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工程》教學大綱_第1頁
《網絡工程》教學大綱_第2頁
《網絡工程》教學大綱_第3頁
《網絡工程》教學大綱_第4頁
《網絡工程》教學大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網絡工程》教學大綱一、課程概述1.課程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近年來,Cisco認證考試內容和教材成為大學生把網絡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相結合,進而參與認證考試和增加就業機會的重要學習途徑,本課程的主要目標就是幫助和引導學生了解Cisco認證及其學習內容,為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參加Cisco認證考試打下入門基礎。課程的主要內容是:網際互聯,TCP/IP簡介,子網劃分、變長子網掩碼(ⅤLSM)和TCP/IP排錯,Cisco的互聯網絡操作系統(IOS)和安全設備管理器(SDM),管理Cisco互聯網絡,IP路由,增強IGRP(EIGRP)和開放最短路徑優先(OSPF),第2層交換和生成樹協議(STP),虛擬局域網(ⅤLAN),網絡安全,網絡地址轉換,廣域網,Cisco無線網絡技術,IPv6,網絡仿真軟件的安裝和使用等。2.課程在整個課程體系中的地位《網絡工程》是計算機科學技術專業網絡技術方向的選修課。前修課程包括:計算機網絡原理、操作系統等,該課程可以在大學三、四年級開設。二、課程目標完成本課程的學習后,學生應該能夠:1.熟悉子網劃分的原理并了解實際配置過程2.熟悉CiscoIOS及其操作配置界面和主要配置命令3.深刻理解IP路由的原理并了解實際配置過程4.理解IGRP/EIGRP和OSPF的原理,了解實際配置過程5.理解交換和生成樹協議,了解虛擬局域網的原理及配置過程6.理解廣域網技術并了解幀中繼、ISDN等的配置過程7.理解網絡安全、網絡地址轉換和實際配置過程8.理解無線網絡技術和IPv69.掌握各種網絡仿真軟件的安裝和使用三、課程內容和要求這門學科的知識與技能要求分為知道、理解、掌握、學會四個層次。這四個層次的一般涵義表述如下:知道———是指對這門學科和教學現象的認知。理解———是指對這門學科涉及到的概念、原理、策略與技術的說明和解釋,能提示所涉及到的教學現象演變過程的特征、形成原因以及教學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掌握———是指運用已理解的教學概念和原理說明、解釋、類推同類教學事件和現象。學會———是指能模仿或在教師指導下獨立地完成某些教學知識和技能的操作任務,或能識別操作中的一般差錯。教學內容和要求表中的“√”號表示教學知識和技能的教學要求層次。本標準中打“*”號的內容可作為自學,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要求或不布置要求。教學內容及教學要求表教學內容知道理解掌握學會1網際互聯1.1網際互聯基礎知識1.2網際互聯模型1.3OSI參考模型1.4以太網(Ethemet)組網1.5以太網電纜的連接1.6數據封裝1.7Cisco的3層分層模型√√√√√√2TCP/IP簡介2.1TCP/IP和DoD模型2.2IP尋址2.3廣播地址√√√3子網劃分、變長子網掩碼(ⅤLSM)和TCP/IP排錯3.1子網劃分基礎3.2可變長度子網掩碼(VLSM)3.3IP尋址排錯√√√4Cisco的互聯網絡操作系統(IOS)和安全設備管理器4.1IOS的用戶界面4.2命令行接口CLI4.3路由器和交換機的管理配置4.4路由器接口4.5查看、保存并擦除配置4.6Cisco的安全設備管理器(SDM)√√√√√√5管理Cisco互聯網絡5.1Cisco路由器的內部組件5.2管理配置寄存器5.3備份和恢復CiscoIOS5.4備份和恢復Cisco配置5.5使用Cisco發現協議(CDP)5.6使用Telnet5.7解析主機名5.8檢查網絡連接并排除故障√√√√√√√√6IP路由6.1路由基礎6.2IP路由選擇過程6.3在網絡上配置IP路由6.4動態路由6.5距離矢量路由選擇協議6.6路由信息協議6.7內部網關路由協議6.8驗證配置√√√√√√√√教學內容知識理解掌握學會7增強IGRP(EIGRP)和開放最短路徑優先(OSPF)7.1EIGRP的特點和操作7.2使用EIGRP來支持大型網絡7.3配置EIGRP7.4使用EIGRP進行負載均衡7.5驗證EIGRP7.6開放最短路徑優先基礎7.7配置OSPF7.8驗證OSPF配置7.9OSPF的DR和BDR選舉7.10OSPF和環回接口7.11OSPF故障診斷7.12配置EIGRP和OSPF匯總路由√√√√√√√√√√√√8第2層交換和生成樹協議(STP)8.1第2層交換技術出現之前8.2交換式服務8.3生成樹協議8.4配置Cata1yst交換機8.5Cisco網絡助手9虛擬局域網(ⅤLAN)9.1VLAN簡介9.2VLAN成員關系9.3VLAN的識別9.4VLAN中繼協議(VTP)9.5VLAN之間的路由9.6配置VLAN9.7配置VTP9.8電話通信:配置語音VLAN9.9使用CNA配置VLAN及VLAN之間的路由√√√√√√√√√√√√√√10網絡安全10.1非軍事區、防火墻和內網路由器10.2認識安全威脅10.3降低安全威脅10.4訪問列表簡介10.5標準的訪問列表10.6擴展的訪問列表10.7高級訪問列表10.8監控訪問列表10.9使用SDM配置訪問列表√√√√√√√√√11網絡地址轉換11.1何時使用NAT11.2網絡地址類型轉換11.3NAT命名√√√教學內容知道理解掌握學會11.4NAT工作原理11.5測試并診斷NAT故障11.6在網絡中配置NAT11.7使用SDM配置NAT√√√√12廣域網12.1廣域網簡介12.2電纜和數字用戶線路12.3電纜連接串行廣域網12.4高級數據鏈路控制協議12.5點到點協議(PPP)12.6幀中繼12.7使用SDM連接廣域網12.8虛擬專用網√√√√√√√√13Cisco無線網絡技術13.1無線網絡技術介紹13.2Cisco整合無線方案13.3無線互聯網絡的配置√√√14IPv614.1為什么我們需要IPv614.2IPv6的好處及其應用14.3IPv6尋址及表達式14.4IPv6如何在互聯網絡中起作用14.5IPv6路由協議14.6遷移至IPv614.7在互聯網絡中配置IPv6√√√√√√√15網絡仿真軟件的安裝和使用15.1BosonNetSimV7.02的安裝和使用15.2Dynamips/Dynagen安裝與使用√√四、課程實施《網絡工程》是計算機科學技術專業網絡技術方向的選修課。一般情況下,建議每周安排4課時,共72課時,其中講授44課時,試驗28課時。具體課時安排如下:課時安排及教學方法表教學內容課時建議教與學的方法建議理論課實驗課網際互聯2TCP/IP簡介2課時講述3網絡仿真軟件的安裝和使用2課時2課時講述、演示和實驗4子網劃分、變長子網掩碼(VLSM)和TCP/IP排錯4課時2課時講述、演示和實驗Cisco的互聯網絡操作系統(IOS)和安全設備管理器6管理Cisco互聯網絡4課時2課時講述、演示和實驗7IP路由6課時4課時講述、演示和實驗8增強IGRP(EIGRP)和開放最短路徑優先(OSPF)6課時4課時講述、演示和實驗9第2層交換和生成樹協議(STP)10虛擬局域網(ⅤLAN)8課時4課時講述、演示和實驗11網絡安全4課時2課時講述、演示和實驗12網絡地址轉換4課時2課時講述、演示和實驗13廣域網8課時4課時講述、演示和實驗14Cisco無線網絡技術4課時講述15IPv64課時2課時講述五、教材和參考書目1.Cisco官方認證教材《CCNA學習指南--第六版》電子書。2.BosonNetSim7.02配套指南《BonsonNetSim入門進階I/II》電子書。3.Dynamips配套指南《Dynamips使用教程》電子書。六、課程評價1.這門學科的評價依據是本課程標準規定的課程目標、教學內容和要求。2.考查時間:整學期+期末機試120分鐘。3.考試方式、分制與分數解釋。采用期末集中機試+平時實驗情況及試驗報告相結合方式評定學生成績。以百分制評分,60分為及格,滿分為100分。其中,期末集中機試成績60,平時實驗情況考查20分,試驗報告考查20分。4.題型:命題虛擬網絡試驗設計題。平時試驗考查的題型為驗證性虛擬網絡試驗題。5.樣題A.虛擬網絡試驗設計題例如:配置路由器接口及可變長子網掩碼(VLSM)。實驗拓撲如下:1.在接口上配置IP地址,配置下面這張IP地址表:路由器接口IP地址R1S0172.16.10.1/24R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