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鉆井卡鉆事故原因以及處理實例_第1頁
淺析鉆井卡鉆事故原因以及處理實例_第2頁
淺析鉆井卡鉆事故原因以及處理實例_第3頁
淺析鉆井卡鉆事故原因以及處理實例_第4頁
淺析鉆井卡鉆事故原因以及處理實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淺析鉆井卡鉆事故原因以及處理實例姓名:班級:學號:序號:指導教師:日期:摘要鉆井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造成的鉆具陷在井內不能自由活動的現象,稱為卡鉆。主要有鍵槽卡鉆、沉砂卡鉆、井塌卡鉆、壓差卡鉆、縮徑卡鉆、落物卡鉆、砂橋卡鉆、泥包卡鉆及鉆具脫落下頓卡鉆等。地層構造情況、鉆井液性能不良、操作不當等都可能造成卡鉆,必須針對具體情況進行分析,以便有效的解卡。

一丶卡鉆的類型、原因及預防措施

(1)鍵槽卡鉆:多發生在硬地層中,井斜或方位變化大,形成了狗腿的地方。鉆進時,鉆柱緊靠狗腿段旋轉,起下鉆時鉆柱在狗腿井段上下拉刮,在井壁上磨出一條鍵槽,起鉆時鉆頭拉入鍵槽底部被卡住。

鍵槽卡鉆特征是下鉆不遇阻,鉆進正常,泵壓也正常,但起鉆到狗腿處常遇卡。隨著井深的增加而愈加嚴重;能下放但不能上提,嚴重時可能卡死。

預防鍵槽卡鉆的發生,首先得確保井眼質量,避免出現大斜度狗腿段;起鉆時或再次下鉆時應在鍵槽井段反復劃眼,及時破壞鍵槽,并在起鉆到鍵槽井段時要低速慢起,平穩操作,嚴禁使用高速起鉆。

(2)沉砂卡鉆:在使用粘度小、切力小的鉆井液鉆進時,由于其懸浮攜帶巖屑的能力差,稍一停泵巖屑就會沉下來,停泵時間越長,沉砂就越多,嚴重時可能造成下沉的巖砂堵死環空,埋住鉆頭與部分鉆柱,形成卡鉆。此時若開泵過猛還會憋漏地層,或卡的更緊。

沉砂卡鉆的表現是:重新開泵循環,泵壓很高或憋泵;上提遇卡,下放遇阻且鉆具的上提下放越來越困難,轉動時阻力很大甚至不能轉動。其表現是接單根或起鉆卸開立柱后,鉆井液噴勢很大。為了預防沉砂卡鉆,應確保鉆井液的性能滿足清巖和懸浮巖屑的要求,隨時做好設備和循環系統的檢查維護,在因故停止鉆進時,避免停止井內循環;縮短接單根時間,在發現泵壓升高及巖屑返出量較小時要控制鉆速,加大排量洗井,停泵前要將鉆具提離井底并隨時活動鉆具。

(3)井塌卡鉆:在吸水膨脹的泥、頁巖,膠結不好的礫巖砂巖等地層,在鉆進或劃眼過程中發生較多。主要原因是由于鉆井液的失水量較大,浸泡地層的時間較長;鉆井液密度小,或起鉆未及時灌鉆井液以及抽吸作用使井壁產生坍塌而造成卡鉆。

一般在嚴重井塌之前,先有大塊泥餅和小塊地層脫落,換鉆頭后下鉆不能到底;有時在鉆井液中攜帶出大塊未切削的上部巖石;在鉆進中突然發生憋鉆,上提遇阻泵壓上升,憋泵甚至鉆具不能轉動等現象,都說明可能是井塌卡鉆。

預防井塌卡鉆的主要措施有:使用低失水,高礦化度和適當粘度的防塌鉆井液,在破碎易塌地層適當增大鉆井液密度,隨時保證鉆井液柱的高度;避免鉆頭泥包和抽吸作用引起的井壁坍塌。在準格爾盆地南緣地區地層情況較為復雜,地層壓力的分布因構造、地層的不同存在很大差異,普遍存在異常高壓,最大壓力系數達到2.45,鉆井過程中常常遇到井壁坍塌卡鉆事故。

(4)壓差卡鉆(粘附卡鉆):水平井鉆井中井下鉆具由重力作用靠近下井壁,在井下壓差作用下,鉆柱的一些部位會貼于井壁,鉆柱與井壁泥餅粘合在一起,積分數提高至2.0%、大排量循環等措施,14.5h后解卡。短起至井深240m,下鉆至井深270m遇阻,在270~350m井段劃眼3.5h,起鉆檢查鉆頭。下鉆時,在280~384m井段劃眼1h后,利用現場的PAC和膨潤土進行了穩定泡沫轉換硬膠泡沫的嘗試,由于沒有足夠的時間對基液進行水化攪拌,硬膠泡沫基液堵塞了注液泵(霧化泵),起鉆至井深230m,清洗注液泵(霧化泵)上水管線。清洗結束后,下鉆至井深276m遇阻,在276~16m井段劃跟10h后恢復正常鉆進。由于硬膠泡沫基液嚴重影響了泡沫液的注入效率,于是又調整為注清水。鉆至井深750m時,用霧化泵泵入8m3高黏度鉆井液循環清潔井眼。井眼清潔結束后起鉆,起至井深635、593和463m時出現了掛卡現象。起鉆至井萬方數據石油鉆探技術深191m后下鉆,在井深262m遇阻,在262~750m井段劃眼36h后,劃至井深750m,在井深300、570m左右劃眼異常困難。采用泡沫鉆井液循環1h,打稠漿160m3至設計的灰巖底。起鉆至井深568m嚴重阻卡,采取上下活動鉆具并配合坐鉆桿卡瓦倒劃眼的措施無法消除,再次下鉆到底,568~750m井段無遇阻現象。從環空灌高黏度鉆井液167m3,起鉆至井深568m出現掛卡現象,采取反復上下活動的措施無法消除(最大上提力1650kN,下放無遇阻),倒劃眼至井深564.5m,倒劃眼參數:轉速30~60r/min,注氣量57.0~70.8m3/min,基液注入量3.15L/s,泡沫體積分數1.O%~1.5%。初始階段曾嘗試用干空氣進行循環,但無論采用何種循環方式井口均無返出;當上提力為1200kN時下放出現遇阻(下放至140kN),轉盤不能轉動,鉆具卡死。(6)處理過程主要采取上下活動鉆具(上提力最大至1200kN,下放至140kN,原懸重660kN),配合空氣和泡沫循環方式(注氣量45.3m3/min,基液注入量3.15L/s,泡沫體積分數為1.0%,注氣壓力5.4MPa)處理卡鉆,無法解卡,并且井口無返出。當上提力由600kN下放至120kN后再次上提時懸重突然降至140kN,初步判斷井下鉆具斷裂。起鉆后發現加重鉆桿上部第一根55127.0mm鉆桿本體斷裂,加重鉆桿以下鉆具全部落井。井下落魚:Φ660.4mm牙輪鉆頭+Φ241.3mm減振器+Φ241.3mm鉆鋌3根+Φ203.2mm鉆鋌8根+Φ203.2mm隨鉆震擊器+Φ158.8mm鉆鋌6根+Φ127.0mm加重鉆桿15根+Φ127.0mm鉆桿×4.7m。落魚長313.53m,魚頂位置253.47m。起出鉆具斷口變形,鉆具彎曲。現場加工乒508.0mm卡瓦打撈筒打撈落魚,打撈4次,未能找到魚頭。于是放棄打撈,棄井,移井架10m后重鉆。(7)原因分析①穆卡拉組地層膠結疏松,易垮塌,穩定泡沫鉆井液對井壁支撐有限。該段砂巖垮塌是造成劃眼困難及卡鉆的主要原因。②對極不穩定地層的泡沫鉆井工藝還沒有完全掌握,泡沫性能參數選擇不合適,如注氣量選擇過大(注氣排量57.0~70.8m3/min,基液排量3.15L/s),對井壁形成強烈沖刷,使井壁垮塌,造成井徑不規則和井徑擴大。③承擔氣體鉆井技術服務的威德福公司缺乏在砂泥巖地層實施泡沫鉆井的經驗,現場服務工程師不能根據井下情況及時調整泡沫鉆井參數,出現問題后,沒有應對措施。④卡鉆后未能及時建立起循環。由于當時污水池已滿,無法處理排出的泡沫和鉆屑,未能用泡沫鉆井液進行循環,使井下故障加劇。⑤空氣鉆井設備無法滿足連續施工作業的要求。在Φ660.4mm井眼施工過程中,經常出現空氣壓縮設備停止運轉及井口旋轉控制頭泄漏等問題,導致施工時斷時續,使井下故障發生的概率增大。⑥處理卡鉆事故時考慮不全面。在下壓鉆具過程中,沒有考慮到大尺寸井眼對鉆具彎曲變形的影響,鉆具被卡后長時間受拉伸、壓縮和扭轉等交變應力的作用,造成其疲勞破壞而斷裂落井。(8)結論及建議①在空氣鉆井中,細致的前期準備和施工過程的連續性是保證空氣鉆井安全的基礎,特別是在疏松易垮塌層段應用空氣鉆井技術時,更要加快施工速度,當井下出現明顯的復雜情況且使用氣體或泡沫循環介質無法解決時,應及時將循環介質轉換為鉆井液,以保證井下安全。②在大尺寸井眼中,鉆具與井壁環空間隙較大,下壓鉆具時其彎曲程度即變形程度也較大,在較為固定的交變應力作用下,可能使鉆具在某處發生疲勞破壞,造成鉆具斷裂。在卡鉆后活動鉆具避免采用固定的上提或下放拉力以避免在固定點處產生疲勞破壞。③在處理事故中,要保證所有入井工具安全可靠,使用狀態良好,避免造成事故累加,增加理的難度。④在海外勘探過程中,各種常用工具,特別是事故處理中所需工具必須要配齊配全,各種材料也必須有一定的儲備,以備不時之需,避免因為等工具或材料而錯失處理事故的最佳時機,造成事故雜化甚至井眼的報廢。參考文獻[1]李作賓.TasW-1井鉆井復雜情況處理技術[J].石油鉆探技術,2010,38(2):88—90.[2]李振杰,徐云鵬.定向井處理粘吸卡鉆事故的技術方法[J].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2010,37(6):24—27.[3]王斌.大牛地氣田封隔器解卡技術方法研究[J].石油鉆采工藝。2009,31(4):120-121.[4]周濤,方滿宗,郭書生,等.利用套管錘入技術解除卡鉆[J].石油鉆采工藝,2007,29(6):119-120.[5]劉同茹,魏群濤,吳思瓊.等.測卡松扣儀及其在卡鉆事故檢測中的應用[J].石油鉆采工藝,2006,28(6):18-20.[6]裴建忠,劉天科.孫啟忠.等.勝科1井鉆井事故的預防與處理[J].石油鉆探技術,2007,36(6):18—21.[7]耿書肖。張永i奚國銀:等.水平井卡鉆事故處理實踐及預防措施探討[J].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2010,37(2):9-13.[8]陳在君,劉頂運,韋海防,等.泡酸解除GP25—17井卡鉆事故[J].鉆井液與完井液,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