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概論復習資料_第1頁
設計概論復習資料_第2頁
設計概論復習資料_第3頁
設計概論復習資料_第4頁
設計概論復習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設計概論——填空題

第一章:導論

1.設計(design),在漢語中最基本的詞義是選叟與規劃.

2.在文學藝術方面,與設計同義的還有(意匠)一詞,意匠即意圖與匠心,

指創作中的構思與設想.

3.漢語中的“設計”,最早是(計謀)的意思.

4.設計師人類改變原有事物,使其(變化、增益、更新、發展)的創造性。

設計師構想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即人類一切(有目的)的價值創造活動。

5.環境藝術設計是一個新興的設計學科,它所關注的是人類(生活設施)和

(空間環境)的藝術設計.

6.平面設計來自英文"GraphicDesign”一詞,1922年美國設計師(德維

金斯)在講述自己的書籍裝貞設計時第一次使用了這個詞。這是設計一詞最先使

用。

7.平面設計,其設計的對象和范圍限定在“二維”的空間維度之中。二維的

設計,主要是(圖形)、(文字)等形象和(信息要素)的綜合設計。

8.“裝潢”原指古代書畫卷軸的(“裝裱

9.染織設計包括了(印染)和(織造)兩部分

10.20世紀上半葉,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書籍裝禎、商品包裝、廣告等設計

取得好的業績、(美術家同時也是設計家)的現象是當時一大特色。

11.中國建筑師以自強的民族性格設計出一批富有民族傳統優秀建筑和室內設計

作品,如(呂彥直)設計的(南京中山陵)和(廣州中山堂)、(中山藏經樓)

等建筑。

10.(貝律銘)設計北京香山飯店。

11.從20世紀50年代初期至20世紀70年代,(花布設計)是主體。

第二章:藝術設計的歷史

1.可以說人類的設計是從(石器)。

2.(陶器的制作)是人類文明史上第一次利用火將一種物質改變成另一種物

質的偉大創舉,以(陶器的產生)為標志,人類亦結束了上百萬年的狩獵生活而

開始農耕和定居。

3.(彩陶)是中國新石器時代陶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器物。中國現今發現較

早的彩陶距今約(6000年)。

4.中國現今發現最早的陶器距今約(一萬年)

5.(東漢時代)在中國浙江余姚、上虞、慈溪等地成功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真

正的瓷器一一(青瓷)。最早(創燒)成功的是(青瓷)。

6.唐代詩人曾將(越窯)瓷器之美譽為“千峰翠色”。

7.宋代在唐代南青北白兩大瓷系的基礎上形成六大瓷系:北方地區的定窯系、

耀州窯系、鈞窯系和南方地區的龍泉窯系、景德鎮的青白瓷系,(六大窯系)孕

育了著名的宋代(五大名窯:定、汝、官、哥、鈞窯)。

8.在隋唐時代,中國陶瓷生產出現了,(南青北白)的局面,以(浙江越窯)

為代表的(南方青瓷)與(北方邢窯)為代表的白瓷組成中國瓷業發展的兩大體

系和窯場。(越窯瓷器之美譽為千峰翠色

9.(景德鎮)自(元代)起作為中國的瓷都而聞名中外。元代最著名的產品

是(青花)和(釉里紅)。

10.迄今發現最大的青銅盤(“虢季子白盤”)。

現存最大的青銅鼎(司母戊鼎)。

現存西周初年第一件有紀念銘的銅器(“何尊”)。

11.現在發現最早的漆器出自(浙江河姆渡文化)。

10.雕漆中最常見的是(剔紅),是(唐代)漆工藝的一大創造。(明代)著名漆

器工匠(黃成)所著漆工專著(《鬟飾錄》)。

(元代)是雕漆工藝發展的高峰時期,浙江嘉興出現了兩位雕漆巨匠一一(張

成)和(楊茂)。

11.1851年在英國(倫敦海德公園)舉辦世界首次國際工業博覽會,展覽會的

主要場館時當代采用鋼鐵和玻璃材料建造的大型建筑(“水晶宮”)。

12.1851-1870年間,(藝術與手工藝運動)的發起人(威廉.莫里斯),在現代

設計史上被稱為(“設計之父”)。他與朋友馬歇爾?福克納一起在倫敦成立了一家

從事室內裝飾和設計的(美術裝商行),可以說是現代設計史上第一家由藝術家

從事設計、組織產品生產的公司。

13.(比利時)和(法國)是新藝術運動的主要策源地。1908年任德國魏瑪工藝

學校(即著名的設計學院包豪斯的前身)校長(凡。德。威爾德)。

14.包豪斯自創辦至1933年被德國法西斯關閉,經歷了短短14年,其間三次遷

校,由此形成了三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即創辦初的(魏瑪時期)、(德索時期)和

(柏林時期),包豪斯盛行時是(德所時期),第二任校長是(梅耶),第三任是

(密斯。凡。德。羅)

15.包豪斯的畢業生,(馬謝。布魯爾)首創(鋼管)家具設計的先例的設計師。

16.1953年成立的烏爾姆設計學院,烏爾姆設計學院第一任校長是(馬克思。

比爾),他是包豪斯的學生。在與布勞恩公司的設計合作中學院還確立和推廣(系

統設計方法),這是烏爾姆學院為設計學科所作出的重要貢獻。

17.1977年,美國建筑師、評論家查爾斯。詹克斯在《后現代建筑語言》一書

中將這一涉及思潮明確稱作后現代主義。這是后現代主義第一次提出

第三章:藝術與設計

1.(黑格爾)認為藝術不僅是一種(美的)藝術,更是一種(自由)的藝術。

藝術是純精神化的東西,是理念的轉化

2.新石器時代是以(磨制石器)為標志。

3.造型的要素是(形態),形態可分為(現實形態)和(概念形態)。

1.產品的形態一般分為(功能形態)、(符號形態)(或裝飾形態)、色彩形態)三

類。現代技術發展的一個顯著特征是(技術的科學)。

2.美學家克羅齊把藝術理解成直覺的產物

3.科林伍德提出“藝術即想象”的命題。

4.克萊夫。貝爾提出“藝術是有意味的形式的”著名論點。

5.蘇珊朗格提出“藝術是人類情感的符號形式的創造”。

1.密斯凡德羅設計的西格萊姆大廈是世界上第一座“玻璃盒子”的高層建筑,

代表國際主義設計的最高成就。密斯。凡。德。羅

第二章著名的功能主義經典口號:(“少就是多”),

第四章:設計與科學技術

6.《周禮冬官。考工記》記有世界最早的一份青銅冶煉配方即所謂的金

有六齊

7.設計的系統分析包括:八個

8.設計程序包括:三大階段四大步驟

建模一對策一決策目標一管理一設計一實現

第五章:設計方法、程序與管理

1.從發展而言,設計方法經歷了(直覺設計階段)、(經驗設計階段)、(中間試驗

輔助設計階段)與(現代設計)四個階段。

2.功能論方法的指導思想實際上是(系統論)。

3.設計中的系統方法,包括(系統分析)和(系統綜合)兩方面。系統分析是系

統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分析)相對于綜合,是(綜合)的前提,而(綜合)

是(分析)的(必然結果)。分析和綜合是互為的。

4.設計管理是對設計活動的(組織)與(管理),設計借鑒和利用管理學的理論

和方法對設計本身進行的管理。

第六章:設計的哲學

1.在設計與市場的關系中,設計既有對市場需求的(適應),又有對市場需求

的(引導)作用。

最早提出“創造市場”這一概念的是(日本)著名的(索尼公司)。

9.市場營銷的觀念即是以(消費者)為中心的觀念,從產品的設計定價到促銷

及售后服務都以(消費者)為出發點。

10.對個人生活的重視,對個性化、多樣化的尊重和追求,在價值認識領域

發生了從(“所有價值”)到(“存在價值”)的變化。

11.在造物生產和產品設計中,精神價值主要是指產品中所包含的科學(知

識價值)、(合目的性)和(合規律性)所體現出的(道德價值)以及由(造型)

和(形式)表現出的(審美價值)。

12.藝術設計的內容可以從兩方面來表述,一是物質性內容,它是(結構)

和(功能)的展現,二是精神方面的內容,如裝飾、形式、符號、紋樣所表現的

內容。

13.藝術設計的內容,第一要素是(結構)和(功能)所體現的內容。本質

性的內容是(物質性內容)。

14.提出“形式服從功能的是(沙利文)。

第七章

1.(生活活動的主體)是生活方式結構中最核心的部分。

第八章:設計師與設計

1.唐(柳宗元)在《梓人傳》中曾將(“梓人之道”)一設計之道比之

于宰相的治國之道。

2.這種在設施工建設中統領全局的設計師在明(計成)《園治》中被稱

作(“能主之人”)。

3.文震亨其名著(《長物志》),李漁名著為(《閑情偶寄》)。

第九章:走向未來的設計

1.未來的設計(生態化)、(非物質化)、(藝術化),是其發展的主要趨勢。

2.1919年美國人(西奈爾)首次使用“工業設計”一詞。

3.(職業設計師)的出現,標志著設計發展已進入了一個職業化,專門化的新

階段。

4.可口可樂的標志設計者(羅維)

5.(杭稚英)獨立創立(稚英畫室)

6.陳之佛創立了“尚美圖案館”

7.(龐薰某)在上海創辦了“工商美術社”并舉辦了中國第一次(工商

美術設計)展覽

8.設計師的社會意識實際是一種(服務意識)(奉獻意識)(協作意識)

9.生態設計觀是一種(整體設計觀)

10.(和諧性)(有序性)(動態性)也是整體設計的重要特征

11.可持續發展不僅表現為一種(數量方式)也表現為一種(質量)方式。

設計概論——選擇題

笛——音

1.漢語中的“設計”,最早是(“計謀”)的意思。

2.與設計同義的還有(“意匠”),意匠即意圖與匠心,指創作中的構思與設想。

3.平面設計,其設計的對象和范圍限定在“二維”的空間維度中,二維的設計,

主要是(圖形),(文字)等形象和(信息要素)的綜合設計。

第一章

2.宋代在唐代南青北白兩大瓷系的基礎上形成六大瓷系:北方地區的定窯系、

耀州窯系、鈞窯系和南方地區的龍泉窯系、景德鎮的青白瓷系,(六大窯系)孕

育了著名的宋代(五大名窯:定、汝、官、哥、鈞窯)。

3.現在發現最早的漆器出自(浙江河姆渡文化)。

4.馬歇爾。布魯爾設計出了一系列家具,首創(鋼管家具設計的先例);格羅皮

烏斯經典之作1925年為(德索包豪斯所設計的新校舍);密斯。凡。德。羅著名

的功能主義經典口號:(“少就是多”),最著名的設計為“巴塞羅那”的(鋼架椅)

第三章

1.美學家(克羅齊)進一步把藝術理解成(直覺)的產物。

2.科林伍德:(“藝術即想象”)

克萊夫。貝爾提出:(“藝術是有意味的形勢”)

蘇珊。朗格提出:(“藝術是人類情感的符號形式的創造”)。

第四章

1.《周禮。冬官。考工記》記有一個堪稱世界最早的一份(青銅冶煉配

比),即所謂的“金有六齊”。

第八章

1.’(張光宇)可以說是中國早期職業設計師的代表。

12.設計師人類改變原有事物,使其(變化、增益、更新、發展)的創造性

13.設計師構想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即人類一切(有目的)的價值創造活動。

14.20世紀上半葉,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書籍裝禎、商品包裝、廣告等設計

取得好的業績、(美術家同時也是設計家)的現象是當時一大特色。

15.在隋唐時代,中國陶瓷生產出現了,(南青北白)的局面,以(浙江越窯)

為代表的(南方青瓷)與(北方邢窯)為代表的白瓷組成中國瓷業發展的兩大體

系和窯場。(越窯瓷器之美譽為千峰翠色.

15.科林伍德提出藝術即想象的命題。

16.克萊夫貝爾提出藝術是有意味的形式的著名論點。

17.蘇珊朗格提出“藝術是人類情感的符號形式的創造。

18.密斯凡德羅設計的西格萊姆大廈代表國際主義設計的最高成就。

19.周禮冬莞。考工記記有世界最早的一份青銅冶煉配方即所謂的金

有六齊

20.設計的系統分析包括:八個

21.設計程序包括:三大階段四大步驟

1.(生活活動的主體)是生活方式結構中最核心的部分。

12.1919年美國人(西奈爾)首次使用“工業設計”一次。

13.(職業設計師)的出現,標志著設計發展已進入了一個職業化,專門化的

新階段。

14.可口可樂的標志設計者(羅維)

15.(杭稚英)獨立創立(稚英畫室)

16.陳之佛創立了“尚美圖案館”

17.(龐薰某)在上海創辦了“工商美術社”并舉辦了中國第一次(工商美

術設計)展覽

18.設計師的社會意識實際是一種(服務意識)(奉獻意識)(協作意識)

19.生態設計觀是一種(整體設計觀)

20.(和諧性)(有序性)(動態性)也是整體設計的重要特征

21.可持續發展不僅表現為一種(數量方式)也表現為一種(質量)方式.

設計概論一一名詞解釋

第一章

1.設計:design),在漢語中最基本的詞義是設想與規劃,在做某項工作之前預

先制定方案,圖樣等。

2.意匠:意圖與匠心,只創作中的構思與設想,在文學藝術方面,與設

計同義。

3.工業設計:產品設計即工業產品的藝術設計,在學科目錄上為“工業

設計”。它是在現代工業化生產條件下,運用科學技術與藝術結合的方式進行產

品設計的一種創造性方法。

4.平面設計:平面設計來自英文“GraphicDesign”,其設計的對象和

范圍限定在“二維”的空間維度中。二維的設計主要是圖形、文字等形象和信息

要素的綜合設計。

5.廣告是一種用登報、廣播、招貼等形式介紹商品、服務性事業等的宣

傳方式。

第二章

1.唐三彩:是中國唐代開元、天寶年間盛行的低溫釉陶,其顏色以褐、

黃、綠為主,其造型以人物、動物、俑為多。也有瓶、罐、壺等器物。多為冥器。

2.釉下彩:所謂釉下彩,即其紋飾是繪在經素燒得胚胎上,繪飾后再罩

以透明釉,經高溫一次燒成,其紋飾在透明釉下,所以稱之為釉下彩。

3.明式家具:主要是指那種以硬木制作于明代和清代前期,設計精巧、

制作精致、風格簡潔的優質家具。

4.巴洛克:文藝復興以后十六、十七世紀,歐洲的設計藝術進入一個新

的發展時期,史稱“巴洛克”,這一時期以浪漫風格為特征,追求標新立異、活

潑浪漫,造型夸張,奔放,渦形裝飾,深受貴族階級的歡迎。

5.包豪斯:是1919年在德國魏瑪成立的一所設計學院,其創始人是德

國著名建筑設計師、設計理論家沃爾特。格羅皮烏斯。其間經歷了短短14年時

間,三次遷校,由此形成了三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即創辦初的魏瑪時期,德索時

期和柏林時期。最盛行期是德索時期。

6.波普:實際上生產于50年代中期,一群青年藝術家有感于大眾文化

的興趣,而以社會生活中最大眾化的形象作為設計表現的主題,以夸張、變形、

組合等諸多手法從事設計,形成設計產品的喜劇性、浪漫性效果。

7.孟菲斯:成立于1980年12月,由著名設計師索特薩斯和其他7名年

輕的設計師組成,以后設計隊伍和影響逐漸擴大,具有世界性。是現代主義的主

要代表。

第三章

1.造物:所謂造物,即指人工性的物態化的勞動產品,是使用一定的材

料,為一定的使用目的的而制成的物體和物品,它是人類為生存和生活需要而進

行的物質生產。

2.概念形態:是視覺和觸覺不能直接感覺的形,存在于觀念中的形態,

即所謂的概念形態。

3.造型:是利用相應的材料,使用特定的工具和技術,為一定目的而創

制的結構;(名詞意)也是一種“形式賦予”的活動。(動詞意)。

第四章

1.技術:是人類造物的能力和知識,主要表現為手工勞動者的技藝,是

勞動者在長期造物實踐中積淀起來的經驗和技能,包括時代相傳的工藝制作方

法、手段和配方等內容。

2.虛擬設計:在信息空間中,藝術家是通過數字化的方式、通過程序來

創造形象。

第五章

1.設計方法論:是設計學科的科學方法論,是“關于認識和改造廣義設

計的根本科學方法的學說,是設計領域最一般規律的科學。

2.設計管理:設計管理是對設計活動的組織與管理,設計借鑒和利用管

理學的理論和方法對設計本身進行管理。

第六章

1.市場營銷:是“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為中心,以產品定價、分銷、促銷

為主要內容的綜合性經營銷售活動,同時,它又是一種觀念形態,一種把市場看

作為消費者服務的理論。

2.人類工效學:是研究人自然尺度的科學,如工程人體測量學等,目的

是為了在人一機一環境系統中取得最佳的匹配

3.功能美:由于實用價值即物的功能價值能滿足人生命存在的需要,合

乎人的目的性,因而使人感覺到滿足和愉悅,進而體驗到一種美,即工效之美。

功能美最本質的內容是實用的功能美。合理的功能形式是美的形式。

第七章

1.生活方式:即人活著的方式

第八章

1.能主之人:是明代計成在《園治》中提出的指工程設計和建造中擔負

戰略全局責任的設計師。

2.設計思維:設計思維必然包含了科學思維與藝術思維這兩種思維的特

點,或者說是這兩種思維方式的整合的結果。

第九章

1.生態設計:又稱為綠色設計,是20世紀90年代開始勃興的一種新的

設計方式。生態設計是生態技術發展過程中成長起來的。

2.非物質設計:是社會非物質化的產物,是以信息設計為主的設計,是

基于服務的設計;是相對于物質設計而言的;非物質設計有許多不同的層面,既

有軟件、程序設計的層面;又有功能、價值的層面;還有方法、服務的層面及空

間、感覺、思想和哲學等的諸多層面。

論述題

-設計師的社會意義?

1.從本質上說是一種社會性工作,設計師是為大眾所從事設計的。如果純藝術

家有權利標榜自己的藝術是“個人表現藝術”,而設計師則絲毫沒有這樣的權利

標榜自己的設計師“個人表現設計”,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是為社會

服務的。

2.設計師從事設計不是為了個人藝術的表現,而是為了用戶,為了產品,最終

是為了使用這種產品或服務的大眾。

3.這實質上是社會賦予的規定性,這種社會意識實際上是一種服務意識、奉獻

意識、協作意識。

二設計文化的特點?造物文化的特點?

1.工藝造物最終是產品的形態,而不是半成品或原材料的生產。

2.工藝文化是生活文化,是為生活服務的設計文化,藝術設計是隨著生活的

發展,并反作用于生活方式,導致或影響生活方式的變化與革新。

3.工藝造物是一般造物的上升形態,在這樣上升著的形態中更集中體現了人

生活的文化和藝術方面創造力,反映人的本質。

4.作為藝術的造物,它具有生活的實用性,可以作為生活的工具被使用。

三為什么生活放在一定意義上表現為一種消費方式?

1.人的生活是與消費聯系在一起的。

2.一定的消費方式反映一定的生活方式。

3.不同的消費方式形成不同的消費群體,不同的消費群體有著相應的生活方式。

4.當代的消費日益具有符號消費的特征。

四為什么設計思維是一種創造性思維。

1.藝術設計的創造性思維是一種包括既有量變,又有質變,從內容到形式,

又從形式到內容的一個多階段的創見性的思維活動過程。

2.藝術設計的創造性思維是多種思維方式的綜合運用。

3.藝術設計的創造性思維具有“陌生性”的特征。

五藝術設計實用價值與審美價值的關系?

1.產品的審美價值是在其功利價值的基礎上產生的,一切產品的設計與生產

都直接表現為滿足人的某種物質需要。

2.審美價值在其功利價值或者說使用價值的基礎上產生的,并成為他的辯證

對立面,也就是說審美價值具有相對獨立性。

3.藝術設計的產品是美與效用,審美價值與使用價值的統一體,審美價值與

實用價值一起構成產品的綜合價值。

4.審美價值也可以說是廣義的使用價值,審美價值與實用價值、經濟價值也

聯系在一起的。

六為什么說創造性能力的培養是藝術教育的核心?

1.設計的過程是創造力發揮、施展的過程,良好的創造力是設計師自我發展

與成長的保證,也是設計師的終身追求。創造力不是天賦的,而是努力的結果。

設計師與一般人不同的是,他所從事的設計工作幾乎完全建立在這種創造能力的

基礎上,因此要有意識的培養自己的創造性。

2.設計的創造性思維是一種包括既有質變,又由量變,從內容到形式又從形

式到內容的一個多階段的創造性思維活動過程。

3.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對于藝術設計專業而言,創造能力的培養更具本質性,它是藝術設計教育的核心

概念和根本宗旨。

4.藝術設計的成功與否,主要決定于他的創造性,藝術設計思維是解決創造

新的產品或形勢,解決前人沒有解決的新問題,創造性思維貫穿于藝術設計的全

過程之中。

5.藝術設計創造性思維實質上是多種思維方式、能力的綜合和運用,綜合也

是一種創造。

6.從藝術設計教育而言,設計思維的綜合性體現了創造性思維的本質特征,

不僅僅是設計技法的教育,在電腦技術日益發展完善的今天,創意即創造性突顯

出來成為第一性東西。

七試述“形式服從功能”

1.建筑師沙利文提出的形式服從功能的口號,從設計產品的本質特征而言,

是正確的,基礎的。

2.功能與功能主義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強調功能時強調功能在諸因素之

間的重要性,而不排斥其他因素,但功能主義不同,它具有排他性,當設計師在

造物設計時把功能當作唯一目標來追求是,顯然是把結構與功能功能混為一談。

3.合理的功能形式是美的形勢,一個合理的表達了內在結構或適當的表現了

功能的形式是一個美的形式。建立在實用的,合理的甚至典型的結構上的功能形

式,不僅因為好即善而美,它自身形式上也具有美的形式要素。

八人的需要與設計的關系

1.設計也可以說是人需要的產物,是為了滿足人對產品及其他非產品的需要

的產物。

2.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它具有一定的層次性,階段性,是變化發展著的。

馬斯洛在“需要理論”中認為可分為五個基本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

需要(或謂歸謂和愛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需要。

3.不同的需要導致人為滿足需要而進行的勞動生產和創造,人的造物行為和

結果,不同程度的反映了人的五種需要的內在規定性。

4.不同形態的造物,反映著人需要的變化和多元,從一般的工具用具,生產

到藝術質的造物,不同層次的造物生產表現著人類上升的需要和追求,于是設計

不斷地更新發展。

九生活方式與藝術設計的關系。

1.是指在不同社會和時代中,人們在一定社會條件制約下或一定價值觀引導

下,所形成的為滿足自身需要的生活活動方式和行為特征的總和。

2.藝術設計提供了人日常生活的物質條件和基礎,從而使生活具有了藝術文

化的意義。

3.藝術設計是人為了生活的藝術化而設計出的一種創造性思維,亦是通過日

常生活而理解純藝術,進入藝術境界的普及化方法。

4.藝術設計是對物的設計,也是一種物的使用方式的設計,物的使用方式是

生活方式的具體內涵之一,使用方式的改變對生活方式具有一定的影響,一定的

生活方式產生一定的設計,設計是適應生活方式的產物。

十設計思維的特點

1.是以藝術思維為基礎,與科學思維相結合。

2.藝術思維是在設計思維中具有相對獨立性和相對重要性的位置。

3.設計思維是一種創造性思維,它具有非連續的,跳躍性的特征。

十一設計中內容與形式的關系。

1.藝術設計中內容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是物質性內容,是功能和結構的展

現,二是精神方面的內容,如裝飾,形式,符號,紋樣所表現的內容

2.藝術設計中形式也可以分為兩類,一是由功能,結構所體現的形式,二是

藝術化,裝飾化的審美形式。

3.藝術設計中的形式不僅僅是表面的形式,而是內容形式,是內容必然的,

自在的展現的形式,也可以說是由功能決定的形式。

4.藝術設計中的形式是由內容即它的功能和結構所決定的,但形式不完全是

由內容派生出來的,被動的,他自身又感性特征和可變性,能動性,同一種功能

的內容可以有多種適應的可變形式。

5.藝術設計中的內容和形式是一體的,內容和形式是一個有機統一的關系,

內容和形式既互為存在,又互為轉換,有時候內容就是形式,形式就是內容。

十二人自然的尺度與設計的關系

1.人自然的尺度構成和決定人觀察方式和接受方式。

2.人自然的尺度構成和決定人觀察設計標準和接受或感受設計標準。甚至審

美標準。

3.人自然的尺度如手長,身高等決定人造物的尺度和極限。

4.人自然的尺度是造物設計的基礎,也是人超越的對象。

十三藝術設計中的功能美與技術美的關系。

1.功能美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