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尚路-鄭州市西一中學-八下8課《經濟體制改革》課件_第1頁
魏尚路-鄭州市西一中學-八下8課《經濟體制改革》課件_第2頁
魏尚路-鄭州市西一中學-八下8課《經濟體制改革》課件_第3頁
魏尚路-鄭州市西一中學-八下8課《經濟體制改革》課件_第4頁
魏尚路-鄭州市西一中學-八下8課《經濟體制改革》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經濟體制改革八年級歷史1.掌握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主要內容。2.理解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措施及意義。3.了解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情況,認識改革對于中國發展的重大意義。學習目標第一篇

迎改革春風第二篇

走時代前列第三篇

創中國奇跡01改革的起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02改革的重點——城市經濟體制改革03改革的焦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第一篇

迎改革春風

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變革生產關系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一系列環節,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其實質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名詞解釋什么是經濟體制改革?1978年全國人民公社社員從集體分配到的收入平均74.67元,其中2億農民平均收入低于50元,有1.12億人每天能掙到0.11元,1.9億人每人每天能掙0.13元,有2.7億人每天掙0.14元。有2/3農民生活水平不如50年代,1/3農民生活水平不如30年代。中國農村陳云(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1978年12月說:建國快三十年了,現在還有要飯的,怎么行呢?鄧小平(中共中央副主席)1980年4月說:現在說我們窮還不夠,是太窮。領導認識全民所有制單位職工的平均工資:1957年是637元,1978年是644元。天津市:1975年,工廠第一線工人70%是二級工,月薪41.5元。1950年人均住房面積3.8平方米,1972年,3平方米。中國城鎮1978年,我國每個職工平均創造的價值只有0.9萬元人民幣,而美國為6.5萬美元。1952年到1983年,國家向重工業投資4150億元,同期重工業給國家積累的資金只有8150億元。經濟效益經濟體制改革前中國的現狀?如何改?

政治的空談往往淹沒一切。這并不是哪一些同志的責任,責任在于我們過去沒有及時提出改革。但是如果現在再不實行改革,我們的現代化事業和社會主義事業就會被葬送。——1978年12月13日,鄧小平在中央工作會議閉幕會上的講話01改革的起點改革為什么要從農村開始?

在鳳陽縣前進生產隊,10戶人家中4戶沒有門,3戶沒有水缸,5戶沒有桌子。生產隊長一家10口人,只有1床被子、7個飯碗!

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

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攆人。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中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村不穩定,國家就不穩定。農村生產力水平低,農民生活比較貧困。農業是改變中國落后面貌的關鍵。人民公社的體制下,集中勞動,統一分配,吃大鍋飯,嚴重挫傷農民積極性。在農村正式進行大規模改革前,有些地方的農民已經開始了包干到戶的實驗。農業地位農村現狀農村體制改革先聲改革為什么要從農村開始?01改革的起點小崗村的故事

在改革開放尚未拉開帷幕,飽嘗饑餓之苦的小崗村村民,以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冒死”按下了“大包干”的紅手印。今天就讓我們回到1978年的那個夜晚,去了解那段驚心動魄又振奮人心的歷史。·請同學們演繹歷史情景劇

《小崗村》鳳陽縣小崗村舊照鳳陽縣小崗村今照

嚴立富、嚴立華、嚴立坤、嚴金昌、關友生、關友江等18個人集合在一破舊的小房間里眉頭緊鎖,氣氛有些緊張,最后嚴立華忍不住開口......嚴立華:(搖頭)再這么下去我們非得去討飯不可!嚴立坤:(無奈)唉!可不是嘛!現在人家都說“鳳陽地多不打糧,碾了一住就逃荒,只見鳳陽女出嫁,不見新娘進鳳陽!”關友生:(生氣)外面都傳成這樣了,可咱們自己人呢?還不是“頭遍哨子不買賬,二遍哨子伸頭望,三遍哨子慢慢晃,到了田頭忘帶鋤,再去回家逛一逛!”一點活都不肯干!嚴立富:(嘆氣)這樣怪不得他們,現在農民到地里去,不管怎么干活都一樣,思想已經搞亂了呀。說完眾人又一次陷入沉默這時嚴金昌打破了沉默嚴金昌:(握拳)既然村里統一經營不行,我們干脆分田包干到戶。這樣各家種各家的田,各家為各家努力,自負盈虧!嚴立富:(驚訝)金昌大哥!這不成啊!這田是公社的!我們怎么能自己承包呢?嚴金昌:(咬牙)如果繼續走公社化我們就要討飯了,就要挨餓了!事到如今不如豁出去拼一拼!嚴立富:確實如此,(轉向眾人)那大伙覺得呢?眾人議論紛紛關友江:我覺得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分田到戶,總有一線生機。嚴金昌:如果大伙都同意,那今天在場的包括我18個人就訂立字據,一同奮斗!

眾人點頭稱是于是一場農業經濟體制改革的嘗試悄悄在小崗村開始了1978年12月地點嚴立華家我們分田到戶,每戶戶主簽字蓋章,如此后能干,每戶保證完成每戶的全年上交和公糧。不在(再)向國家伸手要錢要糧。如不成,我們干部作(坐)牢殺頭也干(甘)心,大家社員也保證把我們的小孩養活到十八歲。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村民的“生死契”請討論以下問題:為什么“分田到戶”會“坐牢殺頭”?為什么“坐牢殺頭”也要“分田到戶”?小崗村“分田到戶”的做法結果如何?中央對這種做法持什么態度?小崗村的做法對全國農村改革產生了什么影響?

唯因這四個字(分田到戶)在社會主義中國已經被打入“另冊”。十六年前,也就是1962年,毛澤東宣布這是導致中國分化為貧富兩極,以至最終必會資本主義復辟的行為。今天若再打開這本“另冊”,實在是行近乎叛逆之事……一旦事發,種種階級斗爭的手段即使不會酷烈到誅滅九族,他們和他們未成年的兒女也是斷斷脫不了干系的。——凌志軍《1978歷史不再徘徊》

由于分配上搞平均主義、吃大鍋飯,影響了人們生產積極性的發揮,糧食產量極低,小崗村最好的年景每人每天9兩糧食,收入0.11元;最差的一年每人每天2.8兩糧食,收入0.04元。小崗村當時共有20戶人家,115人,除了1戶外,其他戶每年都要外出討飯。——趙海均《30年》進退兩難的抉擇、膽戰心驚的改革小崗村1979年賣給國家糧食12497公斤,超過政府計劃的7倍;賣給國家油料12466公斤,超過國家規定任務的80倍。還有錢,小崗農副產品收入47000元,平均每人400多元。在當時,對這群“叫花子”來說,這無疑是一座光芒四射的金山。——馬立誠、凌志軍著作《交鋒》敢為人先的實踐、前所未有的收獲1979年解決溫飽的小崗村農民破天荒地向國家踴躍交售公糧轉眼到了1979年的春節,安徽省委書記萬里到小崗村考察萬里:你們這一年的糧食產量相當于以往5年的總和啊!看到你們種地的積極性,看到這么多糧食,我真的為你們感到高興啊!嚴金昌: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在公有制的基礎上,把土地長期包給各家各戶使用,勞動熱情一下被激發了!我們大伙形象地說,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哈哈哈哈哈!萬里:看來是或非,只能從是否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來衡量,看時間來檢驗!你們的辦法,明年可以干,后年還可以干!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導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逐步在全國推開,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國農村普遍實行。對比歸納人民公社制度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土地所有制勞動方式經營方式分配方式

啟示: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土地公有集中勞動統一經營大鍋飯土地公有,農民擁有土地的使用權以家庭為單位自主經營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促進了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的提高;推動了農村鄉鎮企業的迅速發展,為農民致富和實現現代化開辟了一條新路。推廣1983年,基本在全國農村普遍實行。意義基礎形式“包干到戶,自負盈虧”土地公有制原因人民公社制阻礙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實施1978年,始于安徽鳳陽小崗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01改革的起點01改革的起點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進城異軍突起的農村鄉鎮企業

當年貼著身家性命干的事,成為中國改革的一聲驚雷,成為中國改革的一個標志。從“紅手印”開啟改革的序幕,到“紅證書”土地確權,再到“分紅利”增收富民,小崗村像中國農村改革的一面鏡子,映照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滾滾洪流,映照著中國“三農”發展的鏗鏘步伐,也映照著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01改革的起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那年上海的天氣很熱,企業為了不影響生產,采取降溫措施。當時的降溫措施比較簡單,主要是風扇、鼓風機,但是企業即使采取這樣的措施也沒有主動權,要經過層層報批,當時經過11個部門的審批,要蓋11個圖章,等最后的圖章蓋完,夏天已經過去了。

——廣州日報

(1984年剛上任青島電冰箱廠時)“上班八點鐘來,九點鐘走人,十點鐘時,隨便往廠區大院里扔一個手榴彈也炸不死人。”

——張瑞敏(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單一的公有制、沒有自主權的企業、沒有積極性的員工政企不分,企業缺乏自主權工人缺乏生產積極性02改革的重點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現行體制條條框框捆住了我們手腳,企業處在只有壓力,沒有動力,也談不上活力的境地,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這是我們最大的煩惱……為此,我們懷揣冒昧、大膽地向你們伸手要權,請給我們松綁,給我們必要的權力。”雙匯的蛻變故事

河南漯河肉聯廠,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型屠宰廠。旺季每天出貨量也就二三百頭豬,淡季長期停工待料,連年虧損。1984年,漯河肉聯廠作為第一批改革試點企業,從此開啟了不可復制的改革元年,步入了艱難曲折的求生與之路。肉聯廠每年宰殺多少豬由誰定?生豬的收購價格由誰來定?生豬的銷售價格由誰來定?肉聯廠的銷售渠道由誰來定?計劃經濟體制干多干少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企業設備簡陋、技術落后管理落后,虧損達534萬元產品單一,連續26年虧損政企不分,政府管的太多企業缺乏生產經營自主權缺乏激勵機制,工人沒有生產積極性;工廠缺乏市場競爭力瀕臨倒閉。河南漯河肉聯廠如何邁出改革第一步?

萬隆“屠宰業的喬布斯”

1984年7月萬隆當選為改革試點的漯河肉聯廠廠長。通過改革,企業獲得更多的自主權。他拿到“人財物產供銷”的管理支配權,如提高收購生豬價格,解決了工廠長期無米下鍋的難題。他率先打破“鐵飯碗”和“鐵工資”,實行多勞多得的浮動工資制度。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增強了企業的活力。當年就實現盈利,結束了26年的虧損歷史。雙匯的蛻變故事1992年2月,第一支“雙匯”牌火腿腸問世。1994年8月以漯河肉聯廠為核心組建并成立雙匯集團。1996年,隨著業務逐漸擴大,雙匯引入第一筆外資。外資的引入為雙匯增添了血液。1998年12月,“雙匯實業”在A股上市。通過上市募集7億多元資本,企業發展進入了快車道。2013年,雙匯國際斥資71億美元并購全球最大的豬肉食品企業美國史密斯菲爾德公司。今天的雙匯已發展為市值逼近千億、規模全球第一的“肉業帝國”,穩坐行業霸主地位。02改革的重點城市經濟體制改革1.所有制形式把原來的單一的公有制經濟,變為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合資企業外資企業2.管理方式對國有企業實行政企分開,逐步擴大企業的生產經營自主權,實行經營責任制3.分配方式以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前后內容對比改革前改革后所有制形式單一的公有制公有制為主、多種所有制并存管理方式高度集中,政企不分政企分開,擴大企業自主權分配方式吃大鍋飯,平均主義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企業活力增強擴大企業自主權職工積極性提高中心環節:增強企業活力

目標:建立現代企業制度03改革的重點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原因計劃經濟體制形式單一,政企職責部分,沒有自主權,抑制了企業和職工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開始內容中心環節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增強企業活力意義大大調動了企業、職工的積極性,增強了企業的活力。我國城鄉出現了經濟大發展的嶄新局面。課本40頁03改革的焦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傳統觀點認為:社會主義=計劃經濟

計劃經濟是根據政府計劃調節經濟活動的經濟運行體制。資本主義=市場經濟

市場經濟是指通過市場配置社會資源的經濟形式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計劃經濟

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所以社會主義完全可以利用市場經濟。

“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03改革的焦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992年1993年21世紀初中共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03改革的焦點社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