵、老舍、高行健、莎士比亞、易卜生、契訶夫等劇作家的作品。教學參考書:黃美序:《戲劇欣賞》,三民書局,1995年版。朱介國:《中西戲劇欣賞》,文京圖書公司,2000年版。姚文放:《中國戲劇美學的文化闡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陳國恩主編《中國現代話劇名作導讀》,長江文藝出版社,2004年版。課程編號:15_091346課程名稱:傳播學研究方法課時:36學分:2開課單位:文學院開課學期:Ⅲ教學要求:本課程是廣播電視藝術學研究生的選修課程。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對傳播學研究的理論和方法作全面的了解,通過介紹、比較傳播學研究方法,增進學生對研究方法的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注冊會計師考試制定計劃策略試題及答案
- 有效利用時間的備考方法與試題及答案
- 注冊會計師財務資格考評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會計師考試易錯題試題及答案
- 高壓水射流清淤施工方案
- 2024年生物制品相關題目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市場調研方法與應用試題及答案
- 適合考生的2025年注冊會計師考試復習策略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專業人士考試知識體系試題及答案
- 拖拉機融資租賃操作實務考核試卷
- (二模)濟寧市2025年4月高考模擬考試地理試卷
- 衛生院法律法規知識培訓課件
- (二模)寧波市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高考模擬考試 英語試卷(含答案)+聽力音頻+聽力原文
- 基于PLC的自動生產線控制系統的設計畢業論文
- 17J008擋土墻(重力式、衡重式、懸臂式)圖示圖集
- 配電室運行維護投標方案(技術標)
- 抗滑樁設計計算(驗算)Word版
- 全球價值鏈與中國貿易增加值核算報告
- 2019年春蘇教版三年級下冊《小學生數學報》學習能力測試卷(附答案)
- 微課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 五十音圖字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