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語文背課文的意義與指導語文背課文的意義與指導1學語文,就是要“背”學語文最重要的基礎是“積累”,第一個難關就是“識字”,字要熟練會寫的話,還是需要抄幾遍的。該背的就得背,小時候你不背,難道等長大了記憶力衰退了再背嗎?學語文本身是要下點功夫的,尤其年紀小的時候,要下點功夫、記點東西,背點東西,學點東西。特別是詩歌、好的文章等等,更應該從小就背起來,因為節奏感在里面呀。寫文章好的人,懂得什么樣的語言讀起來舒服,怎樣寫可以把其中的音樂感、節奏感把控好,同時,道理也能夠講清楚。平時大量的閱讀、大量的記憶非常重要,許多讀到的內容,借過來借過去,就活了呀,東西越多越活,當你寫文章用詞的時候,這些東西自己就會跳出來了,蘇東坡講“腹有詩書氣自華”,如果你腹中沒有東西,臨時去想詞怎么能想得出來呢?2記憶力和創造力從不矛盾創造性是怎么來的呢?因為看得多了、做得多了,以后才會有創造。寫文章也是“創造”,本來沒有這篇文章,現在創造出來,你怎么創造出來?因為看得多,記得多,詞語掌握多了才寫得出來,誰創造得好就是因為他積累得多。所以文學就是這么回事情——首先,是積累、吸收;然后,在自己腦子里編程;最后,才是吐出來表達。就像生孩子一樣,你沒有懷孕怎么生孩子?一定要先接受東西,才有可能生出來東西。你學一篇文章先記住它就是了,干嘛要去分析“這篇文章哪句詞語好不好”呢?干嘛要成天考慮“我記得多了到底對不對”呢?猶太人有句話,和我們中國的學習方法很像,他說小時候應該學會一種“生吞之功”,就是你要會生吞活剝,首先你要把它吃下去,東西吃多了以后他自己學會消化。胡適曾經說過這樣的一段話:我9歲的時候特別喜歡一句話:人心曲曲彎彎水,世事重重疊疊山。我就是覺得好玩,并不是很懂。到了60歲,我還是喜歡這句話,這時候才真正理解其中的含義。”9歲的胡適真的不理解嗎?他不理解不會感到喜歡的。其實9歲也算理解,60歲也叫理解,理解程度不同罷了。這樣簡單的一句話都這樣,更復雜的話你怎么理解?很多東西小時候解釋再多也理解不了,長大了,閱歷到了,自然就懂了。所以“生吞活剝”沒關系的,吞下去了,葡萄糖夠了,脂肪有了,維生素也有了。可是如果你天天分析這里面有沒有葡萄糖,有沒有維生素,卻沒有吃東西。你說十年下來,你會瘦成什么樣?3寫好作文,也需要“背”!其實孩子“吞下去”這么多,也是為了“吐出來”,也就是寫出好作文。很多家長發愁,孩子寫作沒創意,其實關鍵在于,我們總是讓孩子按照套路寫作文,現在就算寫好了,長大后就肯定也不會寫。因為他的思維被放進了框里,被鎖鏈鎖住了。記憶是一個基礎,但又不能所有的事情都只依靠記憶力,我們要吸收記憶的是經典和值得記憶的東西,而不是記憶一些條條框框套路性的東西。創造力是不容易培養出來的,關鍵是我們不可以阻礙、壓抑孩子的思考。你積累得越多,你知道的越多,你的語言越豐富,你的表達就越好。老師和家長要做的,就是引導孩子多讀書,看多了才能提升出鑒別能力。孩子沒讀幾篇文章我們就給他一個題目,要他創造,即便是創造出來,也是很浮在表面的東西。“的、地、得”三個字的用法詳解一、“的、地、得”用法小析①“的”后面跟的都是表示事物名稱的詞或詞語:如:敬愛的總理、慈祥的老人、戴帽子的男孩、珍貴的教科書、鳥的天堂、偉大的祖國、有趣的情節、優雅的環境、可疑的情況、團結友愛的集體、他的媽媽、可愛的花兒、誰的橡皮、清清的河水......②“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動作的詞或詞語:如:高聲地喊、愉快地唱、拼命地逃、瘋狂地咒罵、嚴密地注視、一次又一次地握手、迅速地包圍、沙沙地直響、斬釘截鐵地說、從容不迫地申述、用力地踢、仔細地看、開心地笑笑......”③“得”前面跟的多數是表示動作的詞或詞語,后面跟的都是形容事物狀態的詞或詞語,表示怎么怎么樣的:如:走得很快、踩得稀爛、疼得直叫喚、瘦得皮包骨頭、紅得發紫、氣得雙腳直跳、理解得十分深刻、樂得合不攏嘴、驚訝得目瞪口呆、大得很、掃得真干凈、笑得多甜啊......注:1、如果“de”的后面是“很、真、太”等這些詞,一般用“得”。2、有一種情況,如“他高興得一蹦三尺高”這句話里,后面的“一蹦三尺高”雖然是表示動作的,但是它是來形容“高興”的程度的,所以也應該用“得”。二、例句分析,明確用法這里有一組含有“的”、“地”、“得”的例句如下:1.蔚藍色的海洋,波濤洶涌,無邊無際。2.向日葵在微風中向我們輕輕地點頭微笑。3.小明在海安兒童公園玩得很開心。總結如下:1、“的”前面的詞語一般用來修飾、限制“的”后面的事物,說明“的”后面的事物怎么樣。結構形式一般為:修飾、限制的詞語+的+名詞。2、“地”前面的詞語一般用來形容“地”后面的動作,說明“地”后面的動作怎么樣。結構方式一般為:修飾、限制的詞語+地+動詞。3、“得”后面的詞語一般用來補充說明“得”前面的動作怎么樣,結構形式一般為:動詞(形容詞)+得+補充、說明的詞語。三、“的、地、得”的讀音“的、地、得”是現代漢語中高頻度使用的三個結構助詞,都起著連接作用;它們在普通話中都各自有著各自的不同的讀音,但當他們附著在詞,短語,句子的前面或后面,表示結構關系或某些附加意義的時候都讀輕聲“de”,沒有語音上的區別。但在書面語中有必要寫成三個不同的字,這樣可以區分他們在書面語用法上的不同。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可使書面語言精確化。四、用法不同,意思有別“的”、“地”、“得”用得對,意思表達就明確,用得不對,有時也會產生意思的變化。比如:1、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企業工作計劃范文書(15篇)
- 國慶演講稿范文(20篇)
- 全國甘肅版信息技術四年級下冊新授課 第9課巧用智能設備 教學設計
- 尊老敬老做個孝心好少年重陽節活動總結(17篇)
- 五年級下冊心理健康教育表格式教案-第10課道德儲蓄 長春版
- 銷售部簡單辭職報告范文(5篇)
- 家教工作計劃(13篇)
- 幼兒園大班工作計劃范文(15篇)
- 挖掘語文教學中的科學資源
- 眼科醫院見習心得感言(4篇)
- 《三福百貨營銷環境PEST、SWOT研究及其營銷策略研究》11000字(論文)
- DB37T 4515-2022 罰沒物品分類與代碼
- 中國傳統文化(西安交通大學)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西安交通大學
- 港口與航道工程管理與實務一級建造師考試試題與參考答案(2024年)
- 醫學倫理學人衛練習題庫(附參考答案)
- 新課標I、Ⅱ卷 (2024-2020) 近五年高考英語真題滿分作文
- 《中國歷代發型》課件
- 醫院醫療設備管理課件
- 社會調查委托合同三篇
- 癲癇性精神病的護理查房
- 中小學校保安服務方案(技術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