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與法治中考習題夯基礎-考點10走進社會生活_第1頁
道德與法治中考習題夯基礎-考點10走進社會生活_第2頁
道德與法治中考習題夯基礎-考點10走進社會生活_第3頁
道德與法治中考習題夯基礎-考點10走進社會生活_第4頁
道德與法治中考習題夯基礎-考點10走進社會生活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步小題夯基礎第一步小題夯基礎考點10走進社會生活真題回顧真題回顧1.(2020山東省濟寧市)2020年6月,第127屆廣交會在網上舉辦。廣交會廣邀海內外客商在線展示產品,運用先進信息技術,提供全天候網上推介、供采對接、在線洽談等服務,打造優質特色商品線上外貿平臺,讓中外客商足不出戶下訂單、做生意。這表明()①網絡讓信息傳遞和交流更便捷②中國正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③我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④要遠離不良網站,以免受到侵害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中外客商足不出戶下訂單、做生意,表明網絡讓信息傳遞和交流更便捷,中國正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廣交會廣邀海內外客商在線展示產品,表明我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①②③說法正確。④說法與題干內容無關,應排除。故選A。2.(2020湖北省宜昌市)暑假期間,有的同學在家長陪伴下外出旅游,欣賞山河美景,尋訪文物古跡,感受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同學們參加旅游()A.可以盡早走上工作崗位 B.容易受到外界不良誘惑C.能從社會獲得精神滋養 D.對學習書本知識有干擾【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有關在社會中成長的相關知識。暑假期間,有的同學在家長陪伴下外出旅游,欣賞山河美景,尋訪文物古跡,感受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同學們參加旅游能從社會獲得精神滋養。C選項表述正確。ABD選項表述錯誤,參與社會生活,積極融入社會,有助于開拓我們的眼界,知識不斷豐富,能力不斷提高等。綜上所述,選C。3.(2020湖南省株洲市)在株洲市天元區黃山路,有一位叫玲姐的米粉店老板堅持8年為環衛工提供免費餐券,十多年來照顧孤寡老人,在疫情期間,每天送出50份愛心米粉……她說:“我只想帶點感恩心做些小事?!睂Υ?,你的看法是()①這是一種親社會的行為②她能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③關愛他人,能夠給人帶來溫暖和希望④服務社會,必須要獲得回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有關服務社會的相關知識。在株洲市天元區黃山路,有一位叫玲姐的米粉店老板堅持8年為環衛工提供免費餐券,十多年來照顧孤寡老人,在疫情期間,每天送出50份愛心米粉……她說:“我只想帶點感恩心做些小事?!笨梢?,這是一種親社會的行為,她能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關愛他人,能夠給人帶來溫暖和希望。①②③選項表述正確。④選項表述過于絕對,服務社會不一定要獲得回報。綜上所述,選A。4.(2020湖南省株洲市)下圖為中國青年志愿者標志“心手標”。我國每年都有很多志愿者尤其是青年志愿者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志愿服務,他們的行為是我國大力倡導的親社會行為。我們之所以要養成親社會行為,是因為()①親社會行為有利于我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②個人的力量太弱小,要達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須向社會屈服③只有奉獻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④只有少數杰出精英人物才能有這種高尚的表現,我們要向他們學習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養成親社會行為的原因。親社會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和認可,只有奉獻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①③觀點正確;我們應該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而不是向社會屈服,②觀點錯誤;④觀點中“只有”一詞太絕對錯誤,所以本題選C。(2020湖南省株洲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各地學校紛紛延遲開學。“停課不停學”、上“網課”成為今年的熱詞,與此同時,一些不良的學習習慣、長時間使用網絡導致的身體健康問題以及沉迷網絡交友的現象也成為家長們的擔心。對此,請你完成下面小題5.我們中學生在使用網絡進行交往的時候,以下做法正確的是()①只要不跟網友見面,透漏個人信息沒什么關系②要有自我保護意識,遇到問題學會求助③遇到“投緣”的網友就可以轉化為現實中的朋友④對于陌生人的邀請,不輕易接受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有關網上交友的相關知識。中學生在使用網絡進行交往的時候,要有自我保護意識,遇到問題學會求助,對于陌生人的邀請,不輕易接受。②④選項表述正確。①選項表述錯誤,由于網絡具有虛擬性,因此,在網上交友,不要隨意透露個人信息。③選項表述錯誤,將網上的朋友轉化為現實中的朋友,需要慎重。綜上所述,選D。6.(2020湖北省武漢市)2020年中國數字閱讀云上大會,設置云閱聽朗讀館,云書店,云博物館等內容板塊,全方位展現5G技術給數字閱讀帶來的變化。這表明()A.網絡為文化傳播搭建新平臺 B.網絡的應用是一把雙刃劍C.網絡交往能擺脫時空限制 D.網絡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答案】A【解析】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網絡積極作用的認識,題文中中國數字閱讀云大會的召開以及設置的內容,表明網絡為文化傳播搭建新的平臺,所以BCD不符合題意,正確答案選A。7.(2020湖北省鄂州市)2020年年初的疫情期間,某網民在微信群中私自發布消息稱:“一位80多歲的老人家中無糧食,在地上撿樹葉吃?!焙蠼浌哺删{查,情況不實,純屬謠言,這則消息在社會上造成了不良影響,公安機關依法對該網民進行了嚴肅處理。此案例給我們的啟示是()A.網絡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 B.網絡信息不可信C.個人隱私容易被侵犯 D.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網絡的相關知識。民主政治在材料中沒有體現,A錯誤。網絡信息也有值得借鑒的地方,不能說都不可信,B錯誤。個人隱私在材料中沒有體現,C錯誤。某網民在微信群中私自發布謠言,在社會上造成了不良影響,公安機關依法對該網民進行了嚴肅處理。此案例給我們的啟示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D正確。故本題正確答案選D。8.(2020湖南省婁底市)截至2020年3月,中國網民數量為9.04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64.5%。網絡已成為我們重要的學習工具和交往平臺。網絡信息繁雜、良莠不齊。青少年應該()①享受言論自由,發布自己掌握的一切信息②明辨是非,理性參與,不信謠不傳謠⑨不可沉溺于網絡,要學會“信息節食”④恪守道德、法律底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解析】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正確利用網絡的認識,根據所學,網絡信息良莠不齊,青少年應該學會明辨是非,理性參與,不信謠不傳謠,不可沉迷網絡,要學會“信息節食”,恪守道德,遵守法律等,①“一切”觀點絕對化,是錯誤的;②③④符合題意,正確答案選D。(2020湖南省湘潭市)從花光自己的壓歲錢,到轉走父母銀行卡內的積蓄,再到偷盜或搶劫他人財物……近年來一些未成年人因游戲充值和為主播打賞花費家長“巨款”,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新聞屢見不鮮。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上述新聞案件警示青少年()A.參與任何游戲或直播活動,都會要受到法律的制裁B.違法就是犯罪,要學會自覺抵制生活中的不良誘惑C.要分清是非和對錯,杜絕不良行為,遠離違法犯罪D.把握違法與犯罪的界限,做到小錯不斷,大錯不犯【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遵守網絡規則。我們要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要學會“信息節食”,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自覺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自覺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題干中的材料說明了網絡具有虛擬性,具有很多不可預知的因素,我們要正確對待網絡,學會明辨是非,抵制不良誘惑,理性對待網絡新事物.遠離違法犯罪,C正確;A錯在“都會”,說法絕對化;B錯誤,違法不等于犯罪;D錯誤,不能小錯不斷,排除。故選:C。10.(2020湖南省湘潭市)現在,網絡詐騙形形色色,讓人防不慎防。被公安部列為2019年十大電信詐騙騙局之一的“網絡兼職刷單”聲稱“回報率高”“工資日結”“不占時間”,讓不少人中招。面對網上此類信息,我們理性的判斷分析是()A.青少年應拒絕接觸網絡,以免誤入雷區陷阱B.此類信息是在利用人的貪念,引誘人們違法上當C.凡是網絡平臺上發布的信息都是真實合法的D.我們應大膽利用信息時代為我們提供的各類信息【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明辨是非。要判斷是非善惡,每個人心中都不能缺少一把良知的標尺。做人的良知就是正確的是非善惡觀。明善惡、辨是非,選擇善良正義的人作為自己的榜樣,我們就能避免誤入岐途。正確的是非善惡觀將給我們勇氣和指引,使我們不至于失足懊悔。網絡上的部分信息是在利用人的貪念,引誘人們違法上當,作為網民,應該不斷提高辨別是非善惡的能力,科學理性判斷網絡信息的真實性,正確參與社會公共生活,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因此選項B正確;A錯誤,“拒絕網絡”說法絕對化。C錯誤,“都是”說法絕對化,排除。D選項錯誤,我們需要對網絡信息加以辨別,不可一概利用。故選B。【點睛】結合教材中關于明辨是非的基礎知識,緊扣題意,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即可解答。通過解答該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明辨是非、自我保護的能力。11.(2020江蘇省連云港)漫畫呈現出的“溝通新渠道”()①是我國人民行使權力的根本途徑②豐富了民主形式,拓寬了民主渠道③有利于集中民智,促進決策科學化④有利于公民直接選舉產生政府機關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人民行使權力的根本途徑,①觀點錯誤;“溝通新渠道”豐富了民主形式,拓寬了民主渠道,有利于集中民智,促進決策科學化,②③觀點正確;有利于公民間接參與國家管理,④觀點錯誤,所以本題選C。12.(2020江蘇省蘇州市)下圖漫畫《當心某些APP在“偷聽”》給我們的啟示是()A.網絡豐富日常生活 B.網絡推動社會進步C.警惕網絡侵權行為 D.拒絕參與網絡生活【答案】C【解析】漫畫《當心某些APP在“偷聽”》體現出網絡中存在的侵犯他人隱私權的行為,我們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C符合題意。AB是網絡的積極影響,與題干不符。D錯誤,網絡具有積極影響,所以不能拒絕,應是合理利用。故選C。13.(2020山東省濱州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提出,要強化對網絡游戲、微視頻等的價值引領與管控,創造綠色健康網上空間。2019年11月,被稱作史上最嚴的《關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于網絡游戲的通知)出臺。這啟示我們要()①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②遵守法律和道德,文明上網③提高網絡素養,傳播正能量④遠離網絡,避免受到傷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合理利用網絡的認識,題文中《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規定的相關內容,啟示我們要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遵守法律和道德,文明上網;提高網絡素養,傳播正能量等,①②③符合題意;④沒有認識到網絡的積極作用,觀點絕對化,是錯誤的,所以正確答案選A。14.(2020山東省菏澤市)山東棗莊兩名初中學生在家中模仿網絡視頻用易拉罐自制爆米花,在操作過程中引發爆燃,結果是一死一傷。有關這件事的評析,正確的有()①作為網絡平臺,要加強對用戶上傳視頻內容的審核,對有可能引發事故的,要標明風險提示②視頻發布者,要遵守道德和法律,還要考慮視頻可能帶來的社會影響③作為家長,要盡到監護人的職責,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履行對未成年人的家庭保護義務④作為未成年人,要樹立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危險的事情堅決不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正確認識網絡、保護未成年人的認識,題文中兩名初中生因為模仿網絡視頻造成一死一傷的慘劇,啟示我們作為網絡平臺,要加強對用戶上傳視頻內容的審核,對有可能引發事故的,要標明風險提示;視頻發布者,要遵守道德和法律,還要考慮視頻可能帶來的社會影響;作為家長,要盡到監護人的職責,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履行對未成年人的家庭保護義務;作為未成年人,要樹立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危險的事情堅決不做等,所以①②③④都符合題意,正確答案選D。15.(2020湖南省湘西)2020年4月25日,某轄區居民王先生到派出所報警:被“女友”騙走了30多萬元。當民警進一步向王先生了解其女友情況時,除了一個不知道真假的名字,一個無法撥通的手機號和一個已經被拉黑的微信號,其余一無所知。王先生的遭遇提醒我們()A.網絡信息良莠不齊,必須遠離網絡B.要認真分析網絡信息,嚴防網絡詐騙C.網絡是自由空間,我們可以隨意發布信息D.網絡是虛擬空間,我們不能發布真實信息【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遵守網絡規則。作為公民,在網絡世界必須遵守網絡規則,依法行使權利。題干中,王先生經歷了網絡詐騙,說明了網絡信息良莠不齊,我們需要辨析信息,恪守法律,B正確;A錯誤,遠離網絡忽略了網絡的積極作用;C錯誤,要遵守道德和法律;D的表述說法過于絕對,且與題意的防止網絡詐騙。故選B。模擬預測模擬預測1.在疫情期間,張明的小區微信群有人散布本小區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忠者的謠言。張明看到后,立刻回信息:不信謠、不傳謠,請馬上刪除此信息,以免造成不良影響。張明對不實信息的回應說明()①張明不了解社會,反應過度②張明的行為屬于親社會行為③張明有較高的網絡媒介素養④張明學會了理性參與網絡生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B【解析】張明對不實信息的回應表明他能夠明辨是非,理性參與網絡生活,有較高的網絡媒介素養,是親社會行為的表現,②③④說法正確。①是對張明行為的錯誤認識。故選B。2.“出門在外都不容易,如果您遇到了困難、肚子餓了,這里可以免費請您吃水餃。挺過去了,就知道沒有什么大不了?!边@家餃子館的“暖心告示”暖在()A.傳遞著關愛他人的善意 B.對公平的堅守C.踐行著誠實守信的傳統美德 D.對自由平等的追求【答案】A【解析】從題文中餃子館的暖心告示的內容中可以看出,這是關愛他人的表現,A觀點正確;題文中沒有體現對公平的堅守、對自由平等的追求和誠信的品質,B、C、D觀點不合題意,所以本題選A。3.下圖為中國青年志愿者標志“心手標”。我國每年都有很多志愿者尤其是青年志愿者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志愿服務,他們的行為是我國大力倡導的親社會行為。我們之所以要養成親社會行為,是因為()①親社會行為有利于我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②個人的力量太弱小,要達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須向社會屈服③只有奉獻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④只有少數杰出精英人物才能有這種高尚的表現,我們要向他們學習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養成親社會行為的原因。親社會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和認可,只有奉獻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①③觀點正確;我們應該樹立積極的生活態度,關注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養成親社會行為,而不是向社會屈服,②觀點錯誤;④觀點中“只有”一詞太絕對錯誤,所以本題選C。4.網絡直播為人們提供了一個自我表達及互動的平臺,在諸多領域發揮著積極作用,同時,網絡直播也泥沙俱下,亂象叢生,對此,青少年應該()A.抵制網絡直播,避免不良影響 B.學會“信息節食”,拒絕使用網絡C.學會理性辨別,提高媒介素養 D.完善相關法規,加強網絡直播管理【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合理使用網絡。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對我們既有積極影響也有消極影響。我們要學會理性辨別,提高媒介素養學會“信息節食”,C觀點正確;A、B觀點中抵制網絡直播、拒絕使用網絡的觀點錯誤;青少年沒有完善相關法規,加強網絡直播管理的權利,D觀點錯誤,所以本題選C。5.網絡豐富日常生活。下列選項中屬于理性參與網絡生活的是()A.參加網課學習 B.沉迷網絡游戲C.散布網絡謠言 D.利用網絡犯罪【答案】A【解析】我們必須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識,做到理性上網、文明上網,如:參加網課學習等,故A符合題意;B錯誤,沉迷網絡游戲不利于學習和自身發展;CD錯誤,這都是違法犯罪行為。故選:A。6.廣西中小學“空中課堂”確保了廣西800多萬名中小學生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空中課堂”優秀課例的錄播,使學生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足不出戶,用電腦、手機或電視就能聽課學習。廣西中小學“空中課堂”()①保障了廣西中小學生在疫情期間的受教育權②豐富了民主形式,拓寬了民主渠道,使人們有序地參與政治生活③發揮了網絡的作用,拓展了教學的場合和范圍,創新了教育模式④促進了人才、資金、技術的流動,為廣西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發揮了網絡的作用,拓展了教學的場合和范圍,創新了教育模式,有利于維護公民的受教育權和生命健康權,①③觀點正確;題文中沒有體現網絡對政治文明建設和經濟建設的作用,②④觀點不合題意,所以本題選B。7.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今年春季學期學校延期開學?!巴Un不停學”的網絡學習給學生與網絡親密接觸提供了機會。對于網絡的使用,下列做法錯誤的是()A.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 B.學會“信息節食”C.隨意宣泄負面情緒 D.傳播網絡正能量【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合理利用網絡。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對我們既有積極影響也有消極影響。我們要合理利用網絡,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增強自我保護的能力,學會“信息節食”、傳播網絡正能量,A、B、D觀點正確;網絡無限,自由有界,要恪守道德和法律,而不能隨意宣泄負面情緒,C觀點錯誤,因為本題是從錯誤角度考查,所以選C。8.“村民有好貨,縣長來直播。”為幫助農民打通產品銷路,各地越來越多縣級干部進行網絡“直播帶貨”,為當地優質產品代言。這表明“直播帶貨”()A.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B.是所有政府人員履職的途徑C.是農產品銷售的唯一方式 D.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與發展【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正確認識網絡的作用。縣級干部進行網絡“直播帶貨”,為幫助農民打通產品銷路,這表明“直播帶貨”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A正確。直播帶貨不是所有政府人員履職的途徑,B錯誤。直播帶貨不是農產品銷售的唯一方式,C錯誤。政治在材料中沒有體現,D錯誤。故本題正確答案選A。9.網民關某發帖編造與疫情有關的虛假恐怖信息并在網上故意傳播,嚴重擾亂了社會秩序,涉嫌犯罪,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這一案例啟示我們()①要拒絕上網,抵制不良信息②要理性參與網絡生活③要依法自律,做守法的公民④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網絡的相關知識。這一案例啟示我們要正確利用網絡而非拒絕上網,抵制不良信息,①錯誤。網民關某發帖編造與疫情有關的虛假恐怖信息并在網上故意傳播,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啟示我們要理性參與網絡生活,②正確。網民關某發帖編造與疫情有關的虛假恐怖信息并在網上故意傳播,涉嫌犯罪,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啟示我們要依法自律,做守法的公民,③正確。網民關某發帖編造與疫情有關的虛假恐怖信息啟示我們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④正確。故本題正確答案選D。10.疫情發生以來,網絡上類似“用淡鹽水漱口可以預防新型冠狀病毒”“鐘南山院士被傳染了”“城市上空噴灑防疫藥劑”等謠言在網絡上擴散蔓延,嚴重危害社會生活,引發社會焦慮恐慌。面對網絡謠言,青少年應該①不經思索,一味認同②冷靜判斷,學會查證③順手轉發,不管后果④尊重事實,遵守法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理性參與網絡生活。根據題干、結合所學可知,網絡信息良莠不齊,在網絡時代,人能夠參與信息發布,信息變得豐富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虛假的、不良的信息,我們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自覺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因此,面對網絡謠言,青少年應該冷靜判斷,學會查證;尊重事實,遵守法律;做到不傳謠、不信謠、不造謠,所以②④說法符合題意。不經思索,一味認同;順手轉發,不管后果是不懂得辨析網絡信息的表現,①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11.下列各項所列利用網絡媒介進行的活動中,你認為不正確的是()A.商場營業員變網絡主播,通過直播間進行童裝網絡直銷,商場童裝銷量大增B.停課不停學,老師開設直播間進行線上授課,保證了學生的學習進度和質量C.美食博主李子柒拍攝蜀繡、竹藝、活字印刷等視頻,上傳到海外社交媒體,圈外“粉”700多萬D.外國網友將拍攝給祖先和已逝親人送冥幣和元寶的視頻上傳到網絡,并給冥幣起了一個接地氣的名字“祖先錢”【答案】D【解析】此題旨在考查學生對正確利用網絡的認識,A表明網絡促進了經濟的發展;B網絡授課保障了學生的受教育權;C是利用網絡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D外國網友利用網絡宣傳封建迷信,做法錯誤,此題屬于反向選擇題,所以正確答案選D。12.2020年6月16日,市民鄧某基于想成名的目的,編造了XX酒店“接待了北京來的人,有20多人發燒,被集體隔離”的虛假信息在網絡傳播,引起市民恐慌。隨后,鄧某因發布虛假消息擾亂社會秩序,被公安機關作出行政拘留3日的處罰。這表明()①自由是無限制的、絕對的②只要是違法行為,就要承擔法律責任③網絡世界是虛擬的,我們無需對自己的網絡言論負責④個人的自由和權利不能以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和集體利益為代價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網絡無限,自由有界,自由是有限制的,相對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