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中
高三一輪檢測試卷類型:A
語文試題2024.03
本試卷共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然的姓名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
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
±o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①張岱年先生在論述中國傳統文化精神時,將“剛健有為”放在首位,認為這是中華傳
統文化中最重要的游想和基本人文精神之一。“剛健”的自然之力與精神之美,是中華美學
精神的重要特征,并在傳統文藝創作和美學思想體系中呈現出豐富的表述形態,構成中華
美學精神乃至中華人文精神的鮮明底色。以“剛健”為中心生成“風骨”“雄渾”等內涵豐富的
傳統文論思想,深刻影響著傳統文藝各個門類的美學選擇和審美風格。
②“風骨”是剛健美學思想在傳統文論中重要表達之一。劉勰在《文心雕龍?風骨》中寫
道:“剛健既實,輝光乃新。……若能確乎正式,使文明以健,則風清骨峻,篇體光華。”
我們知道。“風”原本指的是人的氣質、風度,為“風骨”生成之本;“骨”則決定著人的體格
并通過外在肌膚呈現體貌。《文心雕龍》以“風骨”設喻詩文,貝F風”為詩文之命意,“骨”
以文辭呈現作品的形象實體。劉勰認為真正的好詩文應是“風清骨俊”,標舉和倡導明朗、
洗練、爽直而又勁健有力的美學風格。
高中1
高中
③唐代司空圖繼承“剛健”美學的基本品格,強調詩人要效法“天行健”精神,積蓄剛健之氣,并結
合詩歌創作對“剛健”美學進行更為細致和全面的分類表達,提出“雄渾”“勁健”“豪放”“悲慨”等具體的詩
歌美學風格類型。《二十四詩品》所闡釋的“剛健”美學的風格特征,是對“剛健”美學豐富形態的系統概
括與歸納,深深影響中華傳統美學的發展進程。漢魏風骨、盛唐氣象,盡管宋元以降空靈淡遠成為文
人的審美風尚,司空圖所標舉的雄渾、悲慨、豪放、勁健等品格,仍然深刻地影響著中國詩學的美學
追求,宋代詩學“興趣”與“妙悟”說的倡導者嚴羽,贊賞盛唐之詩“既筆力雄壯,又氣象渾厚”。
④剛健美學思想在明清時期受到文論家的重視,并進行更為豐富的闡發和描述。如清人姚鼐指出:
“其得于陽與剛之美者,則其文如霆,如電,如長風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決大川,如奔騏驥;其光
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鑼鐵;其于人也,如憑高視遠,如君而朝萬眾,如鼓萬勇士而戰之。”這里,
“陽剛”之美作為剛健美學的新表達,進入文論話語之中。
⑤西方美學的“崇高”范疇引入后,有人認為中國美學思想中的剛健、雄渾、陽剛之美等都可包括
在“崇高”范疇之中。實際上,由于人文基因和文化傳統不同,中華美學的“剛健”精神與西方美學的“崇
高”范疇并不相同,有其自身獨特的文化內涵,并在中西美學觀念的對比中體現出鮮明的美學價值。
⑥西方美學的“崇高”觀念,產生于抵抗浩大外力之時人的內在感受,蘊含著感性與理性的不和諧。
西方近代美學家們認為,“崇高''指向關于偉大、壯麗、驚人甚至恐懼的心理狀態,是與美相對立的、外
在的觀念。在對“崇高”范疇的理論闡發中,西方美學家往往注重沖突各方的矛盾對立與分裂,認為“崇
高”是一種由痛感轉化出來的消極快感,起源于人們面臨危險時所產生“自我保護的心理”,恐怖和驚懼
是崇高感的心理內容,只在生命受到嚴重威脅時才活躍起來。
⑦與西方美學范疇不同,中華美學的“剛健”之美,源自民族文化精神上的剛健有為、不屈不撓,
是正面的、積極奮發的力量表現。宇宙雄渾勁健、運行不息,中華民族的先人從宇宙偉力中感悟永恒
而又深邃的啟示,充分肯定和高揚人的尊嚴、自信和理性力量,在人與自然的和諧中獲得人的最大自
由。在這和諧的壯美之中,沒有偏頗、極端、分裂與毀滅,更無恐怖和慘厲。同時,中華美學的“剛健”
之美,既包含著陽剛、壯美的精神追求,也包含著剛柔相濟的宇宙哲學。陽剛之美和陰柔之美從不對
立。《尚書》中就推重“剛而無虐,簡而無傲”;《易傳》認為“剛柔相摩,八卦相蕩”;姚鼐說“陰陽剛
柔并行而不容偏廢”;劉熙載也說“書,陰陽剛柔不可偏陂”。“剛健”之中蘊含著韌性的追求,這是中華
民族執兩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維方式決定的。在中華美學思想中,陽剛之美不僅雄偉、勁健,同時要
有內在蘊藉,不能鋒芒畢露。現代畫家傅抱石、關山月合作的山水巨制《江山如此多嬌》,正是兩種
美的完美結合。當然,在兩種美之中,陽剛美始終是主導方面,這是中華文化“剛健”之美的鮮明特征。
(摘編自葉青《傳承“剛健”的自然之力與精神之美》)
高中2
高中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剛健”作為中華美學精神的重要特征,構成中華美學精神乃至中華人文精神的鮮明底色。
B.“風骨”“雄渾”“陽剛”“空靈淡遠”等美學風格都與“剛健”的美學精神一脈相承。
C.宋代嚴羽倡導“興趣”與“妙悟”說,也非常贊賞盛唐詩歌所表現出來的剛健品格。
D.姚鼐對剛健美學進行了豐富的闡述,“陽岡/由此成為剛健美學新表達,進入文論話語中。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劉勰以“風骨”設喻詩文,“風”為立意,“骨”為實體,佳作應“風清骨俊”,《文心雕龍》就踐行了這
種美學風格。
B.司空圖結合詩歌創作對“剛健”美學進行了細致全面的分類表達,其《二十四詩品》深刻影響了中華傳
統美學的發展進程。
C.中華美學的“剛健”精神與西方美學的“崇高”范疇并不相同,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和鮮明的美學價值更勝
一籌。
D.山水巨制《江山如此多嬌》,是陽剛和陰柔美的完美結合,在主體部分陽剛美則是主導,體現出“剛
健”之美的鮮明特征。
3.下列詩文名句中,最不符合文中“剛健”之美的一項是(3分)
A.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姚鼐《登泰山記》
B.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C.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D.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一周邦彥《蘇幕遮?燎沉香》
4.下列關于本文論證的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A.文章以張岱年先生關于“剛健有為”的論斷開篇,引出全文的論述中心,增加了論證的分量。
B.文章②——④段論述“剛健”美學思想的豐富拓展,從劉勰到姚鼐逐一展開,言之有序。
C.文章在第④段和第⑦段兩次引用姚鼐的言論,論證“陽剛之美和陰柔之美從不對立”的美學原則。
D.文章綜合運用引用論證、對比論證、舉例論證等多種論證方法,材料豐富,對比鮮明,論證充分。
5.西方美學的“崇高”與中華美學的“剛健”有哪些不同?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6分)
(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高中3
高中
釣源的燈
江子
位于江西吉安的釣源村,據說曾經是個徹夜燈火通明的地方。清朝咸豐年間,這個人口過萬的村莊忽
然成了遠近聞名的“小南京”。人們騎著馬,從吉安府、贛州府、周邊縣趕來,出入村里的酒肆、茶館、煙
館、戲院、客棧,展開著商貿信息交流及江湖博弈。他的身份分別是商人、富家公子,乃至衙門幕僚、幫
會代表等。宮燈、馬燈、汽燈、燭火等各種燈具掛在巷子里、門口和各種場所的桌子上、臺面上。那些馬
匹被拴在村里人家的門前,要么踢踏著腿,搖著尾巴,打著響鼻;要么陷入沉思。①夜色已深,它們的瞳
孔,是另一個意義的燈盞。天空寂寥,彎月如鉤,星星如鉆,它們是掛在天上的燈,不動聲色地打量著這
鄉野間熱騰騰的人世。
②可釣源并不僅僅是一個遠近聞名的歡場,更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文明之地。吉安自古為人文
重鎮,科舉考試進士三千全國第一,而吉安文化歷史的開創者,就是北宋時期的吉安永豐人歐陽修。而釣
源的歐陽,與歐陽修家族同宗,據說歐陽修的先祖在此開基,之后根脈由此蔓延至歐陽修的家鄉永豐沙溪。
南宋年間,歐陽修的七世孫歐陽騰又從永豐沙溪逆流到此,民間把這種行為稱為“繼嗣村莊奉歐陽修為
血脈圭臬,為高高舉起的精神之燈,以崇禮重學為根本,歷史上出過六十多個舉人、進士,祠堂門口矗立
的許多旗桿石,就是這一榮光的證明。清朝乾隆年間,有歐陽衡出任寧國知府。村莊后來由崇禮重學轉入
經商,成了遠近聞名的商業村,在許多省份都有產業,又以村莊為依托做起了服務業,最終演繹成鮮衣怒
馬的喧騰歡場。
我于本世紀初到釣源,那些古民居、祠堂、書院、牌坊、廟觀、別墅等墻體斑駁的建筑按照一種奇
特的邏輯擺布在村子之中,村中又有暗喻了某種風水原理的七口水塘,夕光如瀑,暗影重重,整個村莊
給了我無比顯豁而老派的印象。
后來我調入省城一文化部門,經常陪著省城及外地愛好古村的朋友去釣源。我看到的是村莊的急劇
敗落。隨著城鎮化加快,待在村莊的人數直線下降。去釣源,③經常只看到一些蹣跚的佝著背的老人,
在青石板鋪就的巷子陰影里移動。有時候轉幾條巷子都難得看到人。再到后來,看到的釣源,墻體更加斑
駁,古建筑不斷頹圮,七口水塘水如墨色,深不可測。
今年,吉安的朋友告訴我,國家鄉村振興,現在釣源變化不小。夏日的一個下午,我又一次抵達釣
源。眼前的釣源村的確讓我陌生,村莊的古建筑都得到了大幅改造。除了將有所損毀的建筑修復如舊外,
不少古建筑的功能得到拓展,如原本封閉、壓抑和陰森的祠堂,變成了村史、農耕用具等不同主題的文化
展示廳。村莊的基礎設施也大為改善。過去的釣源沒有污水處理系統,沒有公共衛生設施,而現在的釣源,
高中4
高中
公共衛生間規劃有序,重新鋪設了排污管道,并建污水處理系統,引進外面的流水,讓水在村中嘩嘩流動
起來……綠色草地和無所不在的花卉。據說村落中種植的花,都是取自歐陽修詩詞中所贊美過的植物。另
外,羊鞭草隨處可見,成為村落中花草的主題之一。綠地,花叢,藍色的羊鞭草,讓古老的村莊有一種童
話和詩歌的美感。
我看到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他們興致勃勃,出入于宗祠、古民居,喝著茶或咖啡。也有一些人在
勞作,給花澆水或服務來訪的旅客。他們一看就是當地人,⑷他們的臉上,都有著美好的光。
夜幕降臨,我們在當地朋友的引導下走在圍住村莊的樟樹林之中的小路上。我們走在夜里,其實也
是走在了光里——我們的腳下,是鑲嵌得密密麻麻的綠豆般大小同時光亮微弱的燈盞。這毫無疑問是經典
的鄉村之夜。我們很放心地看到了釣源村依然精心地、小心翼翼地保留了鄉村夜晚的原色。它首先當然是
黑的。大面積的黑如同黑漆,幾乎所有古建筑的屋檐、道路、花草都在這黑中隱形,只是在一點天光中隱
約現出若干個屋頂勾勒的模糊輪廓。它當然是極靜的,走在小路上,我們聽到了蟋蟀的歌唱、蛙的鳴叫、
狗的吠聲與蚱蟋振翅的聲響,聞到了草木之香,聞到了水的腥氣,和大地令我們的靈魂無比安妥的土腥味。
自古以來,它們就是村莊夜晚的主角,今夜,它們也當仁不讓的是村莊的主角。
它當然也是亮的。樹林之上微微閃爍的星星,云層中穿行的瘦月,鄉村巷子中按照減光計劃精心安
置的昏黃的地燈,以及此刻樹林小路上的燈光矩陣,構成了釣源村夜晚的光譜。我從這燈光中讀出了豐富
的外延:它們是光,是熱。每個生命都可能是一盞燈。那曾經在村莊拴馬樁旁呼吸過的馬匹,那曾經村莊
田地上勞作過的牛群,那田J更上叫過的青蛙、游過的蟲著,那祠堂里供奉的先人,族譜上的子嗣,都可能
是一盞燈——他們有著不同的光亮,共同簇擁著鄉村在悠長的歲月里沉浮。
這燈光也可能是中國當下的村莊本身。是的,無數個村莊,有可能就是無數個大地上的燈盞。它們
有著自己的根脈、自己的苦難與榮光。在城市化進程日益迅猛的今天,它們可能逐漸暗淡,隨時被自己體
內經久的黑暗吞沒,但只要一息尚存,就會努力地在大地上亮著,亮著……
(有刪改)
高中5
高中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的開頭“據說”一詞表明作者對釣源村歷史傳聞的確認,同時引出對其往昔情景的描
述。
B.釣源有了歐陽修這一精神之燈后,具有了崇禮重學的社會風氣,形成了鮮衣怒馬的喧騰
歡場。
C.“我”初次見到的釣源古舊、自然,具有歷史的滄桑感,給人一種顯豁而又老派的距離感。
D.文章寫了“我”多次到過釣源村,通過對不同時期釣源的敘寫,展現了釣源的發展變化,
凸顯了中心。
7.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句子①使用比喻的修辭,形象地寫出了馬的精氣神,映照出釣源的繁華、熱鬧與活力。
B.句子②使用一個遞進關系的復句,既承接了上文,又引起下文對釣源歷史文化的追敘。
C.句子③使用細節突出老人的老邁、生活的艱難,表達了作者對釣源人民現狀的同情。
D.句子④通過神態描寫,展現了釣源人內心的歡愉,突顯了他們現實生活的美好。
8.文章的倒數二、三段寫的夜幕下的釣源有哪些特點?請概述。(5分)
9.請結合全文,簡析結尾一段的藝術效果。(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材料一
漢司馬遷區由①石室金匱之書,據左氏《國語》,推《世本》《戰國策》《楚漢春秋》,采
經摭傳,罔羅天下放失舊聞,考之行事,馳騁上下數千載間,首記軒轅,至于麟止②,作為紀、
表、世家、書、傳,后之述者不能易此體也。惟其是非不謬于圣人,褒貶出于至當,則良史
之才矣。
若稽古英考③,留神載籍,萬機之下,未嘗廢卷。嘗命龍圖閣直學士司馬光論次歷代君臣
事跡,俾就秘閣翻閱,給吏史筆札,起周威烈王,訖于五代。其所載明君、良臣,切摩治道,
議論之精語,德刑之善制,天人相與之際,休咎庶證之原,威福盛衰之本,規模利害之效,
良將之方略,循吏之條教,斷之以邪正,要之于治忽,辭令淵厚之體,箴諫深切之義,良謂
備焉。凡十六代,勒成二百九十六卷,列于戶牖之間而盡古今之統,博而得其要,簡而周于
事,是亦典刑之總會,冊牘之淵林矣。
高中6
高中
荀卿有言:“欲觀圣人之跡,則于其粲然者矣,后王是也。“若夫漢之文、宣,唐
之太宗,孔子所謂“吾無間焉”者。自余治世盛王有慘怛之愛有忠利之教或知人善任恭
儉勤畏亦各得圣賢之一體孟軻所謂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至于荒墜顛危,可見前
車之失;亂賊奸完、厥有履霜之漸。詩云:“商鑒不遠,在夏后之世。”故賜其書名曰
“資治通鑒”,以著朕之志焉耳。
(節選自《資治通鑒?宋神宗御制序》)
材料二
佑少嘗讀書,而性且蒙固,不達術數之藝,不好章句之學。所纂通典,實采群言,
微諸人事,將施有政。夫理道之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管子曰:“倉縻
實知禮節,衣食足知榮辱。"夫子曰:“既富而教。”斯之謂矣。夫行教化在乎設職官,
設職官在乎審官才,審官才在乎精選舉,制禮以端其俗,立樂以和其心,此先哲王致
治之大方也。故職官設然后興禮樂焉,教化糜然后用刑罰焉,列州郡俾分領焉,置邊
防遏戎敵焉。是以食貨為之首,選舉次之,職官又次之,禮又次之,樂又次之,刑又
次之,州郡又次之,邊防末之。或覽之者庶知篇第之旨也。
(《通典?序》)
注釋:①維:連綴匯集。②至于麟止:到西漢發現麒麟為止。③英考:(宋神宗)已故父皇英宗。
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必須斷開,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
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
自余治世因盛王有慘怛之愛慟有忠利之目教或知人善任同恭儉勤畏回亦各得|圣賢之
一體孟軻冏所謂吾于《武成》回取二三策而已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推,推究,與《屈原列傳》“夫圣人者,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中的“推”含
義不同。
B.間,非議,責難,與《史記?陳涉世家》“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的“間”的含
義相同。
C.俾,讓,使,與蒲松齡《促織》“又囑學使俾入邑庠”中的“俾”的含義相同。
D.庶,幾乎,將近,與諸葛亮《出師表》“庶竭弩鈍,攘除奸兇”的“庶”含義不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兩則材料文體相同,均以豐富的史料為依據,介紹史書的內容,并闡釋作序的意圖。
B.材料一用“罔羅”“考之”等詞概述《史記》創作情況,并用“后之述者不能易此體也”
對其進行評價。
高中7
高中
C.材料一中宋神宗引述荀子、孔子、孟子的話,用對比手法,褒贊文帝、宣帝和唐太宗,
批評盛世君王的不作為。
D.材料二闡釋了作者治國理政的觀點,強調教化的作用,并指出豐衣足食為教化之本。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若稽古英考③,留神戟籍,萬機之下,未嘗廢卷。(4分)
(2)制禮以端其俗,立樂以和其心,此先哲王致治之大方也。(4分)
14.根據材料一最后一段,簡要概括宋神宗賜書名為《資治通鑒》的原因?(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5?16題。
谷口書齋寄楊補闕
錢起
泉壑帶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憐新雨后,山愛夕陽時。
閑鷺棲常早,秋花落更遲。
家僮掃蘿徑,昨與故人期。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人的書齋,是一茅屋,有山泉溝壑環繞左右,既簡樸又幽美清靜。
B.書齋的院墻上長滿了薜荔,云霞似從中升起,環境天然宛如仙境。
C.頸聯借“閑鷺”休息的早,“秋花”凋落的遲,突出山里的清冷。
D.尾聯用“掃徑”這一細節,表現詩人對故人即將到來的熱切期待。
16.“竹憐新雨后,山愛夕陽時”被后人稱為寫景妙句。請賞析這兩句詩。(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小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王老師給同學們講《論語》中“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時,介紹“北辰”也就
是北斗,比如張孝祥在《念奴嬌?過洞庭》中,用“,"八個字,夸張地寫招待客人時
用北斗星做酒器。
(2)黃庭堅在《登快閣》中寫友人遠離,早已沒有弄弦吹簫的興致了,只有見到美酒
眼中才流露出喜色的兩句是“,
(3)司馬遷認為,屈原創作《離騷》原因是“蓋自怨生也”,并分析了屈原生“怨”的直接
原因,即“,
高中8
高中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
一說起唐代,我們立即就會想到唐詩。唐詩,是中國詩壇的珠穆朗瑪峰,在農業社會里前無古人,后
無來者,是一個A的高度。唐詩,是中國詩壇的長江、黃河,①以廣闊流域面積灌溉著中華民族的國土。
據統計,全部唐詩,有作者三千六百多人,詩五萬五千多首。而且由于唐代刻版印刷術剛剛發明,印書還
不是B的事.誰知道有多少詩歌流失了呢!盛唐重要詩人王之渙,就只剩下了六首詩,那么,整個唐代
流失的數字,又有誰能統計出來呢?唐代,連政治連哲學都透著詩歌的芬芳,是典型的詩歌時代。②唐代的
詩壇,不僅詩多,詩人多,而且還挺立著一隊令后人工的巨人,③像李白,像杜甫,像緯愈,像白居
易④這一個接一個登場的巨匠。宋朝以后的詩人創作時,都極力想跳進他們的磁場,卻又無從著手;
或是極力想跳出他們的磁場,卻又D。
18.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4分)
19.請分析文中兩個畫波浪線句子的表達效果。(4分)
20.“不盡長江滾滾來”,這句古詩出現的位置,最恰當的是(3分)
A.①處B.②處C.③處D.④處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
蒲公英是一種有實用價值的植物,①它的花朵可以用來制作茶飲料,②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
③它的葉子和根部也富含豐富的營養成分,④可以作為蔬菜食用。⑤蒲公英在全球各地都有分布,⑥據
統計,全球有200夠種不同的蒲公英,⑦它們在歐洲、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各個角落分布。
蒲公英的種子傳播方式獨特,這是它能夠在全球范圍內廣泛分布的原因之一。蒲公英的每個種子
都附著在一根細長的絨毛上,上,它會像降落傘一樣打開,減緩下落速度,使它能夠落在遠離母株的
地方。
蒲公英的種子在土壤中也能長時間保持活力,這是因為它的種子外殼堅硬,可以保護內部的胚芽
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蒲公英的種子在落地后,會迅速吸收周圍的水分和養分,?,然后長出綠色的
葉子,不久之后,就會長成一株株高大的蒲公英。
③,這也是它能夠在各種環境中生存的一個重要原因。一旦蒲公英的種子發芽生長,它會迅速長
出綠色的葉子和花朵。在這個過程中,蒲公英會吸收大量的陽光和水分,為它提供生長所需的能量。
高中9
高中
21.文中第一段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
(3分)
22.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
個字。(6分)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寫作。(60分)
一個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須如歌德所說,知道限制自己。反之,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實什么事
都不能做,而終歸于失敗。
——黑格爾
讀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樣的聯想與思考?請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
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
高中10
高中
高三一輪檢測
語文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2024.03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8分)
1.B(“空靈淡遠”不屬于“剛健”的美學精神)
2.B(A“踐行”錯,C“更勝一籌”錯,D“在主體部分陽剛美則是主導”錯)
3.D(不屬于“剛健”之美)
4.C(第④段引用姚鼐的言論不是論證“陽剛之美和陰柔之美從不對立”的美學原則)
5.①從起源看:西方美學的“崇高”觀念,產生于抵抗浩大外力時人的內在感受;中華美學的
“剛健”之美,源自民族文化精神上的剛健有為、不屈不撓。②從心理指向看:西方美學的“崇
高”指向恐怖和驚懼,注重矛盾對立與分裂;中華美學的“剛健”之美,指向和諧。③從內涵看:
西方美學的“崇高”是關于偉大、壯麗、驚人甚至恐懼的心理狀態,是與美相對立的、外在的
觀念;中華美學的“剛健”既包含著陽剛、壯美,也包含著剛柔相濟。(每點2分,共6分)
(二)現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7分)
6.B(“形成了鮮衣怒馬的喧騰歡場”錯)
7.C(“表達了作者對釣源人民現狀的同情”錯)
8.①具有鄉村夜晚的黑,微天光中有屋頂的模糊輪廓;②又是極靜的,能聽到蟲蛙的聲音,
聞到泥土的氣息;③又是亮的,微微閃爍的星星、精心安置的昏黃的地燈和小路上的燈光矩
陣構成了釣源村夜晚的光譜。(答出兩點3分,答出三點5分,共5分)
9.結尾一段由釣源燈光聯想到中國當下的村莊,綜合運用議論、抒情的表達方式,表明它們
都有各自的根脈和歷史,也會有不同的結局;(2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植物的變化課件
- 膽道超聲診斷
- 高中變壓器課件
- 小學生繪畫課件下載
- 統編版(2024)一年級上冊(2024)1 秋天教學設計
- 鐵路建設施工技術措施
- 干旱地區農田水利項目造價咨詢合同
- 鋼結構幕墻施工的質量管理措施
- 四年級下冊Unit 5 My clothes Part A第一課時教學設計及反思
- 二年級語文教學計劃
- 2023年礦井維修鉗工技能理論考試題庫(共500題)
- 社工服務質量保障方案
- 腦梗死的自我護理
- 新版規范(2017)瀝青混凝土路面設計(詳細應用)
- 薪酬管理體系的價值與效能評估
- 前列腺炎疾病演示課件
- 丙酸血癥疾病演示課件
- oa系統操作手冊
- 消防安全隱患排查投標方案(技術標)
- (完整版)發酵原理及工藝
- 教科版科學三年級下冊實驗報告單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