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區2024年八年級物理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1頁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區2024年八年級物理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2頁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區2024年八年級物理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3頁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區2024年八年級物理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4頁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區2024年八年級物理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區2024年八年級物理第二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模擬試題考生請注意:1.答題前請將考場、試室號、座位號、考生號、姓名寫在試卷密封線內,不得在試卷上作任何標記。2.第一部分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需將答案寫在試卷指定的括號內,第二部分非選擇題答案寫在試卷題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每題1.5分,共30題,45分)1.中考跳繩項目中,小明在2min內跳了240次,則他跳繩時的功率大約是A.0.5W B.5W C.50W D.500W2.如圖所示,將一小球從A點豎直向上拋出(不計空氣阻力)、經過B點到達最高點C時速度為零,圖中h1=h2,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小球在AB段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等于在BC段克服重力所做的功B.小球在AB段克服重力所做功的功率等于在BC段克服重力所做功的功率C.小球拋出后在B點和C點的機械能不相等D.小球運動到最高點C時速度為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3.關于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浮力F浮與物體重力G物、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G排間的大小關系,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A.只有當物體浸沒時,F浮等于G物B.不管物體是否浸沒,F浮都等于G物C.只有當物體浸沒時,F浮等于G排D.不管物體是否浸沒,F浮都等于G排4.下列各物理量中,可以用來鑒別物質種類的是()A.質量 B.熱量C.溫度 D.密度5.下列實例中,體現力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是()A.用力拉彈簧,彈簧變長B.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C.滾動的足球受阻力緩緩停下D.被拉彎的魚竿6.用同一水平力F拉一個物體先后沿光滑水平面和粗糙水平面運動,兩次物體運動的距離都為s,運動的時間分別為t1和t2(t1<t2).若物體沿光滑水平面運動時,拉力做的功為W1,功率為P1;物體沿粗糙水平面運動時,拉力做的功為W2,功率為P2,那么()A.W1=W2,P1>P2 B.W1>W2,P1=P2C.W1<W2,P1>P2 D.W1=W2,P1<P27.如圖所示四種情景中,人對物體做了功的是()A.提著桶在水平地面上勻速前進B.搬而未起C.撬起石塊D.推而不動8.星期天,小明和爸爸一起去登狼山.小明用了20min登上山頂,爸爸用了25min登上山頂,爸爸的體重是小明的2倍,則小明與爸爸登山時所做功及做功的功率之比是()A.2:15:2 B.1:25:8 C.1:28:5 D.2:15:89.在雄壯的國歌聲中,升旗手在50秒時間內將重5N的國旗緩緩上升到旗桿頂端,下面分析正確的是()A.緩緩上升,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B.升旗同學的手受到繩對手的摩擦力方向向下C.他對國旗做功的功率最接近于1WD.旗桿頂端的滑輪在使用時是省力的10.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放一底面為圓形的杯子,重為1N,其底面積為100cm1.內裝水的高度h=0.1m,水的質量是1.5kg.(g取10N/kg,ρ水=1.0×103kg/m3);則杯子底部受到的水的壓力是()A.10N B.7N C.5N D.1N11.小夢和同學們進行登山比賽,規定功率最大者獲勝,則獲勝者一定()A.用時最短 B.速度最快 C.體重最大 D.做功最快12.如圖所示三個容器,底面積相等,若都裝入相同質量的酒精,則酒精對容器底部的壓強A.A最大B.B最大C.C最大D.一樣大1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船閘是利用連通器原理工作的B.水壩的下部比上部建得寬,是由于水對壩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C.人在高山上呼吸困難是因為高山上氣壓比山下氣壓高D.并行的船不能靠得太近是因為流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14.如圖所示為民警腳踏“風火輪”執勤,手推操縱桿,依靠自身重心的偏移,既可控制機器人的運動方向,還能原地轉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民警駕駛“風火輪”的運動速度越大,其慣性越大B.民警駕駛“風火輪”轉向時,“風火輪”受非平衡力的作用C.“風火輪”勻速行駛時,民警的重力與“風火輪”對他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D.民警站在“風火輪”上靜止時,“風火輪”的重力和地面對它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15.如圖所示,在一個罐子的蓋和底各開兩個小洞,將小鐵塊用細繩綁在橡皮筋的中部穿入罐中,橡皮筋兩端穿過小洞用竹簽固定,做好后用力推,使它從不太陡的斜面滾下,觀察到罐子在斜面上來回滾動,直到停止運動,則其中能量轉化的情況分析錯誤的是A.向下滾動時,罐子的重力勢能轉化為罐子的動能和橡皮筋的彈性勢能B.向上滾動時,橡皮筋的彈性勢能轉化為罐子的動能和重力勢能C.其中每個階段都有機械能的損耗,所以罐子最終會停止運動D.罐子在斜面上來回滾動,直到停止運動,這說明罐子能量不守恒16.2019年5月17日23時48分,我國在衛昌衛星發射中國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第四十五顆北斗導航衛星發射升空,火箭加速上升的過程中北斗導航衛星的()A.動能不變,重力勢能增加 B.動能增加,重力勢能不變C.動能增加,重力勢能增加 D.動能不變,重力勢能不變17.如圖所示,是我國首架自行研制的C919大飛機在加速升空的過程,對其機械能的變化情況,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動能增大,重力勢能減小 B.動能減小,重力勢能增大C.動能增大,重力勢能增大 D.動能減小,重力勢能減小18.大氣壓強的值為105Pa,則大氣壓對你的一只大拇指指甲表面的壓力大約是()A.1N B.10N C.100N D.1000N19.用六根完全相同的長方體木條搭建了甲、乙兩木筏如圖,當兩木筏靜止在水面上,則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A.木筏浸入水中的深度不同B.木筏所受浮力相等C.木筏底部所受水的壓力不等D.木筏底部所受水的壓強不等20.以下是同學們對機械效率的一些理解,其中正確的是()A.做有用功越多的機械,機械效率定越高B.機械效率越高,機械做功一定越快C.功率越大的機械做功一定越多D.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機械效率一定越高21.下列認識正確的是A.原子中原子核帶正電,電子帶負電B.固體和液體很難被壓縮,是因為分子間沒有空隙C.破鏡不能重圓,主要是因為分子間只有排斥力D.當物體的溫度降至0℃時,分子就停止運動22.如圖所示,在農業領域,一架普通無人機攜帶農藥,一天可完成600畝農田農藥噴灑任務,換做人工,則需要60人滿負荷工作一整天,科技帶來的優勢非常明顯。假定無人機每次裝20kg農藥在同一高度勻速飛行,則關于噴灑農藥過程中的無人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重力勢能不變 B.動能不變 C.重力勢能增大 D.機械能減小23.圖所示的實例中,主要說明力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是A.籃球落到地面,被彈回B.運動員拉弓使弓變形C.撐竿被跳高運動員壓彎D.用力拉彈簧,彈簧變長24.關于浮沉條件的應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輪船從長江開到東海時排水量變小了B.潛水艇在水中上浮過程中受到的浮力變大C.熱氣球里被燃燒器加熱的空氣密度小于氣球周圍空氣的密度D.密度計放在不同液體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與液體密度有關25.海權握,國則興,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是實現中國夢的有力保障,潛水艇是海軍的戰略重器.如圖所示是我國海軍某艦隊的“強國號”潛水艇在海中懸浮、上浮、漂浮的訓練過程,下列對此潛水艇分析正確的是()A.上浮過程中所受浮力逐漸變大B.懸浮和漂浮時所受的浮力相等C.漂浮時排開的海水所受的重力最小D.漂浮時潛水艇底部所受海水壓強最大26.以下生活現象中,不屬于利用大氣壓的是()A.用吸管吸牛奶 B.用活塞式抽水機抽水C.貼在墻上的吸盤式掛衣鉤 D.用高壓鍋煮飯27.在測量金屬塊的密度實驗中,有關數據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在調節橫梁平衡時,若指針偏向分度盤中線的右側,則應將平衡螺母向右調B.該金屬塊的質量是75.4gC.該金屬塊的密度是3.95g/cm3D.若先測體積后測質量,會使密度的測量值偏小28.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彈力工作的是()A.運動員撐竿跳高 B.用重垂線查看墻面是否豎直C.玩具彈簧槍將子彈射出去 D.箭被拉開的弓射出去29.如圖所示的裝置,重100N的物體A在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作用在繩自由端的拉力F是20N,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不計滑輪重和滑輪間摩擦)A.作用在物體A上水平拉力是100NB.作用在物體A上水平拉力是20NC.物體A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是80ND.物體A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是40N30.下列估測中最接近實際情況的是()A.普通中學生站在地面上受到的重力約為500NB.將一塊普通橡皮從地上撿到課桌上,人對橡皮做功約為10JC.一張報紙攤開平放在面積比它更大的桌面上,報紙對桌面的壓強約為1000PaD.踢出去后的足球在空中飛行的過程中,人對足球做功的功率約為50W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題,20分)31.用彈簧測力計在空氣中測一實心正方體重力,測力計的示數為5N;把物體一半體積浸入在水中時,測力計的示數如圖所示,此時物體所受浮力為________N,當把物體從彈簧測力計上取下,放入水中靜止時,物體所處的狀態是________(選填“漂浮”、“懸浮”或“下沉”)。32.小華在一只薄塑料袋中裝入大半袋水,先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它的重力大小,再將它緩慢浸入水中,發現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會_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若繼續增大塑料袋浸入水中的深度,當觀察到塑料袋內水面________(選填“高于”“等于”或“低于”)塑料袋外水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將變為零,由此驗證了阿基米德原理。小明也將塑料袋裝滿水做同樣的實驗,操作時發現,塑料袋尚未完全浸入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已為零,這可能是________的緣故.(薄塑料袋的重力可忽略不計)33.汽車上坡時,司機采取換擋的方法,使汽車的速度________,牽引力________34.滑板車是小學生喜歡的玩具之一。用腳向后蹬地,滑板車會沿地面向前運動,這說明力的作用是___的;如果不再蹬地,滑板車的速度會越來越慢,這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_____;滑板車在水平地面上靜止時(人不在車上)。滑板車受到的支持力與___是平衡力。35.如圖,探究“質量一定時,物體的動能跟速度的關系”,實驗中,通過將小球從斜面的________(選填“相同"或“不同”)高度靜止釋放,來改變小球運動到木塊水平面時的初始速度________;通過比較_________來反應小球動能的大小。36.如圖所示,物體重180N,動滑輪重10N。小明用100N的拉力(方向不變)將物體勻速提升2m,用了l0s,則此過程中有用功是_______J,拉力的功率是_______W,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_______。37.如圖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乙所示,物體運動速度v與時問t的關系如圖丙所示,由圖象可知,當t=1s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N。當t=5s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N。當t=3s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N。在0~2s這段時間內力F對物體所做的功為______J。38.水平桌面上兩個完全相同的燒杯中分別盛有甲、乙兩種液體,將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球A、B分別放入兩燒杯中,當兩球靜止時,兩液面高度相同,球所處的位置如圖所示。兩小球所受浮力的大小關系為FA_________FB;兩小球所排開液體質量的大小關系為mA____mB,甲,乙兩種液體對燒杯底的壓強的大小關系為p甲_______p乙(均選填“>”“<”或“=)。39.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家庭采用“水地暖”進行取暖,圖為鋪設在地板下的管道.這種取暖方式利用熱水在管道內循環流動,加熱整個地板.利用水為媒介是因為水這種物質具有________的特性.某房間一段時間內循環流動的水的質量為1000kg,進水溫度為55℃,出水溫度為40℃,這段時間里水向外放熱________J.[已知c水=4.2×103J/(kg·℃)]40.如圖1所示,用尺子猛力將下面的棋子擊出時,上面的棋子不會飛出而是落到正下方,是由于它們具有____________;如圖2所示,如果用尺子緩慢擊打下面的棋子,緊挨被擊打棋子上面的棋子會前移,是因為它受到____________的作用。圖1圖2三、實驗題(每空1分,共2題,15分)41.小明總結一年來所做過的物理實驗時發現:當要研究的物理量不宜直接測量時,都需要想辦法把它們的大小間接顯示出來,如下圖所示:(1)圖甲是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實驗中讓木塊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然后根據__________知識,就可以通過讀取彈簧測力計的示數間接知道摩擦力的大小;(2)下面四圖是利用A、B兩物體、海綿等器材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實驗中小明是通過觀察________來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為了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大小的關系”,需要比較的兩個圖是________.實驗最后小明將物體B沿豎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兩塊,如圖丁所示.他發現它們對海綿的壓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結論是: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無關.你認為他在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______.(3)以下四圖是探究“影響液體壓強大小因素”的實驗,實驗中是通過比較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來比較液體壓強大小的,可小明發現隨著把探頭放入液體中的深度增加,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變化卻不明顯,則原因是_____________;比較A、D兩次實驗數據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4)這些實驗中都應用到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42.寧寧用U形管壓強計去探究液體內部壓強的規律:(1)寧寧發現:按與不按壓強計探頭的橡皮膜,U形管兩邊液面均處在同一水平線上(如圖甲所示)。則這套實驗裝置可能出現的問題是:______。(2)寧寧發現在水中,壓強計探頭距水面的距離相同時,只改變壓強計探頭的方向,U形管兩邊液柱的高度差不變,由此得出結論_______。(3)寧寧還發現,壓強計探頭在水中的深度越_____,U形管兩邊液柱的高度差越大。(4)選了另一種密度不同的液體做了如圖乙所示的對比實驗,得到的結論是:“液體內部壓強大小與密度大小無關”。該結論是錯誤的,原因是_______。四、計算題(每題10分,共2題,20分)43.如圖所示,將底面積為100cm2,重力為15N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內裝水45N,深40cm的水。求:(1)距容器底10cm的A處水的壓強。(2)容器對水平桌面壓力。(g取10N/kg)44.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國有領土,早在明朝1373年我國漁民就已經發現了釣魚島。如圖所示是我國一艘裝備精良的現代化綜合公務船正在釣魚島巡航的示意圖(海水密度取1.0×103kg/m3,g取10N/kg)(1)若該船的聲吶探頭距海面深度為8m,則該聲吶探頭受到海水的壓強是多少?(2)該船滿載時排水量為3400t,則船滿載時受到的浮力和公務船的總重力各為多少?(3)當該公務船以45km/h的速度勻速直線航行2h,若航行時受到阻力為船重的0.05倍,則這一過程中動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題1.5分,共30題,45分)1、C【解析】

初中生體重大約為500N,跳繩高度大約5厘米,2min內跳了240次,所以,跳一次的時間是0.5s,故=50W,即只有C正確。2、A【解析】

A.影響克服重力做功的因素是物體的重力和在重力反方向上移動的距離,AB段和BC段的距離相同,重力不變,所以小球在AB段和BC段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相同,故A正確;

B.小球拋出后向上運動過程中,速度越來越小,路程相同時,所用的時間越來越長,即在AB段所用時間小于BC段所用時間,又知小球在AB段和BC段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相同,根據可知,小球在AB段克服重力所做功的功率大于在BC段克服重力所做功的功率,故B錯誤;

C.小球拋出后向上運動,不計空氣阻力,則小球的機械能守恒,所以小球在B點和C點的機械能相等,故C錯誤;

D.不計空氣阻力,小球運動到最高點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所受的合力不為零,不是平衡狀態,故D錯誤。故選A。3、D【解析】

AB.只有物體處于漂浮和懸浮時,F浮等于G物,與物體是否浸沒沒有必然關系,故A錯誤,B錯誤;CD.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不管物體是否浸沒,F浮都等于G排,故C錯誤,D正確。故選D。4、D【解析】

A.質量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不同物質可能含有的物質總量相同,也就是質量相同,僅憑質量無法區分物質種類;例如使用多年的鉛球,發生磨損,物質總量減少。故A不符合題意;B.不同物質可以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熱量,僅憑熱量無法區分物質種類。故B不符合題意;C.不同物質可以具有相同的溫度,僅憑溫度無法區分物質種類;故C不符合題意;D.密度是物質的特性,不同物質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利用密度可以鑒別物質。故D符合題意。5、C【解析】A.用力拉彈簧,彈簧變長體現了力改變物體的形狀,故A錯誤;B.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體現了力改變物體的形狀,故B錯誤;C.滾動的足球受阻力緩緩停下體現了力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故C正確;D.被拉彎的魚竿體現了力改變物體的形狀,故D錯誤;點睛: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①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即使物體發生形變.②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包括物體的運動速度大小發生變化、運動方向發生變化.6、A【解析】

功等于力與沿力的方向移動距離的乘積.因為用同一水平力F拉一個物體先后沿光滑水平面和粗糙水平面運動,兩次物體運動的距離都為s,所以,由W=Fs可知,W1=W1;運動的時間分別為t1和t1(t1<t1),由P=W/t可知,P1>P1.故選A.7、C【解析】

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是:一是有力作用在物體上,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了距離.這兩個因素同時具備時,我們才說物體做了功。A.提著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前進,人對水桶的拉力和人移動的距離不是在同一個方向上,沒有做功;B.“搬而未起”有力作用在物體上,沒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沒有做功;C.翹起石頭,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了距離,做了功;D.“推而不動”是有力作用在物體上,沒有移動距離,沒有做功。故選C。8、B【解析】

小明登上山頂做的功W1=G1h=m1gh爸爸登上山頂做的功W2=G2h=m2gh小明的登山功率P1=,爸爸的登山功率P2=,所以×故選B。【點睛】先根據公式W=Gh寫出兩人登上山頂做的功的表達式,再根據P=寫出兩人的功率表達式,最后兩功率之比即可.9、C【解析】

(1)影響動能的因素是質量和速度;影響重力勢能的因素是質量和高度;在一定條件下,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2)兩個物體發生相對運動時,摩擦力方向與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3)已知國旗重力,估計出旗桿高度,可以得到克服旗桿重力做的功;功與時間之比為功率;(4)定滑輪的本質是等臂杠桿,所以不能省力。【詳解】A.國旗勻速上升過程中,速度不變,質量不變,則動能不變,高度增大,國旗的重力勢能逐漸增大,沒有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故A錯誤;B.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升旗同學向下拉繩,升旗同學的手受到繩對手的摩擦力方向向上,故B錯誤;C.已知國旗的重力5N,旗桿大約10m高,克服國旗的重力做功為國歌的演奏一遍的標準時間是50秒,他對國旗做功的功率最接近于故C正確;D.國旗桿上的滑輪為定滑輪,則利用定滑輪升國旗,可以改變施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故D錯誤。故選C。10、A【解析】

根據深度計算液體壓強為:p===1000Pa,根據p=,則水對容器底的壓力為:F=pS=1000Pa×0.01m1=10N.故A符合題意.11、D【解析】

功率的物理意義:功率是反映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大的物體,做功快;功率小的物體,做功慢。所以做功最快的那一個人,他的功率最大,故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12、A【解析】由液體壓強公式p=ρgh可知,同種液體,深度越大,壓強越大。由圖可知,A容器中酒精深度最大,酒精對容器底部的壓強最大,故A正確為答案。13、C【解析】

A.船閘是利用連通器原理工作的,A項正確,故A項不符合題意;B.水壩的下部比上部建得寬,是由于水對壩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B項正確,故B項不符合題意;C.人在高山上呼吸困難是因為高山上氣壓比山下氣壓低,C項錯誤,故C項符合題意;D.并行的船不能靠得太近是因為流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D項正確,故D項不符合題意。故選C。14、B【解析】

A.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質量有關,與運動速度無關,故A項錯誤;B.民警駕駛“風火輪”轉向時,“風火輪”的運動狀態改變,所以“風火輪”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故B項正確;C.“風火輪”勻速行駛時,民警的重力與“風火輪”對他的支持力作用在同一物體,同一直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對平衡力,故C項錯誤;D.民警站在“風火輪”上靜止時,“風火輪”與人的總重力和地面對它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故D項錯誤。故選B。15、D【解析】

A.罐子從不太陡的斜面上滾下,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先增大后減小、橡皮筋的彈性勢能增大;罐子的重力勢能轉化為罐子的動能和橡皮筋的彈性勢能,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鐵罐由斜面底部自動滾上去,重力勢能增大、動能先增大后減小、橡皮筋的彈性勢能減小;橡皮筋的彈性勢能轉化為罐子的動能和重力勢能,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罐子在斜面上來回滾動的過程中,需要克服空氣阻力和摩擦阻力做功,一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機械能越來越小,所以罐子最終會停止運動,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罐子在斜面上來回滾動,直到停止運動的過程中,從整個系統來說能量是守恒的,但在此過程中罐子一部分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機械能是不守恒的,故D錯誤,符合題意。16、C【解析】

火箭加速上升,質量不變,速度增大,動能增大,高度變高,重力勢能增大。故選C。17、C【解析】

C919大飛機在加速升空的過程,質量不變,速度變大,動能增大,同時高度上升,重力勢能增大,故應選C.18、B【解析】

估測出大拇指指甲表面積是1cm2,根據公式F=PS=105Pa×1cm2=10N.所以選B.19、C【解析】

甲、乙兩木筏都是用六根完全相同的長方體木條搭建而成,甲乙木筏的重力相同。A.甲乙兩木筏都漂浮在水面上,由浮沉條件可知,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因為重力相同,所以甲乙木筏受到的浮力相同,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木筏受到的浮力等于排開水的重力,所以兩木筏排開水的重力相同,由于乙底面積小,所以浸入深度大;B.甲乙兩木筏都漂浮在水面上,由浮沉條件可知,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因為重力相同,所以甲乙木筏受到的浮力相同;C.甲乙木筏受到的浮力相同,而浮力等于物體上下表面受到的壓力差,上表面受到的壓力為0N,所以木筏底面受到的壓力相等;D.木筏底面受到的壓力相等,甲木筏的受力面積(底面積)大,由可知甲底面受到水的壓強較小。20、D【解析】

A.機械效率是指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做有用功越多的機械,機械效率不一定越高,故A錯誤;B.機械效率越高,說明有用功占總功的比例大,不能說明機械做功一定越快,故B錯誤;C.功率越大的機械做功越快,但不一定做功越多,故C錯誤;D.機械效率是指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有用功在總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機械效率一定越高,故D正確。故選D。【點睛】機械效率是指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其大小與做功的多少、功率的大小等均沒有關系。21、A【解析】A、原子核中的質子帶正電,核外電子帶負電.此選項正確;B、固體液體很難壓縮,不是分子間沒有空隙,任何物體的分子間都有空隙,主要是因為存在分子斥力.此選項錯誤;C、破鏡不能重圓,主要是因為分子間距離過大,幾乎沒有分子力的作用.另外分子間既存在斥力同時也存在引力.此選項錯誤;D、分子是不停地在在做運動的,溫度低,分子運動變慢,但不會停止.此選項錯誤.故選A.點睛:原子是由帶正電的原子核和帶負電的核外電子組成的;固體和液體難以被壓縮,是因為分子之間存在斥力;分子之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但分子之間距離非常小;組成物質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22、D【解析】

無人機在農田上空同一高度水平勻速飛行噴灑農藥時,速度和高度均不變,但質量變小,所以無人機的動能減小,重力勢能減小,機械能也減小;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23、A【解析】

A.籃球落地后被彈起,籃球的運動方向和速

度發生變化,說明了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

態;B.運動員拉弓過程中對弓弦施加了力使弓變

形,是力可以使物體發生形變;C.在運動員力的作用下,撐桿的形狀發生改

變,說明了力改變物體的形狀;D.用力拉彈簧,彈簧長度變長,形狀發生改

變,說明了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24、C【解析】

A.因為輪船始終漂浮,自重不變,所以輪船在長江和在東海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由F浮=G排=m排g可知,排開水的質量不變,即排水量不變,故A錯誤;B.潛水艇在上浮至露出水面之前,海水的密度不變,排開海水的體積不變,根據F浮=ρ液gV排可知,受到的浮力不變;潛水艇在露出水面之后繼續上浮的過程中,排開海水的體積不斷減小,所以浮力變小,則在整個上浮過程中,潛水艇受到的浮力先不變后變小,故B錯誤;C.熱氣球是利用在空氣中的浮力來工作的,當被燃燒器加熱的空氣密度小于氣球周圍空氣的密度時,浮力大于重力,熱氣球才可以升空,故C正確;D.密度計漂浮在不同液體中,所受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即浮力不變,所以密度計放在不同液體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與液體密度無關,故D錯誤。25、C【解析】

A.潛艇上浮過程中,露出水面前,V排不變,根據F浮=ρ液gV排可知,潛艇所受浮力不變;逐漸露出水面時,V排減小,潛艇所受浮力減小;選項A錯誤;B.由圖可知,懸浮時排開海水的體積大于漂浮時排開海水的體積,由F浮=ρ液gV排可知,潛艇懸浮時所受浮力大,即F懸浮>F漂浮,選項B錯誤;C.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等于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由B項可知F懸浮>F漂浮,所以漂浮時排開海水所受的重力最小,選項C正確;D.由圖可知,潛艇漂浮時其底部所處深度最小,根據p=ρgh可知,此時潛艇底部所受海水壓強最小,選項D錯誤。故選C。26、D【解析】

A.用力吸氣,吸管內的氣壓小于外界大氣壓,飲料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被壓入口內,利用了大氣壓,故A不符合題意;B.抽取藥液時,將針口插入藥液后,向外拔活塞,使管內的氣體體積增大,氣壓減小藥液就被管外的大氣壓壓進管內,利用了大氣壓,故B不符合題意;C.把吸盤緊壓在光滑的墻上把吸盤內的空氣排出,大氣壓就把吸盤緊壓在了墻上,在鉤上可以掛衣服,利用了大氣壓,故C不符合題意;D.用高壓鍋煮飯,是利用了鍋內氣壓升高,水的沸點升高的原理,不是利用大氣壓來工作的,故D符合題意。故選D。27、C【解析】

A.調節橫梁平衡時,若指針偏向分度盤中線的右側,應將平衡螺母向左調,故不符合題意;B.由圖知,游碼對應刻度值為4g,物體的質量m=50g+20g+5g+4g=79g,故不符合題意;C.由圖知,量筒內水的體積為20cm3,量筒中水和金屬塊的體積為40cm3,所以金屬塊的體積該金屬塊的密度:故符合題意;D.若先測體積時金屬塊上會沾上水,使得質量偏大,由密度公式知,密度的測量值會偏大,故不符合題意.28、B【解析】

A.運動員撐竿跳高過程中,桿發生了彈性形變,而產生了彈力,因而利用了彈力工作,故A不符合題意;B.用重垂線查看墻面是否豎直是利用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原理工作的,不是利用彈力,故B符合題意;C.玩具彈簧槍將子彈射出去,彈簧發生了彈性形變,產生的彈力將子彈射出去,故C不符合題意;D.箭被拉開的弓射出去,弓發生了彈性形變,產生的彈力將箭射出去,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29、D【解析】

AB.根據二力平衡的條件進行分析,因為有兩條繩子作用在動滑輪上,所以作用在物體A上的水平拉力F=2×20N=40N;故AB錯誤;CD.因為物體勻速運動,所以摩擦力等于作用在A上的水平拉力,大小為40N,故C錯誤,D正確。30、A【解析】

A.普通中學生的質量約為50kg,受到的重力為故A符合題意;B.一塊普通橡皮的質量約為5g,課桌的高度約為0.8m,將橡皮從地上撿到課桌上,所做的功為故B不符合題意;C.一張報紙的質量約為50g,長約1m,寬約為0.5m,攤開平放在面積比它更大的桌面上,對桌面的壓強為故C不符合題意;D.踢出去后的足球在空中飛行的過程中,足球不再受腳的力的作用,故人對足球沒有做功,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題,20分)31、3漂浮【解析】

[1]由于在空氣中測該實心正方體重力是5N,當物體的一半浸沒在液體中時,測力計的示數為2N,由稱重法知道,此時物體受到的浮力是:F浮=5N-2N=3N,[2]若物體完全浸沒,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為一半浸沒時排開液體的體積的2倍,由阿基米德原理得到物體受到的浮力為6N,由于浮力大于物體的重力,物體會上浮,當物體靜止時,物體會漂浮。32、減小等于塑料袋接觸到容器底【解析】

第一空.在塑料袋慢慢浸入水的過程中塑料袋排開水的體積增大由F浮=ρ水gv排可知,水對塑料袋的浮力F浮增大;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G-F浮,G不變,所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將變小;第二空.當袋內水面與燒杯中的水面相平時,排開水的體積等于袋內水的體積,即:V排=V水,此時排開水的重力等于袋內水的重力;所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為零。第三空.塑料袋尚未完全浸入水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已為零,說明此時袋內水面與容器的水面相平,由于塑料袋尚未完全浸人水中,所以可能是容器的水太少,塑料袋接觸到容器底引起的。33、減小增大【解析】

由功率公式P==Fv,即P=Fv,由P=Fv可知,在功率一定的情況下,當速度減小時,汽車的牽引力就會增大,此時更容易上坡.【點睛】司機用“換擋”的辦法來減速行駛是為了獲得更大的牽引力來上坡,由P=Fv可知,在功率一定的情況下,當速度減小時,汽車的牽引力就會增大.34、相互運動狀態車的重力【解析】

[1]用腳向后蹬地,滑板車會沿地面向前運動,這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腳對地施力的同時,地對腳也有相反的作用力。[2]如果不再蹬地,滑板車將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速度會越來越慢,這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3]滑板車在水平地面上靜止時(人不在車上),處于平衡狀態,滑板車受到的支持力與車的重力沿同一直線作用在同一物體,方向相反,大小相等,故是一對平衡力。35、不同不同木塊運動距離【解析】

[1][2]實驗過程要采用控制變量法,當研究動能大小與速度的關系時,要讓小球沿斜面的不同高度靜止釋放,這樣保證小球下落到水平面的速度不同。[3]探究物體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時,物體動能的大小無法直接測量,所以通過小球對木塊外做功的多少來體現小球動能的多少,即通過木塊運動的距離來判斷小球動能的大小。36、3604090%【解析】

[1]此過程中有用功是[2]物體勻速提升2m,從圖中可看到,有兩段繩子托著動滑輪,那么繩端移動的距離是拉力所做的功是則拉力的功率是[3]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37、2440【解析】

[1]由圖象可知,當t=1s時,物體靜止,受到的摩擦力與此時的拉力相同,為2N。[2]當t=5s時,物體勻速運動,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等于此時的拉力,為4N。[3]當t=3s時,物體速度處于不斷增大的一瞬間,受到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保持不變,為4N。[4]在0~2s這段時間內,力F對物體施加了力,但未沿力的方向有位移,故所做的功為0J。38、==>【解析】

[1]相同的小球在甲、乙兩種液體中漂浮或懸浮,其所受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故FA=FB。[2]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物體所受浮力大小等于其排出液體的重力,即GA=GB,則mA=mB。[3]由沉浮狀態可知,小球的密度小于甲液體密度,小球的密度等于乙液體密度,則甲液體密度大于乙液體密度;根據液體壓強公式可知,兩液面高度相同,甲,乙兩種液體對燒杯底的壓強的大小關系為p甲>p乙。39、熱傳遞比熱容大6.3×107【解析】

(1)“水地暖”取暖過程中,沒有能量的轉化,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物體內能的.(2)“水地暖”以水為媒介,是因為水的比熱容大,質量相同、且降低相同的溫度時,水釋放的熱量多,取暖效果好;(3)水放出的熱量:Q放=cm水(t?t0)=4.2×103J/(kg?℃)×1000kg×(55℃?40℃)=6.3×107J.40、慣性摩擦力【解析】

[1]一切物體任何時候都有慣性,物體間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的趨勢物體間有摩擦力。用尺子猛力擊下面的棋子,棋子受到力的作用改變運動狀態而飛出,而上面的棋子由于慣性要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受重力作用就落下來,落到正下方。[2]如果用尺子緩慢擊打下面的棋子,由于速度較慢,緊挨被擊打棋子上面的棋子受到了摩擦力,摩擦力改變了它的運動狀態而會前移。三、實驗題(每空1分,共2題,15分)41、二力平衡海綿的凹陷程度甲和丙沒有控制壓力相同裝置漏氣等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