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代替GB/T2542—2003砌墻磚試驗方法TestmethodsforwallbricksI Ⅲ 2規范性引用文件 l3術語和定義 14尺寸測量 15外觀質量檢查 26抗折強度試驗 47抗壓強度試驗 58凍融試驗 89體積密度試驗 910石灰爆裂試驗 11泛霜試驗 12吸水率和飽和系數試驗 13孔洞率及孔洞結構測定 14干燥收縮試驗 15碳化試驗 16軟化試驗 17試驗報告 Ⅲ本標準按照GB/T1.1—2009給出的規則起草。本標準代替GB/T2542—2003《砌墻磚試驗方法》。本標準與GB/T2542—2003相比主要變化如下:——更新了抗壓強度試驗方法;——細化部分條文敘述;——明確了每項檢測項目的試樣數量;——取消了放射性、傳熱系數檢測方法;——增加了軟化試驗檢測方法。本標準由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提出。本標準由全國墻體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85)歸口。本標準負責起草單位:西安墻體材料研究設計院、中國建材檢驗認證集團西安有限公司。本標準參加起草單位:南京鑫翔新型建筑材料有限責任公司、貴州省建材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GB2542—1981;——GB/T2542—1992;1砌墻磚試驗方法1范圍本標準適用于砌墻磚。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8968墻體材料術語GB/T25044砌墻磚抗壓強度試樣制備設備通用要求GB/T25183砌墻磚抗壓強度試驗用凈漿材料3術語和定義GB/T18968界定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4尺寸測量4.1量具磚用卡尺(如圖1所示),分度值為0.5mm。1——垂直尺;2——支腳。4.2測量方法長度應在磚的兩個大面的中間處分別測量兩個尺寸;寬度應在磚的兩個大面的中間處分別測量兩個尺寸;高度應在兩個條面的中間處分別測量兩個尺寸,如圖2所示。當被測處有缺損或凸出時,可在其旁邊測量,但應選擇不利的一側。精確至0.5mm。2l——長度;b——寬度;h——高度。單位為毫米圖2尺寸量法4.3結果表示每一方向尺寸以兩個測量值的算術平均值表示。5外觀質量檢查5.1量具5.1.1磚用卡尺(如圖1):分度值為0.5mm。5.1.2鋼直尺:分度值不應大于1mm。5.2測量方法5.2.1缺損5.2.1.1缺棱掉角在磚上造成的破損程度,以破損部分對長、寬、高三個棱邊的投影尺寸來度量,稱為破壞尺寸。如圖3所示。l——長度萬同的投影尺寸;b——寬度方向的投影尺寸;d——高度方向的投影尺寸。單位為毫米圖3缺棱掉角破壞尺寸量法5.2.1.2缺損造成的破壞面,是指缺損部分對條、頂面(空心磚為條、大面)的投影面積,如圖4所示。空心磚內壁殘缺及肋殘缺尺寸,以長度方向的投影尺寸來度量。3l——長度方向的投影尺寸;b——寬度方向的投影尺寸。單位為毫米圖4缺損在條、頂面上造成破壞面量法5.2.2裂紋5.2.2.1裂紋分為長度方向、寬度方向和水平方向三種,以被測方向的投影長度表示。如果裂紋從一個面延伸至其他面上時,則累計其延伸的投影長度,如圖5所示。單位為毫米a)寬度方向裂紋長度量法b)長度方向裂紋長度量法c)水平方向裂紋長度量法圖5裂紋長度量法5.2.2.2多孔磚的孔洞與裂紋相通時,則將孔洞包括在裂紋內一并測量。如圖6所示。l——裂紋總長度。單位為毫米圖6多孔磚裂紋通過孔洞時長度量法5.2.2.3裂紋長度以在三個方向上分別測得的最長裂紋作為測量結果。5.2.3.1彎曲分別在大面和條面上測量,測量時將磚用卡尺的兩支腳沿棱邊兩端放置,擇其彎曲最大處將垂直尺推至磚面,如圖7所示。但不應將因雜質或碰傷造成的凹處計算在內。4圖7彎曲量法5.2.3.2以彎曲中測得的較大者作為測量結果。5.2.4雜質凸出高度雜質在磚面上造成的凸出高度,以雜質距磚面的最大距離表示。測量將磚用卡尺的兩支腳置于凸出兩邊的磚平面上,以垂直尺測量,如圖8所示。圖8雜質凸出量法裝飾面朝上隨機分兩排并列,在自然光下距離磚樣2m處目測。5.3結果處理外觀測量結果以mm為單位,不足1mm者,按1mm計。6抗折強度試驗6.1儀器設備6.1.1材料試驗機:試驗機的示值相對誤差不大于±1%,其下加壓板應為球鉸支座,預期最大破壞荷載應在量程的20%~80%之間。6.1.2抗折夾具:抗折試驗的加荷形式為三點加荷,其上壓輥和下支輥的曲率半徑為15mm,下支輥應有一個為鉸接固定。6.1.3鋼直尺:分度值不應大于1mm。6.2試樣數量試樣數量為10塊。5GB/T2542—20126.3試樣處理試樣應放在溫度為(20±5)℃的水中浸泡24h后取出,用濕布拭去其表面水分進行抗折強度試驗。6.4試驗步驟6.4.1按4.2的規定測量試樣的寬度和高度尺寸各2個,分別取算術平均值,精確至1mm。6.4.2調整抗折夾具下支輥的跨距為磚規格長度減去40mm。但規格長度為190mm的磚,其跨距為160mm。6.4.3將試樣大面平放在下支輥上,試樣兩端面與下支輥的距離應相同,當試樣有裂縫或凹陷時,應使有裂縫或凹陷的大面朝下,以(50~150)N/s的速度均勻加荷,直至試樣斷裂,記錄最大破壞荷載P。6.5結果計算與評定6.5.1每塊試樣的抗折強度(Ra)按式(1)計算。式中:R、——抗折強度,單位為兆帕(MPa);P——最大破壞荷載,單位為牛頓(N);L——跨距,單位為毫米(mm);B試樣寬度,單位為毫米(mm);H——試樣高度,單位為毫米(mm)。6.5.2試驗結果以試樣抗折強度的算術平均值和單塊最小值表示。7抗壓強度試驗7.1儀器設備7.1.1材料試驗機:試驗機的示值相對誤差不超過士1%,其上、下加壓板至少應有一個球鉸支座,預期最大破壞荷載應在量程的20%~80%之間。7.1.2鋼直尺:分度值不應大于1mm。7.1.4切割設備。7.1.5抗壓強度試驗用凈漿材料:應符合GB/T25183的要求。7.2試樣數量試樣數量為10塊。7.3試樣制備7.3.1一次成型制樣7.3.1.1一次成型制樣適用于采用樣品中間部位切割,交錯疊加灌漿制成強度試驗試樣的方式。7.3.1.2將試樣鋸成兩個半截磚,兩個半截磚用于疊合部分的長度不得小于100mm,如圖9所示。如果不足100mm,應另取備用試樣補足。6單位為毫米圖9半截磚長度示意圖7.3.1.3將已切割開的半截磚放入室溫的凈水中浸20min~30min后取出,在鐵絲網架上滴水20min~30min,以斷口相反方向裝入制樣模具中。用插板控制兩個半磚間距不應大于5mm,磚大面與模具間距不應大于3mm,磚斷面、頂面與模具間墊以橡膠墊或其他密封材料,模具內表面涂油或脫膜劑。制樣模具及插板如圖10所示。7.3.1.4將凈漿材料按照配制要求,置于攪拌機中攪拌均勻。7.3.1.5將裝好試樣的模具置于振動臺上,加入適量攪拌均勻的凈漿材料,振動時間為0.5min~1min,停止振動,靜置至凈漿材料達到初凝時間(約15min~19min)后拆模。圖10一次成型制樣模具及插板7.3.2二次成型制樣7.3.2.1二次成型制樣適用于采用整塊樣品上下表面灌漿制成強度試驗試樣的方式。7.3.2.2將整塊試樣放入室溫的凈水中浸20min~30min后取出,在鐵絲網架上滴水20min~30min。7.3.2.3按照凈漿材料配制要求,置于攪拌機中攪拌均勻。7.3.2.4模具內表面涂油或脫膜劑,加入適量攪拌均勻的凈漿材料,將整塊試樣一個承壓面與凈漿接觸,裝入制樣模具中,承壓面找平層厚度不應大于3mm。接通振動臺電源,振動0.5min~1min,停止振動,靜置至凈漿材料初凝(約15min~19min)后拆模。按同樣方法完成整塊試樣另一承壓面的找平。二次成型制樣模具如圖11所示。7圖11二次成型制樣模具7.3.3非成型制樣7.3.3.1非成型制樣適用于試樣無需進行表面找平處理制樣的方式。7.3.3.2將試樣鋸成兩個半截磚,兩個半截磚用于疊合部分的長度不得小于100mm。如果不足100mm,應另取備用試樣補足。7.3.3.3兩半截磚切斷口相反疊放,疊合部分不得小于100mm,如圖12所示,即為抗壓強度試樣。單位為毫米圖12半磚疊合示意圖7.4試樣養護7.4.1一次成型制樣、二次成型制樣在不低于10℃的不通風室內養護4h。7.4.2非成型制樣不需養護,試樣氣干狀態直接進行試驗。7.5試驗步驟7.5.1測量每個試樣連接面或受壓面的長、寬尺寸各兩個,分別取其平均值,精確至1mm。7.5.2將試樣平放在加壓板的中央,垂直于受壓面加荷,應均勻平穩,不得發生沖擊或振動。加荷速度以(2~6)kN/s為宜,直至試樣破壞為止,記錄最大破壞荷載P。7.6結果計算與評定7.6.1每塊試樣的抗壓強度(R,)按式(2)計算。8GB/T2542—2012式中:R,——抗壓強度,單位為兆帕(MPa);P最大破壞荷載,單位為牛頓(N);L——受壓面(連接面)的長度,單位為毫米(mm);B——受壓面(連接面)的寬度,單位為毫米(mm)。7.6.2試驗結果以試樣抗壓強度的算術平均值和標準值或單塊最小值表示。8凍融試驗8.1儀器設備8.1.1低溫箱或冷凍室:試樣放入箱(室)內溫度可調至-20℃或—20℃以下。8.1.2水槽:保持槽中水溫10℃~20℃為宜。8.1.3臺秤:分度值不大于5g。8.1.4電熱鼓風干燥箱:最高溫度200℃。8.1.5抗壓強度試驗設備:同7.1。8.2試樣數量試樣數量為10塊,其中5塊用于凍融試驗,5塊用于未凍融強度對比試驗。8.3試驗步驟8.3.1用毛刷清理試樣表面,將試樣放入鼓風干燥箱中在105℃±5℃下干燥至恒質(在干燥過程中,前后兩次稱量相差不超過0.2%,前后兩次稱量時間間隔為2h),稱其質量mo,并檢查外觀,將缺棱掉角和裂紋作標記。8.3.2將試樣浸在10℃~20℃的水中,24h后取出,用濕布拭去表面水分,以大于20mm的間距大面側向立放于預先降溫至一15℃以下的冷凍箱中。8.3.3當箱內溫度再降至一15℃時開始計時,在-15℃~-20℃下冰凍:燒結磚凍3h;非燒結磚凍5h。然后取出放入10℃~20℃的水中融化:燒結磚為2h;非燒結磚為3h。如此為一次凍融循環。8.3.4每5次凍融循環,檢查一次凍融過程中出現的破壞情況,如凍裂、缺棱、掉角、剝落等。8.3.5凍融循環后,檢查并記錄試樣在凍融過程中的凍裂長度,缺棱掉角和剝落等破壞情況。8.3.6經凍融循環后的試樣,放入鼓風干燥箱中,按8.3.1的規定干燥至恒質,稱其質量m?。8.3.7若試件在凍融過程中,發現試件呈明顯破壞,應停止本組樣品的凍融試驗,并記錄凍融次數,判定本組樣品凍融試驗不合格。8.3.8干燥后的試樣和未經凍融的強度對比試樣按第7章的規定進行抗壓強度試驗。8.4結果計算與評定8.4.1外觀結果:凍融循環結束后,檢查并記錄試樣在凍融過程中的凍裂長度、缺棱掉角和剝落等破壞情況。9GB/T2542—20128.4.2強度損失率(Pm)按式(3)計算。式中:Pm——強度損失率,%;P。——試樣凍融前強度,單位為兆帕(MPa);……………P?——試樣凍融后強度,單位為兆帕(MPa)。8.4.3質量損失率(Gm)按式(4)計算。式中:Gm——質量損失率,%;m。——試樣凍融前干質量,單位為千克(kg);m?——試樣凍融后干質量,單位為千克(kg)。8.4.4試驗結果以試樣凍后抗壓強度或抗壓強度損失率、凍后外觀質量或質量損失率表示與評定。9體積密度試驗9.1儀器設備9.1.1鼓風干燥箱:最高溫度200℃。9.1.2臺秤:分度值不應大于5g。9.1.3鋼直尺:分度不應大于1mm。9.1.4磚用卡尺:分度值為0.5mm。9.2試樣數量試樣數量為5塊,所取試樣應外觀完整。9.3試驗步驟9.3.1清理試樣表面,然后將試樣置于105℃±5℃鼓風干燥箱中干燥至恒質(在干燥過程中,前后兩次稱量相差不超過0.2%,前后兩次稱量時間間隔為2h),稱其質量m,并檢查外觀情況,不得有缺棱、掉角等破損。如有破損,須重新換取備用試樣。9.3.2按4.2規定測量干燥后的試樣尺寸各兩次,取其平均值計算體積V。9.4結果計算與評定9.4.1每塊試樣的體積密度(p)按式(5)計算。式中:p——體積密度,單位為千克每立方米(kg/m2);m——試樣干質量,單位為千克(kg);V——試樣體積,單位為毫米(mm3)。9.4.2試驗結果以試樣體積密度的算術平均值表示。10.1.1蒸煮箱。10.1.2鋼直尺:分度值不應大于1mm。10.2試樣數量試樣數量為5塊,所取試樣為未經雨淋或浸水,且近期生產的外觀完整的試樣。10.3試驗步驟10.3.1試驗前檢查每塊試樣,將不屬于石灰爆裂的外觀缺陷作標記。10.3.2將試樣平行側立于蒸煮箱內的篦子板上,試樣間隔不得小于50mm,箱內水面應低于篦上板10.3.3加蓋蒸6h后取出。10.3.4檢查每塊試樣上因石灰爆裂(含試驗前已出現的爆裂)而造成的外觀缺陷,記錄其尺寸。以試樣石灰爆裂區域的尺寸最大者表示。11.1.1鼓風干燥箱:最高溫度200℃。11.1.2耐磨耐腐蝕的淺盤:容水深度25mm~35mm。11.1.3透明材料:能完全覆蓋淺盤,其中間部位開有大于試樣寬度、高度或長度尺寸5mm~10mm的矩形孔。11.2試樣數量試樣數量為5塊。11.3.1清理試樣表面,然后置于105℃±5℃鼓風干燥箱中干燥24h,取出冷卻至常溫。11.3.2將試樣頂面或有孔洞的面朝上分別置于淺盤中,往淺盤中注入蒸餾水,水面高度不應低于11.3.3試樣浸在盤中的時間為7d,試驗開始2d內經常加水以保持盤內水面高度,以后則保持浸在水中即可。試驗過程中要求環境溫度為16℃~32℃,相對濕度35%~60%。11.3.4試驗7d后取出試樣,在同樣的環境條件下放置4d。然后在105℃±5℃鼓風干燥箱中干燥至恒量。取出冷卻至常溫。記錄干燥后的泛霜程度。11.4.1泛霜程度根據記錄以最嚴重者表示。11.4.2泛霜程度劃分如下:無泛霜:試樣表面的鹽析幾乎看不到。輕微泛霜:試樣表面出現一層細小明顯的霜膜,但試樣表面仍清晰。中等泛霜:試樣部分表面或棱角出現明顯霜層。嚴重泛霜:試樣表面出現起磚粉、掉屑及脫皮現象。12吸水率和飽和系數試驗12.1儀器設備12.1.1鼓風干燥箱:最高溫度200℃。12.1.2臺秤:分度值不應大于5g。12.1.3蒸煮箱。12.2試樣數量試樣數量:吸水率試驗為5塊,飽和系數試驗為5塊(所取試樣盡可能用整塊試樣,如需制取應為整塊試樣的1/2或1/4)。12.3試驗步驟12.3.1清理試樣表面,然后置于105℃±5℃鼓風干燥箱中干燥至恒質(在干燥過程中,前后兩次稱量相差不超過0.2%,前后兩次稱量時間間隔為2h),除去粉塵后,稱其干質量mo。12.3.2將干燥試樣浸入水中24h,水溫10℃~30℃。12.3.3取出試樣,用濕毛巾拭去表面水分,立即稱量。稱量時試樣表面毛細孔滲出于秤盤中水的質量也應計入吸水質量中,所得質量為浸泡24h的濕質量mz。12.3.4將浸泡24h后的濕試樣側立放入蒸煮箱的篦子板上,試樣間距不得小于10mm,注入清水,箱內水面應高于試樣表面50mm,加熱至沸騰,沸煮3h,飽和系數試驗沸煮5h,停止加熱冷卻至常溫。12.3.5按12.3.3規定稱量沸煮3h的濕質量ma,飽和系數試驗稱量沸煮5h的濕質量ms。12.4結果計算與評定12.4.1常溫水浸泡24h試樣吸水率(W??)按式(6)計算。式中:W??——常溫水浸泡24h試樣吸水率,%;m。——試樣干質量,單位為千克(kg);m2?——試樣浸水24h的濕質量,單位為千克(kg)。12.4.2試樣沸煮3h吸水率(W?)按式(7)計算。式中:W?——試樣沸煮3h吸水率,%;m?——試樣沸煮3h的濕質量,單位為千克(kg);m。——試樣干質量,單位為千克(kg)。12.4.3每塊試樣的飽和系數(K)按式(8)計算。GB/T2542—2012式中:K——試樣飽和系數;m??——常溫水浸泡24h試樣濕質量,單位為千克(kg);m?——試樣干質量,單位為千克(kg);m?——試樣沸煮5h的濕質量,單位為千克(kg)。12.4.4吸水率以試樣的算術平均值表示;飽和系數以試樣的算術平均值表示。13孔洞率及孔洞結構測定13.1.1臺秤:分度值不應大于5g。13.1.2水池或水箱或水桶。13.1.3吊架:見圖13。單位為毫米3——鉤子(與兩端拉筋等距離)。13.1.4磚用卡尺:分度值為0.5mm。13.2試樣數量試樣數量為5塊。13.3試驗步驟13.3.1按4.2的規定測量試樣的長度L、寬度B、高度H尺寸各2個,分別取其算術平均值,精確至GB/T2542—201213.3.2將試樣浸入室溫的水中,水面應高出試樣20mm以上,24h后將其分別移到水中,稱出試樣的懸浸質量m?。13.3.3稱取懸浸質量的方法如下:將秤置于平穩的支座上,在支座的下方與磅秤中線重合處放置水池或水箱或水桶。在秤底盤上放置吊架,用鐵絲把試樣懸掛在吊架上,此時試樣應離開水桶的底面且全部浸泡在水中,將秤讀數減去吊架和鐵絲的質量,即為懸浸質量m?。13.3.4盲孔磚稱取懸浸質量時,有孔洞的面朝上,稱重前晃動磚體排出孔中的空氣,待靜置后稱量。通孔磚任意放置。13.3.5將試樣從水中取出,放在鐵絲網架上滴水1min,再用擰干的濕布拭去內、外表面的水,立即稱其面干潮濕狀態的質量m?,精確至5g。13.3.6測量試樣最薄處的壁厚、肋厚尺寸,精確至1mm。13.4結果計算與評定13.4.1每個試樣的孔洞率(Q)按式(9)計算。式中:Q試樣的孔洞率,%;m?——試樣的懸浸質量,單位為千克(kg);m?——試樣面干潮濕狀態的質量,單位為千克(kg);L——試樣長度,單位為米(m);H——試樣高度,單位為米(m)。D水的密度,為1000千克每立方米(1000kg/m3)。13.4.2試樣的孔洞率以試樣孔洞率的算術平均值表示。13.4.3孔洞結構以孔洞排數及壁、肋厚最小尺寸表示。14干燥收縮試驗14.1儀器設備14.1.1立式收縮儀:精度為0.01mm,上下測點采用90°錐形凹座,如圖14所示。14.1.2收縮頭:采用黃銅或不銹鋼制成,如圖15所示。14.1.3鼓風干燥箱或調溫調濕箱:鼓風干燥箱或調溫調濕箱的箱體容積不小于0.05m3或大于試樣總體積的5倍。14.1.4搪瓷樣盤。14.1.5冷卻箱:冷卻箱可用金屬板加工,且備有溫度觀測裝置及具有良好的密封性。14.1.6恒溫水槽:水溫(20±1)℃。1——測量框架;2——上支點螺栓;3——下支點;4——百分表;8——調平座。圖14收縮測定儀示意圖單位為毫米試樣數量為3塊。試樣尺寸為40mm×40mm×160mm。14.3試樣處理14.3.1在試樣兩個頂面的中心,各鉆一個直徑6mm~10mm,深度13mm±2mm孔洞。GB/T2542—201214.3.2將試樣浸水4h~6h后取出在孔內灌入水玻璃水泥漿或其他粘結劑,然后埋置收縮頭,收縮頭中心線應與試樣中心線重合,試樣頂面應平整。2h后檢查收縮頭安裝是否牢固,否則重裝。14.4試驗步驟14.4.1將試樣放置1d后,浸入水溫為(20±1)℃恒溫水槽中,水面應高出試樣20mm,保持4d。14.4.2將試樣從水中取出,用濕布拭去表面水分并將收縮頭擦干凈。14.4.3用標準桿調整儀表原點(一般取5.00mm),然后按標明的測試方向立即測定試樣初始長度,記下初始百分表讀數。14.4.4將試樣放入溫度為(50±1)℃,濕度以飽和氯化鈣控制(每立方米箱體應給予不低于0.3m3暴露面積且含有充分固體的氯化鈣飽和溶液)的鼓風干燥箱或調溫調濕箱中進行干燥。14.4.5每隔1d從箱內取出試樣測長度一次。當試樣取出后應立即放入冷卻箱中,在(20±1)℃的房間內冷卻4h后進行測試。測前應校準百分表原點,要求每組試樣在10min內測完。14.4.6按14.4.4、14.4.5所述反復進行干燥、冷卻和測試,直至兩次測長讀數差在0.01mm范圍內時為止,以最后兩次的平均值作為干燥后讀數。14.5結果計算與評定14.5.1干燥收縮值(S)按式(10)計算。…………(10)式中:S——干燥收縮值,單位為毫米/米(mm/m);Ln——標準桿長度,單位為毫米(mm);L?——試樣初始長度(百分表讀數),單位為毫米(mm);L?——試樣干燥后長度(百分表讀數),單位為毫米(mm);L——收縮頭長度,單位為毫米(mm);M?——百分表原點,單位為毫米(mm)。14.5.2試驗結果以試樣干燥收縮值的算術平均值表示。15碳化試驗15.1儀器設備和試劑15.1.1碳化箱:下部設有進氣孔,上部設有排氣孔,且有濕度觀察裝置,蓋(門)應嚴密。15.1.2二氧化碳鋼瓶。15.1.3流量計。15.1.4氣體分析儀。15.1.5臺秤:分度值不應大于5g。15.1.7二氧化碳氣體:濃度大于80%(質量濃度)。15.1.81%(質量濃度)酚酞溶液:用濃度為70%(質量濃度)的乙醇配制。15.1.9抗壓強度試驗設備:同7.1。15.2試樣數量試樣數量為12塊,其中5塊用于碳化試驗,2塊用于碳化深度檢查,5塊用于未碳化強度對比試驗。GB/T2542—201215.3試驗條件碳化過程的相對濕度控制在90%以下。15.3.2二氧化碳濃度15.3.2.1二氧化碳濃度的測定二氧化碳濃度采用氣體分析儀測定,第一、二天每隔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物業管理招標試題及答案
- 藥物臨床應用中的個性化治療試題及答案
- 藥物化學核心知識點試題及答案
- 國際商務考試題及答案
- 聯合經營會計試題及答案
- 藥學研究新領域前沿試題及答案
- 系統規劃與管理師考試試題及答案如何復習更有效
- 知識產權數字化管理的現狀與未來展望分析試題及答案
- 解析2024年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探索文化產業管理證書備考的試題及答案問題
- 江蘇省常州市2024年中考物理試題【附參考答案】
- 新解讀《JTG 5120-2021公路橋涵養護規范》
- 機房維保巡檢服務報告
- 二手房公積金貸款合同書范本(2024版)
- 2024-2029全球及中國柚子果實提取物行業市場發展分析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發展研究報告
- 江蘇省常州市溧陽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數學試題【含答案解析】
- 河南省鶴壁市校聯考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語文試題
- 公共部位裝修合同
- 行政復議法-形考作業1-國開(ZJ)-參考資料
- 山西省朔州市懷仁縣2024屆小升初語文檢測卷含答案
- JTJ-T-257-1996塑料排水板質量檢驗標準-PDF解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