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一:教考銜接,文學短評進作文
典例:(2023新課標I卷第9題)讀書小組要為此文寫一則文學短評。經討論,
甲組提出一組關鍵詞:未來?回憶?成長;乙組提出一個關鍵詞:河流。請任選
一個小組加入,圍繞關鍵詞寫出你的短評思路。
參考答案:
甲組:①本文表面上是關于未來的想象,即父親想象兒子長大后的一次旅行;
②其實是父親對過去的回憶;③為何交疊未來與過去?指向關于成長的主題,即
父親帶兒子重溫自己的成長,并期待兒子也能夠在其中找到自我。
乙組:①文章有很多抒情的意象,河流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②其表現就
是,從爬上江堤到獨坐河灘,兒子的板橋之旅始終與河流作伴;③那么河流究竟
意味著什么?河流既是環境與風景,也代表著空間的延展和時間的流逝,并承載
著人的思索。
文學短評范文:
透過那輪月亮,我們能看見什么
“孤篇壓全唐”。這是后人對它的評價。
《春江花月夜》本是樂府舊題,按照初唐習作傳承南朝的時代背景,它應該
是華美的、艷麗的、辭藻俯仰皆是的。春、江、花、月、夜。每個名詞背后都有
大把的旖旎風情可供采擷。可這些,我們在張若虛的詩作里都沒有看見。
我們看見的是rr的春意,涌涌的流江,艷艷的花朵,漫漫的長夜,最重要
的是,看見了一輪照了許久的月亮。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從這里出發,海上的初生明月讓我
們看見了天涯般悠遠的情思。張若虛起筆不凡,墨水剛落在紙上就到了天邊,直
接點明“春江”“夜月”,江潮連海,月共潮生,這十四個字完美地營造出了靜夜
的律動感。月出是一首藍色的詩,潮汐為它譜上了曲。千萬里的激涌流進了每個
后人的夢里,于是有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雖遠猶鄰。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從這里出發,亙古的月色啟迪了哲
人對人生的思索。與前文情感澎拜的月出不同,此時一輪皎皎的明月靜靜地懸于
天空,蒼白的月光極容易勾起中國人內心的悲哀與迷茫,最后引起對生命的追問。
何人初見月?何月初照人?長久留存的東西最是無情,無論滄海桑田怎樣輾轉萬
千,它依舊在。無悲無喜,冷眼旁觀。”抱明月而長終”,與月偕老,終歸只是不
切實際的愿望;“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看得足夠釋然,“則物與我皆無盡
也”。常懷千歲憂的我們,透過這輪月亮,看明白了“此事古難全”。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從這里出發,柔美的月色勾起了我
們的綺念與思慕。既然生而渺小的我們無法與時間的鐵律相對抗,那便用心戀著
我們所生活的每一寸人間。“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扁舟上的游子戀著家鄉
的每一杯泥土;“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情竇初開的少女戀著“皚
如天上雪,皎若云間月”的少年;“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守著家園的婦孺
戀著扛著生活希望的一家之主。月是具象的思念,是一種濃而不烈,哀而不傷的
牽掛。早在張若虛的筆下,“月色”這一感情符號就已被錘煉出許多層張力。
由此可見,稱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孤篇冠絕”不是沒有道理的。在
初唐這一時間節點上,張若虛寫出了極富張力的月色,幾乎包括了所有值得來拿
色鋪陳的場景。盡管沒有后來者的千古名句那樣動魄驚心,但他提供了大量可供
抒情的方向,墊下了一塊又一塊供人站立詠嘆的基石。
怎一個“忙”字了得
——解讀《林黛玉進賈府》的“忙”字
隨著后院傳來的一陣笑聲,滿面春風、珠光寶氣的王熙鳳出場了。在這段略
顯簡短的文章中,作者卻不厭其煩,連用了五個''忙”字。這不得不讓人尋思:
他們是否多余?是否只是曹雪芹的無心之筆?如果不是,那其中又有何深層含義
呢?
讓我們先看看黛玉的“倆忙”。一見到熙鳳,黛玉“連忙”起身接見;聽罷
賈母和眾姐妹的介紹,有“忙”陪笑見禮。我們仿佛看見了黛玉略帶緊張的舉止
和不太自然的微笑,而這一切又恰恰表現了她“步步留心,時時在意”的小心與
謹慎。因為,從作者對熙鳳服飾和外貌的描述中,我們看出了她的美麗華貴,而
“三角眼”與“吊梢眉”又隱藏著一絲刁鉆,賈母的言談則流露出對她的寵愛。
敏感的黛玉自然覺察到了這些,加之自己此刻是寄人籬下,所以,便忙不迭地接
見、陪笑、唯恐怠慢得罪了這位貴婦。一個“忙”字,將黛玉的生動形象地刻畫
出了她的內心世界。
再看眾姐妹,當黛玉不知如何稱呼熙鳳時,“忙”告訴她這是璉嫂子。這個
“忙”字折射出她們的三重心理。一是對黛玉的愛。黛玉生得嬌柔可人,似“嬌
花弱柳”,見她為難,眾姐妹趕緊幫忙。二是對賈母的討好。黛玉是賈母的外孫
女,又是初來乍到,被視為心肝寶貝,爭著為黛玉解圍,無疑會贏得老祖宗的好
感。三是對熙鳳的巴結。熙鳳在賈府可謂是八面玲瓏,很有勢力,又是老祖宗面
前的大紅人,眾姐妹對他當然會“忙”著競相介紹了。
最后看熙鳳,她也很“忙”。先是“忙”轉悲為喜,后又“忙”攜黛玉之手。
熙鳳一見黛玉便贊不絕口,表面上是稱贊黛玉的氣派,實則是奉承賈母,討她歡
心,還安慰了迎春等嫡親的孫女兒,真可謂一箭三雕,面面俱到!提到黛玉母親
的去世,熙鳳立即裝哭,但一聽賈母責備,淚水聚收,“忙”轉悲為喜。瞬間的
變化,生動地表現出了她的善于迎奉和圓滑做作,我們似乎看見了這富于戲劇性
的面部特寫。接下來,熙鳳“忙”攜黛玉之手,對她問長問短。這一則是通過熱
情的表白炫耀她在賈府中的地位,另一則是憑借對黛玉的關切贏得賈母的好感。
這看似簡單的動作隱藏了熙鳳的幾多心計與狡黠!
曹雪芹是何等才華!他通過“忙”字一一這個小小的窗口,向我們展示了眾
人不同的性格特點、豐富的內心世界、細微的感情變化。倘若沒有它,人物便會
少了一些活力與靈性。“忙”字像一片鑰匙,為我們開啟了人物的大門,以小見
大,窺一發而動全身,其中的深意與內涵,又怎一個“忙”字了得?
簡評:這是筆者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后的學生習作,小作者敏感地捕捉課文《林
黛玉進賈府》中王熙鳳出場的一個“忙”字,獨辟蹊徑,選點小而具體,繼而深
入探究,洞悉了“忙”字透出來的“眾人不同的性格特點、豐富的內心世界、細
微的感情變化”,賞析得合情合理,讓人佩服。這一個由發現問題到分析問題到
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一個完整地自主賞析過程,能真正體現賞析文章的水平,
和目前的湖南高考題型來比,更向前一步,更能體現新課標精神,真正在“注重
個性化的閱讀,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
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這或許是湖南高考文章賞析的一種前進方向。
淺析《琵琶行并序》中的音樂描寫
音樂本是無形之物,很難用語言文字直接描寫。因為它那飄忽即逝的音響、
旋律,是很不容易被捕提和表現的。其中所含的“幽愁暗恨”更是十分抽象、難
于言傳的。詩人白居易平日深厚的音樂修養和駕馭語言藝術的厚實功力,使他筆
下生花,成功地寫出了琵琶演奏的精彩片段。在白居易的筆下,那復雜多變的琵
琶聲,被描繪得層次豐富、音色分明。
詩人描繪音樂的比喻手法、以聲傳情以及將人物的往事與現實聯系起來以推
動故事情節向縱深發展是音樂描寫中的亮點。
在詩中的音樂描寫中,詩人多方設喻,以表現琵瑟曲中復雜、細微的音響變
化。用許多有形象、新鮮、貼切的比喻來描寫極難用語言摹寫的美妙樂聲,給讀
者留下了十分深刻和具體的印象。如以人們在生活中可以聽到的聲音作比,以驟
降的“急雨”比喻粗弦的繁音促節,以小女兒般的輕柔“私語”比喻細弦細碎綿
密的聲調,以大珠小珠灑落玉盤比喻樂聲的高低音調,以“花底”的“鶯語”、
“冰下”的“泉流”比喻樂聲流動的婉轉與幽咽若凝,以“銀瓶乍破水漿迸”“鐵
騎突出刀槍鳴”比喻樂聲暫時休止后又驟然響起,以‘'裂帛"聲比喻四弦齊拔時
樂聲的清脆短促,響亮非凡。在妙語聯翩中賦予抽象的音樂以生動形象、具體之
感,使人如聞其聲,如臨其境。這些形象貼切的比喻,把美妙的旋律、變化的節
奏表現得淋漓盡致。
音樂描寫,做到了以聲傳情,聲情交融。把音樂與演奏者的身世之悲、聽者
(詩人)的主觀感受結合在一起來寫,大大加深了讀者對樂曲內容及其內在情韻的
體驗。如果說琵琵女在校音定調時,已流露出情感,那么,隨著正式彈奏的開始,
感情的流露漸趨明朗。在千變萬化的曲調旋律中,詩人仍然意在表現人物的感情。
整個演奏過程,或低回掩抑,如泣如訴;或圓潤流美,鶯歌玉轉;或高亢明快,鐵
騎交鋒,無不生動地傳達出演奏者內心深處浪濤般起伏不平的感情,交織著她對
人生諸般滋味的深切感受。
不僅如此,音樂又將人物的往事與現實聯系起來,推動故事情節向縱深發展。
琵琶女身世飄零的命運,白居易政治上遭受打擊、貶謫偏遠的不幸,都不是偶然
的。由于命運的相似,兩個萍水相逢的藝術家才可能在“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
何必曾相識”的共鳴中,一個重彈,一個重聽。詩末六句更是寫出了悲凄的樂曲,
聲聲扣人心扉,滿座皆泣,尤以詩人最是心潮澎湃,以至淚濕青衫,難以自己。
聲聲樂曲、滴滴淚水,將兩位藝術家對人生、社會的一腔激憤不平盡情宣泄,長
詩就在這濃重的感傷氣氛中被推向高潮,戛然收束。
總的來說,《琵瑟行》的音樂描寫在中國古典文學中是一個典范的存在。它
的創作手法,它表現詩人情感與琵琶女身世的巧妙結合,它的對音樂的透徹的理
解,對我們現在和將來的文學創作都會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點評:本篇文學短評有如下亮點:一是精心選點,以小見大;二是切口雖小,
挖掘頗深;三是論據充分,評論深刻。同時能夠做到“敘”“議”有機結合,是一
篇規范的、有深度的、有見解的文學短評。
K鏈接高考I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吳媽是個寡婦,在趙太爺家幫傭。她對阿Q先生,平時并無大惡感,一邊在
灶間煮飯,一邊同老Q談天,便是個例證。可是,當阿Q春心大動,用過于魯直
的話向她表示愛情的時候,她卻惱了,還向趙太爺打了“小報告”。事后又哭天
抹淚兒,仿佛真的被阿Q玷污了一般。阿Q當然受到了趙太爺、假洋鬼子及其奴
才們的痛打。
吳媽,為阿Q走向死亡,推了一把力,不管這力是多么小。她得到了什么呢?
連一塊貞節牌坊也沒撈到。得到的反而是小D這類人物的嘲笑:“瞧,這就是阿
Q想同她困覺的吳媽!”這是吳媽的悲劇!
進一步想,吳媽嫁給阿Q,有何不好?無非阿Q頭上有點癩瘡,平日里不著
三不著兩,有點兒二流子氣。但是,阿Q式的造反一旦有點小小的收獲,必定不
會虧待吳媽。吳媽是阿Q造反的受益者,這是顯而易見的事實。當然,政治不能
替代愛情。吳媽不愛阿Q,誰也沒辦法強迫。
然而,吳媽不愛阿Q,似乎與造反,甚而與癩痢頭都沒關系,是浸淫了吳媽
內心的某種傳統觀念在作怪。愛上阿Q,是丟人現眼,是大逆不道。趙太爺們的
是非觀俘虜了吳媽的心,使她忘了她與阿Q是同類。
造反的受益者反對造反。這是歷史上經久不衰的悲劇。辛亥革命者的血,變
成了藥,為那些可憐的愚民吃下去。吳媽則更甚,成了趙太爺間接的助手,加速
了阿Q的死。她的愚昧,使她成了阿Q的“敵人”。
今天有沒有吳媽這樣的人,我不敢妄說。
(摘編自蘇叔陽《說“吳媽”》)
材料二:
《說“吳媽”》一文對《阿Q正傳》里吳媽其人頗多都揄。我想于此為吳媽
一辯。
阿Q求愛被吳媽拒絕,這是千真萬確的。但說吳媽向趙太爺打了“小報告”,
似乎與事實不合。《阿Q正傳》里寫得明白。當阿Q突然跪倒向吳媽求愛時,“一
剎時中很寂然”,接著是吳媽的一聲“阿呀”,之后她就“大叫著往外跑,且跑且
嚷,似乎后來帶哭了”。可見,問題一經發生,吳媽便呼天搶地,驚動四圍,不
由得把事情公開了。
吳媽是趙府的女傭,阿Q是趙府的雇工,二者屬于“同類”。然而不要忘記,
阿Q是那個時代的阿Q,吳媽也是那個時代的吳媽,這就使本屬“同類”的他們,
在心靈上有所通又有所不通。譬如,阿Q為饑寒困頓所迫,后來終于神往于革命,
一心想投奔“革命黨”;吳媽卻不曾有過這樣的覺悟。
自然,倘若為阿Q著想,吳媽即使不同意他的要求,亦當不張揚。可惜,此
乃強人之難。我想,對于這個辛亥時期寄人籬下的鄉間寡婦說來,這里確有“某
種傳統觀念在作怪”,大概還可能有怕傷“風化”而失掉飯碗的顧忌吧。受傳統
觀念的影響也好,慮及生計問題也好,吳媽的一言一動,都是合乎情理的,別樣
的種種設想,反倒不符合生活的真實。這就說明,吳媽是一個被壓迫被奴役、掙
扎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其悲苦境遇和精神創傷,都是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強加給
她的。明乎此,我們就應該把憤怒的譴責集中指向戕害吳媽的吃人的舊社會,而
把同情給予這個卑微而不幸的女人,就像我們同情阿Q一樣。
《說“吳媽”》一文中還說,吳媽嫁給阿Q,其實很好,阿Q造反若有所獲,
必定不會虧待吳媽,而會使她成為“造反的受益者”。這些推論固然也算一種看
法,但阿Q的造反畢竟沒有成功。我們姑且假設阿Q造反成功了,他還會不會喜
歡吳媽呢?這恐怕也武斷不得。《阿Q正傳》“革命”一章,生動地描述了阿Q
對于革命成功的美妙憧憬,其中就有一句值得注意的涉及吳媽的話——“可惜腳
太大
阿Q式的造反盡管失敗了,他的革命要求確實代表了吳媽的利益。吳媽不愛
阿Q雖然同造反無關,但她并非“反對革命”,實際是對革命不理解。而要說對
革命的近乎正確的理解,阿Q自己也差得遠,于是就難免要“大團圓”。正暹叢
這個意義上說,《阿Q正傳》深刻地揭示了辛亥革命的軟弱和不徹底性,使人振
聾發耳責。這是時代的悲劇,也是阿Q們吳媽們共同悲劇的根由所在。不從《阿Q
正傳》廣闊而深邃的時代背景上認識其中的人物,說吳媽是''造反的受益者反對
造反”,這就是一種不很妥當的評論了。
我完全理解,《說“吳媽”》是一篇隨筆雜感式的文字,其立意主要不在分析
《阿Q正傳》的文學形象,而是著眼現實,借題生發,企望助力于正在進行的改
革大業。作者的這個初衷,當然是好的。但問題在于,文章對吳媽的評論欠準確,
它的說服力就不能不因此而減弱。雜文也是一種創作,可夸張,可想象,甚至允
許給舊典以新解。然而,對于名著如《阿Q正傳》里的人物表示臧否,還是要注
意把握原作的基本精神;如果帶上主觀隨意性,就可能影響立論的科學性。至于
說到當前的現實,應該承認,生活中確實存在改革的受益者不理解改革以至非議
改革的現象。不過我以為,對于這種現象,也要作具體分析,不宜一概視之為“反
對改革”。要促使這些人轉變,離不開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但最終還取決于改
革的實踐。魯迅不就說過,''冷笑家的贊成,是在改革見了成效之后”么?!
(摘編自孫士杰《為“吳媽”辯護》)
1.《為“吳媽”辯護》是一篇頗具說服力的駁論文,請簡要分析其在說理上的特
點。(4分)
2.材料二最后一段透露出《說“吳媽”》一文的立意,請據此將材料一的結尾補
充完整,使文章語意連貫,主旨分明。100字左右。(6分)
1.(4分)①釜底抽薪,破而后立。文章逐一分析對方論據的不成立,最后證明
其論點不正確,繼而提出自己的觀點。②一分為二,注意分寸,語言得體。文章
認可對方的初衷,而且在指出對方缺憾的同時,又客觀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更
容易讓人接受。(每點2分,意思答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
酌情給分)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說理特點的能力,注意扣住題干中的“駁論文”“說
服力”,結合文本內容進行具體分析。
2.(6分)示例:但改革的受益者,因為習慣了舊的秩序,起而詛咒改革,甚至
幸災樂禍地看著改革者倒霉的人,也許不是一位。阿Q時代的吳媽,可以寬宥。
倘使今日還有吳媽,那只好勸她老人家好好兒地想想,“三思而后行”了。(言及
“當前的現實改革”,1分;言及“吳媽是改革的受益者”,1分;言及“吳媽反
對改革”,1分;言及“對待吳媽的態度”,1分;表達順暢,2分。)
【解析】本題考查把握作者觀點態度及依據文本信息進行推斷的能力,兼及寫作
能力。由材料二最后一段中“其立意主要不在分析《阿Q正傳》的文學形象,
而是著眼現實,借題生發,企望助力于正在進行的改革大業”“至于說到當前的
現實,應該承認,生活中確實存在改革的受益者不理解改革以至非議改革的現象”
可推斷《說“吳媽”》原作的立意。
二、寫作。(60分)
材料一:李白的浪漫主義體現了盛唐氣象。《夢游天姥吟留別》中既有神奇
高大的名山,又有富麗堂皇的仙境,更有不畏權貴的錚錚鐵骨。詩人寫得酣暢飽
滿,逸興遺飛,把那種浪漫主義展現得淋漓盡致。從這首詩我們可以看出,李白
身上所洋溢著的是盛唐充滿活力的信心和氣魄,是傲對權貴的抗爭精神、超脫痛
苦的自由意愿。展現了“既筆力雄壯,又氣象渾厚”的盛唐氣象。可以說,“渾
厚”是盛唐氣象的精神底蘊,“雄壯”則是盛唐氣象的表現形態。請圍繞“古典
詩詞中的浪漫主義”這一主題,結合本課所學,選擇一個小的切入點,寫一篇不
少于800字的文學評論。
材料二:歐陽修說“晉無文章,惟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一篇而已。”請就
這一觀點寫一篇評論,不少于800字。
請你在以上兩則材料中,任選一則材料進行作文寫作。
范文:
意象與韻律一一評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天姥山高聳神奇,李白以優美雅致的意象、朗朗上
口的韻律,更顯其傳奇色彩,令人向往。以五岳為正襯,顯天姥之高峻。李白先
寫五岳之高,后又以“勢拔五岳掩赤城。”來顯示天姥山之高聳入云、神秘莫測
之景。
且以本身就極為高聳的五岳作為意象,更顯天姥頂天立地。
畫山水意象,現天姥奇景。夢中的李白飛度鏡湖月,踏上天姥山,沿著山水
知音謝靈運的足跡游遍天姥山。“鏡湖”、“炎U溪”、“深水”、“清猿”等意象以寥
寥幾筆勾勒出了天姥山神奇幽靜之景。李白的夢是那樣幽美,筆下的意象拼接成
一幅天姥山景。詩人用詞是那樣巧妙,“深”、“清”二字便展現了天姥山凄清幽
靜,這不正是人間美境,不正是李白心中所向往的山水之景嗎?然而詩人筆鋒一
轉,以''栗深林兮驚層巔”展露出天姥山之震動,而后便是仙府的出現一一“日
月照耀金銀臺”。詩人筆下的天姥山,便從幽清之地轉化為仙人所居之地,以“日
月”來照耀“金銀臺”,更是突出仙府之光明閃亮。天姥山在詩人筆下又多了一
層神話色彩,變得神圣而虛渺。駕云的神仙從天姥山下到凡間,來到詩人的夢中,
多么浪漫!然而世間美妙的事物終是曇花一現,詩人從浪漫神奇的夢中醒來,發
覺那些美好神圣的仙人意象都消失了,“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這詩句
中飽含著詩人的失落與回味之情啊!醒來后的李白,忽然發現夢中浪漫的天姥山
如煙霞般逝去了,也會嘆息感慨吧?
李白塑造這樣一個浪漫奇幻的世界,不單單借助了優美的意象,更是借助了
朗朗上口、跌宕起伏的韻律。押種種韻律,譜朗朗詩句。詩人在第二段詩中轉五
次韻,寫七層景,層次分明,朗朗上口。詩人多次換韻,顯出天姥山神奇多變的
特點。而第二段末尾處的“麻”、“霞”二字,以一個韻角寫了夢醒前與夢醒后的
寫法則是點睛之筆。詩人并不以換韻的方式來區分這兩種層次,更是表現出了詩
人沉浸在神圣浪漫的夢中,身醒而神未醒的狀態,突出了天姥山美景迷人的特點。
詩人對韻律的巧妙運用可謂是給這首詩錦上添花,使其朗朗上口,便于誦讀。無
論是對韻角的變換,還是對押韻的方式,詩人都無疑做到了極致。
縱情于山水,不拘于權貴。詩人在最后一段發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慨嘆。此時的他正因受權貴排擠而被逐出京城,卻不怨天
尤人,而是下決心要遠離朝廷,甚至取“白鹿”為意象,把自己當作是神仙或隱
士。如此心態,古今又有幾人有?詩歌中意象的鋪墊,韻律的運用充分展現了詩
人的能力。李白在夢中見金銀臺,或許也把自己當作了仙人吧?意象的拼湊展現
了天姥山仙境一般的景象,這也正是李白所向往的仙境啊!李白對意象及韻律的
巧妙運用,不僅刻畫出仙境一般的天姥山,更刻畫出了向往山水之樂的詩仙形象。
天姥山神奇美麗之景,給讀者以無限遐想與贊嘆。
本心為歌,吟嘯徐行
一一再讀《歸去來兮辭》有感
“采菊東籬下,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網絡規劃設計師考試情景應用試題及答案
- 藥品檢驗的基本流程與標準試題及答案
- 常見衛生管理證書考點分析試題及答案
- 探索育嬰師考試案例分析的價值試題及答案
- 孕產婦考試題及答案
- 網絡規劃設計師考試組織管理與協調試題及答案
- 衛生管理證書考試內容分析試題及答案
- 英語近義詞考試題及答案
- 小學說理型試題及答案
- 藥物制劑技術發展試題及答案
- 設備供應進度計劃供貨進度及保證方案1
- 幼兒疾病預防與照護(嬰幼兒照護)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日本動漫產業的發展歷程及其特點
- 新能源汽車火災事故處置程序及方法
- 企業物料儲存保管搬運管理辦法
- 急危重癥護理學第四版電子版參考文獻格式
- 鍋爐延期檢驗申請書
- 用Excel求解運籌學中最大流問題詳細操作示例
-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我們的公共生活》大單元作業設計案例(一)
- 紅色故事宣講《小蘿卜頭的故事》
- 活動板房拆裝合同模板范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