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七單元必備知識清單項脊軒志【作者】歸有光【朝代】明項脊軒,舊南閣子也。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塵泥滲漉,雨澤下注;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余稍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墻周庭,以前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雜植蘭桂竹木于庭,舊時欄楯,亦遂增勝。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為一。迨諸父異爨,內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東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雞棲于廳。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家有老嫗,嘗居于此。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撫之甚厚。室西連于中閨,先妣嘗一至。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于茲。”嫗又曰:“汝姊在吾懷,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吾從板外相為應答。”語未畢,余泣,嫗亦泣。余自束發讀書軒中,一日,大母過余曰:“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比去,以手闔門,自語曰:“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頃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瞻顧遺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軒東故嘗為廚,人往,從軒前過。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余既為此志,后五年,吾妻來歸,時至軒中,從余問古事,或憑幾學書。吾妻歸寧,述諸小妹語曰:“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壞不修。其后二年,余久臥病無聊,乃使人復葺南閣子,其制稍異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一、重點字詞(一)字音滲(shèn)漉(lù)修葺(qì)迨(dài)欄楯(shǔn)異爨(cuàn)庖(páo)老嫗(yù)先妣(bǐ)姊(zǐ)婢(bì)呱呱(gū)象笏(hù)扃(jiōng)牖(yǒu)(二)詞語釋義〔項脊軒〕歸有光家的書齋名。軒,小的房室。〔舊〕舊日的,原來的。〔方丈〕一丈見方。〔塵泥滲漉〕(屋頂墻頭上的)泥土漏下。滲,透過。漉,漏下。〔雨澤下注〕雨水往下傾瀉。下,往下。雨澤,雨水。〔案〕幾案,桌子。〔顧視〕環看四周。顧,環視。〔得日〕照到陽光。〔昏〕光線不明。〔修葺〕修繕、修理,修補。〔垣墻周庭〕庭院四周砌上圍墻。垣。名詞作動詞,指砌矮墻。垣墻。砌上圍墻。周庭,(于)庭子周圍。〔當〕擋住。〔洞然〕明亮的樣子。〔欄楯〕欄桿。縱的叫欄,橫的叫楯。〔增勝〕增添了光彩。〔勝〕美景。〔偃〕伏下。〔仰〕仰起。〔嘯歌〕長嘯或吟唱。文章指吟詠詩文,顯示豪放自若。嘯,口里發出長而清越的聲音。〔冥然兀坐〕靜靜地獨自端坐著。兀坐,端坐。〔萬籟有聲〕自然界的一切聲音都能聽到。籟,孔穴里發出的聲音,也指一般的聲響。〔三五之夜〕農歷每月十五的夜晚。〔珊珊〕樹影移動的樣子。〔迨諸父異爨〕等到伯、叔們分了家。迨:及,等到。〔諸父〕伯父、叔父的統稱。〔異爨〕分灶做飯,意思是分了家。〔往往〕指到處,處處。〔東犬西吠〕東邊的狗對著西邊叫。意思是分家后,狗把原住同一庭院的人當作陌生人。〔逾庖而宴〕越過廚房而去吃飯。庖,廚房。〔已〕已而,隨后不久。〔凡〕總共。〔再〕兩次。〔相為應答〕一一回答。相,偏義復詞,指她(先母)。〔束發〕古代男孩成童時束發為髻,歲前指兒童時代。〔竟日〕一天到晚。竟,從頭到尾。〔闔〕通合,合上。〔瞻顧遺跡〕回憶舊日事物。瞻,向前看。顧,向后看。瞻顧,泛指看,有瞻仰、回憶的意思。〔扃牖〕關上窗戶。扃,(從內)關閉。牖,窗戶。〔殆〕恐怕,可能。〔大概〕表示揣測的語氣。〔來歸〕嫁到我家來。歸,古代女子出嫁。〔憑幾學書〕伏在幾案上學寫字。幾,小或矮的桌子。〔書〕寫字。〔歸寧〕出嫁的女兒回娘家省親。〔制〕指建造的格式和樣子。〔手植〕親手種植。手,親手。〔亭亭如蓋〕高高挺立,樹冠像傘蓋一樣。亭亭,直立的樣子。蓋,古稱傘。二、譯文項脊軒,是過去的南閣樓。室內面積只有一丈見方,可以容納一個人居住。這座百年老屋,(屋頂墻上的)泥土從上邊漏下來,雨水也一直往下流;我每次動書桌,環視四周都沒有可以安置桌案的地方。又屋子方位朝北,不能被陽光照到,一過了中午(屋內)就已昏暗。我稍稍修理了一下,使它不從上面漏土漏雨。向前開了四扇窗子,用矮墻在庭院周圍環繞,用來擋住南面射來的日光,日光反射照耀,室內才明亮起來。又在庭院里隨意地種上蘭花、桂樹、竹子等草木,往日的欄桿,也增加了新的光彩。家中的書擺滿了書架,我仰頭高聲吟誦詩歌,有時又靜靜地獨自端坐,聽自然界各種各樣的聲音;庭院、臺階前靜悄悄的,小鳥不時飛下來啄食,人走到它跟前也不離開。農歷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懸,照亮半截墻壁,桂樹的影子交雜錯落,微風吹過影子搖動,可愛極了。然而我住在這里,有許多值得高興的事,也有許多悲傷的事。在這以前,庭院南北相通成為一體。等到伯父、叔父們分了家,室內外設置了許多小門,墻壁到處都是。分家后,狗把原住同一庭院的人當作陌生人,客人得越過廚房去吃飯,雞在廳堂里棲息。庭院中開始是籬笆隔開,然后又砌成了墻,一共變了兩次。家中有個老婆婆,曾經在這里居住過。這個老婆婆,是我已經去世的祖母的婢女,給兩代人喂過奶,先母對她很好。房子的西邊和內室相連,去世的母親曾經來過這里。老婆婆常常對我說:這個地方,你母親曾經站在這里。老婆婆又說:你姐姐在我懷中,呱呱地哭泣;你母親用手指敲著房門說:孩子是冷呢,還是想吃東西呢?我隔著門一一回答。話還沒有說完,我就哭起來,老婆婆也流下了眼淚。我從十五歲起就在軒內讀書,有一天,祖母來看我,說:我的孩子,好久沒有見到你的身影了,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這里,很像個女孩子呀?等到離開時,用手關上門,自言自語地說:我家祖祖輩輩都讀書,長期以來卻沒有成就功名,而兒子的成功,卻是可以盼到的!不一會,拿著一個象笏過來,說:這是我的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間拿著去朝見皇帝用的,以后你一定會用到它!瞻仰回顧舊日事物,就像發生在昨天一樣,讓人忍不住放聲大哭。項脊軒的東邊曾經是廚房,人們到那里去,必須從軒前經過。我關著窗子住在里面,時間長了,能夠根據腳步聲辨別是誰。項脊軒一共遭過四次火災,能夠不被焚毀,大概是有神靈在保護著吧。……我作了這篇文章之后,過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來,她時常來到軒中,向我問一些舊時的事情,有時伏在桌旁學寫字。我妻子回娘家探親,回來轉述她的小妹妹們的話說:聽說姐姐家有個小閣樓,那么,什么叫小閣樓呢?這以后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項脊軒破敗沒有整修。又過了兩年,我很長時間生病臥床沒有什么(精神上的)寄托,就派人再次修繕南閣子,格局跟過去稍有不同。然而這之后我多在外邊,不常住在這里。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樹,是妻子去世那年我親手種植的,如今已經高高挺立著,枝葉繁茂像傘一樣了。三、文學常識作者簡介歸有光(1507-1571)明代官員、散文家。字熙甫,號震川,又號項脊生,世稱震川先生,明代昆山(今屬江蘇)人。他自幼苦讀,9歲能文,會試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讀書談道,學徒眾多,但仕途并不順利,60歲才中進士,授縣令職,一生郁郁不得志,卒于南京。歸有光一生仕途不得意,但他博覽群書,在散文創作方面有很深的造詣,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他的'散文源出《史記》,取法于唐宋八大家,師承“唐宋派”,反對當時“文必秦漢”的理論和只求貌似的形式主義風尚,對清代我國古代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影響很大,認為歸有光是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間的一座橋梁。他的散文善于抒情,以清淡樸素之筆寫身邊瑣事,親切動人,有人稱贊他的文章是“不事雕琢而自有風味”,文字委婉悽惻,這一特點在《先_事略》《思子亭記》《寒花葬志》及本文中,表現得尤為突出。其著作輯為《震川先生文集》。歸有光與唐順之、王慎中兩人均崇尚內容翔實、文字樸實的唐宋古文,并稱為嘉靖三大家。歸有光散文創作成就很高,他的散文創作取法于“唐宋八大家”,被譽為“明文第一”(黃宗羲語),時人稱他為“今之歐陽修”。著有《震川集》、《三吳水利錄》等。四、《項脊軒志》(一)題解本文是一篇借記物來敘事抒情的優秀散文,項脊,地名,是作者九世祖道隆所居之處,“項脊軒”是歸有光的書齋名,含有懷宗追遠之意;“志”是“記”的意思,是古代記敘事物、抒發感情的一種文體,常常靈活運用記敘、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表達方式,來記人敘事,描摹對象,抒發懷抱。(二)主要內容《項脊軒志》分兩次寫成。第1-3自然段寫于18歲時,第4、5自然段寫于而立之年,是對前文的補充。文章通過所居項脊軒的變化和“多可喜,亦多可悲”的往事回顧,抒發人事變遷的感慨,表達對家人的懷念之情。第1自然段,寫項脊軒修葺前后的變化。第2自然段,寫項脊軒的變遷和家人往事。第3自然段,寫閉門苦讀的情景及小軒多次遭火未焚的事情。第4、5自然段,補記項脊軒在妻死前后的變化,表達對亡妻的懷念之情。(三)主旨提煉作者通過描寫項脊軒這間“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的小小書齋,動情地回顧了自己青少年時代的生活和志趣,并由此引出自己和親人-祖母、母親、妻子“多可喜,亦多可悲”的往事,表達了對三世變遷、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作者對祖母、母親和妻子的深切懷念之情,真摯感人。(四)寫作特點課文還善于從日常生活中選取感受最深的歡樂,以“喜”襯“悲”,情意動入。最后以杷樹做結,睹物思人,抒發了樹在人亡的感嘆。課文還善于從日常生活中選取感受最深的細節和場面,表現人物的風貌,寄托內心的感情。如選取的小鳥啄食、風移影動等景物描寫,本是平常景色,經作者點染,就格外生動自然,富有詩意。寫母親聽到大姐“呱呱而泣”時,用手指輕輕叩打南閣子的門扉說:“兒寒乎?欲食乎?”極普通的動作描寫,極平常的生活話語,生動地描寫了母親對孩子的慈愛之情。寫祖母的一段文字,“比去,以手闔門”,“頃之,持一象笏至”一兩個動作,也把老年人對孫子的牽掛、贊許、鞭策的復雜感情描繪得惟妙惟肖。課文語言質樸,不加藻飾,增加了真情的傳達力量。不管是敘事、寫景、抒情,都通俗自然,言簡意賅,但通俗自然之中蘊含著豐富的表現力:記敘人物語言,無不口吻畢肖;描摹人物動作,無不栩栩如生,值得我們細細品味。五、基礎知識梳理①古今異義(1)內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古義:處處。今義:常常。)(2)比去,以手闔門(古義:及,等到。今義:比較,較量;比畫;比喻。)(3)后五年,吾妻來歸(古義:女子出嫁。今義:返回,還給。)②詞類活用(1)名詞的活用①雨澤下注(名詞作狀語,向下)②使不上漏(名詞作狀語,從上面)③前辟四窗(名詞作狀語,在前面)④垣墻周庭(名詞用作動詞,砌上垣墻)⑤客逾庖而宴(名詞用作動詞,吃飯)⑥嫗,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名詞用作動詞,喂奶、哺育)⑦內外多置小門墻(名詞作狀語,“內”,在里面;“外”,在外面)(2)形容詞的活用①亦遂增勝(形容詞用作名詞,美好的景致)②借書滿架(形容詞用作動詞,裝滿)③一詞多義顧: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回頭看)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反而)三顧臣于草廬之中(拜訪)稍:縣官日有廩稍之供(公家給的糧食)稍出近之,愁愁然莫相知(逐漸,漸漸)余稍為修葺(稍微,略微)置: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安放)內外多置小門(設置)沛公則置車騎(放棄,丟下)去: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止十有一月耳(距離)比去,以手闔門(離開)去民之所惡,補民之不足(除掉,去掉)歸:后五年,吾妻來歸(女子出嫁)一年來歸,妻跪問其故(回來)江表英豪咸歸附之(歸附)④通假字垣墻周庭,以當南日【“當”通“擋”,擋住】而母立于茲【“而”通“爾”,你】⑤文言句式(1)判斷句①項脊軒,舊南閣子也(“……也”表判斷)②嫗,先大母婢也(“……也”表判斷)③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也”表判斷)(2)省略句①又雜植蘭桂竹木于庭(“又”前面省略主語“余”)②使不上漏(“使”后面省略代詞“之”)③明月半墻(“明月”后面省略謂語“照”)④余自束發讀書軒中(“軒”前面省略介詞“于”)(3)倒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微生物檢驗常識考核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專業試題及答案
- 關注網絡環境下的學生品德教育計劃
- 采購與供應鏈協同創新激勵機制重點基礎知識點
- 2025年考試內容解析證券從業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專業考試結構詳細解讀試題及答案
- 心態調整銀行從業資格證試題及答案
- 深度備考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注冊會計師考試最佳實踐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信息溝通機制試題及答案
- 院感試題100題及答案
- 急性冠脈綜合征診斷及治療課件
- 吹小號的天鵝試題及答案
- 數據庫開發 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題庫附答案
- 北京市消防條例解讀
- 農業合作社管理與運營模式試題及答案
- Unit 4 Clothes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精通版(2024)英語三年級下冊
- 2025年版中等職業教育專業教學標準 710205 大數據技術應用
- 2025年河南省鄭州市九年級中考一模數學試題 (原卷版+解析版)
- 2025榆林定邊縣國有企業財務會計人員招聘(1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