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南省駐馬店市遂平縣中考一模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1頁
2024年河南省駐馬店市遂平縣中考一模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2頁
2024年河南省駐馬店市遂平縣中考一模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3頁
2024年河南省駐馬店市遂平縣中考一模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4頁
2024年河南省駐馬店市遂平縣中考一模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河南省中招模擬試卷

歷史(一)

注意: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卡兩部分,考試時間50分鐘,滿分50分。考生應首先閱讀試題

卷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交卷時只交答題卡。

選擇題(共20小題,20分)

在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正確選項涂答題卡的對

應位置。

1.近幾年,洛陽成為全國旅游熱門城市。小歷同學就來到了龍門石窟、漢魏洛陽城遺址、老君山打卡。他認

為在中華文明形成中,這幾處打卡地能夠體現中原文化的()

A.核心性B.根源性C.包容性D.連續性

2.以下出土的文物共同反映了()

wft_if

世蹲日曜孑中國最早的福§中國最早的文字

A.河南是中華文明之源B.世界最早的文明出現在河南

C.中原時世界文明中心D.我國時農耕文明的典型代表

3.以下示意圖表現的時古代某一學派的思想核心變化,這一學派是()

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

4.從讀史的角度講,本紀(帝王言行政績)是干,世家(諸侯歷史)是枝,列傳(其他代表人物事跡和少數

民族傳記)是葉。開創這種歷史記述先河的是()

A.孔子《春秋》B.劉向《戰國策》

C.司馬遷《史記》D.司馬光《資治通鑒》

5.學習唐朝相關內容時,老師為同學們準備了以下資料包。這個資料包文件夾最合適的名字是()

婦女騎馬、打球、射箭的詩的

,D

陜西歷史博物館”婦女妝容館"

敦煌文書中的“放妻文書"

A.繁榮的商品經濟B.開明的民族政策

C.開放的社會風氣D.雙向的對外交流

6.1024年,益州知州薛田作詩《成都書事百韻》,其中一句“貨出軍儲推賑濟,轉行交子頌輕便。”薛田詩中

1

描述的是()

?海

名a

A.愛國守土、保境安民的品質B.求新求變、開放包容的品質

C.愛好和平、勇于開拓的品質D.從善如流、艱苦樸素的品質

8.甲午戰爭后,先進知識分子提出了“君民共主”的思想,在中國第一次把民的地位與君并列,民不但可進

言、咨詢,而且具有決策權。“這些先進知識分子”的代表是()

A.李鴻章B.康有為C.孫中山D.陳獨秀

9.王同學在參觀南湖紀念館時,拍下來下面兩張照片。兩張照片的內容都涉及中國共產黨誕生的()

A.理論基礎B.階級基礎C.組織基礎D.國際援助

10.《群眾》周刊是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中共中央在國統區和香港公開出版的理論刊物,1947年周刊連續

刊登了《全體農民起來平分土地》《把農民隊伍組織好》等文章。這些文章主要是配合宣傳()

A.《天朝田畝制》B.工農武裝割據政策

C.減租減息政策D.《中國土地法大綱》

11.作為士大夫的最高代表,張騫深受“以天下為己任”思想的影響,在義與利、公與私、家與國之間選擇了

民族大義,重塑了近代的商業倫理。他塑造的“商業倫理”核心是()

A.重農抑商B.重利輕義C.愛國強國D.故步自封

12.下表是上海國立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統計的1926年上海白橋渡各類交通工具的數量變化。這一變

化反映出近代交通工具()

上海外白渡橋通行交通工具

2

時間行人轎子"J小車馬車人力車公共汽車有軌電車

1889年11770913920544698600

1926年5082300245014600172922

A.呈現出新舊并存的特征B.受到新式教育發展的影響

C.體現出自由平等的風尚D.變化首先出現在沿海地區

13.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中國夢”有不同的具體內涵和表現形式。“一五”計劃時期的“中國夢”是()

A.贏得國家獨立民族解放夢B.努力實現工業強國夢

C.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夢D.改革開放經濟騰飛夢

14.20世紀80年代,《Followme》《星期日英語》《瘋狂英語》風靡全國各大城市,學外語成為了那個年代的

時髦。這一現象的出現根本原因是()

A.國人素質提高B.中英建交

C.信息技術發展D.改革開放

15.當今人們用作紀錄時間、角度和地理坐標的60進制最早出現在()

16.“在幾乎所有其他智力創造的領域,羅馬人曾是希臘人虔誠的學生,但在法律方面他們卻是老師。”羅馬人

為希臘人提供的法律教材包括()

A.《漢謨拉比法典》B.《十二銅表法》

C.《唐律疏議》D.《拿破侖法典》

17.從13世紀開始,英王就擁有法律中止權和赦免權;但17世紀卻有了“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

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的限制。出現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大憲章》的頒布B.《權利法案》的頒布

C.《獨立宣言》的頒布D.《人權宣言》的頒布

18.伊藤博文訪美時,曾洋洋得意地說:“歐洲廢除封建制度,需要進行長時期的戰爭,而日本滴血未流、一

彈未發,就廢除了封建制度。”日本達到這一目的的途徑是()

A.大化改新B.王政復古C.明治維新D.工業革命

19.印度盧比上面印的都是同一人,這個人在印度的影響力如此之大的原因是()

3

A.印度民族大起義領導人B.帶領人民非暴力不合作抗英

C.領導印度實現國家獨立D.實施貨幣改革擺脫經濟危機

20.20世紀,美國拍攝了諸多以二戰為背景的電影。其中《六月六日登陸日》《最長的一天》《開拓者》《拯救

大兵瑞恩》取材于同一歷史事件。這一歷史事件是()

A.斯大林格勒保衛戰B.珍珠港事件

C.諾曼底登陸D.攻占柏林

非選擇題(共5小題,30分)

21.(5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小麥是古埃及人的主要食物,下圖是農民種植、收獲麥子的場景。

材料二

賈湖遺址的碳化稻粒河姆渡遺址的骨相刀耕火種

材料三農耕技術通過歷代農民的總結,匯集起來,構成了農業文明的基石。農業還滲透到歷法、算術、文

字等領域,影響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1)據材料一、二,指出古代埃及人和中國人生產生活的共同點。(2分)

(2)請分別舉出古埃及和古代中國的一個史實,印證材料三的觀點。(2分)

(3)綜上所述,你認為農業生產和人類文明之間的關系。(1分)

22.(6分)同學們搜集到了一些民主革命時期出現的具有代表性的三首軍歌。請你分析歌詞,完成任務。

歌名歌詞(部分)

《國民革命歌》打倒列強,除軍閥。努力國民革命,齊奮斗。工農學兵,大聯合。打倒帝國主義,

齊奮斗...

《八路軍軍歌》……一旦強虜寇邊疆,慷慨悲歌上戰場,首戰平型關,威名天下揚,游擊戰,敵

后方,堅持反掃蕩……

《人民解放軍進行曲》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著祖國的大地……我們是人民的武

裝,……直到把蔣偽軍消滅干凈,全中國人民徹底解放,……爭取民主自由,爭取

民族解放

(1)分別寫出三首軍歌創作的時代背景。(3分)

(2)你認為這些歌曲反映了軍人怎樣的精神品質。(2分)

(3)請你另舉一例這一時期的音樂作品。(1分)

23.(7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95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以“提前完成規定指標”“在學習與推廣先進經驗或在掌握先進技術試

4

制新產品方面有成就”為主要標準,授予4703人“全國先進生產者”稱號。部分受表彰的勞動模范及事跡如

下:

王崇倫鞍鋼軋輻廠工人,1953年,經過摸索,他把插床垂直切削轉變成創床的水平切削,使加工卡動器

由45分鐘縮短到19分鐘,被譽為“走在時間前面的人”

趙夢桃西北國棉一廠細紗擋車工。她第一個響應廠黨委“擴臺擴錠”號召,紡車能力從200錠擴大到600

錠,生產效率提高了3倍

孟泰遼寧鞍山鋼鐵公司工人。他愛廠如家,組織工友開展從煉鐵、煉鋼到鑄鋼的一條龍廠際協作聯合

技術攻關,成功自制大型軋輻,填補了我國冶金史上的空白

——改編自楊冬梅《新中國70年勞模事業成就與經驗》

材料二20世紀80至90年代,個體經營者、私營企業主和進城務工人員均被納入勞模評選范圍。同時,

隨著“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的明確,袁隆平、蔣筑英、鄧稼先等先進科研工作者成為勞模隊伍中的

新成員,他們的事跡鼓舞了一代人學習科學技術的熱情。

——摘編自李珂《楷模與引領:勞動模范評選制度的遁變與省思》

(1)據材料一,指出20世紀50年代全國受表彰勞模的主要特點,并聯系所學知識概括此時中國政治、經濟

發展的特征。(4分)

(2)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指出拓展勞模評選范圍的現實意義。(2分)

(3)綜上所述,你認為勞模精神對于中學生有何可取之處。(1分)

24.(6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海外才張

動殖民"光榮革命”安葬牛綠瓦特出生R

I1I1I白

16妣1688#1727年1736^Z

材料二1771年阿克萊特在克萊普頓河邊建立了第一個現代意義上的工廠——水力紡紗廠;1785年瓦特造

成可以連續運動的蒸汽機,這種裝置造成連續不斷的機械運動,帶動大批機器。1789年第一個蒸汽動力棉紡

廠就建在了曼徹斯特城里。從此,工廠可以設在遠離河流的地方,工廠規模也變得更大。

——改編自錢乘旦《英國通史》

(1)據材料一,指出瓦特出生前英國社會的狀況。(3分)

(2)據材料二,概括瓦特在工業革命直接或間接作出的貢獻。(2分)

(3)綜上所述,你認為衡量一項發明成果有沒有價值的標準是什么?(1分)

25.(6分)請你根據以下三課標題,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單元主題,寫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題

目自擬,觀點明確,緊扣主題;史實正確;條理清晰,語句通順,表述完整)

第20課聯合國與世界貿易組織…92

第21課冷戰后的世界格局…97

第22課不斷發展的現代社會…102

5

歷史參考答案

選擇題(共20小題,20分)

題號12345678910

答案CABCCCABBD

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CABDBBBCBC

1.C【解析】本題考點河南地方史,考查學生家國情懷和概括能力。題干材料中這幾處打卡地各具特色,龍

門石窟是佛教思想的本土化;漢魏洛陽城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是中原文化與西域文化的融合;老君山是傳統

的道教文化,這些不同的文化在洛陽聚集,也反映出中原文化具有很強的包容性,這也是中華文明的典型特點。

ABD三項也是中原文化的特點,但在本題材料中沒有相關信息。故選C。

2.A【解析】本題考點河南地方史,考查學生識圖辨析和提取有效信息能力。題干四件文物都出土于河南,

都是世界或中國之最,代表的是中華文明,所以A項說法正確;C項明顯不對,世界各國的文明都有自己的

中心,但中原地區不可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依據所學知識,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出現在古埃及和古代兩河流域,

并不是中國,B項不符合史實;D項說法正確,但四件文物不能反映出這一特征。故選A。

3.B【解析】本題考點諸子百家,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和歷史解釋能力。依據所學知識,“仁”是孔子的

核心思想,“仁政”是孟子的核心思想,“禮治”是茍子的核心思想,他們都屬于儒家學派。故選B。

4.C【解析】本題考點西漢文化,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靈活運用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題干講述了讀史的

基本方法,關鍵信息是本紀、世家、列傳這種記錄帝王、諸侯和其他人物的方式,這種記錄歷史的方式屬于紀

傳體,來自司馬遷的《史記》。紀傳體,“紀”指本紀,按年編寫帝王的傳記及國家大事;“傳”指列傳,以傳

記的方式記錄各類人物;還有“志”或

“書。采用專史體裁記錄各種制度。孔子的《春秋》和司馬光的《資治通鑒》都是編年體;劉向的《戰國策》

屬于國別體。故選C。

5.C【解析】本題考點盛唐氣象,考查學生提取有效信息和概括能力。題干材料中婦女騎馬、打球、射箭說

明唐代充滿活力;婦女妝容比較開放自由;“放妻文書”也說明當時社會風氣的開放,所以這些資料整體反映

的是唐朝開放的社會風氣。AB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C。

6.C【解析】本題考點宋代經濟發展,考查學生史料實證和時空觀念。題干時間1024年,地點益州,詩名有

“成都”,可知益州知州是四川地區的地方官,詩句大意是,(以前)用錢糧或衣物充當軍備物資,現在改用輕

便小巧的交子。依據所學知識,交子是北宋時期四川地區出現的紙幣,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現的紙幣,有著極高

的經濟和社會研究價值。四個選項中C是交子;AB分別是秦半兩和日本的和同開寶,排除;D項是南宋時期

出現的紙幣會子,本題時間是1024年,是北宋時期,所以排除D。故選C。

7.A【解析】本題考點戚繼光抗侯,考查學生家國情懷和概括能力。圖片關鍵詞“戚氏宗祠”“抗侯”“防海”,

依據所學知識,可判斷為戚繼光,戚繼光抗侯的精神是A。BC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A。

8.B【解析】本題考點龍成變法,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題干關鍵信息”甲午戰

爭后”,排除A;“君民共主”,即君主和民眾一起掌管國家,保留君主的這種民主制度即君主立憲制,依據所

學知識,康有為在龍成變法中提倡建立君主立憲,所以B正確。故選B。

9.B【解析】本題考點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條件,考查學生識圖辨析和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兩幅圖片反映的

信息都是對工人階級進行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宣傳,啟發工人的階級覺悟,馬克思主義開始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

6

合,這壯大了工人階級的力量,為中國共產黨誕生提供了階級基礎。AC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B。

10.D【解析】本題考點解放戰爭時期的土地政策,考查學生時空觀念和基礎知識靈活運用的能力。題干材料

時間1947年,文章主要內容關于組織農民平分土地。依據所學,1947年,中共中央頒布《中國土地法大綱》,

要求耕者有其田,平均分配土地,所以D項時間和內容都符合題意。A是太平天國運動的土地政策;B是土

地革命時期的土地政策;C是抗日戰爭時期的土地政策。故選D。

11.C【解析】本題考點張霉精神,考查學生歷史理解和家國情懷。材料關鍵信息“張霉深受儒家’以天下為

己任’思想的影響”,這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核心是要有社會擔當和社會責任感,張霉作為傳統士

大夫,雖然棄官經商,但他奉行的依然是對國家社會的責任,因此他的精神核心是C。ABD都不對。故選C。

12.A【解析】本題考點近代社會生活變遷,考查學生分析數據的能力。題干材料時間分別是1889年和1926

年,辛亥革命前后。據數據可知,辛亥革命前,上海白橋渡多以傳統交通工具代步,而辛亥革命后,傳統交通

工具轎子、馬車、馬為0,小車數量下降,人力車和汽車等新型交通工具數量增多,此時處于新舊交通工具并

存的局面,所以A正確。BC在材料中沒有相關信息,材料只有上海一處交通工具發展的數字,沒有和其他地

區的對比,所以D項結論得不出。故選A。

13.B【解析】本題考點“一五”計劃,考查學生對歷史階段特征的掌握。題干時間是“一五”計劃時期,依

據所學知識,“一五”計劃的實施背景就是為了實現國家工業化,改變我國工業落后的面貌,所以“一五”計

劃時期的“中國夢”應該是B;A是近代中國擺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建立新中國的夢;C是1956年三大

改造后,實現社會主義公有制,真正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夢;D是1978年實施改革開放戰略的夢,ACD均不

符合題意。故選B。

14.D【解析】本題考點改革開放,考查學生時空觀念和對歷史階段特征的掌握和分析。題干時間20世紀80

年代,這一時期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急需了解世界,同時也需要讓世界了解中國,所以出現學英語熱,這是根

本原因。中英建交發生在70年代,這也是英語熱的主要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同樣,AC是原因,但不是

根本原因。故選D。

15.B【解析】本題考點古代亞非文明,考查學生時空觀念和基礎知識靈活運用的能力。依據題干和所學知識,

現在使用的60進位制最早出現在兩河流域。而地圖中兩河流域的位置應該在美索不達米亞地區,B正確。本

題迷惑項是C,古代印度最早出現如今的阿拉伯數字,是十進位。故選B。

16.B【解析】本題考點古羅馬文明,考查學生提取有效信息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題干中有效信息是羅馬

法律,依據所學知識,法學是羅馬人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十二銅表法》是羅馬法治建設的第一步,是后世羅

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四個選項中,A是古代兩河流域的法典;C是我國唐朝律法;D是法蘭西第一帝

國時期的法典,均不符合題意。故選B。

17.B【解析】本題考點《權利法案》,考查學生分析史料和史實對比的能力。題干時間跨度從13世紀到17

世紀,國王從擁有特權到失去特權或者權力受到限制,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17世紀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

建立君主立憲制度,而這一主要標志性事件是《權利法案》的頒布。《大憲章》也是英國歷史上限制王權的文

件,但時間是13世紀,題干中13世紀國王依然擁有兩項特權,所以A不符合題意。故選B。

18.C【解析】本題考點明治維新,考查學生歷史基礎知識的掌握。題干伊藤博文本身就是明治維新時期的政

要,他認為日本沒有像歐洲一樣通過暴力革命就廢除封建制度,沒有革命,那就是改革,依據所學知識,日本

通過明治維新廢除封建制度,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C正確。大化改新是日本由奴隸制度向封建制度轉型的改

革;王政復古是天皇重新掌權的政變,但這時封建制度依然存在,c不對;工業革命是日本成為資本主義國家

后進行的,時間不對。故選C。

7

19.B【解析】本題考點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考查學生識圖辨析和基礎知識靈活運用能力。題干材料盧比上印

的人是甘地,結合所學知識,甘地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手段,提高印度民族自信心,反抗英國的殖民統治,所

以B正確。A項是章西女王的貢獻;C是尼赫魯的成就;D項錯誤。故選B。

20.C【解析】本題考點二戰,考查學生基礎知識的實際運用。材料電影名字關鍵信息"六月六日登陸”“開

拓”,依據所學知識可判斷為1944年英美聯軍諾曼底登陸。這一事件開辟了歐洲戰場,使德國陷入兩個戰場夾

擊之中。故選C。

非選擇題(共5小題,30分)

21.(5分)

(1)都以農作物種植為主;農業生產時間早;都有生產工具;都具備一定的生產技術等。(任意回答2點即可,

2分)

(2)古埃及:古埃及需要測量尼羅河水位,丈量洪水退去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