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系統2022年汛期地質災害防災工作總結_第1頁
國土資源系統2022年汛期地質災害防災工作總結_第2頁
國土資源系統2022年汛期地質災害防災工作總結_第3頁
國土資源系統2022年汛期地質災害防災工作總結_第4頁
國土資源系統2022年汛期地質災害防災工作總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后可任意編輯和復制第第頁xx資源系統2022年汛期地質災害防災工作總結2022年,我市xx資源系統在省xx資源廳和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下,仔細貫徹《地質災難防治條例》和全省地質災難防治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地質災難防災的各項措施,取得了較好的防災成效,得到了省政府領導和市委、市政府的充分確定。

一、地質災難狀況

1、降雨狀況

今年,我市11個縣區多次患病暴雨攻擊,1—9月全市平均降雨量為1345.2mm,其中汛期為1052.4mm。5月上旬、下旬和7月中旬,全市消失了三次較大的強降雨過程,其中:5月5日至7日,全市平均降雨量達56.7mm,降雨最大的新田、寧遠達167mm。5月24日至28日,全市平均降雨量達68.4mm,降雨最大的道縣、江華達183mm。特殊是7月15日至17日,受強熱帶風暴“碧利斯”的影響,全市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平均降雨137.3mm,藍山、寧遠、江華、雙牌、江永等5縣降雨量超過200mm,江華縣湘江鄉一帶達331.9mm。強降雨給我市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受災群眾達127.8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達8.2萬公頃,倒塌房屋3285間,受損房屋18866間,直接經濟損失共約10.4億元。

2、地質災難狀況

受降雨影響,我市發生了較為嚴峻的地質災難。據縣區上報的狀況統計,全市發生了579處較大地質災難,其中滑坡342處,倒塌180處,泥石流42處,地裂縫11處,地面塌陷4處。因地質災難倒塌房屋919間,破壞大路5310米,損毀農田1113畝,直接經濟損失3150多萬元。由于預報分析精確,轉移群眾準時,應急措施得當,全市沒有因地質災難而發生人員傷亡事故。

二、主要的防治工作與成效

今年,我們根據“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的方針,仔細落實各項防災制度,取得了較好的工作成效。

1、未雨綢繆,扎實做好防汛抗災預備工作

一是仔細學習條例,廣泛宣揚防災學問。今年來,我市xx資源系統把地質災難防治法律法規的學習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多次組織有關人員學習《地質災難防治條例》和《湖南省地質環境愛護條例》。同時,我們充分利用“4.22”世界地球日、“6.5”世界環保日、“6.25”全xx地日等重大節日,通過發放宣揚資料、懸掛宣揚橫幅、展覽地質災難圖片和進行學問競賽,廣泛宣揚地質災難防治學問。全市共發放宣揚資料4.8萬余份,懸掛宣揚橫幅4000余條。今年的宣揚工作收到了較好的社會效果,既營造了一種良好的地質環境工作氛圍,增加了全社會的地質災難防災意識,又贏得了市委、市政府對地質環境工作特殊是地質災難防治工作的高度重視和支持。

二是切實貫徹條例,準時編制防災方案。今年4月3日,我們依據《地質災難防治條例》,結合永州實際,準時編制了《永州市2022年度地質災難防治方案》,明確了今年市級重點防范的地質災難隱患點,落實了各隱患點的防災責任單位、責任人和監測人。各縣區場也編制了相應的防治方案。

2、夯實基礎,加強群測群防體系建設,落實點上防災預案

我們根據省廳關于群測群防體系建設的部署和要求,在已建立的群測群防網絡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我市地質災難群測群防體系,切實落實了基層的防災責任。目前我市已基本建成了約500余人的地質災難群測群防網絡,為全面了解和收集災情信息供應了保障。依靠這一網絡,今年全市勝利預報地質災難3處,準時組織150名受威逼的群眾平安撤離。如5月26日道縣四馬橋鎮卜石塘泥石流,由于地災監測員黃費柱準時發覺發災前兆,為政府和xx資源部門防災決策贏得了時間,愛護了受威逼的112名村民和同學的生命平安。

3、政府組織,扎實開展地質災難巡查

進入汛期后,為摸清各重大隱患點變化狀況,督促各縣區落實防災措施,應我局懇求,5月15日至20日,市政府牽頭,xx、水利、交通、建設以及地勘等部門組成4個巡查組,對市級重點防范的23處重大地質災難隱患點進行了巡查,基本把握了重大災難隱患點的變化狀況。巡查結束后,對7處存在重大隱患的地質災難點,準時向縣區人民政府發出險情通報,督促落實防災責任。今年汛期,市里確定的23處重大地質災難隱患點,沒有一處發生險情。

今年,新發覺地質災難隱患點46處,依據各個隱患點的實際狀況,逐一制定了點上防災預案,明確了防災措施,落實了防災責任。全市新設警示牌46塊,更換壞損警示牌28塊,發放防災明白卡1500余份。

據初步統計,全市共組織巡查600余次,排查險情131處,緊急轉移群眾1831人。

4、科學防災,仔細開展地質災難氣象預報預警

今年,在充分利用省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和省氣象臺開展的地質災難氣象預警預報工作成果的基礎上,我局與市氣象部門親密協作,勝利開展了地質災難氣象預警預報工作,共發布預警消息16期,勝利預報3期。

一是通過電視媒體準時發布地質災難氣象預警消息。7月中旬,市電視臺三個頻道的《天氣預報》欄目插播了我市的地質災難氣象預警消息。

二是開通了地質災難氣象預警消息短信群發業務。通過網絡向市級領導、縣區長、縣區分管領導、市直相關部門負責人、縣區xx資源局和鄉鎮xx所的工作人員以及各地質災難隱患點的監測員,發布了地質災難氣象預警消息短信,共發布手機短信3100多條。

三是通過電話傳真精確發布地質災難預警消息。為確保防災信息能準時傳送給每一個防災責任人,我局除通過電視、手機短信發布防災消息外,又電話督促縣區主要負責人切實抓好落實。

通過以上措施,真正做到了電視上有圖像、手機上有短信、電話里有通知,收到了較好的防災效果。5月6日的第2期預警消息勝利預報了雙牌縣上梧江鄉平漯村滑坡。5月25日的第4期預警消息勝利預報了道縣四馬橋鎮卜石塘村泥石流。7月14日的第11期預警消息勝利預報了江華瑤族自治縣小圩鎮練江村韋家寨滑坡、雙牌縣茶林鄉白水嶺村滑坡等地質災難。

5、常抓不懈,堅決落實地質災難防災的各項制度

仔細落實了汛期值班、險情巡查、災情速報、應急調查等地質災難防災制度。汛期,市局克服經費緊急、辦公場地狹窄等困難,設立了特地的值班室,并添置了一些應急調查設備。市縣兩級均實行了24小時值班,值班電話做到了24小時暢通,確保了防災指令和災情信息準時上傳下達。汛期,市局不但要值好班,還常常對縣區局的值班工作進行檢查和督促。如迎戰“碧利斯”暴雨期間,市局工作人員,日夜堅守在值班室,三天三夜沒有回過家。

各縣區xx資源局的同志更是付出了艱辛的勞動,有的工作人員日夜奮斗在防災搶險第一線。如5月26日,道縣四馬橋鎮卜石塘村發生泥石流地質災難,晚上9點,正在長沙出差的縣xx資源局局長朱宗炳接到災情報告后,連夜趕回發災現場指導救災搶險,并支配專人進行24小時現場值班。朱東暉、李舊元等四名工作人員輪番在該災難點不間斷值班20多天,直到災難隱患基本消退,他們才拖著疲乏的身軀離開。7月16日,江永縣xx資源局紀檢組長唐德富,放不下全縣最大的一處地質災難隱患點——源口鄉大田村滑坡,為了100多名群眾生命財產平安,他帶領工作人員住進了大田村,在點上現場值班兩天一夜。

6、合理調度,適時啟動突發性地質災難應急預案

今年,三次大的強降降雨過程,我局均準時作動身災的預報,并要求各縣區快速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如7月15日,“碧利斯”臺風直逼永州,我市防災形勢非常嚴峻。晚上6時的防汛會商會上,市委書記曾慶炎依據雨情水情分析指出,這次迎戰臺風暴雨,重點是防范地質災難,尤其要加強對市里確定的23處重大地質災難隱患點的防范,并將23處隱患點逐一落實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會后,市長龔武生及其他25名市級領導帶領工作組火速奔赴11個縣區,親臨防災一線,督查防災責任和措施的落實,指揮防汛救災。

15日晚上7時,我局局長秦坤同志接到汛情報告后快速趕到辦公室,親自給各縣區局長打電話,要求馬上啟動突發性地質災難應急預案,全力以赴抓好地質災難防災工作,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平安。同時以正式文件把防災要求下發到各縣區xx資源局,以指導基層的防災工作和督促縣區落實防災責任。

7、準時排險,仔細做好地質災難應急調查和處理

今年,全市共派出調查人員170余人次,對45處較大的突發性地質災難進行了實地調查,提交了45份調查報告,為政府防災決策供應了參考依據。其中,市本級先后10次派出調查組,對10處地質災難進行了實地調查,提交了10份調查報告。

5月29日至30日,市政府副市長程晨曦親自帶隊,組織政府辦、xx資源、水利、交通、規劃建設、民政等部門,對零陵區郵亭圩鎮梅江村地面塌陷、道縣道江鎮文化路滑坡、江華縣蔚竹口鄉蔚竹口村滑坡等地質災難進行實地調研,深化地災一線解決問題。6月16日至17日,市政府督查室根據我局地質災難調查報告提出的看法,派員對部分縣區地質災難隱患點的防災措施和責任落實狀況進行督查。

8、嚴密防范,加強礦山地質災難防災工作

依據省廳的要求,我局切實加強對礦山地質災難的防災工作,特殊是廳領導親臨我市指導防災工作后,使我們對礦山地質災難的防災工作有了更進一步的熟悉。要求各礦山在暴雨或連續降雨時,停止井下作業,快速撤離井下人員。同時,加強對礦渣廢石泥石流、倒塌等地質災難的防范。正在實施礦山地質環境愛護項目在強降雨時段必需停止施工,防止施工項目消失傷亡事故。已竣工的項目要嚴密監視工程的穩定狀態,消失險情,快速撤離受威逼的群眾。

三、存在的問題和建議

1、地質災難底子急待查清

目前,我市僅有祁陽、東安、零陵、道縣等4個縣區完成地質災難調查與區劃工作,冷水灘區完成了三鄉鎮一城區的工作任務,其余6個縣區還未開展此項工作,其中還包括隱患較多的雙牌縣和江華縣。由于大部分縣區尚未開展地質災難調查和區劃,導致全市地質災難底子不清,防治工作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請省廳在支配此類項目時賜予傾斜。

2、地質環境業務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我市地質環境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