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0)工場手工業時期——近代前期的世界——2025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一站式復習之階段測試
一、單選題1.15世紀,意大利人文主義者喬瓦尼認為,盡管在其他方面古代有優越于“我們”之處,但在信仰方面“我們”不會居于他們之下,因為古代人在異教的引領之下,必將走入歧途,而“我們”則沐浴著基督教的光芒。喬瓦尼的觀點()A.否定了天主教會的統治 B.開啟了宗教改革運動C.帶有濃厚的時代特征 D.高揚了理性主義旗幟2.據不完全統計,15世紀末以后,東亞海域來自全球的各國沉船有30余艘。其中中國船數量最多,發現于中國南澳、海南及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其次為西班牙、荷蘭、英國等歐洲沉船,發現于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除此之外,東南亞本地沉船發現于越南、菲律賓。這說明()A.東西方海上霸權發生更迭 B.傳統海上商路日趨沒落C.歐洲列強贏得了主導地位 D.東亞海域貿易競爭加劇3.伊拉斯謨在1511年出版的著作中,批評了老派語法教師執著于傳授枯燥的拉丁文語法乃至用樺條抽打學生的教育方法,認為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先上一堂簡短的語法課后,就帶學生接觸原文,把原文像諺語一樣刻在戒指或杯子上,用原文編笑話,讓原文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從而逐漸理解“他讀到的每一件事實和每一種思想的意義和力量”。這一主張()A.推動了民族國家觀念的形成 B.符合了人文主義者的教育理念C.拉開了西歐宗教改革的序幕 D.反映了啟蒙思想家的理性追求4.歐洲歷史上的某一時期,“黃金和白銀被賦予了無與倫比的神秘感。用金線織成的布匹和壁毯在光照下熠熠生輝,黃金和白銀讓雕像與油畫大放光芒,用金銀制成的徽章、珠寶和餐具述說著貴族與生俱來的美德”。這一歷史現象()A.刺激了西歐的海外殖民擴張 B.成為新航路開辟的根本動力C.促進了工業資本主義的興起 D.推動了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5.喝茶直接導致了對糖需求量的增加。新航路開辟后不久,西班牙、葡萄牙等國開始在加勒比海地區種植甘蔗。甘蔗種植園像雨后春筍般在這些島嶼上迅速增加。在英屬巴巴多斯島上,這個僅有430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竟有900多個甘蔗種植園。通過西、葡殖民者在美洲的這種經濟行為,可以推知()A.西、葡資本主義不斷發展 B.歐洲各地物價的急速上漲C.蔗糖的價格下降日益普遍 D.北美洲涌入大量黑人奴隸6.下圖是英國理財法院收藏的16、17世紀被投訴的市場違法行為統計表(單位:起)()市場違法行為類型時間1566年1605年1608年1613年囤積谷物1758205401其他囤積3573029在市場和集市售賣916418搶先批購51243居中轉售0013總計34143244454A.價格革命加劇市場秩序紊亂 B.國家推行“重商主義”政策C.商業革命擴大市場貿易范圍 D.國家立法化解了貿易糾紛7.古代大多數人認為宇宙是由神秘的力量所驅使,人類對這種力量幾乎無法理解且無法控制,但是在1660年前后,一種機械的自然觀蕩滌了神秘主義,自然界被認為像最精致的機械鐘一樣運轉,大自然本身可以被人類充分理解。當時這一轉變()A.削弱了歐洲封建統治的精神支柱
B.導致了手工勞動到機器生產的變革
C.使人們開始關注人本身和現世世界
D.為資本主義制度建立作了理論準備8.有西方學者認為:它(金屬活字印刷術)使《圣經》成為一種普及品,并替路德準備好了一批人來向教皇祈求福音……它結束了牧師學習的專利和教士對教育的控制。這說明()A.宗教改革得益于活字印刷術 B.因信稱義思想廣泛流行C.羅馬教皇的權威被徹底摧毀 D.技術進步助推宗教改革9.愛因斯坦在評論牛頓和他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時寫道:“……至今還沒有可能用一個同樣無所不包的統一概念,來代替牛頓關于宇宙的統一概念;而要是沒有牛頓的明晰的體系,我們到現在為止所取得的收獲就會成為不可能。”材料體現了()A.牛頓力學體系推動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 B.愛因斯坦認知的全面性C.牛頓力學體系是現代物理學的理論支柱 D.牛頓力學體系的全面性10.洛克認為,根據我們的自然原因,我們可以很明顯地表明,我們都絕對服從于我們的主和創造者;但是,“所有的權力和管轄權都是相互的,沒有誰擁有更多”。只要我們在自然法的約束下可以處理自己和我們的財產,我們也就自然地存在于一種自由的條件下。洛克的思想主張()A.影響了近代國家治理體制建設 B.滲透出否定君主制的理念C.代表了工業資產階級社會訴求 D.催生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1.如圖是1750年的法國版畫《哲學家的午餐》。舉手發言的是主持這個時髦沙龍的伏爾泰,其右側是狄德羅等思想家。這反映了()A.空談哲學問題不利社會進步 B.沙龍活動成為時髦休閑方式C.建立共和政體成為主要訴求 D.思想家們對思想自由的渴望12.在獨立戰爭開始之后,北美各殖民地派代表在費城召開了第二屆大陸會議。會議通過了《武裝宣言》,闡述了殖民地人民有拿起武器反抗的權利,但是表示依然效忠英國。且在向英國請愿的《橄欖枝請愿書》中,再次重申愿意效忠英國。此次大陸會議()A.成為美國獨立戰爭的轉折點 B.強化了英國在殖民地的影響力C.論證了殖民地獨立的合理性 D.表明殖民地人員身份認同模糊13.1784年《印度法案》得以通過,按照這一法案,東印度公司必須由英國國王任命的議會監督局來控制。同時英國人也一改之前橫征暴斂的強盜作風,改成了比較“文明”的方式來對印度進行剝削。英國做出調整的主要原因是()A.對北美戰爭的反思 B.印度反英斗爭的高漲C.東印度公司的貪腐 D.工業革命的率先完成14.在法國大革命前夕,法國社會有這樣的言論:“當人被剝去了對神的畏懼和良心的自我控制,會使社會道德淪喪;個人行為只根據自己的享樂與痛苦、利益來進行判斷,其結果就是功利主義和自我主義盛行。因此,啟蒙運動帶來的未來,必然是暴力、流血、混亂,給社會帶來巨大災難。”該言論()A.阻礙了法國啟蒙運動思想的傳播 B.固守法國傳統的宗教和政治觀念C.鼓舞法國民眾努力實現啟迪民智 D.反映了法國社會思想的活躍局面15.為給殖民地職員提供英式娛樂活動,英國在印度建立了板球俱樂部。1857年,印度兵變發生后,英國主動吸納土著中的上層人物為俱樂部成員,并教導他們順應英式生活方式,這說明當時()A.英國借助軟實力強化殖民統治 B.體育成為溝通英印的主要手段C.印度種姓制度便利了英國侵略 D.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獲得了認同16.右圖為一位高三學生在學完某國近代政治制度后,用物理電路知識繪制的圖示。由此可推知()A.大權控于國家元首手中 B.帝國議會制衡政府首腦C.國民居于權力核心地位 D.聯邦議會控制立法大權二、材料題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新航路的開辟,新作物的引入和擴植,意味著能夠種植作物的地方變多,農民在墾殖(種植新作物)過程中,即使注意保持耕地肥力、降低水土流失的可能性,也會因為墾殖過程中破壞了植被對河流產生負面影響,在某地頻繁出現洪災且耕地肥力明顯下降的情況下,農民通常會選擇到新的地方墾殖,由此開始了對新的地方的破壞,呈現出惡性循環狀態,自然災害的發生率隨之持續上升。與小麥和水稻等傳統作物相比,玉米、紅薯和土豆等新作物的引入和擴植,能夠有效降低出現糧食危機的可能性,助推明清兩個王朝(尤其是清王朝)人口總數的增加。但是從另一方面來看,新作物的引入和擴植也提升了清王朝面臨的人口壓力。——摘編自林妹含《美洲新作物的引入和擴植:對中國的影響及啟示》材料二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對全球化和對外開放的認識越來越成熟,務實合作、互利共贏、多元包容成為當代中國對全球化的總體認識和戰略選擇的出發點。改革開放40余年來,中國不斷參與到全球化的進程中,成為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同時,也肩負起一個大國應有的擔當.并開始用自己的能力反哺世界。通過自身發展推動全球化進程,并嘗試承擔起更多國際責任.為全球治理創新貢獻方案,與國際社會一道推動世界可持續發展。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2021年中國GDP比上年增長8.1%,經濟總量突破110萬億元,占全球經濟總量的近兩成.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十分可觀。從國內發展到國際秩序維護.中國始終是全球化的正向推動力量。在一次次全球性危機中,中國主動承擔大國責任,幫助世界經濟走出困境。——摘編自王輝耀、苗綠《從被動到反哺:中國的全球化之路21世紀的中國與全球化》(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以明清中國為例,簡析新航路開辟后物種交流的影響。(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中國成為全球化的反哺者的表現,并簡析其原因。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古希臘時期就形成了公民人人參與政治,人人關注政治,人人思考政治的氛圍。雖然古希臘的民主是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上的民主,但是開啟了西方民主共和制的源頭。文藝復興使西方人的思想得到極大解放,人們開始思索什么樣的政治制度能夠更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和人們對自由的渴望。啟蒙運動時期的思想家試圖通過對權力來源、權力失衡的思考以及對各種政體的比較,尋找到一種理想的、普遍適用的民主政體。洛克在《論政府》中指出:國家是由公民組成的,國家的主權屬于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國家主權的真正擁有者。孟德斯鳩則將國家權力劃分為立法、司法、行政三種權力,三權之間必須相互制約和平衡。啟蒙思想家的政治思想成為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經典性理念。——摘編自何越《西方政治文明建設的歷史經驗》材料二1688年,英國發生了“光榮革命”。1689年,英國議會頒布了《權利法案》,從法律層面鞏固了這場非暴力革命的成果。該法案中寫明了人民應享有的“真正的、古老的、不容置疑的權利”,包括不經議會同意不能制訂或終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經議會同意不能征稅;不經議會同意不能建立常備軍;人民應事有選舉議員的自由;議會享有辯論的自由等。簡單地說,該法案確立英國議會為英國最高主權代表,廢除了君主個人專制。17世紀是英國的革命年代,最終以一場不流血的“光榮革命”畫上句號。“光榮革命”更換了英國人不喜歡的國王,其他的制度性變革是在此之后一點一點完成的,英國邁上了漸進平穩改革的道路,而且再也沒有爆發過暴力革命。——摘編自劉成《從革命到革命》(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理念形成的條件。(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英國“光榮革命”初步實現了哪些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理念?并分析其歷史影響。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近代法國,巴黎古尺的長度單位被稱為“國王的腳”。17世紀,從“自然”尋求新的統一尺度的新理念開始醞釀。1789年8月,革命議會宣布廢除度量衡方面的封建權益。1790年3月,科學院提交給議會的信函中說:“科學院努力排除一切專斷的因素”“選擇一個可以讓所有民族接受的體系非常重要”。1793年國民公會通過的方案規定:將作為主單位基本長度單位命名為米。1795年國民公會重申,過去駁雜之極的度量衡,非“平等之友”所能忍受。19世紀中后期的社會經濟變遷促使這一革命的知識產物真正走向世界。1875年國際計量局在巴黎成立,《國際米制條約》簽署。——摘編自黃艷紅《法國啟蒙與革命時代的“自然理性”及其效應》材料二清末,米制引入中國。南京國民政府推行度量衡劃一運動,采用“公尺三分之一為市尺,公升即一市升,公斤二分之一為一市斤”的市用制,作為推行米制的過渡。市用制因其貼合傳統、換算簡易而逐步得到推廣,但米制未能推行全國。1954年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和中國科學院強調了推行米制的重要性。1959年國務院發布《關于統一計量制度的命令》,確定國際公制為中國基本計量制度。1976年中國加入國際米制公約。1985年中國加入國際法制計量組織。同年,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一致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這對于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技術進步,提高社會經濟效益,都發揮了重要作用;對加強產品質量監督工作也具有現實意義。1990年我國完成了向法定單位制的過渡。1992年,首次由中國負責起草的“國際建議R102”聲校準器供世界各國執行。——摘編自吳慧《新編簡明度量衡通史》(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內容,概括米制產生發展的特點。(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內容,分析我國“完成了向法定單位制的過渡”的有利因素,并說明現代中國計量進步的重要意義。三、論述題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在16世紀至今約五百年的時間里,西方社會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在西方社會發展過程中,存在著如下的規律:思想啟蒙帶動科學進步,從而引發技術革命,進而促進社會發展,最終又產生新的思想啟蒙。法國大革命的發生便與法國思想啟蒙運動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說是其直接結果,至此資本主義制度在法國確立。與西方不同,中國近代的思想啟蒙是中國被迫走上近代化道路之后才開始的。辛亥革命是在20世紀對中國影響最為重大的事件之一,其具有政治革命和思想啟蒙的雙重意義。——摘編自陳琛《探究中西方啟蒙在社會發展轉型中的作用》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就材料整體或其中任意一點擬定一個論題,并予以闡述。(要求:論題明確,持論有據,論證充分,表達清晰)
參考答案1.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文藝復興,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歷史信息、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和時空觀念的素養。據材料可知,人文主義者喬瓦尼認為在信仰方面今人是優于古人的,這體現了人文主義的要求,同時喬瓦尼又肯定基督教,批判了當時不同天主教會“異教”,這反映出人文主義的思想帶有轉型時期的特點,故選C項:喬瓦尼依然具有很強的宗教信仰并不表明他否定天主教會,故排除A項;當時尚未開始宗教改革,故排除B項:喬瓦尼并未高揚理性主義的旗幟,故排除D項。2.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可知,15世紀末新航路開辟之后,東亞海域的大量貿易港口發現了來自東西方各國的沉船。這說明這一時期東亞海域的貿易競爭加劇,因此選D選項。材料未體現東西方海上霸權的更迭,排除A選項;傳統海上商路仍然繁盛,排除B選項;材料無法得出歐洲列強的主導地位,排除C選項。3.答案:B解析:本題屬于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選項可知本題屬于意義類、影響類選擇題,時空是:16世紀。根據材料“批評了老派語法教師執著于傳授枯燥的拉丁文語法乃至用樺條抽打學生的教育方法......從而逐漸理解‘他讀到的每一件事實和每一種思想的意義和力量’”可知,該著作主張要關愛學生、引導學生、注重學生的思想,這體現了人文主義者的教育理念,B項正確;材料沒有提到民族國家觀念,排除A項;馬丁·路德發表著名的“九十五條論綱”,拉開了宗教改革的序幕,排除C項;啟蒙運動在17世紀興起,排除D項。故選B項。4.答案:A解析:由材料“黃金和白銀被賦予了無與倫比的神秘感。用金線織成的布匹和壁毯在光照下熠熠生輝,黃金和白銀讓雕像與油畫大放光芒,金銀制成的徽章、珠寶和餐具述說著貴族與生俱來的美德”可知這一時期歐洲人對黃金白銀的渴求,刺激西歐的海外殖民擴張,故選A項;新航路開辟的根本動力在于商品經濟的發展,故排除B項;工業資本主義興起于18世紀,新航路開辟于14、15世紀,故排除C項:材料強調的是新航路開辟的背景而非影響,故排除D項。5.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可知,甘蔗種植園在加勒比海地區廣泛發展會促使蔗糖產量增加,導致蔗糖價格下降,C項正確;材料敘述加勒比海地區甘蔗種植園的發展,沒有體現西、葡資本主義不斷發展,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歐洲各地物價急速上漲,排除B項;加勒比海地區屬于中美洲,材料沒有體現北美洲涌入大量黑人奴隸,排除D項。故選C項。6.答案:A解析:根據表格可知,17世紀被投訴的市場違法行為中囤積谷物最多,這與新航路開辟的價格革命有關,新航路開辟后大量白銀流入歐洲,使歐洲貨幣貶值,物價上漲,故人們囤積谷物行為較多,故選A項;“重商主義”政策是16世紀中葉提出的,為了保護本國工商業發展推行貿易保護政策,排除B項;商業革命即商路中心發生變化,流通中的商品種類和數量增多,排除C項;材料中只是展示了貿易中的違法行為,未提供解決糾紛的方案,排除D項。7.答案:A解析:1687年,牛頓出版了《自然暫學的數學原理》,在該書中,他用數學方法來精準描述了宇宙運行的自然法則,標志著人類科學時代的開始,也就是說題干中“一種機械的自然觀”指的就是牛頓的經典力學體系,在此基礎之上,“大自然本身可以被人類充分理解”,據此可知,科學領域一系列奧秘的被發現會促進人類的思想解放,削弱了歐洲封建統治的精神支柱,故選A項;BCD選項是對材料錯誤的理解,排除。故選:A.8.答案:D解析:[詳解]根據材料“它(金屬活字印刷術)使《圣經》成為一種普及品,并替路德準備好了一批人來向教皇祈求福音.....它結束了牧師學習的專利和教士對教育的控制。”可知,作者認為活字印刷術打破了基都教會對教育的控制,促進了思想文化的傳播,為宗教改革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D項正確;“宗教改革得益于活字印刷術"與題干主旨不符,宗教改革得益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路德"因信稱義”的主張,體現不出因信稱義思想廣泛流行的信息,排除B項;“羅馬教皇的權威被徹底摧毀"表述有誤,與史實不符,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的精神束縛,削弱了羅馬教廷的權威,排除C項。故選D項。9.答案:A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世界)。根據材料“至今還沒有可能用一個同樣無所不包的統一概念,來代替牛頓關于宇宙的統一概念;而要是沒有牛頓的明晰的體系,我們到現在為止所取得的收獲就會成為不可能”可知,材料揭示了牛頓力學體系促進物理學的進步與發展,把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推進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A項正確;材料只是愛因斯坦對牛頓及其牛頓體系的評價,并非愛因斯坦的認知,排除B項;現代物理學的兩大理論支柱是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牛頓力學體系是現代物理學的理論支柱”表述錯誤,排除C項;材料體現了牛頓力學體系推動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D項“牛頓力學體系的全面性”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項。故選A項。10.答案:A解析: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次題干的提示詞,可知這是本質題、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英國)。根據材料可知,洛克認為所有的權力和管轄權都是相互的,沒有誰擁有更多“只要我們在自然法的約束下可以處理自己和我們的財產,我們也就自然地存在于一種自由的條件下”,表明洛克主張自由、平等和限制權力等,這些思想主張影響了近代國家治理體制建設,A項正確;洛克的思想主張否定君主專制,而不是否定君主制,排除B項;此時還未開展工業革命,未出現工業資產階級,排除C項;洛克的思想主張影響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催生了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說法夸大,排除D項。故選A項。11.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啟蒙思想家的有關知識。A.材料并未體現空談哲學問題不利社會發展,故排除。B.材料并未體現沙龍活動成為時髦休閑方式,故排除。C.材料并未體現建立共和政體成為主要訴求,故排除。D.根據材料中“舉手發言...思想家”可知,繪畫反映了思想家們對思想自由的渴望,故正確。綜上所述,正確答案為D。12.答案:D解析:本題為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設問可知,這是本質題、影響題。時空范圍為18世紀(美國)。根據材料內容可知,當時的北美人搞不清楚自己和英國到底應該是什么關系,他們一方面反對英國政府,另一方面擁護英王,依然認同自己是英國人,這是殖民地人員身份認同模糊的表現,D項正確;薩拉托加大捷是美國獨立戰爭的轉折點,排除A項;當時獨立戰爭已經開始,強化了英國在殖民地的影響力的說法與史實不符,排除B項;托馬斯·潘恩的《常識》系統地論證了北美洲殖民地獨立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排除C項。故選D項。13.答案:A解析:概括材料主要信息:1784年,英國改變了對印度的殖民策略,實行比較“文明”的統治方式。注意時間信息“1784年”,結合所學,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究其原因,英國政府在對北美殖民期間,不斷增加稅收,實行高壓政策,希望北美永遠做它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竭力壓制殖民地經濟發展,并搜刮更多的財富。殖民地人民不滿盤剝和束縛,雙方矛盾日益尖銳,最終導致戰爭爆發。受此影響,英國做出材料所述調整,緩和與殖民地的關系,鞏固統治,A項正確;印度反英斗爭高漲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B項;材料所述是英國政府與印度殖民地之間的關系,東印度公司的貪腐只是一小部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項;英國工業革命完成是在19世紀中期,時間不符,排除D項。14.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的時間是法國大革命前,即18世紀,法國成為啟蒙運動的中心,從材料的言論“當人被剝去了對神的畏懼和良心的自我控制,會使社會道德淪喪;個人行為只根據自己的享樂與痛苦、利益來進行判斷,其結果就是功利主義和自我主義盛行。因此,啟蒙運動帶來的未來,必然是暴力、流血、混亂,給社會帶來巨大災難”中可以發現,該言論是對啟蒙思想家的批評,將啟蒙思想家刻畫為一個不畏懼神,只注重個人主義的形象,并預言啟蒙思想會帶來暴力流血和權力的傾覆,可見上述言論是站在固守傳統的宗教和觀念領域對啟蒙運動的批判,故選B項。材料是對啟蒙思想家的批評,單憑材料無法看出其言論對法國啟蒙思想傳播的阻礙,排除A項;材料是維護民眾的傳統思想,沒能實現啟迪民智,排除C項;材料單從對啟蒙思想家的批判無法得出法國社會思想活躍的結論,排除D項。15.答案:A解析:印度兵變發生之后,英國板球俱樂部主動吸收印度土著中的上層人物成為俱樂部成員,并教導他們順應英式生活方式,其主要目的是通過英式生活方式來同化土著上層,進而強化英國對印度的殖民統治,A項正確;體育只是英國和印度溝通的方式之一,而非主要方式,排除B項,材料內容與種姓制度無關,排除C項,這一時期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尚未興起,排除D項。故選A項。16.答案:A解析:據圖片信息可知,皇帝通過控制內閣和宰相控制議會,同時人民只能通過議會維護個人權益,這說明皇帝掌控了國家大權,故選A項;圖片中帝國議會受內閣控制,無法制衡政府首腦,排除B項;國民只能通過議會表達個人訴求,國家元首總攬國家各項權力,居于核心地位,排除C項;聯邦議會和帝國議會都要受到皇帝和宰相的控制,即皇帝通過控制內閣和宰相控制了立法權,排除D項。17.答案:(1)影響:有利于中國的糧食作物多樣化;有利于農產品商品化;增加了糧食產量,緩解了中國的糧食危機,促使人口增加;易導致生態破壞,使自然災害頻繁發生。(2)表現:中國承擔起更多國際責任;為全球治理創新貢獻方案;成為拉動世界經濟的重要引擎;作為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助推世界經濟走出困境。原因:改革開放的推行與深化;中國經濟發展與綜合國力增強;中國對全球化和對外開放的認識越來越成熟;中國以務實合作、互利共贏、多元包容為全球化戰略出發點。解析:(1)影響:根據材料“新航路的開辟,新作物的引入和擴植”可知,有利于中國的糧食作物多樣化,有利于農產品商品化;根據材料“與小麥和水稻等傳統作物相比,玉米、紅薯和土豆等新作物的引入和擴植,能夠有效降低出現糧食危機的可能性,助推明清兩個王朝(尤其是清王朝)人口總數的增加”可知,增加了糧食產量,緩解了中國的糧食危機,促使人口增加;根據材料“因為墾殖過程中破壞了植被對河流產生負面影響,在某地頻繁出現洪災且耕地肥力明顯下降的情況下,農民通常會選擇到新的地方墾殖,由此開始了對新的地方的破壞,呈現出惡性循環狀態,自然災害的發生率隨之持續上升”可知,易導致生態破壞,使自然災害頻繁發生。(2)表現:根據材料“改革開放40余年來,中國不斷參與到全球化的進程中,成為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同時,也肩負起一個大國應有的擔當,并開始用自己的能力反哺世界。通過自身發展推動全球化進程,并嘗試承擔起更多國際責任,為全球治理創新貢獻方案,與國際社會一道推動世界可持續發展”可知,中國承擔起更多國際責任,且為全球治理創新貢獻方案;根據材料“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2021年中國GDP比上年增長8.1%,經濟總量突破110萬億元,占全球經濟總量的近兩成,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十分可觀”可知,成為拉動世界經濟的重要引擎;根據材料“從國內發展到國際秩序維護,中國始終是全球化的正向推動力量。在一次次全球性危機中,中國主動承擔大國責任,幫助世界經濟去走出困境”可知,作為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助推世界經濟走出困境。原因:根據材料“改革開放40余年來,中國不斷參與到全球化的進程中,成為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可知,改革開放的推行與深化,中國經濟發展與綜合國力增強;根據材料“通過自身發展推動全球化進程,并嘗試承擔起更多國際責任,為全球治理創新貢獻方案,與國際社會一道推動世界可持續發展”可知,中國對全球化和對外開放的認識越來越成熟;根據材料“從國內發展到國際秩序維護,中國始終是全球化的正向推動力量。在-次次全球性危機中,中國主動承擔大國責任幫助世界經濟走出困境”可知,中國以務實合作、互利共贏、多元包容為全球化戰略出發點。18.答案:(1)條件:古希臘民主政治的影響;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啟蒙思想家的理論探索;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以及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答出三點即可)(2)政治文明理念:自由;民主;法治;人民主權原則。(答出兩點即可)影響:有利于維護英國社會的穩定;推動了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推動了西方資產階級革命的發展和政治民主化進程;為西方治國理政提供了重要參照;為人類政治文明發展提供了借鑒。(答出三點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1)本題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代(西方)。條件:據材料“古希臘時期就形成了公民人人參與政治,人人關注政治”可知,古希臘民主政治的影響;據材料“文藝復興使西方人的思想得到極大解放,人們開始思索什么樣的政治制度能夠更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和人們對自由的渴望”可知,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據材料“啟蒙運動時期的思想家試圖通過對權力來源、權力失衡的思考以及對各種政體的比較,尋找到一種理想的、普遍適用的民主政體”可知,啟蒙思想家的理論探索;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方政治文明理念形成還與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以及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有關。(2)本題是特點類、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理念:據材料人民應事有選舉議員的自由;議會享有辯論的自由、該法案確立英國議會為英國最高主權代表,廢除了君主個人專制可知,自由;民主;法治;人民主權原則。影響:據材料“英國邁上了漸進平穩改革的道路,而且再也沒有爆發過暴力革命”可知,有利于維護英國社會的穩定;結合所學唯物史觀知識可知,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經濟基礎,推動了英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英國光榮革命后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推動了西方資產階級革命的發展和政治民主化進程;為西方治國理政提供了重要參照;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具有創新性,為人類政治文明發展提供了借鑒。19.答案:(1)逐步轉變;受資產階級革命運動影響;以構建普適性的米制為原則;歷時時間長;與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相適應;以科學發展為基礎。(2)有利因素:國民政府的推動;新中國政府的引導;中國加入國際組織的推動;以法律形式保障;改革開放的客觀需求;經濟發展的需要。意義:有利于維護經濟秩序;促進經濟發展,提高經濟效益;是中國計量單位的進步;有利于與國際經濟接軌,促進對外開放。解析:(1)本題是特點類材料題。時空是:17-19世紀的法國。根據材料“17世紀,從·自然’尋求新的統一尺度的新理念開始醞釀。1789年8月,革命議會宣布廢除度量衡方面的封建權益。1790年3月,科學院提交給議會的信函中說:科學院努力排除一切專斷的因素’選擇一個可以讓所有民族接受的體系非常重要”,可得出逐步轉變;根據材料“1789年8月,革命議會宣布廢除度量衡方面的封建權益”,可得出受資產階級革命運動影響;根據材料“1790年3月,科學院提交給議會的信函中說:科學院努力排除一切專斷的因素’·選擇一個可以讓所有民族接受的體系非常重要””,可得出以構建普適性的米制為原則;根據材料“17世紀,從自然尋求新的統一尺度的親理念開始醞釀。和1875年國際計量局在巴黎成立,《國際米制條約》簽署”,可得出歷時時間長;根據材料“19世紀中后期的社會經濟變遷促使這一革命的知識產物真正走向世界”,可得出與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相適應;根據材料“科學院努力排除一切專斷的因素”,可得出以科學發展為基礎
(2)本題是背景類、影響類材料題。時空是:晚清至現代中國。有利因素:根據材料“南京國民政府推行度量衡劃一運動,采用公尺三分之一為市尺,公升即一市升,公斤二分之一為一市斤’的市用制,作為推行米制的過渡”,可得出國民政府的推動;根據材料“1954年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和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注冊會計師考試時間安排試題及答案
- 注冊會計師考試與社會責任的結合探討試題及答案
- 財務控制環境基礎知識試題及答案
- PTPN22-IN-2-生命科學試劑-MCE
- 項目管理專業知識的學以致用試題及答案
- 如何制定有效的項目方案試題及答案
- 資本結構合理化建議試題及答案
- ALK-ROS1-IN-5-生命科學試劑-MCE
- 注冊會計師考試參與者心得試題及答案
- 注冊會計師投資決策思路試題及答案
- 企業重組所得稅特殊性處理實務(深圳市稅務局)課件
- 2022年7月2日江蘇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綜合知識和能力素質》(管理崗客觀題)及答案
- 瓦斯超限事故專項應急預案
- 苗木質量保證措施
- 【公司利潤質量研究國內外文獻綜述3400字】
- 水利工程分部分項劃分表
- 學生班級衛生值日表模板下載
- 粗飼料粉碎機的設計(全套cad圖紙)
- 責任商業聯盟RBA(CSR)知識培訓
- 放射工作人員培訓考核試題及答案
- 鋇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