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課 西方國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變 素養訓練(含答案) -2024-2025學年高二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 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1頁
第2課 西方國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變 素養訓練(含答案) -2024-2025學年高二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 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2頁
第2課 西方國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變 素養訓練(含答案) -2024-2025學年高二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 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3頁
第2課 西方國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變 素養訓練(含答案) -2024-2025學年高二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 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4頁
第2課 西方國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變 素養訓練(含答案) -2024-2025學年高二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 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西方國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變一、選擇題1.1215年,因國王約翰隨意征稅,貴族起兵反抗,迫使約翰簽署《大憲章》。《大憲章》規定,不經臣民同意,國王不得在規定的貢款之外征稅;由25名貴族組成委員會,監督《大憲章》的執行;國王若違反規定,可對其進行制裁。這段材料主要說明《大憲章》()A.確立了議會至上的原則 B.保護了貴族和教會權益C.體現了王權有限的原則 D.體現了自由平等的精神2.英王喬治三世(1738—1820年)先后撤換過4個首相,得不到國王充分信任的政府往往壽命不長。1770年,喬治三世任命自己童年朋友諾思勛爵為首相,此后諾思任首相長達十年。這反映了()A.君主立憲制尚未完善 B.《權利法案》并未實行C.國王掌控國家行政大權 D.責任內閣制名存實亡3.1877年5月,法國總統麥克馬洪迫使內閣總理西蒙辭職,委派布羅伊組閣,隨后又解散共和派占多數的眾議院。但新選的眾議院中共和派仍占優勢,對布羅伊內閣投了不信任票。據此可知,麥克馬洪()A.為復辟帝制掃除了障礙 B.行使了憲法賦予的權力C.可以隨意解散參眾兩院 D.可以獨立決定內閣去留4.有學者認為:“在政體形式這個關鍵問題上,只有完全的一致,或者多數派強大到近乎全體一致的程度,即使那些不完全贊同的人也必須尊重這種政體,才能讓政治激情不至于造成流血,同時讓國家所有權威部門受到人們充分而自如地平和批評。”這一論述可以用于說明()A.雅典民主政治 B.僭主政治C.羅馬共和政體 D.寡頭政治5.在斯巴達,平時一切有關城邦的重大事務,均由30個人組成的“長老會議”作出決定。然而,長老會議的決定名義上還要由公民大會通過,方可有效。這表明斯巴達()A.公民大會掌握實際權力B實行寡頭政治C.長老會議議員終身任職D實行民主政治6.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維“奧古斯都”的尊號,這一事件通常被認為是元首制的正式開始。屋大維實行的元首制實質是()A.君主專制 B.君主立憲制C.貴族共和制 D.民主共和制7.歷經多次流血和動蕩后,“政治上成熟的英國人決意嘗試一下新政體的實驗”。托利黨和輝格黨議員聯合起來,進行了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政治選擇”。詹姆士二世的女婿、捍衛歐洲新教思想的荷蘭的威廉親王受邀前往英國,經過“一場幾乎未流血的戰斗,信仰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不得不放棄王國”。從英國政治文明演進的角度看,這個“選擇”更大的意義在于()A.推翻了君主制度B.促進了君主立憲制度的形成C.催生了民主共和政體D.否定了教會高于國家的主張8.法國憲政之路由大革命肇始,以《人權宣言》為基準,1875年之后,憲政制度逐步得到廣泛認同。法國式憲政道路的基本特征是()A.無成文憲法卻有穩定的憲政制度B.憲法行二百年而基本體制不變C.啟蒙思想影響下憲政堅決徹底D.在各種政治力量角逐中曲折前進9.據史書記載,公元前432年的斯巴達公民大會上,首先是外邦使節發言,然后是斯巴達內部人員的辯論,發言者為國王阿基達馬斯和主持會議的監察官,結果國王的主張遭到失敗。這說明斯巴達城邦()A.監察官擁有實權B.國王阿基達馬斯與監察官矛盾尖銳C.公民大會有否決權D.公民大會辯論的結果受外邦使節影響10.托克維爾在《論美國的民主》中說:“美國的聯邦憲法,好像能工巧匠創造的一件只能使發明人成名發財,而落到他人之手就變成一無用處的美麗藝術品。”作者旨在說明()A.其他國家不具備實行民主制的條件B.美國聯邦憲法缺乏普遍意義C.政治制度設計必須符合國情D.美國民主制度存在明顯缺陷11.古代雅典實行非法提議的指控制度,即任何公民如果認為某項提議不合理或與現行的法律條文相悖,就可以對其進行起訴;如果判決為合法,則繼續使用,反之,則廢止該提議,并且對原提議人處以懲罰。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民主原則貫穿司法過程B.人文主義思想空前繁榮C.法律注重保護平民權益D.民主政治具有制度保障12.1879年,法國溫和共和派格雷維當選總統,推行了一系列鞏固共和制的改革。議會修改了憲法,規定共和制度不可觸犯,禁止以前的皇族成員參選共和國總統。共和派政府對軍隊、法院、各省行政機構以及政府各部進行人員調整,使權力全部落入共和派手中。這表明當時法國()A.照搬了美國的民主共和體制B.民主共和的理念深入人心C.民主共和體制逐漸得到穩固D.君主派已經退出政治舞臺二、綜合題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后,資產階級成為統治階級,國王由實權變為虛位,逐漸成為象征性的國家元首,封建貴族退到了歷史舞臺的后面,但中世紀政治體制的框架、立法、行政、司法的基本機制,仍被保留下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發展,部分內容也被不斷變革著,使之更加適合英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摘編自許大華《論“光榮革命”對英國的歷史影響》材料二原定這次會議的任務是修改《邦聯條例》,但是《邦聯條例》所確立的體制,已經完全不能適應美國國內和國際發展的要求,因此必須重新構建美國政治體制,制定一部新的憲法取代《邦聯條例》。會議代表在取得共識之后,很快便由討論對《邦聯條例》的修改,轉入對制定新憲法的討論,因此這次會議便稱為“制憲會議”。會議經過三個多月的激烈爭論,終于在1787年9月17日通過了《美利堅合眾國憲法》草案,并提交各州批準。——摘編自馬嘯原《西方政治制度史》(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光榮革命”后英國政治發生的變化。(2)根據材料二,概括美國1787年憲法制定的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制定的原因。(3)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英、美兩國代議制確立的相同點。西方國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變一、選擇題1.1215年,因國王約翰隨意征稅,貴族起兵反抗,迫使約翰簽署《大憲章》。《大憲章》規定,不經臣民同意,國王不得在規定的貢款之外征稅;由25名貴族組成委員會,監督《大憲章》的執行;國王若違反規定,可對其進行制裁。這段材料主要說明《大憲章》()A.確立了議會至上的原則 B.保護了貴族和教會權益C.體現了王權有限的原則 D.體現了自由平等的精神C[《大憲章》的制定體現了王權受限,C項正確;議會至上原則體現于1689年《權利法案》,A項排除;《大憲章》是貴族迫使國王簽署,防止國王擅自征稅,其中未體現出對教會權益的保護,B項排除;《大憲章》是對王權的限制,不能體現自由平等精神,D項排除。]2.英王喬治三世(1738—1820年)先后撤換過4個首相,得不到國王充分信任的政府往往壽命不長。1770年,喬治三世任命自己童年朋友諾思勛爵為首相,此后諾思任首相長達十年。這反映了()A.君主立憲制尚未完善 B.《權利法案》并未實行C.國王掌控國家行政大權 D.責任內閣制名存實亡A[由材料“先后撤換過4個首相,得不到國王充分信任的政府往往壽命不長”可見對君主不能有效制約,這說明君主立憲制尚未完善,故選A項;《權利法案》于1689年實施,排除B項;“撤換過4個首相”不是行政權范疇,排除C項;“英王喬治三世(1738—1820年)先后……任首相長達十年”這僅是一個特例,不能否認內閣制的作用,排除D項。]3.1877年5月,法國總統麥克馬洪迫使內閣總理西蒙辭職,委派布羅伊組閣,隨后又解散共和派占多數的眾議院。但新選的眾議院中共和派仍占優勢,對布羅伊內閣投了不信任票。據此可知,麥克馬洪()A.為復辟帝制掃除了障礙 B.行使了憲法賦予的權力C.可以隨意解散參眾兩院 D.可以獨立決定內閣去留B[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法國1875年憲法規定:法國總統經參議院同意有權解散眾議院。結合材料“迫使內閣總理西蒙辭職,委派布羅伊組閣,隨后又解散共和派占多數的眾議院”可知B項正確。]4.有學者認為:“在政體形式這個關鍵問題上,只有完全的一致,或者多數派強大到近乎全體一致的程度,即使那些不完全贊同的人也必須尊重這種政體,才能讓政治激情不至于造成流血,同時讓國家所有權威部門受到人們充分而自如地平和批評。”這一論述可以用于說明()A.雅典民主政治 B.僭主政治C.羅馬共和政體 D.寡頭政治A[根據材料“在政體形式這個關鍵問題上,只有完全的一致,或者多數派強大到近乎全體一致的程度”“讓國家所有權威部門受到人們充分而自如地平和批評”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雅典的直接民主政治,故A項正確。]5.在斯巴達,平時一切有關城邦的重大事務,均由30個人組成的“長老會議”作出決定。然而,長老會議的決定名義上還要由公民大會通過,方可有效。這表明斯巴達()A.公民大會掌握實際權力B實行寡頭政治C.長老會議議員終身任職D實行民主政治B[根據材料可知,“長老會議”實際決定一切有關城邦的重大事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斯巴達實行寡頭政治,而不是民主政治,B項正確,D項錯誤;根據材料“名義上還要由公民大會通過”可知,公民大會沒有掌握實際權力,A項錯誤;C項與材料內容無關,排除。]6.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維“奧古斯都”的尊號,這一事件通常被認為是元首制的正式開始。屋大維實行的元首制實質是()A.君主專制 B.君主立憲制C.貴族共和制 D.民主共和制A[屋大維被授予“奧古斯都”實際上意味著屋大維成為國家的元首,元首制的實質是一種君主專制,屋大維是羅馬帝國的君主,故選A項;B項錯誤,君主立憲制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之后才出現;C項錯誤,此時屋大維一人獨裁;D項不符合史實。]7.歷經多次流血和動蕩后,“政治上成熟的英國人決意嘗試一下新政體的實驗”。托利黨和輝格黨議員聯合起來,進行了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政治選擇”。詹姆士二世的女婿、捍衛歐洲新教思想的荷蘭的威廉親王受邀前往英國,經過“一場幾乎未流血的戰斗,信仰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不得不放棄王國”。從英國政治文明演進的角度看,這個“選擇”更大的意義在于()A.推翻了君主制度B.促進了君主立憲制度的形成C.催生了民主共和政體D.否定了教會高于國家的主張B[材料反映的是英國的“光榮革命”,明確了國王權力來自議會,建立了由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專政(議會控制下)的新政權,為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確立提供了政治保障,促進了君主立憲制度的形成,故選B項;“光榮革命”保留了君主,排除A項;“光榮革命”催生了君主立憲制度,而不是民主共和,排除C項;宗教改革否定了教會高于國家的主張,排除D項。]8.法國憲政之路由大革命肇始,以《人權宣言》為基準,1875年之后,憲政制度逐步得到廣泛認同。法國式憲政道路的基本特征是()A.無成文憲法卻有穩定的憲政制度B.憲法行二百年而基本體制不變C.啟蒙思想影響下憲政堅決徹底D.在各種政治力量角逐中曲折前進D[法國在將近百年的民主建設過程中有過成文憲法,但出現帝制與共和制的反復更替,憲政制度不穩定,故A項錯誤;法國革命過程中帝制與共和制反復更替,憲法也不斷變化,故B項錯誤;法國社會有濃厚的封建殘余,憲政道路并不堅決徹底,故C項錯誤;法國大革命后共和制與帝制反復斗爭,最后建立了民主憲政,故D項正確。]9.據史書記載,公元前432年的斯巴達公民大會上,首先是外邦使節發言,然后是斯巴達內部人員的辯論,發言者為國王阿基達馬斯和主持會議的監察官,結果國王的主張遭到失敗。這說明斯巴達城邦()A.監察官擁有實權B.國王阿基達馬斯與監察官矛盾尖銳C.公民大會有否決權D.公民大會辯論的結果受外邦使節影響解析:根據題干材料,可知在斯巴達公民大會上,國王的主張遭到失敗,這說明公民大會有否決權,故選C項。10.托克維爾在《論美國的民主》中說:“美國的聯邦憲法,好像能工巧匠創造的一件只能使發明人成名發財,而落到他人之手就變成一無用處的美麗藝術品。”作者旨在說明()A.其他國家不具備實行民主制的條件B.美國聯邦憲法缺乏普遍意義C.政治制度設計必須符合國情D.美國民主制度存在明顯缺陷解析:托克維爾強調聯邦憲法應符合美國國情,而不是認為其他國家不具備實行民主制的條件及美國民主制度存在明顯缺陷,故A、D兩項均錯誤,C項正確;聯邦憲法是美國的根本大法,故B項錯誤。11.古代雅典實行非法提議的指控制度,即任何公民如果認為某項提議不合理或與現行的法律條文相悖,就可以對其進行起訴;如果判決為合法,則繼續使用,反之,則廢止該提議,并且對原提議人處以懲罰。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民主原則貫穿司法過程B.人文主義思想空前繁榮C.法律注重保護平民權益D.民主政治具有制度保障解析:根據題干材料“任何公民如果認為某項提議不合理或與現行的法律條文相悖,就可以對其進行起訴;如果判決為合法,則繼續使用,反之,則廢止該提議,并且對原提議人處以懲罰”,可知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具有制度保障,故D項正確;題干材料強調的是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制度保障,沒有強調民主原則,故無法得出民主原則貫穿司法過程的結論,故A項錯誤;人文主義思想指的是強調人的作用和價值的思想,而題干材料沒有體現人文主義思想繁榮的問題,故B項錯誤;根據題干材料,無法得出法律注重保護平民權益的結論,故C項錯誤。12.1879年,法國溫和共和派格雷維當選總統,推行了一系列鞏固共和制的改革。議會修改了憲法,規定共和制度不可觸犯,禁止以前的皇族成員參選共和國總統。共和派政府對軍隊、法院、各省行政機構以及政府各部進行人員調整,使權力全部落入共和派手中。這表明當時法國()A.照搬了美國的民主共和體制B.民主共和的理念深入人心C.民主共和體制逐漸得到穩固D.君主派已經退出政治舞臺解析:題干材料中“議會修改了憲法,規定共和制度不可觸犯,禁止以前的皇族成員參選共和國總統。……使權力全部落入共和派手中”的做法進一步鞏固了共和制,故C項正確;美國是總統制民主共和制,法國是議會制民主共和制,法國不是照搬美國共和制政體,故A項不正確;題干材料沒有涉及民主共和的理念深入人心,故B項不正確;題干材料只是體現了共和派的權力得以擴大,沒有反映君主派退出政治舞臺,故D項不正確。二、綜合題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后,資產階級成為統治階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