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與發展一、選擇題1.(2023·廣東高考真題)有學者認為西周時期周王能干預諸侯國的內政,下列史料支持這一觀點的是()A.《禮記》記載諸侯國君必須定期朝覲周王B.《詩經》記載周王派遣官員協助諸侯國君營建都城C.西周士山盤銘文記載周王命士山向諸侯國征收貢納D.西周豆閉簋銘文記載周王命豆閉掌管某諸侯國軍事2.(2024·陜西商洛期中)“考秦之制,……蓋內外官制同一系統,丞相與守掌民事,太尉與尉掌軍事,而御史與監,則糾察此治民治軍之官者也。”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A.開創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體制B.形成了從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C.官僚政治逐步取代傳統貴族政治D.中央和地方出現機構臃腫的趨向3.(2024·吉林名校聯考期中)據《朱子語類》記錄,唐朝中樞機制運行時,三省長官之間要歷經反復多次的草擬、封駁、審定,每一個環節必須要得到皇帝的旨意才可繼續下一步,最后遞交尚書省付諸施行。據此推測,唐朝三省制度()A.存在一定的制度缺陷B.激化了中樞部門的矛盾C.有效避免了決策失誤D.阻斷了宰相擅權的進程4.(2024·福建莆田期中)南宋《慶元條法事類》中,對于發生災害時路級諸司賑救的合作有明確的詔令,“安撫司體諒措置,轉運司檢放展閣,(軍糧闕乏,令聽以省計通融應副),常平司糴給借貸,提點刑獄司覺察妄濫,如或違戾,許互相按舉”。這反映出南宋時期()A.中樞運轉效率提高B.地方治理的精細化C.立法加強君主專制D.國家日益積貧積弱5.(2024·湖北武漢期末)明太祖廢除丞相后,“威權在上,事皆親決”。成祖時“奏章皆親覽,不假手他人”。宣宗時始有票擬之制,“凡有大事皆與群臣商議,面決可否”。憲宗以后“帝漸疏于政事”,于是票擬、廷議、廷推等決策方式日益重要,并演變成制度。材料主要反映了()A.中樞決策發生根本變化B.內閣對皇權有一定制約C.宰相制度實際得到恢復D.制度建設服從皇權需要6.(2024·安徽亳州期末)下表是《古代中國歷代縣級政區數目的變化簡況》表時期秦西漢西晉隋唐宋元明清年代公元前86077401102縣數100015871232125515731234112711381455縣級政區數132414271549據上表內容可推知()A.秦至宋的縣級政區越來越小B.縣級行政設置較為穩定C.漢代的統治區域最為遼闊D.同類政區幅員波動明顯7.據統計,從漢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到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郡級政區的數量由24個增長到了108個。這一變化反映出()A.中央集權不斷加強 B.分裂問題日益嚴重C.諸侯實力不斷增強 D.君主權力漸趨分散8.宋代形成了一個慣例:“國朝以來,凡政事有大更革,必集百官議之,不然猶使各條具利害,所以盡人謀而通下情也。”這一慣例()A.有效防止了君主乾綱獨斷 B.降低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C.表明君主權力有下移趨勢 D.彰顯了政府決策的開明性9.漢武帝時期,以尚書令為主,侍中、給事中、常侍等官員,加上被皇帝信任而授予侍中等頭銜的大臣,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共議軍國大事,掌握實權,成為決策集團。而以丞相為首的朝臣只負責處理和執行一般政務。這一變化體現當時()A.中央集權日趨強化 B.中樞權力的再分配C.內朝外朝分工明確 D.君權相權互相節制10.宋代丞相呂蒙正曾說:“中書、樞密院,自來難處之地。唐末帝王專委臣下,致多闕失,兼家族罕有保全。今陛下躬決萬機,臣下止于奉圣旨,臣等實知榮幸。”這說明()A.唐末帝王不顧大臣安危 B.宋代中央集權加強C.藩鎮割據削弱唐末皇權 D.宋代君主專制強化11.雍正四年(1726年),針對云南地區偏遠閉塞的問題,云貴總督鄂爾泰上疏申請疏通水路、招徠商賈。雍正帝朱批:“見處信得。及便動數十萬帑金何妨?朕不惜此等之費也。”這反映出()A.交通發展加重政府財政負擔B.中央集權加速邊疆地區的開發C.君主專制阻礙社會經濟的發展D.邊疆治理的發展推動民族交融12.唐朝時,為加強邊防而在沿邊重鎮設立的節度使逐漸權重勢雄,獨霸一方。北宋建立后,革除前朝之弊,弱化地方權力,形成強干弱枝的局面。元朝的行省官員,常以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鎮守地方,但卻“不敢專決大政,咨中書(省)而后行”。與唐、宋相比,元朝()A.君主專制空前強化 B.中央對地方權力的分配趨于合理C.行省官員有名無實 D.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二、綜合題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秦始皇構建了大帝國的框架,組裝了硬件。漢武帝確定了大帝國的中樞運作機制,加上了軟件。——金克木《風流漢武兩千年》材料二皇權為了維系自身權力的專制性,就必須創建出能夠突破甚至凌駕于這類束縛和侵蝕力量之上的制度性手段。這種反制衡除了表現為一些非常規性的舉措之外,更突出地表現為一種根本性的制度建設,那就是不斷在常規的國家行政官職體系之外,設立一個秘書機構,由它取代可能限制皇權的外朝官制體系而執掌國家核心機密和極高權力,使皇帝能夠通過親自掌握這一秘書機構并賦予它巨大的權力,從而對常規的外朝官制體系施以強大的反制衡。——摘編自王毅《中國皇權制度研究》(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秦始皇給中國組裝了哪些“硬件”,漢武帝添加了哪些“軟件”。(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唐朝和清朝的皇帝是如何對外朝常規官制體系施以強大的反制衡的。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與發展一、選擇題1.(2023·廣東高考真題)有學者認為西周時期周王能干預諸侯國的內政,下列史料支持這一觀點的是()A.《禮記》記載諸侯國君必須定期朝覲周王B.《詩經》記載周王派遣官員協助諸侯國君營建都城C.西周士山盤銘文記載周王命士山向諸侯國征收貢納D.西周豆閉簋銘文記載周王命豆閉掌管某諸侯國軍事解析:根據所學可知,分封制規定,諸侯王在封國內享有軍政大權,周王命人掌管諸侯國的軍事,反映對諸侯國內政的干預,D項正確;朝覲周王、向周王繳納貢賦屬于諸侯的義務,要求諸侯盡義務不屬于對諸侯權力的侵奪和對諸侯國內政的干預,排除A、C兩項;周王派遣官員協助諸侯國君營建都城,也即承認諸侯國君有營建都城的權利,給予幫助算不上侵犯諸侯王的權力和干預諸侯國內政,排除B項。故選D項。2.(2024·陜西商洛期中)“考秦之制,……蓋內外官制同一系統,丞相與守掌民事,太尉與尉掌軍事,而御史與監,則糾察此治民治軍之官者也。”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A.開創了行之有效的地方行政體制B.形成了從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C.官僚政治逐步取代傳統貴族政治D.中央和地方出現機構臃腫的趨向解析:材料“蓋內外官制同一系統,丞相與守掌民事,太尉與尉掌軍事,而御史與監,則糾察此治民軍之官者也”大意是,中央與地方體制,劃分為幾個互不隸屬、各自獨立的系統,形成從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如中央的丞相與地方郡守屬于民事系統,中央的太尉與地方郡尉屬于軍事系統,中央的御史大夫與地方監御史屬于監察系統,中央官員垂直管理相對應的地方官員,B項正確;秦朝并非開創郡縣制,只是把它推廣到全國,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官僚制取代貴族制,排除C項;材料反映了秦朝通過官制的變革建立起從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統治體系,無法體現出現中央和地方機構臃腫的趨向,排除D項。故選B項。3.(2024·吉林名校聯考期中)據《朱子語類》記錄,唐朝中樞機制運行時,三省長官之間要歷經反復多次的草擬、封駁、審定,每一個環節必須要得到皇帝的旨意才可繼續下一步,最后遞交尚書省付諸施行。據此推測,唐朝三省制度()A.存在一定的制度缺陷B.激化了中樞部門的矛盾C.有效避免了決策失誤D.阻斷了宰相擅權的進程解析: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三省制的運行需要反復的磋商,每一個過程都需要皇帝的決策,這容易導致國家行政運行效率低下,存在一定的制度缺陷,A項正確;唐朝三省制并未導致中樞部門的矛盾激化,排除B項;三省六部制有利于減少決策失誤,但避免了決策失誤說法過于絕對,排除C項;三省六部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相權,但阻斷了宰相擅權的進程說法過于絕對,排除D項。故選A項。4.(2024·福建莆田期中)南宋《慶元條法事類》中,對于發生災害時路級諸司賑救的合作有明確的詔令,“安撫司體諒措置,轉運司檢放展閣,(軍糧闕乏,令聽以省計通融應副),常平司糴給借貸,提點刑獄司覺察妄濫,如或違戾,許互相按舉”。這反映出南宋時期()A.中樞運轉效率提高B.地方治理的精細化C.立法加強君主專制D.國家日益積貧積弱解析:根據材料“……對于發生災害時路級諸司賑救的合作有明確的詔令……安撫司……轉運司……常平司……提點刑獄司”及所學可知,災害的發生具有突發性的特點,難以預測,因而必須調動路級諸司的共同力量,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的損失。材料中宋代通過立法來加強災害賑救行動中路級諸司的聯合行動,反映了宋代對地方的治理日趨精密、細致,B項正確;材料反映的僅是宋代地方路級諸司賑災時的聯合行動,而非中樞機構間的分工合作,與中央政府加強君權無關,排除A、C兩項;材料沒有涉及國家貧弱問題,排除D項。故選B項。5.(2024·湖北武漢期末)明太祖廢除丞相后,“威權在上,事皆親決”。成祖時“奏章皆親覽,不假手他人”。宣宗時始有票擬之制,“凡有大事皆與群臣商議,面決可否”。憲宗以后“帝漸疏于政事”,于是票擬、廷議、廷推等決策方式日益重要,并演變成制度。材料主要反映了()A.中樞決策發生根本變化B.內閣對皇權有一定制約C.宰相制度實際得到恢復D.制度建設服從皇權需要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明太祖為了加強君主專制,廢除氶相,重要政務都親自處理決定,之后為了輔佐皇帝處理政務,出現了票擬、廷議、廷推等制度,無論是丞相的廢除,還是票擬等制度的出現都是服從皇權需要,D項正確;廢除氶相后,軍國大事的裁決完全取決于皇帝,但皇帝在決策過程中或多或少仍然需要大臣的輔助,而后出現的票擬、廷議等決策方式雖然一定程度上加強了臣下對決策的影響,但并沒有根本上改變皇權專制,仍然是皇帝決策,排除A項;丞相的廢除和票擬等制度的出現加強而非制約了皇權,排除B項;內閣制度是在宰相制度廢除的背景下出現的,排除C項。故選D項。6.(2024·安徽亳州期末)下表是《古代中國歷代縣級政區數目的變化簡況》表時期秦西漢西晉隋唐宋元明清年代公元前86077401102縣數100015871232125515731234112711381455縣級政區數132414271549據上表內容可推知()A.秦至宋的縣級政區越來越小B.縣級行政設置較為穩定C.漢代的統治區域最為遼闊D.同類政區幅員波動明顯解析:根據材料信息可知,從秦到清,中國的縣級政區在1000到1587之間波動,變化幅度較小,說明縣級行政設置較為穩定,B項正確。材料數據只能看出數量,無法看出縣級政區的范圍大小,排除A項;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古代統治區域最為遼闊的是元代,排除C項;材料無法看出政區幅員的波動,排除D項。故選B項。7.據統計,從漢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到漢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郡級政區的數量由24個增長到了108個。這一變化反映出()A.中央集權不斷加強 B.分裂問題日益嚴重C.諸侯實力不斷增強 D.君主權力漸趨分散【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初實行郡國并行制,漢武帝時期,諸侯國的勢力不斷被削弱,地方郡級政區大量增加,這反映出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加強,故選A項。8.宋代形成了一個慣例:“國朝以來,凡政事有大更革,必集百官議之,不然猶使各條具利害,所以盡人謀而通下情也。”這一慣例()A.有效防止了君主乾綱獨斷 B.降低了中央政府行政效率C.表明君主權力有下移趨勢 D.彰顯了政府決策的開明性【解析】材料“集百官議之”體現了征求群臣意見,說明政府決策具有一定的開明性,故D項正確;君主專制制度下,皇帝擁有最終決策權,宋朝的這一慣例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決策失誤,但并不能有效防止君主乾綱獨斷,故A、C兩項錯誤;材料未涉及行政效率問題,故B項錯誤。9.漢武帝時期,以尚書令為主,侍中、給事中、常侍等官員,加上被皇帝信任而授予侍中等頭銜的大臣,直接秉承皇帝旨意,共議軍國大事,掌握實權,成為決策集團。而以丞相為首的朝臣只負責處理和執行一般政務。這一變化體現當時()A.中央集權日趨強化 B.中樞權力的再分配C.內朝外朝分工明確 D.君權相權互相節制【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為了加強皇權,限制丞相權力,漢武帝提拔了一批中下層官員作為自己的親信,組成中朝決策機構,而以丞相為首的外朝只負責處理和執行一般政務,中央行政中樞的權力逐漸由丞相轉移到皇帝親信手中,故選B項。10.宋代丞相呂蒙正曾說:“中書、樞密院,自來難處之地。唐末帝王專委臣下,致多闕失,兼家族罕有保全。今陛下躬決萬機,臣下止于奉圣旨,臣等實知榮幸。”這說明()A.唐末帝王不顧大臣安危 B.宋代中央集權加強C.藩鎮割據削弱唐末皇權 D.宋代君主專制強化【解析】材料“今陛下躬決萬機,臣下止于奉圣旨”反映了宋代君主權力的加強,故D項正確。11.雍正四年(1726年),針對云南地區偏遠閉塞的問題,云貴總督鄂爾泰上疏申請疏通水路、招徠商賈。雍正帝朱批:“見處信得。及便動數十萬帑金何妨?朕不惜此等之費也。”這反映出()A.交通發展加重政府財政負擔B.中央集權加速邊疆地區的開發C.君主專制阻礙社會經濟的發展D.邊疆治理的發展推動民族交融【解析】根據材料可知,雍正帝支持鄂爾泰在云南地區疏通水路、招徠商賈的上疏,說明中央支持落后地方的開發,即中央集權加速邊疆地區的開發,故B項正確。12.唐朝時,為加強邊防而在沿邊重鎮設立的節度使逐漸權重勢雄,獨霸一方。北宋建立后,革除前朝之弊,弱化地方權力,形成強干弱枝的局面。元朝的行省官員,常以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鎮守地方,但卻“不敢專決大政,咨中書(省)而后行”。與唐、宋相比,元朝()A.君主專制空前強化 B.中央對地方權力的分配趨于合理C.行省官員有名無實 D.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解析】材料“元朝的行省官員,常以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鎮守地方,但卻‘不敢專決大政,咨中書(省)而后行’”反映出元朝行省制下,行省長官作重要決策時受到中央政府的制約,對比唐朝藩鎮割據的局面、宋朝強干弱枝的局面,元朝中央對地方權力的分配趨于合理,故B項正確;材料反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料包類餐飲加盟合同(2篇)
- 2024-2025企業負責人安全培訓考試試題【模擬題】
- 2024-2025部門級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參考答案
- 2024-2025項目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含答案【達標題】
- 2025標準物流行業勞動合同模板
- 2025年上海租房合同范本【標準】
- 2025年濾波型無功補償裝置項目合作計劃書
- 2025物流行業勞動合同
- 2025年濕式碾米機合作協議書
- 2025年室內LED照明燈具合作協議書
- 培訓行業用戶思維分析
- 星巴克消費者數據分析報告
- 實時數據采集系統方案
- PMC-651T配電變壓器保護測控裝置使用說明書V1.2
- 中國紅色革命故事英文版文章
- 《體育保健學》課件-第三章 運動性病癥
- 雷雨話劇第四幕雷雨第四幕劇本范文1
- 辦公設備維保服務投標方案
- 服裝終端店鋪淡旺場管理課件
- PQR-按ASME要求填寫的焊接工藝評定報告
- 醫院中央空調維保合同范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