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29.035.20JB代替JB/T10437-2004Cross-linkablepolyethyleneinsulatingcompoundsforwires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IJB/T10437—2024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使用特性 15代號和產品表示方法 26技術要求 37試驗方法 48檢驗規則 59包裝、標志、運輸和貯存 6附錄A(規范性)凝膠含量試驗方法 8附錄B(規范性)雜質含量檢測方法 12圖1產品型號組成 2圖A.1萃取裝置 9圖B.1雜質含量檢測原理示意圖 12表1電線電纜用可交聯聚乙烯絕緣料各品種的型號及名稱 2表2絕緣料的機械物理和電氣性能要求 3表3試驗項目和試驗類別 6JB/T10437—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給出的規則起草。本文件代替JB/T10437-2004《電線電纜用可交聯聚乙烯絕緣料》。本文件與JB/T10437-2004相比,主要變化如下:——修改了適用范圍,由“低密度聚乙烯”改為“聚乙烯”(見第1章,2004版第1章);——增加了電線電纜用可交聯聚乙烯絕緣料各品種的表示清單(見表1——刪除了YJG-35型號(見2004版表1)——增加了90℃體積電阻率測試項目(見表2);——修改了雜質含量的指標要求(見5.3,2004版5.3);——修改了硅烷交聯聚乙烯絕緣料試樣制備方法(見6.2.2,2004版6.2.2——增加了硅烷自交聯料試樣制備方法(見6.2.2);——修改了輻照交聯聚乙烯絕緣料試樣制備方法(見6.2.3,2004版6.2.3)——修改了沖擊脆化溫度試驗試片厚度(見6.4,2004版6.4);——增加了90℃體積電阻率試驗方法(見6.8);——修改了組批要求為40t(見7.2,2004版7.2);——刪除了附錄A凝膠含量試驗方法中十氫奈試劑(見2004版附錄A);——修改了附錄A凝膠含量試驗方法中二甲苯的純度為分析純(見附錄A,2004版附錄A本文件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提出。本文件由全國電線電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13)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上海電纜研究所有限公司、黑龍江省龍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凱波特種電纜料廠有限公司、浙江萬馬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江蘇德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常熟市中聯光電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青島漢纜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至正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新上化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江蘇上上電纜集團有限公司、杭州高新橡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張李晶、夏俊峰、馬寶紅、段春來、洪向明、袁寶、蘇桂明、宋智彬、宋剛、徐曉輝、劉雄軍、吳畏。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JB/T10437-2004。1JB/T10437—2024電線電纜用可交聯聚乙烯絕緣料本文件規定了電線電纜用可交聯聚乙烯絕緣料的技術要求,描述了相應的試驗方法,規定了檢驗規則及包裝、標志、運輸和貯存。本文件適用于以聚乙烯為基料,摻有交聯劑等助劑,經塑化造粒制成的過氧化物交聯聚乙烯、硅烷交聯聚乙烯和輻照交聯聚乙烯的絕緣料的制造。其適用范圍為:——(1~35)kV過氧化物交聯聚乙烯絕緣料;——(1~10)kV硅烷交聯聚乙烯絕緣料;——(1~10)kV輻照交聯聚乙烯絕緣料。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040.3-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測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試驗條件GB/T1408.1-2016絕緣材料電氣強度試驗方法第1部分:工頻下試驗GB/T1409-2006測量電氣絕緣材料在工頻、音頻、高頻(包括米波波長在內)下電容率和介質損耗因數的推薦方法GB/T2951.11-2008電纜和光纜絕緣和護套材料通用試驗方法第11部分:通用試驗方法厚度和外形尺寸測量機械性能試驗GB/T2951.12-2008電纜和光纜絕緣和護套材料通用試驗方法第12部分:通用試驗方法熱老化試驗方法GB/T2951.21-2008電纜和光纜絕緣和護套材料通用試驗方法第21部分:彈性體混合料專用試驗方法耐臭氧試驗-熱延伸試驗-浸礦物油試驗GB/T5470-2008塑料沖擊法脆化溫度的測定GB/T31838.2-2019固體絕緣材料介電和電阻特性第2部分:電阻特性(DC方法)體積電阻和體積電阻率3術語和定義本文件沒有需要界定的術語和定義。4使用特性適用的電纜導體長期允許最高工作溫度為90℃。2JB/T10437—20245代號和產品表示方法5.1代號5.1.1系列代號系列代號——YJ5.1.2交聯特性代號過氧化物交聯——省略硅烷交聯——G輻照交聯——F5.1.3電壓等級代號適用于35kV及以下電纜——35適用于10kV及以下電纜——10適用于3kV及以下電纜——35.2產品表示方法產品用型號表示。產品型號組成見圖1:電壓等級代號交聯特性代號系列代號圖1產品型號組成各品種的型號及名稱見表1:表1電線電纜用可交聯聚乙烯絕緣料各品種的型號及名稱3JB/T10437—20246技術要求6.1外觀絕緣料應為塑化良好、大小和色澤均勻,尺寸約為直徑(3~4)mm、高3mm的圓柱形顆粒。顆粒料外表不應有明顯粉末狀物質。6.2機械物理性能和電氣性能。絕緣料的機械物理性能和電氣性能應符合表2的規定。表2絕緣料的機械物理性能和電氣性能要求12%34%%5%%6%7——8——96.3雜質含量YJ-35型可交聯聚乙烯絕緣料在1kg的樣品帶上的(0.125~0.250)mm雜質顆粒數不應超過5顆,大于0.250mm的雜質顆粒數應為零。6.4工藝性能要求若用戶有要求,制造廠應提供絕緣料的擠出溫度范圍、流變特性(該工藝參數僅對過氧化物交聯聚乙烯料有要求時提供)及交聯工藝參數等數據;對于過氧化物交聯聚乙烯絕緣料,還應提供其基料的熔體流動速率。4JB/T10437—20247試驗方法7.1外觀檢查應在自然光線下用正常目力檢查絕緣料外觀。7.2試樣制備7.2.1過氧化物交聯聚乙烯絕緣料試樣制備過氧化物交聯聚乙烯絕緣料試片采用模壓法制備。將絕緣料顆粒在(115~120)℃的煉塑機上塑化、出片。再在(115~120)℃的液壓機中不加壓預熱10min。電氣性能試驗用過氧化物交聯聚乙烯絕緣料試片,也可采用粒料直接模壓法制備。將絕緣料顆粒置于制片的模框中,在(115~120)℃的液壓機中不加壓預熱10min。過氧化物交聯聚乙烯絕緣料試片的交聯條件為加壓加熱成形,在溫度(180±2)℃下保持15min,液壓機的壓強不應小于15MPa。然后加壓冷卻至室溫。試片應平整光潔、厚度均勻、無氣泡。7.2.2硅烷交聯聚乙烯絕緣料試樣制備硅烷交聯聚乙烯絕緣料試片應采用擠壓法制備(試樣制備的擠壓條件由制造廠提供可在擠出模口采用壓輥軋光試片。試片應平整光滑、厚度均勻、無氣泡。電氣性能試驗用硅烷交聯聚乙烯絕緣料試片也可采用模壓法制備。可將擠壓的條狀片料裁剪為模壓用的塊狀片料,將其在(160~170)℃的液壓機中不加壓預熱6min,然后加壓加熱4min成形、液壓機的壓強不應小于15MPa。加壓冷卻至室溫。試片應平整光潔、厚度均勻、無氣泡。溫水交聯聚乙烯絕緣料試片浸入溫度為(90±2)℃的水浴內(6~7)h交聯。自然交聯聚乙烯絕緣料試片放入溫度為(27±2)℃、濕度為(70±5)%的恒溫恒濕箱內168h交聯;需要高溫處理測試的項目(如空氣熱老化、熱延伸、凝膠含量)應先將樣品按GB/T2951.11-2008中第9章9.1.3c)的規定進行高溫處理,處理溫度為(70±2)℃,處理時間為24h,然后再進行測試。7.2.3輻照交聯聚乙烯絕緣料試樣制備輻照交聯聚乙烯絕緣料試片采用模壓法制備。將絕緣料顆粒在(150~155)℃的煉塑機上塑化、出片。再在(160~170)℃的液壓機中不加壓預熱6min。然后加壓加熱4min成形,液壓機的壓強不應小于15MPa。加壓冷卻至室溫。試片應平整光潔、厚度均勻、無氣泡。輻照交聯聚乙烯絕緣料試片的交聯條件應由材料廠和電纜廠協商確定,輻照源可采用電子束、紫外光等,交聯后試片仍應保持平整。7.2.4試樣厚度試樣厚度應符合各試驗項目的規定。7.3拉伸強度和斷裂伸長率試驗拉伸強度和斷裂伸長率試驗應按GB/T1040.3-2006規定進行,試樣為5型啞鈴片,厚度為(1.0±0.1)mm,拉伸速度為(250±50)mm/min。7.4沖擊脆化性能試驗5JB/T10437—2024沖擊脆化性能試驗應按GB/T5470-2008規定進行,試片厚度為(2.0±0.1)mm,每組取不切口試樣30個,試驗破裂個數不應大于15個。7.5空氣熱老化試驗進行空氣熱老化試驗的有效試片不應少于5片,在表2規定的老化條件下,按GB/T2951.12-2008中8.1規定進行老化處理,然后按6.3規定進行拉伸強度和斷裂伸長率試驗。7.6熱延伸試驗熱延伸試驗應按GB/T2951.21-2008中第9章規定進行,試樣為GB/T2951.11-2008圖12規定啞鈴試件,厚度為(1.0±0.1)mm。7.7凝膠含量試驗凝膠含量試驗應按附錄A規定進行。若試驗結果有爭議時,應采用A.3規定的試驗方法一作為仲裁試驗方法。7.8體積電阻率試驗體積電阻率試驗應按GB/T31838.2-2019的規定進行,試片厚度為(1.0±0.1)mm,試驗溫度為(20±1)℃及(90±1)℃,試驗電壓為1kV。測(90±1)℃體積電阻率時所用電極和樣品應在試驗溫度中恒溫1h。7.9介電強度試驗介電強度試驗應按GB/T1408.1-2016規定進行,應采用對稱電極,電極直徑為25mm,電極邊緣的圓弧半徑為2.5mm。試片厚度為(1.0±0.1)mm,試驗用絕緣油的相對介電常數應接近2.3,并有足夠的介電強度。起始試驗電壓為零,從0到6kV可用較快的速率升壓,從6kV起直至擊穿,升壓速率應不大于3kV/s。7.10介質損耗因數和相對介電常數試驗介質損耗因數和相對介電常數試驗應按GB/T1409-2006規定進行,試片厚度為(1.0±0.1)mm。7.11雜質含量試驗雜質含量試驗應按附錄B規定進行。8檢驗規則8.1檢驗分類8.1.1本文件規定的檢驗分為出廠檢驗和型式試驗。每一批量產品交貨時應進行出廠檢驗,出廠檢驗為抽樣試驗(代號S)。每一批量產品應由生產廠檢驗部門進行抽樣試驗合格方可出廠。型式試驗對產品質量進行全面考核,即對本文件規定的技術要求全部項目進行型式試驗(代號T)。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進行型式試驗:a)新產品或老產品轉廠生產的試制定型鑒定;b)正式生產后,如材料、工藝有較大改變,可能影響產品性能時;6JB/T10437—2024c)正常生產時,每隔六個月;d)產品長期停產后,恢復生產時;e)出廠檢驗結果與上次型式試驗有較大差異時;f)國家質量監督機構提出進行型式試驗的要求時。8.1.2試驗項目和試驗類別應符合表3規定。表3試驗項目和試驗類別1ST7-T2ST8-T3ST9-T4 TST5-TST6STST8.2組批和抽樣規則產品的檢驗單位為一致條件下生產的、均勻穩定的批量產品。每一生產批量為40t,不足40t仍作為一個批量。一組試驗樣品應從同一批量產品的三個包裝單位中隨機抽取,經混合后制備試樣。8.3合格判定表3中所有試驗項目的試驗結果均應符合6.1~6.3的規定。出廠檢驗有任一項不合格時,應對不合格試驗項目進行2倍抽樣試驗,如仍不合格,則判定該批量產品為不合格品。9包裝、標志、運輸和貯存9.1包裝YJ型絕緣料應采用防潮包裝,內袋用增強型聚乙烯薄膜袋,置于堅固的箱內,箱底應帶有托盤。YJF型絕緣料應采用防潮包裝,內袋用增強型聚乙烯薄膜袋,外袋用聚丙烯編織物/聚乙烯/牛皮紙復合袋。YJG型絕緣料應采用不透潮包裝,內袋用鋁箔/聚乙烯復合膜袋,外袋用聚丙烯編織物/聚乙烯/牛皮紙復合袋。每袋絕緣料凈重應為(25±0.2)kg。每噸料應無負公差。也可采用制造方和用戶雙方同意的其他包裝方式和凈重規定。9.2標志包裝表面應標明生產廠名、廠址、產品名稱、型號、批號、制造日期、有效使用期及防潮標志。包裝袋上應附有產品合格證;每批產品應附有出廠檢驗報告。9.3運輸7JB/T10437—2024絕緣料運輸過程中不應受到日曬雨淋和浸水等不正常條件的損害。9.4貯存絕緣料應貯存在清潔、干燥、通風的庫房內,貯存溫度不應低于0℃.絕緣料自生產之日起貯存期應不超過六個月。8JB/T10437—2024(規范性)凝膠含量試驗方法A.1概述本附錄規定的試驗方法一和試驗方法二均適用于可交聯聚乙烯絕緣料的凝膠含量試驗。試驗方法一為基準試驗方法。A.2試樣A.2.1試樣制備將按7.2規定制成的試片切制成尺寸約0.5mm×0.5mm×0.5mm的顆粒。A.2.2試樣預處理試驗進行之前,試樣應在溫度為(23±2)℃,相對濕度為(50±5)%的條件下放置不少于40h。如有爭議,溫度誤差應為±1℃,相對濕度誤差應為±2%。A.3試驗方法一A.3.1試驗條件試驗應在(23±2)℃和相對濕度為(50±5)%的標準實驗室大氣環境中進行。A.3.2試驗設備A.3.2.1概述試驗設備應為圖A.1所示的通用型。9JB/T10437—2024圖A.1萃取裝置A.3.2.2圓底燒瓶圓底燒瓶應具有廣口磨口玻璃接頭或軟木塞接頭。500mL燒瓶適用于一次測定1個或測定2個試樣,2000mL燒瓶適用于一次測定幾個試樣,但不超過6個。A.3.2.3加熱浴槽加熱浴槽應與燒瓶適配,并具有足夠的加熱容量,以便煮沸二甲苯(沸點138℃~141℃)。A.3.2.4回流冷凝器回流冷凝器應具有與燒瓶適配的磨口玻璃或軟木塞接頭。A.3.2.5鐵環架鐵環架應配有適當的夾具,能可靠地固定圓底燒瓶和回流冷凝器。A.3.2.6真空烘箱帶有能建立真空度至少為710mm汞柱的抽真空裝置,并安裝能測量150℃的溫度計。A.3.3試劑應采用分析純二甲苯,沸點(138~141)℃。A.3.4試樣JB/T10437—2024應至少對兩個試樣進行試驗。每個試樣為符合A.2.1規定的顆粒,質量為(0.300±0.015)g,稱重精度為0.001g,并經A.2.2規定的條件處理。A.3.5試驗步驟A.3.5.1剪取0.12mm孔寬的不銹鋼絲網制成約40mm×40mm方形口袋,并稱重(W1)。將約0.3g試樣置于已稱重的不銹鋼絲網口袋內,封口后稱重(W2)。再將裝有試樣的不銹鋼絲網袋放入圓底燒瓶。用一根細金屬絲系在網袋上,并穿過回流冷凝器延伸出來,可用此懸掛網袋,使網袋的底邊幾乎接觸燒瓶的底部。將足量的試劑注入圓底燒瓶中,完全浸沒含有試樣的不銹鋼絲網袋。500mL燒瓶需注入350g試劑;2000mL燒瓶需注入1000g試劑。A.3.5.2激烈煮沸二甲苯,以保證溶液良好地振動。當采用1000g試劑時,以冷凝器每分鐘滴落20~40滴液體的煮沸速度為宜。樣品在二甲苯中萃取12h。注:因為在小于規定時間內,絕大部分萃取已經發生,因此可根據經驗縮A.3.5.3萃取以后,將裝有樣品的網袋立即放入預熱至150℃的真空烘箱中,在至少710mm汞柱的真空下干燥試樣至恒重,冷卻并稱重(W3)。如果試樣吸潮,稱重以前試樣應置于干燥器中冷卻。A.3.6試驗結果計算試樣的凝膠含量按式A.1計算:凝膠含量=×100%............................................................(A.1)式中:W1----不銹鋼絲網袋重量,單位為克(gW2----試樣和網袋重量,單位為克(gW3----萃取和干燥后試樣和網袋重量,單位為克(g)。A.4試驗方法二A.4.1試驗儀器a)分析天平,精度0.1mg;b)空氣烘箱,溫度精度±2℃;c)真空干燥箱;d)100mL磨口瓶;e)孔寬0.12mm的不銹鋼絲網;f)干燥器。A.4.2試樣JB/T10437—2024應至少對兩個試樣進行試驗。每個試樣含按A.2.1規定制備的顆粒(0.500±0.020)g,稱重精度為0.001g,并經A.2.2規定的條件處理。A.4.3試驗條件試驗應在(23±2)℃和相對濕度為(50±5)%的標準試驗室大氣環境中進行。A.4.4試驗步驟將不銹鋼絲網制成約40mm×40mm方形口袋,并稱重(W1),將約0.5g的試樣裝入不銹鋼絲網口袋,封口后稱重(W2再將裝有試樣的不銹鋼絲網口袋放入磨口瓶,倒入二甲苯,直至液面高于口袋10mm以上,蓋緊瓶蓋,置于溫度為110℃的空氣箱內,放置24h。取出磨口瓶,傾出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混合調味機項目商業計劃書
- 2025年AFC售檢票系統合作協議書
- 2025-2030年氣象用濕度變送器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年工業清新劑合作協議書
- 營養師考試總結與試題及答案
- 營養師如何有效溝通試題及答案
- 防溺水防觸電防煤氣安全
- 營養師實踐能力考核試題及答案
- 關注新鮮食材在營養中的作用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搏擊運動項目合作計劃書
- 充電樁的使用指南
- 小學排球學 練 賽一體化大單元教學的設計與實施
- 安全管理安全生產管理組織機構
- 人工智能在電力行業的應用
- 火龍罐綜合灸療法
- 加濕機作業指導書(裝配工藝)
- 生產經理職業規劃書
- 國家基本藥物臨床應用指南1
- 合規性義務清單
- M7120平面磨床控制系統PLC改造設計
- 獸醫檢驗練習題庫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