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設計初步教學單元設計_第1頁
程序設計初步教學單元設計_第2頁
程序設計初步教學單元設計_第3頁
程序設計初步教學單元設計_第4頁
程序設計初步教學單元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程序設計初步》數學單元設計

廣州市育才中學薛芝蘭

第一節《程序與程序設計》教學設計

一、學習者分析

對于初二的學生,經過第一冊第一章的學習,對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已經形成了習慣,熟悉常見的應用軟件和

常規的教學環境,為進一步學習計算機程序設計打下了一定的基礎。但由于程序設計本身的教學內容條理性、實踐

性、綜合性強、需要學習者有較強的動手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并掌握程序設計的語言、熟悉問題的相關的背景知識,

因此,就一般學生而言,學習的難度仍然很大,教師的引導、啟發、點撥作用尤其重要。

二、教材內容分析

1、本節的主要內容及其在本章的地位:本節是本章的入門,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關鍵,必須通過本節的學

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進一步學習程序設計,了解程序打下基礎。

2、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了解程序作用;學習程序的意義和方法。

教學難點:如何運行程序;如何學習程序設計。

3、課時安排:一課時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程序的如何應用。

(2)了解學習程序設計的意義和方法。

2、過程與方法

(1)學生通過運行游戲程序,初步了解程序的應用。

(2)學生通過修改程序的部分參數,了解程序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3)體會程序設計在計算機應用中的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程序知識的興趣,為進一步學習程序設計打下基礎。

四、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

程序的概念與計算機程序設計對于初中的學生來講比較抽象,本節安排的學習內容較小,只要是讓學生通過直

觀的體驗,引導學生了解認識什么是計算機程序和程序設計對計算機應用的重要作用。

五、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環節教師教學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引入教師進行情景設置,運行一些游戲小程序,引起任務一:學生運行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的興趣,并打開程序之1戲小程序,并試運

的原代碼說明編程并不行。

很神秘。

知識點一問題一:什么是程序?學生思考,觀察游戲說明程序設計跟我們生

什么是程日常所說的“程序”是指事情的先后順序。程序的源代碼。很多活密切相關。

序問題二:什么是計算機程序?都是我們似乎認識

教師展示游戲程序部分的源代碼語句,說明計算的東西。

機程序是由人根據一定的需要編寫好的一系列

控制計算工作的命令。

知識點二教師展開windows的程序,打開一到兩個應用程學生能夠觀察,思考讓學生進一步了解馮.諾

馮諾爾曼序。例如:用播放器播放一首歌,用畫筆畫一圓。爾曼的“存儲程序控制”

的程序設進一步說明馮.諾爾曼(JohnVonNeumann)的思想。

1

計思想及“程序”控制計算機的設計思想。

計算機語

知識點三問題三:程序設計語言的種類?學生觀察,了解機器讓學生對幾種程序設計

程序設計教師展示用不同語言顯示大寫字母“A”:語言、匯編語言、語言有初步印象。

語言的種(展示三種不同語言編寫的程序)高級語言等幾種語

類機器語言:由0和1組成的語言,機器能直接識言的特點。

另IJ,但人很難記憶和識別。

匯編語言:采用英文縮寫,比較容易記憶和識別。

高級語言:接近我們日常生活習慣,多為程序設

計者使用。例如BASIC、C、Java等。

知識點四教師展示運行一個畫圓的程序:用程序如何實現任務二:學生模仿運了解如何用程序設計語

VB中如何畫圓?行程序語句畫一個言實現畫圓。并學會運行

實現畫一PrivateSubForm_Click()圓一個程序,雙擊打開源程

個圓?r=1000序窗口修改程序。

Circle(1500,1500),r

EndSub

()

分組體驗進一步置疑:能否通過修改語句的參數,改變圓任務三:學生分組修讓學生體會,修改程序一

的半徑,位置,線條顏色等?改程序些參數,運行結果就會不

一樣,程序是由人來控制

PrivateSubForm_Click()的。

FillColor=&HFFFF&(HO,Hcc,HFF等)

FillStyle=0

r=1000(1500.500等)

Circle(1500,

1500),r

kA—-'Ie

EndSub

?

B.lj

小結程序:是人預先編寫好的讓計算工作的命令組學生思考形成本節知識

合。

編寫程序的語言分類:機器語言匯編語言高

級語言等,

程序是由人來編寫和控制的。

2

知識形成:

程序:是人預先編寫好的讓計算工作的命令組合。

編寫程序的語言分類:機器語言匯編語言高級語言等。

馮.諾爾曼(JohnVonNeumann)的"程序"控制計算機的設計思想。

VB的界面認識

菜單工具箱窗體屬性窗口

4、教學評價:完成任務情況來評價教學效果。

學生實踐2-1及課堂評價表:

實踐內容知識技能完成情況情感態度情況

完成沒完成喜歡一般不喜歡

任務一程序設計很好玩。運行小游戲程序。

任務二動動腦筋很簡單。試運行程序畫一個圓。

任務二開擴思維,分組修改程序給圓上顏色。

4、教學資源:教學網絡,游戲小程序,畫圓小程序。

六、教學反思:本節主要是引起學生學習程序的興趣,消除學生學習程序的畏難情緒,在運行程序的過程中滲透熟

悉程序的運行。學生通過一些簡單參數的修改,程序運行就會有不同的效果。在教學過程中寓教于樂。

第二節《VB程序設計環境》教學設計

一、學習者分析:

通過第一節的學習,學生基本了解什么是程序,知道計算機的工作必須依賴于各種各樣的“程序同時也明白,

程序設計需要一定的語言環境。

二、教材內容分析

1、本節的主要內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

本節是整章的操作基礎,學生必須熟悉VB的編程環境,并學會熟練地操作和應用。

2、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學生明白不同的方法里編寫程序,執行的效果不同。

難點:VB程序設計的編程環境。

3、課時安排:一課時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VB的編程環境。初步了解建立程序的方法和步驟。

(2)學會在VB的編程環境中運行,保存程序。

2.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運行,修改,體驗程序,熟悉在VB的編程環境中運行,保存程序。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學生能夠通過修改,運行,體驗程序,開發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

四、教學理念和方法

通過運行一些小程序為切入口,熟悉VB的編程環境,并通過“畫圓”和修改“畫圓”程序簡單例子,讓學生

明白不同的方法里編寫程序,執行的效果不同。

五、教學過程設計

1、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呈現方式:

以學生體驗教學和教師展示實踐相結合。

2、教學過程:

3

教學環節教師教學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引入上節課通過觀察和實踐,了解什么是程序,知任務一:運行上一節課畫出回憶復習舊知

道程序設計必須依賴于一定的編程環境。下面我圓的程序識

們來在VB的環境中復習如何建立,運行,保存

一個程序的。復習運行和保存程序

教師講解教師展示,讓學生留心觀察:A臺生觀察,代碼編寫在不同讓學生明白

在不同的1、在Form_Activate()下編寫代碼的效果白勺事件Load。,Click(),代碼編寫在不

方法上編2、Form_Click()下編寫代碼的效果DblClick(),Activate()±,同的事件

寫代碼運3、Form_DblClick()下編寫代碼的效果卜算機的反應是不一樣的。Load(),Click(),

行結果不4、Form_Load()下編寫代碼的效果。_DblClick(),

同。程序一:□Activate。上,運

PrivateSubForm_Activate()行結果是不一

Print”我還沒有動呢!”樣的。編寫程序

EndSub代碼時要特別

PrivateSubForm_Click()注意。

Cis

Print"我單擊了!”

EndSub

PrivateSubForm_DblClick()

Cis:Print”我雙擊了!"

EndSub

PrivateSubForm_Load()

Print”我不見了!”

EndSub

學生體驗讓學生修改程序,體驗在不同的方法下畫一個圓任2務二:學生試運行程尸讓進一步學生

的執行效果。并體驗不同的方法下的運體會,程序在不

PrivateSubForm_Click()行結果不同。同的方法下的

r=1000運行結果。進一

Circle(1500,1500),r步熟悉VB程序

EndSub設計的環境。

PrivateSubForm_DblClick()

r=2000

Circle(1500,1500),r

Cis:Print”我雙擊了!”

EndSub

提高與擴教師要求學生修改程序:如果單擊鼠標畫一個半學生修改程序并學會運行學生體會,程序

展徑為500的圓,雙擊鼠標畫一個半徑為1000的和保存。在不同的方法

圓,如何修改程序?下修改程序。進

一步熟悉VB程

序設計的環境。

教師點評教師通過巡視,把部分學生修改的結果進行點學生思考學習強化知識重點

評,指出有的學生仍然沒有注意到老師的提示,難點。

程序修改不成功。

4

課堂小結本節我們學習了如何運行和保存程序并知道把學生思考讓學生形成知

一些實際問題可以通過程序代碼,事件發生等轉識。

化為計算機問題來完成,并且非常清楚的知道代

碼編寫在不同的事件結果是不樣的。思考問題

時我們可以用流程圖來表示。

知識形成:1、VB集成了一系列的功能,能夠完成程序的編寫,調試,查錯運行,保存等功能。

2、VB環境下,就是這樣通過代碼,事件發生等共同完成實際問題的,并且非常清楚的知道代碼編寫在不

同的事件結果是不一樣的

3、我們要學會把實際解決問題的方法轉化為流程圖。

四、教學評價:

學生實踐2-2及課堂評價表:

實踐內容完成情況興趣情況

完成沒完成喜歡一般不喜歡

任務一任務一:運行上一節課畫出圓的程序PrivateSub

Form_Click()

r=1000

Circle(1500,1500),r

EndSub

任務二體驗在不同的方法下畫一個圓的執行效果。

PrivateSubForm_Click()

r=1000

Circle(1500,1500),r

EndSub

PrivateSubForm_DblClick()

r=3000

Circle(1500,1500),r

Cis:Print”我雙擊了!”

EndSub

任務二學生修改程序并運行,保存:

PrivateSubForm_Click()

r=500

Circle(1500,1500),r

EndSub

PrivateSubForm_DblClick()

r=1000

Circle(1500,1500),r

Cis:Print”我雙擊了!”

EndSub

4、教學資源:教學網絡、兩個透明裝滿不同顏色的液體、預先寫好的畫圓小程序。

六、教學反思:初中信息技術《程序設計初步》課程設置定位是為讓學生了解和熟悉VB程序設計環境,以及在

該環境中創建程序的一般步驟和方法,通過學習,學生能夠通過比較、觀察、實踐、分析、修改、讀懂簡單的程序

即可,并不要求學生編寫程序。因此教師的教學重點應該放在從簡單問題出發,運用程序設計解決實際問題,體驗

程序設計思想的培養上,不應該在某些函數或語句語法上糾纏不清。

5

第三節《程序設計語言中的基本要素》教學設計

一、學習者分析:

通過上兩節課的學習,學生對VB的編程環境有了熟悉。本節主要是通過學生對程序的運行和體驗,對常量、

變量命名規則和賦值語句、輸出語句進行詳細的學習和了解。

二、教材內容分析

1、本節的主要內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

本節是學生閱讀程序和寫出程序的運行結果的基礎。

2、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常量,變量的區分,變量的命名規則,賦值語句的功能和作用

難點:變量的命名規則,賦值語句、輸出語句的功能,語句的格式和使用條件。

3、課時安排:二課時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常量,變量的含義和作用,變量的命名規則。

(2)熟練掌握賦值語句的格式、功能。

2.過程與方法:

(1)學生從簡單的問題出發,學會用程序設計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通過比較,觀察,分析,實踐和體驗程序,學生了解變量的命名規則。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對程序的運行和體驗,學生能激發求知欲,提高學生的創新、探索精神。

四、教學理念和方法:

本節是程序設計的基礎,涉及的知識內容較多,而且很多需要熟練并記憶,教師只有通過設置教學情景和引導

學生體驗才能對程序進步的學習和了解。本節主要通過情景設置,讓學生修改程序等任務驅動;講、演、練等多

種教學手段相結合。

五、教學過程設計

1、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呈現方式:

本節通過從簡單計算“圓”的面積程序作為引入,通過分析程序中語句的組成,過渡到常量,變量,賦值語句

的講解,通過設置不同的任務讓學生體驗各個知識點,從中獲得知識。

2、教學過程

課堂教學過程一

教學環節教師教學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教師導入:程序設計與語文寫作文相同,需運行程序讓學生復

教學引入要很多素材,或者與建一層大樓,需要很多R=1000習如何運

磚和瓦,水泥鋼筋等建筑材料,程序設計也S=3.14*R*R行一個程

需要一些要素。Print“圓的面積“;s(任務一)序;體會語

句在程序

中作用。

分析程序教師分析程序,引出語句的定義課本P34提問學生:“=”在數學上和VB上讓學生明

解釋賦值語句,賦值號的含義:的區別。白賦值語

Pi*R*R=s("=”在數學上是“等號”)句的作用。

S=pi*R*R(VB上是“賦值號”,把左邊的

值賦值給右邊的變量)

運行程序提出問題:如何求2000,3000圓的面積。學生修改程序完成(修改程序,求什么是常

說明什么是常量。2000,3000圓的面積)量。

分析程序提出問題:把R的值修改,R和S是變量,學生體會變量的意義體會程序

6

講解變量的含義:象吃飯的碗或者裝東西的中變量的

抽屜。使用

分小組體驗要求:分組把變量名R分別改為“A”,“3A”,學生分組試驗(任務二)第一組,把學生通過

“周長”,“sub”試看程序的運行結果。變量r,改為A,S改為面積:修改變量

輸入一個程序:的命名和

PrivateSubForm_Click()賦值,體會

A=1000變量的命

Circle(1500,1500),A名規則。

面積=pi*A*A

Printu圓的面積:“;面積

L=2*pi*A

Print"圓的周長:“;L

EndSub

運行程序,體驗程序是否通過,是否

正確?

第二組把變量r,改為3A,S改為S

一面積:

輸入一個程序:

PrivateSubForm_Click()

3A=1000

Circle(1500,1500),3A

S一面積=pi*3A*3A

Print"圓的面積:“;S—面積

L=2*pi*3A

Print"圓的周長:“;L

EndSub

運行程序,體驗程序是否通過,是否

正確?

第二組把變量r,改為SUB,S不變

輸入一個程序:

PrivateSubForm_Click()

sub=1000

Circle(1500,1500),sub

S=pi*sub*sub

Printu圓的面積:“;S

L=2*pi*sub

Print圓的周長:的L

EndSub

運行程序,體驗程序是否通過,是否

正確?

第四組把變量S改為S_面積

輸入一個程序:

PrivateSubForm_Click()

r=1000

Circle(1500,1500),r

S_面積=pi*r*r

7

Print"圓的面積:“;S_面積

L=2*pi*r

Print"圓的周長:“;L

EndSub

運行程序,體驗程序是否通過,是否

正確?

教師小結變量的命名規則:學生明確命名規則進一步明

變量的命名規則:確變量的

(1)變量名必須是字母或漢字開命名規則。

頭,而不能使用數字或其他

字符開頭。

(2)變量名不能含有小數點、空

格。

(3)變量名的總字數不能超過

255個。

(4)不能含有VB的專用保留字。

在VB中有特殊意義的單詞,

字母組合。例如print,sub,end

click,等。

(5)VB不區分大小寫。

練習哪些變量命名是正確的。任務三:學生思考判斷。快速掌握

下面哪些變量是合法的:知識點。

hang,123,hangl,home,

1student,stud_ent,sub$,初二1,育才中學,

h.123,

print-8,Integer,true

教師講授分析程序說明數據的類型。學生思考:了解數據

VB提供哪些數據類型:練習:判斷下列數據的類型:類型

數值型:整型(integer)“123”(字符型),-123(整型),

長整型(Long)0.12345678876543221(單精

單精度(singer)度),1234568765(長整型)

雙精度(double)

字符型:(string)

學生提高練情景設置:如何求長=50,寬=30的長方形任務四:提高練習:開拓思維

習面積?如何計算長方形的面積和周長。學生

修改程序。

小結教師小結本節的知識點學生思考形成知識

8

知識形成:

1、程序設計由很多要素組成。他們有語句,變量,常量,表達式等等。

2、賦值語句的格式是:變量=表達式

3、常量分為:數值常量和字符串類型常量.

4、變量,表示存儲單元,可以取不同的值,但變量取名遵循一定的規則。

5、數據類型有:數值型,字符型和布爾型三種。

3.教學評價:

學生實踐2-3-1及課堂評價表:

實踐內容完成情況興趣情況

完沒完昌1.*一不I號1.*

成成歡般歡

任務??運行并修改畫圓程序。

任務二分組體驗變量的賦值,以及變量的命名規定

任務三哪些變量命名是正確的。

下面哪些變量是合法的:

hang,123,hangl,home,

1student,stud_ent,sub$,初二1,育才中學,h.123,

print-8,Integer,true

任務四:1、如何計算長方形的面積和周長。學生修改程

提高練序。

習:2、如何讓計算機幫你記數?我在文具店里買了

五種東西,它們分別是鋼筆13.3元,書簽0.62

元;毛筆5.54元,橡皮2.21元,稿紙3.12元,

共要賦多少錢?(如果時間允許)

4、教學資源:教室網絡,練習畫圓程序。

課堂教學過程二

教學過程設計

1、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呈現方式:本課堂以任務驅動,教師教師演示,講解,學生練習等多種教學方法。

2、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教學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復習變量運行程序:體驗程序的執行結果復習畫圓程序的運讓學生明白,賦值語句賦

引入PrivateSubForm_Click()行、變量以及賦值語值給變量的是表達式的

r=1000句,比較不同。值。

Circle(1500,1500),rr=1000

s=pi*r*rRl=1000+1000

print“圓的面積s=";s

9

Rl=1000+1000

Circle(1500,1500),rl

Sl=pi*rl*rl

print“圓的面積sl=";sl

EndSub

結論:得出兩個不同的運行結果

表達式算術表達式:任務一:學生分組體學生進一步體驗使用不

設置分組體驗程序一

驗同的運算符,式子的值不

(1)r=1000+2000

(2)="1000+2000”一樣。

(3)r=1000+“2000”

(4)r=3000

PrivateSubForm_Click()

r=1000+2000

Circle(1500,1500),r

s=pi*r*r

print"s=";s

EndSub

教師小結:使用不同的運算符,式子的值不一

樣。

知識展開教師明確運算符和表達式學生思考明確運算符和表達式

表達式:是由常量,變量,運算符,括號等按

一定的語法規則組成。特點:每個表達式經過

運算后都會產生一個確定的值。

例如:123,"abc”,123+1234,''123"+''456'',

123+“456”(不是表達式,因為不能產生一個確定

的值)

知識形成教師明確:1、在VB中可以出現多種運算符,任務二:填寫運算結熟悉算術表達式的運算。

但要強調:運算符號的書寫,括號沒有口和{},果

全部用0表示。

2、算術表達式中的運算符表達以及運算結果。

(見附表一)

教學活動比賽看誰算得快又準:(見附表二)學生分組比賽強化訓練表達式的運算。

提高拓展綜合練習:寫出下列式子的結果:學生思考注意運算優先級別

54mod9+5*6+2人2

要注意運算級別的優先

語句的學讓學生分組體驗程序的輸出結果:學生上機體驗輸出語句的作用,以

習(組一)體驗輸出語句print及數值語句的作用。

a=4

printa

print"a"

printa*a

print"a二";a

print"a=",a

明確:半角標點符號;?等的意義

組(二)體驗:

n=4

10

printn

n=n+1

printn

n=n+1

printn

補充學習畫圓語句:畫圓語句:Circle(圓心坐標),圓半學生觀察學習了解畫圓語句

課堂小結本節我們學習了算術表達式以及重復體會賦值學生思考記憶形成知識

語句和輸出語句的作用。

運算符和表達式

附表一:算術表達式

數學運算符Vb運算符例子結果運算級別

+,-+,一1+231

求余mod9mod212

整除\9\243

-4-/9/24.54

X*1*224

乘方2,385

附表二:專項練習(其中a=l,b=2)

算術式子VB表達式結果

a3-b3

a[x+b(x+c)]

ab+a/b

a+b/c+b

知識形成:表達式:是由常量,變量,運算符,括號等按一定的語法規則組成。特點:每個表達式經過運算后都

會產生一個確定的值。

表達式分:算術表達式,字符串表達式。

各種語句的格式:

賦值語句:<變量>=<表達式>

輸出語句:Print〈表達式列表〉

畫圓語句:Circle(圓心坐標),圓半徑

3.教學評價:

學生實踐2-3-2及課堂評價表:

實踐內容操作情況情感興趣

完成沒完喜不喜

成歡般歡

任務一設置分組體驗程序一

(1)r=1000+2000

(2)1000+2000”

11

(3)r=1000+“2000”

(4)r=3000

任務二:填寫運算結果(見附表二)

任務三學生分組體驗程序的運行情況

任務四課后練習:P37

4、教學資源:教室網絡,習題準備。

六、教學反思:本節可以采用多種學生活動形式如:比一比,賽一塞或小組討論,搶答等,這樣就可以使課堂氣

氛活躍起來,再結合一些實際操作,就使學生把知識記牢。

第四節《順序結構》教學設計

一、學習者分析:

學生通過前幾節的學習以及實踐,對VB的編程環境以及程序設計的要素有了深刻的了解,但對程序的結構缺

乏完整的分析和體會,本節通過實踐,讓學生了解順序結構程序的特點。

二、教材內容分析

本節是本章的前幾節知識小結,又是新知識的開始,故有承前啟后的作用。

1、本節的主要內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

本節是程序結構的基礎,起承前啟后的作用。

2、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程序順序結構的特點,流程圖;常用函數含義。

難點:順序結構程序流程圖的畫法;常用函數的運算值,書寫。

3、課時安排:一課時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順序結構的程序的特點,流程圖。

(2)正確理解常用函數的意義以及書寫。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學生的分組實驗體會,讓學生了解順序程序結構的特點。

(2)通過演練結合讓學生了解常用函數的意義。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分組實驗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以及嚴謹的治學態度,培養學生仔細觀察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理念和方法

本節順序程序結構的特點以及函數的含義應用,學生難以理解,通過分組實驗以及閱讀程序,運行程序,就可

以切身了解本章的知識。

五、教學過程設計

1、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呈現方式

本節以學生分組實驗,任務驅動等多種形式呈現。

2、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教學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1)設置教學情設置程序,讓學生體現程序的運行結果任務一:分組體驗程序的運突出程序的執行順

景新課引入(-)分組體驗程序的運行結果:行結果序

(1)a二3

a=a+1

b二a

b=b+1

printa,b結果:4,5

(2)a=a+1

12

a二3

b二a

b=b+11

printa,b結果:3,4執行操作1

(3)a二3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