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課 西方國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變 隨堂練習 高二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 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1頁
第2課 西方國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變 隨堂練習 高二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 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2頁
第2課 西方國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變 隨堂練習 高二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 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3頁
第2課 西方國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變 隨堂練習 高二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 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4頁
第2課 西方國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變 隨堂練習 高二歷史統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 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西方國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變一、選擇題1.(2024·湖南懷化期中)大黨派領導者們的私人和政治競爭曾是雅典的禍根,而“陶片放逐法”曾有效避免了這種情形的出現。后來,人們發現,在面對兩股以上派別的爭斗所引起的混亂時,“陶片放逐法”就無能為力了。故“陶片放逐法”在實行近百年后最終被廢止。“陶片放逐法”的存廢說明了()A.制度建設應與時俱進B.城邦公民權利的擴大C.雅典民主政治的虛偽D.雅典直接民主的不足2.(2023·湖南高考真題)公元前27年,屋大維組織元首顧問議事會,成員包括執政官、行政長官等官員以及多名元老。屋大維向元老院提出的重大議題,事先都經過這個議事會討論。這一機構的設立()A.推動了民主進程 B.顛覆了寡頭統治C.削弱了元首權力 D.保留了共和因素3.(2024·江蘇淮安期中)1077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冒著風雪嚴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諾莎城堡向教皇“懺悔罪過”,三天三夜后,教皇才給予亨利四世一個額頭吻表示原諒。這就是“卡諾莎之辱”。這一事件反映了當時()A.世俗王權受制于宗教神權B.王權與教權矛盾有所緩和C.基督教是羅馬帝國的國教D.德意志分裂導致王權削弱4.(2024·吉林長春校考期中)《權利法案》《王位繼承法》成為構成英國君主立憲制大廈的兩塊基石,英國確立了國會至上的原則,原來獨攬國家主權的國王手中只剩下了純粹的行政權,而且這種權力也越來越多的轉交給內閣。由此可知,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是()A.君主權力受到限制B.內閣是最高權力機構C.議會對內閣負責D.議會是最高立法機構5.(2024·廣東東莞期中)18世紀美國人的思維中,普遍抱有“權力和自由二元對立”的思想。一方面,權力是一種天生傾向于腐敗的因素。另一方面,美國的建國者大多相信人性傾向于惡。基于這樣的認識,美國()A.形成了兩黨交替執政的格局B.完善了國會的立法體系C.強化了聯邦政府的行政權力D.確立了分權制衡的原則6.(2024·天津濱海期中)法國1875年憲法通過時議員們既無熱情,又無掌聲。在溫和的君主派眼里,這是他們無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國,是“較小的壞事”;而在溫和的共和派眼里,這是一個與其設想的憲政計劃相去甚遠的“妥協共和國”,它還需要大力改造。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各方妥協帶來君主復辟的風險B.法國共和制的確立艱難曲折C.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具有虛偽性D.英美政治制度比法國更優越7.古羅馬政治體制演變的順序是()A.君主制——貴族共和制——帝制B.君主制——元首制——貴族共和制C.君主制——元首制——帝制D.帝制——貴族共和制——君主制8.19世紀晚期,英國政府逐漸成為下院立法工作的領導者,下院在立法過程中逐漸失去主動權。這反映了()A.君主立憲制度名存實亡 B.行政權呈擴大趨勢C.議會喪失權力中心地位 D.立法主體發生變化9.孟德斯鳩說:“如果同一個人或是……同一個機關行使這三種權力,即制定法律權、執行公共決議權和裁判私人犯罪或爭訟權,則一切便都完了。”這一思想在美國1787年憲法中體現為()A.實行邦聯制 B.確立三權分立C.實行聯邦制 D.加強中央集權10.雅典是古希臘最璀璨的一顆明珠,涌現出如歷史學家希羅多德、修昔底德,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柏拉圖,戲劇家阿里斯托芬、尤里比底斯等大批活躍在雅典廣場的會場及演講臺上的人物。這表明古代雅典()A.民主政治推動了文化的繁榮 B.民主實際上被少數人所控制C.民主政治帶有貴族政治色彩 D.民主體現了全體公民的意志11.從羅馬共和國時期開始,兒童會在羅馬宗教慶典活動和宗教職務中發揮一定作用,參與諸如凱旋式游行、宗教慶典、政治活動甚至戰爭等公共事務活動。古羅馬兒童參與公共事務可以()A.積極宣傳對外擴張征服 B.助力培養兒童公民意識C.側面反映成人數量減少 D.浸潤培養人文主義精神12.在14—15世紀的英國,農民在領主法庭受審時,可由鄰居作證而提出抗辯;從亨利四世(1399—1413年在位)到伊麗莎白一世(1558—1603年在位)的200多年內,經常發生法院認為國王的決定違反法律而宣布無效的事件。這反映出英國()A.司法制度具有民主色彩 B.陪審團制度趨于完善C.國王權力受到嚴格限制 D.法院保障農民的利益二、綜合題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歷史學家同樣對憲法如何起草及其含義如何持有爭議,他們的爭論同樣反映出對憲法含義的當代見解。在有些學者看來,聯邦制的建立是為了消除威脅新國家的混亂和紛爭,維護獨立戰爭時期的理想。而對另一些人來說,憲法是為了保護權貴階層的經濟利益,甚至不惜背叛獨立革命的原則。還有人認為,憲法是要保護個人自由而限制聯邦政府的權力。——摘編自[美]艾倫·布林克利《美國史(1492—1997)》結合材料和所學世界近現代史的相關史實,對上述觀點進行探討。(要求:觀點明確,持論有據,論證充分,表述清晰)西方國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變一、選擇題1.(2024·湖南懷化期中)大黨派領導者們的私人和政治競爭曾是雅典的禍根,而“陶片放逐法”曾有效避免了這種情形的出現。后來,人們發現,在面對兩股以上派別的爭斗所引起的混亂時,“陶片放逐法”就無能為力了。故“陶片放逐法”在實行近百年后最終被廢止。“陶片放逐法”的存廢說明了()A.制度建設應與時俱進B.城邦公民權利的擴大C.雅典民主政治的虛偽D.雅典直接民主的不足解析:根據材料“‘陶片放逐法’曾有效避免了這種情形的出現……在面對兩股以上派別的爭斗所引起的混亂時,‘陶片放逐法’就無能為力。故‘陶片放逐法’在實行近百年后最終被廢止”可知,“陶片放逐法”在面對大黨派內部的矛盾時,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當面對兩股以上派別的爭斗所引起的混亂時,則無能為力,最后該制度被廢除,說明制度建設應與時俱進,A項正確;僅從“陶片放逐法”的廢止,無法得出公民權利的信息,排除B項;陶片放逐法的存廢,不能說明民主政治的虛偽,排除C項;材料強調的是制度建設與時俱進,并不是直接民主的不足,排除D項。故選A項。2.(2023·湖南高考真題)公元前27年,屋大維組織元首顧問議事會,成員包括執政官、行政長官等官員以及多名元老。屋大維向元老院提出的重大議題,事先都經過這個議事會討論。這一機構的設立()A.推動了民主進程 B.顛覆了寡頭統治C.削弱了元首權力 D.保留了共和因素解析:根據材料,屋大維執政時期,組建元首顧問議事會,參與國家大事的討論,然后在元老院議決。結合所學可知,公元1世紀末屋大維建立元首制,成為披著共和外衣的君主制。材料中元首顧問議事會有權商討國家大事,保留了某些共和因素,D項正確;這一機構加強了元首的權力,不利于民主進程,排除A項;這一機構是羅馬貴族寡頭統治的產物,排除B項;這一機構加強了元首的權力,排除C項。故選D項。3.(2024·江蘇淮安期中)1077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冒著風雪嚴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諾莎城堡向教皇“懺悔罪過”,三天三夜后,教皇才給予亨利四世一個額頭吻表示原諒。這就是“卡諾莎之辱”。這一事件反映了當時()A.世俗王權受制于宗教神權B.王權與教權矛盾有所緩和C.基督教是羅馬帝國的國教D.德意志分裂導致王權削弱解析:根據材料“1077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冒著風雪嚴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諾莎城堡向教皇‘懺悔罪過’,三天三夜后,教皇才給予亨利四世一個額頭吻表示原諒”可知,“卡諾莎之辱”體現的是王權需要得到宗教神權的認可,說明在當時世俗王權受制于宗教神權,A項正確;材料中王權與教權矛盾有所緩和是現象,而非本質,排除B項;材料描述的是王權受制于教權,與基督教是不是國教無關,排除C項;材料中沒有體現德意志分裂的信息,排除D項。故選A項。4.(2024·吉林長春校考期中)《權利法案》《王位繼承法》成為構成英國君主立憲制大廈的兩塊基石,英國確立了國會至上的原則,原來獨攬國家主權的國王手中只剩下了純粹的行政權,而且這種權力也越來越多的轉交給內閣。由此可知,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是()A.君主權力受到限制B.內閣是最高權力機構C.議會對內閣負責D.議會是最高立法機構解析:根據材料“原來獨攬國家主權的國王……權力也越來越多的轉交給內閣”可知,英國君主立憲制使君主權力受到限制,A項正確;議會是最高權力機構,排除B項;內閣對議會負責,排除C項;D項表述正確,但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故選A項。5.(2024·廣東東莞期中)18世紀美國人的思維中,普遍抱有“權力和自由二元對立”的思想。一方面,權力是一種天生傾向于腐敗的因素。另一方面,美國的建國者大多相信人性傾向于惡。基于這樣的認識,美國()A.形成了兩黨交替執政的格局B.完善了國會的立法體系C.強化了聯邦政府的行政權力D.確立了分權制衡的原則解析:根據材料美國人認為“權力是一種天生傾向于腐敗的因素”等信息可知,為了防止權力的濫用和集中,美國確立了分權制衡的原則,使得權力得到有效的制約,D項正確;到19世紀50年代,即內戰前夕,兩大主要政黨民主黨、共和黨對峙的局面最終形成,并延續到今日,A項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材料反映了美國確立分權制衡原則,“國會立法體系得到了完善”“強化聯邦政府行政權力”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C兩項。故選D項。6.(2024·天津濱海期中)法國1875年憲法通過時議員們既無熱情,又無掌聲。在溫和的君主派眼里,這是他們無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國,是“較小的壞事”;而在溫和的共和派眼里,這是一個與其設想的憲政計劃相去甚遠的“妥協共和國”,它還需要大力改造。對此理解正確的是()A.各方妥協帶來君主復辟的風險B.法國共和制的確立艱難曲折C.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具有虛偽性D.英美政治制度比法國更優越解析:通過題干“法國1875年憲法”可知,材料講的是1875年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結合材料“在溫和的君主派眼里,……是‘較小的壞事’”“溫和的共和派眼里……‘妥協共和國’”可知,法國很多政治派別對現有共和體制不太滿意,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憲法在制定過程中及共和制度確立過程中始終面臨著共和派和君主派的矛盾,B項正確;根據材料信息,無法得出君主復辟風險,排除A項;材料體現建立共和制度的曲折性,并非談論民主政治虛偽問題,排除C項;材料未與英美政治對比,排除D項。故選B項。7.古羅馬政治體制演變的順序是()A.君主制——貴族共和制——帝制B.君主制——元首制——貴族共和制C.君主制——元首制——帝制D.帝制——貴族共和制——君主制【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古羅馬政體的演變順序為王政時代的君主制、共和國時代的貴族共和制和帝國時代的帝制,故選A項。8.19世紀晚期,英國政府逐漸成為下院立法工作的領導者,下院在立法過程中逐漸失去主動權。這反映了()A.君主立憲制度名存實亡 B.行政權呈擴大趨勢C.議會喪失權力中心地位 D.立法主體發生變化【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英國政府的主要職能是掌握國家的行政權,但到19世紀晚期,英國政府成了下院立法工作的領導者,這表明英國政府的行政權擴大,故B項正確;A項與史實不符,排除;1689年《權利法案》頒布后,議會始終是英國的權力中心,排除C項;英國立法的主體始終是議會,材料只是在強調政府行政權有擴大的趨勢,并沒有否定議會的立法權,排除D項。9.孟德斯鳩說:“如果同一個人或是……同一個機關行使這三種權力,即制定法律權、執行公共決議權和裁判私人犯罪或爭訟權,則一切便都完了。”這一思想在美國1787年憲法中體現為()A.實行邦聯制 B.確立三權分立C.實行聯邦制 D.加強中央集權【解析】材料“同一個機關行使這三種權力……則一切便都完了”體現了孟德斯鳩三權分立的主張,美國1787年憲法中踐行了這一原則,故選B項。10.雅典是古希臘最璀璨的一顆明珠,涌現出如歷史學家希羅多德、修昔底德,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柏拉圖,戲劇家阿里斯托芬、尤里比底斯等大批活躍在雅典廣場的會場及演講臺上的人物。這表明古代雅典()A.民主政治推動了文化的繁榮 B.民主實際上被少數人所控制C.民主政治帶有貴族政治色彩 D.民主體現了全體公民的意志【解析】材料中雅典“歷史學家希羅多德、修昔底德,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柏拉圖,戲劇家阿里斯托芬、尤里比底斯等”大批學者的涌現,體現出了雅典文化的繁榮,而他們大都“活躍在雅典廣場的會場及演講臺上”,說明雅典民主政治的發展推動了文化的繁榮,故A項正確。11.從羅馬共和國時期開始,兒童會在羅馬宗教慶典活動和宗教職務中發揮一定作用,參與諸如凱旋式游行、宗教慶典、政治活動甚至戰爭等公共事務活動。古羅馬兒童參與公共事務可以()A.積極宣傳對外擴張征服 B.助力培養兒童公民意識C.側面反映成人數量減少 D.浸潤培養人文主義精神【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從羅馬共和國時期開始,兒童參與諸如凱旋式游行、宗教慶典、政治活動甚至戰爭等公共事務活動,可以受到羅馬國家精神的熏陶,實現未來對羅馬公民的身份認同,故B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古羅馬兒童參與公共事務,與對外擴張征服無關,故A項錯誤;讓古羅馬兒童參與公共事務,是為了培養兒童的公民意識,與成人數量減少無關,故C項錯誤;人文主義精神強調人的價值和權威,與材料內容無關,故D項錯誤。12.在14—15世紀的英國,農民在領主法庭受審時,可由鄰居作證而提出抗辯;從亨利四世(1399—1413年在位)到伊麗莎白一世(1558—1603年在位)的200多年內,經常發生法院認為國王的決定違反法律而宣布無效的事件。這反映出英國()A.司法制度具有民主色彩 B.陪審團制度趨于完善C.國王權力受到嚴格限制 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