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77頁試卷第=page44頁,共=sectionpages77頁中考化學專項復習之四種基本反應類型判斷匯總(九)1.下列反應中,不屬于化合反應,也不屬于分解反應,而屬于氧化反應的是A.B.C.D.2.下列屬于分解反應的是()A.過氧化氫水+氧氣 B.石蠟+氧氣水+二氧化碳C.鎂+氧氣氧化鎂 D.工業上用分離液態空氣的方法制取氧氣3.如圖為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B.生成物的分子個數比為1:4C.1個X分子中共有3個原子D.反應前后物質總質量,以及原子的種類和數目都不變4.下列化學反應屬于分解反應的是A. B.C. D.5.如圖是氫氣與氯氣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氯化氫由氫元素和氯元素組成 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Cl2HClC.反應類型屬于分解反應 D.化學變化中分子、原子均可分6.下列反應屬于化合反應的是A.蠟燭+氧氣水+二氧化碳B.氧化汞汞+氧氣C.碳酸鈣氧化鈣+二氧化碳D.氫氣+氧氣水7.2020年科學家開發出新型催化劑,光照下能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甲烷,微觀示意圖如圖,下列關于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A.屬于置換反應 B.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沒變C.反應前后分子種類沒變 D.反應前后物質質量總和變小8.肼(N2H4)是一種無色油狀液體,有刺激性氣味,有吸濕性。點燃時,迅速而完全燃燒,生成N2和H2O,并放出大量的熱。下列關于N2H4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應密封保存B.可用作燃料C.其中氮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為7:1D.完全燃燒的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9.如圖所示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B.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分子個數比為2:7C.通常情況下丙是氣體 D.生成物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10.利用MnFe2O4熱化學循環制氫的反應流程如下圖所示,反應前后Mn的化合價均為+2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①是分解反應,反應②是置換反應B.該反應需不斷添加MnFe2O4C.若MnFe2O(4-y),中y=0.5,則MnFe2O(4-y),中Fe3+與Fe2+的個數比為1:3D.理論上,每生成16gO2,就能得到2gH211.有關置換反應的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在置換反應中各元素的化合價都發生變化B.置換反應與化合反應、分解反應是三種并列的基本反應類型C.有單質參加或單質生成的反應不一定屬于置換反應D.在金屬與酸或金屬化合物溶液進行的置換反應中,作為反應物的金屬單質化合價一定升高12.下列對氧氣與一些物質反應的歸納不合理的是(
)A.都放出熱量 B.都是氧化反應 C.都是化合反應 D.都有化合物生成13.實驗室常用二氧化錳和濃鹽酸共熱制氯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前后錳元素的化合價不變B.上述反應物和生成物中,不存在的物質種類是堿C.用濃鹽酸配制稀鹽酸時,必須用托盤天平、量筒、燒杯和玻璃棒D.該反應是復分解反應14.一定條件下,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物質甲乙丙丁反應前質量/g281020反應后質量/g010X16A.表中X的值是16B.乙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C.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化合反應D.丙和丁變化的質量比為3:415.下列離子能在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B.C. D.16.以物質甲為原料合成化工產品丁的微觀過程如下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轉化①是置換反應 B.轉化②中乙、丙分子個數比是1:3C.轉化②體現了無機物可轉化為有機物 D.丁是實驗室的一種常見燃料17.自來水消毒的微觀過程可用下圖表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化學變化中分子不會再分 B.A、C、D都是氧化物C.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D.參加反應的兩種分子個數比是l:118.下列物質間的轉化關系,不能一步實現的是A.C→CO2→CO B.Cu→CuO→CuSO4C.KCl→KNO3→K2SO4 D.NaOH→Na2CO3→NaCl19.在密閉容器內,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充分混合反應,一段時間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物質甲乙丙丁反應前的質量/g17102548反應后的質量/g181033XA.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B.反應中生成的甲、丙的質量比為1:8C.X的值為39 D.該反應為化合反應20.在空氣中,與人類關系最密切的當屬氧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帶火星的木條在氧氣中能夠復燃,說明氧氣能支持燃燒B.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說明氧氣具有可燃性C.氧氣的化學性質非常活潑,能與所有的物質發生化學反應D.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反應不是分解反應21.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A. B.2Al2O3=4Al+3O2↑C.Fe2O3+COFe+CO2 D.2NaOH+BaCl2=Ba(OH)2+2NaCl22.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有X、Y、Z、W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有關數據如下表。關于此反應的認識正確的是XYZW反應前的質量(g)521418反應后的質量(g)20m413A.該反應的基本類型為分解反應B.Z、W可能是化合物,X一定是化合物C.Y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D.該反應中Z與W的質量比為4:1323.推理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置換反應有單質生成,所以有單質生成的反應一定是置換反應B.鎂、鐵等金屬單質能與稀鹽酸反應,銀也能與稀鹽酸反應C.溶液具有均一性、穩定性,則均一、穩定的液體均為溶液D.點燃氫氣前需要檢驗純度,所以點燃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氣體前也需要檢驗純度24.清華大學研究人員成功研制出一種納米纖維催化劑。其可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液體燃料甲醇,其微觀反應示意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B.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都不變C.參加反應的甲、乙分子個數比為1:3D.該反應體現了無機物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有機物25.結合如圖含鈣元素物質間可以發生的轉化關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圖中的五種物質,有三種屬于氧化物B.轉化①屬于化合反應C.轉化④⑥一定有水生成D.Ca在Cl2中燃燒可實現轉化⑤,該反應說明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26.下列離子能在pH=12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Cl-、NO3-、K+、Na+ B.Na+、Cl-、OH-、Fe3+C.SO42-、NO3-、K+、H+ D.Ag+、Cl-、CO32-、K+27.火星車使用了以鋁合金作基體的碳化硅新型材料。下圖是某種制取硅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圖中有三種化合物 B.該反應中沒有元素化合價升高C.生成物的質量比是1:4 D.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28.向NaCl、NaOH和Na2SO4三種溶液中,分別加入不同物質,通過一步反應都能生成化合物M,則M是A.NaNO3 B.HNO3 C.Ca(NO3)2 D.Ba(NO3)229.一個密閉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測得數據見下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甲乙丙丁反應前的質量/g83558反應后的質量/g2X542A.X=7 B.在該反應中,甲、乙、丙、丁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3:14:17C.該反應類型是分解反應 D.在該反應中,丙物質一定是催化劑30.下列各組物質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無色的是A.HCl
NaNO3
K2SO4
Na2CO3 B.CuCl2
Na2SO4
KNO3
NaClC.NaOH
K2CO3
NaCl
Na2SO4 D.BaCl2
KNO3
CaCl2
Na2CO3答案第=page99頁,共=sectionpages99頁答案第=page1010頁,共=sectionpages1010頁參考答案:1.C【詳解】A、“碳酸鈣氧化鈣+二氧化碳”屬于分解反應,A選項不正確,不符合題意;B、“鐵+氧氣四氧化三鐵”屬于化合反應,B選項不正確,不符合題意;C、“甲烷+氧氣二氧化碳+水”,既不屬于化合反應,也不屬于分解反應,屬于氧化反應,C選項正確,符合題意;D、“堿式碳酸銅氧化銅+二氧化碳+水”屬于分解反應,D選項不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睛】本題考查化合反應、分解反應和氧化反應的區分,化合反應有“多變一”的特征,分解反應有“一變多”的特征,物質與氧氣的反應屬于氧化反應,抓住三種反應的基本特征是解題的關鍵。2.A【詳解】分解反應是指一種物質反應后生成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物質,其特點總結為“一變多”,過氧化氫水+氧氣,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征,是分解反應,A選項正確;石蠟+氧氣水+二氧化碳,該反應的反應物是兩種,不符合“一變多”的特征,不屬于分解反應,B選項錯誤。鎂+氧氣氧化鎂,該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征,屬于化合反應,不是分解反應,C選項錯誤;分離液態空氣制取氧氣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的生成,所以是物理變化,不是分解反應,D選項錯誤。故選A。3.A【解析】【詳解】A、根據置換反應定義,由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與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叫置換反應。圖示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元素,由圖可知反應物中沒有單質,不屬于置換反應,選項說法不正確,符合題意;B、由微觀示意圖和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物的分子個數為1:4,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個數不變,反應前的分子中共含有14個原子,反應后生成物中其中1個分子含有2個原子,則4個X分子中含有12個原子,因此1個X分子中含有3個原子,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不變,參與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總量不變,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4.C【詳解】A、氫氣在氯氣中燃燒,是兩種物質生成一種物質反應,是化合反應,故A選項不符合題意;B、石灰石的主成要分為碳酸鈣,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故B選項不符合題意;C、過氧化氫反應生成水和氧氣兩種物質,是一變多的反應,是分解反應,故C選項符合題意;D、石蠟和氧氣的反是不屬于基本類型的反應,是氧化反應,故D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5.A【詳解】A、由圖可知,生成物氯化氫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氯原子構成的,所以氯化氫是由氫元素和氯元素組成的,此選項正確B、由圖可知,氫氣和氯氣在光照條件下反應生成氯化氫,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此選項錯誤;C、該反應反應物是兩種,生成物是一種,符合“多變一”的特點,屬于化合反應,此選項錯誤;D、該反應是氫分子和氯分子在光照的條件下分解為氫原子和氯原子,氫原子與氯原子結合為氯化氫分子,由此可得,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此選項錯誤;故選A。6.D【詳解】A、該反應的生成物有兩種,不符合化合反應多變一的特點,不屬于化合反應,選項錯誤;B、該反應是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新物質的反應,不符合化合反應的特點,不屬于化合反應,選項錯誤;C、該反應生成物有兩種,不屬于化合反應,選項錯誤;D、該反應是兩種物質生成一種新物質的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點,屬于化合反應,選項正確;故選D。7.B【詳解】A、該反應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催化劑和光照條件下反應生成甲烷和氧氣,反應物都是化合物,不是置換反應,說法不正確;B、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不變,說法正確;C、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分子的分裂,原子的重組,化學反應前后分子種類改變,說法不正確;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相等,說法不正確。故選B。8.D【詳解】A、根據題意,肼(N2H4)具有吸濕性,應密封保存,故選項說法正確。B、根據題意,肼(N2H4)點燃時,迅速而完全燃燒,說明它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故選項說法正確。C、肼(N2H4)中氮元素與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4×2):(1×4)=7:1,故選項說法正確。D、復分解反應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兩種新的化合物的反應;根據題意,肼(N2H4)點燃時,迅速而完全燃燒,生成N2和H2O,反應物中氧氣、生成物中氮氣均屬于單質,不屬于復分解反應,故選項說法不正確。故選:D。9.B【詳解】A、由微觀示意圖可知,甲是C2H6,乙是O2,丙是H2O,丁是CO2,而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故該反應不屬于置換反應,A錯誤;B、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參加反應的甲和乙的分子個數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2:7,B正確;C、丙是H2O,通常情況下是液體,C錯誤;D、丁是CO2,生成物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質量比=12:(16×2)=3:8,D錯誤;故選B。10.D【詳解】A、由圖可知,反應②是水和MnFe2O(4-y)兩種化合物參加反應,不符合置換反應的特點,不屬于置換反應,選項錯誤;B、由圖可知,反應過程中,MnFe2O(4-y)和MnFe2O4能夠相互轉化,所以該反應不需不斷添加MnFe2O4,選項錯誤;C、化合物中,錳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若MnFe2O(4-y)中y=0.5,設鐵元素的化合價為x,則+2+x×2+(-2)×3.5=0,x=+2.5,即MnFe2O(4-y)中鐵元素的平均化合價為2.5,則MnFe2O(4-y),中Fe3+與Fe2+的個數比為1:1,選項錯誤;D、由圖可知,水與MnFe2O(4-y)反應生成氫氣和MnFe2O4,水中的氧元素進入MnFe2O(4-y)中生成MnFe2O4,然后MnFe2O4,失去氧元素重新生成MnFe2O(4-y),且失去的氧元素形成氧氣,即生成的氧氣中的氧元素來自于水,水中氫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比為2;16,則理論上,實驗中每生成16gO2,就能得到2gH2,選項正確,故選D。11.A【分析】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詳解】A、在置換反應中各元素的化合價不一定都發生變化,如Fe+CuSO4═FeSO4+Cu,反應前、后氧元素的化合價不變,故A錯誤;B、置換反應與化合反應、分解反應是三種并列的基本反應類型,故B正確;C、有單質參加或單質生成的反應不一定屬于置換反應,如CH4+2O2CO2+2H2O,3CO+Fe2O32Fe+3CO2,故C正確;D、在金屬與酸或金屬化合物溶液進行的置換反應中,金屬單質中元素的化合價為0,化合物中金屬元素顯正價,作為反應物的金屬單質化合價一定升高,故D正確。故選A。【點睛】置換反應的特征可簡記為:“單化變單化”。12.C【詳解】A、氧氣與一些物質反應都放出熱量,歸納合理,故A正確;B、氧氣與一些物質反應都是氧化反應,歸納合理,故B正確;C、不都是化合反應,如蠟燭的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只屬于氧化反應,故C不正確;D、都有化合物生成,歸納合理,故D正確。故選C。13.B【詳解】A、反應物MnO2之中,錳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反應后,MnCl2中錳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選項不符合題意;B、上述反應物和生成物中有單質Cl2;氧化物MnO2、H2O;酸HCl;鹽MnCl2,不存在堿類物質,選項符合題意;C、用濃鹽酸配制稀鹽酸時,不用托盤天平來稱量藥品,選項不符合題意;D、因為有單質Cl2生成,不符合復分解反應的特點,選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14.D【詳解】A、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可知X=28+2+10-10-16=14,故A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在反應前后乙質量不變,則乙可能為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未參與反應,故B項不符合題意;C、甲的質量在減少,甲為反應物,丙、丁質量在增加,二者為生成物,該反應為分解反應,故C項不符合題意;D、丙和丁的變化質量之比為(14-2):(16-0)=3:4,故D項符合題意。故選D。15.B【詳解】pH為11的水溶液顯堿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A、HF電離出的H+和OH-離子能結合成水,不能在堿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選項錯誤。B、四種離子間不能結合成沉淀、氣體或水,能在堿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選項正確。C、Ag+、Cl-能結合成氯化銀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選項錯誤。D、NH4+、OH-兩種離子能結合成氨氣和水,不能在堿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選項錯誤。故選B。16.B【分析】由圖可知,轉化①為C和水在高溫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和氫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轉化②為一氧化碳和氫氣在催化劑的作用下轉化為乙醇,還應有水生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詳解】A、轉化①符合“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不符合題意;B、由化學方程式可知,轉化②中乙、丙分子個數比是:2:4=1:2,符合題意;C、轉化②中一氧化碳和氫氣屬于無機物,乙醇含碳元素,屬于有機物,故轉化②體現了無機物可轉化為有機物,不符合題意;D、丁是乙醇,是實驗室一種常見的燃料,不符合題意。故選B。17.D【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和題中信息知,A、化學變化中原子不會再分,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分子的劃分,原子的重新組合,故A錯誤;B、A是氧化物,C是鹽酸,D是次氯酸,故B錯誤;C、該反應不屬于置換反應,生成了兩種化合物,故C錯誤;D、參加反應的兩種分子個數比是1:1,故D正確。18.C【詳解】A.碳和氧氣點燃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一氧化碳,正確。B.銅和氧氣加熱生成氧化銅,氧化銅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正確。C.氯化鉀和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鉀,硝酸鹽均可溶,無法形成沉淀除去,所以硝酸鉀不能一步轉化為硫酸鉀,錯誤。D.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正確。故選:C。19.D【分析】化學反應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即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之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的物質的質量之和,由于該反應在密閉容器內進行,則有17g+10g+25g+48g=18g+10g+33g+Xg,解得X=39;甲的質量在反應前后增加了18g-17g=1g,故甲是生成物;乙的質量在反應前后不變,說明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是沒有參與反應;丙的質量在反應前后增加了33g-25g=8g,故丙是生成物;丁的質量在反應前后減少了48g-39g=8g,故丁是反應物,該反應為丁生成甲和丙。【詳解】A、乙的質量在反應前后不變,說明乙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是沒有參與反應,故A說法正確;B、反應中生成的甲、丙的質量比為1g:8g=1:8,故B說法正確;C、由上分析可知,X的值為39,故C說法正確;D、該反應為丁反應生成甲和丙,符號一變多的特點,屬于分解反應,故C說法錯誤;故選D。20.A【詳解】A、帶火星的木條在氧氣中能夠復燃,說明氧氣能支持燃燒,正確;B、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說明氧氣具有助燃性,而不是可燃性,錯誤;C、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而不是非常活潑,能與較多的物質發生化學反應,而不是跟所有的物質,錯誤;D、氯酸鉀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受熱分解生成氯化鉀和氧氣,該反應符合“一變多”的特點,是分解反應,錯誤。故選A。21.A【分析】書寫化學方程式要遵守兩個原則:一是要以客觀事實為基礎;二是要遵守質量守恒定律。【詳解】A.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屬能將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換出來,銅的金屬活動性比銀強,所以可發生反應:,此選項正確;
B.氧化鋁不能發生分解反應,鋁常溫能與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鋁,4Al+3O2=2Al2O3,此選項錯誤;C.化學反應遵守質量守恒定律,給出化學方程式沒有配平,正確的是Fe2O3+3CO2Fe+3CO2,此選項錯誤;
D.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生成物中必須有氣體或沉淀或水,氫氧化鈉溶液不能與氯化鋇溶液反應,因為無氣體或沉淀或水生成,此選項錯誤。故選A。22.B【分析】由質量守恒定律,則5+2+14+18=20+m+4+13,得m=2,Y的質量反應前后不變,Y可能作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沒有參加反應。由表中數據分析可知,反應前后,X的質量增加了20g-5g=15g,故X是生成物,生成的X的質量為15g;同理可以確定Z是反應物,參加反應的Z的質量為14g-4g=10g;W是反應物,參加反應的W的質量為18g-13g=5g;【詳解】A.該反應的反應物為Z和W,生成物是X,符合“多變一”的特征,屬于化合反應,故選項A錯誤;B.該反應的反應物為Z和W,生成物是X,符合“多變一”的特征,屬于化合反應,故Z、W可能是化合物,X一定是化合物,故選項B說法正確;C.由質量守恒定律,Y的質量反應前后不變,Y可能作該反應的催化劑,也可能沒有參加反應,故選項說法錯誤;D.參加反應的Z與W的質量比為10g:5g=2:1,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B。23.D【詳解】A、置換反應生成單質和化合物,但生成單質和化合物的反應不一定是置換反應,如CO+CuOCu+CO2,故A錯誤。B、銀排在氫的后面,不能與酸反應生成氫氣,故B錯。C、均一穩定的液體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餾水,屬于純凈物,不是溶液,故C錯。D、可燃性氣體與空氣混合后點燃可能發生爆炸,點燃氫氣前需要檢驗純度,所以點燃一氧化碳等可燃性氣體前也需要檢驗純度,故D正確。。故選:D。24.A【分析】據題目信息和質量守恒定律可知,該反應是二氧化碳和氫氣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生成甲醇和水的化學方程式為:。【詳解】A、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該反應產物是兩種化合物,不屬于置換反應,故A說法不正確;B、化學反應都遵循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都不變,故B說法正確;C、根據反應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甲、乙分子個數比為1:3,故C說法正確;D、二氧化碳屬于無機物,甲醇屬于有機物,該反應體現了無機物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有機物,故D說法正確。故選A。25.D【詳解】A、鈣是由鈣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氧化鈣是由Ca、O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屬于氧化物,碳酸鈣是由Ca、C、O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不屬于氧化物,氫氧化鈣是由Ca、O、H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不屬于氧化物;氯化鈣是由Ca、Cl兩種元素組成,不屬于氧化物,故圖中的五種物質,只有氧化鈣屬于氧化物。此項錯誤;B、轉化①是由氯化鈣生成鈣單質。根據化合反應的特點(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生成一種其它物質的反應)和二者中所含的元素;可知該反應不可能屬于化合反應,此項錯誤;C、轉化④可通過氫氧化鈣與氯化鎂反應實現,氫氧化鈣和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和氯化鈣;⑥可通過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實現,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兩個反應都沒有水生成。此項錯誤;D、Ca在Cl2中燃燒可實現轉化⑤,該反應說明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此項正確。故選D。26.A【詳解】pH為12的水溶液顯堿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A、四種離子間不能結合成沉淀、氣體或水,能在堿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選項正確。B、OH-、Fe3+在溶液中結合生成氫氧化鐵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選項錯誤。C、OH-、H+在溶液中結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選項錯誤。D、Ag+與Cl-、CO32-在溶液中結合生成氯化銀、碳酸銀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選項錯誤。故選:A。【點睛】本題考查了離子共存的問題,判斷各離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離子之間能否發生反應生成沉淀、氣體、水;還要注意是在堿性溶液中共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年產4萬噸纖維素醚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模板范文)
- 100MW風電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年處理含低銅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寫作模板-備案審批
- 教師專業發展 課件 第5-9章 教師專業倫理-影響教師專業發展的外部因素
- Unit2 Lesson4 Three meals a day(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冀教版(三起)(2024)英語三年級下冊
- 樹脂培訓課件
- 2025年心理咨詢師實操技能考核試卷:心理咨詢師臨床案例分析與討論
- 2025年專升本藝術概論考試模擬試卷:藝術作品賞析技巧與藝術市場趨勢洞察試題
- 2025年調酒師職業技能大賽酒吧市場營銷與推廣試題
- 2025年經濟師職稱考試經濟基礎模擬卷:宏觀經濟政策對國際貿易壁壘的影響試題
- 豬場出售合同協議
- 廣東省能源集團西北(甘肅)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2025
- 國家能源集團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爾多斯煤制油分公司招聘筆試題庫2025
- 2025年上半年內蒙古森工集團公開招聘工勤技能人員605名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駐村隊員個人工作總結
- 計量標準器具管理制度
- 浙江省臺州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4月二模試題 英語 含解析
- 第三單元 運算律 單元測試 人教版 數學 四年級下冊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下學期全冊教案
- 4.3.1 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 課件人教版(2024)七年級下冊
- 人教版數學六年級下冊4.3.2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練習卷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