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期末測試卷含完整答案【有一套】_第1頁
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期末測試卷含完整答案【有一套】_第2頁
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期末測試卷含完整答案【有一套】_第3頁
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期末測試卷含完整答案【有一套】_第4頁
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期末測試卷含完整答案【有一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科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期末測試卷一.選擇題(共10題,共20分)1.輸電線路上的鐵塔是框架結構,它的一個重要優點是()。

A.抗風能力強

B.觀賞性好

C.導電性好2.在研究紙梁抗彎曲能力和它的寬度之間的關系的實驗中,可以改變的是()A.梁的厚度

B.梁的長度

C.梁的寬度3.做一個堅固的正方體框架至少需要幾根斜桿:()。

A.4

B.6

C.9

D.124.屋頂或墻體的鋼架結構是()。

A.三角形

B.四邊形

C.五邊形5.哪種物體最不容易倒()

A.上大、重,下小、輕

B.上大、輕,下小、重C.上小、輕,下大、重

D.上小、重,下大、輕6.四川是我國四大盆地之一,老百姓蓋的房子屋頂都很大,房檐伸出很長一截,而且窗戶都開得很大。這樣設計的主要原因是()。

A.為了防潮和蛇蝎的傷害B.為了美觀和方便搬遷C.為了更好地適應當地炎熱多雨、潮濕悶熱的環境7.人們把天空分成88個區域稱為()。A.銀河

B.星座C.星系8.在太陽系中,圍繞行星轉動的天體叫()。

A.恒星

B.小行星

C.衛星9.“中國天眼”是我國自主研發的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

A.光學折射望遠鏡

B.光學反射望遠鏡

C.射電望遠鏡10.為我國航天事業的創建與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著名科學家是(

)。

A.張衡

B.袁隆平

C.李四光

D.錢學森二.填空題(共10題,共40分)1.在研究紙梁的寬度與抗彎曲能力的關系時,要保持不變的條件是(

).在研究紙粱的厚度與抗彎曲能力的關系時,要保持不變的條件是(

)。A.紙的材質B.紙的厚度C.紙的寬度D.紙的長短E.單個墊圈的重量2.用長方體橫梁建房時,橫梁都是(

)放的。因為這樣放可以提高橫梁的(

)。3.四邊形框架中增加一根斜桿,這根斜桿起到的作用是增強(

)。4.在受到相同大小作用力時,三角形的框架結構比長方形的框架結構要(

)(填“容易”或“不容易”)變形。5.建筑物的框架結構最基本的形狀是三角形和(

)。6.太陽系中最亮、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

);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是(

);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是(

)。7.某中學地理園中的地球儀模型的地軸向上指向(

)星,它是一顆(

).(填“行星”或“恒星”)。8.物質的變化可以劃分為(

)和(

)兩類,它門的區別在于(

)。9.每個人都有建設綠色社區的(

)和(

)。10.除了垃圾和水污染之外,我們還面臨的環境問題有(

)、(

)、(

)等。三.判斷題(共10題,共20分)1.中國國家大劇院設計成圓頂形,這樣既堅固又增加內部空間。()2.一個物體上小下大、上輕下重,它就不容易倒。()3.房子的立柱和橫梁都是用木頭做的,它們的抗彎曲能力相同。()4.為了節省材料,又想把高塔建得高一些,所以要建得越細越好。()5.蘑菇和小草都屬于植物。()6.物質的變化在生活中無處不在,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

)7.植物在生長過程中產生了新物質。(

)8.牛奶和檸檬汁混在一起,既發生了形態變化,又產生了新物質。(

)9.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增加,產生了溫室效應。(

)10.鐵銹雖然不能導電,但可以被磁鐵吸引。(

)四.綜合題(共5題,共68分)1.完成加熱白糖實驗的相關內容。①所需實驗材料:長柄金屬湯匙、白糖、蠟燭、火柴、盤子。②實驗過程:用長柄金屬湯匙取一小勺(

),小心地移到(

)火焰上方,慢慢加熱。當加熱結束后,把湯匙放到桌子中間的盤子里冷卻。(千萬不要用手去拿)③由實驗可知,白糖在加熱前是(

)體,呈(

)色;加熱后,先變成(

)體,顏色(

),同時產生(

)味;冷卻后,白糖變成(

)色。2.根據實驗完成填空。會議小蘇打和醋混合的實驗。取一只燒杯,倒入三匙醋,然后倒入一匙小蘇打,燒杯里的混合物產生了變化。(1)這是一種(

)變化,這種變化最主要的特點是(

)。(2)混合變化產生了一種氣體,把燃燒的火柴伸進燒杯里,發現(

),說明這種氣體(

)。把燒杯中的氣體倒在蠟燭的火焰上,發現(

),說明這種氣體比空氣(

)。(3)雖然以上兩個實驗還不足以判斷產生的是什么氣體,但是,科學家經過大量的研究,已經確定這種氣體是(

)。3.實驗探究:(1)加熱蠟燭,我發現(

),冷卻后我發現(

);將一只內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罩在蠟燭火焰上方,我發現(

);將一只干燥的燒杯罩在蠟燭火焰的上方,我發現(

);將一只白瓷碗蓋在蠟燭火焰的上方,過一會兒,觀察它的底部,我發現(

)。(2)實驗結論:①加熱蠟燭,蠟燭僅僅是(

)變化。②點燃蠟燭,產生了(

)等物質,同時發出光后熱,是產生了新物質的變化。4.閱讀表格內容,回答問題。(1)在上表陰影部分補充完整實驗方法和實驗現象。(2)通過以上研究,你認為蠟燭發生了哪兩種變化?5.鐵為什么生銹?鐵生銹與什么因素有關?我們來設計實驗驗證自己的假設。研究的問題:實驗方法:觀察到的現象:實驗結論:通過對鐵釘生銹的探究,請寫出三種常見的防止鐵生銹的方法。A(

)B(

)C(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A2.C3.A4.A5.C6.C7.B8.C9.C10.D二.填空題1.ABDE;ACDE2.立著;抗彎曲能力3.穩固性4.不容易5.四邊形6.金星;水星;木星7.北極;恒星8.化學變化;物理變化;是否產生了新物質9.責任;義務10.大氣污染;白色污染;物種滅絕速度加快三.判斷題1.√2.√3.×4.×5.×6.√7.√8.×9.√10.×四.綜合題1.白糖;蠟燭;固;白;液;逐漸加深(逐漸變深);焦;黑2.(1)化學;產生了新物質(2)火焰立即熄滅;不能支持燃燒;火焰立即熄滅;重(3)二氧化碳3.(1)蠟燭由固體變成了液體;蠟燭由液體變成了固體;杯壁上出現了一層白色物質;杯壁上蒙了一層小水滴;碗底變黑了(2)形態變化;二氧化碳、水、游離碳4.(1)實驗方法,把蠟燭放在容器中用火加熱融化

實驗現象:杯子里起霧了杯壁上蒙上一層小水滴、底部熏黑了(2)產生了新物質,化學變化。沒有產生新物質,物理變化。

5.鐵釘生銹與水有關嗎?1、用同樣大小的三個盤子,其中兩個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