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六年級上冊音樂教案2018_第1頁
人音版六年級上冊音樂教案2018_第2頁
人音版六年級上冊音樂教案2018_第3頁
人音版六年級上冊音樂教案2018_第4頁
人音版六年級上冊音樂教案2018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欣賞歌曲《茉莉花》、欣賞《東

題目主要備課人項連慧

邊升起月亮》

備課組成員項連慧、季美秀、劉鎏婷

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在他的歌劇《圖蘭朵》中,把約翰?巴羅

在《中國旅行》中所記錄的中國名歌《茉莉花》作為音樂主題,貫

教材分析穿全劇,并在劇中的女聲合唱中用了它的全部曲調。劇中的角色均

穿上中國元朝服飾,讓這個外國人編寫和表演的中國故事更具有中

國色彩和風味。

1、通過欣賞和演唱歌曲《茉莉花》對我國的民族音樂的表現能力

和音樂特點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2、通過為旋律畫小節線和為歌詞配旋律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及興

學習目標趣。

3、從外國人唱《茉莉花》引發學生自豪感,從而更加認真得去感

受歌曲的優美。

通過欣賞和演唱歌曲《茉莉花》對我國的民族音樂的表現能力和音

核心問題

樂特點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一、組織教學

學習活動師生問好

二、導入新課

1、教師導語:

我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個美麗的傳說。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

沙漠中的樓蘭國有一位美麗動人的公主,名叫圖蘭多,但也很殘酷。

據說她給來自各國的求婚者提了個條件,能回答出她提的三個問題,

就可以娶她,并贏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就得被砍頭。因此很多

人包括國外的王子死在了她的刀下。有個鞋朝國王子也被圖蘭多的

美貌打動,決心不顧一切要娶到圖蘭多,對圖蘭多提出的三個問題,

對答如流,終于獲勝,可圖蘭多仍不甘心。這時,王子倒慷慨地來

幫她,請她在天亮之前能猜中他的名字,他就情愿象沒有猜中圖蘭

多的謎語那樣,被處死刑。此夜,全城無人入睡,百姓和僧侶們都

在向月神祈禱,希望圖蘭多誠服,從此結束殺戮。月亮出來了,僧

侶的祈禱樂響起

2、茉莉花的旋律響起

或許就是這動人的音樂感化了美麗殘酷的公主。終于她良心發

現,從此改邪歸正。音樂的魅力在這一時刻得到了完美的體現。

這首曲子大家在哪里聽過?有誰能哼唱兩句給大家聽聽?

3、復聽《東邊升起月亮》

三、欣賞《茉莉花》與活動

1、歷史簡介

在中國,這首歌更是歷史悠久。誰來把大屏幕中次連貫成一句

話介紹給大家。(據史料記載,《茉莉花》最早發源于江蘇揚州,

大概是明朝時期,原來的歌名是《鮮花調》。)

2、聽旋律

老師今天帶來一樣樂器,認識嗎?(對了)這叫二胡,是我國

的民族樂器。民族歌曲,就要用我們的民族樂器來演奏才能體現它

的韻味。下面就請大家來聽一聽用二胡演奏出的《茉莉花》。

讓生聽一段,看學生狀態,“抓住”聽得入神的同學:”老師發現

有些同學聽得很入神,老師也一樣,快要被著美妙的旋律陶醉了。

你們能用自己的肢體語言來表達你們的感受嗎?比如說,用手來表

示聽到的旋律的高低起伏。"

教師示范,再放第二遍。

3、原版的茉莉花(屏幕顯示歌詞)

先在江蘇地區廣泛傳唱,清朝時期定名為《茉莉花》。一起聽

一聽,邊聽邊留意一下歌詞,看看歌詞是怎樣贊美茉莉花的。(出

示歌詞、播放黑鴨子演唱的茉莉花。2-3段之間過門提示學生唱一

唱)

學生回答問題:

滿園花草香也香不過它!真的有這么香嗎?我們一起來切身體

會一下。(噴灑空氣清新劑)

茉莉花開雪也白不過它!真的那么白嗎?老師這里有幾張照片

一起來看看(播放照片)

茉莉花亦稱‘‘茉莉",為復瓣小白花,小巧玲瓏,清香四溢,素

潔光潤,仿佛刻玉雕瓊。該花原產印度、印尼、菲律賓等國。早在

宋代傳入我國。自明代起,揚州已有少量茉莉引進種植,但大批種

植至少始于清光緒初年。

4、新版《茉莉花》

民歌總是在人們的傳唱過程中不斷發生著變化。茉莉花小巧玲

瓏,以它名字命名的歌曲在經過多年的傳唱之后,也發生了變化。

變得更加短小精致,也更加易學易唱。可以說就是幾歲的孩童也時

常將它掛在嘴邊。(播放新版《茉莉花》

5、屏幕出現兩首歌的旋律(簡短的一句)。學生對比,知道

的確發生了變化。

6、師生互動,說說茉莉花歌里一直唱茉莉花好,其實茉莉花

并不僅僅可以用來觀賞,你們知道茉莉花還有什么用嗎?(泡茶、

入藥、做成工藝品等)

7、學唱《茉莉花〉〉

今天能和大家一起,看花、品茶、聽歌,老師非常高興。大家

覺得呢?這自古阿,高興時必當高歌一曲。老師有個提議,不如我

們一起來唱一唱這首《茉莉花》如何?

四、教師小結

總結歌曲內涵茉莉花在我國歷史悠久,這首民歌輕盈活潑,淳

樸優美,婉轉流暢,短小精致,易唱易記,表達了人們愛花、惜花、

護花,熱愛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情感,既積極健康,又儲

蓄柔美。

小結點題

今天,我們了解了這么多關于《茉莉花》的內容,尤其是它在

世界音樂史上的地位。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

(學生總結:感到驕傲自豪)

教師接:是呀,老師也想起一句話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我們更應該將這首經久不衰的佳作永遠創唱下去。

教學反思

題目學唱歌曲《茉莉花》主要備課人項連慧

備課組成員項連慧、季美秀、劉饕婷

《茉莉花》是一首流傳于全國各地的民族歌曲。它有多種版本,其

中比較流行的是江蘇民歌,江蘇民歌《茉莉花》起源于明代的一首

民歌《鮮花調》,它曲調婉轉曲折、節奏均勻平穩,旋律優美,極

富江南民歌清秀細致的特征。歌曲通過對茉莉花的贊美,表露了人

教材分析們愛花、惜花、護花的情懷及對生活的向往與熱愛。這首歌采用民

族五聲調式表現出民族音樂的特點。《茉莉花》作為典型的中國民

歌,18世紀末葉,曾被傳到了歐洲、南美等地并廣為流傳。意大利

作曲家普契尼還將《茉莉花》的曲調用作歌劇《圖蘭朵》中女聲合

唱的素材。

1、通過學唱《茉莉花》,使學生近一步了解茉莉花的美麗,并能

通過優美、抒情的歌聲表現出來。

學習目標

2、指導學生熟練演唱,并能背唱

3、通過演唱、欣賞等活動感受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中所包含的文化。

核心問題指導學生用舒展,流暢的聲音演唱歌曲。

一、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旅游嗎?你們都去過哪?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

學習活動

是什么?

師:今天老師帶你們去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看過影片之后猜

一猜我們到了哪里?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二、放錄像

同學回答剛才老師提出的問題

三、師:背景音樂有沒有注意到?

師:今天我們一起到江南水鄉走一走,共同學習并演繹這首江

蘇民歌〈茉莉花〉

四、歌曲學唱

1、聽錄音-----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A、歡快活躍B、親

切抒情

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點?A、婉轉細膩柔美B、粗獷豪放抒

3、歌曲表現了青年姑娘什么樣的心理狀態?

歌曲表面上是在表現年輕姑娘既想摘花又怕挨罵的天真神態,實質

上是在表現青年男女之間的純潔感情。

4、唱歌譜

就讓我們帶著愉快的心情把歌譜唱一唱(出示歌譜)學生分三

組唱,第一組先慢唱,然后恢復原速。

5、歌曲教唱

師:這么動聽的旋律配上美妙的歌詞一定更好聽

劃拍唱一一難點糾正:

把學生在課堂上出現的容易出現的錯誤糾正過來。并告訴學生

一字多音是江南民歌的一個特點。

6、放開聲音唱一唱。

7、完整有感情的演唱。

師:想一想怎樣才能把茉莉花唱的更美?每一句怎么處理?

(1)學生自己試著唱一唱

(2)教師可提示:從速度、力度和演唱方法上有什么想法?

(3)學生把每一句都試唱出來,說出為什么這樣處理,全體在

試唱,教師指導。

(4)按照同學們處理的方法大家一起感受演唱。(放錄音)

五、欣賞與拓展

1、《茉莉花》是首民歌流傳于全國各地,奇歌詞基本相同或

者大同小異,旋律上既有相同的因素,由尤其獨特的地方特色,從

而鮮明的表現了民歌的變異性。還有的把它改變成了器樂曲。

2、創編動作

請同學們自己為歌曲編動作

3、拓展

師:我們加一種唱法:輪唱

(1)練習輪唱

(2)清唱

(3)放錄音請同學唱第一段,全體起立唱第二段。

六、教師總結,師生再見、

說說這節課學習后的快樂之處是什么?

教學反思

題目聆聽《茉莉花》主要備課人項連慧

備課組成員項連慧、季美秀、劉饕婷

江蘇《茉莉花》是一首產生于明末清初,流傳東北地區及全國各大

城市的小調歌曲,距今約有300年的歷史。最早的時候叫《鮮花調》,

由于第一句是個重疊句,所以又稱為《雙疊翠》或《雙疊詞》。十

八世紀下半葉傳到西方,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用于歌劇《圖蘭多

特》中作為公主的主題曲。此歌最早收入我國由貯香主人編輯的《小

慧集》中。江蘇《茉莉花》曾在1768年被英國作曲家盧梭收入他

所編的《音樂辭典》中,此曲還流傳到日本、朝鮮、美國等國家,

成為中國民歌的代表作品之一。江蘇《茉莉花》的曲調婉轉、流暢、

細膩、柔美、淳樸。曲式是由四個樂句構成單部曲式;調式為微調

式。

教材分析

東北民歌《茉莉花》的唱詞與江蘇民歌《茉莉花》基本相同,屬“同

詞異曲”。它十分巧妙地借用了江南小調的音調框架,融入了東北

地區質樸的特點,在調式、旋律進行以及陳詞處理上作了很大改變,

使歌曲更具本地特色。如果說,江蘇民歌《茉莉花》柔婉清俊,散

發著一種“陰柔”之氣的話,那么東北民歌《茉莉花》則是粗獷鏗

鏘,融入了一股“陽剛”之氣。

河北民歌《茉莉花》,與江蘇民歌《茉莉花》同名、同題,是一首

以同名但詞曲皆有變化而傳唱于異地的民間小調,屬于漢族民歌中

的“變體流傳”。歌曲為帶變宮音的六聲徵調式,音域寬闊,明快

噴亮,具有中國北方小調的風格特點。

1、接觸多首以“茉莉花"為題的音樂作品,能夠從中認識到以"茉莉

花”為代表的中國民歌是世界音樂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學習目標2、通過欣賞,讓學生樂于進一步搜集并了解影響民歌變異的多種

因素。

核心問題能夠聽辨并能用語言表述出它們在情感上、風格上的差異。

一、導入新課

民歌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統一題材的作品在不同的地區會有

什么樣的區別呢?今天我們將一起走進東北、河北,看看那里的茉

莉花開得怎么樣。

二、欣賞東北民歌《茉莉花》

1.師播放東北民歌《茉莉花》,設問:

學習活動A歌曲在速度和力度上有什么特點?

B音樂的風格與東北人的性格有什么樣的關系

C與江蘇民歌《茉莉花》相比,歌詞、旋律方面有何異同的地

方?

2.小組討論:

歌詞基本相同,旋律變化比較大,顯出東北人開朗的性格和音

樂風格特點。

3.師簡介東北民歌《茉莉花》:

4.生學唱東北民歌《茉莉花》,感受二人轉版的《茉莉花》。

三、欣賞河北民歌《茉莉花》

1.師播放河北民歌《茉莉花》,設問:

與江蘇民歌《茉莉花》相比,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點?

2.生交流:

3.師簡介河北民歌《茉莉花》:

河北南皮民歌《茉莉花》在旋律中保留了江蘇民歌《茉莉花》

中的一些主要因素、起始音也相近似。歌詞的變化使歌曲融入較多

的敘事說唱性特征。

4.師用聽唱法指導學生演唱河北民歌《茉莉花》的旋律。

四、小結。

師播放三首不同地區的《茉莉花》,讓學生辨別是哪個地區的

歌曲。

教學反思

題目《媽媽格桑拉》主要備課人項連慧

備課組成員項連慧、季美秀、劉饕婷

歌曲《媽媽格桑拉》是一首藏族風格特點的創作兒童歌曲。歌曲以

第一人稱的口吻,唱出了對媽媽的愛。歌曲前部分節奏寬松承載著

教材分析質樸而抒情的旋律,敘述著濃濃的母子深情。歌曲的第二部分是從

贊頌媽媽的愛轉為歌唱性的呼喚音調,描繪了孩子對媽媽的依戀之

情。

1、用柔和、親昵的歌聲,真摯的演唱歌曲。

學習目標

2、啟發學生懂得珍惜父母的愛,有孝順父母和感恩的意識與情感。

核心問題用柔和親昵的歌聲、真摯的感情演唱歌曲,表達對媽媽的愛。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常規練習。

1、發聲練習。從C大調到G大調,用“Mi、ma”做練習。

2、節奏和視唱練習。(先由老師示范讀,然后學生隨老師節

學習活動奏讀)2分三、創設情景,激發情感。4分1、聽一聽,唱一唱。

1.5分

我們一起來回憶一首兒歌,先聽一聽,能唱的就小聲跟著唱。

(播放《世上只有媽媽好》)

3^引入新課。

大家唱得真好,老師被你們的歌聲感動了,媽媽含辛茹苦地養

育了我們,為了我們的健康成長,媽媽付出了很多很多。你們愛自

己的媽媽嗎?(愛)今天,讓我們一起去聽聽藏族小朋友唱給媽媽

的歌——《媽媽格桑拉》!板書:媽媽格桑拉張東輝作詞,敖昌群

作曲

三、新歌教學,體驗情感。

1、欣賞歌曲《媽媽格桑拉》。

(1)解釋歌名。

“媽媽格桑拉”是什么意思嗎?請看屏幕。“格桑拉”是一句藏

語“格桑”是幸福的意思,“拉”表示對媽媽的尊敬。“媽媽格桑

拉”就是祝媽媽幸福。

(2)歌曲分析。

這是一首藏族風格的兒童歌曲;唱出了對媽媽的愛。

2、教師范唱(用錄音伴奏)。請大家帶著下面的問題,聽老師

唱一遍。

(1)這首歌的速度是怎樣的?(稍慢)

(2)這首歌的情緒是怎樣的?(優美,深情)板書:稍慢深情3、

模唱(哼唱)歌曲旋律。(用“nu”音跟琴模唱)5

這首歌曲旋律優美,具有較強的感染力,下面我們用“nu”音

來哼唱這首歌曲的旋律。(老師指導。重點指導第一部分最后一句

“花”的時值、兩處的切分節奏和低音。第二部分中間兩句“話”

和“拉”六拍長音,找到換氣的地方,要求學生唱得連貫圓滑。)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這首歌曲不僅旋律美,歌詞也很深情感人,請大家帶著對媽媽

的愛有感情地把歌詞朗讀一遍。

歌曲分為兩個樂段。第一樂段,敘述了小時候,母子生活的感

人畫面;第二樂段,抒發了兒女對媽媽的感激之情、依戀之情。板

書:第一樂段,敘述;第二樂段,抒情

4、教師指導唱歌詞。5.5分

5、完整的演唱一遍歌曲。

四、歌曲處理,情感挖掘。

1、歌曲的處理。

這首歌我們已經基本學會了,怎么樣才能夠把這首歌唱好呢?

第一,要唱得稍慢。第二,要注意強弱的變化,歌曲的第一樂段是

敘事,聲音要唱弱一點;第二樂段是抒情,聲音要唱強一點。

2、用多種形式進行合唱練習,老師指揮。5分

指導學生用右手做一些動作來表達歌詞的含義。(女生領唱第

一樂段,全班齊唱第二樂段;男生領唱第一樂段,全班齊唱第二樂

段。)

五、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1、送祝福。

老師被你們的歌聲感動了,你們唱出了對媽媽濃濃的愛,唱出

了對媽媽美好的祝福。如果請你送給媽媽一句深情的話,你會說什

么呢?(學生自由回答后讀屏幕上三句話)

2、師生游戲。

今天我們又學會了一首歌頌媽媽的歌曲—《媽媽格桑拉》,

其實歌頌媽媽的歌曲很多很多,同學們!你們還知道哪些贊美媽媽

的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下面三首歌,看誰先聽出它們的歌名。

六、結束。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會了藏族歌曲《媽媽格桑拉》,在同學們

的歌聲里重溫了媽媽的愛,回家后把這首歌唱給自己的媽媽,把祝

福都唱進歌里,送給天下所有的媽媽!祝天下所有的媽媽都永遠幸

福、平安!

教學反思

題目《趕坪歸來啊哩哩》主要備課人項連慧

備課組成員項連慧、季美秀、劉饕婷

這是一首具有濃郁西南地區民族風格的歌曲。4/4拍,羽調式,二

段體結構。曲調采用了彝族民歌的音調為素材,旋律流暢、明快、

活潑,歌曲生動地描繪了彝族農家姑娘在趕集歸來的路上,嬉戲歡

笑、愉快歌唱的場面。第一樂段兩個樂句,曲調富有動感和舞蹈性,

教材分析

形象地表現了一群農家姑娘邊跳變唱的情景,唱出了他們對甜蜜生

活的喜悅心情。第二樂段也是兩個樂句,為歌曲的副歌部分,在旋

律上采用了變化重復的手法,音調均在高音區進行,在情緒上更加

歡快、熱烈。

1、能用自然的聲音,正確的唱法,準確演唱歌曲《趕坪歸來啊哩

哩》;簡單分析、處理歌曲。

2、學習十六分音符的節奏型;感受4/4拍音樂的節奏特點;運用

打擊樂器更好地烘托歌曲情緒。

學習目標

3、感受彝族民歌音調的風格,體會歌曲所表達的歡樂情緒。懂得

欣賞民歌、熱愛民歌,學會體驗快樂,珍惜幸福生活。

4、掌握“唱、跳、奏”的基本方法與技巧,嘗試多種形式表現歌

曲。

感受彝族民歌的風格特點,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正確的唱歌方法,

核心問題

準確演唱歌曲。

(一)聆聽感受、導入歌曲

1、以《趕坪歸來啊哩哩》伴奏為背景音樂,帶領學生做模仿

律動。(彝族基本舞步:三步一跺、三步一跳

2、我們跳的是哪個民族舞蹈?(彝族)同學們,我們的祖國

是一個有著56個民族的大家庭,每個民族都有著不同的風俗,每

個民族的歌舞都有著獨特的魅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彝家山

寨川

3、展示圖片:辛勤勞作、悠久歷史、多彩文化;火把節;能

歌善舞、身著盛裝、熱鬧非凡。

學習活動4、欣賞了這些照片,說說彝族人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勤

勞、熱情、能歌善舞)

5、聆聽他們的歌聲、分享他們的快樂,聽賞歌曲《趕仔歸來

啊哩哩》。

(-)樂器合奏、熟悉旋律

1、猜一猜,趕可歸來的路上,不僅有歡快的歌聲、還會有哪

些好聽的聲音?

人們的歡笑聲、鳥兒的喳喳聲、歡快的馬蹄聲、小狗的鈴鐺聲、

銀項鏈的悅耳響聲……

2、用“雙向筒、碰鈴、三角鐵”三種樂器,用不同的節奏譜,

口技發音模仿、進行合奏。

(三)感受特色、突破難點

1、這首歌曲帶給我們怎樣的心情和感受?

2、為什么呢?(節奏歡快、旋律流暢明快、反復出現襯詞“啊

哩哩”)

3、“啊哩哩”反復出現在歌曲中,有怎樣的表現效果?(增

強歌曲民族風格特點,使歌曲情緒更為熱烈。)

4、觀察“啊哩哩”曲調起伏變化,分辨、找出對應的旋律線

5、帶手勢、聽琴聲、唱一唱“啊哩哩”。

6、注意演唱姿勢和發聲方法:挺胸直腰、平視前方、保持微

笑、口腔打開、氣息飽滿、小音量體會高位置。

7、回到歌曲中,和老師對唱。

8、“Iv”音哼唱歌曲旋律;“li”音模唱歌曲旋律。

(四)分析處理、準確演唱

1、根據情緒變化,歌曲旋律可以分成幾個樂段?(兩個樂段)

第一部分

2、聽琴齊唱第一部分3、簡單分析處理

第一小節最后一個音符一下子挑了上去,把彝族歌曲的味道體

現的淋漓盡致。

第四小節的波音記號。

3、應該用什么樣的情緒和聲音來演唱第一部分?(愉快活潑

的情緒、自然的、有彈性的聲音,,,,)

第二部分

4、分析兩個樂段旋律在音高上的變化。(第二樂段比第一樂

段音調更高,情緒從歡快發展到熱烈,是歌曲的副歌部分,也是整

段的高潮。)

5、分析:第二部分兩個樂句旋律上的“變化重復”。

6、齊唱第一段;齊唱整首歌;變化形式,演唱歌曲。(五)

歌唱曲調、感受風格1、詞曲完美結合,歌曲會更動聽。

7、認一認G調,找出“do”音位置。3、聽老師唱曲調,找

一找曲調主要由哪幾個音組成?神奇的(doremisolla)五個音

構成了獨有韻味的民族調式,第六小節出現的fa音使得曲調在調式

上更富色彩的變化。

8、看字母譜、視唱曲調。

9、對唱或齊唱。(六)綜合展示、豐富表現“讓我們和彝

族的姑娘、小伙子們,一起盡情地唱出幸福的生活,跳出愉快的心

情。”帶領學生“載歌載舞”或“邊唱邊奏”,嘗試同時采用兩種

形式表現歌曲。

(五)啟發興趣、快樂告別

“感謝同學們在音樂和舞蹈中,陪伴老師度過了一段輕松、愉

快的時光。孩子們,盡管我們的歌聲還不夠完美、舞姿還不夠優美、

但是老師相信,只要我們懷著一顆愉快的心,在音樂的海洋里自由

的飛翔,我們必定會收獲得越來越多!來,讓我們拍起手,在歡快

的歌聲中走出音樂教室,和伙伴們共享快樂的課間十分鐘吧!”

教學反思

題目《迪克西島》主要備課人項連慧

備課組成員項連慧、季美秀、劉饕婷

樂曲《迪克西島》是根據美國民歌《迪克西》改編的。歌曲《迪克

教材分析西》也稱“我希望我在迪克西”,是美國19世紀著名流行歌曲作

曲家埃米特創作的。歌詞內容主要表達的是對家鄉生活的思念。

聆聽樂曲《迪克西島》,感受樂曲悠然自得的情緒,認識并聽辨出

學習目標

短笛的音色。

核心問題感受樂曲悠然自得的情緒,并認識并聽辨出短笛的音色。

一、聆聽《迪克西島》。

1、導入:選擇樂曲《口哨與小狗》的音樂片段,讓學生隨音

樂片段,讓學生邊聽邊隨著音樂的節拍做律動,并模擬吹著口哨與

小狗散步。教師和學生一起回憶樂曲描繪的場景。

2、初聽樂曲片段(第一部分),感受樂曲的情緒。在《口哨與

學習活動小姑》的活動環節,把兩段音樂連在一起播放,在律動中自然導入

樂曲的聆聽,請學生聽后議一議。(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它與《口

哨與小狗》在音色和情緒上有什么相同與不同。

3、再聽樂器第一部分,認識短笛,記住短笛的音色。

復備課

(1)引導性設問:樂曲除了有口哨吹奏外,你還聽到了什么樂器

在演奏?

(2)出示短笛的圖片,認識短笛的形狀、音色特點及演奏姿勢。

(3)聽辨樂曲中短笛和口哨的音色,并用動作表達。啟發學生當

聽到短笛演奏時,模擬短笛的演奏姿勢;當聽到口哨吹奏時,隨樂

曲節拍走動,會吹口哨的學生可以試著吹一吹。

4、完整聆聽樂曲,聽出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

二、吹奏《簫》。

1、學習超高音吹奏:吹奏時,要加大吹奏的力度,口風要集

中,但要控制好力度,否則容易吹出刺耳的聲音。(學生練習、教

師指導)

2、學習跳音與連音吹奏:要掌握好斷與連的吹奏方法,吹出

斷、連的效果。斷奏與吐奏相似,發音要迅速、短促,這樣更有跳

躍感。

三、課堂小結:

音樂《迪克西島》給你什么感受?“簫”哪句不好吹?你想給

同學哪些建議?

教學反思

學唱《木偶兵進行曲》、聆聽

題目主要備課人項連慧

《波斯市場》

備課組成員項連慧、季美秀、劉鑒婷

《木偶兵進行曲》是根據德國作曲家萊昂?耶塞爾創作的管弦樂曲

《玩具進行曲》填詞的。歌曲由兩個樂段組成。A段選用了樂曲第

一部分的主題旋律,明朗活潑,樸實直白的歌詞一下子把孩子們帶

到琳瑯滿目的玩具店里。B段旋律是采用樂曲第二部分主題,曲調

清新、節奏感強。歌詞描寫了木偶兵踏著整齊的步伐,精神抖擻、

氣勢昂揚地行進的場面。整首歌曲充滿著童真童趣。

《波斯市場》是英國作曲家凱特爾貝于192。年創作的管弦樂曲,

副題為“表現場面的間奏曲”。是他眾多描繪性極強的管弦小品中

教材分析

最著名的一首。它描繪的是一位美麗端莊的公主,在侍從的簇擁下

經過波斯集市的所見所聞。通過音樂,波斯集市繁華喧鬧、五彩繽

紛的景象被生動地呈現出來:春風般柔美的旋律代表公主溫順優雅

的儀態;由弱變強的鈴聲則代表著商人的駱駝由遠而近的單調腳步

和隨風飄蕩的駝鈴;非常噴亮的男聲合唱以及令人亢奮的進行曲風

格,更令人想到眾人列隊走過集市時,平穩莊重的行進步態。當然,

集市中輕盈俏皮的“魔術師”主題,流暢活潑的“玩蛇藝人”主題,

亦被鮮明地表達出來。

1、能自信地用行進速度與風格演唱歌曲《木偶兵進行曲》。

學習目標2、聽出《波斯市場》各主題出現的先后順序及主題3的主奏樂器,

能隨著音樂用“xxx”的節奏來表現主題4的鈴鼓聲。

核心問題能自信地用行進速度與風格演唱歌曲《木偶兵進行曲》。

一、聆聽管線樂《波斯市場》。

1、導入:直接從曲名、地理、風俗文化入手,點出課題《波

斯市場》。提出問題:波斯在哪里?你能在地圖上指出它的位置嗎?

你知道波斯有些什么特產嗎?你估計波斯市場上會有一個什么樣的

場面?

2、簡單介紹樂曲作者的生平以及波斯的民俗風情。

3、練習。

A、完整聆聽作品,聽出音樂主題出現的先后順序。請同學們

用數字或圖形來表示,邊聽邊記錄,并聽出主題2的演唱形式。順

學習活動

序為:1—>2->3—*4—>5-'6—*2—*3—?1—*3(尾聲)。

B、主題2是由男聲合唱來表現的,當主題2音樂出現時,在

教師的指導下,在音樂的“重音處”拍手,并用“啦”模唱旋律。

C、說出主題3主奏的樂器名稱(大提琴),并隨主題3的旋

律的流動,做模擬豎琴奏動作。感受和表現旋律的特點。

D、當主題4中出現鈴鼓聲時,讓學生用手拍擊“XXX”的節

奏來表現,然后再用鈴鼓敲擊此節奏為音樂伴奏。

E、再次完整聆聽樂曲,并根據自己對每個主題音樂的感受與

理解,給每個小主題起一個小標題。

二、學唱《木偶兵進行曲》。

1、初聽歌曲,感受歌曲的進行曲風格。聆聽前設問:這首歌

曲你是否似曾相識?與你聽過的哪首樂曲的旋律相同?(管弦樂《玩

具兵進行曲》)請學生邊聽邊用手上的筆,隨著音樂的節奏輕輕敲

擊。

2、復聽樂曲,比較兩首進行曲的異同。

從表現形式、旋律、情緒、風格等音樂要素上引導學生,請學

生邊聽邊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聽后,大家交流、總結。

3、再聽歌曲,找出歌曲中想聽的樂句,分析歌曲的結構。請

同學們邊聽邊把相同的樂句用相同的線條、圖形、顏色標出來。

4、學唱歌曲,進一步感受歌曲的情緒和風格。

填上歌詞后要注意解決的難點:

A、第一樂段弱起小節、兩小節換氣速度較快、歌詞繞口。

三、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聆聽了《波斯市場》,學唱了《木偶兵進行曲》,

通過本節課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長了哪些知識?

教學反思

題目《月亮姐姐快下來》主要備課人項連慧

備課組成員項連慧、季美秀、劉饕婷

這是一首優美的抒情歌曲,全曲由齊唱和輪唱組成。音調由:135,

三個基本音構成,節奏型XXXXX|XXX-貫穿全曲,輪唱第一聲

教材分析

部結束在3上,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歌詞有孩子與月亮姐姐對話,

表達了孩子們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1、能用連貫、柔和的聲音演唱《月亮姐姐快下來》,并用打擊樂

學習目標器為歌曲伴奏,表達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通過發聲練習,培養學生良好的準確的歌唱習慣。

核心問題能用連貫、柔和的聲音演唱《月亮姐姐快下來》。

一、發聲練習。

1、引導學生注意上行時氣息不要跟著上浮,喉頭保持穩定,

始終保持頭腔高位置。

2、母音“mi”要堅持橫音豎唱,“ya”的聲音不要散。并注

學習活動意連線的提示,聲音要唱的連貫、流暢,最后一個音停止后,氣息

的支點才可以放松。

3、中速練唱。

練習音域:上行在1=<3至l=f,下行練到l=b。

二、學習歌曲《月亮姐姐快下來》。

1、導入。

A、以小組用豎笛視奏歌曲競賽,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

高學生視唱,視奏能力。

B、聆聽歌曲范唱,加深對歌曲的印象。

2、歌譜學習。

A、采用分組自學、個別自學或集體自學或集體視唱的方法,

學習齊唱部分的歌譜。

B、找出歌曲中出現的切分音,并說說切分音在歌曲中的作用。

在教師指導下練習視唱帶切分音的歌譜。

C、用豎笛吹奏齊唱部分歌譜。為下面的輪唱練習打基礎、作鋪

墊。

D、集體吹奏齊唱部分兩遍,第二遍演唱時,教師間隔一小節

加入進來,與學生形成輪奏的效果。

3、歌詞學唱。

按節奏、輕聲高位置朗讀歌詞。

學唱歌詞。

4、輪唱練習。

(1)把學生分成兩組,借助豎笛進行輪唱。要求學生關注兩

個聲部的聲音和諧、均衡。

(2)引導學生在每一小句的第一拍加上重音演唱,突出三拍

子韻律。

5、樂器伴奏。

分組選擇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比一比哪個小組表演的更

好。三、課堂小結

教師結合學生二聲部輪唱練習情況進行同學之間合作重要性教

育。

教學反思

題目聆聽《魔法師的弟子》主要備課人項連慧

備課組成員項連慧、季美秀、劉饕婷

《魔法師的弟子》是一首音樂交響詩,法國作曲家迪卡斯創作于

1897年。它由序奏、諧謔曲和結尾三部分組成。序奏部速度較慢,

8/9拍。諧謔曲由序奏部第二個動機演變而成。生動地描繪了掃帚

拎水的情景。財時也使人聯想到魔法師的弟子得意洋洋的神態。然

教材分析而,稍過片刻,諧謔曲主題再次奏響,情緒更為激烈,氣氛更為緊

張,象征掃帚積極行動,輪番取水,流水滾滾而來,不可陰擋。結

尾部分由鋼管奏出號角性的音調,表示魔法師回來了。于是恢復與

序奏部一樣的慢速度,象征魔法師急念咒語后,掃帚立刻停止行動,

一切回歸平靜,最后,樂曲在安寧的氣氛中結束。

1、聆聽交響詩《魔法師的弟子》,哼唱并記住“掃帚拎水”的主

題,知道節奏、速度、力度與主題情緒的變化之間的關系。與同伴

學習目標一起根據音樂片段編創音樂短劇并表演。

2、認識“西洋樂器分類(一)”中所呈現的樂器,能根據樂器的

形狀,構造特點進行分類。

核心問題聽辯主題音樂并能聽聽在片段中出現的次數及力度上的變化

一、認識西洋樂器分類

學習活動1、出示相關樂器圖片。

2、回顧教科書中相關的作品,聆聽其中樂曲片段,復習學過、

認識的西洋樂器。聽《彼得與狼》片段:

彼得主題(小提琴)、小鳥主題(長笛)、貓主題(單簧管)、鴨

子主題(雙簧管)、爺爺主題(大管)回顧《迪克西島》片段:短

笛等。

3、對照教科書提供的插圖,歸納小結西洋樂器分類。

二.聆聽《魔法師的弟子》。

(一)、童話激趣,引入新課。

很久以前,古老的城堡里住著一位魔法師,他有一把神奇的掃

把,只要他一念咒語,小掃把人什么都能干。噓,魔法師開始施魔

法了,我們來聽聽。聆聽魔法師施魔法片段(創設神秘的情境)

魔法師有個小徒弟,每天要干很多的活。在師傅身邊久了,他就偷

偷的學起師傅的咒語。

(二).對比變化,感受聆聽

1、聆聽小掃把主題旋律

這一天,師傅出門辦事了,而我們可憐的小徒弟還得把師傅那

大水缸的水倒滿。這時候,他靈機一動,他也想像師傅一樣用咒語

讓小掃把替他干活。那他的咒語能不能有效呢?我們來聽聽

(1)聆聽大管主題,演唱旋律

(2)出示大管圖片

(3)想象一下吹奏大管的樣子用“崩”演唱旋律

2.聆聽魔法師弟子發咒語命令掃把拎水片段

(1)小掃把主題出現幾次?用你的手指頭來表示你聽到的次

(2)再次聆聽

這音樂出現了3次,有什么不同?(音樂要素的變化)

小徒弟的魔法靈了,心情怎么樣?

3.聆聽水溢出片段

小魔法師看著小掃帚越干越起勁,自己便舒服的躺在師傅的椅

子里不知不覺竟打起盹來。沒想到這邊,聽:(片段)

你怎么感受到水溢出來了?什么樂器表現水溢出來了?這時候

小徒弟的心情是怎么樣?(樂器)

出示小提琴圖片

討論:水滿出來,你怎么辦?

4、觀看砍掃把片段。情急之下,我們的小徒弟是怎么做的?

5、聆聽復活片段。(漸強漸快)事情順利嗎?

6、聆聽大水泛濫片段。如何表現大水泛濫?(力度、速度)

7、聆聽結尾部分:危急關頭,魔法師回來了。兩段音樂哪段

代表魔法師回來?

8、作品結構簡介。

《魔法師的弟子》是一首童話交響詩,作者是迪卡斯,《魔法

師的弟子》是他創作于1897年,分序奏、諧謔曲及結尾三部分。

(三)、完整聆聽

三、結束課堂。

教學反思

題目《校園小戲迷》主要備課人項連慧

備課組成員項連慧、季美秀、劉饕婷

這是一首京味濃郁的歌。短小精練的歌詞里包含了京劇的行當、唱

腔與韻味。男、女聲的對唱表演,表達了校園里當代“小戲迷”對

傳統文化的喜愛與傳承。歌曲取材深圳市東湖中學原創京劇小戲

《校園小戲迷》中的一個唱段。歌詞是對當今少兒學習傳統民族文

化——京劇藝術的學習要領的描述,通俗簡潔,含義深刻,朗朗上

口。唱腔旋律明快、爽朗、流暢,涵蓋了京劇的鮮明特點。京劇的

唱腔為“多聲腔”“多曲調”結構。唱腔的“調式”分為四類:“二

黃”、“西皮”、“昆腔”、群曲類。板式很多。大致為:導板、

散板、搖版、慢板、原版、二六版、流水版、快板、創新板式等。

“板式”俗稱“板”、“眼”,也就是中國式的音樂節拍。“板”

教材分析

——是指音樂節拍的強拍。“眼”——是指音樂節拍的弱拍。《校

園小戲迷》這段唱腔的調式為“西皮”,板式為“原版”,統稱“西

皮原版"。2/4節拍(一板一眼),中速。歌曲演唱時分男女聲部。

男生部宜用大嗓演唱,嗓音要洪亮圓潤,唱出陽剛之氣。女聲部宜

用假聲演唱,嗓音要明亮婉轉,唱出陰柔之美。最后一句“古樸神

韻展奇功”為男女合唱,“功”字的收尾拖腔要換足氣息拖到位。

京劇唱腔要求“字正腔圓”,唱時吐字要歸韻。該唱段為“中東”

轍,唱詞中的“濃”、“功”歸音時宜用鼻腔共鳴。唱詞中的“味”

字要用兒話音,以突出京劇韻味。唱腔旋律裝飾音部分,如“濃”

字的小顫音處理,嗓音要靈活。

1、認識京劇的行當,能聽出樂曲《京劇唱腔連奏》中的京劇行當。

2、聆聽傳統京劇唱腔片段《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和現代京劇唱

腔片段《你待同志親如一家》,體會其中的聲腔特點和京韻。

學習目標

3、能背唱歌曲《校園小戲迷》,并唱出歌中的韻味。

4、在聆聽、學唱活動中,能說出幾個京劇人物,模仿幾個亮相動

作和背唱一段唱腔。

1、能背唱歌曲《校園小戲迷》,并唱出歌中的韻味。

核心問題2、了解和認識京劇行當,聽賞四大行當唱腔片段,感知不同演唱

特點。

一、組織教學

1、師生問好

2、復習歌曲

二、欣賞樂曲《京劇唱腔聯奏》

1、認識和了解京劇的行當(播放多媒體課件)

學習活動

2、教師播放幾個唱腔片段或視頻,引導學生抓住各行當唱腔

的演唱特征,聽辨出各是哪個行當的唱腔。

3、初聽樂曲,聽出演奏的樂器是什么?(噴吶)

4、在聽樂曲,聽出噴吶模擬了哪幾個行當唱腔(分別是凈、

旦、生、旦)

5、生可以設計一個適合自己的行當,進行表演。

三、欣賞樂曲《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

1、復習京劇的四大行當,判斷分析“包龍圖”是四大行當中

的哪一個(凈)

2、師簡介京劇《側美案》的劇情,師:包龍圖是誰?側美案

是一件什么案子?

3、初聽唱腔片段,知道西皮“導板”與“原版”的不同。

4、在聽范唱,試著模唱唱段。

四、新歌教學

1、播放一段少兒京劇的視頻

2、復習京劇臉譜、行當

3、播放歌曲《說唱臉譜》

師:同學們聽完歌曲有什么感受?對歌詞有什么看法?

4、復習京劇行當的劃分、唱腔特點,請學生模仿其中的動作、

造型。

5、用聽唱法學唱歌曲

①朗讀歌詞,了解京劇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

②初聽范唱,邊聽邊打節奏讀歌詞,感受歌詞的節奏特點。

③再聽范唱,分角色模唱其中男、女生演唱的片段,要盡量把

握老生剛勁挺拔、青衣細膩婉轉的演唱風格,體驗京劇唱腔的字正

腔圓和行腔圓潤的要領。要唱出韻味來。

④跟教師學唱歌曲最后一句,學習京劇手位動作“拉山膀”,

邊唱邊做,注意音準,尾音要唱足實值。

五、活動創編

教學反思

題目《京劇唱腔聯奏》主要備課人項連慧

備課組成員項連慧、季美秀、劉饕婷

《京劇唱腔聯奏》是一首用樂器模擬四段京劇名家唱段的噴吶曲,

這四段著名京劇名家唱段分別是:《牧虎關》中裘派唱段《賢妹暫

教材分析坐雅之廳》,《玉堂春》中的梅派青衣唱段《蘇三起解》,《十分

安劉》中的馬派老生唱段《淮河營》和《紅娘》中的荀派花旦唱段

《叫張生》。

1.了解京劇四大行當,培養學生對國粹京劇的興趣。

學習目標

2.聆聽《京劇唱腔聯奏》,能準確聽辯噴吶模擬的幾個行當的唱腔。

核心問題認識京劇的行當,能聽出樂曲《京劇唱腔聯奏》中的行當唱腔。

一、口說導入新課。課前先把學生分成四組,布置他們搜集有關京

劇行當、唱腔等相關資料。

二、新課教學。

聆聽樂曲《京劇唱腔聯奏》

學習活動1、以小組為單位

分別介紹自己小組負責收集的行當、唱腔等知識進行分享。與

下面的環節相結合,教師播放到哪一個行當唱腔時,就由哪一組來

介紹。

2、辨一辨。教師播放幾個唱腔片段或視頻,引導學生抓住各行

當唱腔的演唱特征,聽辨出各是哪個行當的唱腔。

3、聽一聽。初聽樂曲,聽出演奏的樂器是噴吶。

4、議一議。再聽樂曲,聽出噴吶模擬了哪幾個行當唱腔(分別

是凈、旦、生、目.)。由于學生對這些行當唱腔曲調、演唱特點還

比較陌生,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多聽或多看,通過議論和交流,加深

學生的感性認識。

5、演一演。可請學生各自設計一個適合''生、旦、凈、丑”

四個行當角色的動作,聽到樂曲中行當唱腔出現時,用動作來表現。

三、教師小結

教學反思

題目《你待同志如一家》主要備課人項連慧

備課組成員項連慧、季美秀、劉饕婷

《你待同志親如一家》是現代京劇《沙家浜》的選段,《沙家浜》

是根據滬劇《蘆蕩火種》改編而成的現代京劇,兩劇均于1964年

教材分析

完成創編任務。《你待同志親如一家》是沙奶奶與指導員郭建光的

一段充滿魚水之情的對唱。

1.聆聽現代京劇唱腔片段《你待同志親如一家》。

學習目標

2.培養學生從小對京劇的喜愛。

核心問題能說出幾個京劇人物,模仿幾個亮相動作和背唱一段唱腔。

一、導入新課。

1、現代京劇《沙家浜》劇情介紹:

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某部和敵人迂回作戰,一度撤離常熟一

帶,留下18個傷病員。指導員郭建光帶領18個傷病員,在陽澄湖

畔的沙家浜鎮養傷。他們和當地群眾生活在一起、戰斗在一起,結

學習活動

下魚水之情。日寇瘋狂掃蕩,反動武裝忠義救國軍的頭子胡傳魁、

刁德一秉承日寇大佐黑田旨意,千方百計企圖搜捕新四軍傷病員。

郭建光對地方黨政干部作了反掃蕩的布置后,率領傷病員暫時隱蔽

在蘆葦蕩里。在消息隔絕、糧缺藥盡的艱苦環境中,他們按照毛主

席的教導,分析敵情,排除萬難,力爭主動,堅持革命,像暴風雨

中的青松一樣挺然屹立。沙家浜鎮的黨支部書記阿慶嫂以開茶館為

名,實際上是黨的地下聯絡員,當初胡傳魁剛出道時,遇日本皇軍

追殺,幸得阿慶嫂救他一命。如今,阿慶嫂利用胡傳魁、刁德一之

間的矛盾,機智地與他們進行了斗爭,并在黨的領導和群眾的協助

下沖破險阻,終于使18個傷病員安全轉移。新四軍傷病員安全脫

險后,胡一刁當著阿慶嫂的面拷問沙奶奶和革命群眾,企圖破壞沙

家浜的黨組織。阿慶嫂和沙奶奶互相掩護,沙奶奶痛斥敵人,阿慶

嫂乘機了解敵司令部虛實。新四軍某部主力回兵東進。郭建光率領

痊愈歸隊的戰士們,配合大部隊的行動,組成突擊排直插沙家浜,

活捉了日寇黑田和漢奸胡傳魁、刁德一。沙家浜重新回到人民的手

中。

《你待同志親如一家》是沙奶奶與指導員郭建光的一段充滿魚水之

情的對唱。

二、新課教學。

聆聽革命現代京劇選段《你待同志親如一家》

1、復習京劇《惻美案》的劇情,請學生說一說包龍圖指的是

誰?

2、簡單回顧京劇《沙家浜》劇情,知道唱段中的幾個主要角

色。

3、觀看唱段《你待同志親如一家》視頻,讓學生感受傳統京

劇與現代京劇的不同。

4、再聽、看、唱、演,請學生隨著音樂哼唱,體會京劇的韻

味。讓學生根據劇情創設情境,表演其中的角色。哼唱時,教師帶

著學生按節奏以“一板一眼”的形式拍擊,幫助更好地體會。

三、全課總結。

讓學生談談這兩節課初步接觸國粹的感受。

教學反思

題目《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主要備課人項連慧

備課組成員項連慧、季美秀、劉饕婷

《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是包拯審判陳世美時的一段西皮唱段。唱

段開頭的導板高亢有力,表現了公堂上威嚴肅穆的氣氛和包拯的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