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武漢新洲區六校聯考2024年中考歷史模擬精編試卷注意事項1.考生要認真填寫考場號和座位序號。2.試題所有答案必須填涂或書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第一部分必須用2B鉛筆作答;第二部分必須用黑色字跡的簽字筆作答。3.考試結束后,考生須將試卷和答題卡放在桌面上,待監考員收回。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及其發明者對應正確的是A.火車—史蒂芬孫B.汽車—卡爾本茨C.飛機—萊特兄弟D.汽船—富爾頓2.公元前509年,羅馬建立了共和國。以下關于這一時間表述正確的是()A.屬于公元前5世紀初 B.屬于公元前5世紀末C.屬于公元前6世紀初 D.屬于公元前6世紀末3.19世紀中后期,俄、日、中三國都進行了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產生的共同影響是()A.使本國走上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B.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C.使本國擺脫了淪為殖民地的危機D.成為本國近代史上的重大轉折4.“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實現,舉凡國際國內各種重要問題,急待解決,特請先生克日惠臨陪都,共同商討”。下列事件與電文內容相關的是A.創辦黃埔軍校 B.北伐戰爭 C.《中國共產黨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 D.重慶談判5.在治國理政新的實踐中,總書記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提出了許多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形勢下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總方略是()A.“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B.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C.“四個全面”戰略布局D.新發展理念6.“鄧小平南方視察幾乎產生了神話般的意義,他的談話成了中國后來20年政治經濟政策的藍本?!币阅戏秸勗挒樗{本,我國做出的經濟決策是A.開發開放上海浦東B.將鄧小平理論寫入黨章C.決定設置經濟特區D.提出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7.某學者綜合考慮各因素繪制成《中國歷代興衰圖》。下列表述正確的是()。①出現盛世對外開放使用火藥②國家統一商業繁榮科技領先③政權并立貿易發達發明司南④強化皇權閉關鎖國科技落后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8.第一次把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變為現實的事件是A.巴黎公社的成立B.《共產黨宣言》的發表C.二月革命D.十月革命9.新航路開辟的經濟根源是A.商品經濟發展需要擴大海外市場B.《馬可·波羅行紀》的影響C.歐洲人狂熱追求貨幣和黃金D.航海造船技術的發展10.1949年10月1日,許多報刊雜志圍繞下圖中的歷史事件刊登了這樣的一句話:“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對這句話的準確解釋是()。A.中國從此沒有戰爭,長期處于和平狀態B.中國領土全部解放,祖國實現完全統一C.中國人民從此成為新國家、新社會的主人D.中國從此成為世界強國,屹立世界東方11.“貞觀之治”為唐朝的強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下面有關“貞觀之治”出現的原因,不正確的是A.重視納諫B.吸取隋亡教訓C.鼓勵發展生產D.任用姚崇為相12.東交民巷的大炮注視和監督著紫禁城,象征著條約制度的權威和中國的“國將不國”。造成這一后果的是A.鴉片戰爭B.第二次鴉片戰爭C.甲午中日戰爭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3.紅軍長征途中,中共中央召開了一次重要會議,毛澤東在會上提出放棄與紅六軍團會合的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進軍。這就是長征史上著名的()A.遵義會議 B.通道轉兵 C.四渡赤水 D.巧渡金沙江14.理清歷史線索有利于理解和把握歷史知識結構。下列是某個歷史知識結構簡圖,與這一簡圖中空白處沒有邏輯關系的是A.美國南北戰爭B.中國鴉片戰爭C.印度民族大起義D.三角貿易15.古代文明的交往方式,有暴力沖突,也有和平交流。下列屬于和平交流的是()A.馬可·波羅來華 B.亞歷山大東征C.希波戰爭 D.靖康之變16.“這一制度通過血緣關系,把政權與族權緊密結合,加強了周王室與諸侯國的經濟、文化聯系,同時,密切了西周與周邊少數民族的關系……”材料中的“這一制度”是A.王位世襲制 B.分封制 C.郡縣制 D.行省制度17.下列關于中國古代經濟發展狀況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A.南方經濟曾經長期落后于北方 B.北方人民南遷促進南方經濟發展C.唐朝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 D.宋朝海外貿易興盛18.20世紀上半期,人類歷史上發生了兩次世界大戰,中國都卷入其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中國都是戰勝國B.一戰后在巴黎和會,華盛頓會議上都獲取了很多利益C.中國的抗戰是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D.蘇聯、美國和中國在二戰中聯合對日作戰19.下圖所示現象反映了新航路開辟的直接影響是A.促進歐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B.促進各大洲之間的物種交換C.給亞、非、美洲帶來深重災難 D.推動資產階級革命時代的到來20.著名歷史學家蔣廷黻在談到清政府與列強簽訂的《北京條約》時說:“條款雖很多,主要的是北京駐使和長江通商。歷史上的意義不外從此中國與西洋的關系更加密切了。這種關系固可以為禍,亦可以為福,看我們振作與否。奕?與文祥決不轉回頭看,留戀那一去不復返的閉關時代。他們大著膽子向前進,到國際生活中去找新出路。”下列說法對材料中的“為?!崩斫庹_是A.加速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B.加強中國與西方各國的友好往來C.加快中國融入世界市場的進程D.有利于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21.二戰時期蘇聯與美國是重要的反法西斯盟友,而在戰后卻轉瞬成為“勢不兩立”的敵人,這主要是因為它們已經不再視對方為力量伙伴,而更多的是從意識形態角度來看待對方。這說明美蘇關系發生轉變的主要原因是A.美蘇失去了合作的基礎 B.國家利益和意識形態的沖突C.世界呈現多極化發展趨勢 D.蘇聯的壯大影響了美國爭霸22.“孫中山領導的革命活動,沒有很長時間的宣傳教育和組織工作,就很快把重點轉到發動武裝起義上來。這是它的優點,但也帶來弱點:缺少一場足夠力度的思想文化運動作為先導?!睆倪@個意義上,可以說A.辛亥革命是新文化運動的延續B.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C.新文化運動是辛亥革命的補課D.辛亥革命為五四運動提供思想指導23.隨著手工工場和租地農場的發展,歐洲市場需求逐漸擴大,商品經濟日趨發達。新生資產階級渴求開拓新的貿易市場。在此背景下1519—1522年能夠出現的歷史現象是A.《最后的晚餐》問世 B.船隊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C.資產階級革命的浪潮出現 D.無產階級運動風起云涌24.全國抗戰初期,以國民黨軍隊為主體的正面戰場先后組織了淞滬會戰、忻口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和第三次長沙會戰等一系列大仗。其中武漢會戰A.是全國抗戰以來中國國民黨軍隊取得的第一次偉大勝利B.是自全國抗戰開始以來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所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C.宣告了日軍“速戰速決”滅亡中國計劃的破滅,成為抗日戰爭的重要轉折點D.對盟國的抗日斗爭是很大的鼓舞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的________是一座綜合性的水利樞紐,發揮出防洪、灌溉、水運等多方面的作用;明朝北京城中最雄偉壯麗的________,是當時世界上最宏大、最輝煌的皇家建筑群。26.讀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上圖是英國人哈格里夫斯發明的________,它的發明標志著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了。列舉第一次工業革命交通領域的兩項發明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27.唐朝的建立者是_________;北宋的建立者是_________。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7分)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英國大事年表1603年詹姆斯一世繼位為英國國王,實行君主專制統治1642年英國內戰爆發1688年光榮革命1689年《權利法案》頒布材料二1701年,英國議會又通過了《王位繼承法》,法案規定王位繼承的條件和順序。國王必須信奉英國國教,未經議會同意,國王不得離開本土。上述規定使王位繼承權、國王的宗教信仰和活動范圍都處于議會掌握之下。此外,法案還規定,以后法官的任免權不再屬于國王而屬于議會,這就確立了司法權獨立于王權的原則。材材三英國的優越地位在18世紀歸功于優越的政治制度……在19世紀初期則幾乎完全歸功于機械技術。在1740年,“效法英國”一詞已經成為人們的口頭禪,而到1830年,英國已成為“工業歐洲的老師”。﹣﹣C?W?克勞利《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第九卷材料一中反映了哪一重大歷史事件?這一時期世界歷史發展的潮流是什么?材料二與材料一中的《權利法案》有什么聯系?材料三中,促使英國成為“工業歐洲的老師”的原因有哪些?綜上所述,你認為英國能夠領先世界的原因有哪些?29.(6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2014年6月,極端伊斯蘭圣戰組織伊斯蘭國由敘利亞入侵伊拉克北部,并在在短時間內攻陷了伊拉克北部大片地區,控制了敘利亞和伊拉克的大片地區。8月,因應情況惡化,美軍開始對伊拉克北部的伊斯蘭國目標實施空襲,以支援伊拉克對抗伊斯蘭國武裝分子。8月至9月中旬以來,美國已經在伊拉克發動約190次空襲。同年9月11日,奧巴馬在對全國電視觀眾發表的直播講話中表示,將擴大空襲行動至伊斯蘭國控制的敘利亞地區。奧巴馬揚言任何威脅美國的團伙“都不會有安全的藏身之處”。9月12日,巴林、埃及、約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塔爾、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的外長與美國國務卿克里舉行會談后,同意協助美國共同打擊“伊斯蘭國”。根據圖片及文字敘述,你能獲取哪些歷史信息?信息點一:信息點二:信息點三:信息點四:根據材料可以得出怎樣的歷史認識。30.(7分)民主政治是人類政治文明演進的產物,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標志,也是現代社會不斷發展的必然要求。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民眾法庭審判官由公民抓簽選出,任期只有一年,每個公民一生只能擔任兩次審判官的職務。”(1)材料一描述的情況反映了西方早期某個國家實行的什么制度?當時國家的最高權力機構是什么?材料二“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参唇涀h會準許……皆為非法?!保?)材料二的內容出自英國哪一部法律文件?此文件奠定了英國什么政治體制的基礎?材料三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提出著名的“三權分立”理論。孟德斯鳩這一思想對美國的一部法律影響很大,通過法律規定,將三種權力分別交給三個不同的國家機關管轄,既保持各自的權限,又要相互制約保持平衡。(3)美國誕生的標志是什么?材料三體現的美國政治體制中的原則通過哪部法律確立的?材料四“在權利方面,人們生來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現,所有公民有權參與法律的制定?!保?)材料四出自什么法律文件?與此文件有關的革命開始的標志是什么?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1分,共24分)1、BC【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火車是史蒂芬孫發明的但是是工業革命期間的成就,A項不符合題意;汽車是卡爾本茨發明的,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的成就,B項符合題意;飛機是萊特兄弟發明的,是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的成就,C項符合題意;汽船是富爾頓發明的,是工業革命期間的成就,D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C。2、D【解析】
依據題干“公元前509年,羅馬建立了共和國”,“公元前”的紀年法從大數到小數,故公元前509年即6世紀末。D項符合題意。排除ABC三項,故選擇D。【點睛】公元紀年方法分為:公元前和公元?!肮啊奔o年法是從大數往小數數。如公元前509年就是公元前6世紀末;從公元前499年就是公元前5世紀初;“公元”多少年正好相反,如公元509年就是公元6世紀初。3、B【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861年,俄國實行了農奴制改革,農奴制的廢除緩解了國內的社會矛盾,避免了革命的發生,走上了資本主義的發展道路,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1868年,日本實行了明治維新,使日本走上了獨立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是亞洲近代唯一走上獨立發展的國家,擺脫了淪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機。19世紀60—90年代,中國的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工業企業,對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起了促進作用,邁出了中國近代化的第一步。所以,俄、日、中三國的共同影響是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B項符合題意;AD兩項符合俄國和日本,不符合中國;C項符合日本,不符合俄國和中國。由此可知A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點睛:三個以上的歷史事件比較其相同點和不同點,是難度較大的一種題目,應該從紛繁復雜的頭緒中去偽存真,一般可用排除法來分別審視各個選項。俄、日、中三國的共同影響是促進了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但三者又有明顯差別,俄國和日本走上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中國沒有走向資本主義道路。4、D【解析】
依據題干給出“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實現,舉凡國際國內各種重要問題,亟待解決,特請先生克日惠臨陪都,共同商討…”,倭寇投降指日本投降,與蔣介石此電文相關的歷史事件重慶談判。抗日戰爭勝利后,全國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在美國的積極支持下,陰謀發動反共反人民的內戰。為了進一步贏得準備內戰的時間和欺騙人民,蔣介石三次電邀赴重慶談判,所以D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C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5、C【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新形勢下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總方略是“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提出并形成了“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提供了理論指導和實踐指南,所以C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6、D【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1992年初,鄧小平視察南方多次發表談話,當時的國內背景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遇到姓“資”姓“社”的問題。鄧小平南方講話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鄧小平強調發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時機,發展自己,關鍵是發展經濟。因此以南方談話為藍本,我國做出的經濟決策是提出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所以D項符合題意;開發開放上海浦東是1990年,將鄧小平理論寫入黨章是1997年中共十五大,決定設置經濟特區是1980年。由此分析ABC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D。7、C【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①處于7—10世紀,是我國古代的唐代。唐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經濟繁榮,對外實行開放政策,火藥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唐朝末年開始用于軍事,故①表述正確;②所處時代是宋代,遼宋夏金并存,國家不統一,故②表述錯誤,含有②的BD不合題意;③所處時代是夏金、南宋并存的時代,國家不統一,但是貿易發達,戰國時期發明司南,故③表述錯誤,含有③的B不合題意;17---18世紀是我國古代的清代,清代強化皇權,對外實行閉關鎖國政策,明代以后實行八股取士、清代實行文字獄,摧殘了文化,導致科技落后,故④表述正確,仔細審查C.①④符合題意。故此題選C。8、D【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一次將社會主義理論變為現實的是十月革命,故選C。B項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A項是巴黎公社,是第一次偉大的實踐;C項不是第一次將社會主義變為現實。所以答案選D考點:人教版新課標九年級歷史下冊?蘇聯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俄國十月革命。9、A【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黃金成為最貴重的商品和主要交換手段。追逐金錢的夢想推動歐洲人到海外擴張。從15世紀開始,歐洲各國相繼開始了持續二百多年的海外探險、考察、尋找黃金和侵略擴張活動,即新航路開辟。A項符合題意,故此題選A。10、C【解析】
依據所學可知,題干圖是1949年的開國大典。開國大典標志著新中國成立,中國人民經過一百多年的英勇斗爭,終于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故C符合題意;中國從此沒有戰爭,長期處于和平狀態、中國領土全部解放,祖國實現完全統一、中國從此成為世界強國,屹立世界東方與題干無關,故AB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C。11、D【解析】
本題是逆向選擇題,選擇表達史實錯誤的。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貞觀之治是唐太宗統治時期,任用姚崇為相是唐玄宗所為而不是唐太宗,因此D錯誤。唐太宗時期吸取了隋朝滅亡的教訓,愛惜民力,鼓勵發展生產,同時注重納諫。ABC史實無誤。綜上,故選D?!军c睛】唐朝時期由于統治者重視人才,愛惜民力,重視經濟發展,所以唐朝時期先后出現了三大封建盛世。唐太宗時期的貞觀之治、女皇武則天時期的貞觀遺風和唐玄宗時期的開元盛世。12、D【解析】
根據題干信息“東交民巷、國將不國”可知,此內容反映的是《辛丑條約》的影響。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00年6月,為鎮壓義和團的反帝愛國運動,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1901年清政府與列強簽訂了《辛丑條約》,清政府保證嚴禁中國人民參加反帝活動,劃定東交民巷為使館界等,西方列強進一步控制了中國,清政府完全成為西方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故D符合題意,故此題選D。13、B【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1934年12月,中央紅軍長征途經通道境內時,曾召開一次生死攸關的重要會議,史稱“通道會議”。按照通道會議的精神,放棄了北上湘西與紅二、六軍團會合的原定方針,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進軍,使蔣介石在湘西消滅紅軍的企圖破滅。故B符合題意,其他三項均不符合,故選:B。14、D【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英國為了謀取更大的利潤,從事販賣非洲黑奴的活動,這一事件發生在工業革命之前,邏輯關系不正確,D符合題意。美國的南北戰爭、中國的鴉片戰爭以及印度民族大起義都是在工業革命的影響下發生的,故排除ABC項。故選D。15、A【解析】
在世界古代史上,人類文明交往的方式有:一是和平交往。典型代表事件有:阿拉伯數字的西傳和馬可?波羅來華。二是暴力沖突。如希波戰爭、亞歷山大大帝東征、羅馬征服地中海。由此可知,屬于和平交流的是馬可?波羅來華,故選A。16、B【解析】
依據題干“通過血緣關系,把政權與族權緊密結合,加強了周王室與諸侯國的經濟、文化聯系”的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的目的是為了鞏固奴隸主國家政權,分封的對象和做法是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貴族(異姓功臣貴族、同姓王室貴族、先代帝王后代和遠氏族部落首領)分封到各地去做諸侯,建立諸侯國,加強了周王室與諸侯國的經濟、文化聯系,同時,密切了西周與周邊少數民族的關系,B項符合題意;ACD三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17、C【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因此唐朝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的說法錯誤,C符合題意。ABD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擇答案C。18、B【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提出收回山東主權的要求被駁回,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國內爆發了五四愛國運動,華盛頓會議簽訂《九國公約》,使中國又回到被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所以B說法錯誤,符合題意。ACD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19、B【解析】
由題干圖示可以看出,新航路開辟以后,原產美洲的玉米、花生、馬鈴薯、可可等作物開始傳入歐洲、亞洲和非洲,歐洲、亞洲和非洲的葡萄、香蕉、橄欖等作物傳到美洲。新航路開辟加強了各大洲之間的聯系,促進了各大洲之間的物種交換,故B符合題意。ACD均與題干圖示不符,故選B。20、C【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列強入侵是中國被迫打開國門融入到世界市場中去,客觀上有利于中國的進步與發展,故C符合題意。A是列強入侵的危害,與題干“為?!钡囊蟛环?,A不符合題意。B中“友好往來”的說法不正確,B不符合題意。列強入侵,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不利于中國的社會發展,D不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C?!军c睛】解決本題的關鍵是要求學生掌握列強入侵對中國的影響。21、B【解析】
根據材料內容“更多的是從意識形態角度來看待對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二戰后美國成為資本主義霸主,力圖稱霸世界,并將社會主義蘇聯等力量視為稱霸的主要障礙對社會主義國家發動了冷戰因此美蘇從盟友變為對手的主要原因是國家利益、意識形態的沖突,選項B符合題意;美蘇失去了合作的基礎不是主要原因,A排除;美蘇關系發生轉變導致兩極格局形成,C排除;D從屬于A項。故選B。【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根據題意信息對選項進行分析,題意涉及的是關于美蘇意識形態的不同,使美蘇兩國利益發生沖突。22、C【解析】
依據題干材料:“孫中山領導的革命活動,沒有很長時間的宣傳教育和組織工作,就很快把重點轉到發動武裝起義上來。這是它的優點,但也帶來弱點:缺少一場足夠力度的思想文化運動作為先導。”從這個意義上分析可知,新文化運動是辛亥革命的補課。因為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猛烈地沖擊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使人們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中國知識分子在運動中受到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有利條件,開啟了民主科學時代,所以C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23、B【解析】
隨著手工工場和租地農場的發展,歐洲市場需求逐漸擴大,商品經濟日趨發達。新生資產階級渴求開拓新的貿易市場。在此背景下1519—1522年能夠出現的歷史現象是船隊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1519年—1522年,奉西班牙國王之命,麥哲倫率領船隊,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歐洲,完成了人類歷史上首次環球航行。B正確;ACD與題干無關,排除。故選B。24、C【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38年6月開始,日軍先后集結40多萬兵力進攻武漢。為了保衛大武漢,中國軍隊共部署100多萬人參戰,并在江西萬家嶺重創日軍;武漢會戰使日本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選項C符合題意;平型關大捷是全國抗戰以來中國國民黨軍隊取得的第一次偉大勝利;臺兒莊戰役是自全國抗戰開始以來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所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盟國抗擊的不是日本法西斯;選項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二、填空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2分,每空1分,共6分)。25、都江堰紫禁城【解析】
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戰國后期,秦國在改革政治和發展經濟的過程中,還特別注重興修水利,最著名的就是都江堰,秦昭王后期李冰任蜀郡守期間(約公元前276-前251年),李冰在經過深入調查研究、總結前人治水經驗的基礎上,精心選擇在成都平原頂點的岷江上游干流出山口處作為工程地點,在公元前256年前后建成都江堰水利工程。實踐證明,在經歷了2000多年效益不衰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合理,工程布置適合自然規律,分水堤、溢洪道、寶瓶口三項工程相互制約、相輔相成,聯合發揮引水、分洪、排石輸沙的重要作用。北京城的建筑,以宮殿為重點,其中最為雄偉壯麗的是紫禁城,是北京城的核心,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宏大、最輝煌的皇家建筑群。26、珍妮機火車汽船【解析】
(1)依據所學可知,材料圖是英國人哈格里夫斯發明的珍妮機,1765年英國的紡織工人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大大提高了紡紗效率,珍妮機的發明,標志著英國工業革命開始。(2)依據所學可知,第一次工業革命中,英國的史蒂芬孫發明了火車,美國人富爾頓發明了汽船。第一次工業革命交通領域的兩項發明分別是火車、汽船。27、李淵(或唐高祖)忽必烈(或元世祖)【解析】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古代王朝的建立,在隋末農民起義中,618年,李淵建立唐朝,李淵就是唐高祖;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所以答案是李淵(或唐高祖),忽必烈(或元世祖)??键c: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繁榮與開放的社會·貞觀之治;人教新課標七年級下冊·經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展·蒙古的興起和元朝的建立三、材料解析與探究題:閱讀材料,依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完成要求(本大題共3小題,其中第28題7分,第29題6分,第30題7分,共20分)。28、(1)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資本主義時代的到來。(2)繼承、鞏固了君主立憲制政體。(3)19世紀英國完成工業革命,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工業強國,英國較早開始并完成了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4)有先進的政治制度,進行工業革命等?!窘馕觥?/p>
(1)第一問依據材料一信息“英國大事年表”可知,這反映的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640年英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1689年英國頒布《權利法案》,標志著君主立憲制的確立。第二問依據所學可知,經過資產階級革命,英國、美國、法國都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改變了原來的社會性質,為本國資本主義發展開辟了道路,這一時期世界歷史發展的潮流是資本主義時代的到來。(2)依據材料二信息“1701年,英國議會又通過了《王位繼承法》,法案規定王位繼承的條件和順序。國王必須信奉英國國教,未經議會同意,國王不得離開本土。上述規定使王位繼承權、國王的宗教信仰和活動范圍都處于議會掌握之下”可知,材料二繼承、鞏固了《權利法案》確立的君主立憲制政體。(3)依據材料三信息“英國的優越地位在18世紀歸功于優越的政治制度……在19世紀初期則幾乎完全歸功于機械技術”并結合所學知,促使英國成為“工業歐洲的老師”的原因有19世紀英國完成工業革命,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工業強國;英國較早開始并完成了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4)依據所學可知,英國能夠領先世界的原因有先進的政治制度,進行工業革命等?!军c睛】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以及理解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相關史實。29、(1)信息點一:伊拉克遭到極端伊斯蘭圣戰組織的襲擊。信息點二美軍開始對伊拉克北部的伊斯蘭國目標實施空襲,以支援伊拉克對抗伊斯蘭國武裝分子。信息點三美國將擴大空襲行動至伊斯蘭國控制的敘利亞地區。信息點四巴林、埃及、約旦、科威特、黎巴嫩等國同意協助美國共同打擊“伊斯蘭國”。(2)當今的世界和平中仍存在一些不安定因素,如恐怖主義、局部戰爭、霸權主義等?!窘馕觥?/p>
(1)根據材料“極端伊斯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滾針操作流程護理
- 臨床護理帶教老師
- 避孕藥知識培訓課件下載
- 物聯網行業分析24
- 移動互聯網技術產業進展與發展趨勢講義
- 湖北省孝感市漢川市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3月高三適應性考試(一)語文試題含解析
- 廣西職業師范學院《數字移動通信原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中醫藥大學《口腔頜面外科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2025年三下數學期末學業質量監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水資源利用與管理》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環境監測考試知識點總結
- 爵士音樂 完整版課件
- DB62∕T 3159-2019 高延性混凝土應用技術標準
- 嘉興華雯化工 - 201604
- 冀教版七年級下冊數學課件 第8章 8.2.1 冪的乘方
- XX公司“十四五”戰略發展規劃及年度評價報告(模板)
- 計算機輔助設計(Protel平臺)繪圖員級試卷1
- 除法口訣表(完整高清打印版)
- 河北省城市建設用地性質和容積率調整管理規定---精品資料
- 講課實錄-洛書時間數字分析法
- 施工質量月報(樣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