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度第一學期四年級數學教案(全冊)_第1頁
新人教版度第一學期四年級數學教案(全冊)_第2頁
新人教版度第一學期四年級數學教案(全冊)_第3頁
新人教版度第一學期四年級數學教案(全冊)_第4頁
新人教版度第一學期四年級數學教案(全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5-2016學年度第一學期教案四年級數學全冊教材分析一、全冊教學內容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大數的認識,公頃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三位數乘兩位數,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和總復習等。二、全冊教學目標1.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認識自然數,掌握十進制計數法,會根據數級讀、寫億以內和億以上的數,會根據要求用“四舍五人2.體會并認識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公頃、平方千米,掌握土地面積單位間的進率,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3.會筆算三位數乘除兩位數的乘法、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4.會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和幾百幾十乘一位數,數十數除整十數、整十數除幾百幾十數。5.認識直線、射線和線段,知道它們的區別;認識常見的幾種角,會比較角的大小,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能按指定度數畫角。6.認識垂線、平行線、會用直尺、三角板畫垂線和平行線;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7.結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動學習圖形的有關知識,發展空間觀念。8.初步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1個單位和1格表示多個單位),能用涂色的方法再跳性統計圖中描述簡單數據。9.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10.初步了解運籌的思想,形成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11.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12.養成認真作業、書定整潔的良好習慣。三、全冊教學重難點1.會根據數級讀、寫億以內和億以上的數。2.會筆算三位數乘除兩位數的乘法、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四、全冊課時安排1、大數的認識……………………15課時2、公頃和平方千米………………2課時3、角的度量………7課時4、三位數乘兩位數………………15課時5、平行四邊形和梯形……………8課時6、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20課時7、統計……………2課時8、數學廣角………3課時9、總復習…………6課時第一單元大數的認識一、單元教學內容大數的認識P2——P33二、單元教學目標1.使學生在認識萬以內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2.掌握數位順序表,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寫大數,會比較大數的大小,會將整萬、整億的數分別改寫成用“萬”和“億”作單位的數,會用“四舍五入”法把一個大數省略萬位或億位后面的尾數,求出它的近似數。3.在認數過程中,使學生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培養數感。三、單元教學重難點重點:熟記數位順序表和有關計數單位的知識,知道每個數位上數字的含義。難點:比較正確熟練地說出計數單位和數位順序和知道“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十”四、單元教學安排大數的認識……………………15課時第1課時億以內數的認識一、教學內容:億以內數的認識P2——P4二、教學目標:1、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億以及每相鄰兩個單位間的十進制關系。2、理解、掌握我國計數習慣。3、體會大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尋找數學信息的意識和能力。了解我國人口普查狀況,在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三、教學重難點重點:計數單位以及各計數單位間的關系。難點:數級、數位、計數單位的區別。四、教學準備實物投影、計數器五、教學過程(一)導入新授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萬以內的數。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我們還經常用到比萬大的數。(屏幕上隨即展示我國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及北京人口等有關數據。)同學們這些數據你會讀嗎?你能說出這個數中各個數位上的數字表示什么嗎?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億以內數的讀法,同學們有信心學好嗎?板書課題:億以內數的認識(二)探索發現1.自讀課本,你了解了億以內數的哪些新知識?先四人小組討論,再匯報,師在黑板上作簡要記錄。(1)數位名稱: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億位。(2)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億。邊匯報邊整理成數位順序表:(略)(3)計數方法:用萬作單位,一萬一萬地數,10個一萬是十萬,10個十萬是一百萬,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10個一千萬是一億。由此得出: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要求學生在小組里撥珠數一數,然后請學生代表在全班進行示范。2.分級方法:從個位起每四個數位都是一級。(1)個位、十位、百位、千位是個級。(2)萬位、十萬位、百萬位、千萬位是萬級,表示的是多少個萬。(3)億位和億位以上的數位是億級,表示的是多少個億。3.數的組成:在19612368中6在十萬位,表示6個十萬,說說其他數位上的數各表示多少?4.總結:把計數單位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他們所占的位置叫做數位。一個數字所占的數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數的大小也不同。(三)鞏固發散1.P4做一做1指名讀,全班讀。說一說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萬以上的數。2.一個整數從右邊起第五位是()位,第七位是()位,億位在第()位。3.6006006的最高位是()位,最左邊的6表示(),中間的6表示(),最右邊的6表示()4.由3個千萬、2個百萬和5個十組成的數是()5.P4做一做2獨立完成后指名訂正(四)評價反饋說一說你有什么收獲。(五)板書設計億以內數的認識(相鄰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十)億級萬級個級億千百十萬千百十個萬萬萬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位六、教學后記第2課時億以內數的讀法一、教學內容:億以內數的讀法P5——P6二、教學目標:1. 掌握含兩級的數的讀法,能正確地讀出億以內的大數,并體會理解讀數的規則。2. 通過具體的教學情境,培養學生對大數的感受,發展學生的數感。3. 培養合作,探究精神。三、教學重難點:重點:含兩級的數的讀法。難點:數位上出現0的讀法。四、教學準備實物投影、數位順序表五、教學過程(一)導入新授1、復習數位順序表知識。讓學生回答下列幾個問題:(1)從右起,第幾位是萬位?第幾位是千萬位?(2)個級含哪些數位?萬級含哪些數位?(3)萬級中各個數位對應的計數單位各是多少?2、個級的數的讀法。下面這些數怎么讀:5432 400020081051203025讓學生說一說有什么體會?(二)探索發現1、教學例2。投影出示數位表:千百十萬千百十個萬萬萬位位位位位位位位然后對照數位寫上數字。(1) 個級的數的讀法,寫出2496。(2) 萬級的數的讀法。寫出24960000。① 先讓學生嘗試讀法② 比較24960000和2496在數位上的區別。24960000含兩級的數,其中的“2496”在萬級,“0000③ 啟發:引導24960000的讀法。說說各個數位上的數表示什么?6表示6個萬9表示90個萬4表示400個萬2表示2000個萬讀作:二千四百九十六萬,并在黑板上寫出(或電腦顯示)這個數的讀法。④ 討論:2496與26960000讀法的聯系與區別。二千四百九十六┆二千四百九十六┆萬聯系:“2496”不論在個級還是在萬級都讀二千四百九十六。區別:萬級上的數表示多少“萬”,讀數時要添上“萬”字,而個級上的數表示多少“1”,讀數時就不讀這個1。⑤ 即時訓練。讀一讀:50000180000235000040000000308000040500000⑥ 小結:首先要先明確萬級上的數(可以緩出分級線);萬級上的數按照個級的數的讀法來讀;再在后面添上一個“萬”字。(3) 兩級的數的讀法。寫出6407000。① 引導觀察6407000與24960000的相同點與不同點。相同點:都是含兩級的數。不同點:6407000個級上有7000;24960000個級上是0。② 萬級、個級上都有具體的數字該怎么讀?③ 先讓學生嘗試讀一讀,然后教師總結說明;先讀萬級上的數(多少萬)再讀個級上的數。板書:640┆7000讀作:六百四十萬七千。(萬級上的數是“640”,就按照個級來讀六百四十,在添上“萬”字,然后再接著讀個級上的數。)小結:分級→先讀萬級上的數→接著讀著讀個級上的數。④ 即時訓練。讀一讀:1205000235870018006500256050(4) 每級中見有0的數的讀法。寫出10030040① 討論,嘗試讀法。② 要求按讀數的步驟進行;分別:1003┆0040讀萬級的數:一千零三萬讀個級的數。啟發:每級中間有0的應該讀零。正確讀法:一千零三萬零四十。③ 即時訓練。讀一讀:243080023000050通過練習,使學生懂得每級中間有0(不管是連續兩個0,或是3個0)的都只讀一個零;每級末尾有0的不讀零。(三)鞏固發散1.讀出下面各數2659000910058640050090750006002.選一選320500400600030870205310369500000830005000只讀一個0()讀兩個0()一個0也不讀()3.P6做一做1獨立思考后指名讀數,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指導:每一組數中,后一個數的萬級上的數就是前一個數個級上的數,只需要在個級數中再讀一個萬就可以了。4.P6做一做2同桌互讀再指名讀5.P6做一做3同桌互讀后說一說讀數的方法指導:先分級再標數位表即可。(四)評價反饋說一說你有什么收獲。(五)板書設計億以內數的讀法千百十萬千百十個萬萬萬位位位位位位位位六、教學后記第3課時億以內數的寫法一、教學內容:億以內數的寫法P7二、教學目標:1、掌握含有兩級的數的寫法,能正確寫出億以內的數。2、通過探究活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三、教學重難點重點:含有兩級的數的寫法。難點:掌握什么時候寫0、寫幾個0。四、教學準備實物投影五、教學過程(一)導入新授1、復習億以內數的讀法。(1)先要求學生讀出下面各題的數。32000120000010500003008000040500000186400108640010086004(2)說說你是怎么讀的?經過學生的回答,教師簡明概括,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掌握億以內的數的讀法。2、復習萬以內的數的寫法。(1)九千六百五十七千零八十(2)讓學生說一說萬以內的數的寫法方法。總結:從高位寫起,那一位上是幾就寫幾,那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就寫0占位。(二)探索發現剛才我們寫的幾個數,都是萬以內的數的寫法。同學們掌握了這些方法,還談到了寫數的體會,并總結出一些經驗。很好!這對于我們進一步學習寫數很有幫助。今天,我們就進一步學習新的內容─億以內數的寫法。板書:億以內數的寫法。1、教學例4。(1) 投影出示:北京大鐘寺的永樂大鐘的內外共鑄了二十三萬零一百八十四個字。嘗試寫二十三萬零一百八十四。(對照數位順序表)② 同桌互相交流。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寫的?③ 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掌握含兩級的數的寫法。如:二十三萬零一百八十四含有幾級的數?(兩級)你怎么知道?根據什么?(讀數時有“萬”字)萬級數位上是多少?個級的數是多少?④ 寫數步驟:先出示數位順序表。千百十萬┆千百十個萬萬萬┆位位位位┆位位位位寫萬級上的數。問:二十三萬零一百八十四,寫在萬級上的數字是多少?生:23。板書:(對照數位順序表)23問:個級數位上有沒有數?(有)生:184問:千位沒有數怎么辦?(用0表示或用0占位)⑤ 讀一讀。同樣,把230184分級,再讀做:二十三萬零一百八十四,然后和原來的讀數(原題目)進行比較,檢驗。(2) 寫一寫:一千五百六十九萬三千六百七十二萬三千一百一十三① 同樣,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在讓學生學出這兩個數;② 同桌之間互相交流,討論,檢驗;③提出存在的問題,有同學來講解;④ 全班交流,板書正確寫法:一千五百六十九萬三千寫作:15693000六百七十二萬三千一百一十三寫作:6723112⑤ 看數讀一讀。(三)鞏固發散1、寫例4下面的數據二十三萬零一百八十四十萬二千三百四十五三百零二萬六千二千零四十萬零七百2、P7做一做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四)評價反饋說一說你有什么收獲。(五)板書設計億以內數的寫法千百十萬┆千百十個萬萬萬┆位位位位┆位位位位一千五百六十九萬三千寫作:15693000六百七十二萬三千一百一十三寫作:6723112六、教學后記第4課時練習課一、教學內容: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二、教學目標:1、使學生理解,掌握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能正確地,熟練地讀,寫億以內的數。2、通過練習,提高學生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的意識。3、通過收集有關大數的信息的活動,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的數感。三、教學重難點重點: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難點:每級中間、末尾含有0的數的讀、寫法。四、教學準備數位順序表、實物投影五、教學過程(一)基本訓練1、對照順序表,回答。千百十萬┆千百十個萬萬萬┆位位位位┆位位位位9┆00009表示什么?這個數讀作________105┆00001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這個數讀作2300┆0000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這個數讀作_234┆0500“234”“5”這個數讀作__________。1020┆0800這個數讀作__________。2、寫出下面各數。六千三百二十二十三萬五千一百零四萬零二十要求:(1)先說一說寫數的方法,步驟(你是怎么寫的)(2)讀一讀,先明確含有幾級的數;(3)對照數位順序表寫數。(二)綜合練習1、不對照數位順序表直接寫出下面各數。(1)一百五十萬三千①由學生獨立完成;②引導解決問題的方法,逐步過度到直接寫數。如:第一步,先明確有幾級的數。第二步,劃線表示萬級,個級萬級個級,最重要的是必須明確每級含有四個數位。第三步,分級填上數字(2)寫一寫:一千零八萬二百二十六萬三千四百二百萬零六十三(三)檢測評價完成書上練習一(四)板書設計練習千百十萬┆千百十個萬萬萬┆位位位位┆位位位位六、教學后記第5課時練習課一、教學內容:練習一P8——P10二、教學目標:1、使學生理解,掌握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能正確地,熟練地讀,寫億以內的數。2、通過練習,提高學生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的意識。3、通過收集有關大數的信息的活動,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的數感。三、教學重難點重點: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難點:每級中間、末尾含有0的數的讀、寫法。四、教學準備數位順序表、實物投影五、教學過程(一)基本訓練1、P8——1獨立完成后同桌訂正并指名匯報。教師指導:強調書寫格式,表示幾個幾。有困難的同學可以多說幾組練習。2、P8——2小組內互相說一說,再指名回答。教師總結:此題就是強調萬級表示幾個萬,個級表示幾個一。3、P8——4、P9——5、P9——8獨立完成后指名板演教師總結:多位數寫法就要寫分級再對應數位表進行書寫即可。4、P8——3同桌互相讀數,再說一說讀數方法。5、(二)指導練習1、P9——6獨立看書后,嘗試寫4853000,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想的。再獨立寫其他幾組練習,最后全班訂正。教師指導:此題就是寫出數的組成。有幾個億、幾個千萬、幾個百萬……2、P10——14獨立完成后小組內先交流,再指名匯報。教師指導:0的讀法要注意:(1)級尾0不讀(2)級首與級中,只讀一個0此題只要畫出數位表,分好級,先把0放到對應的位置,其他數字最后填上,是最快、最準的方法。(三)檢測評價以下練習均獨立完成后,集體進行訂正,教師針對有問題的集中指導。1、P10——92、P10——113、P10——124、P10——13指導:右側兩個人說法要注意計數單位用法的合理性。課外練習:(1)P9——7課后按照書上提示,制作轉盤,小組內互相讀數。(2)P10——10將搜集好的信息與同學交流。(四)板書設計練習課六、教學后記第6課時億以內數的大小比較一、教學內容:億以內數的大小比較P11二、教學目標:1、理解、掌握比較大數的大小的方法,能正確地熟練地比較兩個(或兩個以上)大數的大小。2、通過探索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培養學生小組合作能力。三、教學重難點重點:理解、掌握比較大數的大小的方法。難點:多個(兩個以上)大數的比較方法。四、教學準備實物投影五、教學過程(一)導入新授下面是2011年幾個國家到我國旅游的人數,看看有哪些國家?有多少人?指名復習讀數。(二)探索發現同學們,我們已經學會讀、寫萬以內的數。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還需要對一些大數目進行比較。你會比較每兩個國家來旅游的人數嗎?自己選擇兩個喜歡的數試一試,然后跟小組同學交流你是怎樣比較億以內數的大小的?學生進行比較,教師巡視。學生匯報比較方法。教師總結:位數多的就大位數相同時,要比較最高位上的數字,最高位上數大的那個數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數相同,就比較下一個數位上的數。練習:把這些數字從大到小排一排,說一說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按位數分類)(三)鞏固發散1.P11做一做1、2獨立完成后指名訂正注意第二題用符號連接(四)評價反饋說一說你有什么收獲。(五)板書設計億以內數的大小比較六、教學后記第7課時多位數的改寫一、教學內容:多位數的改寫P12——P13二、教學目標:1、掌握將整萬的數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的方法,能正確的改寫整萬的數。2、掌握將非整萬的數用“四舍五入”法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近似數的方法。能正確改寫非整萬的數。3、理解并掌握“四舍五入”的含義,并能正確運用。4、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增強學生的科普知識,擴大學生的視野。三、教學重難點重點:多位數的改寫和求近似數。難點:將非整萬的數用“四舍五入”法改寫成以“萬”做單位的近似數。四、教學準備實物投影、課件五、教學過程(一)導入新授1、讀一讀下面各數。(先獨立思考后指名)2000000讀作3500000讀作10200000讀作86000000讀作2、寫出下面各數(獨立完成)一百二十萬二千三百寫作二百零四萬五千寫作三千零二十萬零六百八十寫作五千八百萬零七百寫作三百六十四萬八千個寫作(二)探索發現1、出示課件展示人體血液的構造,介紹紅細胞,白細胞的作用。如圖:說明在一滴血液中含有多大數目的紅細胞和白細胞,教師出示板書。一小滴血液含有:紅細胞:5000000個白細胞:10000個(2)讓學生讀一讀這兩個數。再看看這兩個數有什么特點。學生交流后,教師說明:這兩個數都是整萬的數。什么是整萬的數呢?像2000035000010000001020000……都是整萬的數。像2003535600010000051025600……都是非整萬的數。(3)明確告訴學生:在生產,生活中人們為了方便讀寫,常常將萬位后面的4個0省略掉,換成一個“萬”字來代替數末尾的4個0,這樣就把整萬的數改寫成了以“萬”作單位的數。(4)改寫。板書出示:500┆0000個=500萬個強調:把個級的4個0省略掉,在500后面寫上個“萬”字。這樣照樣讀作:五百萬個。想一想:10000個=1萬個。先讓學生來說,然后教師添上板書“1”。(5)即時嘗試。把下面的數改成用“萬”作單位的數。18000030000018000000學生獨立改成。老師巡視,觀察學生是否記住寫“萬”字,并當作要點進行強調。2、教學例7。(1)投影展示太陽和地球圖,讓學生觀察,收集信息,了解太陽和地球的大小關系。(2)讓學生讀出太陽和地球的直徑分別是多少。并說一說太陽的直徑是地球的多少倍。這時學生感到直接說出這兩個大數之間的倍數關系比較困難。(3)啟發學生想到:用“萬”作單位的數進行比較會比較方便。(4)觀察這兩個數有什么特征?怎樣把這兩個數改為整萬的數?(5)介紹“四舍五入”法及如何用“四舍五入”法將非整萬的數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①找準萬位上的數。板書:12756萬位右邊第一位上的數,是2根據“四舍五入”法規定,像這樣小于5,把它和右邊的數全舍去,改寫成0。板書:12756≈10000。說明:因為得出的是近似數,所以必須用“≈”,不能用“=”。④再把10000改寫成用“萬”作單位的數。板書10000=1萬(說明:這里兩數是相等的,只能用“=”)(6)想一想:怎么將1389000用“四舍五入”法該寫成以“萬”作單位的近似數。①先讓學生嘗試,然后教師在逐步引導。②找準萬位上的數:1389000③看萬位右邊第1位上的數9。大于5向前一位進1,再把它和右面的數全舍去,改寫成0。板書:1389000≈1390000③再把1390000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板書:1390000=139萬教師:太陽的直徑是地球的多少倍呢?(139倍)(7)即時嘗試把下面的數用“四舍五入”法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126400813285431209000先由學生嘗試練習,然后教師講評,如果學生直接“略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也可以,但要強調寫上“≈”。如:1264008≈126萬1328543≈133萬(三)鞏固發散1、P12做一做1、2獨立完成后指名匯報,并說方法。教師強調分級的重要性。2、P13做一做獨立完成后指名匯報方法,教師強調書寫格式以及省略的方法。省略百位后面則看十位上的數,省略千位后面的數就要看百位上的數,省略萬位后面的數就要看千位上面的數。(四)評價反饋說一說你有什么收獲。(五)板書設計多位數的改寫500┆0000個=500萬個1┆0000=1萬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12756≈1萬1389000≈139萬六、教學后記第8課時練習課一、教學內容:練習二P14——P15二、教學目標:1、使學生理解,掌握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能比較億以內的數的大小,并熟練進行億以內數的改寫。2、通過練習,提高學生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的意識。3、通過收集有關大數的信息的活動,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的數感。三、教學重難點熟練進行億以內數的改寫。四、教學準備數位順序表、實物投影五、教學過程(一)基本訓練1、P14——1獨立完成后展臺訂正教師指導:數學比較大小時,要求先分級再按要求比較大小。2、P14——3獨立完成后指名訂正教師指導:省略萬后面的尾數,要求看千位,再四舍五入。(二)指導練習1、P14——2獨立完成后指名匯報教師指導:近似數一般而言會有大約、左右等標志。2、P15——6獨立審題后指名說一說題意,再獨立完成訂正。教師指導:此題就是億以內數的改寫。(三)檢測評價以下練習先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1、P15——52、P15——4(四)板書設計練習課六、教學后記第9課時數的產生、十進制計數法一、教學內容:數的產生、十進制計數法P16——P18二、教學目標:1.了解數的產生過程。2.初步認識自然數。認識億級的數和計數單位“億”、“十億”、“百億”、“千億”3.體會和感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了解中國古代數學的偉大成就,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三、教學重難點重點:理解數的產生過程。難點:理解自然數的概念和十進制計數法。四、教學準備課件五、教學過程(一)導入新授數字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那么這些數是怎樣產生的呢?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關于數的知識。(二)探索發現1.數的產生。很久以前,人們在生產勞動中就有了計數的需要。例如,人們出去打獵的時候,要數一數共出去了多少人,拿了多少件武器;回來的時候,要數一數捕獲了多少只野獸等等,這樣就產生了數。2.計數符號、計數方法的產生。(可以出示書上圖)在遠古時代人們雖然有計數的需要,但是開始還不會用一、二、三這些數詞來數物體的個數。只知道“一樣多”、“多”或“少”。①計數方法那時人們只能借助一些物品來計數。如:在地上擺小石子、在木條上刻道、在繩上打結等方法來計數。例:出去放牧時,每放出一只羊,就擺一個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擺多少個小石子;放牧回來時,再把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對應起來,如果回來的羊的只數和小石子同樣多,就說明放牧時羊沒有丟。例:出去打獵時,每拿一件武器,就在木棒上刻一道,一共拿了多少件就在木棒上刻多少道;打獵回來時,再把拿回來的武器和木棒上刻的道一一對應起來,看武器和刻道是不是同樣多,如果是,就說明武器沒有丟失。結繩計數的道理也是這樣。這些計數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要數的實物和用來計數的實物一個對一個地對應起來,也就是現在所說的一一對應。②符號以后,隨著語言的發展逐漸出現了數詞,隨著文字的發展又發明了一些記數符號,也就是最初的數字。各個國家和地區的記數符號是不同的。現在表示物體個數的1、2、3、4、5、6、7、8、9、10、11等是自然數。一個物體也沒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數。師問:你們觀察一下,這些自然數是怎樣排列的?每相鄰兩個自然數的差是幾?最小的自然數是誰?最大的呢?生小組討論完派代表發言,最后請同學進行總結。最小的自然數是0,沒有最大的自然數,相鄰的兩個自然數相差1。3、十進制計數法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交往的增多,需要相互交換物品,又經過了很長時間,產生了較完善的計數方法。(小組合作完成)填寫完整并回答下面的問題:①10個一是多少?10個十是多少?……10個千萬是多少?②10個億是多少?10個十億是多少?10個百億是多少?③億位、十億位、百億位、千億位叫什么級?每級各表示什么?④一、十、百、千、萬……千億都是用來計數的,叫什么?(計數單位)⑤直到現在我們一共學了哪些計數單位?⑥億以內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小組討論)(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即十進制關系)(三)鞏固發散1.填一填①一百億有()個十億,()個百億是一千億。②從個位起,第()位是萬位,第()位是億位。③和億位相鄰的兩個數位是()和()。④()個一百億是一千億,10個()是一百億、10個億是()。⑤4在十億位,表示()個()。2.寫出一些多位數,說說每個數字所在的數位和表示的意義。(四)評價反饋說一說你有什么收獲。(五)板書設計數的產生、十進制計數法六、教學后記第10課時億以上數的認識一、教學內容:億以上數的認識P19——P20二、教學目標:1.掌握億以上數的讀、寫法。2.結合現實素材,使學生感受億以上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數感。3.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和應用數學的意識,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自我評價和善于合作的能力。三、教學重難點重點:會讀、寫億級的數。難點:掌握億以上中間和末尾有0的數的讀、寫法。四、教學準備課件五、教學過程(一)導入新授出示一些億以上數的信息。例如:①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是149600000千米。②我國平均每月生產和丟棄的一次性筷子大約是149600000雙。③2002年我國出口總額約為325600000000美元。④截止到2003年一月,我國青少年上網人數約為102000300人。師:請你比較一下這些數和以前學過的數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今天來學習億以上的數的認識。(二)探索發現第一環節億以上數的讀法1、以小組為單位合作研究:要求:(1)先自己試著讀讀這樣含有三級的數,再在小組內互相讀讀。(2)和小組內的同學交流一下,你是怎樣讀這些數的?試著說說讀數方法是什么?2、全班反饋:在學生讀的基礎上,讓學生說說讀億以上的數的方法是什么?3、說讀法時,重點處理0的讀法:在讀數時,每級中間或開頭連續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每級末尾的0都不讀。練習:800700065000615008000304000007000005000508000600000700000000010040002000400305000000(教師在這要重點抽問:哪個0讀了?哪個0沒讀?為什么?)4、師:你覺得讀含有2級的數和含有3級的數在讀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第二環節億以上數的寫法。師:我們已經學習了怎樣寫含有三級的數。你能試著寫出下面這些數嗎?1、寫出下面各數。三億寫作:三十億九千萬寫作:七千零三億零二十萬寫作:同時提供給學生思考題思考:請你思考一下有什么好方法、好經驗要和同學們交流?2、學生反饋:(1)首先全班交流數寫的對不對,訂正。(2)重點處理寫數的方法:以學生交流的形式進行方法總結。3、在這里教師要重點處理0的寫法。(1)哪個數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個數位上用0占位。(2)使學生意識到,不能讀幾個0就寫幾個0。(三)鞏固發散1、讀數(1)我國人口總數是1295330000人。(2)1997年我國糧食總產量達到494170000噸。(3)1995年我國城鄉新建住宅4300000000平方米。2、先說出下面各數是幾位數,最高位是什么位?再讀出來。2070060046008000001056000000080049020500000000030070500003、把下面的數讀出來。(1)土星是太陽系中的第二大行星,與太陽的平均距離是1427000000千米,繞太陽一周要用29年半。我們用最大的天文望遠鏡至少可看到1000000000顆星。(2)我國自行車社會擁有量為470000000,有“自行車王國”之稱。4、寫出下面各數,再指出各是幾位數。一百萬三億零七十萬十億二十億零五百零二萬五億七千八百萬四千零八十億四千零八萬六十萬三千一百二十五億零九萬5、把下面的數寫出來。(1)金星和太陽的平均距離是一億零八百二十一萬千米。(2)地球和太陽的平均距離是一億四千九百五十萬千米。(3)四川省合州縣發現的恐龍化石距今已有一億三千萬年。(4)地球上綠色植物每年吸收二氧化碳近九百三十六億噸。(5)1998年我國在校小學生約有一億三千九百五十萬人。6、P19做一做同桌互讀,指名讀7、P20做一做1、2獨立完成后,指名訂正(四)評價反饋說一說你有什么收獲。(五)板書設計億以上數的認識六、教學后記第11課時億以上數的改寫和求近似數一、教學內容:億以上數的改寫和求近似數P20——P21二、教學目標:1.使學生掌握把整億的數改寫成以億為單位的數以及四舍五入省略“億”后面的尾數求近似數的方法。理解改寫與求近似數的相同與不同。2.培養學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3.讓學生感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習樂趣。三、教學重難點掌握改寫、求近似數的方法。四、教學準備課件五、教學過程(一)導入新授出示信息:①北京每年因漏水浪費水資源100000000立方米。北京每年因漏水浪費水資源1億立方米。②北京天然氣供應量超過1400000000立方米。北京天然氣供應量超過14億立方米。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兩種記錄形式你有什么發現?兩種方法你喜歡哪種,為什么?(計數單位不同——個、億;數值相同。)為了讀、寫、算時更方便,我們常常會把這樣的大數改寫成以億為單位的數。(二)探索發現第一環節整億數改寫1.學生獨立嘗試將以下數據進行改寫。(匯報反饋)20000000010000000005305000000002.根據改寫的過程,你有什么體會?(怎樣改寫成以億為單位的數?去掉萬級、個級的8個0,換一個億字。)第二環節非整億數四舍五入省略求近似數1.學生獨立嘗試將以下數據進行改寫。(匯報反饋)103450000098765400002.根據改寫的過程,你有什么體會?怎樣把數省略億后面的尾數,改寫成用億作單位的數?3.教師總結(三)鞏固發散1、2000年北京的鐵路年運送乘客239000000人次。2001年北京的鐵路年運送乘客2510000000人次。①自己獨立完成,省略億后面的尾數。②訂正2、P20做一做3獨立完成后指名匯報并說方法,教師強調分級。3、P21做一做獨立完成后指名匯報方法,教師強調分級。(四)評價反饋說一說你有什么收獲。(五)板書設計億以上數的改寫和求近似數六、教學后記第12課時練習課一、教學內容:練習三P22二、教學目標:1、使學生理解,掌握億以上數的讀法和寫法,能熟練進行億以上數的改寫。2、通過練習,提高學生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的意識。3、通過收集有關大數的信息的活動,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的數感。三、教學重難點熟練進行億以上數的讀寫及改寫。四、教學準備數位順序表、實物投影五、教學過程(一)基本訓練1、P22——1指名口答,教師拓展練習:從右往左數,億位在哪位?十萬位呢?2、P22——3先自讀再指名回答,說一說你是怎么讀的。3、P22——4同桌互讀,再指名讀。(二)指導練習1、P22——5獨立完成指名訂正。教師指導:寫數的方法是先分級,再從最高位寫起,哪位沒有就用0占位。2、P22——6獨立思考后同桌交流。教師總結:最大的五位數是99999,最小的六位數是100000,那么最大的八位數和最小的九位數又是多少呢?(三)檢測評價1、P22——7獨立完成后指名匯報訂正2、P22——2同桌互相練習。(四)板書設計練習課六、教學后記第13課時計算工具的認識與應用一、教學內容:計算工具的認識與應用P23——P25二、教學目標:1、使學生簡單了解計算工具的發展(結繩記事、算籌等)2、向學生介紹我國的傳統計算工具——算盤,及其計算方法。使學生知道計算器上的各個功能鍵的作用,會使用計算器進行計算。3、培養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思想。三、教學重難點重點:認識算盤、計算器,計算器的使用難點:利用計算器來進行計算四、教學準備課件、算盤、計算器五、教學過程(一)導入新授前面我們了解了數是怎樣產生的,隨著數的產生,就會出現數的計算,為了計算方便,人們發明了各種各樣的計算工具,課前同學們進行了有關資料的查詢,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你所了解的計算工具?(二)探索發現計算工具的源頭可以上溯至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古代中國人發明的算籌是世界上最早的計算工具。在大約六、七百年前,中國人發明了更為方便的算盤,并一直沿用至今。許多人認為算盤是最早的數字計算機,而珠算口訣則是最早的體系化的算法。1.最古老的計算工具:算籌我國春秋時期出現的算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計算工具。計算的時候擺成縱式和橫式兩種數字,按照縱橫相間的原則表示任何自然數,從而進行加、減、乘、除、開方以及其它的代數計算。負數出現后,算籌分紅黑兩種,紅籌表示正數,黑籌表示負數。這種運算工具和運算方法,在當時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2.中國人發明算盤隨著計算技術的發展,在求解一些更復雜的數學問題時,算籌顯得越來越不方便了。于是在大約六、七百年前,中國人發明了算盤,它結合了十進制計數法和一整套計算口訣并一直沿用至今,被許多人看作是最早的數字計算機。你認識算盤嗎?對算盤有哪些了解?算盤的長方形的框內裝有一根橫梁,梁上鉆孔鑲上小棍數根,稱為檔。每根上穿一串珠子,叫算盤子兒或算珠。常見的算盤是兩顆算珠在橫梁上,每顆代表五;五顆在橫梁下,每顆代表一。計算時按規定的方法撥動算盤子兒而得出計算結果。在撥數時要先定好數位,規定哪檔是個位,然后再撥數。(規定從右往左數第三檔為個位)撥出一個數,說一說這表示多少?3.計算器。(1)計算器的使用非常的廣泛,你認識計算器嗎?出示一個計算器,你能說說每個鍵的功能嗎?(2)讓學生看課本自學,邊看自己的計算器邊看書,然后小組交流。(3)計算器的使用與算盤相比有什么優勢?(三)鞏固發散1、老師說數,請你撥,比比誰撥的快246868905632768903456789420948230982、P24練習獨立完成后教師訂正(四)評價反饋說一說你有什么收獲。(五)板書設計計算工具的認識與應用六、教學后記第14課時用計算器計算一、教學內容:用計算器計算P26二、教學目標:1.使學生能夠利用電子計算器進行簡單的計算。2.使學生知道用電子計算器計算順序和筆算順序是一樣的。3.讓學生善于觀察發現數學的秘密,能夠對一些有規律的數進行口算。三、教學重難點重點:能夠利用計算器進行簡單的計算。難點:懂得觀察發現一些有規律的數的計算。四、教學準備課件、計算器五、教學過程(一)導入新授用計算器計算386+179=(二)探索發現1、說說你是怎樣使用的。(先按“386”,屏幕上顯示386,再按“+”,屏幕顯示不變,再按“179”,屏幕顯示179,按“=”,顯示結果565。)試試AC鍵有什么功能?(清除)自己試試看:825-138=26×39=312÷8=2、比一比,看誰用計算器做的又對又快。(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9999×1=9999×2=9999×3=9999×4=說說你為什么做的又對又快。觀察上面的算式和結果,你發現什么規律?生暢所欲言。師:根據你們的發現大膽猜測,能不用計算器,直接寫出下面各題的答案嗎?9999×5=9999×7=9999×9=師總結:碰到9999乘9以內的自然數(0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數,最高位和個位就是自然數與9的乘積,中間三位數都是9。(三)鞏固發散1、用計算器計算3849+29563739×254240109196389×741572×63951000-2981425488÷2362、P26做一做1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3、P26做一做2先不用計算器計算,說一說你發現的規律,再用計算器集體訂正(四)評價反饋說一說你有什么收獲。(五)板書設計用計算器計算六、教學后記第15課時練習課一、教學內容:練習四P28——P29二、教學目標:1、使學生理解并掌握用計算器計算的方法,同時鞏固億以上的數的相關知識。2、通過練習,提高學生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的意識。3、通過收集有關大數的信息的活動,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的數感。三、教學重難點能熟練進行計算器的計算,同時會億以上數的讀寫及改寫。四、教學準備數位順序表、實物投影五、教學過程(一)基本訓練1、P28——1獨立用計算器計算,再集體訂正。2、P28——3獨立筆算,再用計算器驗算,指名訂正后,教師提問:怎樣求一共花多少錢?單價是什么意思?(二)指導練習1、P28——4獨立用計算器計算后找一找規律。教師指導:只要乘出個位,把與因數相同的數字寫在個位,它后面的數字寫在得數的前幾位,再把其余的數字依次寫。如:142857×6用7×6=42,那么得數的個位上是2,把因數142857中2后面的857寫在得數的前幾位上,其余的14再寫在857和2的中間即可,則是857142.2、P29——5教師與學生獨立計算,學生用計算器,教師用口算進行比賽。教師指導:觀看這7個數,你發現了什么?503拿出3個給497,那么497變成500,以此類推,通過移多補少變成7個500,即3500.3、P29——9不用計算器計算,檢查下列各題錯誤的原因。教師指導:不僅能檢查出來錯誤,而且要分析按錯了那個鍵。38×45一題錯誤點在于按鍵按成了38×46(三)檢測評價1、P29——72、P29——8以上兩題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3、P28——2同桌互相出題,先獨立筆算,再用計算器驗算。4、P29——6同桌互相出題,互相讀數。(四)板書設計練習課六、教學后記第16課時大數的認識復習課一、教學內容:大數的認識復習課P30二、教學目標:1.進一步復習億以內數的數位順序表。2.進一步復習鞏固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比較大小,省略億、萬后面的數。3.結合練習使學生感受億以內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數感。三、教學重難點重點:進一步復習鞏固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省略億、萬后面的數。難點:以練習的方式來鞏固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四、教學準備課件五、教學過程(一)知識梳理第一環節復習數位順序表1.讓學生回憶一下億以內數的數位,并指名同學背誦。2.在黑板上掛數位順序表,問:你們還記得如何分級嗎?(從個位到千位為個級,萬位到千萬位為萬級。)3.師:個級表示有幾個什么?萬級表示有幾個什么?億級表示有幾個什么?4.師:我們還知道每兩個相鄰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5.講評練習有關這方面的練習。第二環節復習億以內數的讀法1.師:我們已經學習了億以內數的讀法,那么在讀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問題?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第一步要分級,用逗號或虛線隔開,從高位往低位讀起。)2.億級、萬級和個級的讀法有什么不同。如:40052136(四千零五萬二千一百三十六)108430052019(一千零八十四億三千零五萬兩千零一十九)師:億級多了一個億字,萬級多了一個萬字。復習中間和末尾有零的讀法①每一級的末尾有零。如:7890000讀作:七百八十九萬4500000000讀作:四十五億師:每一級末尾的零都不讀。②中間和末尾有零的情況。如:40052136讀作:四千零五萬二千一百三十六143508710532讀作:一千四百三十五億零八百七十一萬零五百三十二師:零放在什么位置要讀?(每一級前面和中間的零都要讀。)師:中間兩個零或多個零要怎樣讀呢?(都只讀一個零。)4.請同學把讀法的法則在總結一遍,然后全班讀一遍加深印象。第三環節復習億以內數的寫法1.師:我們已經學習了億以內數和億以上數的寫法,那么在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問題?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第一步要判斷最高位是哪一位,從最高位寫到最低位。)七千萬零五百(70000500)2.師:每一級的末尾沒有單位時該怎么辦?誰舉一個例子。(每一級的末尾沒有單位時應該用零占位。如:五百二十一萬寫作:5210000)3.師:是不是讀零的地方都寫一個零?七千萬零五十。(70000050)(要對準數位一位一位往下寫,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寫0占位。如:六百萬八千6008000)第四環節比較大小師:在比較大小的時候,我門應該怎么做?第一步?有幾種情況?(第一步分級)師:如果數位相同和不同怎么辦?看題目:208090>200809(數位相同時,要從最高位比較,如果最高位相同,就一步一步的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為止。)生肯定,如果學生回答不完整,可以請同學補充。如:1900<2萬師:如果碰到這樣的數時,應該怎么辦?(可以先把2萬化成阿拉伯數字。)師:然后在按照比較的方法。如:3458<123456(數位不同,只要看數位多的數,那個數就大。)第五環節省略“億”“萬”后面的尾數1.整億整萬的數。如:4700000=470萬12700000000=127億師:這樣的數要怎樣省略?(整萬的數要省略四個零,后面加一個萬字,整億的數要省略億后面的八個零,加一個億字。)2.求近似數如:12924800≈1292萬272000000≈3億3507200000≈35億師:求近似數要怎么求?(省略萬后面的尾數要看千位上的數,然后省略后面的數,加一個萬字)省略億后面的尾數要看千萬位上的數,然后省略后面的數,加一個億字。在這里要重點強調整數和近似數是不同的,要注意符號。(二)綜合訓練1、填空(1)10個一千是(一萬),(10)個百萬是一千萬。⑵從個位起,第五位是(萬位),計數單位是(萬),第九位是(億位),計數單位是(億),第十二位是(千億位),計數單位是(千億)。⑶1702030009是(十)位數,它的最高位是(十億位)。⑷十萬十萬地數,數100次是(一千萬)。⑸一個數是由7個十萬、6個萬和3個十組成的,這個數寫做(760030)。⑹一個數千萬位上是8,萬位上是5,其它各位上都是0,這個數是(80050000)。⑺1個百萬是(10)個十萬,1個千萬是(10)個百萬,(100)個百萬是一億。⑻在4和6之間填上(5)個0,這個數就萬為四百萬零六。⑼30300030最高位上的3表示(3個千萬),中間的3表示(3個十萬),最后的3表示(3個十)。⑽591000是由(59)個(萬)和(1000)個(一)組成。2、在〇里填上“>”、“<”或“=”。567765〇5767563560000〇356萬3、按要求寫數。90000000000噸=億噸810000千克=萬千克4、求近似數。74380≈萬(四舍五入到萬位)。1309998572≈億(四舍五入到億位)。5、用2、7、0、3、1這五個數組成一個五位數,其中最大的數是(73210),最小的數是(10237),約等于7萬的最小的數是(70123),約等于3萬的最大的數是(32710)。6、用5、4、7和2個0組成五位數,使這個數:⑴只讀一個零:50047,50074,40057,40075,70045,70054⑵讀兩個零:50407,40507,70405,50704,40705,70504⑶一個零也不讀:54700,45700,75400,57400,47500,74500(三)板書設計大數的認識復習課億以內數的讀、寫法十進制計數法億以內數的大小比較億以上數的讀、寫法數的改寫及求近似數認識計算工具以及用計算器計算六、教學后記第17課時練習課一、教學內容:練習五P31——P32二、教學目標:1、使學生理解并掌握本單元的相關知識。2、通過練習,提高學生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的意識。3、通過收集有關大數的信息的活動,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的數感。三、教學重難點能熟練掌握本單元的知識。四、教學準備數位順序表、實物投影五、教學過程(一)基本訓練1、P31——1獨立完成后指名匯報。教師強調:注意多位數分級的要求。2、P31——2獨立完成后指名匯報。3、P32——5獨立完成后指名訂正。教師指導:此類比較大小的習題可以先分級改寫,再比較。(二)指導練習1、P31——3獨立思考并填空,指名說一說你發現的規律,最后用計算器集體驗證。教師指導:一位數與9的乘積分別放在千位和個位,百位和十位均是9.2、P32——6獨立思考后指名說一說想法。再獨立完成并訂正。教師指導:現將數字分級,看改寫的結果,若沒有進一,則是“四舍”,若進一,則是“五入”。3、P32——7獨立完成后,指名匯報算法。教師指導:第(1)(4)題需要用計算器。第(2)(3)題用到湊整數的方法解答。4、P32——8獨立完成后說一說你發現的規律教師指導:第一豎列每一行的乘積比前一行的乘積多一個8,且乘積個位上的數字比上一個乘積的個位多1。第二數列每一行的結果比前一行的結果多一位數,且每一行的結果是從大往小依次遞減的。(三)檢測評價1、游戲:P31——4按書上要求進行游戲,想一想怎樣設計能使自己贏的幾率更大?教師指導:講摸到的大數盡量放在最高位,小數放到最末位。(四)板書設計練習課六、教學后記第18課時1億有多大(活動課)一、教學內容:1億有多大P33二、教學目標:1.通過收集信息、操作實驗、討論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驗1億的大小,發展數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2.初步獲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3.獲得成功的體驗,初步樹立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自信心。三、教學重難點重點:形成1億有多大的空間觀念。難點: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操作,從而能主動總結研究方法。四、教學準備紙張、書、大米、黃豆等。五、教學過程(一)確立問題設計方案1.明確活動目的、要求。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創設現實情境,結合具體素材描述。一億的大小,從中體會一億的大小。2.確立研究的問題。例:一億粒大米有多少?一億個學生在一起占用多大面積?口算一億道口算題需要多少時間?一億個硬幣摞在一起有多高?步行(汽車、飛機行駛)一億米需要多少時間?幾滴血中有一億個紅細胞?一億滴水有多少?一億雙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多少棵大樹?3.制定活動方案。(1)活動步驟。(2)活動準備和分工安排。并把活動步驟、活動準備和分工安排填寫在活動記錄表中。(二)動手實踐各小組依據方案開展活動,并將獲得的數據、推算過程補充記錄在記錄表中。教師參與到學生活動中有針對性的指導、幫助。(三)獲得結論學生根據對信息、數據的分析,結合具體情境描述出一億的大小。(四)表達交流1.各小組陳述整個活動過程。2.活動小結。A進一步想象一億有多大。B對小組的活動過程進行評價。說一說你有什么收獲。六、教學后記第二單元公頃和平方千米一、單元教學內容公頃和平方千米P34——P37二、單元教學目標1、認識和理解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公頃、平方千米,通過計算、觀察、推理、想象等方式,體會公頃和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2、掌握土地面積單位間的進率,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3、使學生能應用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和有關面積單位換算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4、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相互合作學習的能力。三、單元教學重難點重點:認識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體會公頃和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難點:幫助學生建立1公頃、1平方千米有多大,以及掌握公頃和平方千米之間的簡單換算。四、單元教學安排公頃、平方千米……………………2課時第1課時公頃和平方千米一、教學內容:公頃和平方千米P34——P35二、教學目標:1、認識和理解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公頃、平方千米,通過計算、觀察、推理、想象等方式,體會公頃和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2、掌握土地面積單位間的進率,知道1公頃=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3、使學生能應用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和有關面積單位換算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并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相互合作學習的能力。三、教學重難點重點:認識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體會公頃和平方千米的實際大小。難點:幫助學生建立1公頃、1平方千米有多大,以及掌握公頃和平方千米之間的簡單換算。四、教學準備課件五、教學過程(一)導入新授師:同學們,在我們身邊處處都有與數學有關的信息,現在我們就來個就地取材。(1)師隨手拿起一個卡片,問:它的表面面積大約是45()。(2)數學書封面的面積大約是3()。(3)黑板的面積大約是3()。師:剛才同學們都講的是什么單位?(面積單位)我們已經學過哪些常用的面積單位?學生回憶說一說。(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誰能用手比劃一下1平方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分別有多大?從你們響亮的回答中,老師知道你們對面積單位掌握得很扎實,同時,我也了解到你們非常關注身邊的一些事物,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習慣,希望大家繼續保持。接著出示:我們學校的占地面積約2()。師:能填我們學過的單位嗎?(二)探索發現師:表示一些較大的面積,如土地面積、森林面積、沙漠的面積等等,常常會用一個較大的面積單位,它們是公頃和平方千米。板書:公頃和平方千米的認識1、認識公頃(1)自學公頃,初步感知師:1公頃到底有多大?“公頃”和“平方米”之間到底有怎樣的聯系?請同學們打開書。(學生看書)師:誰能把自己看書的收獲和大家交流一下?(2)學生匯報,師板書: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3)推算: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學生推算后匯報,師板書)100米×100米=10000平方米=1公頃師:關于公頃,老師也上網查閱了有關資料,請大家欣賞。(課件出示有關資料的圖文信息)a、北京的故宮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占地面積約72()。b、世界上最大的廣場是天安門廣場,面積大約40()。c、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會場“鳥巢”的建筑面積約為20()。2、認識平方千米(1)師:你知道1平方千米有多大嗎?猜一猜1平方千米可能是邊長多少米的正方形的面積?(2)使學生明確:邊長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千米。(3)師: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公頃?推導:1平方千米是邊長為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也就是1000×1000=1000000(平方米)10000平方米=1公頃,所以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頃(4)那么大約多少個鳥巢的面積是1平方千米呢?學生思考并回答延伸a、上海市的面積大約是6340平方公里。b、中國地大物博國土面積約是960萬平方千米(平方公里)。c、俄羅斯的國土面積居世界第一位,約為1710萬平方千米。(三)鞏固發散1、單位換算1公頃=()平方米1平方千米=()公頃3公頃=()平方米5平方千米=()公頃20000平方米=()公頃800公頃=()平方千米2、P34做一做獨立完成后指名訂正教師指導:邊長1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0×10=100(平方米)1公頃=10000平方米,10000里面有100個100,因此需要100個。2、P35做一做獨立完成后指名訂正教師指導:1平方千米=100公頃,100里面有5個20,因此有5個“鳥巢”那么大。(四)評價反饋說一說你有什么收獲。(五)板書設計公頃和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100公頃=1000000平方千米六、教學后記第2課時練習課一、教學內容:練習六P36——P37二、教學目標:1、通過練習,鞏固常用土地面積單位間的進率。牢固建立1公頃、1平方千米的表象。2、通過練習,能熟練運用面積單位間的進率解決實際問題。3、培養學生良好的空間想象能力。三、教學重難點重點:鞏固常用土地面積單位間的進率。牢固建立1公頃、1平方千米的表象。難點:能熟練運用面積單位間的進率解決實際問題。四、教學準備課件、投影五、教學過程(一)基本練習1、P36——2獨立完成后,指名匯報,并說一說比較大小的方法。2、P36——3獨立完成后,指名匯報,并說一說比較大小的方法。3、P36——5獨立完成后,指名匯報。教師總結:一般城市的面積是平方千米,屋子的面積是平方米,花園、公園、果園、體育場等是公頃。(二)指導練習1、P36——4獨立完成后,指名匯報想法。教師指導:先算出游泳池的面積25×50=1250(平方米)算一算10000里有幾個1250.估算時,先確定是大于5小于10的數。2、P37——7獨立計算,訂正后說一說你的感受。3、P37——8獨立完成,指名訂正。教師指導:此題要求排列名,且按從小到大的順序。(三)檢測評價1、P37——6獨立完成集體訂正2、活動:P36——1教師給出學校操場平面圖,學生計算后,比較是否達到1公頃,課后再到操場參觀,感受大小。3、課后活動:P37——9回家完成后,小組內交流。(四)板書設計練習課六、教學后記第三單元角的度量一、單元教學內容角的度量P38——P46二、單元教學目標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線段,認識射線和直線,知道線段、射線和直線的區別。2.使學生認識常見的幾種角,會比較角的大小,會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數和按指定度數畫角。三、單元教學重難點重點:加深對角的認識,形成畫角和量角的技能,初步培養學生的作圖能力。難點:認識平角和周角,以及平角、周角、銳角、鈍角和直角之間的關系。四、單元教學安排角的度量……………………7課時第1課時線段、直線、射線和角一、教學內容:線段、直線、射線和角P38——P39二、教學目標:1、使學生認識射線,直線,能識別射線、直線和線段三個概念之間的聯系和區別。使學生認識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2、通過觀察、操作學習活動,讓學生經歷直線、射線和角的表象的形成過程。3、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概括的初步能力。體會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能夠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三、教學重難點重點:角的意義。難點:射線、直線和線段三者之間的關系。四、教學準備課件、活動角、尺或三角板五、教學過程(一)導入新授復習線段的特點。請你自己畫一條線段,想一想它有什么特點?(線段必須直,且有兩個端點)師:為了表述方便,可以用字母來表示線段,如線段AB。(二)探索發現1、如果將線段兩端無限延長就得到一條直線。(1)直線有什么特點?(沒有端點,兩端是無限延伸的)(2)直線可以用“直線AB”來表示,還可以用小寫字母表示,如直線l.(3)學生嘗試畫直線。(4)線段和直線有什么關系?2、認識射線。(1)課件顯示,學生感知線段一端無限延長就得到一條射線。(2)射線有什么特點?(只有一個端點,另一端無限延伸)(3)生活中你見過射線嗎?(4)指導學生用尺或三角板畫射線。思考:線段、射線和直線三者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出示表格:以小組為單位填表名稱圖形端點數延伸度量線段射線直線思考:由一點可以畫幾條直線?幾條射線?過兩點可以畫幾條直線?3、認識角(1)從一點引出的射線中留下兩條,問:這個圖形認識嗎?那么什么叫做角?角該用什么符號表示?下面我們來研究角。(2)建立角的概念回憶畫角的步驟:①畫出一點,從這一點引出一條射線;②從這一點再引出另一條射線;③寫出各部分名稱到底什么叫角?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這個點叫做和角的頂點,這兩條射線叫做角的邊。角的符號用“∠”表示。如記作∠1,讀作角1(三)鞏固發散1、一條長5分米的()。A直線B射線C線段D以上答案都可以2、直線和射線比()A直線長B射線長C一樣長D無法比較3、P39做一做獨立判斷,指名訂正教師指導:說一說直線、射線、線段的不同。4、P39做一做獨立完成后指名說一說你是怎樣數的。教師指導:要求按照一定的順序數數。(四)評價反饋說一說你有什么收獲。(五)板書設計線段、直線、射線和角名稱 聯系 區別線段 都是直的線段是直線的一部分 兩個端點,可以度量射線 一個端點,無限長直線 沒有端點從一點到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六、教學后記第2課時角的度量一、教學內容:角的度量P40——P41二、教學目標:1.聯系已有的學習經驗,體會計量角的大小需要有統一的計量單位,認識角的計量單位,建立1°的表象。2、在觀察、交流的基礎上,認識量角器的結構與功能;經歷探索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和過程,初步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3、通過量角,感受角的大小與所畫邊的長短無關;初步感知三角尺上三個內角和的特點。4、通過一些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三、教學重難點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量角。四、教學準備課件、量角器五、教學過程(一)導入新授回憶什么是角,請你畫一個角。怎樣知道你畫的角的大小呢?這就需要有統一的計量單位和度量工具。這節課就來學習角的度量。(二)探索發現1、認識計量角的單位要測量一個角的大小應該選用一個合適的角作單位來量,人們將圓平均分成360份,將其中一份所對的角作為度量角的單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記作1°,根據這一原理,人們制作了度量角的工具——量角器。量角器是把半圓分成180等份。2、認識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線、內外圈刻度。(1)師:量角用什么工具?請大家仔細觀察自己的量角器,認真地研究,看看你有什么發現。(2)小組合作研究量角器。(3)學生匯報研究的結果。注意這里要盡量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問題還可以讓學生來解答。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要說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線及內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等。根據回答做出下列板書:中心、0度刻度線、內刻度和外刻度。總結:量角器上內圈刻度是按逆時針方向排列的,外圈刻度是按順時針方向排列的。刻度線匯集的一點,是量角器的中心點。請分別找出內外刻度中0°20°90°135°180°。只給小組同學看。3、嘗試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1、出示下列角(教材第41頁例1),問:這個角你能讀出它的度數嗎?(因為沒有標角的度數,所以學生讀不出)。接著問:要讀出這個角的度數該怎么辦?(用量角器)指導學生實際操作,按步驟去量角。①使量角器的中心點與角的頂點重合;②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線與角一條邊重合;③看角的另一條邊所對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這個角的度數。教師邊說明邊演示,巡視加以指導。獨立測量P40∠2的度數。2、量出下列角的度數。(突出第二個角的邊不夠長可以延長邊來量,要問學生為什么可以延長邊來量的道理)。總結:角的一邊與哪條0°刻度線重合,就讀哪圈的刻度,一般情況下,開口向左讀外圈刻度,開口向右讀內圈刻度。四、比較角的大小。不測量比較哪個角大?再用量角器量下面的兩組角,比較一下它們的大小。(教材第41頁做一做2例1)討論:你發現了什么?角的大小和什么有關?總結結論: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畫出的長短沒有關系。角的大小要看兩條邊叉開的大小,叉開得越大,角越大。(三)鞏固發散1、P41——1獨立完成后指名匯報讀數的方法,教師強調看哪圈刻度。2、P41——2先觀察,比較大小,再測量,你有什么發現。教師總結: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長短無關。3、P41——3獨立測量,全班訂正。(四)評價反饋說一說你有什么收獲。(五)板書設計角的度量量角器計量單位1°角的大小與兩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六、教學后記第3課時角的分類一、教學內容:角的分類P42——P43二、教學目標:1.會根據角的度數區分直角、銳角、鈍角、平角和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關系。2.通過觀察、操作學習活動,讓學生經歷平角和周角形成過程,并根據角的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