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避險安全教育主題班會_第1頁
緊急避險安全教育主題班會_第2頁
緊急避險安全教育主題班會_第3頁
緊急避險安全教育主題班會_第4頁
緊急避險安全教育主題班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緊急避險,安全教育主題班會高一(4)班梁登鋒教學目標:1、讓學生根據自然災害發生的規律和特點,學會自救自護。2、能學會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盡量的減少損失。教學效果:通過本課的學習和活動,學生能夠冷靜地面對突發的自然災害,積極自救自護.教學過程:一、導入:生活中難免會有一些意外,當困難出現,災難來臨,你應該怎么辦呢?除了沉著應對,冷靜處理,我們更需要一些應急的知識和應對的策略。也許,就是這么一點點知識,就可以讓生命的花朵繼續綻放。我們希望,通過不斷的積累,你們可以在危險時刻救己助人,化險為夷。二、討論1、生活中都有哪些自然災害?學生討論、交流。如:地震、雷雨、冰雹、滑坡、泥石流、落水、火災等。2、發生這些自然災害時應該怎么做?A、緊急呼救常識(一)緊急報警電話緊急報警電話全國統一為:匪警“110”、火警“119”、醫救“120”、交通事故服務“1.遇到搶劫、盜竊、殺人或有人打架、斗毆(械斗)以及發生災害事故、家人(旁人)在緊急狀態下需要公安機關救助時,撥打“110”報警求助電話。2.遇到火災或化學事故時,應立即撥打“119”報管電話。3.遇到自己或他人突然發生重傷、急病等情況時,可以撥打“120”切記:撥打報警電話是非常嚴肅的事,不要開玩笑或因好奇而隨便撥打。(二)如何撥打“110”報警電話1.確認撥通“110”電話后,,請立即說清楚發案、災害事故或求助的確切地址。2.請說清因為什么事;如果是發生了案件,則說明歹徒的人數、交通工具和作案工具等情況;3.如果是災害事故,請說清災害事故的性質、范圍和損害程度等情況。說清自己的姓名和聯系電話,以便公安機關與你保持聯系。4.如果歹徒正在行兇,撥打“110”(三)如何撥打“119”報警電話1.撥通“119”電話后,應再追問一遍對方是不是“1192.準確報出失火的地址(路名、弄堂名、門牌號)。如說不清楚時,請說出地理位置,說出周圍明顯的建筑物或道路標志。3.簡要說明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火災及火災的范圍,以便消防人員及時采取相應的滅火措施。4.不要急于掛電話,要冷靜地回答接警人員的提問。5.電話掛斷后,應派人在路口接迎消防車。B、了解危機事件的類型自然災害地震、洪水、泥石流、臺風、雷電等引起的危機事件屬于自然災害的范疇。人為事件人為的危機事件包括意外事故、公共衛生安全事件等。意外事故包括火災、交通事故、觸電、溺水、停電、停水、受傷等各種傷害;公共衛生安全事件包括中毒、傳染病爆發流行等。C、如何應對自然災害危機(地震)地震應急方法1.如果在平房里,突然發生地震,要迅速鉆到床下、桌下,同時用被褥、枕頭、臉盆等物護住頭部,等地震間隙再盡快離開住房,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時如果房屋倒塌,應呆在床下或桌下千萬不要移動,要等到地震停止再逃出室外或等待救援。2.如果住在樓房中,發生了地震,不要試圖跑出樓外,因為時間來不及。最安全、最有效的辦法是:及時躲到兩個承重墻之間最小的房間,如廁所、廚房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間內側的墻角,并且注意保護好頭部。千萬不要去陽臺和窗下躲避。3.正在上課時發生地震,不要驚慌失措,不能在教室內亂跑或爭搶外出。靠近門的同學可以迅速跑到門外,中間及后排的同學可以盡快躲到課桌下,用書包護住頭部;靠墻的同學要緊靠墻根,雙手護住頭部。4.已經離開房間,千萬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東西。因為第一次地震后,接著會發生余震,余震對人的威脅會更大。5.在公共場所發生地震,不能驚慌亂跑。可以隨機應變躲到就近比較安全的地方,如桌柜下。6.如果正在街上,絕對不能跑進建筑物中避險。也不要在高樓下、廣告牌下、狹窄胡同等危險地方停留。7.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應先設法清除壓在腹部以上的物體;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煙塵窒息;要注意保存體力,設法找到食品和水,創造生存條件,等待救援▲自救保持鎮靜地震中,不少遇難者并不是因房屋倒塌而被砸死或擠死,而是由于精神崩潰,在極度恐懼中“扼殺”了自己。亂喊亂叫不但會加速新陳代謝,增加氧耗,令體力下降,抵抗力降低;而且會吸入大量煙塵,易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傷亡。正確的態度是在任何惡劣的環境中始終保持鎮靜,分析所處環境,尋找出路,等待救援。止血、固定地震中出現開放性創傷、外出血應首先止血,同時呼救。對開放性骨折,不應做現場復位,一般用清潔紗布覆蓋創面,做簡單固定后再進行運送。不同部位骨折,按不同要求進行固定,并按傷勢、傷情進行分類、分級,并送醫院進一步處理。妥善處理傷口當重物擠壓傷口時,應設法盡快移開重物。遇到大面積創傷者,要保持創面清潔,用干凈紗布包扎創面;懷疑有破傷風和細菌感染時,應立即與醫院取得聯系,及時診治。對大面積創傷者,可口服糖鹽水,預防休克發生。▲他救首先快速清除壓在傷者頭面部、胸腹部的沙土和口中異物,保持呼吸道暢通。對埋在瓦礫中的幸存者,先建立通風孔道,以防缺氧窒息。輕拉傷員雙足或雙手,從縫隙中緩慢將其拖出,注意保持傷者脊柱水平軸線及其穩定性。從瓦礫中救出傷員后及時檢查傷情,遇顱腦外傷、神志不清、面色蒼白、血壓下降、大出血等危急重癥時,應優先救護,盡快轉送醫院。外傷、骨折給予包扎、止血、固定;脊柱骨折者要正確搬運。D、如何應對自然災害危機(臺風)大風(臺風)時的人身防護(1)當有黃色預警或是遇到7-8級以上大風時不要單獨出門,要停止露天的集體活動;(2)關閉門窗,固定易受大風影響的物品;(3)若在風中行走或躲避風雨時,要避開高大廣告牌、懸臂吊車、高壓線等,以防砸傷或觸電;(4)在開闊地走時要低姿側身,以減少受風面積,同時應系緊衣扣,防止衣服漂浮起來;(5)行走時一定要走人行橫道,防止能見度差,發生交通事故。E、如何應對自然災害危機(暴雨)應對策略:(1)當得知有中雨或大雨的消息時,要帶雨具,防止淋雨受涼,感冒;(2)乘公交車被雨水困在立交橋下的低洼時,不要驚慌,要聽從司售人員的引導,盡快轉移到安全地方;(3)當聽到有暴雨預警信號時,應停止戶外活動,找室內或安全地方避雨;不要騎車,以防路滑摔倒;由于能見度差,橫穿馬路或沿公路行走時,要防止被機動車撞傷;(4)下大雨或暴雨時,不要在山上旅游,以防路滑墜入深溝;不要在河水中游泳,防止發生山洪時,人員被洪水阻隔或被洪水卷走;(5)若遇到山洪或聽到山洪警報時,要立即往丘陵高處走,離開洼地;(6)當處于紅色暴雨警報信號時,學生應聽從學校的安轉移到安全地方。宿舍位于校園低洼地段的的同學要注意在暴雨來臨時及時處理放置位置較低的財物,確保電腦等電器不受損壞。F、如何應對自然災害危機(雷擊)1.注意關閉門窗,室內人員應遠離門窗、水管、煤氣管等金屬物體。2.關閉家用電器,拔掉電源插頭,防止雷電從電源線入侵。3.在室外時,要及時躲避,不要在空曠的野外停留。空曠的野外無處躲避時,應盡量尋找低洼之處(如土坑)藏身,降低身體的高度。4.遠離孤立的大樹、高塔、電線桿、廣告牌。5.立即停止室外游泳、劃船、釣魚等水上活動。6.如多人共處室外,相互之間不要擠靠,以防被雷擊中后電流互相傳導。7.高大建筑物上必須安裝避雷裝置,防御雷擊災害。

8.在戶外不要使用手機。9.對被雷電擊中人員,應立即采用心肺復蘇法搶救。10.雷雨天盡量少洗澡,太陽能熱水器用戶切忌用其洗澡。急救措施人體在遭受雷擊后,往往會出現“假死”狀態,此時,應采取緊急措施進行搶救。若傷者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應讓傷者就地平臥,嚴密觀察,并暫時不要讓傷者站立或走動,防止繼發休克或心衰。若傷者喪失意識,應立即叫救護車,并嘗試喚醒傷者。▲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應讓其就地平臥,松開內外衣扣及腰帶,并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心搏停止、呼吸存在或停止者,應立即做心肺復蘇。注意事項現場搶救中,不要隨意移動傷員,若確須移動時,搶救中斷時間不宜超過30秒。移動傷員或將其送醫院,應使傷員躺在擔架上并在背部墊以平硬闊木板,繼續搶救,心跳呼吸停止要繼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在醫務人員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一般搶救時間不得少于60~90分鐘,直到使被雷擊者恢復呼吸、心跳或確診已無生還希望時為止。G、如何應對公共危機事件(火災)▲設法及時滅火若火剛起或火勢不猛,應用盡一切可能辦法把火撲滅,這里重點介紹滅火器的使用方法。下面對干粉滅火器、泡沫滅火器和二氧化碳滅火器逐一進行介紹:①干粉滅火器適用范圍是:撲滅各種由易燃、可燃液體和氣體引起的火災以及電器設備火災。使用方法如下:除掉鉛封;拔掉保險銷;左手握噴管,右手提壓把;在距火焰兩米的地方,右手用力壓下壓把,左手拿著噴管左右擺動,噴射干粉覆蓋整個燃燒區域。②泡沫滅火器適用范圍:撲救各種油類火災、木材、纖維和橡膠等固體可燃物火災。使用方法如下:右手捂住噴嘴,左手執筒底邊緣;把滅火器倒過來,盡量呈垂直狀態,用勁上下晃動幾下,然后放開噴嘴;右手抓筒耳,左手抓筒底邊緣,把噴嘴朝向燃燒區,站在離火源8米地方噴射,并不斷前進,兜圍著火焰噴射,直至把火撲滅;滅火后,把滅火器臥倒放在地上,噴嘴朝下。③二氧化碳滅火器適用范圍:各種易燃、可燃液體和氣體火災,還可撲救儀器儀表、圖書檔案、工藝器及低壓電器設備等初起火災。使用方法如下:除掉鉛封;拔掉保險銷;站在距火源兩米處,左手拿著喇叭筒,右手用力壓下壓把;對著火焰根部噴射,并不斷推前,直至把火焰撲滅。▲設法脫離險境如果火勢不大,可盡快裹上一件大衣(尼龍、塑料禁用),或浸濕的毯子、棉被包裹全身后,勇敢地沖出去。如必須穿過煙霧,可盡量用浸濕的衣物捂住口鼻,身體貼近地面,順墻逃向遠離煙火的太平門和安全出口。如果樓梯脫險已不可能,可利用墻外排水管下滑;或利用繩子等連成長繩,順長繩滑下;或可利用陽臺或曬臺,用木板等搭在鄰居家的陽臺上,爬過去逃生;或可將棉被、席夢思墊等扔到窗外(二、三樓時),然后跳在墊子上▲防煙封火若逃生路線被火封鎖時,應立即跑到未著火的室內,做好防煙封火工作,以待救援。若發現門、墻發熱,說明大火逼近,這時千萬不要開窗、開門,可用浸濕的棉被等物堵封,并不斷澆水,同時用折成8層的濕毛巾捂住口鼻。▲顯示求救信號發生火災,呼叫往往不易被發現,可用竹竿撐起鮮明衣物(以紅、橙色做好)不斷搖晃;或打手電或不斷向窗外擲不易傷人的衣服等軟物;或敲擊臉盆、鍋碗等。H、如何應對公共危機事件(踩踏事件)踩踏事件發生原因:▲人群較為集中時,前面有人摔倒,后面人未留意,沒有止步。▲人群受到驚嚇,產生恐慌,如聽到爆炸聲、槍聲,出現驚慌失措的失控局面,在無組織無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擁擠踩踏。▲人群因過于激動(興奮、憤怒等)而出現騷亂,易發生踩踏。▲因好奇心驅使,專門找人多擁擠處去探索究竟,造成不必要的人員集中而踩踏。預防踩踏事件的措施▲要時刻保持冷靜,提高警惕,盡量不要受周圍環境影響。▲要事前熟悉所管轄范圍內所有的安全出口,同時要保障安全出口處的暢通無阻。▲當身不由己混入混亂人群中時,一定要雙腳站穩,抓住身邊一件牢固物體。▲志愿者有權利和義務組織安排在場人員有序疏散。▲志愿者在指揮過程中,應盡量及時聯系外援求助。如何安全脫險▲在行進中,發現慌亂人群向自己方向涌來,應快速躲到一旁,或蹲在附近的墻角下,等人群過去后再離開。▲在擁擠混亂的情況下,雙腳站穩,抓住身邊一件牢固物體(欄桿或柱子),但要遠離店鋪和柜臺的玻璃窗。▲在人群擁擠中前進時,要用一只手緊握另一手腕,手肘撐開,平放于胸前,微微向前彎腰,形成一定空間,以保持呼吸道通暢。▲一旦被人擠倒在地,設法使身體蜷縮成球狀,雙手緊扣置于頸后,保護好頭、頸、胸、腹部。I、如何應對意外事件(溺水)(一)救助溺水人時注意事項:1、可以使用一根長竹竿或者樹枝,又或者使用一條長繩并且把其依附在有浮力的物體上(例如救生圈、救生衣),然后把這些輔助物拋給溺水者,隨后把溺水者救到岸上。2、不要使自己處于危險之中;不要隨便跳進水里,除非你非常肯定這樣做是安全的。3、如果你曾經接受過救生員培訓,而你又非常肯定拯救溺水者不會對自己造成任何危害的話,那么你應該立即采取行動進行搶救。(二)急救步驟1、將傷員抬出水面后,應立即清除其口、鼻腔內的水、泥及污物,用紗布(手帕)裹著手指將傷員舌頭拉出口外,解開衣扣、領口,以保持呼吸道通暢,然后抱起傷員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頭下垂進行倒水。或者抱起傷員雙腿,將其腹部放在急救者肩上,快步奔跑使積水倒出。或急救者取半跪位,將傷員的腹部放在急救者腿上,使其頭部下垂,并用手平壓背部進行倒水。2、呼吸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對口吹氣為最佳。

急救者位于傷員一側,托起傷員下頜,捏住傷員鼻孔,深吸一口氣后,往傷員嘴里緩緩吹氣,待其胸廓稍有抬起時,放松其鼻孔,并用一手壓其胸部以助呼氣。反復并有節律地(每分鐘吹16~20次)進行,直至恢復呼吸為止。3、心跳停止者,應先進行胸外心臟按摩。讓傷員仰臥,背部墊一塊硬板,頭稍后仰,急救者位于傷員一側,面對傷員,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借急救者身體重量緩緩用力,不能用力太猛,以防骨折,將胸骨壓下4厘米左右,然后松手腕(手不離開胸骨)使胸骨復原,反復有節律地(每分鐘60~80次)進行,直到心跳恢復為止。經過上述搶救后必須立即送醫院繼續進行復蘇后的治療。(三)救護溺水者時還應該跟從以下步驟1、使溺水者保持平靜不動,然后立即尋求醫療援助;2、脫去溺水者身上又濕又冷的衣服,可以的話,為其蓋上一些可以保暖的衣物。這樣有助于預防溺水者體溫下降;3、如果溺水者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