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教版初中九年級化學上冊第4章認識化學反應第2節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課件_第1頁
滬教版初中九年級化學上冊第4章認識化學反應第2節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課件_第2頁
滬教版初中九年級化學上冊第4章認識化學反應第2節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課件_第3頁
滬教版初中九年級化學上冊第4章認識化學反應第2節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課件_第4頁
滬教版初中九年級化學上冊第4章認識化學反應第2節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4章認識化學反應第2節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知識點1質量守恒定律及其實驗探究基礎過關全練1.(學科素養·化學觀念)(2024江蘇蘇州姑蘇月考)下列對質量

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確的是

()A.鐵釘生銹后質量增加,遵循質量守恒定律B.木炭在空氣中燃燒成灰,固體質量減小,這違背了質量守恒

定律C.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不一定發生變化D.10g氫氧化鈉溶液與10g硫酸銅溶液混合,形成20g混合溶液A解析鐵釘生銹屬于化學變化,遵循質量守恒定律,A正確;木

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氣體逸散到空氣中,固體質量

減小,該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遵循質量守恒

定律,B錯誤;化學反應中一定有新物質生成,分子種類一定發

生改變,C錯誤;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銅溶液混合產生沉淀,得

到混合溶液的質量小于20g,D錯誤。2.加熱ag氯酸鉀和bg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完全反應后得到氯

化鉀cg,生成氧氣的質量為

()A.(a+b-c)gB.(a+c)gC.(a-c)gD.(a-b-c)gC解析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

等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之和,二氧化錳作催化劑,反應前后

質量不變,則生成氧氣的質量為ag-cg=(a-c)g。3.(2024陜西渭南期末)某化學學習小組用下列圖示實驗驗證

質量守恒定律。

(1)做甲實驗時,若取用紅磷的量不足,對實驗結果

(填“有”或“沒有”)影響。(2)乙實驗中最后天平不平衡,此現象

(填“能”

或“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沒有能(3)丙實驗在敞口容器中進行仍成功驗證了質量守恒定律,原

因是

。(4)進行丁實驗時,如果在燃著的鎂條上方罩上玻璃罩,將生

成物全部收集起來稱量,理論上生成物的質量

(填

“>”“<”或“=”)參加反應的鎂條的質量。該反應不消耗氣體也不產生氣體>解析(1)取用紅磷的量不足,對實驗的結果沒有影響,因為

無論紅磷是否完全反應,天平都保持平衡。(2)石灰石和稀鹽

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屬于化學變化,能用質量守恒定律

解釋。(3)敞口容器中,硫酸銅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

沉淀和硫酸鈉,此反應既沒有氣體參與,也沒有氣體生成,能

驗證質量守恒定律。(4)鎂條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鎂,根據質

量守恒定律,理論上氧化鎂的質量大于參加反應的鎂條的質

量。知識點2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本質4.(2022湖南株洲中考)(雙選)除了元素種類、原子種類不變

外,化學反應前后肯定沒有變化的還有

()A.原子數目B.分子數目C.物質種類D.物質的總質量AD解析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反應物的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

新組合成新的分子,原子數目不變,分子的數目可能改變;化

學變化生成新物質,物質的種類一定會發生改變;化學反應遵

守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5.(情境素材·科學著作)(2023河北中考)《天工開物》中記載

了用黏土燒制磚的過程,下圖為該過程中某反應的示意圖(其

中“

”“

”和“

”分別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則微粒X中

()

A.只含有

B.一定含有

C.一定含有

BD.一定含有

、

解析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不變,

反應后有

、

三種原子,所以微粒X中一定含有

。知識點3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6.(2024遼寧大連期末)某化工廠進行生產,用食鹽(NaCl)和水

配成食鹽水,然后電解。電解食鹽水不能得到的產物是(

)A.NaOHB.HNO3C.H2D.Cl2B解析NaCl與水中均不含氮元素,則電解食鹽水不能生成

HNO3。7.(2023山東淄博中考)現有8gA和足量B在一定條件下充分

反應,生成22gC和18gD,則參加反應的A和B的質量比是

()A.4∶11B.1∶2C.1∶4D.11∶9C解析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反應的B的質量為22g+18g-8g=32g,則參加反應的A和B的質量比為8g∶32g

=1∶4。8.(2024河北邢臺襄都月考)在探究某物質的組成時,某實驗

小組的同學將1.6g該物質放在氧氣中充分燃燒后,測得生成

4.4g二氧化碳和3.6g水,你認為該物質中

()A.一定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B.一定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氫元素,不可能含有氧元素D.無法確定C解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種類和質量不變,則

該物質含有碳元素的質量為4.4g×

=1.2g,氫元素的質量為3.6g×

=0.4g,1.2g+0.4g=1.6g,則該物質中一定含有碳、氫元素,一定不含有氧元素。9.(2023福建中考改編)分別加熱等質量的兩種樣品,固體質

量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如下圖所示。樣品1反應前后各物質的

質量如下表。分離出樣品1反應后的固體乙,與24.0g甲混合

并加熱,固體質量變化曲線與樣品1的相同。下列說法正確

的是

()

D物質甲乙丙丁反應前質量/g24.02.000反應后質量/g02.0x1.9A.該反應是化合反應B.x=20.1C.該條件下丙和丁均為氣體D.乙是催化劑解析

由題表可知甲反應后質量減少,為反應物;乙質量不

變;丙、丁反應后質量增加,為生成物;因此該反應是甲分解

生成了丙和丁,屬于分解反應,A錯誤。根據質量守恒定律,求

得x=22.1,B錯誤。由題圖可知,樣品1固體質量大約減少了1.9g,由題表可知生成丁的質量為1.9g,所以丁是液體或氣體,

丙是固體,C錯誤。分析表格和圖像可知:乙在反應后質量不

變,甲固體中加入乙后分解溫度降低,反應更易發生;根據題

干所給信息可知將反應后的乙分離出來再加入等量的甲后,

固體質量變化曲線與樣品1的相同,說明化學反應前后乙的化學性質和質量不變,綜上所述可以證明乙在反應中作催化

劑,D正確。能力提升全練10.(2024河南鄭州高新區期末,10,★☆☆)下列實驗不能用質

量守恒定律解釋的是

()A.5g蔗糖溶于10g水得到15g溶液B.紅磷在密閉容器中燃燒前后,總質量不變C.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生成物的質量比原來鐵絲的質量大D.某物質在空氣中充分燃燒,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硫,則該物質

一定含有硫、氫元素A解析5g蔗糖溶于10g水得到15g溶液,沒有新物質生成,屬

于物理變化,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11.(模型法)(2023江蘇連云港中考,33,★☆☆)捕集工業廢氣

中的CO2與H2O反應制甲醇是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重要方

法。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反應前后分子總數不變B.有利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C.反應的CO2與H2O的分子個數比為1∶1D.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均未改變B解析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反應前的分子總數是6個,

反應后的分子總數是5個,反應前后分子總數發生變化,A錯

誤;該反應消耗了二氧化碳,有利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B正

確;參與反應的CO2和H2O的分子個數比為2∶4=1∶2,C錯誤;

反應前碳、氧元素的化合價分別為+4、-2,反應后碳元素的

化合價為-2,氧氣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0,則反應前后氧元素

和碳元素的化合價發生了變化,D錯誤。12.(2023山東泰安中考,13,★★☆)在一定條件下,甲、乙、

丙、丁四種純凈物在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反應前后各物質

的質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甲和乙是反應物

B.丙一定是化合物C.x=0.4g

D.反應前后乙、丁改變的質量比是4∶1B解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總質量=反應后總質量,則x=7.6g+2.0g+0.2g+0g-3.2g-5.8g-0.4g,x=0.4g,C正確。反

應后甲的質量減少了7.6g-3.2g=4.4g,是反應物;丙是生成

物,生成的質量為5.8g-0.2g=5.6g;丁是生成物,生成的質量

為0.4g-0g=0.4g;乙是反應物,且參加反應的質量為2.0g-0.4g=1.6g,該反應的反應物為甲和乙,生成物是丙和丁,丙不一

定是化合物,A正確,B錯誤。反應前后乙、丁改變的質量比

是1.6g∶0.4g=4∶1,D正確。13.(2024云南昆明期中,19,★★☆)下列圖像不能正確反映對

應變化關系的是

()

C

A.加熱一定質量的高錳酸鉀B.加熱一定質量的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C.鎂條在裝有氧氣的密閉容器中點燃并恰好完全反應D.紅磷在充滿空氣的密閉容器中燃燒解析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高

錳酸鉀未分解時,固體為高錳酸鉀;高錳酸鉀部分分解時,固

體是錳酸鉀、二氧化錳和高錳酸鉀;完全反應后固體是錳酸

鉀和二氧化錳,A正確。二氧化錳為催化劑,質量不變,B正

確。鎂燃燒生成氧化鎂,恰好完全反應時氧化鎂質量等于反

應的鎂和氧氣的質量和,C不正確。紅磷在密閉容器中燃燒,

物質的總質量不變,D正確。14.(2022遼寧沈陽渾南二模改編,15,★★☆)在物質世界里,

化學變化無處不在。(1)用圖1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向盛有碳酸鈉的廣口瓶中加入

稀硫酸,燒杯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提示:碳

酸鈉與稀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蠟燭熄滅(2)在氧氣中點燃紅磷的實驗過程中,固體質量變化如圖2所

示。①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②參加反應的氧氣質量為

g。8.0紅磷+氧氣

五氧化二磷(3)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3所示,圖中“

”表示硫原子,“

”表示氧原子。

①該反應所屬的基本反應類型為

;②反應中,各物質的分子個數比為

?;戏磻?∶1∶2解析(1)碳酸鈉與稀硫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燃

燒、不支持燃燒,能使燃著的蠟燭熄滅。(2)②根據質量守恒

定律,參加反應的氧氣和紅磷的質量等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

的質量,故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為14.2g-6.2g=8.0g。(3)

①根據微觀示意圖,反應物為SO2與O2,生成物為SO3,該反應

符合“多變一”的特點,屬于化合反應;②圖3中一個氧分子

未參加反應,故反應中各物質的分子個數比為2∶1∶2。素養探究全練15.(學科素養·科學探究與實踐)(2023四川瀘州中考改編)老

師組織同學們對質量守恒定律進行了實驗探究?;卮鹣嚓P

問題:

(提示: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1)第1小組設計甲圖的實驗方案,用電子秤稱量,讀取加入鹽

酸前后的質量。比較讀數發現反應前后的質量并不相等,其

原因是

。(2)第2小組設計了乙圖方案,以解決第1小組遇到的問題。但

有同學認為會產生誤差,他的理由是氣球膨脹后不可忽略

的影響。老師肯定了該同學勇于質疑、精益求精

的科學精神。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逸出浮力(3)第3小組善于創新,設計了丙圖方案,既達成本實驗目的,還可以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①連接好裝置后,打開止水夾,

推或拉注射器活塞,松開手后活塞回到原位,說明氣密性

(填“好”或“不好”)。②關閉止水夾,記錄注射器初

始讀數,強光引燃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