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質量監測七年級歷史試題2023.04注意事項:1.本試題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第Ⅰ卷1~4頁,第Ⅱ卷5~8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為60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試科目、試卷類型填涂在答題卡的指定位置。考試結束后,試題自己保存,只上交答題卡。3.第Ⅰ卷選出答案后,將其字母代號用2B鉛筆涂在答題卡的對應位置上,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第Ⅱ卷試題答案,用中性筆寫在答題卡的指定位置。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請選出答案后,將其字母代號用2B鉛筆涂在答題卡的對應位置上。1.下列圖示中①處王朝的建立者是()A.楊堅 B.楊廣 C.李淵 D.趙匡胤【答案】A【解析】【詳解】根據材料圖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示中①處是隋朝。581年,外戚楊堅奪取北周政權,建立隋朝,定都長安。589年隋軍滅陳,南北統一。A項正確;楊廣是隋朝第二位皇帝,排除B項;李淵建立唐朝,排除C項;趙匡胤建立北宋,排除D項。故選A項。2.大運河的開通促進了各大菜系的形成,在揚州菜中,千層油糕是從河南的千層饅頭演變而來的,大湯包與餃面是從淮安傳來的,肴肉與拆燴鰱魚頭是從鎮江學來的;明清時期戲曲沿著大運河傳播,催生了國劇京劇。這主要體現了大運河()A.維護了國家安定統一 B.促進了中外之間友好交往C.消除了南北方的差異 D.加強了南北地區文化交流【答案】D【解析】【詳解】由題干信息可得出,揚州受到河南、淮安、鎮江的飲食文化的影響,明清時期大運河促進了戲曲的傳播,催生了國劇京劇,這說明大運河加強了南北地區的文化交流。D項符合題意;根據題干材料可知,維護了國家安定統一、促進了中外之間友好交往兩項都與題意無關,排除AB項;根據題干材料可知,縮小了南北方的文化差異,而南北方的差異并沒有消除,排除C項。故選D項。3.在當時(隋唐時期)的條件下,這是一大發明。這種制度提供了布衣可以做宰相,可以為公卿,可以參政的機會,于是有政治上社會對流的可能性。由此,官僚政治獲得了非常大的彈性,材料評價了()A.中央集權制度的由來 B.君主專制制度的弊端C.封建科舉制度的影響 D.三省六部制的局限性【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題干“(隋唐時期)……這種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為公卿,可以參政的機會”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題干反映的是科舉制,隋煬帝時期創立的科舉制,唐朝時期進一步完善,科舉制是中國選官制度的一大變革,加強了皇帝在選官和用人上的權力,擴大了官吏選拔的范圍,使有才學的人能夠由此參政,促進了社會階層的流動,C項正確;秦朝統一全國后,創立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排除AB項;題干材料沒有涉及、三省六部制的局限性的信息,排除D項。故選C項。4.唐太宗時設置“十部樂”,包含了“燕樂、西涼樂、高麗樂、龜茲樂”等國內眾多民族和外國樂舞。這反映了唐代()A.皇帝貪圖享樂 B.文化兼收并包 C.奢靡之風盛行 D.尚武風氣流行【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唐朝前期政治穩定,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唐政府又采取比較開放的對外政策,實行比較開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時期增訂完成“十部樂”,包含了“燕樂、西涼樂、高麗樂、龜茲樂”等國內眾多民族和外國樂舞,這說明唐朝,宮廷宴樂出現了一些少數民族和外國的樂舞,體現出了唐代文化兼容并包,B項正確;材料體現的是文化兼收并包,不是皇帝貪圖享樂,排除A項;題干和奢靡之風盛行無關,排除C項;題干不能體現尚武風氣流行,排除D項。故選B項。5.錢穆在《國史新論》中說:“唐代制度,在下有……為政府公開選拔人才;在上有……綜合管理全國行政事務。這兩種制度奠定了中國傳統政治后一千年的穩固基礎。”材料中“在上有”的制度是指()A.三公九卿制 B.科舉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答案】C【解析】【詳解】根據題干信息“唐代制度,在下有……為政府公開選拔人才;在上有……綜合管理全國行政事務。這兩種制度奠定了中國傳統政治后一千年的穩固基礎。”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上有……綜合管理全國行政事務”,唐朝在政治上,沿襲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中書省替皇帝起草政令,門下省負責審核,最后交由尚書省執行。尚書省下設有六部,分管具體政務。選項C符合題意;三公九卿制是漢朝官制,A排除;由“為政府公開選拔人才”,可知,是科舉制度,科舉制創立于隋朝,唐朝時期進一步完善,B排除;元朝建立行省制,D排除。故選C。6.中國的書法藝術是中華文化中的瑰寶。唐朝在書法藝術方面建樹頗豐。下列書法家中都屬于唐代名家的一組是A.鐘繇、胡昭 B.顏真卿、柳公權 C.王羲之、懷素 D.趙孟頫、歐陽詢【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唐代的書法家有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諸遂良。繼王羲之后,我國書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書法家是顏真卿,自創“顏體”,其楷書結構方正茂密,筆畫橫輕豎重,筆力雄強圓滑,氣勢莊嚴雄渾;柳公權博采眾長,別出心裁,自成“柳體”,他的字方折俊麗、骨力勁力,后人把柳書和顏書并成為“顏筋柳骨”,B項正確;鐘繇、胡昭是三國魏初時期,二人皆以工書擅名,世謂“胡肥鐘瘦”,排除A項;王羲之是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圣”之稱,排除C項;趙孟頰是南宋末至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排除D項。故選B項。7.“詩史互證”是研究中國古代歷史的一種方法。下列詩句能補證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是()A.舍己為人傳道義,唐風洋溢奈良城 B.自從貴主和親后,一半胡風似漢家C.胡音胡騎與胡妝,五十年來竟紛泊 D.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答案】A【解析】【詳解】結合所學可知,“舍己為人傳道義,唐風洋溢奈良城”描述的是鑒真東渡日本。鑒真東渡日本,在日本傳授佛經,還傳播中國的醫藥、文學、書法、建筑、繪畫等,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貢獻,A項正確;“自從貴主和親后,一半胡風似漢家”、“胡音胡騎與胡妝,五十年來竟紛泊”這兩句詩描述的都是民族交融與中外交流無關,排除BC項;“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描述的是開元盛世的繁榮,排除D項。故選A項。8.《夢溪筆談》記載了中國古代的一項重大技術,包括選泥、制料、刻字、燒制、排版、印刷等工藝流程,它對傳播知識和促進世界文明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該技術是()A.雕版印刷術 B.活字印刷術 C.泥范鑄造法 D.造紙術【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題干信息“包括選泥、制料、刻字、燒制、排版、印刷等工藝流程,它對傳播知識和促進世界文明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活字印刷術是由北宋時的匠人畢異發明的。他用膠泥刻字,然后用火燒制,使字模變硬。制版時,在塊四周有框的鐵板上撒上松脂、石蠟和紙灰等,將燒制好的字模在鐵板上排成版,用火將鐵板中的松脂熔化,將字版壓平,這樣就可以印書了。印刷術的發明,加快了文化的傳播,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對人類文明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B項正確;雕版印刷術,是在版料上雕刻圖文進行印刷的技術,它在中國的發展經歷了由印章、墨拓石碑到雕版,再到活字版的幾個階段,排除A項;泥范鑄造法與青銅器制造相關,排除C項;東漢時,宦官蔡倫總結前人經驗,改進造紙工藝,用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等植物纖維為原料造紙,排除D項。故選B項。9.“及范陽節度使反,犯京師,天子之兵弱不能抗,遂陷兩京。肅宗起靈武,而諸鎮之兵共起誅賊。”材料所述歷史事件導致了A.東漢末年社會動蕩 B.隋朝滅亡C.唐朝由盛轉衰 D.金與南宋對峙【答案】C【解析】【詳解】依據題干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唐朝節度使安祿山與部將史思明發動叛變,史稱安史之亂。叛軍逼近長安,唐玄宗倉皇出逃,唐肅宗繼位并反擊叛軍。安史之亂對社會經濟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唐朝的國勢從此由盛轉衰,C正確;ABD與題干信息年代不符,故錯誤。綜上故選C。10.為避安史之亂,陸羽隱居湖州,完成了世界茶文化史上第一部專業著作《茶經》。在完成《茶經》期間,他可能看到()①農民在田間使用曲轅犁耕作②農民準備將農產品送至長安的坊里出售③書生在茶會中吟誦杜甫詩作④名醫在藥房翻閱《本草綱目》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B【解析】【詳解】由題干“為避安史之亂,陸羽隱居湖州”可知,陸羽生活在唐朝,唐朝在農業方面,墾田面積逐漸擴大,農業生產技術不斷改進,發明并推廣了重要的生產工具曲轅犁,①農民在田間使用曲轅犁耕作可以看到;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時期,歷經坎坷。他的詩風淳樸厚重,很多詩作反映了戰爭和政治腐敗給人民帶來的痛苦,抒發悲憤凄婉之情,③書生在茶會中吟誦杜甫詩作可以看到,B項正確;坊是居民區,不是商業區,不能出售商品,②農民準備將農產品送至長安的坊里出售不可能看到;④《本草綱目》是明代李時珍的作品,排除含②④的ACD項。故選B項。11.王安石以“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改革精神推進變法。其變法的主要目的是()A.削弱割據軍閥,加強中央集權 B.實現富國強兵,克服統治危機C.實行休養生息,發展社會經濟 D.打擊官僚地主,抑制土地兼并【答案】B【解析】【詳解】依據題干“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意思是天象的變化不必畏懼,祖宗的規矩不一定效法,人們的議論也不需要擔心。表達了王安石變法的決心。結合課本所學,公元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進行變法。王安石變法以發展生產,富國強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機為目的,以“理財”、“整軍”為中心,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文化各個方面,是中國古代史上繼商鞅變法之后又一次規模巨大的社會變革運動。B項正確;宋太祖時期采取措施,削弱地方勢力,加強中央集權,與王安石變法無關。排除A項;西漢初期,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實行休養生息,發展社會經濟,排除C項;方田均稅法打擊官僚地主,抑制土地兼并,但不是王安石變法的主要目的。排除D項。故選B項。12.五代十國是個大混亂、大破壞時期。這一時期,上有暴君,下有酷吏,再加上常年戰爭征賦不斷,名都長安和洛陽都曾被毀……但這又是走向統一安定的時期,為北宋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材料從整體上體現出該階段的特點是A.動蕩不安 B.黎明前的黑暗 C.在分裂中孕育著統一 D.走向統一【答案】C【解析】【詳解】依據題干“五代十國是個大混亂、大破壞時期……但這又是走向統一安定的時期,為北宋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可見材料從整體上體現出五代十國時期雖然國家處于分裂狀態,戰亂不斷,但是分裂中孕育著統一,為后來北宋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C正確;動蕩不安、走向統一只是材料中反映出的該階段的部分特點,AD排除;題干材料從總體上體現出五代十國時期的特點是在分裂中孕育著統一,沒有體現這是黎明前的黑暗,B排除。C正確。13.五代時期,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北宋引以為戒而采取的措施是()A.定都東京 B.設置刺史 C.重文輕武 D.削弱相權【答案】C【解析】【分析】【詳解】五代時期,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北宋引以為戒而采取的措施是重文輕武,削弱武將的權力,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宋太祖解除禁軍(國家正規軍)將領石守信等人的兵權,抽掉各地精兵強將充實中央禁軍,設轉運使收地方財權,C項正確;定都東京屬于政權的建立,與消除“兵強馬壯者為之”信息不符合,排除A項;西漢武帝時期設置刺史制度,排除B項;削弱相權是加強君權的措施,排除D項。故選C項。14.下圖是一同學自學某朝代經濟發展時的筆記,由此判斷他學習的朝代是()1.出現了“湖廣熟,天下足”的諺語2.佛山鎮棉織業手工工場達2500家3.全國人口發展到3億A.秦朝 B.唐朝 C.隋朝 D.清朝【答案】D【解析】【詳解】依據題干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清朝中期,江漢平原、洞庭湖等地區普遍推廣了玉米、番薯等作物種植,糧食產量有了較大的提高,當時的湖廣地區成為新的商品糧基地,所以出現了湖廣熟天下足的諺語;清朝前期絲織業、棉職業、印染業等手工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出現了比較成熟的手工業工廠并頗具規模;清朝人口增長較快,到乾隆末年全國人口發展到3億,占當時世界總人口的1/3。綜上可以判斷他學習的朝代是清朝,D項正確;秦朝、唐朝、隋朝均與題干所描述的現象不符合,排除ABC項。故選D項。15.宋代經濟較前代發達,農業發展,手工業興盛,商業繁榮。下列描述能夠佐證這一觀點的是()①廣州、泉州造船業世界領先②長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為豐饒糧倉③河北定窯發展成為我國著名的瓷都④宋代“濟南劉家功夫針鋪”的商標廣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詳解】宋朝的廣州、泉州明州的造船業,都有很高的水平,在當時世界上居于領先地位;宋朝時,水稻產量躍居糧食作物首位,當時,長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為豐饒糧倉,出現了“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宋朝的商業空前發達。由于商業競爭激烈,有的商鋪為招攬生意,開始以印刷廣告的方式宣傳自己的商品。宋代“濟南劉家功夫針鋪”的商標廣告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商標廣告,選擇①②④項;B項正確;北宋興起的江西景德鎮,后來發展成為著名的瓷都,排除含③的ACD項。故選B項。16.下面為中國古代局部人口分布變化圖。這反映出A.統治政策開明 B.海外貿易拓展 C.經濟重心南移 D.商品經濟繁榮【答案】C【解析】【分析】【詳解】依據題干示意圖可知,中國漢代到北宋時期,長江流域人口所占的比重已經超過了黃河流域人口所占的比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是因為隨著我國經濟重心逐漸南移,大量北方人口遷入南方,改變了人口布局,C項正確;題干反映的是中國古代人口布局的變化,不足以直接反映統治政策是否開明或海外貿易的拓展情況,排除AB項;南北人口布局的變化與商品經濟繁榮也沒有直接關系,排除D項。故選C項。【點睛】17.據《宋史·孝宗本紀》記載,孝宗為岳飛平反,追謚號為岳武穆、岳太師等,并按照最高開國將帥的規格進行改葬。世人將此舉稱為“平反昭雪”。下列表述與此相關的是()A.率軍抗金,精忠報國 B.匈奴未滅,何以家為C.組織抗元,寧死不屈 D.與遼議和,澶淵之盟【答案】A【解析】【詳解】由題干“孝宗為岳飛平反,追謚號為岳武穆、岳太師等”可知,宋朝人對岳飛的紀念。“率軍抗金,精忠報國”反映的是岳飛。南宋初年,金軍幾次大舉南下,南宋軍民奮起抵抗。岳飛等抗金將領率軍北伐,從金軍手中收復許多失地。岳飛統率的“岳家軍”在郾城大敗金軍主力,并乘勝追擊,迫使金軍后撤,A項正確;“匈奴未滅,何以家為”與霍去病有關,排除B項;“組織抗元,寧死不屈”與文天祥有關,排除C項;“與遼議和,澶淵之盟”發生在北宋時期與岳飛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18.公元13世紀上半葉,一個讓全世界都震驚的草原游牧帝國躍出歷史地平線,之后橫掃歐亞大陸。這個“草原游牧帝國”的締造者是()A.完顏阿骨打 B.元昊 C.成吉思汗 D.忽必烈【答案】C【解析】【詳解】結合所學可知,題干“草原游牧帝國”的締造者是成吉思汗。鐵木真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統一,建立了蒙古政權,他被擁立為大汗,被尊稱為成吉思汗,C項正確;完顏阿骨打于1115年式建立女真政權,國號大金,與題干不符,排除A項;元昊在11世紀前后建立西夏政權,排除B項;忽必烈于1271年改國號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排除D項。故選C項。19.元朝統治者在劃分行省時,打破以往依“山川形便”劃分行政區域的原則,采取“犬牙交錯”的原則。將自然環境差異極大的地區拼成一個一級政區。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分裂割據B.實現國家統一C.強化思想控制D.開發邊疆地區【答案】A【解析】【詳解】依據所學可知,元代以“犬牙相入”為行省劃界的依據,使地方喪失扼險而守的地理條件,從而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政治和軍事控制,防止分裂割據,故A符合題意;實現國家統一、強化思想控制、開發邊疆地區與題干無關,故B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A。【點睛】抓住題干關鍵詞“主要目的”是解題的關鍵,元代以“犬牙相入”為行省劃界的依據,使地方喪失扼險而守的地理條件,從而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政治和軍事控制,防止分裂割據。20.某同學繪制了四幅中國古代史上政權并立局面示意圖,其正確的演變順序是()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④① D.③②①④【答案】B【解析】【詳解】907年唐朝滅亡之后,中原和南方進入五代十國分裂時期。此時,北方出現了契丹(遼)政權,之后北宋取代后周政權,并結束五代十國分裂割據的后面,與遼和西夏并立。12世紀初東北的女真族建立金,后來滅遼,與北宋和西夏并立。1127年,金軍攻破開封,北宋滅亡,南宋建立,定都臨安,南宋與金和西夏并立,B項正確;ACD三項均不是正確演變順序,排除。故選B項。21.兩宋時期,契丹人用鹽、牛乳和茶共煮而成乳茶,可以看出他們在接受漢人飲茶習俗時,又傳承了本民族飲乳的習慣,制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飲品。這說明契丹人()A.非常喜歡喝乳茶 B.手工業發展水平較高C.畜牧業發展落后 D.與漢族生活方式交融【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題干“兩宋時期,契丹人用鹽、牛乳和茶共煮而成乳茶,可以看出他們在接受漢人飲茶習俗時,又傳承了本民族飲乳的習慣,制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飲品”可以得出,材料反映契丹族與漢族生活方式交融,D項正確;AC項說得是契丹人的自己的情況,排除AC項;材料不能得出手工業發展水平較高,排除B項。故選D項。22.論從史出是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如表中①處應為()史實結論唐朝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①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北庭都元帥府A.臺灣 B.新疆 C.東北 D.西藏【答案】B【解析】【詳解】唐朝還先后設置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管轄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區;元朝還設置北庭都元帥府等機構管理西域的軍事政務,加強了對西域的管轄,題干表中①處應為新疆,B項正確;元朝是澎湖島設置澎湖巡檢司,負責管轄澎湖和琉球,排除A項;唐朝在東北設州,以其首領為都督,封渤海郡王,排除C項;唐朝與西藏實行和親政策。元朝在西藏設立宣慰使司都元帥府,由宣政院直接管轄,排除D項。故選B項。23.青花瓷是瓷器名品,其底色是蒙古人崇尚的白色,青藍色花紋受伊斯蘭文化影響,制作花紋的顏料“鈷藍”由波斯商人帶來它的花紋既有漢人推崇的梅蘭竹菊、蒙古人喜歡的牡丹、芍藥,也有西亞文化的葡萄藤。青花瓷的這些特性表明()A.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B.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是相互影響的C.中華文明長期處于世界文明發展前列D.中華文明是經久不衰、綿延不斷的【答案】B【解析】【分析】【詳解】根據材料“青藍色花紋受伊斯蘭文化影響”、“它的花紋既有漢人推的梅蘭竹菊、蒙古人喜歡的牡丹、芍藥,也有西亞文化的葡萄藤”可以看出青花瓷的這些特性體現了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相互影響,故B項正確;材料強調的主旨是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相互影響,不是強調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和中華文明是經久不衰、綿延不斷的,故AD兩項錯誤;材料沒有將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進行比較,因此無法得出中華文明長期處于世界文明發展前列,故C項錯誤。24.《馬可·波羅行紀》中記載了中國古代獨創的造船技術——水密(意為“不透水”)隔倉,中國古代文獻也提及過此技術。然而,長期以來該技術卻未見于實物。直到1974年,在福建泉州出土了有13個水密隔艙的南宋木船,中國古人這一造船技術上的創新才得以實證。這說明()A.中國古代文獻的記載均真實可信B.文物考古是實證歷史的有力手段C.中國古代的造船技術開始于南宋D.泉州是宋朝唯一的海外貿易港口【答案】B【解析】【詳解】根據材料內容可知《馬可·波羅行紀》中記載了中國古代獨創的造船技術,直到1974年出土了有13個水密隔艙的南宋木船,從而印證《馬可·波羅行紀》中的記載,說明文物考古是實證歷史的有力手段,B項正確;A項說法絕對化,排除;C項說法明顯錯誤,排除;D項說法錯誤,排除。故選B項。25.某同學進行單元復習時整理了部分典型圖片資料,由此可判斷這一時期的階段特征是()A.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與鞏固 B.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C.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D.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答案】D【解析】【詳解】結合所學可知,北宋統治時期,周邊民族先后建立了遼、西夏、金等政權與宋朝并立。兩宋時期,各民族在更大范圍內交融,社會經濟蓬勃發展,國內外貿易空前繁榮。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疆域空前遼闊,各民族間交融得到進一步發展,東西方交流得到加強,對以后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由此可以判斷這一時期的階段特征是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D項正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與鞏固是秦漢時期的階段特征,排除A項;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是夏商周時期的階段特征,排除B項;繁榮與開放的時代是隋唐時期的階段特征,排除C項。故選D項。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26小題18分,第27小題16分,第28小題16分,共50分。26.隋唐宋元,是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朝代,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隋朝對秦漢以來的制度作了總結,推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通過改革,建立和完善了各種制度,這些不僅為唐朝所沿用,而且影響了宋元明清各朝。——《中國古代史》材料二夫農,天下之本也。——漢文帝夫農者,國之本,本立然后可以議太平。若不由茲,而云太平者,謬矣。——《舊唐書》材料三宋初“始置諸州通判”,“凡兵民、錢谷、戶口、賦役、獄訟聽斷之事,可否裁決,與守臣通簽書施行”。——《宋史·職官志》材料四元朝的統一結束了從五代以來的分立狀態,元朝建立的大統一王朝,對于中國民族關系的發展,對于促進各民族的交往有重要意義,它還加強了中國同世界的聯系和文化的交流。——《中國古代史(下)》(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列舉隋朝創立的“影響了宋元明清各朝”的政治制度。(2)指出材料二中兩則史料體現共同思想。漢唐多數統治者貫徹此思想,出現了諸多“治世”,請舉兩例。(3)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宋朝通判的職權和作用。(4)據材料四,分析元朝的統一對中國歷史發展的貢獻。【答案】(1)制度:三省六部制;科舉制。(2)以農為本;西漢出現了文景之治,唐朝出現了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答出兩點)(3)職權:地方一切行政和司法事務、知州發布的各項官文需要通判共同署名才能生效。作用:分散知州的權力并對其進行有效監督,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4)貢獻:元統一結束了我國歷史上較長時期的分裂割據局面;促進了中國民族關系的發展,促進了各民族的交往(或促進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加強了中國同世界的聯系和文化交流。(答出兩點即可)【解析】【小問1詳解】制度:結合所學可知,貞觀時期推行了一系列革新的措施。在政治上,進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確中央機構的職權及決策程序,該制度影響了宋元明清各朝的政治制度。【小問2詳解】思想:由材料“夫農,天下之本也。”“夫農者,國之本,本立然后可以議太平。”可知,兩則史料體現的共同思想是以農為本;“治世”:文景時期,政治清明,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安定。這一時期的統治局面,歷史上稱為“文景之治”;唐太宗統治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得到進一步發展,國力增強,文教昌盛,歷史上稱之為“貞觀之治”。唐玄宗統治時期,唐朝的國力達到前所未有的強大,進入鼎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小問3詳解】職權:由材料“始置諸州通判”,“凡兵民、錢谷、戶口、賦役、獄訟聽斷之事,可否裁決,與守臣通簽書施行”并結合所學可知,地方一切行政和司法事務、知州發布的各項官文需要通判共同署名才能生效;作用:結合所學可知,通判是為了分散知州的權力并對其進行有效監督,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小問4詳解】貢獻:由材料“元朝的統一結束了從五代以來的分立狀態,元朝建立的大統一王朝,對于中國民族關系的發展,對于促進各民族的交往有重要意義”可知,元的統一結束了我國歷史上較長時期的分裂割據局面;促進了中國民族關系的發展,促進了各民族的交往;由材料“它還加強了中國同世界的聯系和文化的交流”可知,元朝的統一加強了中國同世界的聯系和文化交流。27.經濟發展是國家強盛的重要表現。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煬帝此舉(指修大運河),為其國促數年之祚(國運),而為后世開萬世之利,可謂不仁而有功者矣。——《谷山筆麈》材料二AB材料三當時四川境內只流通鐵錢,鐵錢分量重,買賣商品極不方便,不能適應大額異地貿易交換的需求。隨著商品交易日增,出現了一種臨時填寫存款金額的票券,謂之“交子”,“交子”逐漸具備了信用貨幣的特性,成為了真正的紙幣。四川的雕版印刷業發達,所生產的紙是印制紙幣的上佳原料。材料四北宋建立后致力于發展經濟,商業活動越來越發達.當時的外貿分官營與私營,且以后者為主。兩宋先后在廣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12處設有市舶司,專司外商貨物稅,還制定市舶條或市舶法,不許官員權責經營海外貿易、買舶商貨物。當時,與宋王朝有海上貿易的達50個國以上,進出口貨物達400多種,進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藥材等,主要出口紡織品、金屬及其制品、陶瓷品、茶葉等商品。——《中國古代經濟史》(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煬帝此舉“不仁而有功”的理解。(2)唐朝經濟繁榮,農業生產工具有很大改進。寫出材料二中圖A和圖B農具的名稱及功能。(3)據材料三,分析北宋紙幣出現的主要原因。(4)據材料四,指出宋朝海外貿易發展的表現。【答案】(1)理解:隋煬帝征發大批勞動力開鑿大運河,加重了百姓負擔,耗費了大量人力與物力,激化了社會矛盾,最終導致了農民起義爆發,因此稱其“不仁”;大運河的開通加強了南北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成為南北交通大動脈,利于維護南北統一,因此稱其“有功”。(言之有理即可)(2)生產工具:曲轅犁;筒車。功能:耕作;灌溉。(3)原因:商品經濟發展;金屬貨幣不便攜帶;四川印刷技術與造紙技術先進。(答出兩點即可)(4)表現:私營貿易迅速發展;設置專門的機構;頒布法律條文;貿易交往國家多,貨物種類多;限制官員經商。(答出兩點即可)【解析】【小問1詳解】理解:結合所學可知,隋煬帝征發大批勞動力開鑿大運河,加重了百姓負擔,耗費了大量人力與物力,激化了社會矛盾,最終導致了農民起義爆發,因此稱其“不仁”;大運河的開通加強了南北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成為南北交通大動脈,利于維護南北統一,因此稱其“有功”。【小問2詳解】名稱及功能:結合所學可知,A是曲轅犁,適于精耕細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質量,其功能是耕作;B是筒車,其功能是灌溉。【小問3詳解】原因:由材料“隨著商品交易日增,出現了一種臨時填寫存款金額的票券,謂之‘交子’,‘交子’逐漸具備了信用貨幣的特性,成為了真正的紙幣。”可知,其原因是商品經濟發展;由材料“當時四川境內只流通鐵錢,鐵錢分量重,買賣商品極不方便,不能適應大額異地貿易交換的需求。”可知,其原因是金屬貨幣不便攜帶;由材料“四川的雕版印刷業發達,所生產的紙是印制紙幣的上佳原料。”可知,其原因是四川印刷技術與造紙技術先進。【小問4詳解】表現:由材料“北宋建立后致力于發展經濟,商業活動越來越發達.當時的外貿分官營與私營,且以后者為主。”可知,宋朝海外貿易發展的表現是私營貿易迅速發展;由材料“兩宋先后在廣州、泉州、明州、杭州、密州等12處設有市舶司,專司外商貨物稅,還制定市舶條或市舶法,不許官員權責經營海外貿易、買舶商貨物。”可知,宋朝海外貿易發展的表現是設置專門的機構;頒布法律條文;限制官員經商;由材料“當時,與宋王朝有海上貿易的達50個國以上,進出口貨物達400多種,進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藥材等,主要出口紡織品、金屬及其制品、陶瓷品、茶葉等商品。”可知,宋朝海外貿易發展的表現是貿易交往國家多,貨物種類多。28.不同民族、國家間的交往,推動文明交流互鑒,促進社會進步與發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唐太宗處理民族關系方面有一套比較成熟的辦法。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與他們真心相待,與他們建立了深厚感情,贏得了他們的愛戴。他與少數民族上層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關系,既是國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證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動產質押擔保合同標準文本
- 加盟合同轉讓合同樣本
- 初中勞務派遣合同樣本
- 副食版合同樣本
- 農村種植勞務合同樣本
- 個人服裝租賃合同樣本
- 出售瓷磚輔料合同樣本
- 商鋪轉讓租賃合同范本6篇
- 公有住宅租房合同范本與公有住房承租權轉讓合同10篇
- 小平菇種苗運輸合同6篇
- 2025福建省泉州市房屋租賃合同范本
- 中華遺產考試題目及答案
- 全廠設施色彩、標志牌統一規定
- 2024年保安員資格考試初級理論知識試題庫【模擬題】
- 物業電工安全培訓
- 湖南省炎德英才名校聯考聯合體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3月月考-化學+答案
- 騰訊財經筆試題庫及答案
- 2025年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協作區第27屆聯考物理+答案
- 工程招標代理服務方案
- 2023年河南單招職測真題(帶答案)
- 辦公室環境改善項目計劃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