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十五縣市2025屆高一下生物期末教學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江西省贛州市十五縣市2025屆高一下生物期末教學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江西省贛州市十五縣市2025屆高一下生物期末教學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江西省贛州市十五縣市2025屆高一下生物期末教學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江西省贛州市十五縣市2025屆高一下生物期末教學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西省贛州市十五縣市2025屆高一下生物期末教學質量檢測模擬試題請考生注意:1.請用2B鉛筆將選擇題答案涂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請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將主觀題的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區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上均無效。2.答題前,認真閱讀答題紙上的《注意事項》,按規定答題。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下列對植物激素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在植物體內含量極少 B.對植物生命活動具有調節作用C.在植物體一定部位產生 D.各種激素在植物體內獨立起作用2.在孟德爾的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具有1∶1比例的是()①子一代的性狀分離比②子一代的配子類型比③測交后代的表現型比④子二代的基因型比⑤測交后代的基因型比A.①③④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③3.某植物花蕊的性別分化受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控制,顯性基因B和E共同存在時,植株開兩性花,為野生型;僅有顯性基因E存在時,植株的雄蕊會轉化成雌蕊,成為表現型為雙雌蕊的可育植物;只要不存在顯性基因E,植物表現為敗育。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表現為敗育的個體基因型有3種B.BbEe個體自花傳粉,子代表現為野生型:雙雌蕊:敗育=9:3:4C.BBEE和bbEE雜交,F1自交得到的F2中可育個體占1/4D.BBEE和bbEE雜交,F1連續自交得到的F4中b的基因頻率為50%4.在家鼠中短尾鼠(T)對正常鼠(t)為顯性,一只短尾鼠與一只正常鼠交配,后代中正常尾與短尾比例相同;而短尾與短尾交配,子代中有一類型死亡,能存活的短尾與正常尾之比為2∶1。則不能存活類型的基因型可能是A.TT B.TtC.tt D.TT或Tt5.對一個基因的正確描述是①基因是DNA分子上特定的片段②它的分子結構首先是由摩爾根發現③它決定某一遺傳性狀或功能④它的化學結構不會發生變化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6.現有DNA分子的兩條單鏈均只含有14N(表示為14N14N)的大腸桿菌,若將該大腸桿菌在含有15N的培養基中繁殖兩代,再轉到含有14N的培養基中繁殖一代,則理論上DNA分子的組成類型和比例分別是()A.有15N14N和14N14N兩種,其比例為1:3B.有15N15N和14N14N兩種,其比例為1:1C.有15N15N和14N14N兩種,其比例為3:1D.有15N14N和14N14N兩種,其比例為3:17.下列關于呼吸作用的說法錯誤的是A.沒有線粒體的真核細胞不能進行有氧呼吸B.植物根細胞吸收無機鹽所需能量來自于葡萄糖在線粒體中氧化分解C.某人在馬拉松過程中呼吸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全部來自于有氧呼吸D.與有機物的體外燃燒相比,有氧呼吸產生的能量是逐步釋放并能轉化生成ATP8.(10分)大腸桿菌的某一個基因含有1000個堿基對,其中腺嘌呤占17%。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該基因中的嘧啶數小于嘌呤數B.該基因的(A+T)/(G+C)比值與酵母菌一般不同C.該基因的每一條鏈中(A+G)/(T+C)的比值一定相等D.該基因復制兩次需要游離的胞嘧啶1320二、非選擇題9.(10分)豌豆子葉的黃色(Y)對綠色(y)為顯性,圓粒種子(R)對皺粒種子(r)為顯性.某人用黃色圓粒和綠色圓粒的豌豆進行雜交,發現后代出現4種類型,對性狀的統計結果如圖,據圖回答問題.(1)子代中圓粒與皺粒的比例為_________。(2)親本中黃色圓粒基因型為___________。(3)在F1中,表現型不同于雙親的個體占全部子代中個體的比例為___________,F1中雜合子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4)F1中黃色圓粒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若使F1中黃色圓粒與綠色皺粒豌豆雜交,則F2中純合子所占比例為_________。10.(14分)如下圖所示,以二倍體西瓜①(AABB)和②(aabb)為原始的育種材料(兩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進行相應的處理,得到了相應植株④~⑨。(1)③至④的育種方法為_______,多次射線處理的目的是為了提高________。(2)⑤得到⑥的育種原理是_________,⑥中表現型與原始的育種材料不同的個體占_____,其中能穩定遺傳的個體占______。(3)植株⑧屬于_______________體,其不能正常產生配子,原因是______。(4)分別寫出植株⑦和幼苗⑨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鐵蛋白是細胞內儲存多余Fe3+的蛋白,鐵蛋白合成的調節與游離的Fe3+、鐵調節蛋白、鐵應答元件等有關。鐵應答元件是位于鐵蛋白mRNA起始密碼子上游的特異性序列,能與鐵調節蛋白發生特異性結合,阻遏鐵蛋白的合成。當Fe3+濃度較高時,鐵調節蛋白由于結合Fe3+而喪失與鐵應答元件的結合能力,核糖體能與鐵蛋白mRNA一端結合,沿mRNA移動,遇到起始密碼子后開始翻譯(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甘氨酸的密碼子是_____________,鐵蛋白基因中決定“–甘-天-色-”的堿基序列為_____________。(2)Fe3+濃度較低時,鐵調節蛋白與鐵應答元件結合干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而抑制了翻譯的開始。(3)若鐵蛋白由n個氨基酸組成,指導其合成的DNA的堿基數遠大于6n,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要改造鐵蛋白分子,將圖中色氨酸變成亮氨酸(密碼子為UUA、UUG、CUU、CUC、CUA、CUG),可以通過改變DNA模板鏈上的一個堿基來實現,即由___________變為___________。12.下圖甲表示某草原食物網的一部分,圖乙是鹿攝入能量的流動示意圖,A、B、C、D代表能量.請據圖回答:(1)圖甲中屬于次級消費者的是___(2)流入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______________,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3)圖乙中C屬于第___營養級的能量,B代表的是___,流入下一營養級的能量約占A的______________%(4)每年的旱季來臨時,草原的部分食草動物會遷徙到水草豐富的地帶,這一過程體現了生態系統的___功能.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D【解析】

植物激素在植物體一定部位產生,由產生部位運送到作用部位,含量少作用大,對植物生命活動起調節作用,各種激素相互協調,ABC正確,D錯誤。2、C【解析】在孟德爾的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中,子一代的性狀分離比為1:0,①錯誤;子一代的配子類型比為1:1,②正確;測交后代的表現型比為1:1,③正確;子二代的基因型比為1:2:1,④錯誤;測交后代的基因型比為1:1,⑤正確,故選C。3、C【解析】

根據題干信息分析,已知B、b和E、e獨立遺傳,因此兩對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又因為顯性基因B和E共同存在時,植株開兩性花,為野生型:僅有顯性基因E存在時,植株的雄蕊會轉化成雌蕊,成為表現型為雙雌蕊的可育植物;只要不存在顯性基因E,植物表現為敗育,因此B_E_為兩性花,bbE_為雙雌蕊可育植株,bbee、B_ee為敗育。【詳解】A、由于只要不存在顯性基因E,植株表現為敗育,所以表現敗育的個體基因型為BBee、Bbee、bbee,A正確;B、按照自由組合定律,BbEe個體自花傳粉,子代表現為野生型(B_E_):雙雌蕊(bbE_):敗育(__ee)=9:3:4,B正確;C、BBEE和bbEE雜交,F1的基因型為BbEE,所以F1自交得到的F2代都為可育個體,C錯誤;D、BBEE和bbEE雜交,F1的基因型為BbEE,連續自交得到的F2、F3、F4代中所有個體都為可育個體,所以自交得到的F4代中的b的基因頻率為50%,D正確。故選C。4、A【解析】

由題意分析可知,一只短尾鼠與一只正常鼠交配,后代中正常尾與短尾比例相同,符合孟德爾的測交實驗;而短尾類型相交配,子代中有一類型死亡,能存活的短尾與正常尾之比為2:1,結果不是3:1,說明有個體死亡。【詳解】由題干可知:Tt(短尾)×Tt(短尾)→T_(短尾)∶tt(正常尾)=2∶1,又因短尾鼠×正常尾鼠(tt)→正常尾鼠∶短尾鼠=1∶1,由此可知短尾鼠一定是雜合子(Tt),所以致死的一定是純合短尾鼠,A正確,故選A。【點睛】要求能熟練掌握孟德爾的基因的分離規律的雜交試驗結果.難點在于顯性純合致死,意在考查學生的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5、B【解析】試題分析:①基因是DNA分子上特定的片段,是具有遺傳效應的片段,①正確;②它的分子結構首先由沃森和克里克發現,②錯誤;③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合成決定某一遺傳性狀或功能,③正確;④它的化學結構會由于條件的改變而發生變化,④錯誤,則正確的描述是①和③,故選B考點:本題考查基因的概念及DNA和基因的關系,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的網絡結構。6、D【解析】

本題考查DNA復制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DNA分子復制的特點,掌握DNA分子半保留復制的探索歷程,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詳解】DNA分子的兩條單鏈均只含有14N,該大腸桿菌在含有

15N

的培養基中繁殖兩代,形成4個DNA,其中2個DNA為15N14N,另外2個DNA為15N15N。;再轉到含有

14N

的培養基中繁殖一代,DNA為15N14N形成的子代DNA中,一個DNA為15N14N,另外1個DNA為

14N14N;而DNA為

15N15N

形成的2個子代DNA都為

15N14N;因此理論上

DNA

分子的組成類有

15N14N

14N14N

兩種,其比例為

3:1。故選D。【點睛】DNA復制是以親代DNA分子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過程。每個DNA分子都是由一條母鏈和一條子鏈構成。7、B【解析】

(1)有氧呼吸的過程:第一階段發生在細胞質基質中,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產生少量的[H],并釋放少量的能量,產生少量的ATP;第二階段發生在線粒體基質,丙酮酸與水一起被徹底分解生成CO2和[H],釋放少量的能量,產生少量的ATP;第三階段是在線粒體內膜上完成的,前兩個階段產生的[H]與氧結合生成H2O,并釋放大量的能量,產生大量的ATP。可見,有氧呼吸產生的能量是逐步釋放并能轉化生成ATP,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原核細胞沒有線粒體。(2)人體細胞有氧呼吸的產物是CO2和H2O,無氧呼吸的產物是乳酸。【詳解】A、線粒體分布在真核細胞中,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沒有線粒體的真核細胞不能進行有氧呼吸,A正確;B、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發生在細胞質基質中,丙酮酸的氧化分解發生在線粒體中,B錯誤;C、人體細胞無氧呼吸的產物是乳酸,沒有CO2生成,因此某人在馬拉松過程中,呼吸作用產生的二氧化碳全部來自于有氧呼吸,C正確;D、與有機物的體外燃燒相比,有氧呼吸產生的能量是經過一系列化學反應逐步釋放的,這些能量有相當一部分儲存在ATP中,D正確。故選B。8、B【解析】

1、堿基互補配對原則的規律:

(1)在雙鏈DNA分子中,互補堿基兩兩相等,A=T,C=G,A+G=C+T,即嘌呤堿基總數等于嘧啶堿基總數。

(2)DNA分子的一條單鏈中(A+T)與(G+C)的比值等于其互補鏈和整個DNA分子中該種比例的比值;

(3)DNA分子一條鏈中(A+G)與(T+C)的比值與互補鏈中的該種堿基的比值互為倒數,在整個雙鏈中該比值等于1。

2、已知DNA分子中的某種脫氧核苷酸數,求復制過程中需要的游離脫氧核苷酸數:(1)設一個DNA分子中有某核苷酸m個,則該DNA復制n次,需要該游離的該核苷酸數目為(2n-1)×m個。

(2)設一個DNA分子中有某核苷酸m個,則該DNA完成第n次復制,需游離的該核苷酸數目為2n-1×m個。【詳解】A、根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該基因中嘧啶數等于嘌呤數,A錯誤;B、不同生物的基因具有特異性,堿基對的比例及排列順序不同,故該基因的(A+T)/(G+C)比值與酵母菌一般不同,B正確;C、根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A=T、G=C,該基因的兩條鏈中(A+G)/(T+C)的比值互為倒數,C錯誤;D.該基因中腺嘌呤占17%,A=T=17%,G=C=50%-17%=33%,即模板DNA中C=33%×1000×2=660,該基因復制2次需要胞嘧啶數目為(22-1)×660=1980個,D錯誤。故選B。二、非選擇題9、3:1YyRr1/43/4YyRR或YyRr1/6【解析】

分析柱形圖:黃色圓粒豌豆(Y_R_)與綠色圓粒豌豆(yyR_)雜交,后代中黃色:綠色=1:1,屬于測交,說明親本的基因型為Yy×yy;圓粒:皺粒=3:1,則親本的基因型均為Rr.因此,親本的基因型為YyRr×yyRr。【詳解】(1)據圖所示,雜交后代中,子葉黃色與綠色的比是1:1;形狀圓粒與皺粒的比是3:1。(2)據圖所示,黃色圓粒和綠色圓粒的豌豆進行雜交,后代中黃色:綠色=1:1,圓粒:皺粒=3:1,則親本中黃色圓粒的基因組成是YyRr,綠色圓粒的基因組成是yyRr。(3)親本的表現型為黃色圓粒和綠色圓粒,則在子代中,表現型不同于親本的是黃色皺粒、綠色皺粒;所占子代中的比例1為/2×1/4+1/2×1/4=1/4;F1中純合子為yyRR(1/2×1/4=1/8)和yyrr(1/2×1/4=1/8),故F1中純合子的比例是1/8+1/8=1/4。雜合子占的比例是1-1/4=3/4。(4)親本的基因型為YyRr×yyRr,子代中黃色圓粒的基因型及比例為YyRR(1/3)或YyRr(2/3);若使F1中黃色圓粒豌豆(YyRR(1/3)、YyRr(2/3)與綠色皺粒豌豆(yyrr)雜交,則F2中純合體所占比例為2/3×1/2×1/2=1/6。【點睛】本題考查基因自由組合定律運用,難度較大。考查考生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能力,圖像分析能力,要求較高。解答關鍵是準確識圖結合知識要點正確回答。10、誘變育種突變頻率基因重組3/81/3三減數分裂時聯會紊亂AAaaBBbbAB、Ab、aB、ab【解析】

原始的育種材料①和②的基因型分別是AABB和aabb,二者雜交所得③的基因型為AaBb。③→④為誘變育種,①×②→③→⑤→⑥為雜交育種,③→⑨過程為花藥離體培養,⑤×⑥到⑧的育種過程屬于多倍體育種的范疇。【詳解】(1)射線處理可誘發基因突變,因此③至④的育種方法為誘變育種,多次射線處理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突變頻率。(2)⑤的基因型為AaBb,其自交獲得⑥的過程屬于雜交育種的一部分,雜交育種的原理是基因重組。原始的育種材料的基因型為AABB和aabb;⑥的表現型及其比例為A_B_∶A_bb∶aaB_∶aabb=9∶3∶3∶1,因此⑥的表現型與原始的育種材料不同的個體(A_bb和aaB_)占3/8,其中能穩定遺傳的個體(AAbb與aaBB)占1/3。(3)依題意并分析圖示可知:⑤為二倍體,⑥為四倍體,二者雜交得到的⑧屬于三倍體。由于⑧在減數分裂時聯會紊亂,所以不能正常產生配子。(4)①和②的基因型分別是AABB和aabb,二者雜交所得③的基因型為AaBb。③的幼苗經秋水仙素處理后得到的植株⑦的基因型為AAaaBBbb。③通過減數分裂產生的花粉粒的基因型為AB、Ab、aB、ab,由③經過花藥離體培養成的幼苗⑨的基因型也是AB、Ab、aB、ab。【點睛】此題不能得出正確答案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幾種常見的育種方法、過程、原理不清楚;二是不能通過識圖得到有效信息。熟記相關的知識點并把握其內在的聯系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所在。11、GGU…CCACTGACC…核糖體在mRNA上的結合與移動DNA上存在非編碼區CA【解析】

由題意可知,Fe3+濃度較低時,鐵調節蛋白與鐵應答元件結合,阻止鐵蛋白的合成;Fe3+濃度較高時,鐵調節蛋白由于結合Fe3+而喪失與鐵應答元件的結合能力,鐵蛋白可以合成。【詳解】(1)根據核糖體移動的方向可知,甘氨酸的密碼子是GGU,天冬氨酸的密碼子是GAC,色氨酸的密碼子是UGG,因此轉錄出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